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律诗章法浅谈文章的结构和布局称之为章法。诗词写作的章法一般称之为“谋篇”,具体地讲就是起承转合。下面我们介绍律诗的章法。古人论作诗的方法,对起承转合是相当讲究的,所谓起即开始、开头;承,即是承接上句继续表述;转,就是转折、递转,指表述内容的引申或变化;合,就是整合,要上承总合全篇。章法是有规律的,但也可以是相对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一种模式。如起承转合,律诗里面,并不是说8句里面,两句一组,平均分配使用,实际写作中,总是有多有少,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再者起承转合有时也不是说按这个顺序,一句挨着一句的写,中间也可以略作跳跃。甚或有一种,并无起承转合之说,只是那样写出来了,如老杜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字面上是没有起承转合的。如说情语境的问题,实际上最终都是要情景交融的,不一定泾渭分明,也不一定就先景后情。律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根据各个联的位置,一般习惯上称为首联(即诗的前两句),颔联(又叫承接联,即第三、第四句),颈联(又叫转折联,即第五、第六句),尾联(即第七、第八句)。除了正常的格律以及粘对的要求外,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有时由于首联已经对仗了,颔联可以不对,称为偷春体。但颈联是一定要对的。律诗讲究起承转合。律诗如此,绝句也是一样。起承转合四项任务,一般分由四联分别来完成。所以,首联又可以叫起首联,颔联叫承接联,颈联是转折联,尾联合,就是收尾。写一首诗,也同于做一篇文章,必是先有写作的目的,想写什么,打算怎么样写,主题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为了保证思路完整,脉络清晰,让读者读着明白,就需要好好地安排章法。先交代什么,后交代什么,这顺序不能乱。如果是见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势必会造成文理的混乱。你写不明白,读者就没办法读明白。有时作者写的东西,作者心里是很清楚的,可是读者却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其原因可能就是章法出了问题。可见,起、承、转、合,是很关键的。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尤其是中间两联,出句与对句之间,要尽量说不同的方面,不要内容太近或相同。内容太近和相同就是合掌了。颈联在颔联的基础上要发展,要递进,避免说同一层面上的事情。只有递进一步,发展一步,结尾才好结出更有意义的思想或感受。我们以写景诗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假如我们写春游,首联可以写春游的目的或者是游览的地点或者是时间、原因等等。这时候人物可以出现,也可以不直接出现,而是通过下面的描写来暗中交代人物的出现。通过人物的眼睛,去观察眼前的景物,用笔把眼前的景物描写下来,可以是眼中看到的,也可以是耳朵听到的。开始交代了春游的时间、地点、目的等等,接下来交代眼前景色,读者就可以自然地跟着作者的笔触,就象实地春游一样,如眼亲见。这样的承接就自然且脉络清晰。到了转折的时候,我们可以跳荡一下,或者把眼前的景物换个视角来表达,或者干脆写由眼前景物所产生的感慨、联想,似乎是离开了刚才的画面,但却和眼前的画面有很紧密的联系。到了结尾的时候,把这些感受通过某种办法强调一下,直接传递给读者,想办法回到开篇游览的内容,或者使全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需要注意的是,颈联和颔联一定要有所区别,如果颔联是风景,颈联最好离风景远一点,否则就原地踏步,不能给读者更多的信息,浪费笔墨。如果非要继续写景的话,也要安排一下次序,比如颔联写远的,颈联写近的。颔联写现在,颈联写过去。颔联写虚的,颈联写实的。颔联写辽阔的、粗犷的,颈联写具体的细致的。颔联如果是面,颈联则可以精确到点。颔联写实实在在的景色,颈联写由眼前景色产生的联想或者心理体验等等。总之,必须要有明显的区别才好。下面我们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因为题目里已经交代了地点钱塘湖,时间是春,所以下面对于时间和地点的交代就不是很重要了,而是以另一种方法出现。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就是很好的起。它承接题目说话,先交代作者游览的地方是“孤山寺北,贾亭西”,这些都是钱塘湖的具体风景名胜,而且继续描写“水面初平云脚低”这样一个很自然美好的画面。接下来就是眼前具体的景色“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样的思路前后是连贯的,脉络是清晰的。下面虽然继续以景物为重点,但是作者把景色提高了一个档次,来写作者对景色的细致观察,“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就明确的告诉我们,这是初春时期的钱塘湖。而这细致的描写里,包含了一种宁静、恬淡的心情在里面,它和颔联的不同是很明显的。结尾在前面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上,进行总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两字是行文的目的,写明作者对眼前景色的喜爱。最后一句再次对景色从另一个视角进行描绘,主要以色彩烘托,以景色做结,显得轻快明丽。律诗的章法,当然不是这样一种单一的形式。这首作品采取了正叙的手法。除了正叙外,还可以倒叙和插叙等等。杜甫的登高就是典型的倒叙手法。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就是登高之后的眼前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在眼前景的基础上递进描写,增加了宏阔、悲壮、苍凉的气氛,已经不单单写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简单交代了作者登高的目的和原因以及背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最后总结,以心情来结尾。因为题目是登高,读者很容易明白前边是登高以后的眼前景色,并不觉得这一上来就出现的景色是突兀的,到了颈联才泛泛地交代登高的原因背景,这种方式是颠倒过来的,这就增加了叙述过程的波澜,使得文章的结构跳荡、起伏。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可以看作是插叙的例子。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上来先发感慨,但感慨的原因尚未交代。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这里才交代原因、人物。这个交代是插进来的。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转折的时候,却写眼前景色。这一联,实际是承接首联的感慨,补充感慨的原因的。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结尾交代写作的目的,原来是怀古,怀的是羊公。 初学者在一开始,最容易把握的是正叙的手法。等章法熟悉了之后,可以适当地尝试其它叙述手法。但不管什么样子的叙述手法,只要心中有一跟明确的线索可以贯穿起来,就是清晰的。作者的思路,一定要让读者能够把握,这就是章法安排的主要目的。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题目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有时题目里明确地安排了重要的线索,正文的章法安排是基于题目的交代而进行的,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化品上岗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综合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衡水摩托考试题型及答案
- 高速公路融资业务咨询服务协议5篇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综合练习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2026年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字、代数式规律》附答案
- 国家篮球e级教练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龙海市小学毕业考试题及答案
- 交大高等数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单反相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版2025秋贵州黔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3D打印简介课件
- 医师资格考试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
- 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作文审题立意+参考范文: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
- 电厂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基于Java的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0000字(论文)】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
- 自然分娩的好处
- 铁路房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MCN机构签约合同范本
- 2025年税务局系统内部招聘考试经验总结与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