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城市功能扩散的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研究.pdf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城市功能扩散的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研究.pdf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城市功能扩散的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研究.pdf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城市功能扩散的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研究.pdf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城市功能扩散的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深化,使得城市建设 得以飞速发展。一些大城市中心用地开发建设、改造挖潜的空间已显不足,而城区外围 良好的环境资源和低廉的地价,对发展方极具吸引力。因此,我国一些大城市普遍存在 着突破原有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规模,向外不断发展蔓延的现象。 由于过度聚集而导致的“大城市病 问题的解决,必须“走出 现有单中心城市空 间结构,依托城市周围地区,通过城市的产业与功能扩散,疏解中心城市的人口与经济、 建筑密度,使大城市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大城市构建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引导 产业、功能以及各种经济要素,向外围扩散,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交通拥挤、自身空间发 展不足问题,而且还可以促进城市对于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核拉动效应的发挥。 长春市近年来城市空间范围迅速拓展,城市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但是,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不能适应城市功能扩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同 时,长春市还面临着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的重任,因此,迫切需要进行长春市空间规划研 究,选择适合长春发展的空间模式,以指导长春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规划实践工作。 本文从四个部分来针对城市功能扩散的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进行研究。 1 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研究的意义、方法、研究的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简要 介绍了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主要理论。 2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背景与需求,并对长春市功能扩 散、空间结构的趋势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认识。 3 第三部分提出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原则、且标及应解决的重点问题,并从 市域、都市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对长春市功能空间进行调整与重构。 4 第四部分主要从区域交通网络系统、城市规划与建设、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提出 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对策。 关键词:功能扩散,空间结构,空间规划,长春市 a bs t r a c t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o u rc o u n t r ye c o n o m yc o n t i n u e si n c r e a s i n gr a p i d l ya n dt h ec i t yi n d u s t r i a l s e t u p sc o n t i n u a l l yr e a d j u s ta n dd e e p e n ,s ot h a tt h ec i t yb u i l d i n gc a nd e v e l o pa tf u l ls p e e d t h es p a c e sw h i c hd e v e l o p ,b u i l d ,a n dr e b u i l di nt h ec e n t e ro fs o m eb i gc i t i e sh a v ea p p e a r e d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h o w e v e r , i ti sa t t r a c t i v et ot h es i d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f o rt h ef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s o u r c e sa n dt h ec h e a pp r i c eo ft h el a n di nt h eo u t s k i r t so ft h ec i t y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ac o m m o n p h e n o m e n o ni ns o m eb i gc i t i e so fo u rc o u n t r y t ob r e a kt h ec i t ys c a l ea s c e r t a i n e db yo r i g i n a l o v e r a l lc i t yp r o g r a ma n dd e v e l o pa n ds p r e a dt oo u t s i d eu n i n t e r r u p t e dg r o w t h t o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o f ”b i gc i t yd i s e a s e c a u s e db yo v e ra s s e m b l i n g ,w em u s t s t e p o f f s i n g l ec e n t r a lc i t ys p a c es t r u c t u r ei n t h em o d e mp e r i o d ,r e l yo nc i t yv i c i n i t ya r e a , d i s p e r s et h ep o p u l a t i o n ,e c o n o m ya n db u i l d i n gd e n s i t yi nac e n t r a lc i t yb yd i f f u s i n gt h e i n d u s t r ya n df u n c t i o no ft h ec i t y , s ot h a tm a k e sab i gc i t yg e tv a s t e rs p a c ef o rd e v e l o p m e n t b u i l dm a n yc e n t r a lc i t i e ss p a c es t r u c t u r e ,g u i d ee s t a t e ,f u n c t i o na n dv a r i o u se c o n o m yk e y e l e m e n tt od i f f u s et o w a r do u t e r - r i n gi nt h eb i gc i t y , w h i c hn o to n l ye f f e c t i v e l yr e s o l v et h e p r o b l e mo ft r a f f i cj a ma n di n s u f f i c i e n to n e s e l fs p a c ed e v e l o p m e n t ,b u ta l s ob o o s ti n c r e a s i n ga c i 够t ot h er e g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l a ya ne f f e c to fp o l ep u l l i n g c o r e t h ec i t ys p a c e r a n g ep r o m p t l ys t r e t c h e si nc h a n gc h u ni nr e c e n ty e a r s ,c i t yi n d u s t r i a l s e t - u p se s c a l a t er a p i d l y , a n dt h ee c o n o m i cs t r e n g t he x p a n d su n c e a s i n g l y b u t ,t h ec i t yc a n n o t a d a p tt ot h ed e m a n do fc i t yf u n c t i o ni r r a d i a t i o na n de c o n o m ys o c i e t yd e v e l o p i n gr a p i d l yi n t h ea s p e c to fs p a c es t r u c t u r a la d j u s t m e n t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c i t yi sc o n f r o n t e dw i t ht h e h e a v y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t ob u i l dt h en e wm o d e li n d u s t r i a lb a s e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r e q u i r e du r g e n t l y t os t u d yt h ec i t ys p a c ep l a n ,t oc h o o s et h es p a c ep a t t e r nt h a ti ss u i t a b l ef o rc h a n gc h u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ot h a tg u i d et h ew o r kt h a ta d j u s tt h es p a c es t r u c t u r a la n dt h ep l a no p t i m i z i n go f t h ec i t yi nf a c t t h ep a p e rs t u d i e dt h ec i t ys p a c es t r u c t u r ep l a no fc h a n gc h u nf o rt h ec i t y f u n c t i o nd i f f u s e df r o mf o u rp a r t s 1 i ti ss e tf o r t h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m e t h o d ,a n dt h et h o u g h t ,f r a m ea n dm a i nc o n t e n tf o r s t u d y i n gi np a r t1 :a n db r i e f l yi n t r o d u c e dt h em a i nt h e o r yo f t h ec i t ys p a c es t r u c t u r ep l a n s 2 i ti sm a i n l ya n a l y s i st h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dn e e do ft h ec i t ys p a c es t r u c t u r ep l a n si n c h a n gc h u ni np a r ti i :a n da n a l y z e da n dr e c o g n i z et h et r e n df o r f u n c t i o ni r r a d i a t i o na n d s p a c es t r u c t u r ei nc h a n g c h u n 3 i ti sb r o u g h tf o r w a r dt h ep r i n c i p l e ,t a r g e ta n dt h ep r i o r i t yp r o b l e ms o l v e do ft h ec i t y s p a c es t r u c t u r ep l a n si nc h a n gc h u ni np a r ti i i :a n da d j u s t e da n dr e b u i l tt h ef u n c t i o ns p a c e f r o md o w n t o w na r e a ,u r b a na r e aa n dc e n t r ec i t yr e g i o no ft h r e ea s p e c t si nc h a n gc h u n 4 i ti sm a i n l yb r o u g h tf o r w a r dt h e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o ft h ec i t ys p a c es t r u c t u r ep l a n sf r o m i i a r e at r a f f i cn e t w o r ks y s t e m ,t h eu r b a np l a n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t h e s ea s p e c t si np a r ti v k e y w o r d s :f u n c t i o ni r r a d i a t i o n ,s p a c es t r u c t u r e ,s p a c ep l a n ,c h a n g c h u nc i t y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入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技 术信息研究所) 等数据库中,并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发行和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数 日 飙丐0 6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弓出口 电话: 邮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 一) 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既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空间投影,也是未来拉动我国经济发展 的重要支撑。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及大城市进入了郊区化发展阶段,城市新区、卫星城镇 迅速开发,出现了城市群、城市带,诸如地域镶嵌、政策协同、生产要素互补、产业互 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等整合趋势,已经或正在成为新时代城市发展的主旋 律。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长春市的城市空间扩展已经进入郊区扩散阶段,同时 仍然面临着快速提高城市化水平以带动区域发展的任务,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 将对长春市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重点、方式与途径产生深刻的影响。 ( 二) 知识经济、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 进入2 l 世纪,面对信息化、工业化与全球资源环境危机的多重挑战,我国提出了 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就业的可持续的新型工 业化道路。建设信息城市、网络城市、生态城市是城市结构与功能演变的必然趋势。 长春市的城市形态、结构、功能仍然体现出强烈的传统工业社会特征,城市功能要 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城市向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转变,必须形成高技术型产业地域布局 体系,加速城市网络的信息化以及建设城乡整合一体化的生态系统。 ( 三) 我国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一般还是中心集聚阶段为主,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 是“单中心”结构,人口与产业不断向中心集聚,造成中心城区空间过度拥挤,对城市经 济发展的贡献偏低的问题逐渐凸显。 现有的城市“摊大饼发展模式致使长春市不再宜居,城市内部空间联系严重受阻, 城市交通极大地限制经济与社会活动、城市空间功能混乱、城市投资环境恶化、城市产 生“窒息”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长春市空间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更好的指导城市建 设与管理。 二、研究的意义 伴随大城市空间扩散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城市空间地域的变化机制已从中心集 聚逐步转向中心扩散,在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快速演进关键时期,应该发挥城市规划学科 的优长,系统的从要素与条件、集聚扩散、产业升级、制度创新与规划调控等多方面探 讨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机制,探求其城市合理的发展模式,将有益于促进我国城市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规划学科适应时代发展,拓展对空间结构演变问题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这是本论文 研究的理论意义。 长春市近年来城市空间范围迅速拓展,城市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但是,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不能适应城市功能扩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面 对过度聚集而导致的多种“大城市病 问题的解决,因此,迫切需要对长春市空间做出 调整,选择适合长春发展的空间模式,以指导长春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规划实践工 作。这是本论文的实践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主要内容 本文从四个部分来针对城市功能扩散的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进行研究 ( 一) 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研究的意义、方法、研究的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 简要介绍了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主要理论。 ( - - )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背景与需求,并对长春市功 能扩散、空间结构的趋势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认识。 ( 三) 第三部分提出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原则、目标及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并从市域、都市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对长春市功能空间进行调整与重构。 ( 四) 第四部分主要从区域交通网络系统、城市规划与建设、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 提出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对策。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在对国内外有关空间结构研究的大量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依据功能、空间结构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首先从长春市空间结构规划的背景和需求进行分析;其次对 长春市城市功能扩散与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进行了把握;然后从三个层次上提出长春市 空间结构规划的调整方案;最后从区域交通网络系统、城市规划与建设、土地利用与管 理方面提出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支撑体系及保障对策。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 二) 研究方法 本文以城市规划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结合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 究方法从功能扩散的角度探讨长春城市的空间结构。具体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 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作者充分运用传统方式和互联网收集国内外有关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研究的文献 资料。同时,通过实地调查工作,掌握了许多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如长春市人口分布、 经济发展、开发区建设、郊区化进程等,为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提高了研究成果的 针对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数据采集上,引用的文献资料有长春统计年鉴、长 春基本单位普查资料等。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即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重视采用定量化研究,使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本文 主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一些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空间分析,如对人口分布进行分析, 从中发现人口空间演变的规律,并对人口空间结构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首先,通过理论研究和一般经验总结,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并在理论上得到提 高。如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探讨,对长春市空间结构应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 总结。同时长春市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全面探讨长春市功能扩散、空间结构演变的趋 势,为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取得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 果。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理论借鉴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基础理论【1 】 一、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 概念一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 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田园城市实质一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 若干个田园城市( 3 万人) 围绕中心城市( 5 8 万人) 呈圈状布局,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 田园城市布局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设, 环形林阴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 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 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 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他认为此举是一把万能钥匙, 可以解决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 第二,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 起来的田园城市。这种城市的增长要遵循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和方便。当城市人口 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 ( 人口为5 - 8 万人) 布置,形成城市组群社会城市。遍布全国的将是无数个城市 组群。城市组群中每一座城镇在行政管理上是独立的,而各城镇的居民实际上属于社会 城市的一个社区。他认为,这是一种能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改革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作 用的城市形式。 第三,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二、勒柯布西埃现代城市思想 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集中体现 在由他主持撰写的,雅典宪章( 1 9 3 3 年) 之中。1 9 2 2 年发表“明天城市”规划方案:3 0 0 万人口的城市。中部为中心区,除公共设施外,4 0 万人居住在2 4 栋6 0 层高楼中,周围 有大片绿地。外围是环形居住带,6 0 万人居住在板式住宅。最外围是居住2 0 0 万人的花 园住宅。三层道路系统地下重型车、地面市内交通、高架快速交通。市区与郊区由 地铁和郊区铁路来联系。中心思想黾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区,提供充足的绿地。1 9 3 1 年发表“光辉城市”规划方案思想集中体现城市必须集中, 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 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 柯布西埃一城市集中发展,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希望以物 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 可自动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三、雅典宪章思想 2 0 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1 9 3 3 年国际现代 建筑会议主题“功能城市- - 一发表雅典宪章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 定、反映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思想基础奠基于物 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 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核心内容一提出 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 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 方向发展。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人手,对城市恬动进 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 的城市。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 衡状态”。城市看成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四、马丘比丘宪章思想 1 9 7 7 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城市是一 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 系;不应当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提出城市规划必须在不断的城 市化进程中反映出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动态的一致性,批评了雅典宪章“功能分 区:”的思想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认为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马丘比丘宣言表 明了城市规划理论由“功能分区向“功能综合转变的倾向。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 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模拟、 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 0 世纪6 0 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_ _ 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 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 助。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第二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相关理论【2 】 一、卫星城及新城建设理论理论 1 9 2 4 年恩温提出建设卫星城的概念。为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工业,建立在大城 市以外的城市。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 元,同时从属于某个大城市,设有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一定联系。问题对中心 城市的过度依赖,造成子母城之间交通压力,难以真正疏解大城市。新城建设理论是由 卫星城理论演绎而来。2 0 世纪5 0 年代以后建设的新城市,第三代卫星城。形成职能健 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基本上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为城镇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对 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截流作用。 二、有机疏散理论 沙里宁对城市的认识是:城市一方面在扩展,另一方面中心区呈现了衰落。集中和 分散构成了城市发展中相互对立的两种动力。而且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 要根据经济规律来逐步完成城市的改造。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它提出了“有机分散理论 : 用不宽的绿化带间隔分开不到一公里的半独立的城区联盟。各城区体系仍是统一又分散 的城市有机体。同时“功能集合 的半独立城区决不属于小区范畴,因为在这些集合中, 不仅打算布置住宅、商店、学校,还有生产车间等各种劳动活动中心。因为均匀分布事 业机关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注意被分割的城区间的交通组织。同时大城市的发展是有限 度的,核心周围由新的独立的城市构成,可以通过规划,将衰败地区的产业居民重新分 布到核心外,从而实现对原有地区的改造。 三、城市功能分区理论【3 】 城市功能分区是按功能要求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工厂、仓库、住宅等进行分 区布置,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城市的各项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和条件。根据功能分区的原则确定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种重要 方法。 在现代的城市规划工作中,功能分区通常是在评定、选择城市用地的基础上进行的 ( 见城市用地评价) 。一般城市有以下主要功能区:居住区、工业区、仓库区、对外交 通区等;有些城市还有行政区、商业区、文教区、休养疗养区等。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并 不意味着机械地、绝对地划分城市用地。例如,居住区主要布置各种住房建筑和生活服 务设施,但也可布置一些不污染环境,货运量不大的工业企业:工业区主要布置工厂和 有关的动力、仓库、运输等设施,但也有必要设置一些生活服务设施,以及某些科研机 构等。至于市级行政经济机构、高等院校、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大型体育设施等,一般 可以相对集中地布置在独立的区域或地段内,有些也可以布置在居住区内。 要保证城市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把各功能区的位置安排得当,既保持相互联系, 又避免相互干扰。一般地说,最主要的是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为保证职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工上下班的方便及居住环境的卫生、舒适和安宁,居住区和工业区及其他工作地点之间, 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 带;产生噪声的工厂、铁路列车编组站、飞机场应尽量远离居住区;居住区和工业区之 间应布置适当的卫生防护地带。要保证居住区、城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及其他大型公共活 动中心、工业区和火车站、港口码头、飞机场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又要尽量 避免居住区和城市中心区被铁路分割。专为工业企业服务的材料、成品仓库,应布置在工 业区内:而危险品仓库、对环境有污染的仓库、堆场则应同其他仓库、居住区、工业区 隔离开来,布置在城市边缘的下风向或河流的下游地带。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理论【4 】 一、同心圆理论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 w 伯吉斯( b u r g e s s ) 于1 9 2 5 年最早提出同心圆城市地 域结构理论( c o n c e n t r i cz o n et h e o r y ) 。这一理论认为:城市以不同功能的用地围绕单一的 核心,有规则地向外扩展形成同心圆结构( 见图) 。这一理论实质上将城市的地域结构划 分为中央商务区( c b d ) 、居住区和通勤区三个同心圆地带。中央商务区主要由中心商业 街、事务所、银行、股票市场、高级购物中心和零售商店组成城市的中心区。从本质上 看,伯吉斯的同心圆城市地域结构为城郊二分法,即中央商务区和居住区组成城区, 通勤区组成郊区。 很显然,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没有考虑交通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据此,巴布 科克( b a b c o c k ) 于1 9 3 2 年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轴向一同心圆的城市空间结构 模式。这一模式更进一步考虑运输轴线对同心圆模式的影响,认为城市主要活动沿交通 干线分布,商业中心区有沿放射干线延伸形成星状形态的趋势。但从实质上看,轴向一 同心圆结构仍然只是同心圆结构随交通干线扭曲变形而己。 同心圆学说的中心观点在于城市人1 2 1 迁入及其移动导致了城市地域分化,其最大贡 献在于方法论的启示:动态地研究城市、实证研究方法、注重社会调查其他的贡献还表 现在对城市地域的社会认识上,即不能只停留在城市物质环境上,要深入到精神领域和 生活环境方面去。这种视点对现代地理学研究尤为重要,因为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当 千方百计去体现“社会关系的总和 。 s o 1 中心商务区( c b d ) 2 过渡带 3 工薪阶层住宅区 4 住宅区 5 通勤者地带 图2 1 伯吉斯( 同心圆模式) 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二、扇形理论 美国土地经济学家h 霍伊特( h o y t ) j 厦过对1 4 2 个北美城市房租的研究和城市地价分 布的考察得出,高地价地区位于城市一侧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扇形范围内,并且从市中 心向外呈放射状延伸在一定的扇形区域内,成楔状发展:低地价地区也在某一侧或一定 扇面内从中心部向外延伸,扇形内部的地价不随离市中心的距离而变动,据此得出了与 巴布科克类似的结论,即城市的发展总是从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沿阻碍最小的 路线向外延伸。也就是说,城市地域的某一扇形方向的性质一旦决定,随着城市成长扇 形向外扩大以后也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他认为:城市地域的这种扩展,与其说是同心圆 形,还不如说是扇形。于是他于1 9 3 9 年提出了城市地域结构的扇形理论( s e c t o rt h e o r y ) ( 见 图) 。 1 中心商务区 2 批发轻工业区 3 低级住宅区 4 中级住宅区 5 高级住宅区 图2 _ 2 霍伊特( 扇形模式) 按照霍伊特的扇形理论,城市地域结构被描述为:中央商务区位居中心区:批发和 轻工业区沿交通线从市中心向外呈楔状延伸:由于中心区、批发和轻工业区对居住环境 的影响,居住区呈现为由低租金向中租金区的过渡,高房租区却沿一条或几条城市交通 干道从低房租区开始向郊区星楔状延伸。 霍伊特的扇形理论虽然强调了交通干线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但仅仅分析了城区 结构形态,而忽略了城区以外广大地域的描述。扇形模式与同心圆模式的最大差异在于 扇形模式是针对居住用地,而同心圆模式描述的是城市全域,但二者并未全面否定,而 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三、多核心理论 美国地理学者c d 哈里斯( h a r r i s ) 和e l 乌尔曼( u n m a n ) 在研究不同类型城市的地域 结构情况下发现,除c b d 为大城市的中心外,还有支配一定地域的其他中心的存在。 这些核的形成与地域分化的原因是以下四方面及其组合的结果:a - 某些活动需要专门性 的便利,如零售业地区在通达性最好的地方、工业需要广阔的土地和便利的交通。b 由 于同类活动因素集聚效果显著果而集中。c 不同类活动之间可能产生利益冲突,如工厂 和高级住宅区。d 某些活动负担不起理想区位的高地价。因此,他们认为越是大城市其 核心就越多、越专门化。行业区位、地价房租、集聚效益和扩散效益是导致城市地域结 构分异的主要因素。现代城市正是由于这四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历史遗留习惯和局 o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部地区的特殊性,导致城市地域多极核心的产生,于是他们于1 9 4 5 年提出了城市地域 结构的多核心理论( m u l t i p l e n u c l e it h e o r y ) 。 这一理论认为:城市是由若干不连续的地域所组成,这些地域分别围绕不同的核心 而形成和发展。中央商务区不一定居城市几何中心,但却是市区交通的焦点:批发和轻 工业区虽靠近市中心,却又位于对外交通联系方便的地方:居住区分为三类,低级住宅 区靠近中央商务区和批发、轻工业区,中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为了寻求好的环境常常 偏向城市的一侧发展,而且它们具有相应的城市次中心,重工业区和卫星城镇则布置在 城市的郊区( 见图) 。 回雾鼬 固 1 中心商务区 2 批发轻工业区 3 低级住宅区 4 中级住宅区 5 高级住宅区 6 重工业区 7 外围商业区 8 郊区住宅 9 郊区工业 图2 3 哈里斯、乌尔曼( 多核心模式) 多核心模式与前两个模式相比更具现实性。城市地域里集聚与扩散两种力量相互作 用的最后结果通常是复数核心结构。这对现代大城市研究与规划很有启示,因为当今大 城市的发展趋势是多核化,城市地域规划的倾向是分散多核型。多核心城市地域结构虽 然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按功能区组织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向郊区发展的趋势,比同心圆结 构和扇形结构也更接近实际,但这种模式仍偏重于城区内部结构的描述,忽略了城区外 围的深入研究。 在城市地域结构的三大古典模式中,同心圆模式注重城市化原因,其基本原理是注 入城市的移民集团的同化过程:扇形模式注重社会经济地位,焦点是不同地价住宅地区 的发展;多核心模式强调各种不同人口集团经济活动的城市地域内的次地区。因此,这 三者的关系并不对立,扇形和多核心以同心圆为基本。并且,不同城市适应不同原理, 也可能三个原理同时作用:同一城市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也适应于不同原理。另外,同 心圆、扇形和多核心又是社会地区分析和因子生态研究中的一个方面,城市因子生态结 构分解后即是同心圆、扇形和局部集中的三种模式,所以说,这三种空间模式是城市地 域结构组合的基本模式。 1 0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第三章基于扩散的长春市空间结构分析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背景与需求分析 一、城市中心区的过度集聚与空间拥挤 中心区指长春火车站以南、长沈铁路以东、自由大路以北、伊通河以西的城市地区。 该区汇聚有行政办公、工业、文教、商业服务等城市重要功能,同时这里也是商业服务 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建筑设施都很完备地区,对人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然而随 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和城市职能的日益复杂,社会经济活动对城市核心的过度“聚 焦,加重了城市中心的负担,城市中心区开始进入了“高地价一开发潜力大一投资改 造、资金注入一更高的地价的循环之中,中心区位土地价值的提升,直接导致旧城更 新速度加快,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的持续增加。“单中心”的城市格局的弊端逐渐显现出 来。 上述这种状况无疑为城市空间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多问题空间拥挤:首先,单中 心的吸引使城市向心交通特征明显,城市中心地区的道路路网面临越来越大的交通压 力,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交通堵塞【5 1 ;第二,城市中心地区不断涌现的高层建 筑,逐渐破坏了长春现有“开敞、大气”的城市意象,特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越来 越困难;第三,由于中心区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城市边缘地区公共设施配建的 动力不足,土地的价值难以提升,单中心的趋势不断强化。 表3 - 1 长春市中心城区1 9 9 7 - 2 0 0 6 年人口统计整理汇总表单位:人口 单位 1 9 9 7 2 0 0 0 2 0 0 32 0 0 6 宽城区3 8 8 6 5 9 4 0 4 2 6 23 9 4 9 9 54 0 0 9 0 0 朝阳区 5 7 8 3 9 45 7 0 5 3 45 8 3 1 6 25 5 2 3 7 4 南关区5 3 3 4 0 54 7 5 5 4 0 4 7 3 3 8 64 7 3 6 9 4 二道区 2 8 6 8 1 23 0 0 2 4 42 9 8 6 3 02 6 5 1 8 5 绿园区 4 9 9 5 8 05 8 2 4 1 66 0 5 9 7 34 2 5 5 3 6 高新区 5 5 1 3 06 5 9 4 96 8 9 6 8 经开区5 3 6 2 97 7 5 3 88 8 7 6 01 5 2 3 7 5 净月区 9 3 8 3 11 0 0 6 0 99 9 9 6 91 0 8 2 6 8 汽车区 2 1 3 4 3 5 合计2 4 3 4 3 1 0 2 5 6 6 2 7 32 6 1 0 8 2 42 6 6 0 7 3 5 末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圈3 一l 中馘区备行破区1 9 9 - 2 0 年人口变魂对比置 城市中心区的过度集聚人口过密、功能要素布局祸乱、绿地和道路等设施供给不 足已成为城市巾心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引导居住、工业等职能向外扩散为绿地、 广场、道路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已成为城市地城健康发展的核心内容”。 表3 2 长春市城市发晨情况衰 年份 9 屿1 加0 4 市区非农人口( 万人1 9 6 42 0 7 2 3m 1 5 建成区酶( h f ) 1 2 41 l “l 2 6 7 机动车赣量( 万辆) i ol t 2l 吼g2 7 13 7 5 田3 - - 22 0 0 6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分布田 二、城市产业与功瞻扩靛的疆量与无序 城市空间结构在区域上表现为市区,尤其是建成区的聚集与郊区的扩张,在经济上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表现为产业与功能的更新与调整【7 j 。城市中心区在工业、商业、政府、医疗、教育、文 化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功能优势,随着城市中心区综合功能的经济与社会成本不断增 加,在经济杠杆作用下,客观上存在着向城市边缘地带扩散的发展趋势。当城市边缘地 区接受城市辐射功能集聚到一定程度,也就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城市功能的扩散与集聚,是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前提。但目前长春 市城市产业与功能的扩散却受到通勤方式、基础设施、生活设旖( 医疗、商业、教育、 娱乐等配套设施) 、工作场所等因素的限制,城市中心区的扩张还只能局限于近郊区。 通勤不便严重影响着人口、工商业和社会活动向更远的郊区有秩序地扩散。更多的人不 得不居住在日益拥挤的城市中心区及近郊区,城区的扩张更多地以摊大饼方式,以城市 中心区为圆心,向近郊区蔓延。再有中心城区边缘区分散隶属于市、区、开发区、各乡 镇,导致中心城区建设主体过多,建设的利益主体过多,为抢夺土地开发的权益,中心 城区各边缘区隶属的主管部门不顾自身条件,在工业、房地产、大学城等项目上增相引 进,导致重复建设,功能重叠、同构化现象突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混乱。这些杂 乱无章的建设不仅没有分散中心城区中心区的职能,反而导致中心区职能强度不断增 强,外围对中心区的依赖程度加大,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嗍。 随着城市郊区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心城区“退二进三 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产业 结构将做出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也会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这就要求城市空间结构、 用地结构以及功能地域形态也相应的作出调整。因此,长春市应加强引导中心城区产业 和功能向外围疏散,加快中心城区各种功能地域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的形成。 三、变化缓慢空间结构制约着城市快速发展 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长春市工业生产被作为我国城市的主要职能,由此导致工 业集中于城市建成区。这一特征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工业用地比重过高,2 0 0 2 年,建 成区工业用地、仓储用地两项合计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 9 5 ,而工业高度发达的 美国和香港其比例分别为7 3 和5 9 6 网。随着城市城市职能转逐渐变,城市服务功 能增强,同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要求旧有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应做出相应 调整,降低工业、仓储用地比重并将城市中心生产、居住、行政职能向外迁移,为第三 产业的向心集聚腾出发展空吲1 0 j 。 表3 3 长春市历年城市建设用地平衡指标变化( 单位:k i n 2 、) 居住用地4 8 0 工业用地 3 4 1 道路广场用地 1 1 9 绿化用地 1 1 8 公共设施用地2 6 8 3 1 8 2 2 6 7 9 7 8 1 7 7 5 8 2 4 4 2 1 4 3 1 4 8 3 0 6 1 3 3 2 o 2 4 3 7 。9 8 1 1 6 ,8 9 2 7 7 4 5 2 5 9 2 2 1 4 0 7 3 3 0 2 6 8 9 3 7 9 1 4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仓储用地8 9 对外交通用地 2 3 市政设施用地 3 7 特殊用地3 5 总用地1 5 1 0 5 9 1 5 2 5 2 3 1 0 0 9 4 2 4 4 6 3 5 1 8 2 o 5 2 1 3 2 5 1 9 1 0 0 1 0 0 3 3 6 7 3 5 2 7 9 0 3 6 1 2 2 4 1 3 1 0 0 改革以来,因偏重追求经济效益,长春市城市土地开发长期以旧城改造为主,城市 用地发展落后于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城市地域扩展过缓,导致城市体量增长与有 限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城市人口密度来看,2 0 0 6 年,长春市中心城区平均人口密度 已达1 万人平方公里,同时建成区每年新增的建筑工程又多达百万平方米以上,现有 的城市地域空间规模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性。 显然,长春市变化缓慢的空间结构已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应该采取有效 措施,引导中心城区产业与功能有序扩散,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通过制定优惠的土地 使用、地方财政与税收、户籍管理等政策,引导长春市区的传统工业企业向周围组团转 移。鼓励市区物流企业、商业批发企业、仓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