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诗经·鲁颂》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文 摘 要 中 文 摘 要 鲁颂作为三颂之一,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于古鲁国, 即今天的鲁南、鲁西南等地。 有駜作于鲁僖公三年,即公元前 659 年,其余三 首因缺乏确凿的证据,其具体创作时间无法坐实。但可以肯定的是, 鲁颂四首 均为颂鲁僖公之诗,其当产生于僖公在位期间。从诗之内容及四诗排列顺序来看, 駉和有駜当是僖公初年之诗, 泮水 、 閟宫应该产生在此二诗之后。 承载着歌颂鲁国贤明君主之重大任务的鲁颂 ,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礼乐文 化的伟大精髓。 駉虽只是一首牧马之诗,反映的却是鲁人对于僖公能够重视马 政建设,以养马来增强国家军事、经济实力之行为的肯定与赞颂; 有駜所记僖 公君臣之饮酒,并非在举行正规的燕饮礼,却依然十分合乎礼乐制度之规定; 泮 水所记鲁国修建泮宫,实为僖公继承周之礼乐制度、 “复鲁旧制”的重大举措之 一端; 閟宫生动逼真地展现了鲁人对祭祀的极度重视和无限虔诚,透露出的乃 是鲁国浓厚的礼乐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鲁颂四首诗涉及到了动植物、宫室、祭器和祭品等诸多名物,其中有些名 物的理解还存有颇多分歧,本文对其中争议较大者予以考辨。结论颇多,在此仅举 其中几例: “茆”非水葵、蓴菜,而是荇菜;鸮实为一种名为桑飞的小鸟; “泮宫” 不仅仅只是“庙”或“离宫” ,它其实是一个集教育、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为一体 的综合性重要机构; “閟宫”即为“新庙” ,其非姜嫄之庙,亦非是鲁公或僖公庙, 而是鲁之群庙。 诗中亦有些疑难词语,先儒对其争讼不已,本文亦从对文本的理解等角度予以 考辨。 本文还通过对历代涉及到 閟宫 错简问题的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 结合 孟 子一书中对“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句子的引用和理解,得出閟宫确实存在 错简问题的结论。 关键词: 诗经鲁颂 ;时代政治背景;礼乐制度;名物;错简 abstract as one of eulogies, “lu hymn” serv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ok of songs. it originated from ancient lu state, viz. todays south and southwest shandong, china. the chapter of “you bi” was written at the third year of king luxigongs term, or year 659 bc. there is little irrefutable and authentic evidence to tell concrete composition time of the other three chapters. however, it is true and clear that all four chapters of “lu hymn” are the poems to eulogize and praise king luxigong, therefore, these chapters should come out during luxigongs term. in light of their content and order, the chapter “jiong” and chapter “you bi” was seen at the first year of luxigongs term, followed by chapter “pan shui” and chapter “bi gong”. holding an important task of eulogizing and praise a wise and judicious king of lu state, “lu hymn” is saturated with the essence of ritual music culture. although chapter “jiong” is only a poem on herding horses, it did reflect peoples affirmation and praise on king luxigongs actions of valuing horse herding and breeding and enhancing states military and economic strengths. chater “you bi” recorded a banquet between king luxigong and his ministers and officials. it was not a formal banquet, but it was also fully subject to ritual rules. chapter “pan shui” recorded an event that lu state built pan palace. in fact, it was a major step of king luxigong to follow the ancient ritual and music system of zhou dynasty. chapter “bi gong” vividly and ful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people in lu state attached high attention to ritual and scarifying. in particular, it expressed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deep ritual music culture in lu state. these four chapters of “lu hymn” have been involved with such articles as animals, plants, places, ritual tools and sacrifices. there ar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on understanding such articles. the paper has engaged in study and examination on some articles with salient differences. there are also considerable conclusions. for example, “mao ”was not water shield or brasenia but cress. “xiao” was actually a bird named with “sangfei”. “pan palace” serves not only a “temple” or “palace”, but also an important complex with educational, political and social activities. “bigong” or “new temples”, were not the temple of jiangyuan, or temple of lugong or temple of xigong, but a group of temples in lu state. in these chapters and poem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t and complex words and phrases, triggering continuous arguments and debates among former poets and literators. this paper has also engaged in study and examination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this paper has also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views and opinions in all dynasties on “paragraph disorderly” in chapter “bi gong”. combining with the quo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words of mencius on the sentence “the people in rong area and di area are defeated, and the people in jing area and chu area are punished”, we could make a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actually paragraph disorderly in chapter “bi gong”. key words: “book of songs (shijing) - lu hymn”; time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s; ritual music system; articles; paragraph disorderly 引 言 1 引 言 引 言 诗经在中国历代学者心目之中,其地位是极为崇高的。它绝不仅仅只是一 部诗歌总集,更承载了龙的传人的民族精神与性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中国 文学的历史走向。因此,它永远拥有述说不尽的永恒魅力,吸引了历代学者穷毕生 之精力、孜孜不倦地对其进行阐发和研究。 鲁颂作为三颂之一,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古鲁国, 即今天的鲁南、 鲁西南等地, 那里独特的地域生态环境孕育了鲁人特有的精神特性。 同时,它又根植于鲁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独特的政治环境之中。特定地域与特定时 空的交汇,使鲁人唱出了駉 、 有駜 、 泮水 、 閟宫这样恢宏阔大又不失细 腻婉转的千古颂歌。而鲁文化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原发性文化之 一,因此,作为其文化源头重要载体之一的鲁颂就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了。 关于鲁颂的研究,历来注诗经者皆较为重视。汉郑玄的毛诗传笺 、 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 ,宋苏辙的诗集传 、朱熹的诗经集传 ,明季本的诗 说解颐 、丰坊的鲁诗世学 、姚舜牧的重订诗经疑问 ,清姚际恒的诗经通 论 、陈奂的诗毛氏传疏 、方玉润的诗经原始等,甚至一些日本和韩国学者 的著作,如日仁井田好古的毛诗补传 、韩赵得永的诗经讲义等,皆对鲁 颂作出了较为详尽的注解。这些著作大致涉及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鲁国何 以有颂, 鲁颂写作年代、作者, 鲁颂各篇主旨, 鲁颂是否“谀颂” , 鲁 颂具体词义解释等等。 另外,侧重于诗经各学科专门研究的著作也为数不少,如陆玑毛诗草木 鸟兽虫鱼疏 、赵佑草木疏校正 、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 、多隆阿毛诗 多识 、洪亮吉毛诗天文考 、朱佑曾诗地理徵 、尹继美诗地理考略 、包世 荣毛诗礼征 、朱濂毛诗补礼等等。这些著作分别从名物、天文、地理、礼 制等各个方面对诗经进行了专门地深入地研究,自然也涉及到了鲁颂的部 分。 上世纪 50 年代以后,以高亨先生、余冠英先生等为代表的学者用阶级斗争的 方法来研究诗经 ,把雅 、 颂视为歌功颂德的东西,几乎无人问津。直到 80 年代以后,这种局面才被打破,出现了不少对颂进行深入研究的作品。如恩 诗经鲁颂研究 2 师刘毓庆先生的雅颂新考 、姚小鸥先生的诗经三颂与诗经礼乐文化等,以 一种全新的眼光,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个角度给予颂以新的阐释。此外, 这时期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鲁颂的研究文章。它们或对鲁颂进行整 体探讨,或就鲁颂中某一单篇深入挖掘,皆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如白新良先生 的 诗经閟宫的写作年代及其史料价值 、张启成先生的 鲁颂駉本义 考和 鲁颂閟宫新解 、郭令原先生的 鲁颂颂僖公图复周公之业, 争伯诸侯也 、姚小鸥先生的 鲁颂泮水与先秦礼乐制度的中兴 、 鲁颂駉 篇与周礼的关系及其文化意义 、王长华先生的 鲁颂 产生时代新考 、暨南大 学 2007 届硕士生聂双的毕业论文 诗经鲁颂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2008 届硕 士生顾永霞的毕业论文 鲁颂閟宫研究等等。 就目前所能查到的资料来看,专门研究鲁颂的书籍还没有出现。以上所提 到的文章之中,暨南大学硕士生聂双的毕业论文 诗经鲁颂研究 ,涉及到了 鲁颂结集入编的背景、 鲁颂主旨与历史文化底蕴的发掘、 鲁颂与“颂” 文体的发展等问题,虽然对鲁颂的研究最为系统和全面,然而依然有些颇为值 得探究的问题没有论及。因此,本文拟在参照历代先儒著作的基础之上,结合当代 各位学者对鲁颂的研究成果,从历史政治背景、礼乐文化、名物研究、疑难词 义考释及閟宫错简问题等几个角度对文本进行多方位整体审视,以期在鲁颂 研究方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第一章 鲁颂与周代礼乐制度 3 第一章 鲁颂产生时代及其政治背景研究 第一章 鲁颂产生时代及其政治背景研究 在鲁颂所涉及到的诸多问题中,其产生时代颇为值得探究,也理所当然地 受到了历代说诗者的重视。关于这个问题,有代表性的说法大致可归为以下几 类: 一、僖公薨后诗。 毛诗序在駉序中曰: “ 駉 ,颂僖公也。僖公能遵伯禽之法,俭以足用,宽以爱民,务农重谷,牧 于坰野,鲁人尊之,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 ” 1 郑玄诗谱进一步阐释之曰: “自后政衰,国事多废。十九世至僖公,当周惠王、襄王时,而遵伯禽之法, 养四种之马,牧于坰野。尊贤禄士,修泮宫,崇礼教。僖十六年冬,会诸侯于淮上, 谋东略,公遂伐淮夷。僖二十年,新作南门,又修姜嫄之庙。至于复鲁旧制,未遍 而薨。国人美其功,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作其颂。 ” 2 孔颖达亦在毛诗正义中引王肃曰: “当文公时,鲁贤臣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令史克作颂四篇以祀。 ” 3 苏辙诗集传曰: “十九世至僖公,鲁人尊之。其没也,其大夫季孙行父请于周,而史克为 之颂。 ” 4 张次仲待轩诗记 : “ 孔疏谓左传文十六年季孙行父始见于经 ,十八年史克始见于传 , 然则此诗之作盖在文公之世,僖公薨后也。 ” 5 郝敬毛诗原解 : “僖公薨,成公朝,季孙行父立武宫,比天子世室。谓僖公有文德,请于周, 为作颂,兴庙乐。 ” 6 1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六册, 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 年版,第 1843 页。 2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六册, 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 年版,第 1839 页。 3 同上注。 4 (宋)苏辙诗集传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五十六册经部诗类 上海 :上 海古籍出版社 第 186 页。 5 (明)张次仲待轩诗记卷八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82 册经部诗类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第 324 页。 6 (明)郝敬毛诗原解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五十六册经部诗类 上海 :上海 诗经鲁颂研究 4 此外,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 、清朱鹤龄诗经通义等均持此说。冯浩菲先 生在其历代诗经论说述评中亦认为此诗作于文公之时。7 二、僖公生前诗。 严粲诗缉曰: “孔氏考鲁颂作于僖公身后,非也。今观閟宫等篇,多未有事实而愿 其如此。如曰俾尔耆艾,黄发儿齿 ,晓然为生前祝颂之辞。盖生前作之,后乃 闻之天子,以闻过耳,未必得请而后作也。 ” 8 贺贻孙诗触曰: “今考春秋传 ,则僖公特当时一庸主耳,其诗皆生前颂美之文,而死后请 而播诸乐章者。 ” 9 从此说者还有姜炳章诗序补义等。当代学者王长华先生在 鲁颂产生 时代新考一文中,对鲁颂产生时代进行了多方考证后指出: 閟宫产生于 僖公二十年,即公元前 649 年; 泮水产生于僖公十六年,即公元前 645 年;而 駉和有駜则是僖公初年的作品。10暨南大学 2007 届硕士生聂双,在其毕业 论文 诗经鲁颂研究中也说: “根据我们目前的考证推测,我们认为鲁颂 最有可能产生于鲁僖公时代,其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初中叶之交。 ”11 三、成王、伯禽时期诗。 牟庭诗切曰: “然奚斯作颂,亦惟新庙一篇耳。其駉 、 駜 、 泮水三篇乃自伯禽 以来有之,不知谁所作也。 费誓征淮夷, 泮水颂其功,其为伯禽之诗灼然甚 明矣, 谱谓僖公之世始作鲁颂,亦非矣。 ” 12 当代学者张启成在其诗经风雅颂研究论稿中说: “ 鲁颂的前三篇是西周前期成王时期的作品。 ” 13 古籍出版社 第 502 页 7 冯浩非历代诗经论说述评 ,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第 394 页。 8 (宋)严粲诗缉卷三十五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75 册经部诗类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第 476 页。 9 (明)贺贻孙诗触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五十六册经部诗类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 687 页 10 王长华 鲁颂产生时代新考 诗经研究丛刊(第 2 辑) 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 2002 年版。 11 聂双 诗经鲁颂研究暨南大学 2007 届说是研究生毕业论文 ,第 11 页。 12 (清)牟庭诗切第一版 济南:齐鲁书社,1983 年,26852686 页。 13 张启成诗经风雅颂研究论稿第四编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年,第 345 页。 第一章 鲁颂与周代礼乐制度 5 以上三种观点各有依据,想要撩开鲁颂创作时代的神秘面纱似乎很难,然 而,真实的答案毕竟只有一个。下面就让我们从鲁颂文本出发,结合史实,来 尝试推测其创作年代,并一窥当时那云诡波谲的政治局势吧! 1.1鲁颂产生时代研究 1.1鲁颂产生时代研究 在鲁颂四首诗中, 有駜 、 泮水和閟宫中有些诗句似乎透漏出了 某些史实的影子,为我们推测鲁颂产生年代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线索。如有駜 中的“君子有谷,诒孙子” , 泮水中的“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 “既克淮夷,孔 淑不逆” 、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 閟宫中的“周公之孙,庄公之子” 、 “春秋匪 懈,享祀不特,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 “令妻寿母”等等。而駉 ,我们则很难 直接从中找出可资断定其创作年代的信息。但我们可否从其它的角度来大胆进行尝 试呢?下面就分别从四首诗的文本出发,结合史实,逐一推测其产生时代。 1.1.1駉产生时代初探 关于駉产生的时代问题,历代学者分歧颇大。 毛诗序认为其为颂僖公 之诗,而牟庭则曰: “ 駉 ,伯禽牧马也。 ”14认为此诗乃“自伯禽以来有之” 。15细 读文本,该诗并没有出现可资断定其产生年代的诗句。那么,我们只有从侧面对这 一问题加以探究了。 万时华诗经偶笺曰: “卫之美文公也,曰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鲁之颂 僖公也,曰思无疆,思马思臧 ,一也。 ”16季本诗说解颐尽管认为“此诗盖 美伯禽牧马之盛也。 ” 17然亦不得不承认 “体亦似风, 要当与 定之方中 为一类耳。 ” 18范家相诗瀋亦曰: “风美騋牝 ,故诗人既就駉牧以美僖公。曰思 无邪 ,曰思无疆 ,犹定之言秉心塞渊 ,即駉牧之用心如是,而他可知 矣。 ”19万氏、季氏、范氏在读駉时,均不约而同想到了定之方中 ,可见此 二诗在内容、乃至风格方面确有相似之处。既然如此,我们就有理由相信駉与 14 (清)牟庭诗切第一版 济南:齐鲁书社,1983 年,第 2699 页。 15 同上注。 16 (明)万时华诗经偶笺卷十三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六十一册经部诗 类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第 298299 页。 17 (明)季本诗说解颐卷二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79 册经部诗类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第 367 页。 18 同上注。 19 (清)范家相诗瀋卷二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88 册经部诗类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第 746 页。 诗经鲁颂研究 6 定之方中系产生于同一时代的诗歌。那么, 定之方中究竟产生在哪一时代 呢? 在左传闵公二年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 “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玦,使守,曰: “以此赞国,择利 而为之。 ”与夫人绡衣,曰: “听于二子! ”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 齐殿。及狄人战于熒泽,卫师败绩,遂灭卫。 文公为卫之多患也,先适齐。及败,宋桓公逆诸河,宵济。卫之遗民男 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 僖之元年,齐桓公迁刑于夷仪。二年,封卫于楚丘。刑迁如归,卫国忘 亡。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 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20 此段历史记载了卫国懿公荒淫无道, 卫被狄所灭。 而后卫国得到齐、 宋的援助, 并在楚丘建了都。卫文公深知此时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于是发挥其雄才大略,励精 图治,终使卫国国威大振。而定之方中一诗就是为称颂卫文公而作。此诗毫无 疑问应该是产生于卫文公时期。而据以上历史记载,卫文公与鲁僖公应该为同一时 期之国君。卫人为了称颂自己国君的伟大功德,作了定之方中 ,因此,我们完 全有理由相信,鲁人也同样会写出駉来称颂自己相对比较贤明的国君鲁僖公。 由此,我们基本可以确定, 駉是鲁僖公时期的作品。 1.1.2有駜产生时代初探 1.1.2有駜产生时代初探 王长华先生在其 鲁颂产生时代新考一文中指出, 有駜当产生于鲁僖公 初年。而暨南大学 2007 届硕士生聂双在其毕业论文 诗经鲁颂研究中,从 考察“鹭”之意象入手,具体考证为杞国朝鲁时期。本文拟从另一角度对此问题加 以探究。 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曰: “所以知为颂僖公者,以春秋于僖公三书不雨意,之谷梁传 云: 不雨者,勤雨也;一时而言不语者,闵雨也。 继而书六月雨 , 谷梁云: 20 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3 月,第 265273 页。 第一章 鲁颂与周代礼乐制度 7 喜雨也。 喜雨者,有志乎民者也。胡安国云: 闵雨,与民同其忧;喜雨,与民 同其乐。 ” 21 陈子展在其诗经直解中赞同何楷的观点说: “ 春秋于僖公三年书不雨,继而书六月大雨。 岁其有者,始有年也。可 知何氏疑此诗为僖公喜雨置酒泮宫而作,似亦可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矣。 ”22 程俊英诗经译注亦持此观点。 我们翻阅春秋 、 左传可见到以下记载: 三年春王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六月雨。 ( 春秋僖公三年 ) 23 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 ( 左传僖公三年 ) 24 在靠天吃饭的时代里,久旱不雨是极其严重的事情,不仅百姓要处于挨饿、 甚至死亡的境地,国君也会因此而惶恐不安。因为他们相信久旱的原因是自己做了 错事,遭到了天谴。在杨伯峻先生所编的春秋左传注里,我们在左传正文 “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不曰旱,不为灾也。 ”之后,看 到了这么一段注: “ 后汉书黄琼传李贤注引春秋考异邮云: “僖公之时,雨泽不澍, 比于九月。公大惊惧,率群臣祷山川,以六过自讓,绌女谒,放下谗佞郭都之等十 三人,诛倾人之吏受贿赂赵祝等九人,曰: 辜在寡人。方今天旱,野无生稼,寡 人当死,百姓何罪?请以身塞无状也。 ” 25 尽管杨伯峻先生认为“所记未必能全信” ,26然由此足可以窥见僖公当时内心 对“不雨”的惊惧不安。而当“六月雨”的时候,僖公及其群臣的狂喜之情是可想 而知的。因此,臣下们发出“君子有谷,诒孙子”的祝愿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由 此可见,何楷的“喜雨说”并非无因。 至于聂双在其 诗经鲁颂研究中从考察“鹭”之意象入手,认为有 駜产生于杞国朝鲁时期的观点,本文不予认同。 周颂振鹭固然是记载了西 周礼乐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宋君来助祭一事,而鲁颂有駜的“振振鹭,鹭于飞” 21 (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卷二十四之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81 册经部诗类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 馆 第 823 页。 22 陈子展诗经直解第一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3 年, 第 1166 页。 23 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3 月,第 284285 页。 24 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3 月,第 285 页。 25 同上注。 26 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3 月,第 285286 页。 诗经鲁颂研究 8 也不能排除脱胎于周颂振鹭的“振鹭于飞,于彼西雝”的可能,然而, 周 颂振鹭产生于西周初年,而鲁颂有駜则是鲁僖公时期的诗,二者在时间 上相差太过久远,我们不能因为两诗中均有“鹭”之意象,而周颂振鹭中写 到了宋君助祭,就因此认定有駜之“鹭”一定象征着来访鲁国的杞国客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有駜当产生于鲁僖公三年,即公元前 657 年。 1.1.3泮水产生时代初探 泮水产生时代初探 关于泮水所颂之人究竟为谁,学术届的争论基本集中在两个人身上,一为 伯禽,一为僖公。而这一问题的解答对判定泮水产生时代有着异乎寻常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稍加分析。 认为泮水为颂伯禽之诗,主要是基于诗中所记伐淮夷之事与费誓中“淮 夷、徐戎并兴” 27之句相合。如牟应震诗问曰: “祀伯禽也,序以为颂僖公,今以为祀伯禽者,頖宫周学也,必当作于始封之 日,此一证也; 费誓曰: 徂玆淮夷,徐戎并兴 ,此又一证也。但其文体不似 周初封时,或后人追颂之作与?” 28 郝懿行诗问 : “ 泮水 ,鲁公兴学也。伯禽始封肇建学宫。或云鲁有四学,其一泮宫也。 学之兴,所以育人材、养更老、饮酒、行礼之地,至于出兵受成,释奠献功,亦于 斯焉。东郊不开,淮戎并兴,伯禽讨之作费誓 ,鲁人追颂焉。 ” 29 方玉润诗经原始曰: “是诗以为颂伯禽者近是。 ” 30 然而, 泮水文体铺张夸饰,跟周初之文风相差甚远,连牟应震自己也不得 不承认“其文体不似周初封时” ,而只能自圆其说为“或后人追颂之作与?”那么, 我们可不可以作另外一种假设,此诗本不是为颂伯禽,而是为颂僖公而作? 翻阅春秋 、 左传 ,我们可以见到以下记载: 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鹹。 ( 左传僖公十三年 ) 27 (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一版(下)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年 12 月, 第 511 页。 28 (清) 牟应震 诗问 卷八 续修四库全书 编纂委员会编 续修四库全书 第六十五册 经部 诗类 上 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 163 页。 29 (清)郝懿行诗问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六十五册经部诗类 上 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 385 页。 30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卷十八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七十三册经部诗 类 上 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 267 页。 第一章 鲁颂与周代礼乐制度 9 31 夏,会于鹹,淮夷病杞故,且谋王室也。 ( 左传僖公十三年 ) 32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刑侯、曹伯于淮。 ( 春秋僖公十六年 )33 十二月,会于淮,谋鄫,且东略也。 ( 左传僖公十六年 ) 34 由以上史实可以看出,僖公曾两次从齐桓公参与讨伐淮夷的盟会。可见,在僖 公时期,淮夷依然是严重危及鲁国边境的外患之一。严虞惇读诗质疑曰: “淮 夷在徐州之域,最近于鲁,诗人因修泮宫而祝其君有平淮夷之功,以继伯禽之烈。 ” 35可谓言之有据。 总之,我们认为泮水一诗作于僖公时期,其产生稍晚于駉和有駜 。 王长华先生在其 鲁颂产生时代新考一文中把泮水的创作时间坐实为僖 公十六年,本文认为缺乏确凿的证据。 1.1.4閟宫产生时代初探 1.1.4閟宫产生时代初探 关于閟宫所颂之人及创作时代,诸家分歧较小。学者们几乎全都认定此诗 为颂鲁僖公之诗,只是在创作时间上有着小小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其创作于僖公生 前,而另外一种则认为其创作于僖公身后。至于持此两种观点者分别为谁,已见前 论。本文认为,此诗当作于僖公生前。理由如下: 第一,从閟宫文本出发可判定其作于僖公生前。 閟宫中有“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 、 “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 “俾尔昌 而炽,俾尔寿而富” 、 “黄发鲐背,寿胥与试” 、 “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 、 “万有 千岁,眉寿无有害” 、 “鲁侯燕喜,令妻寿母”等等明显为祝愿的句子,明为其臣下 愿其长寿富有之愿词。若僖公此时已薨,如此之多的祝愿之辞又该作何解释呢?皮 锡瑞在其经学通论中就明确说到: “ 閟宫多祝寿之语,且云令妻寿母 ,意必僖公在位,其母成风、其妻声 姜皆在,乃益为此颂寿之辞。若在僖公薨后,世无其人,已死犹为之追祝福寿,且 31 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3 月,第 343 页 32 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3 月,第 344 页 33 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3 月,第 368 页 34 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3 月,第 370 页 35 (清)严虞惇读诗质疑第三十卷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87 册经部诗类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第 682 页。 诗经鲁颂研究 10 并颂其母与妻者,如毛、郑之说,可谓一大笑话。 ” 36 第二,通过史实可判定其作于僖公生前。 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于是夏父弗忌为宗伯,跻僖公, 且明见曰: “吾见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后小,顺也。跻圣贤,明也。明、顺,礼 也。 君子以为失礼: “礼无不顺。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子虽齐圣, 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宋祖帝乙,郑祖厉王, 犹上祖也。是以鲁颂曰: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 ( 左 传文公二年 ) 37 以上是引自左传的一段话,文中的“君子”为了说服夏父弗忌不要把僖公 的享祀之位升于闵公之上,就引用了閟宫中“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 皇祖后稷” 几个句子。 在文公二年的时候, 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引用其中中的诗句, 若非閟宫作于僖公在位之时,又怎么能够解释? 王长华在其 鲁颂产生时代新考一文中认为“新庙”为僖公二十年建南 门时一起所建,从而把该诗的创作时间定为僖公二十年,即公元前 649 年;邵炳军 的 鲁颂閟宫之作者、诗旨、作时补证认为该诗作于鲁国会八国之师伐楚 归来后,举行祭礼时所作,因此认定此诗作于僖公四年,即公元前 656 年;而首都 师范大学 2008 届硕士生顾永霞毕业论文 鲁颂閟宫研究则认为此诗应为晋 解曹地分诸侯时而作,即作于僖公三十一年,公元前 629 年。此三种说法,王长华、 邵炳军分别从新庙建造时间、举行祭礼时间之角度入手,考证閟宫创作时间, 顾永霞则是抓住了诗中“复周公之宇”的句子,把该句子坐实为晋解曹地分诸侯、 鲁得地颇多之事,并进而把该诗创作时间坐实为晋解曹地之年。他们想要揭开閟 宫创作具体时间的尝试很值得钦佩,然而,本文依然认为, 閟宫所涉及到的 内容毕竟太多,他们仅从其中的一个角度入手,就推断出其具体的创作时间,显然 证据不足,故本文均不予采纳。 综上所述,我们认定鲁颂为颂僖公之诗,其当产生在僖公在位期间。从诗 36(清)皮锡瑞经学通论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 2003 年, 第 301 页。 3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 1981 年 3 月, 第 523524 页。 第一章 鲁颂与周代礼乐制度 11 之内容及四诗排列顺序来看, 駉和有駜当是僖公初年之诗, 泮水 、 閟宫 应该产生在此二诗之后。 1.2鲁颂产生的政治背景研究 1.2鲁颂产生的政治背景研究 上文已经论述, 鲁颂为颂僖公之诗,其创作时代为僖公在位之时。那么, 这一时期鲁国的国势如何?其又处于怎样复杂的政治局势之中?在鲁人心目之中, 僖公是一位怎样的国君?先让我们从鲁国被封的历史说起。 1.2.1 鲁国初封宗国诸侯之长 史书对周封鲁的记载甚为清楚。 史记鲁周公世家云: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 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破殷,入商宫,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 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38 可见周公于武王之时已受鲁封,但身不之鲁,使伯禽就国。及至其归政成王之 后,鲁才在成王的封赏之下大启土宇,其封疆于是始定。关于这段被封的历史,鲁 人在閟宫一诗中骄傲地写到:“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 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赐之山川,土田附庸。” 其实,鲁被封之时不仅仅只得到了“山川” 、 “土田”和“附庸” ,还确定了其 在诸侯国中无比崇高的地位,并且拥有了祭祀等方面的诸多特权。 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被列于周之下,显然是宗国诸 侯之长。39由此可以看出,鲁国在众多诸侯国之中的地位是极为崇高的。不仅如此, 鲁国在祭祀方面的特权也是其它诸侯国望尘莫及的。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 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40 左传定公四年载: 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 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管司、 38 (汉)司马迁史记第一版,卷三十三, 北京:中华书局, 1959 年 9 月,第 1515 页。 39 (汉)司马迁史记第一版,卷十四 ,北京:中华书局, 1959 年 9 月,第 509683 页。 40 (汉)司马迁史记第一版,卷三十三, 北京:中华书局, 1959 年 9 月, 第 1523 页。 诗经鲁颂研究 12 彝器。 41 以上只是略举一二,其实,鲁在被封之时所享有的特权还远不止这些,如在立 学和存乐方面亦享有非常优厚的待遇,由于篇幅之限,在此不多赘述。然而,以上 所举史实已足以说明鲁国初封之时国势之强大、所受待遇之特殊,绝非其它诸侯国 之可比。 1.2.2 僖公即位复周公之宇僖公即位复周公之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鲁国却不得不逐渐衰微了。郑玄诗谱曰: “ 周公归政成王,封其元子伯禽于鲁。其封域在禹贡徐州大野、蒙、羽之野。自 后政衰,国事多废。 ”42 当僖公即位之时,本就“政衰”的鲁国又刚刚经历了庆父之难,其国势之衰、 政局之难可想而知。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之下就任,鲁僖公被鲁人寄予厚望是不言而 喻的。在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弱肉强食的大环境之下,他们自然殷切期望此任国 君能奋发图强、带领国人实现振兴鲁国的梦想。僖公也没有辜负鲁人的期盼,在其 执政的三十三年之中,确实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使鲁国元气有所恢复。那么,鲁僖 公又制定了哪些内政外交政策呢? 郑玄诗谱曰: “十九世至僖公,当周惠王、襄王时。而遵伯禽之法,养四种之马,牧于坰野。 尊贤禄士,修泮宫,崇礼教。僖十六年冬,会诸侯于淮上,谋东略,公遂伐淮夷。 僖二十年,新作南门,又修姜嫄之庙。至于复鲁旧制,未遍而薨。 ” 43 郑玄对鲁僖公一生政绩的总结可谓精辟!确实,对内僖公能任用拥立自己为君 的季友和具有较高政治才能的臧文仲为执政之卿,君臣主要奋斗目标是“复鲁旧 制” ,正如在鲁颂中所提到的那样,他“养四种之马” , “尊贤禄士,修泮宫, 崇礼教” , “新作南门,又修姜嫄之庙” ,以期达到使淮夷“食我桑葚,怀我好音” 、 “来献其琛”的目的。 外交方面,他主要的政策是依附大国,攻城略地,以“复周公之宇” ;谋东略, 对付主要外患淮夷。据史料所载,春秋时争霸的主要有齐桓公、秦穆公、宋襄公、 晋文公和楚庄公等, 而查阅史料可知, 其中的前四人刚好和鲁僖公为同一时代之人。 4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3 月,第 15361537 页。 42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第一版,第六册, 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 年,第 1839 页。 43 同上注。 第一章 鲁颂与周代礼乐制度 13 于是,依附这些霸主为本国赢得和平的发展环境,并随大国征战趁机夺取一些土地 以扩大自己的疆域,就成了僖公主要的外交政策了。 在前文“ 泮水产生时代探究”中,本文已引用了一些春秋和左传 中的史料,说明鲁僖公曾两次参加齐桓公召集的诸侯会盟。在史书中,这类记载还 有很多,下面再举一个例子: 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公子遂如晋。 ( 春秋僖公三十一年 ) 44 三十一年春,取济西田,分曹地也。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重馆人告曰: “晋新 得诸侯,必亲其共,不速行,将无及也。 ”从之,分曹地,自洮以南,东傅于济, 尽曹地也。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 45 由以上论证可以看出,在僖公正确的内政外交政策的指导之下,鲁国国势确实 有所增强,疆域亦有所拓展。 那么,在鲁人的心目之中,僖公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呢? 1.2.3 僖公为贤君考 季本诗说解颐在注駉一诗时曰: “黄东发尝有辩矣: 夫僖公非贤君也,考其始终,弃义趋利、报怨行私,无 所不有,何善之足称哉?特以在齐桓时为其所庇,故能不失声闻耳。 故谓此 诗非伯禽不足以当之。 ” 46 韩国学者尹廷琦诗经讲义续集亦曰: “僖公之征伐,止于从齐伐楚,至若春秋征淮之会,会之而已,未有征讨 之文。外纪伐淮之文,未足为的据,然则泮水 、 閟宫无乃自传而爽实乎?且 僖公,鲁之凡主也,胡为鲁人偏举而张皇虚夸乎?且鲁之有颂,何也?颂必待圣人 而后作,盖以凡主,虽令有功德,未尝赞扬立之庙乐为颂也。天子然后庙乐而有颂, 非天子不敢所颂乐。鲁既用天子礼乐,则乐府原有颂之音律,今观鲁颂四篇,其三 篇皆颂周公、伯禽,其所讃颂皆圣人之功德,他国之所不敢拟议,所以他国无颂而 鲁独有之也。 ” 47 季本、 尹廷琦均认为僖公为 “鲁之凡主” , 不应得到鲁人的如此颂扬, 因此, 鲁 44 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3 月,第 484 页。 45 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3 月,第 485486 页。 46 (明)季本诗说解颐卷二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79 册经部诗类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第 367 页。 47 (韩国)尹廷琦诗经讲义续集 ,韩国儒学丛书 ,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藏书 ,第 784 页。 诗经鲁颂研究 14 颂四首除閟宫外,其余三首均不应是为颂美僖公而作。那么,僖公在鲁人心 目之中,其地位究竟如何?僖公是否当得起鲁颂之称扬呢? 在上节“ 鲁颂产生时代研究”之“ 閟宫产生时代初探”中,本文曾引用 了左传文公二年中“有事于太庙,跻僖公”的一段话,从中足以窥见僖公在 鲁人心目中地位之神圣。张次仲在其待轩诗记中曰: “据左传 有事于太庙,跻僖公 ,夏父弗忌曰跻,圣贤明也 ,然则鲁 人称僖公为圣贤久矣,宜其为之颂也。 ” 48 胡绍曾诗经胡传亦持此论。可见,张氏、胡氏等皆认为在鲁人心目中,僖 公是完全当得起“圣贤”之称谓的。陈奂诗毛诗传疏更详细阐释了僖公之所以 受鲁人尊崇的深层原因: “僖公以前未尝无诗,僖公以后未尝无诗,其録僖公者何?僖值周惠王、襄王 时,王以庄终,霸以齐始, 春秋十六年春,公子季友卒;其冬,公会齐侯于淮; 十七年冬,齐侯小白卒;十八年春,宋公伐齐;夏,师救齐。 谷梁传云: 善救 齐也。 僖有伐淮夷之功,一时史臣皆得歌颂其功,行父,友之孙,相继为鲁命卿, 三年毕,有职司于王室,故得往周为君请命,则可以继齐而伯者,僖公也。孔子曰: 齐一变至于鲁,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现状及未来商业化前景报告
- 2025-2030化妆品冻干技术突破与产品稳定性研究咨询报告
- 2025-2030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及智能制造与产业链整合模式研究
- 2025-2030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转型与成本管控优化研究报告
- 2025-2030净水器市场发展现状与产业链投资机会深度调研报告
- 2025-2030冷链物流网络建设标准提升与区域布局战略研究
- 2025-2030冷链物流温控系统智能化升级需求与投资回报周期分析
- 2025-2030冷链物流温度监控技术创新与食品安全保障研究报告
- 2025-2030冷链物流智能化升级与生鲜电商供应链优化研究
- 2025-2030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与运营模式创新报告
- 信息推广服务合同范例
- 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ITSS补贴申报答辩资料
-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 GB/T 2423.17-2024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 第一次月考试卷(月考)-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SMP-05-004-00 受托方化验室监督管理规程
- CJT 399-2012 聚氨酯泡沫合成轨枕
- 中小微企业FTTR-B全光组网解决方案
- 小班儿歌《袋鼠爱跳高》课件
- 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工作方案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