10月份手术讨论记录.doc_第1页
10月份手术讨论记录.doc_第2页
10月份手术讨论记录.doc_第3页
10月份手术讨论记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月份手术病例检查分析汇总、持续改进一、计划阶段(P):手术病例质量管理作为二甲复审检查的重点之一,关系到外科工作重点的多方面。全力做好手术的分级管理、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等管理制度,有利于减少手术相关风险,减少病历缺陷,从而利于手术病例质量与安全的管控。手术病例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比较多,涉及的内容包括: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术前患者确认制度、围术期管理制度(包括术前管理、术日管理、术后管理、围术期医嘱管理)、急诊手术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重大手术审批制度等。质量控制目标:1.手术病例质控率90%;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执行率90%;3.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执行率90%;4.手术同意书术前患者本人签字(印章)率95%;5. 术前患者确认制度95%;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正确执行率90%;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执行率90%;6.手术部位标识率90%、正确率90%;7.I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率40%,I类切口感染率90%;8.其他问题包括:围术期管理制度、急诊手术管理制度及重大手术审批制度等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二、执行阶段(D):成立手术质量控制监管小组,科主任为组长,为手术病例质量控制第一责任人。各医生应严格执行相关手术制度,增强手术管理制度意识,减少手术风险。1.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安全意识;2.重视人员培训,规范核查流程;3.严格执行手术部位标识制度;4.规范手术安全核查表记录方法;5.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三、检查阶段(C): 10月份手术病例41例,质控41例,质控率100%;术前平均1.95d,术后平均7.66d。手术病例100%质控,有效监测、督导各项手术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1.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者分级授权制度:I级手术11例,占26.8%;II级手术20例,占48.8%;III级手术10例,占24.4%。10月份手术病例中,手术分级管理、术者分级授权制度落实率:(39/41)95.1%。2.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II级手术20例,书写术前病例讨论11例(分级错误4例、漏写1例、急诊手术4例);III级手术10例,书写10例。制度执行率:70%(反馈后及时补写的5份)。3.手术同意书术前患者本人签字(印章)率:10月份为100%,根据病历质控检查,未出现患者本人未签字(印章)的情况。4.手术前患者确认制度:包括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核对、手术室巡回护士与转运护士及患者核对、麻醉及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叫停程序后核对信息;目前本制度执行的比较到位,执行率100%,偶尔发现未核对手术部位标记的情况。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包括麻醉师事前(麻醉师发起)、手术开始前(手术医师发起)、患者离开手术室前(麻醉师发起);根据目前监测情况发现,前两项落实情况较好,基本能达到100%;仅有少部分病例医生三方核查签字为返回病房后补签的。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目前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主要的问题在于评估工作的协同性、规律性,真正做到术前经管医师和麻醉师共同进行手术风险评估的还是比较少。建议外科和麻醉科和相互协调,特别是并发症多的、病情重的、手术级别高的病例应沟通、协调、评估。5.手术部位标识率、正确率:10月份手术41例,已标记38例、未标记1例、不便于标记的2例。标识率92.7%,正确率:89.7%。6.抗生素:10月份手术41例,其中I类切口32例、II类切口6例、III类切口3例。I类切口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7例,未使用抗生素15例。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53.1%,使用平均时限2.70d(64.9h),其中48h的7例、72h的9例、120h的1例。I类切口感染率0%。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中,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94.1%(2016014614头孢噻肟4g2d),II类切口中使用III线药物1例。7.手术按专业分类:其中普外手术16例,占39%;骨外手术25例,占61%。希望大家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我科综合业务水平,扩展业务范围。8.其他:10月份手术病例检查中发现不少问题;比较突出和常见的问题包括:.首页未体现术者(5例);.病例中未体现术者(术前术者查房、手术记录)(9例);.手术分级不明(2级划入1级) (4例);.缺术前讨论记录(9例)(分级错误4例、漏写1例、急诊手术4例);.越级手术(分级错误2例)。四、处置阶段(A):1.针对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10月份手术病例中出现2例越级手术情况,主要为2例II级手术(椎骨内固定物取出术),划入1级手术,由1级医生主刀。越级手术为比较严重的错误,一旦发生纠纷,后果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有三个:.临床对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不熟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中手术目录不全,需查阅江西省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规范,例如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为2级手术;剖腹探查术分为四种手术,分为2级、3级;椎体成形术分为三种手术,分为3、4级手术;.临床医生对手术分级管理、医生分级授权制度的意识不强。希望大家参阅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关于印发安义县人民医院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的通知。另外:1).II级及以上手术缺“术前术者查房记录”及“手术记录术者签字”;根据二甲复审要求,术前需有一次术者查房记录,手术记录必须由术者书写或签字;2).外请专家会诊手术,首页、手术记录中均未体现术者为“外请专家”,病历中找不到任何专家会诊手术的记录,如果发生了纠纷,病历存在缺陷。此情况相较上季度无明显改善,应按相关制度进行执行。手术记录中术者可手动输入术者姓名、级别及所在医院,首页中术者可输入为“1263-院外医生”。(.首页未体现术者(5例);.病例中未体现术者(术前术者查房、手术记录)(9例)。改进措施:.加强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学习,各医生下载江西省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致各自电脑,以供查阅遵循;.科主任加强监督手术病例“术前术者查房”、“签(写)手术记录”制度的落实情况;.向医务科反馈相关制度问题,相互协调。2.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执行情况:根据相关规定,II级以上手术必须在手术医嘱下达前完成。制度中未规定急诊手术可以不书写“术前病历讨论记录”。非开放性或非并发重要动脉、神经损伤骨折属非急诊手术,且术前时间比较充裕,建议书写术前病例讨论。未书写术前病历讨论记录的病历中包括:低估手术分级而未书写的4例,漏写1例,定性为急诊手术而未书写的4例。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鱼骨图分析可见,主要原因有三个:临床医师对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不熟悉;术前病历讨论记录制度解读不到位;对手术病例讨论制度意识不强。改进措施:加强手术分级目录的学习,将江西省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规范下载致各自电脑,科主任加强术前病例讨论记录的日常质控。3.手术同意书术前患者本人签字(印章)执行情况:10月份未发现手术同意书缺患者本人签字(印章),希望大家继续保持。4.术前患者确认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正确执行率、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执行情况: 10月本制度执行的比较到位,执行率100%。但仍存在一些老问题就是:1).核查信息不全、流程不规范;2).安全核查走形式;3).核查后未及时签字等情况。10月份出院病历质控中未发现安全核查未签字的情况,相较上季度情况有所改善,希望大家保持。5.手术部位标识制度:10月手术标识率较上季度改善明显,基本上都会进行标记,偶有未标记的手术室接台护士监督后都会立即改进。但还是存在标识比较随意、标识不统一的情况,希望大家学习一下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以便达成统一共识。6.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10月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较前两个月基本持平。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I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率不超过50%。目前I类切口手术中,普外手术(如斜疝、甲状腺)、骨科手术中的取内固定术等手术基本不再使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性用药的主要对象还是闭合性骨折手术,鉴于闭合骨折内固定手术均为异物植入手术,所以进一步改进有一定难度。另预防性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限较前两月改善明显,距离48h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中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逐渐增加,改进效果明显。改进措施:根据相关文献结果,建议有些简单骨折可进行闭合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