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火针选穴与毫针选穴的基本规律相同根据病症不同而辨证取穴。选定穴位后要采取适当体位以防止患者改变姿势而影响取穴的准确性。取穴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宜少实证和青壮年患者取穴可略多。确定穴位选择经穴、压痛点、病灶局部。 烧针 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说“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把针烧红,才能起作用。较为方便的方法是用酒精灯烧针。 针刺与深度 针刺时用烧红的针具, 迅速刺入选定的穴位内 ,随即迅速出针。棉球按压针孔 ,即可减轻疼痛,又可保护针孔。关于针刺深度针灸大成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火针针刺的深度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一般而言四肢、腰腹针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针刺宜浅,可刺1-2分深。 针刺角度 火针针刺以直刺为主,斜刺为辅,如在针刺囊肿、腧穴、阳性点等多采用直刺,在刺鸡眼等病灶时除直刺外,可以辅以斜刺,为的是达到病所,不过斜刺的角度在60角以上不宜平刺。 针刺方法 火针的针刺方法可分为4种点刺法、散刺法、密刺法和围刺法。其中点刺法适用于针刺穴位而后3种方法适用于针刺病灶的部位。 1 刺法 根据临床症状与辨证归经在经络上选择一定的穴位施以火针,或在病灶部位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在“阿是穴”上施以火针,都属于点刺法。经穴刺法是通过火针对经穴的刺激来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这种刺法适用于内科疾病。使用的针具以细火针或中粗火针为宜进针的深度较毫针浅。 痛点刺法主要适用于肌肉、关节病变和各种神经痛因为压痛点是局部经气不通、气血阻滞的反应点,以火针刺激压痛点可以使局部经脉畅通,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痛点刺法可选用中粗火针,进针可稍深一些。 2 刺法 是将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部位上的一种刺法。它是通过火针的温热作用,温阳益气,从而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使经络畅通,达到缓解麻木、治疗瘙痒、定痉止痛的功效。散刺法的针距一般为1.5cm,多选用细火针,进针较浅。 密刺法 即用火针密集地刺激病灶局部的一种刺法。此法是借助火针的热力改变局部气血的运行促进病灶处的组织代谢以缓解病症。密刺法主要适用于增生、角化的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等。针刺时的密集程度取决于病变的轻重一般间隔1cm如病重可稍密病轻则稍疏如病损部位的皮肤厚而硬。针刺时可选用粗火针。反之则用中粗火针针刺的深度以刚接触到正常组织为好太浅太深都不适宜围刺法 是用火针围绕病灶周围针刺的一种针刺法。进针点多落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之处。在病灶周围施以火针可以温通经脉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其主要适用于皮科与外科疾患。围刺法所用的针具为中粗火针。每针间隔11.5cm为宜。针刺的深浅视病灶深浅而定,病灶深针刺深,病灶浅则针刺浅。 火针刺络法 用火针刺入人体一定部位的血络放出适量血液的一种刺法。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静脉曲张、丹毒等。 注意事项 火针并不是没有危险的它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面部应用火针要慎重。针灸大成说“人身诸处,皆可行火针,惟面上忌之。”因火针刺后,有可能遗留有小疤痕,因此除治疗面部痣和扁平疣外,一般面部不用火针。 对于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 在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则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发热的病症,不宜用火针。 针后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针孔处理,如果针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处理。若针刺45分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