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汽给热系数测定实验.doc_第1页
水-蒸汽给热系数测定实验.doc_第2页
水-蒸汽给热系数测定实验.doc_第3页
水-蒸汽给热系数测定实验.doc_第4页
水-蒸汽给热系数测定实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成绩实验名称水-蒸汽给热系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2 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测定水在圆形直管内的强制对流给热系数;3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二、实验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称为间壁式换热。如图(4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间壁式传热元件,在传热过程达到稳态后,有 (61)式中: Q 传热量,J / s;m1 热流体的质量流率,kg / s;cp1 热流体的比热,J / (kg );T1 热流体的进口温度,;T2 热流体的出口温度,;m2 冷流体的质量流率,kg / s;cp2 冷流体的比热,J / (kg );t1 冷流体的进口温度,;t2 冷流体的出口温度,;a1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 / (m2 );A1 热流体侧的对流传热面积,m2;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a2 冷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 / (m2 );A2 冷流体侧的对流传热面积,m2;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62)计算, (62)式中:TW1 热流体进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W2 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63)计算, (63)式中:tW1 冷流体进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W2 冷流体出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在本装置的套管换热器中,换热桶内通水蒸汽,内铜管管内通水,水蒸气在铜管表面冷凝放热而加热水,在传热过程达到稳定后,有如下关系式: (64)式中: V 冷流体体积流量,m3/s; 冷流体密度,kg/m3; CP 冷流体比热,J/(kg); t1、t2 冷流体进、出口温度,; 2 冷流体对内管内壁的对流给热系数,W/(m2); A2 内管的内壁传热面积,m2; (twt)m 内壁与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度差,参照式(63)可得,; 当内管材料导热性能很好,即值很大,且管壁厚度很薄时,可认为Tw1tw1,Tw2tw2,即为所测得的该点的壁温,则由式(61)可得: (65) 若能测得被加热流体的V、t1、t2,内管的换热面积A2,壁温tw1、tw2,则可通过式(65)算得实测的冷流体在管内的对流给热系数2。 对于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对流传热时,传热准数经验式为, (66)式中:Nu努塞尔数,无因次;Re雷诺数,无因次;Pr普兰特数,无因次; 上式适用范围为:Re1.01041.2105,Pr0.7120,管长与管内径之比L/d60。当流体被加热时n0.4,流体被冷却时n0.3。 a 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 / (m2 ); d 换热管内径,m; l 流体的导热系数,W / (m ); u 流体在管内流动的平均速度,m / s; r 流体的密度,kg / m3; m 流体的粘度,Pa s; cp 流体的比热,J / (kg )。故可由实验获取的数据点拟合出相关准数后,即可作出曲线,并与经验公式的曲线对比以验证实验效果。三、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由蒸汽发生器、玻璃转子流量计、套管换热器及温度传感器、温度显示仪表等构成。装置参数中:紫铜管规格122mm,即内径为8mm,长度为1m。 1-进水管路;2-蒸汽入口;3-玻璃转子流量计;4-冷流体进口温度;5-套管换热器;6-惰性气体;7-蒸汽进口压力表;8-蒸汽温度;9-蒸汽出口温度;10-冷流体出口温度;11-水箱;12-水泵;13-旁路球阀;14,16-冷凝水排空阀;15-蒸汽进口调节球阀;17-流体流量调节阀 水汽体系:来自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气进入套管换热器,与来自水箱的水进行热交换,冷凝水经管道排入地沟。冷水经增压泵和转子流量计进入套管换热器内管(紫铜管),水流量可用阀门调节调节,热交换后进入下水道。注意本实验中,冷流体并非循环使用,实验过程中需要给水箱连续通水源。四、实验步骤1.首先确定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2.打开蒸汽发生装置;3.打开排水阀,排除套管内的冷凝水,再打开水泵电源、仪表电源及总电源;4.打开并调节蒸汽调节阀和排气阀(慢慢打开,压力表指针若上下摆动剧烈,则调节排气阀使压力稳定在0.01),使压力稳定在0.01左右,打开水流量控制阀门,将水导入套管;5.缓慢调节蒸汽出口阀,将转子流量计的流量控制在指定流量处,当压力稳定时读取压力表读数、蒸汽温度、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及冷流体进出口的壁温(由于是第一组实验,则测第一组数据时应当等十分钟左右,当压力表读数和各仪表读数稳定后再记数据,之后的每组实验数据均取稳定时的数据);6.分别测量流量为40、50、70、150、220、320L/h等六组不同流量值所对应的各项数据;7.实验结束后,依次关闭蒸汽调节阀、水流量控制阀、蒸汽发生器、水泵仪表、电子仪表及总电源。五、原始数据记录 表1.水-蒸汽给热系数测定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序号冷流体质量流量Kg/s冷流体蒸汽压力表压力 MPa进口温度t1 出口温度t2 进口壁温tw1 出口壁温tw2 蒸汽温度T 10.01102444425.462.650.7821000.01020.01372361124.874.965.393.41000.01030.01921305623.875.572.391.71000.01140.04134166722.554.754.879.21000.01050.06070777821.747.846.874.91000.01060.08850666721.441.751.270.91000.010六、数据处理水-蒸汽给热系数测定数据处理表表2.序号管内平均速度um/s定性温度tkg / m3Pa sW / (m )CpJ / (kg )W / (m2 )NuPr0.4Nu/Pr0.4Re10.22116144992.20.00060970.63441743066.87603216.816098271.7435399.6448057222879.25993820.27645149.85988.10.00054940.64841744068.85839321.342362611.65785512.873482793977.59081530.38703149.65988.10.00068140.64841745603.3367124.338639571.80697413.469282824489.87929440.82935238.6992.20.00068140.63441747838.10086345.086575791.82283024.734385589661.09178251.21638434.75993.40.00072250.626417410092.2916459.174672431.87554031.5507347413379.7143261.76928531.55995.70.00076790.618417410120.4025777.06235751.93173458339.8928290518353.19476水的密度、粘度、热导率以及比热容等可由附录五和附录七查得。ms=Vs=988.14010-33600=0.011024444 得(tw-t)m1=50.7-25.4-(82-62.6)ln50.7-25.4(82-62.6)=22.21960025u=4VSd2=4(4010-336000)3.140.0082=0.221160651mst=(26.2+79.2)/2=52.7由公式 (t2-t1)1=53 A=dl=3.14*0.008*1=0.02512m21=1.110-5992.2417437.222.21960.02512=3066.876w(m2.) =0.0232879.260.81.6134590.4=16.8161 =0.0080.221161992.20.00061=2879.26 41740.000610.634=1.613459所以 Pr0.41 =1.6134590.4=1.743539 NuPr0.4=16.81611.6134590.4=9.644806 由: Nu=cRemPr0.4得:lnNuPr0.4=mlnRe+lnc七、实验结果及讨论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与操作,对间壁式传热元件进一步了解,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lnRe- lnNu/Pr0.4关系图,通过斜率和截距得到m和c值,将实验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存在很大的误差。结果分析:在对实验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得,在温度的较小时误差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误差减小。整体实验过程中实验温度较小,产生误差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粘度增大。y = 1.3101x + 4.9799八、思考题1、实验中冷流体和蒸汽的流向,对传热效果有何影响?答:实验中冷流体和蒸汽的流向相同,对传热效果无影响。因为Q=Atm,不论冷流体和蒸汽是并流还是逆流流动,由于蒸汽的温度不变,故tm不变,而和A不受冷流体和蒸汽的流向的影响,所以传热效果不变。2、在计算冷流体质量流量时所用到的密度值与求雷诺数时的密度值是否一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位置的密度,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计算。答:不一致。计算冷流体质量流量时所用到的密度值是冷流体进口温度下对应的密度;求雷诺数时的密度值时是冷流体进出口算术平均温度对应的密度。3、实验过程中,冷凝水不及时排走,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及时排走冷凝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