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航标工作船全船技术规格书.doc_第1页
新建航标工作船全船技术规格书.doc_第2页
新建航标工作船全船技术规格书.doc_第3页
新建航标工作船全船技术规格书.doc_第4页
新建航标工作船全船技术规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航标工作船 全船技术规格书 第 90 页 共 90 页新建航标工作船全船技术规格书2019-01-17目 录1总则101.1规格书目标任务101.1.1机械和设备选择111.2船舶概况121.2.1总布置概况121.2.2设计目标141.2.3主要机械设备141.2.4规范和规则151.2.5证 书151.3主尺度及主要参数161.3.1主要尺度161.3.2载重量161.3.3船舶吨位171.3.4上层建筑和甲板室高度171.3.5甲板梁拱和脊弧171.3.6舱容171.3.7航速、油耗和续航力181.3.8续航力181.4计量单位等181.5定员181.6试验与试航191.6.1概述191.6.2车间试验191.6.3建造试验和船上试验191.6.4试航201.6.5预试航201.6.6正式试航201.6.7合同航速测定211.6.8不同主机负荷下的航速测定211.6.9续航力试验/自动化试验211.6.10操纵试验211.6.11试航时的其它试验221.6.12其它在船厂码头或车间进行的试验/检查221.7空船重量测定和倾斜试验241.7.1空船重量测定241.7.2倾斜试验251.7.3纵倾和稳性251.8供应品261.9材料、工艺和标准271.10监管281.11进坞281.12文件281.12.1海事局需审核图纸和施工图纸281.12.2标准图纸291.12.3挂图291.13指导手册301.13.1维护、操作和保养手册301.13.2设备主要数据311.13.3数据手册、报告、备品和备件清单311.13.4模型322船体332.1材料和船体施工概述332.2结构尺寸352.2.1船壳板352.2.2挡油板和护舷材352.2.3尾部结构362.2.4分水踵362.3机舱区域机构362.3.1单底结构362.3.2甲板,舷侧等362.3.3液舱372.3.4淡水阀箱372.3.5基座372.3.6烟囱372.4舷侧结构372.5甲板结构382.6首部结构382.6.1结构概述382.6.2锚链舱382.7锚链筒及其他382.8上层建筑392.9船体和舱室标志392.10材料保护402.10.1油漆402.10.2甲板舾装件403舾装设备413.1锚系泊设备413.1.1概述413.1.2锚机413.1.3液压锚链绞盘413.1.4液压系泊绞车413.1.5甲板机械液压动力单元423.1.6锚和锚链423.1.7锚423.1.8锚链和附件423.2系泊索和配件应急牵引系统433.2.1系泊索433.2.2系泊设备433.3甲板舾装设备433.3.1液压变幅回转起重机(舯尾部)433.3.2液压卧式锚机(船舯前左右舷各一台)443.4舱口盖和人孔453.4.1吊物舱口盖453.4.2人孔盖453.4.3钢质门453.5梯子、栏杆、风暴扶手与平台等463.5.1梯子463.5.2栏杆463.5.3跳板463.6桅杆与旗杆463.7安全设备473.7.1救生设备473.7.2消防设备473.8杂项483.8.1帆布483.8.2铭牌和标记483.8.3船体和甲板用品清单484舱室494.1布置概述494.2舱室净高504.3绝缘514.3.1概述514.3.2隔热绝缘514.3.3防火绝缘514.3.4隔声绝缘514.3.5甲板敷料524.4分隔、天花板、衬板、门、窗等524.4.1概述524.4.2船员室、公共处所分隔与内饰524.4.3门534.4.4窗544.5舱室设备544.5.1概述544.5.2小五金544.5.3饮水机,净水器,电开水柜554.5.4舱室设备配置554.5.5其他处所555轮机部分565.1概述565.2机械设备565.2.1主柴油机565.2.2推进传动轴系565.2.3发电机组575.2.4燃油输送泵575.2.5污油泵575.2.6空压机575.2.7消防总用泵585.2.8舱底泵585.2.9锚链舱舱底水排出手摇泵585.2.10舵桨滑油冷却器冷却水泵585.2.11液压油冷却器冷却水泵585.2.12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585.2.13生活污水处理装置585.2.14淡水重力柜595.2.15淡水泵595.2.16通风595.2.17空调装置595.2.18油柜605.2.19地板、扶手和格栅605.2.20排气系统605.2.21备用泵605.2.22液压泵站及液压系统605.3管路系统部分615.3.1管路系统及工艺615.3.2管路布置615.3.3管子和阀件材料615.3.4海底阀箱625.3.5动力系统635.3.6船舶系统655.4机舱自动化系统675.4.1总则675.4.2监测报警系统675.4.3主机遥控装置685.4.4车钟系统685.4.5主机转速表685.5备件及维修工具说明685.5.1备件685.5.2维修工具686电气部分706.1概述706.1.1总则706.1.2电制716.1.3铭牌和标牌716.1.4其它716.2电源装置726.2.1发电机726.2.2电源负荷率736.2.3AC220V电源736.3蓄电池746.3.1总用蓄电池组746.3.2发电机组起动蓄电池组746.3.3主机起动蓄电池组746.4配电系统756.4.1概述756.4.2主配电板756.4.3岸电786.4.4充放电板786.4.5电力分配电箱、照明分电箱和DC24V分电箱786.4.6插座及插头796.5电动机及控制设备796.5.1电动机796.5.2甲板机械806.6照明设备806.6.1通则806.6.2照明设置816.6.3航行、信号灯826.7船内通信826.7.1声力电话826.7.2主机应急传令钟系统836.7.3广播系统836.7.4闭路电视监控系统836.7.54G视视传输系统846.7.6计算机网络系统846.8报警系统846.8.1通用报警系统846.8.2火警自动报警系统856.8.3组合报警灯板856.8.4机舱综合报警系统856.9主机遥控系统866.10无线电及助航设备866.10.1无线电设备866.10.2助航设备876.11驾驶室集中控制台886.12操纵室控制台896.13生活设备906.14电缆及其敷设906.15接地901 总则1.1 规格书目标任务本船航行于清远航标与测绘所所管辖的(北江下游1000吨级航道,维护水深2.50米、航道宽度60米)的航道,执行航标巡检、设置、起吊、维修保养、器材运输等任务。在艉甲板设有作业区,作业区内设有5吨立柱单臂式旋转液压吊机1套(艉纵向定位吊5吨,旋转吊3吨,起吊舷外跨度:1.5米)。亦能将艉作业甲板上的HFI.8型浮标或沉块定位地吊起并施放到航道中。船厂应按照本规格书和相关图纸进行本船的设计、建造、装配、完工,并交付船东使用,本船属内河航区船舶。以下的经中国船级社(CCS)审核批准及船东认可的图纸也是本规格书的一部分1) 总布置图2) 机舱布置图3) 主要横剖面图4) 船体钢料清单5) 船体设备明细表6) 全船舱室设备明细表7) 船体工属具清单8) 防火、隔热及内饰材料清单9) 轮机主要定货明细表10) 轮机工属具汇总表11) 电气主要设备明细表12) 电气备品及供应品清单本规格书未提及的细节应根据行业惯例及国家相关的标准执行,并应取得船东的认可。1.1.1 机械和设备选择船厂采购品船厂所选厂商应满足本规格书和合同的要求。船厂应将拟选用设备厂商的名称及厂商的详细情况、产品目录递交船东,以取得船东的认可。双方任何的图纸、设备清单作为合同文件的一部分。对认可设备清单中厂商的选择,船厂在订货前应通知船东,并向船东提供包括但不仅限于厂商供应设备的基本技术参数、手册、数据文件等资料。船体结构、机械、设备和舾装由船东或船东代表根据双方认可的检验程序检验,检验程序的细节应交船东认可确保船舶施工工艺良好,船舶的建造、布置应方便进出和将来船舶的维护、保养。对于本规格书提及的与规格书主旨不符的项目,船厂应提请船东注意并最终达成书面的更改。图纸与各类清单、明细表、规格书互为补充。如所附图纸与清单、明细表、规格不一致,以清单、明细表、规格为准。本规格书所有的尺寸为名义尺寸,实际尺寸应尽可能与此保持一致。实际尺寸若与名义尺寸有偏差是可以接受的,前提是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本规格书提及的设备的规格、尺寸只是预估值。设备实际的规格和尺寸应根据系统性能和操作要求选取。除非特别说明,本规格书中两次或多次提及的同一设备应只提供/装配/应用一次。本规格书中未提及的项目如规范有要求应予以提供和安装。本批次造船,船员舱室会依据各使用单位的需求作相应修改,会与图纸有区别,最终由施工设计确定,中标单位对此不应作出任何加价要求。任何改动或修改应得到船东和船厂双方的同意。同意修改的项目应在同意修改备忘录中列出。在本船的建造过程中,任何船东提出的并得到船东、船厂双方同意的重大的修改,应由船厂予以实施。由此修改对船舶造价、载重量、交船期和其它合同约定项目的影响双方应取得一致意见。交船后,本船的船体、机械、设备、工艺和性能的质保期为12个月。船厂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对船体外板及压载舱涂料可达到36个月的质量担保。质保期到期后质保直接移交给船东。船厂应根据海事局、船东、供应商的建议配足供本船一年使用的备品。备件也应根据特定的供应商的建议予以提供,船东对备品、备件的特殊要求见备品、备件清单。 船厂应在船厂内给船东代表安排一处带淋浴和卫生设施的办公室,提供适当的交通工具。船东代表应有权进入相关的车间、办公室。船厂应提供便利,方便船东在船厂和供应商工作时间内对船体、机械、设备和舾装的检验。办公室内应配有电话、传真机和互联网;办公室应考虑2个人的船东代表办公。有图纸和手册、名牌、警告标志牌和其它所要的文件均采用中文书写。驾驶室布置和航行设备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ZC)指南的要求。1.2 船舶概况1.2.1 总布置概况1)主船体主要区域划分:肋位尾部至Fr.5为尾尖舱(舵机舱);肋位Fr.5至Fr.14为配件舱;肋位Fr.14至Fr.40为机舱;肋位Fr.40至Fr.62为储藏室;肋位Fr.62至首 为艏尖舱。主要液体舱及功能柜:肋位Fr.14+300至Fr.17+300,左右舷,分别设一淡水柜P/淡水柜S;肋位Fr.18至Fr.19+300,右舷,设一滑油柜;肋位Fr.20至Fr.23,左右舷,分别设一日用油柜P/日用油柜S;肋位Fr.35+250至Fr.37,左右舷,分别设一高位海水箱/低位海水箱;肋位Fr.37至Fr.40,设一燃油舱;肋位Fr.39至Fr.40,左舷,设一污油舱;肋位Fr.40至Fr.42,设一测量仪舱;肋位Fr.60至Fr.62,左右舷,分别设一锚链舱。船体内,尾尖舱、配件舱、机舱、储藏室内设置铝合金花钢板地台。机舱内、储藏室,设若干备件搁架,工具箱,储藏物品分类设置。2)主甲板主甲板上尾部至Fr.25肋位为航标堆放及工作区;其中,此区域布置有液压系泊绞车、尾锚、带缆桩、起重机、立式绞盘等;并且,配置两个不锈钢工具箱;工作区域甲板为连续甲板,无梁拱结构,甲板表面铺设50mm耐水硬木;Fr.25至Fr.31肋位为机舱开口;主甲板在甲板室区域的两舷设有走道,且在Fr.53肋位两侧主甲板走道开始升高;从Fr.54+300至船首,甲板布置有液压卧式起锚机及相应规格的掣链器,带缆桩等。3)甲板室Fr.25至Fr.31,机舱口侧边设置一个机舱棚,机舱棚两侧分别设有通向机舱棚甲板的斜梯,机舱棚顶部中间靠首设有一通向驾驶甲板的斜梯。另外机舱棚甲板上设有烟囱罩,并开设机舱检修盖;Fr.31至Fr.32+400设置一条横向走道;3.3.2 船员舱生活区域Fr.32+400至Fr.38+200肋位,左舷为厨房,右舷为卫生间;其中Fr.32+400至Fr.35-100肋位左侧靠近外走道,设一个油漆间;厨房与卫生间之间,设有一中间通道,并设置一斜梯通向驾驶甲板的会议室。油漆间设搁架。Fr.38+200至Fr.45-100肋位,左右分别设一2人间船员室;靠近右侧船员室,Fr.37至Fr.40+300肋位,距中1.15m至外围壁,设置一楼梯走道通往主甲板下的储藏室;Fr.45-100至Fr.49肋位,左舷为轮机长室,右舷为船长室;Fr.49至Fr.58肋位,为左右舷分别设一2人间船员室。驾驶甲板上Fr.32+250至Fr.40肋位为操控室;Fr.40至Fr.47肋位为会议室;Fr.47至Fr.52肋位为驾驶室;驾驶室外左、右舷分别设一台空调主机。罗经甲板上设液压可倒桅杆、航行信号灯及工作灯、日用淡水柜等。1.2.2 设计目标本船的设计应以下述目标为主旨:适应性广:能满足HF1.8灯浮标及以下尺度所有浮标的布放、回收、安装及维护工作、同时满足广东省内河海域远程调迁的要求,主要工作状况:1) 本船的最大载货量为最大重量36t。2) 可以运输4套HF1.8型的浮标,含沉块、锚链及其它配件;3) 可以在装运3套HF1.8型浮标的同时,用旋转吊及锚链绞盘对一套HF1.8型浮标、沉块进行布放或回收操作;4) 在舷侧或尾部起吊作业,额定起吊重量3t,舷外跨距1.5米,起吊高度吊钩距作业 甲板面的高度6.5m;5) 本船旋转吊仅在沿船长方向在尾部可以用于起吊5吨的物体,在此作业情况下,吊 机不能做回旋操作;起吊作业应按起吊设备操作规程的相关要求进行。主机总功率为2X240KW 保持10%功率储备的情况下,满足航航速11.00节的要求。推进系统采用全回转导管浆推进方式,共两套。船体的结构设计合理,船体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降低船体结构的重量,从而提高船舶装载能力,或在确保满足装载要求的载况下提高船舶的快速性能。本船机械设备及其附属系统的规格、安装、性能等应基于亚热带环境条件。1.2.3 主要机械设备1.2.3.1 机械/设备包括:2台主机:型号:WP12C326-15、直列式、4冲程,涡轮增压、持续功率2 240KW、转速 1500r/min。推进系统:两套导管桨全回转 Z 型推进装置 舵浆,型号:CFRP-W-350,并配一整套全船桨叶以备用。1.2.3.2 电站: 2台主发电机:2 80KW,400V,50HZ;吊机:5t7.0m液压变幅伸缩旋转吊,吊机在旋转的工况下,最大起吊能力3.5t,最大起吊高度6.5米,旋转幅度360。吊机在固定(不旋转)的工况下,最大起吊能力为5吨,最大起吊高度为6.5米。船级、规范和规则本船应满足以下法规、规范、规则包括决议和修正案。在合同签订后并在合同生效前生效的强制性的法规、规范、规则,规范,指南和建议案也应满足。设计单位应将主要图纸提交船东认可后提交广东省船舶检验局审批。主要图纸在海事局和船东认可前船舶不得开工。1.2.4 规范和规则本船挂中国国旗,船籍港为“深圳”。本船满足以下所列法规、规范与规则的要求:1)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年及其后修改通报,以下简称为“法规”;2) 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16)及其后修改通报;以下简称为“规范”;3) 其他相关的规则、通函等。1.2.5 证 书 交船时,船厂应获得有关海事局要求的所有证书,并交付船东。以下的证书正本,外加3份副本,保存在船上,视具体情况而定。1) 船舶适航证书;2) 载重线证书;3) 海事局起重设备证书(根据船东要求)4) 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证书;5) 防止船舶污油水污染证书;6) 吨位证书;7) 最低配员证书。说明:交船时若不能提供正式证书,船厂应提供临时证书给船东。当正式证书办好后再交给船东。1.3 主尺度及主要参数1.3.1 主要尺度总长 (m)36.22垂线间长 (m)34.55型宽 (m)8.00型深 (m)2.60设计吃水 (m)1.65最大吃水 (m)1.80排水量 (t)设计吃水时: 252.20 t最大吃水时: 268.252 t货物载重量 (t) 36.001.3.2 载重量载重量为船舶在相应吃水时船舶排水量和空船重量的差值。本船在设计吃水1.80m时在中(密度1.00t/m3)的载重量约55 t。保证的载重量应在船舶无纵倾、无横倾和无变形的情况下测定。船舶在相应吃水时的排水量根据基于淡水密度1.00t/m3,型体积,另外考虑外板和附体的体积计算所得的吃水和排水量关系确定。保证的载重量指标应根据船东提出的超出本规格书要求的对船舶的任何改动做出相应的调整。相应的,由于船舶建造过程中某些项目的改动或取消所带来的设备重量的减少应增加到前述的载重量中。载重量包括以下重量:1) 货物2) 在特定装载工况下必需的压载水3) 所有舱柜中的燃料油,滑油,热油和液压油4) 所有舱柜中的淡水,洗舱水和饮用水5) 船上的人员及行李6) 所有消耗品、储藏品、图纸和手册、厨师和工作人员的设备等等7) 备品,超出规范、规则要求的供应品8) 船东供应品9) 空船重量是指船舶完工时并适宜于试航时的重量,包括:10) 空船重量包括机械、设备、舾装和本规格书中提到的规范要求的备件,但不包括以上提及的属于载重量部分的项目。11) 船舶主机、辅机的燃油、滑油、淡水和淡水以及液压油、船舶管系和操作状态。1.3.3 船舶吨位 本船总吨位: 246,具体由中国船级社最后核算确定; 吨位的最终数值具体由中国船级社核算确定。1.3.4 上层建筑和甲板室高度主甲板至驾驶甲板 2.35 m 驾驶甲板至罗经甲板 2.35/2.75 m 舱室内部最小净高: 2.00 m 1.3.5 甲板梁拱和脊弧罗经甲板 50 mm其他甲板 01.3.6 舱容燃料油舱舱容(100%) 约 7.00 m3(含燃油日用油柜)淡水舱舱容(100%) 约 3.00 m3污油水舱(100%) 约 0.30 m3压载水舱舱容(100%) 约 10.00 m3详见舱容计算书1.3.7 航速、油耗和续航力主机最大连续功率(MCR)为 2 240KW 1500 r/min。主机常用连续功率(NCR)为2 240KW = 0.90MCR。设计吃水,深水(5倍设计吃水),无潮流,清洁船体,风力不超过蒲氏3级,海况不超过2级,100%NCR并不考虑海上裕度时,本船试航合同航速为11.00节。海上试航时,船舶以设计吃水试航工况在认可的测量里程或认可的航速测定仪器测试航速时,合同航速应予以修正。1.3.8 续航力本船在服务航速11.00节,一台主发电机运行,考虑8小时的航海裕度,根据燃油舱确定的续航力为500海里。在船员10的情况下,本船的自持力为7天。1.4 计量单位等除非特别说明,本规格书中所有的计量单位均采用公制单位。各种液体的密度: t/m3 淡水 1.00 轻柴油 0.85 滑油 0.90 压载水(淡水) 1.00 (淡水) 1.001.5 定员船员舱室应根据下表配置:等级职务数量单人间二人间其他高级船员船长1-轮机长1普通船员4合计624合计铺位:10铺。1.6 试验与试航1.6.1 概述1) 船舶建造完工后,船厂应根据认可的试验程序对所有的机械、舾装和设备进行试验,以确保设备运行的有效性和设备与规格书、图纸的一致性。2) 诸如静水压力试验、高阻表试验等车间试验和上船试验的日程安排应提交船东认可。3) 试验和试航应根据认可的试验程序进行。试验和试航的程序,包括试验记录的数据和备忘录等应提交船东认可。船厂应至少提前两周通知船东试航。试验和试航的报告应提交船东。4) 当船舶接近完工时,应进行连续1小时或更长时间的码头试验,试验时船舶处于某一适当的吃水,并处于系泊状态。码头试验时开启主机。5) 码头试验完成并对试验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处理完毕后应进行海上试航。6) 液体舱和压载舱应进行淡水试验。7) 试航数据和一份完整的试验和试航报告应提交给船东1.6.2 车间试验本船的机械设备、配件和建造等在装船前应根据本规格书、海事局和相关规范规则的要求在船厂或设备厂商的车间进行试验或检查。船东提供给船厂的设备应具有车间试验的报告。1.6.3 建造试验和船上试验1) 当设备必需的试验和船东/船东代表的要求在船厂的车间或设备厂商的车间完成后,船舶的机械,设备和配件应装船,装船后也应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设备能满足使用的要求。所有有缺陷的设备应矫正或者予以更换,以满足设备性能的要求。2) 所有设备的车间试验、船上试验应根据海事局和相关法定部门的要求进行检验/试验,还应根据船厂提交、船东认可的试验程序进行。3) 必要的测试及船东/船东代表提出的试验应在船厂的车间或分包商车间或制造厂商的工厂等进行。应安装上船的设备,仪器,舾装件等应检验并使船东满意。4) 由船厂负责的设备,仪器,舾装件等试验应按认可的试验程序进行。并验证其功能及效用能满足规格书的要求。5) 车间试验和船上试验规程如压力试验应预先提交船东认可。所有结构试验和效用试验都应按海事局及法规要求进行,并经船东认可。6) 当船舶接近完工时,当船在码头系泊时,主机负荷试验在适当的吃水下,应持续1小时或更长时间。单机试验和系泊试验期间,用轻柴油。1.6.4 试航当船舶接近完工,即所有的试验和码头试验均已完成,只有少量的工作未完成,船舶应进行下述的实船试航。1.6.5 预试航在进行正式的实船试航前,船厂可根据船厂的实际情况安排预试航以检查所有船上的设备运转正常。如进行预试航,船东代表也可参加。1.6.6 正式试航1) 实船试航应根据船东认可的试航大纲的要求进行。2) 应进行压载吃水的实船试航。3) 试航时主机燃用根据认可的试航大纲确定。4) 航速测量可通过常规的里程测量方式或海事局认可的GPS或无线电仪器。如果试航时的风浪等级小于蒲氏2级,则测得的航速不予修正。5) 如果实船试航时水域风速和波浪高度超过规定,则航速试验结果应当根据ITTC认可的方法进行修正。6) 通常实船试航包括下列试验项目:1.6.7 合同航速测定1) 应在船舶处于设计吃水时测定船舶的合同航速,主机在船舶服务工况对应的主机功率(2 240KW)下运行。2) 在深海,清洁船底,海况不超过蒲氏2级,风力不超过蒲氏3级,船舶达到稳定速度时在两测点间进行四次往返试验以测定船舶航速。1.6.8 不同主机负荷下的航速测定应在下述所列的主机负荷情况下测定船舶的航速:1) 每台主机输出75%MCR,桨螺距相应调整,往返一次试验2) 每台主机输出90%MCR,往返两次试验3) 每台主机输出100%MCR,往返一次试验1.6.9 续航力试验/自动化试验根据合同约定,续航力试验应在船舶重载吃水和主机MCR工况下进行,根据海事局的要求确定试验进行的时间。试验进行时应采用燃油试验柜或认可的流量计测定燃油的消耗率和动力站的其它参数。自动化试验可以同时进行,也可单独进行,有船厂自行决定。1.6.10 操纵试验1) 应在船舶满载吃水和压载吃水时进行下列所述的船舶操纵试验。2) 向前和向后的急停试验3) 航向稳定性试验4) 停船试验5) 应急操舵试验6) Z形试验(舵角10和20/航向角10和20改变) 7) 上述试验的条件应满足海事局有关的要求1.6.11 试航时的其它试验1) 海事局要求的舵机试验2) 主机90%MCR时船舶生活区的振动和噪音测定3) 所有航海设备和整体式航海系统的试验4) 在续航力试验进行时,下述的报警和系统应进行试验5) 机舱通风检查6) 机舱内烟和火探测器7) 机舱报警系统8) 广播、火灾报警和通用报警9) 起抛锚试验10) 磁罗经调整试验,舵角指示器的校准和抑制报警试验1.6.12 其它在船厂码头或车间进行的试验/检查1) 主机(码头试验/车间试验) 车间试验 船东代表到场参加 码头试验 在系泊状态下主机在最大可用转速范围内的运行性能 安全设备 主机附件的操作 主机启动2) 发电机 抑制报警试验 安全系统(包括柴油机) 配电板操作 并车运行和负荷的分配 随负载而定的操作 柴油机的启动试验3) 辅机/设备(车间试验和船上试验) 排气管(只在车间进行静水压力试验) 空气压缩机 机舱和服务处所等处的通风 压力水柜系统 燃油/滑油泵和系统 舱底水泵 压载泵 消防泵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液压系统 控制系统 监控、报警和控制探头 应急系统、报警和控制系统 防污系统4) 甲板机械(船上试验) 锚机 锚绞盘设备 首尾系泊设备 起吊设备5) 生活区 空调 厨房和洗衣设备 防火设备 救生设备 储藏品,供应品 送风和通风 所有的卫生水和生活污水设备 所有通讯设备 所有航行设备6) 船体和总体 电气绝缘 隔热 风雨密门、窗1.7 空船重量测定和倾斜试验当本船在交船前接近完工时,应进行空船重量测定。根据海事局要求应进行倾斜试验。1.7.1 空船重量测定1) 空船重量的测定应读取船舶在首、中、尾三处左、右舷的吃水,测定试验水域的淡水密度,查找确定不足重量或空船重量,并对船舶的中拱或中垂进行修正。2) 船舶在空船重量测定状态的排水量通过邦金曲线(表)或纵倾状态下的邦金曲线(表)确定。用于确定横剖面面积的水线应根据在首、中、尾三处读取的吃水绘制,三处的吃水读数应对龙骨板的厚度进行修正。3) 船舶排水量的修正应考虑船舶附体等的排水量和外壳板厚等因素。空船重量测定还应考虑淡水密度对排水量的修正。对试验时船上的多余重量和不足重量应予以计算修正。船舶空船重量和载重量的计算由船厂负责并由船东代表检查。4) 空船重量是指:5) 船舶完工时的重量,也即船体、轮机、电气和舾装部分的重量,包括所有的设备、配件和本规格书确定的附件,以及规范、规则要求的备件,还包括:用于推进的主机和发电机管系中的油水。6) 海事局和主管当局要求的备品、备件、附件和工具,不包括超出规范要求的备件。7) 设备管系中的液压油,但不包括备用舱中的液压油。8) 用于船舶安全和货物加热的淡水、淡水。9) 尾管中的油。1.7.2 倾斜试验空船重量测定后应进行倾斜试验。倾斜试验应有船东代表或船东授权的个人和海事局验船师以及主管当局检查人员到场。船厂根据倾斜试验和1.9.1中所述的测定结果确定船舶空船的重心高度。船舶倾斜试验通过移动重物和采用摆锤测量船舶的横倾角进行。试验应在船厂的舾装码头或干坞内进行,试验报告结果应取得主管当局的认可。试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自由液面的影响,液舱为干舱或尽可能的注满。如主管当局批准,对同一船厂建造的姐妹船的后续船无需进行倾斜试验。1.7.3 纵倾和稳性本船在营运中所能预计的所有装载工况应有足够的稳性。稳性还应满足载重线的要求。本船所有可能的最恶劣载货、起吊和压载工况应满足“法规”对该类船舶的完整稳性的衡准要求。所有装载工况应满足良好的操船性。本船装载同种货物至最大吃水(污液舱满载)满载出港时应尽快能保证船舶正浮状态。当装载不同种货物时,保证船舶到港时通过加载适量的压载水达到轻微尾倾和平浮的状态。为避免因完整稳性装载的限制,应着重考虑压载舱的合理布置。纵倾和稳性计算应包含在初步纵倾和稳性计算书中,装载工况主要包括: 满载工况 空船工况 压载工况 进坞工况(平浮状态) 起吊工况每种压载和载货工况按出港消耗品100%和到港消耗品10%计算。几乎不考虑50%消耗品的装载工况。任何首倾均不能接受。在部分装载工况和到港工况中可通过加载压载水调整船舶的纵倾。所有装载工况均应考虑满足“法规”与“规范”的足够的纵倾、稳性、吃水和纵向强度。完工纵倾、稳性和强度计算书根据倾斜试验得到的空船重量、重心高度编制,并提交给船东。在任何货物装载工况中尾纵倾不超过1%Lm。轻载时可通过在船尾加载压载水尽可能改善螺旋桨的浸深以防止螺旋桨的飞车和空气吸入。1.8 供应品海事局规范和法规建造。备品供应品根据设备厂商和船东的要求提供(不包括防火材料):1) 舱室和公共处所所有散装附件2) 卫生间的垫子、毛巾和地毯等3) 餐具和厨房用具,配餐器具4) 玻璃器具和陶瓷器5) 零散的办公用品和设备6) 地板蜡7) 扫把、拖把及垃圾箱8) 超出本规格书要求通风风机和可拆短管及软管9) 超过一年服务期以外的备件10) 备用消耗品(卫生纸、肥皂等)11) 每一个舱第一次加装以后的燃油和滑油12) 健身设备13) 气动工具14) 探照灯15) 消耗品16) 管理维护系统的软件所有滑油、热油、液压油和油脂的第一次灌装由船厂负责,并由船厂支付费用。船东选定的油公司配合船厂制定滑油表。1.9 材料、工艺和标准所有选用的材料应为新的和具有良好的性能。标准应采用中国(国家或行业)标准。材料及工艺应符合认可的建造厂标准和实践及有关规则,由海事局或管理当局检验。所有用于本船建造的材料应适宜于本船的用途,材质应为新的、质量良好并应有证书,符合海事局或中船级社的要求。施工期间损坏的材料应予以替换或修补,并得到船东的认可。建造、安装和细节应仔细考虑,确保出入方便和便于将来的维护。机器设备及有关管路,风道的设计和布置,应根据认可的建造方式,使整船或机舱在正常航行时,易于检验,维修而无太多的限制。尽可能根据中国的材料标准进行设计和装配,当选用非标产品时,相关的图纸应提交海事局认可。被授予许可生产的产品的标准、材料、建造、装配、性能和质量等应与授予许可方生产的产品相同。被许可方应接受来自于许可方的有关材料选择、辅助系统、设备、安装、试验和工作条件等有关方面的指导或建议。本船主要设备的厂商根据设备清单确定,设备清单作为合同的附件。一旦确定厂商,在最终订货前,船厂应通知船东所选设备的类型和厂商。设备的技术规格书和设备厂的服务应提交船东认可,以确保与本规格书的一致性。如果船东所选的设备或材料与原先同船厂约定的不一致,因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处理。最终的厂商订货表和规格书(不包括价格)的复印件应提交船东保存。主要设备和系统,船厂应从设备商处得到有关安装和试运转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不在设备清单之列的设备,船厂选择设备厂商提交船东认可。1.10 监管船东代表的权限和责任根据合同规定。船东代表根据本规格书的要求检查和认可船体结构、轮机和电气设备和舾装。1.11 进坞在交船前,若下水时间已超过六个月,本船应进干坞或浮坞。船体的水下部分应彻底清洁和油漆。进坞的工作清单应提交船东代表认可。1.12 文件1.12.1 海事局需审核图纸和施工图纸1) 海事局要求图纸和施工图纸应当提交船东认可,交船时需要的图纸和资料的范围和份数根据初步图纸清单要求确定。最终的清单在详细设计阶段确定。2) 船东在收到图纸后,10个工作日内必须给出图纸答复意见。3) 设计单位应该递交3份图纸给船东或船东代表审查。 4) 提供一整套船东认可的图纸给驻船厂的船东代表作为参考。5) 若除了认可图纸目录中所列的图纸,船东或船东代表还需要其它的图纸和技术文件,船厂应提供,以供参考。6) 船厂的标准图纸和分包商或制造商的图纸,经过修改或者没有修改,都可以用作工作图或待审查图纸。7) 海事局的退审意见应提供给船东和船东代表备查。8) 海事局认可图纸的复印件应提交给船东备查。9) 在详细设计过程中,由于船厂、海事局和其他规范主体的要求,或船厂和船东协商同意的任何图纸升版、或图纸局部修改,船厂都应提交船东认可。10) 备品清单和附件清单应当提交船东认可/参考。11) 提交给船东参考用的图纸只供1份,不要求认可。12) 交船时提供给船东完工图,共10套。13) 包括完工图纸在内的图纸应当具有合适的比例。尽快能按标准图幅出图,以便归档整理。14) 船厂向船东提供2套包含有关图纸的光盘,图纸的格式应为PDF格式。15) 交船前最少三个月应将计划维修系统所需的数据提供给供应计划维修系统的厂商和船东。16) 开工前,主要设备厂商有关主要机械设备、系统安装的建议和文件应提交给船东建造组。17) 完工文件应在交船前一个月完成,只有少量的图纸,如试航报告等可调整至交船前夕提供。1.12.2 标准图纸本船及其设备的标准化图纸和文件应根据船厂的标准,标准化图纸和文件应适宜于本船并为海事局和主管当局所接受。标准化图纸和文件应提交船东审查。1.12.3 挂图下列完工图纸和/或文件装入镜框或用其它等效方法挂在或放置船上适当的地方:1) 总布置图2) 机舱外舱底水和压载管系3) 机舱内舱底水和压载管系4) 机舱燃油系统图5) 机舱内/外空气管和测深管6) 消防和甲板冲洗管系图7) 消防救生设备布置图(机舱、每层上层建筑甲板各一张)8) 舵浆操作手册和应急操作步骤(置于驾驶室和舵机舱)9) 燃油消耗表10) 驾驶内船舶操纵指南11) 安全证书(加镜框保护)12) 应急发电机启动13) 载重线标志14) 主管机关要求的其它图纸1.13 指导手册本船交船时,船厂向船东提交4套全船所有装船的机械设备、起重作业的指导手册。手册、图纸和铭牌采用中文书写,以上所述的4套中的1套应在船舶建造时尽快提供给船东代表,但至少应在车间试验或试航前30天和交船前3个月。指导手册包括以下部分:1.13.1 维护、操作和保养手册1) 塑料纸张制作的手册由厂商根据船厂提供给船东认可的进度提供。2) 船东要求的信息由厂商尽可能按以下要求提供:3) 设备型号4) 设备系列号5) 铭牌6) 所有设备部件的细节和标识,包括部件名称和部件编号7) 带部件编号的图纸8) 面板的电气原理图和控制按钮9) 可更换的备件10) 日常保养须知和主要维修程序11) 办证的最终图纸/原理图/文件12) 添加润滑油时间表以及添加量13) 需要的以及供应的特殊工具14) 需要的以及供应的常用工具15) 每一设备和仪器的操作指南16) 安全指南17) 主要设备逐步操作的程序的录像带或光盘(如可能的话)18) 所有测深、测量和报警以及误差设定的正常操作值19) 机器、马达冷启动和热启动的许用次数。1.13.2 设备主要数据1) 应提供主要设备的主要数据/参数。主要数据/参数应采用办证或认可文件/图纸中的数据。2) 所有认证的安全型设备的安装程序应符合主管机关的证书要求。3) 提供设备试运行的程序、运行检查和建议的启动程序。4) 卖方/设备商的合格证书。5) 设备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测试证书。6) 无损测试证书,包括位置略图。7) 性能测试证书和报告。8) 供应商和设备商的资料:地址、电话、传真、E-mail等等。9) 所有设备和相关系统车间试验的报告和记录,安装和运行的记录和试航的记录。1.13.3 数据手册、报告、备品和备件清单交船时,船厂提供4套初步的/最终的下列文件。手册还应以光盘(2套)的形势提供给船东,内容包括相关文件的资料(如有的话)。完工图、指导手册、操作和维护手册和技术协议的清单提交给船东。在订货前,有关设备和材料的技术协议提交给船东,便于船东审核其与规格书的一致性。交船前,不包括设备价格的订货清单提交给船东。1) 文件列表:2) 机器设备主要数据手册(机器和设备清单);3) 纵倾和稳性手册;4) 首制船的倾斜试验报告,所有系列船的载重量测定报告;5) 试航试验报告和记录;6) 主机试航报告和记录;7) 辅机试航报告和记录;8) 固定式/手提式消防系统手册和保养手册;9) 备品清单;10) 备件清单;11) 进坞图;以下文件应提供光盘文件:稳性手册,消防救生设备布置图,指导手册机械手册以及其它信息,所有单位采用公制单位,若交船时只能提供临时文件,则交船后船厂应尽快提供完工文。1.13.4 模型建造方应提供船舶展览模型一个。比例1/50,并配妥底座及有机玻璃罩。2 船体2.1 材料和船体施工概述船舶建造所使用的钢材须与中国海事局认可的船体结构图纸保持一致并符合建造方的惯例,建造方的常用标准必须得到海事局验船师和船东的认可。主船体结构、甲板室、上层建筑的钢板和型材一般均采用低碳钢。板厚和轧制型材符合中国船级社规定的公差是允许的。所有钢材,包括铸钢和锻钢的生产过程都必须经过海事局或中国船级社认可的认可。铸钢须由海事局或中国船级社认可的铸造厂供货。所有的钢材和铸钢件都必须有材料证书。船体结构只能用经过喷砂和预处理的钢材。钢材应消除层状和有害变形。船体结构和舾装所使用的任一部分钢材质量都应满足中国船级社的要求。船体结构须依照中国船级社要求的静载荷和动载荷进行设计。在主要设备、辅机、泵、甲板机械等设备之下应布置设计与船体结构成一体的支撑纵桁和横梁。载荷应由支柱或加强舱壁等支撑结构来承载。船体结构节点的设计应根据由中国船级社和船东认可的建造方标准。船体结构焊接按广东省船舶检验局审核通过后的焊接规格表进行。电焊条和焊丝应从由中国船级社认可的清单中进行选择,并适合每一焊缝及匹配基材金属。在焊接以前,应根据广东省船舶检验局认可的程序,将所有的金属安装定位并调整焊接间隙。通道内的板材露边和其他开口应打磨光滑。修正方法和结构应力的消除措施应由船级社认可。完工焊缝的质量用X-光抽样检查探伤, 在外板、上甲板的检查范围和点数根据广东省船舶检验局求。在高应力区的“X接合”型焊缝处,磁粉、着色或其他认可的无损探伤试验应根据广东省船舶检验局的要求进行。随机抽查也可根据船东代表的要求进行。无损探伤试验的程序要提交船东和广东省船舶检验局认可。结构舱室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水密试验。试验前应完成所有的管系和舾装件安装。在舱室试验完成并认可之前,焊缝不能油漆。水密舱壁、甲板、窗子和住所处舷窗都进行冲水试验。所有水密小舱口做冲水试验,居住舱室的潮湿处所进行浸水试验。依照 “规范”要求对漏泄或者其它有缺陷的焊缝进行修补。露天甲板、上层建筑和甲板室表面的所有附件,周围应全部焊接。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为便于施工,根据通常的造船惯例,可以设置使用临时眼板、夹子、开口、通道口、通风口、舾装等。临时开口应控制到最少,在舱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