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稳健性能够增加企业的剩余收益——来自沪深A股制造业的经验证据.doc_第1页
会计稳健性能够增加企业的剩余收益——来自沪深A股制造业的经验证据.doc_第2页
会计稳健性能够增加企业的剩余收益——来自沪深A股制造业的经验证据.doc_第3页
会计稳健性能够增加企业的剩余收益——来自沪深A股制造业的经验证据.doc_第4页
会计稳健性能够增加企业的剩余收益——来自沪深A股制造业的经验证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稳健性能够增加企业的剩余收益来自沪深A股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何振 【摘要】剩余收益一直是国内外会计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选择xx-xx年沪深A股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关系,以及稳健性与经济租金对剩余收益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剩余收益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经济租金对剩余收益的交互影响则较为复杂,不同的代理变量对其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其中公司规模、广告密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其他变量的影响则不显著。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剩余收益经济租金企业性质制造业 一、引言 作为会计基本准则之一和财务报告质量评判标准的稳健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稳健性一直被当作是需要严格遵守的会计原则,通过会计政策来影响会计信息,最终影响RIM的评估结果,稳健性会计政策也普遍存在于外部财务报告中。但稳健性是一种有偏会计,会导致公司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其市场价值。相比于中性会计,稳健会计会带来更低的企业盈利,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所以说会计稳健性是影响企业剩余收益的重要因素,那么会计稳健性是怎样影响企业的剩余收益呢,增加抑或降低? 本文从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关系出发,再到经济租金与稳健性对剩余收益的交互影响,最后区分企业性质对国企与非国企在会计稳健性的差异进行研究。 二、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一)会计稳健性与剩余收益 会计稳健性,又被称为谨慎性原则或审慎性原则,是一项基本的会计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Watts(1993)认为会计稳健性不仅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特征之一,而且还具有其他作用,如契约和治理作用;Devine(1963)和Staubus(1985)也指出会计稳健性在外部财务报告中是比较普遍的;李增泉和卢文彬(xx)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研究也确认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会计稳健性。由此可见,会计稳健性已经被普遍接受和使用。然而,会计稳健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同时也削弱了相关性,导致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降低,其经济后果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低于其市场价值,由于其过分的谨慎导致投资者错失很多好的投资机会,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失效。正因如此,在FASB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文件中并未将稳健性视为一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或原则。 学术界目前对会计稳健性与剩余收益之间关系研究不多,尤其是国内。国外Easley和OHara(xx)以及Leuz和Verrehia(xx)研究表明,稳健性可能有助于降低企业特定的无法分散的信息风险从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最终导致企业剩余权益的增加;而Francis,LaFond,Olsson(xx)等研究则发现会计稳健性对于剩余收益无显著影响;Lara(xx)等研究发现,以前的研究受到稳健性计量方法的影响,因此他们采用了多种综合计量方法,最后发现稳健性与剩余收益之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也是首次发现会计稳健性会降低剩余收益的文献。由此可见理论界对该会计稳健性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国内杨华军(xx),苏丹宁(xx),谢志华、杨克智(xx),张敦力、李琳(xx)等学者虽然研究了会计稳健性方面的问题,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进行实证检验;苏文兵、张渊、朱雯丽(xx)等则采用实证方法考察了这两者关系,发现会计稳健性与剩余收益呈正相关关系;罗斌元(xx)则将稳健性分为非条件稳健性和条件稳健性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了比较科学的计量方法。由此可见,国内对稳健性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匮乏。 从理论上分析,会计稳健性会导致财务报告中的净资产远低于市场价值,并且稳健性越高,其偏离程度越大,长期使用将导致权益资产持续低于市场价值。因此,造成了差异也是持续而非暂时性的。 剩余收益是权益报酬率与权益资本之差,权益报酬率与账面价值成反比,会计稳健性越高,账面价值越低,那么权益报酬率越高,则剩余收益越多。不管从文献还是理论看,都是支持会计稳健性有助于剩余收益的增加,因此提出假设1。 H1:会计稳健性能增加企业剩余收益。 (二)经济租金与剩余收益 根据经济学理论,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和其机会成本之间的差额,而在本文中,经济租金是根据Cheng(xx)文中做出的定义,指拥有的稀缺资源为公司带来的额外会计利润,是对众多影响要素的统称。经济租金主要包括四种:(1)李嘉图租金;(2)张伯伦租金;(3)熊皮特租金;(4)关系租金。这四种租金在经济活动着分别具有不同的经济内涵和作用。一是李嘉图租金,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所产生的租金,对公司而言,在经营过程中要努力获得资源的稀缺性,如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以此谋取李嘉图租金。二是张伯伦租金,是由于较高的进入壁垒所产生的垄断租金,如行业进入壁垒、市场进入壁垒等。三是熊皮特租金,是通过企业家在不确定性中发现机会、承担风险,并进行资源重新组合的行为实现的经济租金,创新活动,如研发支出等。四是关系租金,企业的高管或者管理层具有好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经济租金,如为树立企业的品牌而发生的广告支出等。由此看出,无论何种经济租金,都可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剩余收益。 从会计理论分析来看,企业出于稳健性原则的考虑,企业往往将研发、广告等支出费用化,对固定资产处理则使用加速折旧,想方设法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的净资产被低估,会计处理越趋于稳健,则低估的程度越大,而这些经济租金的使用会导致剩余收益大幅增加。虽然已有学者如黄莲琴(xx)在研究中发现剩余收益受到经济租金的影响,但却没有考虑会计稳健性的因素,从而无法进行全面考察。基于苏文兵等(xx)研究的结果,他们指出经济租金在稳健性会计下会带来更多的剩余收益,提出假设2。H2:在稳健会计下,经济租金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剩余收益。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1.剩余收益。剩余收益是指公司净利润与公司股东要求报酬的差额。本文借鉴Cheng(xx)的做法,采用超额报酬率来衡量,等于权益报酬率减去权益成本,公式如下: 其中,无风险利率采用的是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加权平均后xx-xx年分别为3.21%、3.92%、2.25%、2.30%、2.29%、3.24%和3.00%,系统风险贝塔系数的值采用的是综合市场的年贝塔值,数据CSMAR数据库。 2.会计稳健性。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方法很有很多,不同的计量方法也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Watts(xx)总结了三种计量方法,分别是反向回归、净资产基础和应计基础计量。但这三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如以Basu(1997)为代表的反向回归法,该模型无法衡量单个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偏误。而Lev和Nissin(xx)则使用财务报告中费用的相对大小在给定期间的盈余下偏的程度来计量,但是这种方法仅仅从费用确认角度考察会计稳健性,却忽略了在收入确认中的稳健性。 本文使用一直被许多学者采用的市值与账面价值之比(Market-to-Book,MTB)来计量会计稳健性,之所以选择这一方法是因为自被提出“稳健会计”以来,人们便意识到稳健会计的经济后果是公司的市场价值会长期大于账面价值,MTB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会计的稳健性程度。 3.经济租金。本文将市场份额(Share)、公司规模(Size_R)、流通股比例(Pro)和企业进入壁垒四个指标作为经济租金的代理变量,其中进入壁垒采用广告密度(Ad_R)、研发密度(RD_R)、资本密度(Capital)三个指标度量。以前喻微锋、刘炜(xx)等研究证明,市场份额、资本密度、广告密度是最重要的市场进入障碍,其中资本密度在中国是经济租金的重要指标。陈信元、陈冬华等研究也说明流通股比例能够增加剩余收益。 4.其他变量。本文还将行业剩余收益、超额收、财务杠、资产规模和企业性质等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的符号及具体定义见表(1)。 (三)样本及数据 1.样本筛选。本文选择xx-xx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理由如下:(1)样本期从xx年开始,因为xx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从xx年开始所有上市公司均采用新的会计准则,考虑到会计数据的可比性,因此选择xx年为样本的起始年;(2)行业选择,选择制造行业是因为相对于其他行业,该行业的研发投入比较多,而且更愿意对外披露相关的信息;(3)选择沪深A股,因为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我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样本筛选原则:(1)剔除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如ST、PT公司;(2)剔除当年新发(IPO)、增发(SEO)的公司;(3)剔除在当年财报中未披露研发支出、广告支出的公司;(4)剔除当年净资产为负和营业收入为零的公司;(5)剔除财务数据、股价数据缺失的公司。 本文最终获得了1499个公司的7763个样本观测值,分布情况见表(2)。 本文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标准,并结合CSRC二位数代码对样本进行分类,总共分为了10类。从表(2)可以看出,样本数最少的样本为木材、家具行业,而最多的行业是机械、设备、仪表行业。从xx年到xx年,制造业公司数量逐年递增,其中xx年增速最快,增加了253家,其次是xx年,增加了193家,这从侧面反应了这两年国家对制造行业的鼓励政策力度。 2.数据。本文研究数据的主要:国泰安(CSMAR)数据库、Wind数据库、巨灵数据库、巨潮资讯和同花顺数据库等。 数据分析采用的Stata12.0统计软件。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3)列示了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中可以看出,样本公司的平均剩余收益为0.029,最大为0.479,最小为-0.819,可见差别比较大;行业的平均剩余收益为0.014,最低为-1.178,最高为0.632,差距比平均剩余收益还要大;超额收益的平均值为0.015,最低为-1.157,最高为1.230,差距较大。从会计稳健性看,其平均值为1.848,最大值却达到7.622,相差了5.774,从其标准差看,样本之间的差距很大。在经济租金指标方面,其中市场份额均值为0.028,而最高值达到0.743,市场地位差距很明显。 在研发密度上,均值只有微弱的0.4%,而有的公司几乎没有研发方面的支出,由此反应出大多数公司对研发的支持力度不够。广告支出平均占销售收入的7%,最高为40.7%,似乎对广告的投入过于狂热,这可能与人们热衷于各种新媒体的营销有关。资本密度均值为1.903,最低仅有0.399,最高为7.959。从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尽管样本均属于制造业,但制造业由于不同的行业特征也会因此产生较大的差异。 (二)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主要用于验证假设1,会计稳健性是否会增加企业剩余收益。表(4)中的模型一到模型三,是没有控制年度和行业的基本回归,其中Cons的回归系数均为0.012,显著大于0,表示会计稳健性与企业的剩余收益显著正相关;在模型四到模型六中,控制了年度和行业效应,发现结果依然稳定,从而很好地验证了假设1。 由表(5)可以看出,Cons回归系数依然显著为正,但此模型关注的是交乘项的系数。首先,研发密度(RD_R)的交乘项结果显示,回归系数为0.047,并不显著,但交乘项的符号与稳健性系数的符号一致,说明具有加强作用,表明研发密度越大,企业获得的剩余收益越多,增加研发投入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熊皮特租金和张伯伦租金。其次,广告密度(Ad_R)的交乘项,其系数为-0.015,显著小于0,这与本文预期是相反的,提高广告投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剩余收益,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喜欢跟风而不计成本地投广告,只追求短时间的眼球效应,宣传效果比较差,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却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从而没有获得额外的剩余收益,或者说获得的剩余收益远远不及广告支出,从而不能获得张伯伦租金和关系租金。最后,资本密度(Capital)的交乘项,系数为0.003,显著大于0,虽然其单独系数为负,但对剩余收益是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提高资本密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额外的剩余收益。这可能是因为企业占用的资产越多,其资源越多从而更能为自己提高生产效率带来方便。这三个壁垒变量(研发、广告和资本)与剩余收益的关系并不相同,意味着三者分别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张伯伦租金,出乎意料的是广告支出并未带来额外的剩余收益。因此,只有资本密度代表的壁垒租金能够部分地验证了H2。 市场份额(Share)及其与稳健性的交乘项均不显著,这与苏文兵等(xx)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不能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剩余收益,不具有增强效应,企业不能获得额外的李嘉图租金。原因可能与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手段有关,我国大多数企业主要通过价格战来提高市场份额,但却不能在长期上维持企业利润的增加,因此与剩余收益的关系不明显;公司规模(Size_R)交乘项系数为0.005,显著大于0,说明销售收入有规模效应,企业的规模越大获得的剩余收益越多,从而获得更多的李嘉图租金;流通股比例(Pro)交乘项系数为-0.008,显著小于0,与稳健性的系数符号相反,说明具有削弱作用,提高流通股比例,不仅没有产生关系租金,反而降低了剩余收益。可能是因为我国流通股比例较高的企业,其国有股比例较低,而这类企业往往处于竞争性行业,难以获得更多的剩余收益。这三个指标与剩余收益的关系也不尽一致,其中市场份额和流通股比例的结果令人意外,增加其值反而会导致相关经济租金降低,最终获得更少的剩余收益。因此,只有资产规模代表的经济租金能够部分地验证H2。 在控制变量中,行业平均剩余收益(Roe_I)和超常收益(Droe)、资产规模(lnasset)系数均显著大于零,财务杠杆(Lev)系数显著小于零,说明企业剩余收益与行业平均剩余收益、超常收益和资产规模正相关,与财务杠杆负相关,与预期一致。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稳健性检验主要是选择不同的替代变量。 首先,在度量会计稳健性时,计算权益报酬率时选择了不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综合年市场回报率,而在此换成了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综合年市场回报率来进行计算,可以更加全面地反应剩余收益的;其次,在度量市值账面价值比时,采用托宾Q值作为替代变量,因为该指标使用的比较普遍,同时比较容易获取;最后,在度量经济租金时,采用“资产专用性”作为替代变量,资产专用线越强,意味着进入壁垒较高,为企业带来稀缺性、产品差异和创新的能力越强。采用不同的指标后,检验结果与前文基本一致。此外,对主要变量进行了在1%水平和99%水平的缩尾(Winsor)处理,并在行业代码基础上进行了聚类分析。 五、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1)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剩余收益呈显著正相关,意味着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企业能获得更多的剩余收益;(2)经济租金与剩余收益的关系则较为复杂,剩余收益与市场份额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与公司规模、广告密度呈正相关,与流通股比例、研发密度和资本密度呈负相关,说明扩大公司规模和加大广告投入能让企业获得李嘉图租金收益和熊皮特租金收益,提高流通股比例、资本密度和增加研发投入会降低相应的租金收益,而市场份额的增减似乎不会对剩余收益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贡献:(1)为会计稳健性与剩余收益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2)从市场份额、公司规模、流通股比例和进入壁垒四个方面考察了经济租金与稳健性对剩余收益的交互关系;(3)分样本考察了不同性质的企业在该交互关系方面的差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会计稳健性、经济租金与剩余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不足之处:对于经济租金替代变量的选择,没有从更多的角度考虑,只是单纯的从市场角度出发,而成熟的经济市场体制应包括多方的力量,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从政府或者其他方的角度来考察对剩余收益或者企业价值的影响,尤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普遍存在,而且一些政府管制行业企业绩效明显要优于其他行业。这是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参考文献 1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会计研究,xx(2):19-27 2杨华军会计稳健性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xx(1):82-88 3苏丹宁会计稳健性、剩余收益模型与公司价值辩证关系探讨J财会通讯,xx,(2):100-101 4谢志华,杨克智会计稳健性运行机制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xx(2):9-16 5张敦力,李琳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xx(7):19-23 6苏文兵,张渊,朱雯丽会计稳健性、经济租金与企业剩余收益J审计与经济研究,xx(3):60-67 7罗斌元非条件稳健性、条件稳健性与企业投资效率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xx(2):119-127 8黄莲琴竞争视角下的剩余收益分析J管理科学,xx(2):21-30 9罗党论,刘晓龙政治关系、进入壁垒与企业绩效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xx(5):97-106 10PreinreichGAnnualstudyofeconomictheory:TheTheoryofDepreciationJEconometrica,1938(6):219-241 11FelthamG.,OhlsonJValuationandcleansurplusaountingforoperatingandfinancialactivitiesJ.ContemporaryAountingResearch,1995(11):689-731 12ChengQWhatdeterminesresidualine?JTheAountingReview,19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