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论文)初中生强迫现象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生强迫现象研究 摘要 目的:初中生强迫现象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强迫现象的影响进 行探讨。 方法:以班为单位,用莱顿强迫问卷( 儿童版) ( l o i c v ) 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 e m b u ) 这两个量表,调查扬州市市区和仪征市城区六所初中三个年级2 1 个班的 学生,收回有效问卷8 6 9 份平均年龄1 4 6 2 1 0 4 岁,男生占4 9 4 8 9 6 结果:1 初中生l d i c v 是否得分:男生1 1 1 7 3 2 4 ,女生l o 2 0 3 2 3 ;干 扰分:男生1 6 2 9 8 7 9 ,女生1 2 8 0 7 8 1 初二年级的学生较多体验到强迫现象, 尤其在整齐清洁方面表现突出( p 初一同年级之间,男 女强适现象检出率无差异3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强迫现象的检出率没有差别独生 子女较多体验到强迫现象,尤其是检查重复方面表现突出口 0 0 1 ) 男独生子女检查 重复方面较多体验到强迫现象( p o 0 1 ) ,而男非独生子女较多体验到强迫现象 口 o 0 1 ) 毛女生强迫组较正常组更多体会到父母的过度保护,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 解、过度干涉:男生强迫组较正常组更多体验到父母的过度干涉、惩罚严厉,母亲 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强迫组中,初三男,女生均较多体验到父亲的拒绝,否认; 初一男生较多体验到母亲的偏爱;初三女生还较多体验到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及过 度保护,干涉。男生更多体验到父亲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女生更多体验到父亲情 感温暖与理解5 l o i c v 是否和干扰两项总分均与f f 2 ( 父亲惩罚、严厉) f f 3 ( 父亲过分干涉) 、f f 6 ( 父亲过度保护) 、m f 2 ( 母亲过分干涉,保护) m f 3 ( 母亲 拒绝否认) m f 4 ( 母亲惩罚、严厉) 有明显的正相关( p o o o l l 结论:初中生普遍存在强迫性体验,强迫现象的总检出率为2 9 1 ,男生检出 率高于女生,初二年级的检出率最高,主要表现在整齐清洁方面独生与否对男生强 迫现象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对女生强迫现象的发生与否没有影响,而对男女生强迫现 象的严重程度均没有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强迫现象出现与否及严重程度均有相关, 父母越多对子女采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的教养方式,子女在 l o i - c v 是否争干扰两项总分会越高,出现强迫现象的几率就越高,严重程度也会越 高。一方面提示应该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加强关注,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干预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提示父母应该多给予子女积极的情感关注,运用合理和容易让子女接受的教 育方式 关键词:初中生;强迫现象;l o i _ c v ;阴b u ;相关 v h 0 b s e s siv e c o m p u l siv ep h e n o m e n o nin p rim a r ys c h 0 0 ls t u d e n t s a b s t i 己a c t o b j e c 廿v e :t 0c x p l o r eo b s 锚s i v e c o m p u l s i v ep h c n o m e l l o ni n 曲m a r ys c h o o ls t u d e i l t s ,柚d t l l er c l a t i o nw i t l lp 缸e n t a lr e a r h l gp a :t 妇i l s m e m o d :8 6 9p d m a r ys c h 0 0 ls 眦酏a g e d1 4 6 2 1 0 4 蹦l 卜o l d ( 4 9 4 8 m a l c ) w 讹 m e a 蹭f e dw i t h 【硝o no b s 路s i o n 鑫l 妣e n t o r y c h i l d 、坛s i o n ( l o i c v ) a n de m b u 。 r e s u l t :t o t a l 灿o8 c o f eo fl o i c v m a l e1 1 1 7 3 2 4 ,缅l a l el o 2 0 3 2 3 i n t 盯f 硝n g s c o m :m a l e1 6 2 9 8 7 9 ,向n a l e1 2 8 0 7 8 1 t h et o t a iy e s n os c o f eo f s t i l d e n to f g r a d e 似o w 勰h i 曲盯m 锄o l l l 盯g f a d 髂,e s p e c i a l l yi l ld 明l l l i n 锚s 觚dt i d i n e 姆( p o 0 5 ) 1 r t 壕 i n t e r f 舐n gs c o r eo fl u c l c yn 咖曲盯o fb o y so f 孕a d et w ow 私h i 曲e rt l l 锄。吐嘧曙( p g r a d eo t h c f ew 勰n 0d i 丘醯胁c cb e t w 嘲d i 丘盯廿l ts e x si ns 锄eg 隐d c a n dt l l e r ew 部n od i 妇衙e i l c cb e 咐嘲l l yd l i l d 柚dn o n - o i i l yc h i l dt o o n l cy e 蚋l os c o r eo f l u c 埘n 啪b e ro fn o n - o l l l yd 【l i l di sh i 曲e rt l l 觚o i l l yc l l i l d ( p o 0 5 ) ,l ei l i t e 正面n go f c b e c k i n ga n dr e p 鲥t i i n b o t hn l a i e 觚d 觚a i e n o n o l l i yc h i i dw 僦t l i g t l 盯t h mo n i yd 缸l d o fs 锄es e x ( p o 0 5 ) 1 1 l ct o t a ly e ms c o r e 锄di n t c r f 舐n gs c o r co fl o i - c v p o s i t i v e c o r r e 吐i o n 砸mf f 2 眦i s h m e mo f 鲫时) ,f f 3 ( o v 盯i i l t e r v c n 的no f f 五t l l 神,f f 6 ( o v 盯 p r o t 。c t i o no f f h 吐l e r ) ,m f 2 ( o v 盯i n t e r v e n 虹o na n do v 盯p r o t 。c t i o no f m o m e f ) ,m f 3 ( 啊e c t i o f m o t h 神,m f 4 q u n i s h m 锄to f l m 哪( p 0 0 1 ) t h es c o r co f o v e fi n t e r v e 重l t i o n 柚do v e r p r o t e c t i o no fb o t l lp 姗t so ft l i e 鲫u po f 曲s e 鹋i v 争c o m p u l s i v ep h e m c n o nw 嬲h i g h 盯 t l l 锄t l l en 咖a lg r o u p t h es c o r eo f o v e ri n t e n ,t i o n 柚do v e rp f o t e c t i o no f b o t hp a r 印临, p u n i s l l i n e n to ff a t l l 盯o ft l l e 筝m l po fo b s e s s i v e - c o m p u l s i v ep h e n o m e n o ni nm a l et l l 觚 f b m a l e t h es c o 化o fo 、啊i n t e r v 锄t i o n 柚do v 盯p r o t e c t i 0 1 l ,锄o t i o n a ls 邺na n d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f a m e ro ft h eg d u po fo b s e s s i v e - 伽p u i s i v ep h e n o m e n o ni nf 咖a l et l l 觚 m a l e c c i u s i o n :o b s e s s i v e - c o m p u l v ee x p 嘶e n c e a f ec o m m o ni np f i m a r y8 c h o o l g n l d t st h e t o t a l s c r e e l l i n g 叫t r a t i oo fo b s e 髂i v e - c o m p u l s i v ep h e n o m e n o nw 硒 2 9 1 ,w i i l lh i g l 】脚m t i oi i lm a l c ,w i t l lh i 曲嚣tr a t i oi i l 伊a d et w o t 1 1 e 、托s d i 商亭r e n c c b e 咐啪彻l yc h i l d 锄d n - o n l yc h i i di nt h cd 印mo fo b s 岱s i v e - c o m p u l s i v ep h e i l o m 咖n v l i l t h e p a t t 咖o fp a r 衄t a l 嘲f i n gh 够伊e a t 毋b 吐咖i n g 锄dd 印m o f o b s 嚣s i v 。- c o m p u l s i v ep h 舶伽e n o l l s op 嘞t ss h o 试dp a ym o f ep o s i t i v ea t i o nt h e i r c h i i d 豫1 k e yw o r d s :埘m a r y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o b s 嚣s i 悖唧l s i v ep h e n o m 锄o n ;l o i c v e m b u :c o r r e c 矗o n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 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 需亲笔) 签名:p 乐扇乞燕硐年彳月膨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南京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始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 需亲笔) 签名:良j 、日乞謦,加7 年月辟曰 洲一燃:和蔽友二。尹细佃 v 0 瞎 1 引言 随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越 来越多地开展。最近国内有资料显示,青少年强迫问题尤为突出,与抑郁、焦虑一样 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内关于中学生强迫现象的研究的资料并不 多。 1 1 选题缘由 1 1 1 强迫现象的界定 强迫现象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很多学者注意到几童时期的仪式动作 或行为与强迫障碍的关系。强迫现象是指在近一段时间内出现的,以强迫为主的显著 的思想、冲动、意象和行为现象。当强迫现象发展为习惯性行为,以强迫思维或穷思竭 虑为主的病人可表现为观念、心理表象或行为的冲动。内容虽有变异,但总是令病人瘸苦大多 数强迫动作涉及清洗( 特别是洗手) ,反复检查以防范潜在的危险情境、保持有序和整洁。常有 害怕的心情,如害怕自己遇到危险或害怕由自己引起危险,反复出现,并严重到引起强烈的 焦虑、不安并且( 或者) 显著干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就形成了强迫症( 简称0 c d ) 。 也就是说,强迫症是指强迫的严重状态【2 】。 李占江【3 】等的研究说明在中学生阶段学生普遍体验到强追现象的存在。在性别方 面,强迫现象对男生的影响较为显著,中学生的强迫现象主要表现在幸运数字、检查 和重复、一般强迫思维等方面锝分,而女生的强追现象更多表现出以整齐、清洁内容 为主,而男生以检查、重复的内容较突出。而强迫症多发病于青春期,发病的平均 年龄在2 0 岁左右,男性的发病高峰年龄是青春期,而女性在2 0 2 4 岁之间,男女 患病率近似。大多数o c d 起病缓慢,无明显诱因,病程是慢性的。病人的生活和 职业功能显著受影响。o c d 是以重复的闯入的思想、冲动意念( 强迫观念) 和刻扳 的、重复的行为( 强迫动作) 为特征。患者认识至这些观念和仪式是毫无意义的、不合 理的,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烦恼。多数患者有多种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b a c r 通过各个主要症状之间的关系发现,强迫行为是对强迫观念的典型反应【4 7 】。 1 1 2 问题普遍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各个方面的压力都在加大,人们的心理压力也在 不断的增加,心理健康状况也越加令人担忧,这就给大量的心理问题的出现提供了很 好的滋生环境。强迫症是与恐怖症、精神物质滥用、抑郁症并称的四类常见的精神障 碍之一。强迫现象作为强迫症早期的必然症状,涉及到的个体越来越多。 有研究发现,在非临床样本中有8 0 的人报告有过强迫观念,而约有5 0 9 6 的人报告 韧中生强迫现象研究 曾经有过强迫行为【盯。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状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之一2 】。 现在青少年的升学、就业压力重重,从小大多数父母都会进行“高标准、严要求” 的教育,很多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分严格,要求完美,给孩子巨大的学习压力,产生 恐惧失败的不安心理。岳氏i i ,】等认为,父母过于频繁、严厉的惩罚、责骂和苛刻的要 求,促使子女形成“高道德”标准的超我。这时,子女在评价自身的行为、态度和欲 望时,往往过分苛刻和严厉,从而产生明显的罪恶感、耻辱感和自我谴责,为神经症 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因此,对存在此现象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者提高对此现象的敏感性,及早加以干预和控制。 1 1 3 文化因素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被文化塑造的产物。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妮认 为,认为正是文化的冲突导致了人的内心冲突。强迫现象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呈现出 比较高的发病率。这与我国的特殊文化有关。 中国人的自我认知比较有特色,较常见的:一是内省式自我认知;二是观照式自 我认知。观照式自我认知足见中国文化的社会取向特色,人人以“观他人之行为正己 身”,中国有很多俗语表明了中国人行为的集体主义取向,如“人怕出名,猪怕壮”、 “枪打出头鸟”、“不敢为天下先”等,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人在自我表现时怕“出格” 的思想 堋。这个“格”也就是在传统文化里认为的适宜行为的标准。传统的求同的思 维方式讲求得过多、过度,在我们教育的初期就会助长一些比较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不善改变等性格特点,而这些不良的性格基础就是强迫症的性格基础。具有这种性格 特点的人,在遇到某些特殊刺激后,易出现强迫现象。 1 2 研究意义 1 2 1 理论意义 对该类现象进行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通过临床调查和分析,总结出这类患者人 格特征、教养方式的特殊性,以便进一步深入、系统地了解此类现象。 一般易出现此类现象的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遇到问题多采取强迫行为或 强迫性穷思竭虑的方式来缓解焦虑,有研究显示强迫现象的出现是有其人格基础的。 通过此研究,探讨中学生强迫现象个体是否存在特殊的人格特征? 得出较为突出的人 格特点? 探讨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的差异性? 存在此现象的个体存在着一定的性格基础,而性格及行为方式的形成,与人类社 2 引言 会化的第一参照群体父母,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作为比较直接的影 响方式,与此类人群性格与行为方式的形成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通过此研究,探讨 此类人群是否存在特殊的教养方式? 得出较为突出的教养方式? 探讨与对照组的差 异性? 1 2 2 实际意义 1 、对此类人群特征症状的研究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意义,提取中学生群体中存 在的强迫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利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此种现象的识 别能力。 2 、对存在强迫现象的个体进行人格特征的分析,可以提高中学生心理保健工作 的针对性。 3 、对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特别是父母教养方式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给父母 教养方式的改进提供依据。 4 、对中学内存在的强迫现象进行考察、分折,有利于及早纠正,减少发展为强 迫症的可能性。 1 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大量的资料显示,国内外对此现象的关注比较少,而更多的是侧重对强迫症的研 究。但强迫现象作为强迫症的必然症状,与强迫症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强迫 症是指强迫的严重状态研,两者的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差别,以是否影响个体正常的 社会功能为界。 1 3 1 流行病学 国外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强迫性障碍的患病率为3 3 4 ,年发病率为o 7 ,亚临 床强迫症性障碍的患病率高达1 9 ,年发病率为8 4 嘣1 5 d 7 】。临床精神病学的研究发现, 约l 乃1 忍的成年强迫性障碍患者发病于青少年时期【嘲。而由于约有6 0 强迫性障碍患 者羞于把他们的症状告诉医生,致使强迫性障碍患者就诊年龄平均超过发病年龄l o 年 【嘲。而强迫症在青年中发病率也较高,国外估计成人发病率为2 3 ,国内报道, 占精神科初诊病例的0 1 。但近年来我国强迫症患者的人数比例有增加趋势,占临 床心理门诊病例的4 1 6 2 【2 0 l 。 李占江【i l 等的研究表明中学生普遍存在强迫性体验,男生以检查与重复内容多见, 女生以整齐与清洁内容的几率较高。强迫症状总检出率为1 3 6 ,具有在新入学和即 将毕业的年级学生中较高的特点。 1 3 2 强迫现象的发展趋势 韧中生强迫现象研究 从临床样本对青少年强迫症状随年龄变化特点的研究未见报道。已有的用强迫症 状问卷对非临床人口的研究也未得出一致的结果。李占江f i 】等运用一同量裹对强迫症 状的严重程度和检出率的年级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l d i c v 总问卷、幸 运数字、检查和重复以及一般强迫思维的严重程度在年级问无差异,仅仅在整齐清洁 因子初一高于高二和高三。提示除整齐清洁因子的严重程度呈现出年级发展的特点 外,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在强迫症状检 出率上存在年级变化的特点。强迫症状总检出率初一年级最高、高三年级次之、初三 年级第三、高二年级最低、特别是在男生尤为明显。 1 3 3 影晌初中生强迫现象的因素 1 3 3 1 生物学因素 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强迫现象的出现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但近年来脑影像学 研究以及精神外科研究等均表明本病有其生物学基础。脑影像的研究结果和精神外科 治疗的见效,为强迫症病人的脑功能异常提供了新的认识,这种脑功能异常可能是 强迫现象产生的中介机制, 主要涉及前额叶、扣带回、尾状核、基底节【2 l 】。也有资 料显示,强迫现象的出现与遗传有关,g e 0r 纠报道,单卵双生予的强迫症患者有 较高的同病率。 1 3 3 2 教育因素 过多过高的教育要求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焦虑感、挫折盛。 现今我国的教育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只注意到如何促使 学生获得成功,而基本不关心学生对于“挫折”的应对。而我们所倡导的“成功”, 实际上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成人观念下的“理想”教育。在道德教育中也是 这样,在学生尚未学会为人处世、自己还不能独立生活的状态下,就要求学习雷锋, 学习伟人如何工作、学习与生活的,这些都容易诱发学生过重的焦虑感、挫折感。 管理的价值取向诱使学生不管自己的癌受,盲目迷信、重复特殊方法和技术。 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的过程需要规矩,但是规矩应该是 以人为本的,即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但事实却是令人尴尬,因为我们往往从自 己的角度出发制定规矩,确定规矩的内涵,其目的是为了制作符合自己需要的“方圆”。 它让学生削自己的“足”适教师的“履”,根本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发展。这样的负面 效果是使学生固执拘泥,不能善待自己的情感。 1 3 3 3 人格特征 强迫现象是由特殊的个性演变而来的,其特征多具有“过分”。删p i l 2 3 】测试的结 果显示,此类人群多有具有抑郁情绪,缺乏自信、焦虑、紧张、追求完美、不安全、 4 州音 敏感多疑、不适应、自卑、自责、强迫观念、刻板等等刚 谭伟棠f 2 5 】用s c l - 9 0 测试结果为以强迫、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其它( 主要 反映睡眠状况) 等5 项因子分最为突出。 人格特征测试结果表明,出现强迫症的个体多为内向、神经质个性。刘金同等l 研究发现,父母采用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可能促使内向、情绪不稳及胆 小怕事等个性特征的形成,这些人可能易患神经症。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如过多惩罚、 拒绝和过度保护等与患者过度使用神经症性或不成熟防御机制有关。已有报道【2 “, 同情、支持、爱护关心和通情达理的父母( 包括一般性教育) 培训出来的孩子,很少动 用具有“破坏性”的防御机制,并善于处理各种冲突与应激,对自己充满信心,也能 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得失。反之在冷淡和受惩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常过度应用中 间型或不成熟防御机制,而产生心理障碍。 1 3 3 4 父母的教养方式 e l i i o b u c h 产】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父 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也是导致神经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国内也有类似的观点,子女不同 的个性与父母教育的态度和方法有关3 0 l ,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则易使子女产生各种 心理卫生问题【3 l 】甚至神经症【3 2 3 3 1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文化有一定的关系。中国的父 母有其较西方不同的教养方式,这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非常讲面子,儒 家思想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面子”虽不 是中国人的。专利”,但可以肯定西方人没有中国人那样极强的“面子心理”。在子 女教育方面,父母的面子来自于子女的优异,也就是所谓的。出人头地”,投射到父 母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就会看到,很多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分严格,要求完美,给孩子 巨大的学习压力,产生恐惧失败的不安心理i 卅。 上述这些资料表明,中学生普遍存在强迫性体验,学校的过多过高的教育要求和 管理的价值取向、个体内向和神经质个性的人格特征、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等都是造 成他们出现强迫现象的影响因素,关注中学生的强迫现象问题,并探讨父母教养方 式方面的具体影响状况,提出相应的改良父母教养方式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的对 策,对于减少强迫症状的出现与减少其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干扰,对及早对出现强迫 现象的个体干预,降低发病于青少年时期的强迫性障碍的发病率,提高中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强迫症,国内外已经研 究的领域包括: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特征,而对强迫现象的研究,所获得的成果 只是局限于强迫现象症状方面的调查研究,而针对某一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则很少。 鉴于上述状况,本次研究运用莱顿强迫问卷( l o i c v ) 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e m b u ) 对初中生这一群体的强迫现象的状况,及强迫现象个体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进行调查 智j 中生强迫现象曰 究 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本研究旨在客观描述现今在校初中生强迫现象的基本状况及特点,并从父母教养 方式方面对出现强迫现象的原因作部分的具体分析,总结出这类学生家长教养方式的 总体特点。为学校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同时, 可以筛查出一些存在比较严重强迫现象的个体,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力求用新 的方法与思路对预防与减少强迫现象在初中生的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工作进行 探索与创新。 1 4 本研究的创新 对强迫现象的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只是局限于强迫现象症状方面的调查研究,而 针对某一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则很少。因此,以下两方面将体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l 、对初中生群体的强迫现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进一步探讨强迫现象个体 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2 、对初中生强迫现象的针对性干预对策进行了探讨。 1 5 基本思路和方法 1 5 1 研究假设 1 中学生的强迫现象存在一些显著的特征行为,且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间有差 异。 2 强迫现象个体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普通人群有显著差异。 1 5 2 研究方法 1 用莱顿强迫问卷( l o i c v ) 对中学生存在的强迫现象进行调查,对有效问卷 结果运用s p s s 进行不同性别间,不同年级间的对照。 2 、综述出现强迫现象的原因,对父母教养方式一项重点分析。运用父母教养方 式量表( e m b u ) 对检出有强迫现象与未检出问进行同性别对照,对检出者间进行男 女对照。 鉴于国内对中学生强迫现象研究甚少的状况,且资料有限,本次研究拟用s p s s 统计软件来分析我国扬州地区初中生中强迫现象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用适当 的干预措施,控制和减少初中生强迫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6 资料与方法 2 资料与方法 2 1 调查对象 在扬州市市区和仪征市城区,六所初中中整班抽取2 1 个班,每年级7 个班,共 9 1 2 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8 6 7 份,有效应答率9 5 1 。年龄为l 扣1 8 岁,平均年龄 1 4 6 2 1 0 4 岁,男生占4 9 4 8 ,女生占5 0 5 2 ,男女比例是l :1 0 2 ,少数民族学生 占1 3 8 ,丧父占1 0 3 ,丧母o 3 4 ,独生子女站6 6 8 ,非独生子女3 3 2 ,初一 占3 1 8 3 ,初二占3 3 2 2 ,初三占3 4 9 5 。 2 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以班为单位集体进行,每班由研究者与班主任共同主持测试,研究 者对有疑难问题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解答,班主任不准答疑。在每次调查前由研究者向 被试讲解研究目的、意义及用途,特别强调测试结果绝对保密且与学校管理和评优无 关。 然后对问卷指导语进行讲解,确保被试完全理解问卷的要求后才开始答卷。莱顿 强迫闯卷( 儿童版) ( l o 叫3 习答卷时间约需5 l o 分钟,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 e m b u ) 【2 2 】答卷时间约需2 0 0 0 分钟。极端回答问卷以及漏答或重复选答题目数超 过2 题的问卷确定为无效答卷,不记入统计。 2 3 评定量表 2 3 1 莱顿强迫问卷( 儿童版) ( l o i c 共2 0 题,由李占江等修订,包括幸运数字、整齐清洁、检查重复和一般强迫思 维四个因子,分别包括3 、6 、5 和6 题。四因子模型较好地体现了该问卷的结构效度 l 矧。采用笔答方式对问题的存在与否和干扰程度进行自我评分。干扰评分为无干扰( o ) 、 有点儿干扰( 1 ) 、部分干扰( 2 ) 和许多干扰( 3 ) 四级。在我国城市中学生中应用具有良好 的信、效度指标p 6 j 。 莱顿强迫问卷最后有两项总分,是否得分反映被试在问卷中肯定存在的题目数, 具有人格的成分;而干扰分更多反映强迫现象的严重程度【期。参照李占江,王极盛等 的研究结果,强迫现象检出;以是否分1 5 或干扰分2 0 为强迫现象的划界点( 特 异度9 6 4 ,灵敏度7 0 ) 。 2 3 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 m b u ) e m b u ( e g m a m i l l i l c na vb a r d n d o 蚰a u p p f o r s t r a l l ) 是1 9 8 0 年由瑞士u m e a 大学精 神医学系c p e r r i s 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此量表从 问世开始,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的有利而客观 的工具。为我们探讨心理疾病的病因学提供了一条途径。同时,e m b u 也可以用来探 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哪些教养方式是不当的,从而 初中生强迫现象研究 改善、调整并最终放弃不当的教养方式,让更多的子女在良好教养环境中成长并形成 健全的人格,从这个角度讲,e m b u 的应用对提高青年人的心理健康的水平起到一定 的作用。 该问卷一经发表,立即引起许多临床心理学家的关注,英国、澳大利亚、荷兰、 意大利等国先后对其进行修订,并在这些国家进行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研究。中文 版的e m b u 共6 6 题,由岳冬梅等修订,是让被试通过回忆来评价父母对其的教养方 式,切忌让被试受父母的某一行为事件的影响,而要对父母的一贯行为做出评价并尽 量保持客观、准确。共包括父亲和母亲两个分量表,父亲量表包括6 个因子,分别是 f f l ;情感温暖、理解;f f 2 :惩罚、严厉;f f 3 :过分干涉;f f 4 :偏爱被试;f f 5 : 拒绝、否认;f f 6 :过度保护。各因子依次有1 9 、1 2 、l o 、5 、6 和5 题。母亲量表包 括5 个因子,分别是m f l :情感温暖、理解;m f 2 :过干涉、过保护;m f 3 :拒绝、 否认;m f 4 :惩罚、严厉;m f 5 :偏爱被试。如果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f f 4 和m f 5 两个父母偏爱被试的相关题目可以不答。各因子依次有1 9 、1 6 、8 、9 和5 题。 近l o 年,这个量表被广泛地运用于研究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研究【3 s 一l 。本量表既 可个别施测又可以群体施测,被试空答题过多或对每一题有两个答案的题过多的问卷 应作废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科学价值。由于修订后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 m b u ) 并未建立全国性常模,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进行群体问的对照研究。 2 4 数据统计分析 获得的所有有效数据,均运用s p s s l 2 o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t 检验、贮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结果o ,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 1 总体的l o i c v 得分结果 3 1 1l o i c v 是否分得分情况 表3 一i 不同年级、性别学生l o i c v 是否项目评分结果戗s d ) t 3 一lt | i ey d n os c o 托o f d i 行拥t$ t u d 舶t s 由上表可知,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在l o i c v 是否总分及四个因子上均有得分。 总体上讲,初中生有l o 个以上条且回答为“是”,整齐和清洁因子及一般强迫思维因 子有3 个以上条目回答为“是”。 3 1 2l o i c v 干扰分得分情况 表3 - 2 不同年级、性别学生l o i c :v 干扰分评分结果反s d ) t 3 - 2m e 如t e r f 盯i n gs c o r co f d i 珏彻ts n j d 咖b 一般强迫 4 6 3 士 思维 2 9 7 整齐清洁 5 2 9 士 3 1 5 幸运数字 o 9 0 士 1 2 4 4 0 6 士6 3 5 5 1 l 土6 0 9 土4 士5 7 l 士4 5 7 士5 1 4 士 3 4 63 7 63 2 03 3 5 4 3 5 5 3 4 l 3 5 2 5 0 0 6 7 8 5 3 2 5 1 5 士 4 3 5 士 5 7 3 4 8 4 5 3 l 士 3 0 43 8 73 3 83 ,1 73 5 53 ,4 73 3 23 4 0 o 7 7 士l - 3 9 士o 8 9 1 2 0 1 1 0 4 土1 1 7 o 9 0 士1 0 3 1 1 82 0 71 7 71 7 51 7 3l7 2 1 5 7 1 6 5 丝要兰兰! :竺圭! :坠圭! :! :圭! :竺圭 ! :! ! 圭! :翌圭! :竺圭! :! ! 圭! :竺圭 9 初中生强迫现蒙研究 由上表可知,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在l o i - c v 总干扰分和各因子干扰分上均有得分, 其中,整齐和清洁因子及一般强迫思维因子的干扰得分较高。 3 2 总体的e m b u 得分结果 表3 - 3不同年级、性别学生e m b u 评分结果( x s d ) t 3 3m cs c o 他o f e m b uo f d i 行ts t l l d t s 1 0 结果b 分析 由上表可知,各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父亲六个因子和母亲五个因子得分情况, 其中f f l ( 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 、f f 2 ( 父亲惩罚、严厉) 、m f l ( 母亲情感温暖和 理解) 、m f 2 ( 母亲过分干涉、保护) 四因子得分比较高。 3 3 强迫现象检出 以是否分1 5 或干扰分2 0 为强迫现象的划界点( 特异度9 6 4 ,灵敏度 7 0 f 3 8 】,在所调查的8 6 7 名初中生中,共检出有强迫现象的学生2 5 2 人,其中,男生 为1 3 8 人,女生1 1 4 人,总检出率2 9 1 。 3 3 1 各年级检出情况 表3 48 6 7 名初中生中各年级强迫现象检出人数( 检出率) t3 _ 4t h es c r e i | l g 呷tn 哪b e ro f 8 6 7p r i m a r ys t u d t s ( s c r 鲫i n go u tm d o ) 初一初二 初三总计 强迫组 正常组 5 7 2 1 9 1 0 8 1 8 0 8 7 2 1 6 2 5 2 6 1 5 检出率 2 6 3 7 5 2 8 7 2 9 1 由上表可知,经f 检验,三个年级的强迫现象检出比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f = 1 9 4 3 l ,p :0 0 0 0 ,p o 0 1 ) 。, 3 3 2 各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检出情况 表3 - 58 6 7 名初中生中各年级、性别学生强迫现象检出人数( 检出率) t 3 - 5 蛀博s c r 嘲堍o u tm m f b c ro f d i 巧嬲l ts 加d t s ( s c r e i n g 糟硅鸯 由上表可知,通过# 检验,三个年级男生强迫现象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 = 8 4 1 3 , p = o 0 1 5 ,p o 0 5 ) ,三个年级女生强迫现象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l o 6 8 3 , p :o 0 0 5 ,p 0 0 1 ) 。同年级之间,男女强迫现象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男、女生总 体强迫现象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 f - 3 9 6 3 ,p = o 0 4 6 ,p o 0 5 ) 。 3 4 强迫组与正常组的得分对照 3 4 1 男生总体与女生总体得分对照 3 4 1 1l d i - c v 得分对照 表3 - 6 女生强迫组与正常组l o i - c :v 问卷得分对照 初中生强迫现象研究 t 3 6 ”a i y s i so fn l c 【d i c vb c o 坤o fg i f l s ( ”p o 0 1 ) 由上表可以看出,女生强迫组在l o i c v 问卷中,各项得分均非常显著性地高于 正常组( p o 0 1 ) 说明强迫组女生在一般强迫思维、整齐清洁、幸运数字、检查重 复各个方面都有比较多的强迫体验,受干扰程度也比较严重。两项总得分也显著高于 正常组。 。 表3 - 7 男生强迫组与正常组l o i v 问卷得分对照 t 3 - 7 吐i c 卸a l y s i so f n l e “) i - c vs c o r eo f b o y s ( 印 o 0 5 ,+ 叩 o 0 1 ) 由上表可以看出,男生强迫组在l o i - c v 问卷中,各项得分均非常显著性地高于 结果分析 正常组( p o 0 1 ) 说明强迫组男生在一般强迫思维、整齐清洁、幸运数字、检查重 复各个方面都有比较多的强迫体验,受干扰程度也比较严重。两项总得分也显著高于 正常组。 3 4 2 2e m b u 得分对照 表3 s 女生强迫组与正常组e m b u 得分对照 t 3 8l l l ca n a l ”i so f t l i ee m b us c o r eo f g i r l s 强追组正常组 t p 4 9 4 2 7 5 24 5 4 8 士l o 2 9 1 5 3 9 3 1 6 4 2 4 ,8 3 1 8 5 9 士4 5 7 1 8 7 6 3 9 l 1 1 4 0 士4 9 鹋士3 5 8 8 轮士2 f 8 7 0 士3 0 4 1 1 2 6 士2 l o 2 l 士2 4 7 5 0 7 i 士9 2 64 9 2 7 l o t 9 i 3 6 7 l 士6 4 63 4 5 0 士6 4 5 1 3 1 9 士4 躬 1 2 4 l 士4 2 l 1 2 7 4 3 4 31 2 8 0 3 6 8 2 3 4 50 0 2 6 o 0 5 90 9 5 3 i “lo 1 1 2 i ,5 0 0 0 3 7 4 m 1 6 00 8 7 4 2 8 9 30 7 1 5 5 2 o 1 3 l 3 2 3 30 3 1 5 7 7o 1 2 5 o ,3 5 3 o 7 2 6 坚墅! :! 圭! :! ! :竺圭! :翌:竺 ! :竺 ( 叩 o 0 5 ,+ p o 0 1 ) 由上表可以看出,女生强迫组f f l 、f f 6 、m f 2 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的得分,说 明存在强迫现象的女生比较多的体验父亲的喜爱;遇到不顺心事时,能得到父亲的鼓 励、安慰与支持;独立完成任务时,父亲能给予信任;观念不同时,能得到父亲的尊 重,但同时父亲也对这类女生的健康有着过分的担心:在不按父亲意愿做事时,其良 心上有不安的感觉,母亲则会较多干涉她们的穿着打扮及交怎样的朋友,对她们的分 数也有着较多的关注,总是要求她们回家后汇报所做的事情。 表3 - 9男生强迫组与正常组e m b u 得分对照 t 3 9m e 锄a l y s i so fi h ee m b us c o r eo f g i r l s 强迫组正常组 t p f f l f f 2 f f 3 4 6 1 6 9 4 l 4 7 1 8 士8 9 4 1 9 0 2 5 ,4 z 1 6 8 0 士4 3 6 2 1 2 5 4 3 4 1 9 9 4 4 6 1 1 1 4 0 2 7 8 3 2 4 4 3 0 2 6 0 o 0 0 8 o 0 1 8 型! :竺圭! :垄! :! ! 圭! :竺 ! :! :! :竺 m m m 聊l 耋 | 曼姗皿姗舭 韧中生强迫现象研究 f f 59 7 6 士3 “9 2 2 2 o 3 3 2o 7 4 i n 61 2 3 l o 9 4 士2 瞒i 8o 1 1 4 m f l5 1 0 6 士9 1 lo l 士8 9 4o 3 3 20 7 4 2 m f 23 8 7 1 73 6 3 6 士6 8 l2 8 1 2 o 7 ” m f 31 4 7 9 5 9 41 2 8 9 3 6 42 io 0 4 9 m f 41 3 5 4 3 9 01 2 7 0 士4 0 42 1 8 70 0 3 8 m i 5 1o 3 6 3 3 8 9 0 4 3 4 7 1 0 5 5o 3 2 6 ( p o 0 5 ,p o 0 1 ) 由上表可见,男生强迫组f f 2 、f f 3 、m f 2 、m f 3 、m f 4 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说 明存在强迫现象的男生经常遭到父母粗俗无理的对待和惩罚,父母常莫名其妙地向其 发火,他们常常会成为家里的“替罪羊”;如果其在家不听吩咐,父母就会很恼火, 父母对其从事的事情常常有着高度的关注,喜欢干涉他们做的每件事,包括交朋友、 穿着打扮等:母亲对他们的健康及安全有着过分的担心,限制他们做别的孩予可以做的 事情;在他们做错事时,母亲会表现出伤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B-0017-生命科学试剂-MCE
- Glycochenodeoxycholic-acid-3-sulfate-d4-disodium-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安全培训效果评价方法课件
- 2025恒丰银行成都分行春季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效果记录课件
- 财务共享服务协议
- 医疗健康产业科技创新方向
- 视频会议与远程协作综合工具
- 自然中的发现作文(4篇)
- 2025春季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 常见消防工具的使用课件
- 九年级英语情境教学实施计划
-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研究报告
- 振动电机技术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反无人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如何提升科室医疗安全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基础政策解读与医保报销比例调整试题
-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中医学专业教案》
- 中级货币鉴定师资格考试题(附答案)
- DB32T 5018-2025专业戒毒大队建设与工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