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一年级的新生生活.doc_第1页
如何适应一年级的新生生活.doc_第2页
如何适应一年级的新生生活.doc_第3页
如何适应一年级的新生生活.doc_第4页
如何适应一年级的新生生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尽快适应小学一年级的生活青年东街小学 苟淑香小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人生一个巨大的跨越。因为他们年龄尚小,一下子要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繁重的学习任务,一切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孩子难免有些难以适从。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把上学当成一件乐事呢?孩子们年幼无知,主动权掌握在家长和教师的手中。一、入学的年龄在义务教育的体制下,我国各地儿童的入学年龄都以生理年龄为标准,界定在6周岁起到7周岁。在以一个确定的出生日期为入学资格的情况下,有的父母希望孩子早上学,有的希望晚上学。事实上,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有差距的,父母应当如何看待呢?单纯以生理年龄来判断孩子能否上学,就是一刀切。上学不是比孩子的身体,而是身体再加心理。只考虑孩子生理年龄,不考虑心理水平是绝对错误的。北师大教育学院钱志亮教授专门研究儿童入学成熟水平,他在著作学前早知道中指出: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指的是根据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运动协调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心理发展水平与状态,来判断孩子是否达到作为小学新生应该达到的要求。如果孩子达到入学成熟水平,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理解教师语言、眼神及动作暗示等方面会十分迅速,被老师表扬的机会就多一些。而教师的积极评价又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对孩子的评价,同时也决定着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从而使孩子的自我定位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入学成熟水平,尽管并不笨,但由于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影响自身的发展,导致“学力不济”性学业不良,出现迟缓、多动、违扭等行为问题,不会听讲、磨蹭等学习习惯问题,紧张、焦虑、自我评价低等心理健康问题等,这样的孩子一起步就是失败的。父母也许有这样的心理:如果孩子晚上学,总是比别人年龄大,孩子该吃亏了?这需要父母调整心态,接受自己孩子不如别人的现实,降低期望值。晚一年上学,绝对比把一个不成熟的孩子放在学校要好。好多父母心态浮躁,社会也很浮躁,这样又投射到孩子身上。多数城市父母并不需要孩子早一年上学,早一年毕业、工作来养家糊口,只觉得早上学面子更好看。有的父母甚至说:我小时候5岁上学,挺好的。我不禁要问:你那时竞争有这样激烈吗?那时的学习任务有这样重吗?父母对这些问题都不想,就觉得孩子早上学好。我认为这是不负责的父母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孩子的整个小学阶段就是煎熬,中学也是如此。9年之后,孩子什么都没学好,父母人财两空。以前的孩子,成绩不好可以留级,现在学校不允许这样做。孩子勉强跟着上,一年级基础不扎实,二年级也不扎实,整个小学阶段都是这样。为什么有的孩子到了中学什么都不会,就是勉强跟着学造成的。以前留级可以再学,即使孩子只有小学文化,但是所学知识全都掌握了,比现在学了9年只会一点点,要强很多。知识在无限地增长,而每个孩子的学习时间却是有限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今天学校的教学必定是高速度与高效能的过程,注定有许多“学习缓慢者”因为不适应而惨遭淘汰,他们其实不是“学不会”,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翻开历史我们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有“留级”的经历,现而今取消留级制度后,一旦孩子起跑失败即预示着终身拼命追赶甚至终身失败。所以,父母要慎重对待孩子入学,那些为此改户口和出生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二、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有效方法对于刚上学的孩子,能够集中注意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如果别人的孩子能坐15分钟,你的孩子连10分钟都坐不住,就叫不会听讲。而不会听讲就意味着孩子学不懂知识,意味孩子起跑失败。一个孩子上学,我把它比作起飞。如果会听讲,起飞就成功。不会听讲,起飞就失败。起飞成功,一辈子都会轻松快乐地飞,否则只能痛苦地爬!能否专心听讲反映了孩子听觉注意的水平,在小学阶段很好判断。当你和孩子说话时,小孩的眼睛看你一会儿,就不看了,这就叫神散了,六神无主。父母如何帮助这些不专心的孩子呢?这涉及到动作纠正的问题。在学校,老师靠摸摸头、拍拍肩提醒孩子。在家里,父母可以做很多工作,最典型的是:父母和孩子说话时,用双手掰着孩子的头,眼睛和孩子离得很近,用大人的眼神把孩子的眼神镇住,同时跟孩子说:一定看着我。孩子有时会躲着大人的目光,孩子目光往哪里躲,大人的头就向哪边歪,直到四目相对。所以,父母开始一定要扶着孩子的头,和孩子四目相对看着你,迫使孩子专注于谈话。慢慢地,双方的眼神由近到远,但是父母要求孩子说话时,必须看着大人的眼睛。然后,父母减少动作方面的强制,从两只手摸孩子的头到一只手摸着头,再到扶着肩。接下来,逐步过渡到双方只是拉着手,拉着衣服。最后,直到无需身体接触,孩子就能目光专注地和大人说话。在家里,父母和孩子说任何事情时都要用这样的办法,一个星期便能有成效。除了这种外在的形式之外,父母还要经常提问孩子:我刚才说什么,你再给我复述一遍。这样孩子就不得不注意听了。除此之外,还有安神。在孩子休息时,父母把孩子抱到身边,用手掌在孩子的后背抚摸,从颈部沿着脊柱一直到尾椎、屁股。身体的的抚摸对孩子来说很必要,有了丰富的触觉刺激,孩子的情绪容易安静下来。面对多动的孩子、剖腹产的孩子,父母更要经常抚摸他。孩子发脾气时也是如此,父母把孩子搂抱在怀里。很快,孩子就会平静下来。从生理上看,这些注意失调的孩子,其间脑出现神经传导的问题,信息筛选不恰当,所以容易丢三落四,生活一片混乱。这样的孩子在班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多动的孩子在普通班级里大约占30%。要想改变孩子多动的现象,需要父母积极参与,还自己不生(剖腹产)、自己不喂(人工喂养)、自己不带着睡(交予老人或保姆)的债。为什么是“还债”呢?西方心理学家研究,每人每天需要11个拥抱,否则一定是情绪困扰。而且,需要触觉刺激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吮吸的需要,吃妈妈的奶时,舌头裹住妈妈的乳头和乳晕。这就是给孩子一个丰富的口腔触觉刺激。口腔刺激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逐步扩展到视觉的学习和动觉的学习。现在很多孩子过于好动,是因为妈妈和孩子的身体接触太少了。妈妈不愿自然分娩,剖腹生产,孩子没有经历子宫的收缩和产道的挤压,最原始的触觉和本体觉的学习被剥夺了,还有医生所说的呼吸学习,以致在后天发展时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一病就是呼吸道感染。所以,针对好动的孩子,要做大量的身体接触,就被看作一种还债。在整个人的发展当中,左脑的动力来自耳朵和嘴巴,叫耳口链,右脑的动力来自眼睛和手,我们叫眼手链。所以,听得多,就会说得好,左脑得到开发。眼睛看得多,手动得多,操作得比较多,右脑得到开发。以上是大脑的情况。小脑主要靠什么呢?爬、跳、钻、跑、翻滚,这些都能促进小脑发达。孩子小脑发达,机体平衡性好,我们说他很灵活。还有一方面就是触觉,整个触觉是由网状结构、间脑等负责。总之,左脑发达,是聪,右脑发达是明,小脑发达是灵,间脑发达是通。我们说一个孩子发展得好意思指他聪、明、灵、通。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多看、多听、多动、多经受触觉刺激。父母陪孩子睡觉也是一种有效的身体接触。一般来说,孩子要和父母睡到三岁,剖腹产的孩子要睡到小学一年级以后。睡觉前,父母要和孩子有交流,边和孩子说话,手边在孩子后背抚摸。父母抚摸孩子时,避免抚摸颈部到会阴部之间的部位,背部和四肢都可以。还有一种很好的亲子活动是,父母在孩子后背写语文课学过的生字。要慢慢写,写快了孩子注意的时间就短了,笔划由少到多,以此来训练孩子注意的时间。三、父母一定要陪孩子学习一年级时,父母一定要陪着孩子学习。有的家长说陪孩子读书容易让孩子丧失独立性,这简直是悲哀至极。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会发生很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人生使命的变化。幼儿园的任务是玩,上学的任务是学习。怎么学?怎么写作业?孩子并不知道,需要父母的指导。尤其对于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天大的事情都没有陪孩子写作业重要。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我概括为回家八部曲:一是放好书包换鞋衣,不能随便乱扔书包没收拾;二是讲究卫生把手洗,你看孩子放学回来洗手的水都是黑的。三是一定喝水吃东西,强调喝水吃东西,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喝水很少,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很少主动喝水。为什么吃东西呢?因为中午12点吃的东西,到下午三四点时已经在胃里排空,孩子体内的血糖下降。这时补充食物,可以使血糖恢复,孩子写作业才有精力。吃一点就够,不要太多。四是赶紧坐定先复习。复习当天老师讲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五是再做作业心有底。听了老师讲授,作业是否会做,这叫知识的迁移。六是检查对错需仔细。孩子自己检查,但是父母要告诉他怎么检查,要先检查方法,然后再检查细节。七是明天学啥先预习,这样第二天听讲才能有针对性。八是收拾准备好欢喜。学习之后,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这样一步步做下来,孩子会很有成就感的。当然,这一切都要父母的参与。对于一个刚上学的孩子来说,放手不管意味着父母不负责任。我的口号是,升学的孩子不容易,父母必须为孩子付出一定的心血。不然,对孩子来说会很委屈冤枉的。试想,一个成年人新换一份工作时,内心都有惶恐不安的感觉,更何况一个6岁的孩子。他很无助,他哪里知道怎么办呢?当父母的怎么能甩手不管呢?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父母!四、细节方面首先,从心理方面要让孩子感到成为小学生很自豪。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在心理方面,家长要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与孩子聊天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生及小学校园的事情,给孩子介绍学校生活的好处,让学生有上学的渴望。学生上学以前,对学校生活是陌生的,惧怕的。家长要告诉孩子,上学了,学校有许多的小伙伴可以一同玩耍,能学到许多的知识,还能上体育课,上音乐课,美术课等等,学校生活很有趣。让学生向往学校生活,有上学的主观愿望。进入新的环境,如果能迅速地交到朋友,可以帮助孩子迅速融入新环境,因此家长可以提前教给孩子一些初次见面的沟通方式,有了这些基本的谈资,孩子和老师、同学交流起来,不至于无话可说,尤其是可以让老师迅速地了解孩子,拉近彼此的距离。还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老师。老师是孩子上学后要面对的主要人物,要告诉孩子,老是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如果你上学后听话、懂事,老师就喜欢你,会表扬你,给你戴大红花,让你当班长等等,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天使,是善良的。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用老师吓唬孩子,要知道“先入为主”,孩子一旦觉得老师凶恶,他怎么会愿意跟老师亲近,怎么会愿意上学呢。这正如你不愿意和老虎、狼在一起一样。其次,从生活方面要训练孩子的吃喝拉撒。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这包括:要按时到校,不能迟到;放学后,如无家长接要按时回家,不要在路上玩耍;回到家先做作业,做作业要专心,做完作业后再玩,不能边玩边做。另外,还要培养孩子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刚入学的孩子,由于识字不多,入学23周内,家长可帮他理好书包,提醒他第二天需要带的物品。3周以后,家长可站一旁引导孩子如何理书包。另外,一年级孩子极易弄丢学习用品。针对这一点,家长可帮孩子在每件学习用品上均写好名字,对于一些无法直接书写名字的文具用品,可把名字写在小张纸上,再用胶纸贴好。家长要让孩子从思想上自觉地爱惜学习用品,自发地管好学习用品。为避免孩子上课时开小差,家长不要让孩子把玩具及易分散注意力的学习用品带至学校。第三,品德修养家长不能忽视。孩子在一言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道德因素,尤其要重视“第一次信息”对孩子的教育,决不可重智不重德。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要引起重视,决不可迁就,在教育时,要注意方法,以耐心说服引导为主,让孩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求孩子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要尊重长辈和老人,要关心弱者和需要帮助的人,要会用礼貌语言,父母除了讲道理教育孩子外,更要注意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用自己文明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对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