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汪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 研究生:刘曼 指导教师:王功龙 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中文摘要: 词类划分体系和词性标注问题在汉语语法本体论研究中一直存在很多分歧干芹 异。除了客观上汉语词类本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外,还存在土观上不够重视,研究理 论方法存在局限,材料占有不足等多方面冈索。对外汉语教学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作 为词类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集中庸h j ,自然也会面临很多分歧平问题。近年米,语法 学者运j 刳不同手段对词类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此同时,以 往贯彻到对外汉语词类教学和词性标注中的结论也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基 分布特征”、“原型范畴理论”和“规则和统计方法”建立的二种不同词类体系。 在确定对外汉语教学词类体系利时考虑刮教学对象的特点利第二语言习得规律实际, 对现有的词类体系进行了大胆取舍,试图寻找适_ l j 丁对外汉语教学的最优化的词类体 系。在选择词性标注方法时参考了计算机中文文本和汉语辞1s 的标注方法,结台目前 对外汉语教材的标注情况重点探讨了几类词的标注原则。希望能为对外汉语词类教 学和教材词性标注规范化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观点。 关键词:词类体系词- | 生标注对外汉语教学 1 引言 1 1 艇题 本文沿_ l j 了“对外汉语教学”这一比较通俗的提法,其确切定义是指“汉语作为 第二语肓的教学( t e a c h i n gc h i n e s e a sa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 ) ”,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外语 教学。汉语语法和语音、文字、词汇、文化一起构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内容。对 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目的是让汉语学习者逐渐了解现代汉语中音义结合的备单1 :奇- 2 间 的组织规则,在交际中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汉语。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由丁教学对象和 目的不同,教学的内容、原则、技巧方面自然区别丁语言学语法教学,也不同丁针对 汉语为母语者的第一语言语法教学。也就是说“对外国人在学习汉语过程中进行的语 法教学,不是语法体系方面的教学,不是理论的教学,而是用法的教学”。对外汉 语词类教学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进行“词类教学”的目的也不 “赵金锦教外同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语啬教学j 捌究i9 9 4 年第2 期 1 时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 在于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清晰的汉语词类体系,“为学习词类而学习词类”:而是 在丁希望能够利用汉语学习者母语的正迁移,让他们抽象地认识和掌握不同类别的词 的用法差异和组合规则,有意识地运用词类知识指导自己的语言学习和实践。这里的 “对外汉语教学词类体系”不同于“对外汉语词类体系教学”,研究的教学内容不是 “词类体系”而是“词类”本身。“对外汉语教学词类体系”是对外汉语词类教学中 一个比较抽象的方面。在实际教学中一般不是直接向学生全面展示羽l 讲授词类体系, 而是作为一个纲领式的框架指导教师教学和教材编写。目前,汉语语法界也在汉语信 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迫切需要的推动f ,尝试构建科学而经济的词类体系。当然, 对外汉语词类教学问题也决不能坐等“词类体系”研究发展到的完善的程度再进行研 究。退一步讲即使目前理论语法有了套比较理想的词类体系方案,或者在教学语 法中能够总结出行之有设的教学方法也还涉及到对外汉语教学的适h j 眭的问题。本 文就是要从对外汉语词类教学的角度对各种有分歧的词类体系进行取舍,争取达到 最优化组合,为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依据。 理论语法学中词类研究方向利我们对外汉语词类教学的虑用方向基本一致,都是 要利用词类体现词的聚合关系,总结或者掌握汉语“组词成句”的规律。值得注意的 是,词类的定义涉及“词”的范围和界定问题。词不是卡句成句子的唯一语法单位,在 区分“词还是语素”、“词还是短语”的问题上有时存在两难域两可的情况。我们认为 对外汉语词类教学中的“词”不宦局限住严格意义范罔之内,否则只会增加词类问题 的复杂性。从对外汉语词类教学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本文提及的“词类划分”的时 候一般也包括词缀、短语、成语、惯朋语等“1 f 词成分”的语法属陛分类。 “词性标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汉语中词和短语等语法单位在抽象分类之 后自然涉及具体成员的归类和标注问题,但是我们还没看到汉语语法界对“词性标注” 的明确界定,而且单纯词性标注研究的并不多。这主要是冈为词性际注研究需要人昔 手i 。或自动的实际搛作,纯理论探讨的作用有限。词性标注土要是市州在信息处理( 包 括建改诰料库和同频统计) 、词典编纂和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北京人学、语言所词 典室年国家教委语川司等单倪都研究过汉语词性标注系统。计算机语言学中的词性标 注( p o st a g g i n g ) 是指在给定句子中判定每个词的语法范畴( g r a m m a r c a t e g o r y ) 确 定其词性并加以标注的过群。其中影响比较人的是北人俞+ 汶的信息处理刚汉语语法 信息库的词类标注系统。汉语辞is 中的词性标注( n o t a t i o no fp a r t so fs p e e c h ) 还是一 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对丁是否应该标注词性和如何标注还没有规范性的标准。本文讨 论的“词性标注”是指对外汉语教材( 特别是基础汉语课本) 中对课斤生词表或ie 后 词语索引中的词进行的词性说明与标记,重点分析对外汉语教材中词性怀注存在的土 要问题雨i 部分具体词类的标注策略。 1 2 行文和材料说明 本文讨论的是面向英语为母语者的对外汉语教学词类体系,文中涉及的不同语言 间的词类体系比较也只限 + 英汉之间。实际上,目前人部分对外汉语教材都是中英对 照的,少量面向其他语种的教材也人部分是从中英对照版本中翻泽而来,没有考虑到 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 学习者母语在汉语学习中的正、负迁移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本土化”呼声日高的 今天,对外汉语通用教材和适合不同母语的针对性教材研究都不可缺少。本文建立了 针对英语的词类教学体系和建议采用的标注方法,希望能对针对其他语种的教材的编 写和研究也有所启发。 本文第二部分客观地介绍了不同语言学理论体系下给出的词类体系不想纠缠于 词类的划分标准的比较,也不想对词类研究进行全面的述评,只想突出这些体系的分 歧与变化发展,为确立对外汉语教学词类体系提供参考。第三部分对外汉语教学词类 体系没有划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上级的大类( 实词、虚词、体词、谓词) 。而 且文中涉及到的“语气词、名词小类、动词小类”的立类与教学等具体问题,也不可 能深入挖掘做专题性的论述。本文只侧重在于说明它们在词类体系中取舍的利弊,而 不在于分析其中每个小类成员的个别用法。第四部分词性标注是建立在部分高频词的 标注尝试基础上的,大规模的对外汉语文本词性标注集还有持进一步研究。 文中的对外汉语教学_ 【_ | j 二鹞一般采用的是新近出版发行或影响较大,读者较多的出 版物。主要分二人类:火纲性质的是北京语言文化人学出版丰十出版的杨寄洲主编对 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1 9 9 9 )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干还著对外汉语 教学语法大纲( 1 9 9 5 ) ;教材类的有4 b 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北京大学出版黄政澄主编 标准汉语教程( 2 0 0 2 ) ,华语教学出版社吴中伟主编的当代中文( 2 0 0 3 ) ,北京 语言文化大学山版社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片j 语法( 】9 9 6 ) :二 具书类包括商务印 协馆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 1 9 9 9 增订版) ,商务印f 5 馆出版语言研究所词典 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1 9 9 6 年修订版) 。 2 汉语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研究 2 1 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相关语法术语归纳 再种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中涉及到的语法术语存在一定的著异这并不只是简单 的名称之争,而是反映了人制对各术语内涵认识的差异。英汉词类名目的不一致也导 致各教材中的英译也备有不同,现门纳如卜。 2 1 1 “词类”和“词性”的区分 “词类”的概念相对明确。我们知道,词按照自身属性的不同方面,可以分成很 多类,但作为语言学中的有专门含义的概念“词类”( p a r t so f s p e e c h ,w o r dc l a s s e s ) 是 着眼于语法属性的分类,一般定义为“词在语法上的分类”。简单说,“词类就是研究 词的组合关系中根据词的聚合关系而形成的类别”。现代汉语同典收录的是十二 类词类体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以上实词) 、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叹词、象卢词( 以上虚词) 。”英语八大传统词类一般包括名词、代词、 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 t h en o u n ,p r o n o u n ,v e r b ,a d j e c t i v e ,a d v e r b p r e p o s i t i o n ,c o n j u n c t i o n ,a n di n t e r j e c t i o n ) ,有时还包括冠词( t h ea r t i c l e ) 。汉语中的蕈词 。俞卜汶等著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清华大学m 版社1 9 9 8 年4 月第1 版p 3 时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 和助词是英语中没有的而冠词则是汉语中没有的其他名目相同的类别实际上内涵 和外延也不完全一致。人们对词性的概念和它与词类的区别比较模糊,辞仕中对词性 的定义也不太理想。包括现代英汉词典在内的火部分英汉词典中p a r to f s p e e c h 对 应的汉译为“词类;词性”,对二者没有进行区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词性的解释 是“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如一把锯的锯可以跟数量词结合,是 名词,锯木头的锯可以带宾语,是动词。”两个“锯”体现不同的语法功能的 特点( s y n t a c t i c a lf u n c t i o n s ) ,这个特点有助于决定属于某一词类。 词类和词性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概念,由_ 两者共用“名词、动词、形容词” 等术语,容易造成同义的印象。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中明确指出它们的区 别在于:“词类是对汉语词语的全集进行划分的结果,是集合的概念。词性是将具体 的词进行归类的结果,是具体词的基本语法属性的描述。”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着 眼于总体。词性是某个词最基本的语法属性,着眼于个体。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注意使 这两个不同的术语。例如讲到“词类活用”,讲到“某个词的词性”,耍区别使用。 2 1 2 词类名称归纳 为了行文方便,现将不同词类体系中涉及到的词类名称及其英泽门纳如f 如果 有两个或多个不同项并立者,最屙一个为我们推荐使用的英泽:英泽中开始字母人写 的是我w 推荐的标注形式:1 、名词( h o l m ,n ) 2 、动词( v e r b ,v ) 3 、形容词( a d j e c t i v e , a d j ) 4 、数词( n u m e r a l ,n u m ) 5 、量词( m e a s u r ew o r d ,m w ) 6 、代词( p r o n o u n , p r o n ) 7 、副词( a d v e r b ,a d v ) 8 、介词( p r e p o s i t i o n ,p r e p ) 9 、连词( c o n j u n c t i o n ,c o n j ) 1 0 、助词( a u x i l i a r yw o r d ,p a r t i c l e ) 1 1 、叹词( e x c l a m a t i o n ,i n t e r j e c t i o n ) 1 2 、象卢词 ( 或拟声词o n o m a t o p o e i a ,i m i t a t ew o r d s ) 1 3 、语气词( 或语气助词m o d a lp a r t i c l e , p a r t i c l e ,p h r t ) ;还包括两个特殊词缀成分:1 3 、词头( p r e f i x ) 1 4 、词尾( s u f f i x ) :词 类的次范畴( 即小娄) 包括1 、专有名词( p r o p e rn o u n ) 、方位词( 1 0 c a t i o n w o r d ) 、时 间词( t i m ew o r d ) 、处所词( p l a c ew o r d ) 、能愿动词( 或助动词o p t a t i v ev e r b 、a u x i l i a r y v e r b a u xv e r b ) 。 2 2 基于不同语言学基础构建的词类体系 人类对事物和规律的认识是相对的,因而尽管汉语词类之间的筹别是客观存在 的人们对于汉语词类问题的认识还是不尽相同甚至相去甚远。一方面,白马氏 文通以米的任何语法著作( 不论是否承认词,是否承认词可以分类) 都不能绝对同 避词类问题;另一方面,也没有任何语法著作能够给出一套完全没有争议的词类体系。 汉语词类划分陷入“可分义不可尽分”的两难境地。近年来,国外各种新语法理论被 逐渐介绍进米,经过改造、消化,与以往研究成果互补、交融,使汉语语法研究警现 山一种多元立体格局。在词类研究方面,认知语言学背景f 原型范畴、连续统等新理 论和概念的引入,计算机频率统计、白动标注等新方法的应州都使词类问题的研究得 到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发展以往贯彻和廊爿j 到对外汉语词类教学中的认识和结论都 已经发生了变化。本文分别考察了“基丁分布特征”、“基丁原犁范畴理论”以及“基 丁算法司【规则”建立的词类体系,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词类体系根据词类教学针对性和 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 阶段性进行适当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2 2 1 基于分布特征的词类体系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后,国内研究者逐渐突破传统语言学的框架,在词类研究中受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才普遍接受现在绝大多数语法研究者都同意的以“词的分 布特征”划分词类的方法。也就是说,一致认为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应该是词的句法 功能,既包括词在短语中的组合功能,也包括词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这个共识是经 过词类问题的三次大讨论和词类实际划分的尝试后才基本达成的。从此以后,用功能 标准划分的词类体系随之确立起来。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标准是相对科学而有效的:与 内省式的意义标准相比更加客观,与狭义形态标准相比适用面比较广。需要注意的是, 一般认为英语可以用形态划分词类,实际上也就是因为印欧语的形态和句法功能吻 合。而形态变化和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刚来判定词性,是一种直观而简便 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列表,更直观地体现出词类体系1 0 0 多年的发展和变化。 表一部分汉语语法学著作词类体系列表d 目 名动形数鞋代副介连助叹语象区 词词容词浏词例浏例涮洌气 亩 别 浏例涮词 马氏文通( 1 8 9 8 ) 、黎锦熙( 1 9 2 4 ) ( 9 类) + l + + l上 一一 只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1 9 4 2 ) ( 9 类) + - j l + + - l- l + 牟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 1 9 4 3 ) ( 1 1 ) + - ll一 + + l- l + 上 丁声树等汉语语法讲话( 1 9 5 2 ) ( 1 2 类) _ l- j l + + + + 上- l上 + 牟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 1 9 8 4 ) ( 1 2 类) 一 4 - - - l l 一 - l + - - l- l- l上- 1 - 现代汉语词典( 1 9 9 6 ) ( 1 2 类)+ - l + l - t -+- t - 胡裕树现代汉语( 1 9 8 i ) ( 1 3 类) + - - j lj - + l + + j 一j 一 + + + +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1 9 9 7 ) ( 1 4 类) 一- - l + + - l + j - + + 通过上表我们还不难发现,基于分布特征建立的汉语词类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体现 了目益细密的趋势。其中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建立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 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卢词等十二类的词类体系很有 代表性,包括对外汉语教材在内的人多数【:具le 剐教材都深受其影响。此后,比较系 统完整的词类体系是朱德熙、陆俭明、郭锐承担的国家七五社科项目“现代汉语词类 研究”时建立的体系。这个1 9 类的词类体系是按语法功能依次划出来的:其中“叹 词”是独立词而非组合词首先独立划分出来,“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是虚词 其次划分出来,“区别词、数词、数量词、指示词、副词、拟声词”冈为是饰词而1 卜 核词随后划分出来,“动词、形容词、状态词”( + 谓词一体词) 和“名词、方何词、时 间词、处所词、量词”( 一谓词+ 体词) 是按照谓词和体词的对立划分山米的两组词。 代词是特殊类,列在最后。较之“表一”中最细密的1 4 类词类体系多山状态词、时 。奉表部分内容参考陆俭明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人学n ;版社2 0 0 3 年8 月第l 版p 4 2 5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粪体系和词性标注 间词、方位词、处所词、数量词五类。 为什么分类标准一致以后,但是划分结果总有出入呢? 语法学者逐渐认识到:分 属不同词类的词语的语法功能是有交叉的,也就是说,词语在语言实践中体现的边界 并不清晰。正如袁毓林先生指出的:“词的全部分布(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是很复杂的,其中 不少分布是不同类别的词共有的( 比如,体词和谓词都可以做主、宾语,都可以受数 量词修饰) ”。他考察了“朱德熙先生用来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分类标 准的几项分布特征”发现这些分布特征“并不能真正地把这几类词划分清楚”,进一 步发现无论“选用什么分布特征作为分类标准,都很雉做到真正地把属于同一类的词 都划进来,把属于不同类的词都划出去。”另外,词在语言历史平面上存在功能的迁 移和演变,在共时平面上体现着不同的层次。我们对成千上万的词进行归类实际操作 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分歧和问题。词类体系中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只能采取另立类别 或者附加说明的方法,这就造成了词类体系的差异和分歧,增加了对外汉语词类教学 的难度。 由此看来“分布特征”作为分类标准有科学性,也有局限性。“词类从本质上说 不是分布类,因而试图通过寻找对内有普遍性对外有排他性的分布特征米划分汉语 词类的做法难以成功”。单纯选择几项具有区别意义的分布特征划分词类是不够的, 也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标准。 2 2 2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词类体系 语法学者也在不断反省词类体系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以往考察词类问题时采剧 非此即彼的处理原则受到质疑,人们更倾向对中间现象进行柔性处理,传统的词类界 线逐渐趋丁模糊。汉语理论语法研究也在力图借助于其他语言学分支的理论平方法变 革研究中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手段,从而寻求词类问题研究的突破。在词类问题中的引 入和席川“连续统”概念就集中反映这种变化。 “连续统”原米是数学名词,借t 【 j 到语言学领域后日前还没有见剑严格定义。刖 连续统的理论考察词类问题,是指认为词类不是离散的、孤立的,而是和色谱一样, 早现为一种渐变的状态,存在很多中间情况。词类之间“在句法语义方面的著别实际 上都是一种以程度强弱为序的连续统”,“各种词类内部并小类、各成员都存在许多相 似点和共同点”。马庆株先生利f f j 连续统理论考察了体词和谓词的关系,对我们思 考名词卡动词、名词卡形容词的划分很有借鉴意义。他指山:“体词由丁顺序义陈述 义强弱的不同而形成一个系列,同样,谓词由r 陈述义强弱的不同也形成了一个系剁, 这两个系列相衔接,陈述与指称构成了一个连续统,从语法与语t i _ j 的关系上看,典型 的谓词和典型的体词分别与陈述义和指称义相联系。连续统的中间部分或口过渡带较 人,包括非典犁的谓词和非典型的体词。”。 囊毓林涮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固社会科学1 9 9 5 年第1 期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e 书馆2 0 0 2 年7 月第1 版( 序高) 1 k 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版社2 0 0 0 年6 门第1 版p 4 2 0 邢祸义曾常年体刮发j c 次类的划分读 语苦教学- 研究1 9 9 9 年第4 期 6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 袁毓林先生率先引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和家族相似性理论研究汉语词类, 并在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陛( 1 9 9 5 ) 给出了一个基于原型理论的汉语词类系统。 认知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分歧在丁把词类范畴看成特征范畴( f e a t u r e b a s e d c a t e g o r y ) 或称经典范畴还是看成典型范畴( p r o t o t y p ec a t e g o r y ) 或称原型范畴。特征 范畴理论是根据一组充分必要特征条件对事物进行概括,认为这些特征是两分的, 同一范畴内部地位均等,范畴之间泾渭分明。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l w i t t g e n s t e i n 1 9 5 3 ) 在其哲学研究中说明了特征范畴化的缺陷。他举出下棋、打牌、赛球、奥 林匹克比赛等活动都称为g a m e s ,但是它们作为g a m e 的成员并没有一组共同的特征, 只是存在着部分地重叠、交叉的相似性,就像同一家族的成员看起来总是有相似的地 方,但没有完全一样的成员,这就是所谓的家族相似性( f a m i l yr e s e m b l a n c e s ) ,属r 这些范畴山的实体只能用原型范畴理论进行范畴化。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进一步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得出的基本结论有:“实体是根据他仃j 的属性加以范畴化的,而这些 属性并非是经典理论中那种二分的理论结构,经常是连续的标度,边界往往是模糊的, 其边缘成员常常混入对方的类别。”。“范畴内的成员地位并不相等有较好的样本和 较差的样本之分。较好的样本,即原型成员具有更多与同类其他成员共有的属性”, 较差的版本反之。“原型更确切的含义是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是范畴 化的认知参照点,其较好的样本只是原型的个例。这种观点已经被认知语言学研究者 普遍接受,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币i 。”。 认知语言学一般认为,语法范畴跟人建立的人多数范畴一样,即一个范畴的内部 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别。袁毓林先生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一文中“通过某一 词类的典型成员米给整个词类f 定义的方法既简便义直观”,照顾到了词类之间边界 模糊的特点。他对每一词类的定义分为两种:一种是基f “某类词的优势分布的带有 概率性”确立的宽泛定义,一种是基于“典型成员往往共有一些为其他词类的典型成 员所无的分布特征”确立的严格定义。以名词为例,名词的宽泛定义是“经常做士语、 宾语,经常受定语修饰,经常受数量词修饰。”这种“宽泛定义虽然比较模糊,但还 是能把动词和形容词排除出去,因为动词和形容词并不经常做主语和宾语,也不经常 受数量词等形式的定语的修饰。”如果觉得宽泛定义太模糊,还可以根据“各类词中 的典型成员往往共有一些为其他词类的典型成员所无的分布特征”,来给词类f 一种 比较严格的定义。“宽泛定义基础上运用词分布上的优势劣势之别,辅以严格定义, 是一个比较现实、周全的做法。”例如,典型的名词都可以受数量词修饰、但不受副 词修饰。可以给名词一f 这样一个比较严格的定义:以能受数鼙词修饰、但不受副词修 饰的一批词为典璀成员的一类词。 袁毓林先生给出的基丁原型范畴理论的词类体系犬体如下: ( 1 ) 名词一般能做典型的主语( 施事“t ! 语) 和典型的宾语r 受事宾语、绵裂宾 语j ,还能做定语直接修饰名词。 嫩谊生现代汉语出| j l 可研究学林版礼2 0 0 0 年6 门第l 版p 4 2 0 :破虢林刊类范畴的家族相似件中围社会科学1 9 9 5 年第l 期 7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 ( 2 ) 时间词经常做1 # 典,租的主语和宾语,不受“很、不”等副词修饰的词。 ( 3 ) 动词经常做谓语但不受程度副词修饰,或者受群度副词修饰后仍可以带宾 语的词。 ( 4 ) 形容词经常做谓语 u 4 q - 语受程度副词修饰后不可带宾语的词。 ( 5 ) 状态词经常做谓语、补语和状语,不受“很、不”等副词修饰的词。 ( 6 ) 代词经常代替体词或谓词做主语、宾语、定语或谓语、补语、状语,但分 布上受到一定限制的词。 ( 7 ) 方位词经常放在名词性成分后面的粘着词。 ( 8 ) 量词经常放在数词后面的粘着词。 ( 9 ) 数词经常放在量词前边的词。 ( 1 0 ) 区别词基本上只能做定语,只能出现在名词和助词“的”前面的粘着词。 ( ) 副词只能做状语和或程度补语的词。 ( 1 2 ) 介词只能在连谓结构和“的”字结构中带宾语的词。 ( 1 3 ) 连词只能连接词和词、词组和词组、句子和句子的词。 ( 1 4 ) 助词只能用在区别词、体词和谓词性成分的前面或后面的虚词。经常j = l 在主语和谓语后面的轻声词。 ( 1 5 ) 语气词语气词是后置的牯着词,永远读轻卢。 ( 1 6 ) 叹词不能跟其他词组合只能单独作独立成分的词。 ( 1 7 ) 拟卢词既能做独立成分( 像叹词一样) ,义能做句法成分的词( 像谓词一 样做定语和状语) 。 这个词类系统共分1 7 个词类,是“在调查九干多个常用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与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1 4 类词类系统不同的是把时间词、方位词、状态词独立 出来,而处所词包含在名词之内。文中对实、虚词的定义是有区别的。“对丁_ 二实词, 定义尽量反映它们的成分功能( 比如,能做什么句法成分、能带什么句法成分) 和跟 其他类词的选择关系( 比如,能修饰什么词类、能受什么词类修饰) ”;“对1 1 虚词, 定义尽量反映它们的结构功能( 比如,连词的连接功能) 丰分布位置( 比如,能跟在 什么成分或什么词类的前后) ”。常用词的实践基础和“宽、严”并轨的定义方法 都使这个词类体系更具科学性。 当然,在词类研究引入原型范畴理论的目的“并不是要取消分布特征在词类区分 中的作用,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原型的概念,使我们对词类范畴的认识更加科学和使 h 。”。张渲生先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总结剑“词类的划分府该以原型范畴为 基础,以特征范畴为辅助”。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的词类的宽泛定义对丁对外汉 语教学很有启示作刚。 2 2 3 基于规则和统计方法的词类体系 。盛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胜中国礼会科学1 9 9 5 年第1 期 4 ;i j ir r , m 现, f t :t y 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学林m 版社2 0 0 3 年6 月第一版p 2 7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 | f 究学林版礼2 0 0 0 年6 门第1 版p 4 1 9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压 计算机语言学是根植于计算机科学、语言学、数学和认知科学等学科而成长起来 的新兴学科。计算机毕竟只是 :具,真正实现机器“自然语言理解”还有很多障 碍,晟根本的是人类还没有人脑的认知机制之谜,计算机无法白动填补语言知识平生 活知识的空缺,这和同样缺乏汉语词类感性认识汉语学习者倒有儿分相似。所以说, “如果说面向人的语言研究,词语划分尚不十分迫切的话,那么面对计算机的语言研 究,或者使川计算机进行语言信息处理,在当前技术水平的支持与约束f ,词语的语 法分类及其代码化几乎是不可缺少的”。2 0 世纪8 0 年代,北京人学计算机语言学研 究所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者们合作开发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这是一部现代 汉语通用词典,对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是一个极人突破。他们在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理论 指导r ,在多项语言工程实验的基础上于9 0 年代初提山了个面向语言信息处理 的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并将数以万计的词语实际进行了门类。厉续对数十万字的 文本语料进行的切分嗣】词性标注。1 j 作,进一步验证了整个分类体系的科学性与可操作 。| 生。 我们知道除了常用的分类法,属性描述法也确定符号系统常f j 方法,这两种方 法粗一细,各有短k = 。信息词典采用的是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词语人致分类的基 础上详细描述每个词语的语法信息,在计算机系统中以数据库文仆的二维表形式描述 词语及其语法属性的芙系。词典的原始资料为5 1 6 9 6 个词语,根据语法功能分布的原 则f l j 分类和属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词语分类 体系。整个词典共有3 2 个数据库文件,把汉语的词分为18 个基本词类,即“_ 名词( n ) , f t i b 词( t ) ,处所词( s ) ,方位词( f ) ,数词( m ) ,量词( q ) ,r 别词( b ) ,代词( r ) ,动词( v ) ,形容 词( a ) ,状态词( z ) ,副词( d ) ,介词( p ) ,连词( c ) ,助词( u ) ,语气词( y ) ,拟卢词( o ) ,叹词( e ) 。 另外还有7 类附加类别:前接成分( h ) ,后接成分( k ) 语素字诓) 非语素字( x ) 成语( i ) 习朋语( 1 ) 简称略语( i ) ”。4 陆俭明先生介绍说:“为了让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词性标注能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 所以对汉语语言学界的各种词类说法采取兼包并蓄的方针,以便尽可能使个方面都能 接受。即将作为国家标准的中文信息处理用的词的切分规范,将现代汉语的词分为以 f 十三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 助词( 含语气词) 、叹词、拟声词。”o 这一材料来源我们还不太清楚姑且列出存疑。 我们了解到的是:国家语委语用所计算语言学研究室为了解决词类标记集中分 类、符号、大小不一致给语言信息处理系统的信息交换带来的困难,研制了信息处 理崩现代汉语词类及标记集规范。该词类标记集由英文字母和l o 个( 0 - 9 ) 阿拉伯数 字组成,大致如r : ( 1 ) 名词( n ) :专有名词( n 1 ) :姓氏( h i l ) :专川姓氏( n 1 1 1 ) 人名( n 1 2 ) 地名 ( n l3 ) 机构名( n 1 4 ) 无量名词( n 2 ) : ( 2 ) 时间词( t ) 。俞士汶等著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清华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4 月p 3 1 。俞士汶中国计算机报1 9 9 4 年第2 l 期第7 3 7 5 版 。陆俭明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8 门第1 版p 2 7 6 9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 ( 3 ) 处所词( s ) ( 4 ) 方位词( f ) :单纯方位词( f 1 ) 合成方位词( f 2 ) ( 5 ) 数词( m ) :基数词( m 1 ) :系数词( m 1 1 ) 位数词( m 1 2 ) 序数词( m 2 ) :序 列词( m 2 1 ) 概数词( m 3 ) 分数词( m 4 ) 数量数词( m 5 ) ( 6 ) 量词( q ) :名量词( q 1 ) :个体量词( q 1 1 ) 集体量词( q 1 2 ) 度量词( q 1 3 ) : 复合坫词( q l3 1 ) 种类量词( q 1 4 ) 成形量词( q 1 5 ) 倍率拦词( q 1 6 ) 不定量词( q 1 7 ) 动昔词( q 2 ) :时量词( q 2 1 ) ( 7 ) 区别词( b ) ( 8 ) 代词( r ) ( 9 ) 动词( v ) :助动词( v 1 ) 趋向动词( v 2 ) 系动词( v 3 ) 不及物动词( v 4 ) 及 物动词( v 5 ) :体宾动词( v 5 1 ) 小句宾动词( v 5 2 ) 舣宾动词( v 5 3 ) 兼诸动词( v 5 4 ) 形式动词( v 5 5 ) ( 1 0 ) 形容词( a ) ( 1 1 ) 状态词( z ) ( 1 2 ) 副词( d ) :关联副词( d 1 ) 可修饰名词性成分的副词( d 2 ) ( 1 3 ) 介词( p ) : ( 1 4 ) 连词( c ) :删= 丁= j 连接词、词组或分句,以表达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词。= f _ 立 连词( c 1 ) 从属连词( c 2 ) ( 】5 ) 助词( u ) :结构助词( u 1 ) 动态助词( u 2 ) ( 1 6 ) 语气词( y ) ( 1 7 ) 拟声词( 0 ) ( 1 8 ) 叹词( e ) ( 1 9 ) 前接成分( h ) :名前接成分( h n ) 数前接成分( h m ) ( 2 0 ) 后接成分( k ) :名后接成分( k n ) 动后接成分( k m ) ( 2 1 ) 语索字( g ) :名语素( g n ) 动语素( g n ) 形语素( g a ) ( 2 2 ) 非语素宇( x ) ( 2 3 ) 俗语( i ) :名俗语( i n ) 动俗语( i v ) 形俗语( i a ) 句子( i o ) ( 2 4 ) 关联词语( 1 ) ( 2 5 ) 简称略语( j ) ( 2 6 ) 其他( w ) :标点符号( w 1 ) 公式符号( w 2 ) 上述分类系统。参考的是在中文信息处理界已产生较人的影响,涉及词类标记集 的相关系统,所以与现代汉语信息词典基本一致。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词类体系来 说,过细过密的划分方法没有多大实用价值,但是改词类体系的划分对象扩展到大部 分语法单位,对我们也有启发作用。其中的“其他”一项是面对词性自动标注而设立 的。而且用符号和数字相结合的词性标注方法使复杂的词类体系有了系统性,能够直 。李竹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及标记集规范语言文字应用2 0 0 0 年第1 期 l o 时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陆标注 观地体现出层次性。其实,这种规范意识也应该借鉴到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使同等 级的基础汉语教材能够互相兼容。 2 2 4 小结 综上所述,不同语言学分支对现代汉语词类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词类体系。 仔细比较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认知语言学采用的宽泛定义与严格定义相配合和计 算机语言学中采用的分类与语法属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有着异曲p 1 1 之妙。而形成这 种巧合的原冈就在于词类范畴是原型范畴词类中的1 f 典型成员处丁边缘状态和典型 成员一起构成一个连续统。 其实,与这些与其他语言和领域引进的理论相比,吕叔湘先生的论述颇有前瞻性。 “语言现象是社会现象,跟物理现象不一样,不那么干净、整齐”, “有些现象是连 续体,从高到低,连绵不断,很难划出清楚的段落来要划就只能带三分武断。”。具 体剑汉语研究中,“由丁汉语缺少发达的形态,许多语法现象就是渐变而不是顿变, 在语法分析上就容易遇到备种中间状态。但是这不等丁说一切都是浑然一体,前 后左右全然分不清,正如高纬度地方不像赤道地方昼平夜的交替在顷刻之间,而是黎 明和黄昏都比较艮,但是不能就此说那里没有昼和夜的分别。积累多少个人同小异 就会形成一个大不一样。”9 2 3 汉语词性标注 2 3 1 计算机中文文本词性自动标注 计算机语言学中中文文本的词性标注是白动标注。英语的虚词( a n d ,b y ,i n , o f ,t h e ) 使英语文本词性臼标注便丁找到参照点。例如词性自动标注中经常遇剑 的名动兼类词排歧的问题,英语中就可以借助虚词套h j 公式来解决: i n + v ? n ) + o f 一 n 箭头的左部表示条件,箭头的右部表示结论需要消歧的兼类词以及消歧的结论 都写在花括号 内具体的单词写在内。这个规则表示:当动词一名词兼类词 v ? n 前面为i n ,后面为o f 时,该兼类词可判定为名词( n 。例如,在“i n p l a n ( n ) o f ”中的p l a n 可判定为n 。 可是汉语不同,汉语中一部分虚词和实词同形:虚词“把”( 读b a 3 ) 既是介词 也是动词和量词;“平l ”( 渎h e 2 ) 既是连词、介词,也是动词:“在”既是介词承i 副词,也是动词。冈此,汉语的词性标注缺乏最便t + 把握的线索。汉语的实词在使h j 时既没有形态变化义表现出多功能性的特点给词性标注带来本质性的| 主i 难。目前, 中文文本自动词类标注主要有方法两种,即基丁统计和基下规则的方法。“事实上, 基于统计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方法,而基于规则的方法则是一种理性的方法规则处理的 优势在丁i 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对丁某些特殊的歧义组台,可以通过对语 几叔湘扎扎实实做好语法研究语法研宄和探索( 一) 北京人学m 版仆1 9 8 3 年p 34 2 几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几叔湘立集商务e l l 书馆1 9 9 0 年1 2 门第l 版p 4 8 1 。冯忠伟甘【器翻译系统中英语兼类侧消歧策略( p o w e rp o i n t 演小稿)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 境中的词语、词类和词语的特征信息的深入细致的描述,获得很好的排歧效果( 如:特 征词排歧) ;而统计处理的优势则在于它的全部知识是通过对大规模语料库的参数训练 自动得到的,阂此可以获得很好的一致性和很高的覆盖率,并且可以将一些不确定的 知识客观的定量化。”。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中标注完毕的5 万余词作为词的语 法属性的数据库,对于对外汉语词类教学和h s k 考试试题设置都很有参考意义。 2 3 2 汉语辞书词性标注 目前,对词典编纂中标注词性的具体问题仍有争议,赞成词性标注的意见归纳起 米土要有:词性标注能有效地描写词义,说明词的j 法,有助丁词的义项分台的确定 或发现新义项:有助于准确地释义;有助于举例。如果想在词典标注中选到规范,还 应该“建立一个内部协调的词类体系。比如,过去的多数词类体系不区分形容词、状 态词、区别词、数量词,都归入形容词,又把形容词归入谓词( 主要作谓语) ,但实 际上区别词、数量词都不属谓词,而属饰词( 主要作修饰语) ,因此这样的体系内部 不协调。目前己出的标注词性的词典都没有认真作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沿用“暂拟 体系”的词类系统,缺乏明确的划类标准,漏洞不少。”。对“规范词典”名称曾经 出现的质疑和讨论我们姑且不论,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采_ l j 了分 义项标注;中学生规范词典也增加了词性标注。虽然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性标注和 t 具。f s 中的词性标注还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分义项标注词性对对外汉语教材词类标准 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因为和英语一样,汉语常用词人多是多义的,各义位的词性不 完全一致,不应该笼统而言,英语辞书中就大部分采用了分义项词类标注可方法。在 词典中如果蜊词汇意义相近,语法属性不同的词相互解释,必然育不同程度的出入。 比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人虫”最初解释为“虎( 多州丁近代汉语) 。”而“虎” 的解释是“虎名:哺乳动物形:比喻威武勇猛一员将陔于长得头脑。” “虎”有“名”、“形”两个义项,为提高释义的准确性须指明“大虫”的释义_ l 4 的是 “虎”的哪一个义项,应故成:【人虫】名虎( 多_ l | 丁近代汉语) 。 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教学体系 3 1 总体现状 关丁- 词类问题的艮久以来没有结果的争论促使人们对与词类相关的问题进行反 思,“词类”究竟是什么? 汉语能不能划分词类? 有没有必要划分词类? 有多少种划 分方式与层级? 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1 :作者应该首先思考的。为了避免太多先入为土 的结论的影响,我们从对外汉语词类教学的角度,刚朴素的眼光,重新明确一r 以f 问题: 第一对外汉语词类教学中,对“词”进行语法性质的划分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 理由如r :首先,对词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科学的。“分类”可以系统性地显示事物属 冯忠伟汉宁和汉语的计算机处理当代语苦学2 0 0 1 年第l 期 。郭锐语文浏典的涮i t & 标注问题中同语文1 9 9 9 年第2 期 奈泡艳编校仆会语义侧典的涮。h 标泞搜孤教育2 0 0 4 年3 门2 2 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体系和词性标注 性之间的异同关系,是帮助人类有效地区分和认识事物属性的基础性方法,也是确定 和描述符号系统( 包括语言符号系统) 的常用方法。以英语为例,有些词一般有单复 数变化,列为名词;有些词一般有“级”的变化( 比较级、最高级) ,列为形容词; 有些词一般有时、体的变化,列为动词。印欧语按词的形态这样划分出来的词类,能 体现这三类词的语义基础,而且划分出来的词类,与句子成分也有一定的对席关系。 其次,汉语的词具备分类的条件。与英语相比,汉语的词虽然不能从形态上直接反映 类别,但千千万万个零散的词在构成、意义、形态和分布功能等方面也客观地表现出 了不同程度的相似或相异的属性。从分布和功能方面看,“汉语同其他语言一样,词 在组合中不是随机排列的,而是有序的,这种有序性体现为语法位置对词语的选择限 制,语法位置对能进入的词有选择限制,不同的语法位置允许进入的词是不同的。”。 可见,我们可以根据词自身语法属性在纵向上体现出的聚合关系给词分类,词类可以 直观地说明词是如何“组词成句”的。对外汉语教学引入“词类”的目的也就在于利 用语法属性上的聚合关系,帮助语言学习者以简驭繁地掌握汉语词的用法,组成合乎 语法的句子。 第二,汉语的词类体系可以多轨并存,对外汉语词类教学应该归纳并采用一个最 具适用性的体系。我们说:语法体系无好坏之分,只有解释力人小的问题。有人认为 “分多少类,给个什么名称,这些都不是原则问题。”只要分类标准一致,完全可以 根据具体的繁个语法体系的需要上下浮动,这里当然有一个怎么处理更恰当的问题, 但是没有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区别。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在迫切应f l j 的推动r ,在词 类划分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例如文中重点谈到的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炅中伟 主编的当代中文。当然,在不同的处理过程中自然会有瑕瑜互见的情况汉语语 法研究应对之加以梳理、提炼,建立有效的教学理论框架 l 教学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青年团员思想引领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新闻采辑项目合作计划书
- 江苏省南京市励志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新未来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测评生物试题(含答案)
-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水平检测八年级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2025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陕煤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房产培训学习知识分享课件
- 垃圾焚烧发电厂热工仪表调试方案
- 门窗员工劳动合同协议书
- 胃息肉个案护理
- 登销记以及运统46系统运用21课件
- 《电商运营基础知识》课件
- 新版处方管理办法解读
- 《社交媒体的传播》课件
- DB33T 768.3-202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车客运站与客运码头
- 利用数字化工具改善医共体慢病管理水平
- 汽车配件库存表
- 氧化铝工艺流程图解析
- 北京银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