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骗指南.doc_第1页
大学生防骗指南.doc_第2页
大学生防骗指南.doc_第3页
大学生防骗指南.doc_第4页
大学生防骗指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防骗指南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艺术学院,小石器们,大学阶段是人生中一个美好的时光。同时由于我们社会经验不足,在这美好的生活中不免会上当受骗,因此我以我及身边同学的经历和在网上收集的案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或多或少的帮助。 首先说几个身边的例子:不要轻信网络兼职 小王来自农村,是个懂事的孩子。上了大学之后,为了分担家庭的负担,想找个兼职做。这样可以锻炼自己,同时也可以赚点生活费,少向家里伸手要钱。于是小王就在网络上找了一个工资比较高兼职,打电话联系之后,对方告诉小王要到某大厦去面试,第二天小王如约而至。工作人员告诉他需要缴纳100元即可在一年内提供兼职工作。小王就交了钱,但是提供的兼职很低,同样是发单的工作,只给了小王50元钱,于是小王就没继续做下去总结:郑州的中介公司遍地都是,像小王这样的同学有很多。很多中介公司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比较高薪的诱人的兼职,吸引大学生去,又通过花言巧语使同学们交钱,提供一些工资比较低的兼职。如果你继续做下去,他们就是利用你的廉价劳动力赚钱。而你做的是很差的兼职,拿着很低的工资。而且有的人还不给准时发工资。案例二:小李通过同学介绍做了一个网络兼职,小李的朋友这样说:“我们的入职费280终生管理员终生制的管理员终生只收取这一次费用,做的好一天就能回本,我就是一天就回本了,做的好每个星期天都会发30元奖励这是其他团队没有的福利!做的好还有机会升级总监,就更赚钱了!工资高会费才高,这是有比例的,而且我们管理名额都是有限。不是什么时间都招聘。”出于对于同学的信任和自己的贪心,小李交了280元入会费(有的称入职费)。加入之后小李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骗局,通过附近的人加好友,多加群去打广告,空间或朋友圈只是每天发点假的收入的截图,看着每天收入可多,但是仔细一想就是不可能的。小李知道了这是骗人的就没有再做下去,不能继续骗别的人。总结:由于小李赚钱心切,自己比较贪心和出于对朋友的信任,致使上当受骗。兼职上当受骗的例子远远不止这些,这些只是一两个例子,骗子的手法变化多样,有的甚至被骗入传销组织,有的甚至失去生命。对于兼职我想对大家说:1、 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不容易的,对于网络上很高工资的招聘信息就存在着猫腻,就是通过高薪诱惑使你上当受骗。2、 网络上有很多网络兼职,淘宝刷单之类的,很多存在极大的风险,且刷单属于一种违规行为。并且很多都是需要缴纳入职费,入职之后并没有单子可以做,也赚不到钱。3、 还有就是微商,微商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去做微商很多就赚不到什么钱。并且很多也要交代理费,到头来时间也耽误了,钱也没有赚到。 对于做兼职,我们更多的是体验生活,明白生活的艰辛,使自己更努力的学习。但是有的同学生活条件的确不好,想通过兼职赚取生活费,这当然可以。但是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在找兼职的过程中避免被骗。疯狂的网络贷 小张由于虚荣心想购买一个苹果手机,但是家里生活条件不允许,于是通过校园贷平台借了5000元钱买了一个手机。由于家里给的生活费比较紧,所以到期后并没有能及时还清,只能通过别的校园贷再次贷款,来填补这个漏洞,结果这个窟窿越来越大,最终家人知道了,出于对孩子的爱,把他的贷款还上了。 总结:一、一定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现在虽然已经成年,但是经济还没有独立,依靠家庭,因此进行消费时要符合自己的现状,不做过度的超前消费。 二、不要为了贪图虚荣进行过激消费,毕竟我们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 三、如果超前消费了超出了自己的偿还能力,及时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沟通,不要拆东墙补西墙,到最后窟窿越来越大。聊天的陷阱一天,小刘的朋友在QQ上对他说能帮我转点钱,手头有点紧,过两天还你,小刘出于对于朋友的友谊,不想驳朋友的面子,于是就转过去了五百元钱,到了下午,他的朋友说QQ号被盗了,这下小刘懵逼了,可是钱也追不回来了。总结:遇到别人通过聊天软件借钱的话一定要谨慎,最好打电话确认一下,打不通的话就先不转,确认了之后再转,避免钱财被骗。个人信息勿外泄案例:已是大二学生的小靳,是农村学生。到大学报到时,他曾遇到过这样的骗局上学途中,他接到短信,说“通信公司现在将对您的手机进行线路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3个小时。”他信以为真,关机三个小时。其间,小靳家里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对方自称是乘务员,说小靳得了急病,急需作手术的钱。小靳家人给小靳打电话也不通,焦急万分、不辨真假,只得汇款。第二天,儿子打电话报平安,方知受骗。通过此事,小靳教训深刻:在火车上,他和一位“老乡”相谈甚欢,甚至为便于长期联系,老家的电话也告诉了对方。而对方却是骗子,实施上面的骗局。提醒:大学生坐火车上学或出行时,不要将自己或家庭的详细情况告诉陌生人。另外,大学生也可提前转告父母和亲友,在接到学生病危或意外事故等信息“要求汇款”时,应先与学生本人和学校取得联系,核实情况后再行处理。不买登门推销物案例:大学生初到学校报到,很多生活用品需要置办,尤其是一些原生活地没有而就学地又需要的物品。骗子就利用了这个“商机”。去年,两个女骗子带着紧俏的真皮背心去某高校宿舍推销,称便宜,只收整数100元。此时,骗子已在衣兜里装好一张100元的假钞,买真皮背心的学生付100元票面的真钞。骗子接过去往衣兜里一插,马上拿出来还给对方说:“最好付零钱,我缺零钱”。纯朴的学生压根就没有想到,瞬间工夫对方换了假钞,又拿了两张50元的真钞付给对方。提醒:一些骗子正是利用学生“识货”经验少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使人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旦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所以,学生们要谨防推销人士,不贪小便宜,最好还是到有信誉的商场超市购买物品。防范借啥别借“银行卡”案例:去年9月的一天,沈阳某高校的外地新入学女生小王和小张到太原街逛街。傍晚,两人累了,就想找饭店填饱肚子。途经某银行附近,她们被一男一女拦住去路。这两个人均是南方口音,女的30多来岁,男的40多岁,身上穿得都是名牌。他们神情非常焦急,像是遇到难处了。“小妹妹啊,我们是新加坡来沈阳旅游的。身上的钱被偷了”两名“新加坡游客”简单述说了自己的遭遇:被偷后,现在身上连住宾馆的钱都没了。“小妹妹,你们能不能把银行卡借给我用一下?我好让新加坡的朋友把钱打进你的卡里。”女“游客”很可怜,恳求两名女大学生。“不用担心,我们就转下帐儿。你们不会损失什么。姐真遇到难处了,你们就帮帮我吧!姐不会忘了你们的好心的。”小王信以为真,将银行卡及其密码告诉女“游客”。她先打电话让朋友寄钱。几分钟后,对方回话“钱到位了”。男“游客”拿卡进银行取钱。几分钟后,女“游客”说:“这么慢?我去看看。”她也进了银行。两位女学生等了10多分钟,不见他们出来,进银行也没找到他们。此时,她们方知遇到骗子,小王卡里的4000多块钱都被提走。提醒:最近一两年,骗子利用部分大学生助人为乐的善良心灵,开始在校园里一次又一次地耍起换汤不换药的老把戏。此骗术有以下特征:对象一般为新生,尤其是善良的女生;对方一般会称自己来自外地找老同学或是外地游客;对方称银行卡被吞或被盗窃;骗子操上海话、粤语或英语,并显示自己的富裕;旁敲侧击问你卡里的钱数,并答应如果借银行卡帮他们转帐,事后会重金酬谢。防范别把手机借骗子案例:现在,大学生多有手机。自然,手机也成了骗子的目标。有一次,大学生小张在学校附近一个小卖店买东西,遇到一名中年女子。她肩上挎着一个看上去颇上档次的皮包,里面鼓囊囊的。中年女子很着急,对小张说:“小伙儿,我急着找人,手机又没电了。你能不能借我手机用一下,我有急事儿!”小张觉得:几毛钱的事,就借她用一下吧。“喂,喂咋信号这么不好?小伙儿,你帮我拿下包,我出去接一下。”她把自己鼓鼓的“高档皮包”递给小张,出去了。小张认为包都在自己这儿,也就没在意。但中年女子再也没回来。原来,她拿着手机溜了。事后,那皮包经人鉴定为假皮包,里面装着一堆旧报纸。提醒:出门在外,借手机是常有的事,但借手机的人不全是有难相求的人。大学生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有防范意识,别让坏人“借”走手机。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一:环境不熟悉少带贵重物品 现在物流和交通发达,开学报道就是个形式,而且开学前后校园管理比较混乱,杂人多,笔记本电脑、相机等贵重物品尽量少带,报完名后找个适当的时间,托人带来或邮寄都可以,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钱物被骗的几率。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二:警惕热心师哥师姐 新生入学师哥师姐迎接是个固定项目,当然遇到过于热心的师哥师姐可要留心了,放有贵重物品的箱包尽量自己拿,要不然遇到别有用心的帮手,加之情况不熟悉,行李物品很容易被骗走。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三:低价旅游项目诈骗 新生到新城市,报名结束举家旅游一次也是不少新生及其家人的选择,一些骗子也看好了这块业务他们穿着工作服装、持着假工作证、景点材料开始推销让人心动的低价旅游,并以提成为饵,让受骗者骗来更多受骗者,骗子收取报名费后即失踪。大家要小心!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四:套近乎骗吃喝、骗钱、骗物 老乡、热心人借帮忙找家教、找临时工作之名行骗。有的学生被骗走手机、现金等财物;有的学生被拉到酒楼吃饭、骗子提前开溜把学生留下买单。这些情况经常出现,大家留心!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五:手机诈骗 学生会接到类似的手机短信,你好,移动通信公司现在将对您的手机进行线路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三个小时。然后,骗子这时会利用提前获取的学生的家庭电话号码,假称是你的同学、朋友和老师,声称你突发急病或者遭遇车祸,向你的亲属、家长骗钱。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六:银行卡诈骗 骗子声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请求借卡转帐,再以我帮你操作等理由骗得卡密码,最后用另一张卡调包。如果银行卡被骗往往损失较大。防骗提示:在街头或者校园内遇到这种求助者,往往是骗子,不可交出自己的银行卡,更不可泄露密码。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七:代缴各种费用诈骗 骗子利用新生入学缴费时排长队或买卡物等排队的机会,谎称老师或老乡,帮新生代办缴费骗取学费。警方提醒:缴费时不要想走捷径,重金千万不能交给陌生人。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八:警惕传销组织 传销害人害己。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在哪里卖东西,很赚钱,不要轻易相信,这类短时间能暴富的神话百分百是骗局。特别是本身不太熟或者很久已经没联系的朋友或亲戚叫你去玩或者说去哪哪可以赚钱,一定要加倍小心,防止深陷传销组织。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九:警惕各种上门推销 要小心任何到寝室卖东西和推销东西的,特别是推销电话卡、购物卡、饭卡、上网卡这类的更是千万要小心,有些人用假卡或复制卡专骗新生。另外推销各类电器、笔记本电脑、鞋子等用品的也要留神,虽然价格低,但假冒、质量差往往是这些东西通病。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十:留意黑头车 学生报道携带大量行李必须打的,一些黑车车主便开始招揽生意了,贪图便宜的学生往往会选择此类车辆,但一些别有用心的车主,采用套牌车以低价骗取学生上车后,趁学生下车结账时,猛然启动车辆携带行李逃离,以骗取学生行李物品,大家小心,请尽量乘坐合法车辆。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十一:警惕同行的“乘客” 同学长途去学校,坐火车汽车时间很长,这时候乘客之间聊聊天很正常,聊着聊着对方也是去某学校报道新生,相见恨晚如知己,车上、车下互相帮照看下行李物品,警惕呀,骗子也许就是冲着您的行李来的,陌生环境请保持警惕!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十二:警惕找上门的老师 报道搞定可以休息一下了,寝室门开了:你们是今年的新生吧,我是某某老师,这是某某卡请把费用交一下,就几百块既然老师来了,赶快交钱吧,付了钱拿了卡,老师是谁,没人认识。骗子往往就利用这个当口,实施骗局,提高警惕是必须。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十三:警惕专升本 报名就可以预约专升本,等于天上掉馅饼,一些专科学生报道后,有些自称的校方的人会前来告知,什么什么条件可以专升本,但必须提前进入啥高价培训班等等,是真是假大家留神,可能就是个骗局。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十四:帅哥师哥女生们要注意 新生进门,突然来了非常潇洒的帅哥师哥,既体贴又大方,其自称是某大城市人,且某院某系的老生。警方提醒:女生们注意了,不要被华丽外表欺骗,骗钱骗色哥太多了。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十五:同寝室的人要问清 进入寝室自然都是同学了,可不一定,小张进入寝室后就见到了自己第一个同学,一番寒暄后,将自己的包包和笔记本放在了床上,委托同学照看一下,自己去送爸爸妈妈,可以回来后发现包包没了、笔记本也没了,小张恍然大悟,同学竟然是个骗子。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十六:请保护好您的同情心 警惕骗子利用同情心诈骗钱财。遇到陌生人称没钱回家,建议他去救助站。最常见骗局是骗子编造悲惨故事骗取同情,直接开口借路费等。若路遇声称遭遇困境的人,可帮他拨打政府救助部门的电话或110向警方求救,切莫盲目轻信伸出援手。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十七:管好自己的证件 身份证等要妥善保管,不能借给他人使用。不能委托他人代为复印,身份证复印件在应用中要注明此件的用途。防止他人借用你的身份证以及复印件办理各种银行卡、电话卡、借记卡等相关有价凭证,给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十八:谨慎做代理 一般骗子自称是某名牌产品的代理商,且毕业于该校,考虑到大学生挣钱难,特意为学弟学妹们创造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在大学里找该名牌产品的学生代理,且同种品牌的商品代理价格比市场低很多,一些学生经不住诱惑便购买大量其推销的商品,最终买到了假货被骗。 大学生新生防骗之十九:警惕校园网络论坛中的信息 现在网络发达,校园论坛是每个新生必须要进的网络世界,新生在些论坛里了解大量校园信息同时难免会受到混杂在其中以骗钱骗色为目的危险信息干扰。警方提醒:论坛虚拟,不要轻易交友和透露自己身份信息,不要轻易相信他人,遇事多思考,防止被骗。大学生新生防骗之二十:二手并不代表质优价廉 新生进校喜欢购买老生的二手物品,具调查现在校园中流传的二手物品并不一定是老生留下的,很多都是社会人士看中了校园市场二组织的二手货,这里面混杂了很多垃圾物品,甚至是有害物品,大家购买要留心,特别是购买电子产品和贴身物品更需谨慎一、校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1、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暴露马脚,通常采用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还有人以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对于类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4、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