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绿色”与沈从文的生命哲学——沈从文的散文研究.pdf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绿色”与沈从文的生命哲学——沈从文的散文研究.pdf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绿色”与沈从文的生命哲学——沈从文的散文研究.pdf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绿色”与沈从文的生命哲学——沈从文的散文研究.pdf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绿色”与沈从文的生命哲学——沈从文的散文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南大学硕一l 学侍论文 摘要 “绿色”与沈从文的生命哲学 沈从文的散文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彭蕾 指导教师王本朝教授 摘要 沈从文的散文以绿色为背景色,在其笔下,“绿色”不仅仅是大自然所存在的一种客观颜 色更是他情感的寄托,一种跃动的向上的生命力的象征自然和人物是代表绿色的关键意 象。自然带给我们视觉上可直观的绿意,其清净、安静及平和、平衡也隐含地指向了一个健 全,超俗的人性世界。入物带给我们非直观的隐含的绿意,按照“绿”的不同等级,人物可 分为:鎏丝二塑:l 堡:、:绿”的不同层面代表了不同的生命形态和理想? 鎏堡:塑越 是人性的人健全的人,具体而言就是人在生存、生活中,在寻求农,食、住行时,在获得 物质和精神满足时的状态。包含生命力的旺健和本性的纯良,勇敢、慷慨、好义两个特点。 芦毽绿二、白钆刈剐置巡堡丝直董塑丝塑厶:具体而言就是基本的物质得到满足之后,人便 有了更高的理想。人对自身生命价值有着充分的理解和肯定,努力向世界显示自己的力量, 要求自由主宰自身命运,产生了对真善美的渴望及对“明天”的追求。这是健全人性的极致 状态鎏丛塞建擅:堡鱼尘垒二塑萎墅堡里:自世人展示了他国家重造社会重造的理想,形 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生命哲学。沈氏生命哲学不仅包括“生”,还蕴涵“死”,死亡意识直面了 人的生死问题,它是特殊形态化了的生命意识,因此“死”也应该属于生命哲学的一部分, 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生”包括必然与偶然、情感与理性,命运与意志、非价值与价值、美 与爱、抽象与具体、光辉和庄严七个部分,“死”则包含正视、直面死亡,虽死犹生、超越死 亡两个方面我们从“生死”两面的生命哲学中看到了他对“绿色”的追求和对“绿色” 生命形态的想象。找出了他建构“绿色”生命的证据,得出了沈从文的生命哲学是“绿色” 的生命哲学,纯美的生命哲学的结论。绿色的生命的哲学崇尚身体健全、灵魂美丽的生命形 态这就对他的审美风格产生了尚力和尚美的影响。尚力表现在他赞美充满力量的生命、对 “暴力”的非贬抑态度以及对湘西人带有原始天性的性能力的肯定。由于受到母亲的较多影 响沈从文的气质偏向予婉约、含蓄、心思细腻,爱优美胜予壮美。对美的追求源于沈从文 希望将人性美化社会美化的责任和担当。他希望将一切来“绿”化,以建构一个纯净、和谐 的桃源社会。 关键词: 绿色世界沈从文散文生命哲学 两南火学硕十学伊论文a b s t r a c t “g r e e n ”a n dt h ep h i l o s o p h yo fl i f eo fs h e nc o n g w e n t h es t u d yo fs h e nc o n g w e n sp r o s e m a j o r e di nm o d e r na n d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r yp e n gl e i t u t o r e db yp r o f e s s o rw a n gb e n c h a o a b s t r a c t s h e nc o n g w e n sp r o s et a k et h eg r e e na st h eb a c ks c e n e r y i ni t sw r i t i n g , ”t h e g r e e n ”i sn o to n l yo n ek i n do f o b j e c t i v ec o l o rw h i c he x i s t si nt h en a t u r e ,b u ta l s oi sh i s e m o t i o nr e p o s i n g a n dak i n do fs y m b o lo fa c t i v e n e s su p w a r dv i t a l i t y t h en a t u r ea n d t h ec h a r a c t e r sa r et h ee s s e n t i a li m a g ew h i c hr e p r e s e n t st h eg r e e n t h en a t u r eb r i n gu s t h ed i r e c t v i e w i n gg r e e ni nt h ev i s i o n i t sp u r i t y ,p e a c ea n dg e n t l e n e s s ,a n db a l a n c e a l s oi m p l i e d l ya i ma tap e r f e c t l y ,u l t r a m u n d a n eh u m a n - n a t u r ew o r l d t h ec h a r a c t e r s b r i n gu sn o n d i r e c t - v i e w i n gi m p l i e dg r e e n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t h e ”g r e e n ”t h ec h a r a c t e r sc a l lb ed i v i d e di n t o ”l i g h tg r e e n a n d d e e pg r e e n d i f f e r e n t l e v e l so ft h eg r e e nr e p r e s e n t et h ed i f f e r e n tl i f es h a p e sa n di d e a l s t h ep e o p l eo f ”l i g h t g r e e n r e f e rt ot h eh u m a n n a t u r ep e o p l ea n dp e r f e c tp e o p l e i no t h e rw o r d s ,i tr e f e r st o t h es t a t ew h e np e o p l es e e kt h ec l o t h i n g ,f o o d ,h o u s i n g ,a n d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i nt h e i r e x i s t e n c e sa n dl i v e s ,a n dt h es t a t ew h e nm e ys a t i s f ym a t e r i a l l ya n dm e n t a l l y i t c o n t a i n st w oc h a r a c t e r s t h e ya r ev i g o r o u sl i v e sa n dp u r ea n dg o o d h e a r t e d ,b r a v e , g e n e r o u s ,t h eg o o dr i g h t e o u s n e s s t h ep e o p l eo f ”d e e pg r e e n r e f e rt ot h o s ew h o s u r m o u n t i n gc o m m o nc u s t o ma n dt h o s ew h oh a v et h ed i v i n en a t u r e ,i no t h e rw o r d s , a f t e rb e i n gc o n t e n t e dw i t i lt h eb a s i cm a t e r i a ln e e d s ,p e o p l eh a v eh i g h e ri d e a l s t i l c y h a v eaf u l l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a f f i r m a t i o no ft h e i ro w nl i f ev a l u e t h e yt r yh a r dt o s h o wt h ew o r l dt h e i ro w n s t r e n g t h ,a s kf o rf r e e l yc o n t r o l l i n gt h e i ro w nd e s t i n i e s t h e y a r et h i r s t yf o rt h et r u t h ,t h eg o o d w i l la n dt h eb e a u t ya n d p u r s u e t o m o r r o w ”t h i si st h e p e r f e c th u m a n n a t u r ei nae x t r e m ec o n d i t i o n t h eg o o dw i l lo fc o n s t r u c t i n gt h eg r e e n l i f eo f s h e nc o n g w e nh a ss h o w e du sh i si d e a lo f r e b u i l d i n gt h ec o u n t r ya n dt h es o c i e t y , a n dh a sf o r m e dh i su n i q u ep h i l o s o p h yo fl i f e s h e ne o n g w e n sp h i l o s o p h yo fl i f en o t o n l yi n c l u d e s ”l i v i n g ”b u ta l s oc o n t a i n s ”d e a t h ”t h e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o fd e a t hf a c e d i r e c t l y t h em a t t e ro fl i f ea n dd e a t h i t i s s p e c i a l l ym o r p h o l o g i z e d l i f e l l 两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t h e r e f o r e ”d e a t h “s h o u l da l s ob eap a r to f t h ep h i l o s o p h yo fl i f e 。a n da n i m p o r t a n tp a r t l i v i n g ”i n c l u d e ss e v e np a r t s :t h e ya r ei n e v i t a b l ya n da c c i d e n t a l l y , t h e e m o t i o na n dt h er a t i o n a l i t y , t h ed e s t i n ya n dt h ew i l l ,t h en o n - v a l u ea n dt h ev a l u e , b e a u t ya n dl o v e ,a b s t r a c ta n dc o n c r e t e ,t h eg l o r ya n dt h ed i g n i t y ”d e a t h c o n t a i n st w o a s p e c t s t l e ya l ef a c e su p t ot h ed e a t h ,a l t h o u i g hd i e ss t i l ll i v e s ,a n ds u r m o u n t i n gd e a t h f r o mh i sp h i l o s o p h yo f l i f eo f ”l i v i n g ”a n d ”d e a t h ”w es e eh i sp u r s u a n c et o “g r e e n a n di m a g l i n a t i o no ft h em o d a l i t yo fg r e e nl i f e ,d i s c o v e re v i d e n c eo fh i sc o n s t r u c t i n g ”t h eg r e e n l i f e ,d r a w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s h e n c o n g w e n sp h i l o s o p h yo fl i f ei s t h e g r e e n ”t h ep h i l o s o p h yo fg r e e nl i f ea d v o c a t e sl i f es h a p ew i t hp e r f e c tb o d ya n d b e a u t i f u ls o u l t h i sa f f e c tg r e a t l yo nh i se s t h e t i cs t y l e w h i c hi sp r o - s t r e n g t ha n dp r o - b e a u t y p r o b e a u t yl i e si nh i sp r a i s eo fl i v e sf u l lo fs t r e n g t h ,h i sn o t - n e g t i v ea t t i t u d et o v i o l e n c e ”a n dh i sp o s i t i v ea t t i t u d et ot h ep r i m i t i v es e x u a la b i l i t yo fx i a n g x ip e o p l e i n f l u e n c e dm u c hb yh i sm o t h e r ,s h e nc o n g w e n st e m p e r a m e n ti sg r a c e f u l ,i m p l i c i ta n d e x q u i s i t e h el i k e se l e g a n c ym o r et h a nm a g n i f i c e n c e h i sp u r s u a n c et ob e a u t yc o m e s f r o mh i so b l i g a t i o no f b e a u t i f y i n gt h eh u m a nn a t u r ea n dt h es o c i e t y h eh o p e st om a k e e v e r y t h i n g ”g r e e n ”s ot h a th ec a nc o n s t r u c tap u r ea n d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o f p a r a d i s e k e yw o r d s :g r e e nw o r l d s h e nc o n g w e n sp r o s et h ep h i l o s o p h yo fl i f e 1 1 1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题目:速丝! ! 蔓邀j :圣k 垡全! l 羔 l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参 喀 签字日期:。年眵月a 入日 f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一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i 玛茜导师签名:办弓字付 签字日期:潲年牛月越日签字日期:办再年垆月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两南人学硕十学付论文前言 刖吾 因为边城而喜欢沈从文,从此便迷上了他作品里的味道:乡野中夹杂着 神秘和浪漫,有着清晨露珠的晶莹。弥漫着青草的香气,流动着生命的湘水,简 直一个芬芳的奇异世界。倘徉于沈从文的散文世界,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到如画风 光、如诗景物,还能够聆听到唧唧虫鸣、咕咕乌唱、哗哗水流。他那时而抑扬顿 挫、时而行云流水的文字,加上色彩的调配,把天籁都织进字里行间,组成有声 有色、亦诗亦画的瑰丽多姿、形象生动的湘西风情画和生命哲思的图景。沈从文 的散文里,自然与人物并荣,自然以绿色为背景色,人物以绿色为存在色。透过 散文,我发现他生命的底色绿色,并试图努力追寻他生命的“绿色”,试图了 解他,了解他对于当时社会和民众的想象。透过散文,我们会发现:他是“绿色” 的偏爱者,在其笔下,“绿色”不仅仅是大自然所存在的一种客观颜色,更是他情 感的寄托,一种跃动的向上的生命力的象征。沈从文深深懂得:“一切生命无不出 自绿色,无不取给于绿色,最终亦无不被绿色所困惑。”口1 可以说,绿色是沈从文散文的生命之色,象征了他对湘西现时和未来的关注, 他希望湘西人能永远像湘西的青山和绿水那般既纯美无暇又充满生机与活力。沈 从文的湘西世赛,绿色是整个画面的背景:山是绿的,水是绿的,连作品中的人 物也带有“绿”的色彩。在这个绿意盎然的世界里,沈从文营造着一个云淡风轻、 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桃花源,给现实功利性极强的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一种宁 静、舒缓、柔美的超脱质值。 两南入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绿色意象及其涵义 第1 章绿色意象及其涵义 沈从文的散文里有两大“主角”:静妙自然与纯朴人物,他们息息相应,在其 绿色世界里徜徉,经历生生死死,接受宿命和轮回的洗礼,成为其绿色意象的主 力阵容。自然是“灵”,是他精神休憩的家园、冥思人生的乐土;人物是“魂”, 根植于湘西这片神奇而古朴的土地,参与这里的兴衰过往,最后成尘成土被掩埋 于地底,守卫着湘西。总之,自然和人物都是他散文里独具个性的生命个体。 沈丛塞魏勰鲤旦然基色:既遗新塞砸哭丕基霪塑静逢:瞳至拔壅数羼侵亘 证明。 i 1 宴然 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 在这样一 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山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 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 阱( 括号为论文作者所加,为了方便后文的论述,下 同) 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属永顺县管辖,且为永顺县 货物出口地方。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青翠,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 人。河岸两旁黛色庞大石头上,在晴朗冬天里,尚有野莺画眉鸟,从山谷中竹篁 里飞出来,休息在石头上晒太阳,悠然自得啭唱悦耳的曲子,直到有船近身时, 方从从容容一齐向林中飞去。水边还有许多不知名水鸟,身小轻捷,活泼快乐, 或颈膊极红,如缚上一条彩色带子,或尾如扇子,花纹奇丽,鸣声部异常清脆。 白日无事,平潭静寂,但见小渔船船舷船项站满了沉默黑色鱼鹰,缓缓向上游划 去。( 傍山作屋,重重叠叠,如堆蒸糕,入目景象清而壮。一派清芬的影响,本县 老诗人向伯翔的诗,因之也见得异常清壮。) 0 1 ( 最动人的还是身后高地那一片待收获的高梁,枝叶在阳光雨露中已由青泛 黄,各顶着一丛丛紫色颗粒,在微风中特具萧瑟感,同时也可从成熟状态中看出 这一年来人的劳力与希望结合的庄严。) 从松柏树的行列缝隙间,还可看到远处浅 谈的绿原,和那些刚由闪光锄头翻过赭色的田亩相互交错,以及镶在这个背景中 的村落,村落尽头那一线银色湖光。在我手脚可及处,却可从银白光泽的狗尾草 细长枯茎和黄茸茸杂草问,发现各式各样绿得等级完全不同的小草。“1 在以上几段颇具代表性的描写自然景色的文字里,沈从文连续使用了“碧” “青“翠”“绿”这四个字眼,后面三者特别是“绿”( 结合附录) 这个字眼还被 多次运用,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他对绿色的偏爱,而又从他对绿色的钟爱之情可 2 两南大学硕十学付论文第1 章绿色意象及其涵义 体会到,绿色正是其生命底色。在大自然那绿色的怀抱里,沈从文感受到的是一 个清净、安静而又平和、平衡的世界,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家园、生命的皈依,为 此,他久久迷恋于自然的山、水、云、鸟、花、草而难以自控。“沈从文觉得自己 被绿色所包围,所征服。绿色在流动,像一部伟大的乐章,在时间的交笛中鸣奏。 虽然眼前一切,因绿色分配比例的不同,产生着各种差异,它们却综合成一种比 乐律更糟微的境界。在这境界中,沈从文觉得没有了对生命的痛苦与愉悦,也消 失了对人生的绝望与希望,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谐和中还突出了一份自然的 明悟,文字无法表现它,音乐也无从为力。”“眼前的景象似乎正与人生契合,绿 色是生命的象征,”“1 尽管如此,他并不是个缺乏理性的人,恰恰因为他还 算理性,才不愿意涉足喧嚣、贪欲的异化人性世界。在那个浑浊的时空,他找不 到静寂与纯粹,灵魂孤苦无依得不到安放。 又透过上述描写自然景色的段落,我们感受出这样一种基调:清静而略带忧 郁,在沈从文生动的描绘中似乎也看到了那一幅幅宁静、恬淡、充满忧思的画面。 虽然是描绘自然,却并不局限于自然,透过自然把笔触延伸到人的世界,言在此 而意在彼( 结合附录。见引用段落部分小括号里的文字) 。 徜徉在自然的怀抱,沈从文还是对湘西人民( 包括他自己) 、对生命和理想恋 恋不忘:他忘不了勇敢、强健的水手,忘不了老诗人清壮的诗,忘不了生物各自 的心事和性情,忘不了生命的光辉与无奈,还忘不了手中的一支笔。诸多的“忘 不了”让他无法潜心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让他无法肆意在自然的怀抱里欢腾,他 有的是用理性来约束自己奔流的情感,好时时提醒自己不忘记手中的一支笔以及 他建希腊小庙的动人初衷。 在沈从文这里,“自然”是有灵魂的,有它自己的个性,是独立而非孤立的, 它的清净、安静及平和、平衡指向了一个健全、超俗的人性世界,抑或可以说是 清净、安静而又平和、平衡的大自然是健全、超俗的人性世界的投影。“沈从文所 建构的艺术世界是两种美的因素交织而成。这便是人性美与自然美。作为两种美 交汇融和的契机便是湘西乡土所独有的那种人与自然谐和的原始性形态。若人性 美是沈从文作品所表现的核心,那么自然美则是其突出的持征。在沈从文的作品 里,“自然”不仅是尽善尽美的,而且成为衡量人性的尺度。”“1 自然,就不再是 无我之境,而是融入了作者意志的有我之境,在此有我之境中,物皆带有他的情 感,描绘自然却心牵人事,沈从文物我两不忘。这和梭罗的瓦尔登湖不大一 样:瓦尔登湖里也有大量的自然描写,风景优美如画、令人醉往,赛过边城数 倍。但梭罗在面对美景时,心态很平静,没有什么杂念,就算牵扯到人事也是顺 便提及或者轻轻带过,并没有深究下去的意思,他造的是一个无我之境,泯灭了 自我意志,以一种纯客观的高度和谐的审美心境来观照外物。他应该完全为瓦尔 两南人学硕十学忙论文 第1 章绿色意象及其涌义 登湖所陶醉,还做了段时间隐士,在湖边造了一座木屋居住下来。可能在他看 来,为了瓦尔登湖的纯美风光丽与俗世隔绝是值得的,人生难得几回“醉”! 他可 以物我两忘,但沈从文却做不到。沈从文一生坎坷,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风风雨雨, 一颗千疮百孑l 的心被挤迫得敏感却坚韧,他习惯了无时无刻以一把“乡下人”的 尺度来衡量一切、评判一切,身在桃源却心在俗世。的确,有太多太多,他放不 下:亲人、朋友;理想、生命;现时、未来。忧思一直如影随形紧跟着他。就算 面对清净、平和的自然,忧思也绝不放过他,同时,却也承载着他。没有它,他 很可能就成不了底蕴深厚的作家,而只能是一位多愁善感、喜山好水的风物描绘 家。 自然带给我们的是视觉上可感的矗观的绿色、直接的绿意,它的碧、它的青、 它的翠,都让我们好着迷,不禁渴求将这杯绿意盎然的醇酒一饮而尽,好醉在它 清静而略带忧郁的怀抱,享受它提供给我们的那一幅幅宁静、恬淡而充满忧恩的 绵绵情画。没有为美景所痴迷,在沈从文笔下,自然是人的生命形式的另一种表 现,“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同他对人的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分不开,他以泛神论观点 认识自然,认为大自然无不具有神性,亦即人性。这是他将大自然人格化的结果。 大自然中凡生命的欢跃,在他看来,无不具有人性的美。生命,是大自然所赋予 的。凡有生命的生物,在自然的雨覆阳光下萌发、生长、跳跃,这一切均使沈从 文十分醉心和神往。川”沈从文向往的是一种清净,平和的生命形态,即人与自然 的和谐相处。“时空交织,物人契合,动静相依,是这自然美境构成的外在形态。” “沈从文笔下的自然很是清静,山、水、树,石、烟等是其意象的主角,一切是 那么清淡而静美,少有动感和声响,有的也只是细碎人语声、野莺画眉鸟的啭唱、 松鼠在树枝间的惊窜跳跃、田间传来的锄地声、村落中传来的春米声、虫乌搏翅 声等比较微弱的动态和声响,对我们的视听不会造成强烈冲击,使人振聋发聩, 而是带给我们清静和理性,使得我们能够让自己清净、平和下来,带着理性去看 待事事物物。但这不同于老庄的清静无为,他让我们在清静中有为,为国为家也 为己,叫我们随时随地都不要放下自己的那一把尺和称,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来审 视一切、更新自我。绿的自然作为一片纯净的空间,与喧嚣、死沉的都市相对比, 在此,沈从文可以暂时安放自己那颗倔傲、孤独而坚韧的心,让自己沉重的灵魂 得以片刻休憩。自然就是他生命的家园,心灵的皈依,他爱自己的“家”,希望与 它长相伴,但是那个不安的灵魂所承载的太多,逼得他不得不离开家园,到更广 阔的天地去寻求答案和解脱。 皆凡生命,有灵有魂才完整、鲜活,上文分析了沈从文散文中作为“灵”的 自然,接下来应分析作为“魂”的人物。 4 阳南大学硕十学 市论文第1 章绿色意象及其涵义 1 2 人物 沈从文笔下的人物不仅性格各异,而且生命形态也呈现出高低两个不同等 级,以其生命底色“绿色”为标准来划分则是:“浅绿”与“深绿”,“绿”的不同 层面代表了不同的生命形态和理想。 每每投入自然的怀抱,畅饮自然的纯美“绿酒”之时,沈扶文便有这殷感悟: “我仿佛触着了生命的本体。在阳光下包围于我身边的绿色,也正可用来象征人 生。虽同一是个绿色,却有各种层次。绿与绿的重叠,分量比例略微不同时,便 产生各种差异。这片绿色既在阳光下不断流动,因此恰如一个伟大乐曲的章节, 在时间交替下进行,比乐律更精微处,是它所产生的效果,并不引起人对于生命 的痛苦与悦乐,也不表现出人生的绝望和希望,它有的只是一种境界。在这个境 界中,似乎人与自然完全趋于谐和,在谐和中又若还具有一分突出自然的明悟, 必需稍次一个等级,才能和音乐所煽起的情绪相邻,再次一个等级,j 能和诗歌 所传递的感觉相邻。”9 1 “一切生命无不出自绿色,无不取给于绿色,最终 亦无不被绿色所困惑。”“” 虽然,颜色原是非主观的东西,可是,当它被注入人的情感、与作家的个性 连在一起之时,它给人的感觉,就远远超出客观颜色之上了。绿色,就不再是无 我之色,而是融入了作者的灵性与意志,使作品具有柔和、清新、明朗格调的生 命底色。沈从文以自己的心和情来观照世间万物,故湘西人皆被着上他的生命底 色绿。 1 2 1 人物形象之“浅绿”: 这里指的是人性的人,具体而言就是人在生存、生活中,在寻求衣、食、住、 行时,在获褥物质和精神满足时的状态。这是一种世俗而不鄙俗,平凡而不平庸 的生命形式,这种生命形式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 ( 1 ) 生命力的旺健 “我”的“自在”生命 第二年后换了一个私塾,。这一年的生活形成了我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 础。我问或逃学,且一再说谎,掩饰我逃学应受的处罚。我的爸爸因这件事十分 恼怒,有一次竞说若再逃学说谎,便当砍去我一个手指。我仍然不为这话所恐吓, 机会一来时总不把逃学的机会轻轻放过。当我学会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 不同社会中去生活时,学校对于我便已毫无兴味可言了。 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 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须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 上学来。【旧 西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l 章绿色意象及其涵义 显然,幼时的“我”是一个活泼好动、不墨守成规的灵敏而淘气的小孩,总 是有着自己对于生命的种种想象,总是希望通过接触大自然、通过自己的实际经 验来认识一切、辨别一切。在“我”眼里,学堂以外的一切都是如此生动、有趣, 让人惊喜,且让人忍不住去探询。 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 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 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 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 生命于“我”而言,多彩而灵动,私塾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稀奇。比起那些 一天到晚只知道“四书五经”的乖小孩,“我”的生命是多么明媚、自在:有蔚蓝 的天字、充满欢笑的河水、散发清香的丛丛青草以及草丛中会发出不同声响的各 种昆虫。可其他小孩犹如沉在一口狭窄的井底,只知道背诵一些过时的、没有实 际意义的古书,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广阔、多么光彩,但“我”却通过接 触人生那本大书,对于社会和生命有了生动而真切的了解,这于“我”一生受益 无穷。从“我”身上,展现的是一种孩童时代所放飞的生命形态,自由、轻快、 随性。私塾中的逃学习惯表现出沈从文的冒险心态,更反映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 热爱自然、钟情于自然及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意念。 湘西人( “我”除外) 的强健原生态生命 见小船已开出后,老头子方不再坚持那一分钱,却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 下,躬着腰向前走去了。我闯他有多少年纪,他说七十七。那样子, 简直是一个托尔斯太! 眉毛那么长,鼻子那么大,胡子那么多,一切都同画像上 的托尔斯太相去不远。看他那数钱神气,人快到八十了,对于生存还那么努力执 着,这人给我的印象真太深了。“ 水手多强壮勇敢,眉目精悍,善唱歌、泅水、打架、骂野话。下水时如一尾 鱼,上岸接近妇人时象一只小公猪。白天弄船,晚上玩牌,同样做得极有兴致。” 【i 耐 妇女多壮实能干,大手大脚,善于生男育女。n 町 ( 结合附录4 和附录5 ) 这些人或是英雄,或是侠客,或什么也不是,没有 高贵的身份,但有一点却是他们所共同拥有的:强健的体格。有的在面对比自己 强大的敌人之时,靠自己的强健体魄和超人勇气与之对抗并取得胜利;水手“白 天弄船,晚上玩牌”,“下水时如一尾鱼,上岸接近妇人时象一只小公猪”,一切劳 苦与作乐的本钱都是自己强健的体魄,这是他们生存的本钱,包括那个七十七岁 的老头,在耋耄之龄还依然如年青小伙一般有着强壮的身体和谋生的勇力,着实 叫人敬佩:妇女的强壮则最终体现在“善于生男育女”,旺盛的生育能力向来是衡 6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1 苹绿笆薏象及其涵义 量女性健康和价值的一个标准。他们没有渊博的知识,甚至也没有太高尚的理想, 但是,他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是强健的希望,他们纯洁如水晶,无邪如小兽, 有着自己最本真最淳朴的做人原则与道德观念,他们是生长在湘西、守护着湘西 的健壮绿树,代表了湘西人原始的、健康的生命形态。这无疑与都市人那种糜烂 的生命状态,被鸦片、药物等所毁坏的病态躯体,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沈从 文虽鄙视都市人,却也警示了他们,告给他们沉沦过后的不堪后果,他多从人伦 角度,强调都市现代文明畸形发展所带来的人的本质的失落和伦理沦丧。 ( 2 ) 本性的纯良、勇敢、慷慨、好义 那里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侮无扰。农民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 法。商入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 谋取什一之利。人人沽身信神,守法爱官。n ” 慷慨好义,负气任侠,楚人中这类古典的热诚,若从当地人寻觅无着时,还 可从这两个地方的男子中发观。“” 游侠者行径在当地也另成一种风格,与国内近代化的青红帮稍稍不同。重在 为友报仇,扶弱锄强,挥金如土,有诺必践。尊重读书人,敬事同乡长老。换言 之,就是还能保存一点古风。“” 纯良,勇敢、慷慨、好义( 结合附录6 和附录7 ) ,是湘西人最为典型的性格 特征,贯穿了他们的祖祖辈辈,男女老少皆是如此。他们或许缺金钱、缺食物、 缺知识、缺理想,但绝不会缺纯良、勇敢、慷慨、好义的本性。这是他们之为人 的标志和基本品质。他们真是很可爱的入,相互问没有欺诈、没有算计、没有谋 害,有的都是公平、正义和相互帮助的热忱,他们与美丽的湘西山水融为一体, 共同构建了一个纯美的和谐社会:山美水美人更美。他们有话语解决不了的事, 可以在夜晚通过单打独斗来解决,打完了谁也不记仇,还可以做朋友;可以无限 制地行侠仗义,而不计较成本和个人安危( 田三怒) :不知道还有多少像牛保一样 的多情水手,不计较对方的妓女身份而与之产生感情,并且真心地爱对方,给予 她们自己所能够给予的。他们深深根植于湘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生于斯, 长于斯,最后成尘成土回归于斯。他们是朴实的湘西魂,烛照着这片沃土的兴衰 过往,与之同生共死,荣辱不惊。 纯良、勇敢、慷慨、好义,加上强健的体魄,基本上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了。 这样的人格不仅存在于湘西。更深深根植于沈从文的脑子里,这是他对人的希望, 对社会的希望,对未来的希望。这种人格立足于现实,也包含了他的幻想,是他 所幻想的较为健全的生命形态,生命因此朴实而高尚,与世俗而不鄙俗、平凡而 不平庸达到了对立统一。生命因此而多方多彩,而鲜活生动。 1 2 2 人物形象之“深绿”: 7 阴南大学硕十学佗论文 第1 章绿色意象及其涵义 “深绿”的人指有着神性的人,具体而言就是基本的物质得到满足之后,人 便有了更高的理想,这是健全人性的极致状态,人对自身生命价值有着充分的理 解和肯定,努力向世界显示自己的力量,要求自由主宰自身命运,产生了对真善 美的渴望及对“明天”的追求。这样的并人不多,但却个个都是道德的精英,人 格的强者。 二十年后,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 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嘲 为了读过些新书,知识同权力相比,我愿意得到智慧,放下权力。我明白入 活到社会里,应当有许多事情可作,应当为现在的别人去设想,为未来的人类去 设想,应当如何去思索生活,且应当如何去为大多数人牺牲,为自己一点点理想 受苦,不能随便马虎过日子,不能委屈过日子。” 望着汤场的流水,我心中好象忽然彻悟了一点人生,同时又好象从这条河上, 新得到了一点智慧。的的确确,这河水过去结我的是“知识”,如今给我的却是“智 慧”。山头一抹淡淡的午后阳光感动我,水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我。我心 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万汇百物,对拉船人与小小船只,一切都那么爱 着,十分温暖的爱着! 我的感情早已融人这第二故乡一切光景声色里了。恤1 这种人热爱智慧、鄙视权利、喜欢思考、博爱而大度,多为别人设想,“常常 为人生远景而凝眸”,是比浅绿人物更高一级的人格形象。( 人人生而平等,这里 的“高级”指的是人格和素质的等级差别,而非身份、地位的高下。) 人要是到了 这种程度,他的修养也就差不多了,不应该被任何人所鄙薄了。这才是沈从文对 于生命的终极想象,是他幻想中最为理想的人格状态,可惜,达到此级的人为数 极少,他自己则是风毛麟角中的一个。他是理想人格的筹划者,更是践行者。他 反思过去、烛照未来,用手中不愿放下的那一支笔建构了一个和谐、有序的湘西 社会,虽然不时令人忧愁,但总体却是美丽的、美好的。用一个词来评判这种生 命形态,可谓之“超俗”,表现为一种超越了人性的神性,是各种美好人性的极致 化、集中化。“浅绿”的人是健全的,“深绿”的人是超俗的,二者合而为一,带 给我们并非视觉上可直观的“绿”而是隐含的绿意。自然是“绿”的表象和直观 呈现,而湘西人则是“绿”的底蕴和精魂,绿的自然界作为一片纯净的空间,与 喧嚣死沉的都市相对比;绿的纯朴乡下人作为健全厶搔的代表,与虚伪被阉割的 都市人相对比。 沈从文感到,人与自然的亲密融合,才是湘西山水奇异、秀美的真正原因。 可以说,在湘西的山水中,始终浮现着“绿”人的灵魂,他们是这片奇山秀水的 精灵,这与都市人生活的空虚、堕落是截然不同的。这里,绿色不仅仅是色彩, 更是人的生命状态,一种跃动的蓬勃的生命力的象征,也是沈从文的一种情感寄 8 曲南人学硕十学付论文第1 章绿色意象及其涵义 托绿色是沈从文散文的生命,象征了他对湘西未来的关注,他希望湘西人能 永远像青山绿水一样,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灵魂自主不会迷失。 从人性和道德角度来剖析和揭露国民性弱点并加以改造,是中国“五四”时 期启蒙主义作家共同的社会理想。沈从文作为后来者,也着力于中华民族传统德 性的挖掘、概括与想象,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从人性和道德角度改造社会的崇高 理想。 9 硝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第2 章生命哲学中的“绿色” 第2 章生命哲学中的“绿色 2 1 沈从文的生命哲学 在研究沈从文的众多学者中,凌宇教授是较为著名的一个,他对沈从文的研 究很有概括性。他把沈从文的生命哲学归结为“生命”与“生活”两点,提出了 他对于沈从文生命哲学的理解:“生命”是超越“生活”层面的属于人生高尚理想 与情操的活动。“生活”即是吃、穿、住、用、行这些世俗层面。“生命”又表现 为“人性”与“神性”高低两个不同的层次。而在本人看来,沈从文散文所透露 山的生命哲学实有更为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不仅包括“生”,还蕴涵“死”,但“死” 往往为研究其生命哲学的人所忽视。死亡意识直面了人的生死问题,它是特殊形 态化了的生命意识,所以本人认为“死”也应该属于生命哲学的一部分,而且是 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个体只有在充分认识和体验死亡的基础上,才能更加懂得“生” 之价值和意义。“生”之部分主要包括了以下七个方面: 2 1 1 必然与偶然 人的命运往往因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混合作用而崎岖坎坷。以沈从文自己 为例,本来若服从命运安排,一生留在家乡或者附近,必然“做了一个小绅士, 我的太太一定是个略有财产商人的女儿,我一定做了两任知事,还一定做了四个 以上孩子的父亲;而且必然还学会了吸雅片姻。”2 3 可是,他并不甘心遵从“必 然”,不情愿服从野蛮、愚昧的统治者,不情愿看到暴力、血腥的屠杀场面,为了 寻求文明和新知,做个良知没有被埋没的人,或许也有逃离可怕、残忍的部队屠 场的原因,他终于还是鼓足勇气逃离了湘西这个美景和恶梦并存的奇域,远赴北 平。到了北平,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四处投稿。可是生活远比想象中的艰难,他 的各处试验都失败了,生活陷入绝境。环境越是艰难,人就越是脆弱,更容易放 弃先前的理想,甚至迷失自我。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民众文艺的“两个编辑 也来到我的住处了。我有了朋友,我的生活,就快有日头的光照及了。”酬正是偶 然的好运带来这可贵的友谊,决定了沈从文以后的路。“若果当时到我住处的,不 是这两个编辑,却是那个照相制版学校的校长,到现在我或者已经成一个照相技 师了。因为我那时还不明白我学照相适宜一点,还是学写文章适宜一点。“2 ”只差 一点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将少了一位伟大作家,后人也就无法阅读到关于那个 美丽而神秘的湘西世界的一系列作品,这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大损失,也是 民族文学精神的缺失。总之,这确是一大憾事。还好,沈从文比较幸运,遇到了 l o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第2 章牛命哲学中的“绿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 ! ! ! ! ! ! ! ! ! ! e ! ! 自! ! ! ! ! ! ! ! ! ! ! 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皇 热心朋友,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选定了自己的人生。当然,这也是中国现代 文学的幸运。正是偶然和必然的对抗和统一,造就了作家沈从文,正因为他经历 了太多的偶然和必然,他才对它们深深感怀:他认为“偶然”很常见,但却很难 把握,它似乎比“必然”更能决定人的命运,叫人无法控制,却也抗拒不了。“偶 然”常常和“情感”一起作祟,将他的工作理想和一点自信心毁去,所以当他接 近“偶然”时往往感到害怕丽非惊喜,尽管“偶然”带给他不少好运,对于他成 为作家意义重大 可以想见,沈从文开始对自己缺乏自信。试想想,一个从农村初到大城市的 年轻人,对于自己的身份和学识怎么自信得起来? 只要是一个稍有自尊的人恐怕 都会有此种感受。不自信的入往往把命运的转折和需负的责任让“偶然”来担负, 好为自己的自卑和软弱寻找遮蔽。虽然他也非常勤奋,省下薪水买字帖,深夜还 独自练习写字,希望自己能有出息。但这可以说都是由于他因为自卑而产生的自 强心态。自强和自卑往往是双面合一的。 总之,必然的勤奋和偶然的运气,造就了沈从文,创造了新文学史上光辉的 一页,同时还告诉我们,“神话”背后蕴涵了多少艰辛的执着和生命的坚韧。沈从 文鼓励自己也鼓励了后辈,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后世对于湘西的想象和向往。 2 1 2 情感与理性 但凡作家,大都情感丰富,沈从文作为一位优秀作家,当然更不例外。用心 体会他的散文,会发觉他一直被多种情感所困扰,是个情感相当丰富丽复杂的入。 有情才有感,有了真情才会有实感,才会产生不朽的作品。正因为诸多情感因索 制约着沈从文,通过他的明慧头脑和一支妙笔,成就了中国现代一位风格独具的 大作家,所以探析他的情感是有意义的。由于沈从文一生波澜起伏较为坎坷,他 的情感复杂就不难理解。其中有四种情感较为强烈,给人印象深刻: ( 1 ) 孤独 面对自然时沈从文感到孤独:与人接触时他感到孤独;读了些新书之后,生 活显得极有希望了,他却还是感到孤独。他总觉得个人生命“无所皈依,亦无所 附丽。上天下地,粘滞不住。”。1 他孤独,是因为他清醒、超越世俗,有着高于一般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