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读书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doc_第1页
在 读书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doc_第2页
在 读书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doc_第3页
在 读书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doc_第4页
在 读书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书香致远读书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四月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的季节。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今天我们共同迎来了一个飘洒书香的节日“第15个世界读书日”。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节日,今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让我们一起走向阅读社会”。我镇中心校经过研究,决定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里,全面启动全镇中小学师生“书香致远”读书工程。借此机会,我讲两点意见:一、读书工程提出的原因。 首先,读书对民族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习惯。世界上那些生命力强大的民族,几乎都是热爱阅读的民族,善于阅读的民族。世界上哪个民族读书意识最强?犹太人。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读书65本,我们中国是多少?有人统计过,每人每年4.5本。这还包括我们的教科书和课本。老师们、同学们,你想想,一个读4.5本书的民族,怎么能够跟读65本书的民族去竞争。全世界的犹太人只有3千万,是我们河南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色列本土人口5百万,比我们濮阳市稍多一些。但是犹太人创造的财富和奇迹,举世闻名。近代这一两百年的历史,犹太人几乎影响了全世界的思想。你看,马克思是犹太人,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爱因斯坦是犹太人,他的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类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弗洛伊德是犹太人,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彻底改变了人类对于自我的认识,让人类发现了多层的自我。这就是犹太人。犹太人对于书的崇拜,差不多近乎于宗教;犹太人绝不允许把书踩在脚下。而现在,我们中国的读书状况令人担忧。当前,读书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大问题。现在我们几乎看不到有多少人真正在读书。闲暇时间,我们聚在一起就喷个闲磕、喝个小酒;搓搓麻将、挤挤黑五。这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人的素质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静悄悄发生变化。其次,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中,我们接触一个人,只要和他一交谈,你就能感觉到这个人的文化底蕴,就能感觉到这个人的品位、气质。他的一种儒雅、博大,让你乐于和他交流;可是另外一些人,你和他一交谈,就会感觉他俗不可耐。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往往跟他读书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一个人如果热爱读书,他就能从书本中得到情感的慰藉,找到人生的榜样,他就会变得气质高雅。有个文学家说过,我们读书,书里面并没有直接讲修养、讲哲学,但是一种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毫无痕迹的渗入你的身体,渗入到你生命的深处,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一些人甚至没上过几年学,但是他读的书足以让她拥有博大的胸怀,拥有丰富的智慧。著名作家邓友梅,几乎没上过学,但是这丝毫不妨碍他成为了不起的作家,因为他读了大量的书,是读书改变了他。老师们、同学们,我前面讲的意思就是说,读书既是民族素质提高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成长发展的必须。当然,整个社会的读书,整个民族的读书,最根本的是我们学校的读书。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主要是在学校养成的,当我们老师不读书的时候,全社会的读书就是一句空话。令人担忧的现实是,读书正在远离校园。教师作为最应该阅读的职业群体,也有许多人放弃了读书,有不少人靠几本教参在课堂上打拼。有些教师顶多不过读几本流行杂志。教书不读书怎能教好书。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老师并不因缺乏阅读而羞愧;相反,专注于阅读倒仿佛是一种病态,这种价值观念的颠倒是非常可怕的。在宽广的人文领域中,能够阅读最基本的专业著作以及文章的教师究竟有多少呢?这种精神的荒漠化,导致的是教育的贫瘠,越来越多的学校只能依靠规训、惩戒或者利诱来维持教学,所以就有了教育智慧的枯竭与职业倦怠现象。我当中心校校长第一天(3月15号)就到小学转,发了个满意度调查表,汇总后我发现我们镇的老师的阅读状况和全国老师一样令人担忧,另外一些老师反映没书可读,不知道读什么书。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决定在全镇中小学实施“书香致远”读书工程。孩子爱读书,我们才有未来;老师爱读书,教育之树才会常青。 通过读书工程的实施,我们期望看到,每一个马庄桥镇的师生,都能捧起一套经典,与大师为友,与知识与友,与真理为友,用最静心的阅读,充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我们期望看到:每一个马庄桥镇老师的家中都能坐拥一壁藏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专业书籍,大至修身治国,小至人情物理,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我们期望看到,马庄桥镇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集体办公室都能开辟读书园地,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让那些昭示自强不息品格的名言能响彻云霄,让那些令人如沐春风的动人诗句充盈校园。下面我说第二点:对这次工程实施的几点希望首先,希望大家要充分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读书工程的强制要求。特别是作为教师,应当能够从读书中获得快乐,在读书中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读书不是为了向同行炫耀,不是为了取得精神上的优越感,也不是为了一个所谓的崇高的目的,而是为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著名作家商友敬先生曾经有过一篇文章不读书,怎么活?,这个标题,过目不忘。张恨水晚年有一句话:“人可以不看病,但不能不看书”,虽然不能效仿,病该看还得看,但他那种把书看得比生命更可贵的境界,是值得我们精心品味的。宋代著名的文学家黄庭坚曾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唯有经常读书,与书为伴,才能积累知识、丰富阅历,不断提升主体的自省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次工程的实施中,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读书必须从校长开始,校长引领老师读书,老师启迪学生阅读,全体校长向我看齐。让我们共同努力,努力做一个书生校长、书香教师,坚守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使我们的校园少一点烟酒味,多一些书卷气。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书原则和方法。古往今来,众多名人、学者在读书、治学的过程中,创造了许许多多读书的原则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是我国第一个系统研究读书理论和读书方法的人。他把“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和“为学之实,固在实践”作为读书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循序渐进、熟读精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的“二十四字”读书法。另外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和效率研究专家MJ莱利博士的研究,人能够集中精力的限度是25分钟,如果超过25分钟,就要分散精力。他于是提出了一种每天拿出25分钟的业余时间集中精力读书的25分钟读书法。运用这种方法,一年的阅读量就相当于读24本300页的书,这种读书方法主要强调要善于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和同学们发扬欧阳修“三上”的读书精神,将学与思结合起来,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读无字之书。第三,要把读书与做人结合起来,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德国大文豪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雅同行;开拓视野,陶冶思想,净化灵魂。我想,与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内涵,有活力。最后,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读书工程的各项活动,与书本拉近距离,与他人共享读书的乐趣、体验成长的快乐、发展的喜悦。把读书获取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思考、交流和实践,融会贯通,从而启迪智慧,砥砺人生。热忱期待浓郁的书香能够充溢我们八所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热忱期待我们每一名师生都能用实际行动来创造这种书香充溢的环境,学生在其间健康快乐地成长,老师在其间幸福完整的发展。“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提高每个公民的民族素质和文化底蕴,是现代社会的呼唤,是祖国腾飞的需要。我们在书香校园里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