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郭璞:游仙诗中美学思想研究 美学专业 研究生:陈泓伶指导教师:刘敏 摘要:郭璞是东晋著名学者、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大师和游仙诗的 祖师,著有游仙诗、山海经注、尔雅注等,其中游仙诗是古今学 者研究的重点,而山海经注和尔雅注是现在学者研究神话首要选本。这些 著作中包含大量的美学思想。郭璞游仙诗中美学思想的构建,其本人受到哪些 思想影响、且又有何特点和研究之处? 这些都是本文所关注的。本文将郭璞的游 仙诗置于魏晋南北朝这一独特的时代背景之下,从其创作缘由入手,运用逻辑和 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郭璞游仙诗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进行研究。本文分五个章节来 论述郭璞的游仙诗中的美学思想: 第一章,郭璞游仙诗的概述,且对郭诗的创作原因进行大致的梳理。郭璞的游 仙诗不是平白无故、凭空想象创作出来的,它的产生与时代和文化密不可分。这章 对游仙诗的源起及其创作的内因和外因进行分析。 第二章,论述郭璞游仙诗中的神仙理想美,阐释其中的神仙道教美学思想。通 过对郭诗的分析来发现其中“列仙之趣 的存在以及宗教、神话、哲学的渊源。郭 璞游仙诗中大量包含道教、神话故事,以“至道”为“至美 ,认为“生就是至美”, 长生久视就是大美,体现出道教以长生为最高境界的宗教追求。 第三章,从郭璞游仙诗中去挖掘诗人的儒家人格理想。郭璞游仙诗中蕴含大量 与“列仙之趣 是相矛盾的儒家思想。郭璞在“隐逸 、“遁隐 道家的美学思想 与儒家的“穷贝l j 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入世与处世之间徘徊,在理想与现实 的矛盾心理斗争,这些矛盾心理使郭璞游仙诗情感蕴含深隐富有余味,形成了独特 的儒道互补的人格美,郭璞思想的这种矛盾存在,是时代赋予他以及与他同时代文 人、士大夫们的人格。 第四章,对郭璞游仙诗中的审美特征进行研究。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一部分主 要在郭璞游仙诗中所呈现的意境的独特、奇异性,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空间时间的超 越性的审美特征来论述,从而更进一步论证郭璞游仙诗的独特性。 第五章,总述郭璞游仙诗对后世诗歌的影响。郭璞游仙诗中的山水情怀对后世 诗歌的影响,特别兴起山水诗的发展。郭诗对唐代李白的游仙诗起到很大的作用, 具有历史进步意义。郭诗中透露出对时代的无奈,而李白的诗歌则不具备对时代的 无奈性,从郭璞与李白的诗歌进行对比反衬出魏晋诗歌文人、士大夫对生命的执着 追求。而对郭璞游仙诗中几种不同的主旨方面的美学思想研究是不多见的。 郭璞的游仙诗中美学思想是以文来宣泄心中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又以诗来 寄托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祈愿。在退与进,在隐与显之间徘徊,从其诗中可以看出郭 璞本人矛盾心理。他的游仙诗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存在意义。 关键词:郭璞;游仙诗;道教:儒家;审美 2 a b s t r a c t i ti s 嬲、v e l i k n o w nt h a tg u o p ui sh o m eo fl h ee a s t e mj i nd ) ,n 筋t ) ,s c h o l a 髂,w r i t e f s a i l de x e g e s i s ,a n di st h ef | 0 u n d e ro ft h er o a da c a d e m i cm a s t e r sa 1 1 di m m o r t a i s ,”p o e u y a b o u ti 舢m o r t a l s ,”s h a i 】血a ij i n gn o t e ,e l e g a n c en o t e ,”p o e t 叮a b o u ti m m o r t a l s i s t h e 锄c i e n t 锄dm o d e ms c h o l a r s ,t h ef o c u so fm es t u d y ,s h a n h a ij i n gn o t e a n d ”e l e g a n c en o t e ”s c h 0 1 a r sm ”hp r i m a r ye l e c t i o nt h i s n e s ew o r k sc o n t a i nal o to f 踮s t h e t i ct i l o u g h t g u o p u p o e t 巧a b o u ti m m o r t a l s i na e s t l l e t i ci d e o i o g ) r ,b yw 1 1 i c ht 1 1 e i d e o l o g i c a li n f l u e n c e ,w h a ta r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锄du 1 1 i q u e 咖d yo ft h ep o e t 叫a b o u t i r i l i n o n a l s ? t h e s ea r ea l li i lt m sa j t i c l et h ef o c u so fa n e n t i o n t h i sa n i c l eg u 叩u ”p o e t r y a b o u ti m m o r t a l si nt l l es o u t h e ma n dn o r t h e md y n a s t i e su n i q u ec o n t e x to ft h et i m e s ,s 龇 舶mg u op o e t d ,陀髂。璐,i ng u o p up o e t 拶t h eu s eo fh i s t o r i c a l 锄di o g i c a lu n i t yo f 北s t h e t i ci d e a sc 0 n t a i n e dd b o u ti m m o r t a l s t | l i sp 印e r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c h a p t e r sd i s c u s s m e s t h e t i ci d e 弱o fg u o p u ”p o e t 巧a b o u ti m m o n a l s - : n ef i r s tc h a p t e r ,g u o p up o e 时a b o u ti m m o n a l so v e r v i e wo fr o u 曲c o m b i n g 锄d c r e a t i v er e a s o n s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i ti sd is c u s s e st h a tg u o p uf a i d rp o e m s 粕di m m o r t a ii d e a lo f b e a u 哆,t h ei n t e 印r e t a t i o no ft h ei m 嘲o r t a l 扯s t h e t i ct h o u g h t t h r o u g ha n a l y s i sg u op o e 时 t 0f i n d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w h i c ht h ei m m o r t a l sf u n 锄dt i l eo r i g i no fr e l i g i o 玛m y t l l o l o g ) , p h i i o s o p h y g u o p up o e t 巧a b o u ti m m o n a i sc o n 谢n sal a r g en 啪b e r o ft a o i s m ,僦叮t a l e , ”s h i d o ”t ot h eu n i t e ds t a t e s t h a t s t u d e n t st ot h eu n i t e ds t a t e s 锄dl o n g e v i t yf o ral o n g t i m e ,弱i st l l eu n i t e ds t a t e s ,r e n e c t i n gt h ep l - u s u i to ft a o i s tl o n g e v i t yi st h eh i g h e s tr e a l m o f r e l 唔o n c h a p t e ri i i ,d i s c u s s e sa b o u ti 刀啪o r t a l st od i gt h ec o n 向c i a np e r s o n a l i t yi d e a l so ft h e p o e t g u op up o e 仃ya _ b o u ti m m o r 诅l sl a r g en u m b e ro fi m m o r t a l sf u n ”i sc o n t r a d i c t e db y c o n 凡c i 觚i s m g u op ui l l s e c l u s i o n a n d r e c l u s i v e 舱s t h e t i ci d e 弱o ft a o i s m 锄d c o n 如c i 锄i s m n ep o o ra r es p a r e dt 0r e a c hy o u 锄dt h ew o r l de c o n o m y t h ew 1 d 锄d t 1 1 eh o v e r i n ga n i t l l d eo fl i f eb e t w e e n 锄b i v a l e n c et o 锄b i v a l e n c ei nt h ei d e a la n dm e r e a l i t yo ft 1 1 es 咖g g 】e ,g u 0p up o e n ya b o u ti 舢m o 删s e m o t i o n a jc o n t a i l l sm d d e nd e e pr i c h f i n i s h ,t h ef 0 册a t i o no ft h eu i l i q u ep e r s o n a l i t ) ,o fc o n 如c i a i l i s ma u l d t a o i s m ,g u op u t i l o u g h tt h i sc o n 衄a d i c t i o mi se n t r u s t e db yt 1 1 et i m e sh ea l l dm sc o n t e m p o m 巧、v 订t e r s , o 硒c i a l sh a dt h ep e r s 0 n a l i 织 c h a p t e ri v ,也e s t l l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g u op u sp o e t 秽a b o u ti m m o 删s ,t h e u n l q u ea e s t h e t i cc h 啪c t 面s t i c s ( p r e s e n t e db ys o m eo ft l l e m 旬o rg u o p up o e 仃ya b o u t i m m o r c a l sm o o do ft l l e u n i q u ea e s m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0 ft l l e s i n g u l 撕饥a 1 1 dt l l e s p a c e t 蛐eb e y o n dd i s c o u r s e ,t 1 1 u sf 矾l e rt 0p r 0 v et h eu n i q u e n e s so f g u op up o e 时a b o u t i m m o r t a l s c h a p t e r ,g u o p ug e n e r a lp o e 仃ya b o u ti 舢:n o n a l sl a t e rp o e q 锄d l a l l d s c a p ef e e l i n g s j a t e rp o e t i y e s p e c i a l l y ,也er i s e0 f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l 锄d s c a p ep o e 时g u op o e 仃y p l a y e das i g n i f i c a n tr 0 i ei nt l l el a t e rt a n gd y n 舔t ) ,l i b a i s p o e t r ) ra b o u ti l i l n l o r t a l s , p r o g r e s s i v es i 印i f i c 强c e g u op o e mr e v e a l sg 峭p u o ft 1 1 eh e 】p j e s s n e s s0 ft h et i m e s ,t l l i s i st h ep o e 仃yo fl ib a ic o m p 州s o n c o n t r a s t i n gt h ew d ,渤,p o e 时州t e 嗡l i t e 豫t ip u r s u i t o fl i 兜g u o p ua b o u ti m m 【o r t a i sp o e m s e v e r 乱d i f r e r e ms u 巧e c t 神s t h e t i ci d e o l o g yi s 豫r e g u op uo f p o e 仃ya b o u ti m m o 删s a e s t h e t i c “尚n gi sb a s e d0 nt h et e x tt oa j rt 量l e i r d i s s a t i s f a c t i o nw i mt h es o c i a lr e a l i t y ,a n de s p e c i a l l y p o e t 搿t os u s t e n a n c ep l e d g e0 fb e t t e r t h j n g s i l lr e t i r e m e n t 锄di n t 0m eh 0 v e r i n gb e 眦e ni m p i i c i t 锄de x p l i c i t ,舶mt h ep o 锄 c 锄b es e e ng u o p ui 啪b i v a l e n c e h i s p o e 仃ya b o u ti m m o a l s ”h a l sah i 曲r e s e a r c h 砌u e 锄dm e 锄i n go fe x i s t e n c e k e y w 0 溅:g u 0p u ;p o e 仃ya b o u ti m m o n m s ;t i s m ;c o n 如c i 锄;a e 灿e t i c 4 绪论 郭璞,郭璞是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大师和游 仙诗的祖师,其游仙诗是很著名的,也是古今学者研究的重点。他的游仙诗 现存比较完整有1 4 首,5 首残篇,从完整的1 4 首游仙诗,第一首游仙诗写出来他 作游仙诗的宗旨:“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逐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临源挹 清波,陵网掇丹荑。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进则 保龙见,退为触藩羝。高蹈风尘下,长揖谢夷齐。 诗人写出面对险恶的前途人生, 他不禁发出感叹,这不是他对仙境的羡慕和向往,而是从现实中无奈的退与进。 又对成仙慕道的态度又不是那么坚定,这都在他的诗集中大量体现。游仙诗不 仅包含了重要的文学理论,也包含了很多值得研究的美学思想。 一、研究意义 历年来对郭璞的研究离不开对其游仙诗中的主旨、创作时间以及对后世 的影响。对郭璞的思想、辞赋、易学、尔雅注、游仙诗、神话学等方面的研 究,随着内容的丰富、视觉的开阔度的增加,使人们对他作为文学家、语言学家、 神话学家、训诂家的地位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其认可,并受广泛的关注。而对郭璞 各方面的成就( 如:游仙诗) 中的美学思想研究,既是对中古文学史美学思想的 丰富,又是对整个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郭璞的游仙诗中 包含着大量的美学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美学与先秦文学相结合:特别是:尔雅注、 山海经注等注书以及游仙诗、江赋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学思想是集中、 大量并且还含有魏晋时期特有的时代色彩。其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道教、道家思 想、儒家思想是紧密联系相结合,这不仅仅是继承传统道教思想和六朝美学理想 相融合的产物,也是魏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对其研究也就有着重要的学 术意义和社会价值。 对郭璞游仙诗中美学思想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美育提供借鉴。并 且对后世山水诵、山水诗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 包括美育) ,要以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为基础。郭诗中的美学思想、审美 意识中那些反映中国人的爱美之心和美育思想的部分,那些鼓舞人积极向上、顺 应生命意识觉醒的部分,对我们今天的美育,也有借鉴的意义。这应该成为中国 1 美学史发展的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建立今天健康审美思想意识的基础和借 鉴。研究和梳理郭诗中美学思想史,也是很有意义的古为今用的实践和探索。 二、基本研究现状 在中国易学、道教史和文学史上,郭璞是一位做出突出贡献有很高地位的学 者,然而郭璞的游仙诗中却没有完全编入魏晋文学史,目前,有关郭璞的研 究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郭璞的生平、事迹、注书、辞赋、易学等等方面的 研究,“2 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郭璞研究领域逐步扩展到对其所有创作进行全方位 的文化审视,研究方法的单一性也走向多元化。”回关于郭璞的游仙诗上,对其主 旨主要集中于创作诗的时间以及郭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 对郭诗的研究并不是现在文人才开始,这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在文心雕 龙、钟嵘的诗品中都已经涉及到对郭诗及赋的品评,其观点及论述对后世的 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天的研究更为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2 0 世纪以来,众多文学史的编著将郭璞列入其中,并给予高度评价;二是,至8 0 年代以来,以郭璞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单篇论文,据不完全统计接近4 0 篇,涉 及到的内容有:郭璞的思想、辞赋、易学、尔雅注、游仙诗、神话学等方面 的研究,随着内容的丰富、视觉的开阔度的增加,使人们对他作为文学家、语言 学家、神话学家、训诂家的地位是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受广泛的关注;三是, 在2 0 0 2 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连镇标博士论文郭璞研究一书,系统全面而深入 的研究了郭璞,得到了他的导师( 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穆克宏先生) 给予高度 评价。 圆的确,目前是唯一一本对郭璞研究的理论著作,这也是对郭璞研究取得 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其中他在第四章提到郭璞的游仙诗“景纯仙篇,挺拔而 为俊 ,主要描述郭璞游仙诗为何取得中国诗歌史上的成就、如何发展和继承游仙 诗这一种诗歌样式及在诗歌史上占有辉煌的地位和郭璞游仙诗独特的思想内容及 其对发展中的游仙诗所作的贡献、影响等。 由此可见出,对郭璞游仙诗中的美学思想的研究是目前的研究形态中薄弱部 分,二十一世纪初期出现了几篇关于郭璞游仙诗的美学思想的论文。2 0 0 1 年,刘 启云教授在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浅议魏晋游仙诗的创作嬗变( 2 0 0 1 年3 月, 湖北教育学报) 中提出魏晋时期游仙诗出现新的更新,其创作意向、审美情趣 彭建华:二十世纪郭璞研究综述。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4 年4 月 关永利:郭璞游仙诗研究综述) ,科技文汇,2 0 0 7 年3 月 2 以及艺术追求都有新的东西。在2 0 0 2 年,刘启云教授又写试论郭璞游仙诗的创 作意向与审美表现( 2 0 0 2 年5 月,理论月刊) ,在2 0 0 1 年的基础上,明确了郭 璞游仙诗的创作意向和审美表现,及其进步的意义。在2 0 0 3 年,陈昌文的中古 文学审美趣味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征( 诗品中晋弘农太守郭璞) 条含义发 微( 2 0 0 3 年5 月,云南社会科学学报) 一文中从中古两种文学审美思想的角度, 对郭璞游仙诗的品评,具有时代性。2 0 0 7 年,储晓军在魏晋游仙诗艺术论( 2 0 0 7 年1 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中提出魏晋游仙诗总的艺术特征,虽没有特意提 出郭璞的游仙诗,但是可以从郭诗中看出,他的诗也具备有“意象的独特性、仙 境的奇异性、超越时空性、词多慷慨性 的审美特征。2 0 0 7 年,刘润芳教授在郭 璞李白游仙诗比较( 2 0 0 7 年4 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中指出郭诗的内容是慕 仙、求长生,突出隐逸思想,创作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华美、艳逸”的特点。 这些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郭璞游仙诗的美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理论和意 义,为我们继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但是有时代、审美角度的限制和研究的侧 重点不同,有些研究、品评更为准确和深入到位,比如对郭璞儒家人格美的挖掘 和郭璞游仙诗的审美特征等方面的把握还存在不足。本文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继续探索,将其游仙诗中的“艳逸 诗句、郭璞本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个人对仕 途的矛盾心理与中国儒道思想美学结合一起研究,试图对郭璞游仙诗的美学思想 及其成因,以及郭诗的独特审美特征作出全面的把握。 三、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目标 郭璞游仙诗中蕴含着复杂多样的文化精神内容,本文意多层次、多角度去研 究郭璞的游仙诗中的美学思想,将郭璞的身份的多重性、游仙诗的多重主旨的特 点的思想与他自身特定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以独特的审美价值、美学的社会功 用性从中国美学思想,中国神仙道教、中国道教史,中古文学史中和有益于我们 现代社会文化建设的因素。在知识与时俱进的时代对传统文化冲击的影响下,对 郭璞游仙诗中的美学的研究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又是对时代美学 精神的召唤,为我们今天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 本文将以前人的学术成果作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力求对郭璞的游仙诗中创作 主旨“列仙之趣和“非列仙之趣 与“坎壤咏怀 和“道家之旨 中的美学思 想进行提炼、挖掘、整体系统的把握,试图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从郭璞游仙诗 中的“列仙之趣 方面去提炼其中的神仙道教美学思想,以及与传统美学思想和 3 神仙道教美学思想的融汇,从而揭示郭诗中的美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第二,关 于郭璞游仙诗中的“坎壤咏怀”和“道家之旨 方面,主要是对郭璞本人的人格 美( 郭璞是儒道兼修之人,那么在他的游仙诗中也处处表现出独特的人格美) 进 行美学思想的研究,并对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他的这种人格美产生的原因,更进 一步揭示出郭璞人格美思想是对儒道人格美思想的融合、吸收:第三,对郭璞游 仙诗中独特的创作特点的研究。最后,对郭璞游仙诗中的山水情怀对后世诗歌的 影响,特别是对李白山水诗的影响及其存在的文学价值。 本人分四个章节,来论述郭璞的游仙诗中的美学思想: 第一章,郭璞游仙诗的概述,且对郭诗的创作原因进行大致的梳理。郭璞的 游仙诗不是平自无故、凭空想象创作出来的,它的产生与时代和文化密不可分。 这章对游仙诗的源起及其创作的内因和外因进行分析。 第二章,论述郭璞游仙诗中的神仙理想美,阐释其中的神仙道教美学思想。 通过对郭诗的分析来发现其中“列仙之趣的存在以及宗教、神话、哲学的渊源。 郭璞游仙诗中大量包含道教、神话故事,以“至道 为“至美”,认为“生就是 至美 ,长生久视就是大美,体现出道教以长生为最高境界的宗教追求。 第三章,从郭璞游仙诗中去挖掘诗人的儒家人格理想。郭璞游仙诗中蕴含大 量与“列仙之趣 是相矛盾的儒家思想。郭璞在“隐逸 、“遁隐”道家的美学思 想与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入世与处世之间徘徊,在理想与现 实的矛盾心理斗争,这些矛盾心理使郭璞游仙诗情感蕴含深隐富有余味,形成了 独特的儒道互补的人格美,郭璞思想的这种矛盾存在,是时代赋予他以及与他同 时代文人、士大夫们的人格。 第四章,对郭璞游仙诗中的审美特征进行研究。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一部分 主要在郭璞游仙诗中所呈现的意境的独特、奇异性,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空间时间 的超越性的审美特征来论述,从而更进一步论证郭璞游仙诗的独特性。 第五章,总述郭璞游仙诗对后世诗歌的影响。郭璞游仙诗中的山水情怀对后 世诗歌的影响,特别兴起山水诗的发展。郭诗对唐代李白的游仙诗起到很大的作 用,具有历史进步意义。郭诗中透露出对时代的无奈,而李白的诗歌则不具备对 时代的无奈性,从郭璞与李白的诗歌进行对比反衬出魏晋诗歌文人、士大夫对生 命的执着追求。而对郭璞游仙诗中几种不同的主旨方面的美学思想研究是不多见 。的。 郭璞的游仙诗中美学思想是以文来宣泄心中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又用诗 4 来寄托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祈愿。在退与进,在隐与显之间徘徊,从其诗中可以看 出郭璞本人矛盾心理。他的游仙诗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存在意义。 本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通过对事物现 象的自然进程的描述,以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发展规律的方法。所谓逻辑的方 法就是通过概念、范畴的有序运动,建立起逻辑范畴的理论体系,以揭示客观事 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方法。这两种方法是统一的。本文在论述郭璞游仙诗中美 学思想的几个方面时,并不是用理论套历史,而是先概述郭诗产生的时代背景, 再追溯其渊源,然后详细分析郭璞游仙诗中存在的几个主旨易趣的美学思想。突 出逻辑性,突出郭璞游仙诗中美学思想承上启下的特点。 阄来样:文艺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3 3 页 5 第一章郭璞的游仙诗概说 郭璞是西晋末、东晋初之人,著名学者、文学家。但他还是一位灵验的占卜 家,一生充满传奇。他博学多识,聪慧过人。他的神机妙算,显示着对时势世情 的洞察,他足智多谋,表现出对顺时处事的机敏。他对晋王朝统治集团的腐败, 门阀政治的黑暗,以及历史兴衰、人生荣枯等社会现象,有深切的体察,甚为不 满,但却无奈。他预见北方将遭乱沦陷,感慨“黔黎将湮于异类 ( 晋书郭璞 传) ,便率家人先行南渡:他擅卜筮,却反对妖术;他赞祥瑞,而提出谏议;他 终于因不愿丧失士节,反对王敦谋反,占卜虽灵,而被杀。他足智多谋,明察时 势,但身却不能断绝世俗,他心向往正直,但行却往往逃避:身心违离,行志脱 节,使他有时陷入矛盾苦闷,于是托以游仙,歌咏隐逸,抒泄愁闷,派遣不满。 在语言学方面,他有尔雅注、方言注、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等 著作。在文学方面,他擅长诗赋。他的诗歌仅存二十余首,而以游仙诗最为 著名。现仅存1 9 首,其中九首为残篇。 :文选选录的七首为佳作。李善注:“凡 游仙之篇,皆为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而璞之制,文 多自叙,虽志狭中区,而辞无俗累,见非前识,良有以哉! ”( 文选第二十一卷) 李善虽对郭诗作出了注释,但他并不理解这种新型的游仙诗。姚范曾说:“郭诗笨 屈子远游之意,而最有其意”可见郭璞的这种游仙诗是从屈原的远游而 来。李善与姚范都是从郭诗的主旨方面来进行论述的,本文略去郭诗主旨异趣。 一、游仙诗的源起 游仙诗,本意而言,即是咏吟仙人漫游之情的诗歌。其体裁上多为五言,句 数为十句或十二句、十四句、十六句不等。“关于游仙诗的分类,后人从作者思想 倾向出发以富贵者和坎坷者划分为两类,前者为游仙诗的正体,后者为游仙诗的 变体;或者从游仙的表现形式出发,以作者的在场与不在场划分为古体和近体。竹 游仙诗缘于汉代之前的歌赋,早在 楚辞中已有书写仙人飞升登霞的篇章。 如远游篇中,将古老的仙话传说诗歌化,通过“游 字来描述逍遥的境 界,舒缓内心的忧郁之情,有了游仙诗的雏形。不过,游仙诗作为一种成熟的诗 参见詹石窗:道教文学史) ,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9 2 年5 月出版, 第6 6 页 6 歌体裁,则是在汉代以后。魏晋时期。道教的兴起,不仅仅有道教中人创作游仙 诗,而文人也相继创作,以此成为一种诗风,所以我国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文 选将“游仙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篇中论到游仙, “仙诗缓歌,雅有新声 。钟嵘也谈到“游仙之作,词多慷慨 。由此可以看出, 游仙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实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而引起重视。 在张松辉先生的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一本书中这样写道:“游仙诗除了方 仙道的作用外还与道家、道教密切相关。 无容置疑,郭璞的游仙诗与道教、道家、 方仙道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道教主要在下层广为传播。而到了魏晋时期,道教逐步 上层化。随着道教教派的形成,道教活动范围的扩大其影响也逐步扩张。道教中 的炼丹过程和为人们消灾降福而施行的咒语都离不开对神的祷告或者神的命令, 他们试图通过用神的威力来保证炼丹、消灾降福能顺利进行,无形之中就使得神 仙体系壮大起来,而道教的神仙追求是神仙,这为游仙诗的创作奠定了基石,提 供了丰富的想象力。 二、郭诗创作的原因 ( 一) 内因:文学史上一般认为,游仙诗起源于魏晋。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因为在先秦两汉时期,游仙诗已经出现,而游仙诗的出现,有先秦两汉方仙道文 学作用外,还与道家有着密切关系。 首先,道家游仙作品为郭璞游仙诗的出现作铺垫。学术界一般认为游仙诗有 两类:一是描写神仙生活;另一个是描写人与仙同游。这在列子皇帝中记 载道: “列姑射上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 如渊泉,形如处女;不恨不爱,仙圣为之臣;不畏不怒,鬼无灵 响焉竹 庄子逍遥游记载: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 列子集释卷二,中华书局1 9 7 9 版第4 4 4 5 页 7 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升 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对神仙的住所、体态、生活和神游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可以说主要是对神仙生活的情况进行描写。 描写人与仙同游,列子周穆王中写道:“王执化人之祛,腾而上者,中 天乃止。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所有。王俯而视之,其宫 榭若累块积苏焉。 这段描写了周穆王与神游仙境,快乐无比。这些游仙作品为郭 璞的游仙诗中大量对神仙同游、神仙生活之境的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 其次,先秦两汉的游仙诗对郭诗的影响。若说庄子以散文形式对神仙作 出概括性的描述的话,那么楚辞中屈原将神仙世界勾画的五彩缤纷,令人目 眩神往。在先秦,离骚、远游可算是游仙作品比较典型的,且可以归纳到游 仙诗里。如他远游载:“祝融戎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使湘灵鼓 瑟兮,令海偌舞冯夷。”描述人仙同游的情景,诗人与祝融、宓妃、潇湘二妃、 海若、风夷等仙人一起听歌赏舞,其乐融融。 在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道: “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日蓬莱、方丈、瀛洲,仙 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 求仙人并“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 郡入竹 太原真人茅盈内纪日: 。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盈曾祖父潆,乃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 白日升天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帝若学之腊嘉平始皇 闻歌谣而问其故,父老具对此仙人之歌谣,劝帝长生之术于是始皇欣 然,乃有寻仙之志_ 以上两段都记载了秦始皇对神仙的崇拜、慕仙、以及求仙药企及成仙。秦始 皇死后,西汉经济实力逐渐强盛,帝王骄奢淫逸的思想日益增长。汉武帝即位初 期,方士自吹见过神仙安期生,通过祠灶能致不死医药,这使得汉武帝羡慕不己, 庄子集释) 卷一( 上) ,中华书局1 9 6 1 年版,第一册第2 8 页 楚辞补注) 中华书局1 9 3 3 年版,第1 7 :2 1 7 3 页 8 且派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从此掀起了汉初寻访神仙之潮。 司马相如见武帝好仙道,仿楚辞远游之体的大人赋,夸张地写神仙 世界,神奇瑰丽的仙境,使得武帝看后大悦,有凌云之气,酷似天地之游。因此 从现存作品看出,游仙诗在当时数量虽多,但并未形成诗体。道教的兴起,促进 郭诗走向繁荣。 最后,魏晋道教的上层化官方化对文人企慕神仙的写作游仙诗推波助澜。东 汉末年道教兴盛,道教以求仙、长生久视为最终目的,促使了游仙诗的成长。道 教信徒大规模对神仙进行宣传,神仙意象充满了整个魏晋时期。不仅仅是道教徒 写神仙的诗,文人写神仙诗也就不显得奇怪了。 曹操汉末政治家,在面临普通人的生老病死的时候,也显得无奈“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概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曹操生活的时代,正是道教兴盛时期,社会上有不少养生道士,曹操把长生成 仙企及于养生道士身上。在此期间,曹操写了很多游仙诗歌,想象自己修炼成功 后的生活,在气出倡中写道:“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历 登高山,临溪谷。仙人玉女,下来邀游。,四面顾望,视正煌煌。”诗 人驾着飞龙,乘风而行,来到仙境。特别是到了西王母的瑶台,那里有白玉堆砌 成的宫殿,用黄金铺成的台阶,宫殿四周长满各种奇花异草在这里,诗人与西 王母、赤松子、玉女等神仙起,或饮宴欢谈,观赏丝竹;或授仙药,寿如南山 其乐融融。而在秋胡行( 其一) 中载: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问坐磐石之上, 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靠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负拚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 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静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遨游八极, 枕石漱流饮泉沈吟不决,遂上升天。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竹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正而不谲, 辞赋依因。经传所过,西来所传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竹 写出要想成仙,必须具有清净恬淡,无欲无为,甚至还要住进深山去过枕石 9 的生活,曹操很清楚。然对于生于乱世、一生戎马的政治军事领袖来说,他怎能 做到放弃政权,专心修炼呢? 他非常矛盾,担忧“己离兵为人所祸”,修仙未 成却被他人所害,假若不修仙,又恐失难道长生的机会。当三位仙人劝诗人抛弃 人事、修仙成道时,诗人“沉吟不决 ,而当仙人走后,诗人又“夜夜不能寐,惆 怅以自怜”,为失去修仙的好机会而后悔、无法入眠。 曹操之后,创作游仙诗的有曹植、曹丕、阮籍、嵇康、郭璞等人,从此游仙 诗慢慢形成派别。 ( 二) 外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战争纷乱。个体对生命的追求意识越 来越清晰的时期,文人、道士以游仙诗为题材的诗作层出不穷。由于战争,人们 痛感生命的无常与无可预计,在两汉时期人们思想受到黄老学说、天人感应的神 化的儒学修饰,从而削弱个体价值和创新性意识。东汉后,曹魏的执政,沉重的 打击了儒家思想,取而代之的是老庄哲学。这一时期美学思想的发展,深受魏晋 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的巨大影响,带来了老庄思想的复兴。最根本的对个体生 命价值的重视。“随着人类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个体意识与生命意识把人从天上 拉回到人间,人类开始了摆脱苦难和追求期望的艰难历程。现实中的种种痛苦与 无奈驱使人类对生命永恒与自由的不懈追求。而创作游仙诗正是人们这些苦恼与 追求的表现。 郭璞的游仙诗也表现出矛盾,是处于“进退两难 境地,用生命 歌唱他内心的苦闷。 对郭璞的游仙诗进行研究,最多的是在游仙诗的创作主旨上,从古至今,论 者认为郭诗的创作主旨有两个:一是借游仙诗的这种诗歌体裁来“坎壕咏怀”,以 此来表达出作者的怀才不遇和位居下僚的不平心境。在钟嵘的诗品中这样写 道“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乃是坎壤咏怀,而非列仙之趣 ;在沈 德潜的古诗源直接沿用钟嵘的语意,“游仙诗本有托而言,坎壤咏怀,其本意 “而在叶嘉莹的汉魏六朝诗讲录中讲到“郭璞的游仙诗是假托神仙来抒写那 些悲愤感慨。你要想在郭璞的有现实里寻找神仙的志趣,那是绝对找不到的。 而另一种截然相反的主旨意趣是“列仙之趣 ,在刘勰 卷八十许迈传 1 3 道教中的奇异法术,恰好满足郭璞的好奇心理。因此,成年后的郭璞思想上不自 觉的与道教靠拢。 总之,从学术渊源、生活氛围以及治学旨趣方面来看,郭璞有着深厚浓郁的 道教渊源,道教的信仰影响了他的人生追求情感选择,他的文学创作中用大量的 手笔来描述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仙人的羡慕以及与仙共游,成仙的诗句,故有 刘勰评价郭璞游仙诗“飘飘而凌云 。 第二节“飘飘而凌云 的列仙之趣 在郭璞的诗篇中,有大量记载隐逸山林、求仙慕仙、与神同游的诗句。由此 可以看出,郭璞游仙诗正是继承了古代游仙诗的创作传统和神仙道教理想,使他 的游仙诗具有浓厚的“列仙之趣”,正如刘勰和詹石窗所论。 刘勰评价郭璞游仙诗“飘飘而凌云”,詹石窗说郭诗“字里行间不时散发出神 仙的气息m ,郭璞的游仙诗是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游仙诗的创作传统。 一、与仙共游之趣。郭璞的游仙诗继承了古代游仙诗的创作传统,一是描写 神仙;是与神共游。所以在郭诗中处处与仙人同游的诗句。如郭璞游仙诗第六 u 一 目石: “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神仙排云 出,但见金银台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姬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 升降随长烟,飘砜戏九垓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燕昭无灵气,汉 武非仙才一 这首诗最具浓厚的游仙兴味,是“列仙之趣 最浓的一首诗,也是郭璞描绘 最完整的一副群仙嬉戏图。诗的开始运用历史故事,在 国语鲁语记载,有 种叫“杂县”的海鸟,在鲁国郊外,飞来一群这种海鸟。当时鲁国执政愚昧无知, 以为是天降灵物,组织人们祭祀海鸟。而被展禽批判,指出海鸟能知风避灾难, 如今海鸟来栖,海上可能会发生灾难。这年“海多大风,冬暖一,而郭璞别出心裁, 认为海风冬暖非灾难,恰是神灵,为游仙的大好时机,由此写了这首诗。 接着诗人写道:不同寻常的背景,吞舟巨鱼,涌现出海底,高高托起蓬莱仙 山,发出巨响。神仙们从云雾中纷纷出现,而唯见灿烂辉煌的金银台,让仙人们 各显其神通、各献其技艺,腾云驾雾,逍遥快乐、自在空间无限、极其自由。这 首人间最完美的理想生活,豪华而清雅、尽兴而融洽、无拘无束、更无灾难,流 14 露出郭璞对神仙世界的羡慕与追求。最后写神仙不老,一千岁也称为婴孩。接着 又嘲笑历史上追求长生不老的两位帝王,认为秦皇汉武终究求仙无成,是由于他 们天生就不是神仙的材料,既无灵气,又无仙才。这后两句诗讥笑与开始二句相 呼应点题,世人不得游仙,不能成仙,不能获得长生久视,也不曾享受快乐自由 的神仙生活,由于他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仙缘也没有神异。而郭璞自己清醒的 知道,神仙世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凡夫俗子要想长生久视,屹立于天地之间, 自由隐逸于山林,通过静守、服食仙药、养气、修炼等修道的方式,才能达到成 仙。郭璞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游仙逍遥的同时还保持着对现实社会的清晰认识, 这是游仙诗史前没有的。 唐代李善规定游仙诗“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这在郭 璞游仙诗第十首中体现: 璇台冠昆岭,西海滨招摇琼林笼藻映,碧树疏荚翘丹泉溧朱沫, 黑水鼓玄涛寻仙万余日,今乃见子乔振鬟嚼翠霞,解褐礼绛霄。总 辔临少广,盘虬舞云轺永偕帝乡侣,千龄共逍遥 这是幅“人寻仙游 的画面,也是一首“列仙之趣 极浓的游仙诗。描绘诗 人追寻神仙在昆仑山之璇台,在招摇着山下的西海,那儿的景色美妙如画,琼林 碧树争相呼应,绚烂多姿。丹泉漂着朵朵朱沫,黑水泛起滔滔波浪。这是诗人梦 寐以求的神仙世界。而居住在仙境中的王子乔,寻仙万余日,而今终于一得见。 见到后,诗人欣喜,解下褐礼绛霄,与盘龙在少广山上翩翩起舞。最后两句“永 偕帝乡侣,千龄共逍遥 表现出诗人极度渴望实现自由,实现自我存在的心理。 与上第十首相同的一首诗是第三首,同样写“人寻仙游,与神同游 : 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 静啸抚清弦放情凌霄外,嚼蕖挹飞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左 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这里描绘的地点不是仙界而是人间,主人公也不再是上文的如王子乔、嫦娥、 灵妃等仙人,而是归隐山林的隐士。虽比不上琼楼玉字、金银台的珠光宝气,但 这里环境优雅,隐士洒脱,虽隐却好似神仙,由此博得仙人们的青睐,所以就有 了“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人神同乐、亲密融洽的情景。 还有一首描述诗人“羽化登仙全过程的诗是第九首: l5 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呼吸玉滋液,妙气盈胸怀登仙抚龙驷, 迅驾乘奔雷。鳞裳逐电曜,云盖随风回。手顿羲和辔,足蹈阊阖开东 海犹蹄涔,昆仑若蚁堆遐邈冥茫中,俯视令人哀。 这首诗描写登仙的全过程,想象力极为丰富。全诗从采药为登仙之因,登仙 的过程驾龙乘雷,在天宇之间任意驰骋,由此也幻化出多样的空中奇异景象。最 后诗人登临仙境俯视天地间,看到昆仑竟如蝼蚁之堆。 残篇第十四首: 静叹亦何念。悲此妙龄逝。在世无干月命如秋叶蒂兰生蓬芭间 荣曜常幽翳。 “方目 指的是“瞳孔 ,方形的瞳孔。道教或者道家有一说法,方者能干岁, 故方目者为神仙。“朱发”指的是朱红色的头发,也是指长生者得特征,这里的“方 目 与“朱发 都是指神仙,这首诗如同第九首,描写出由人成仙的超越过程。 由于是残篇,从这几句中无法观之其主旨。 郭诗对美妙的神仙境地进行大事渲染,这都与他是神话大师分不开,在海 内北经中:“蓬莱山再海中 ,郭注:“山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鸟兽尽白, 望之如云,在渤海中也 。郭璞对蓬莱仙山美妙仙境的描述,并在他游仙诗 第六首中表现出来。侧面烘托出他对蓬莱仙境的向往之情,流露出浓厚的道教神 仙思想。在道教中人看来,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太平、富有、公平的现实世界和 美妙的神仙世界。现实的无奈只能让郭璞这种思想从现实转到对虚渺、梦幻的美 妙仙境,因此在他的 山海经注书和游仙诗中大量流露出这种浓厚神仙思 想。 二、咏隐逸之妙。郭璞十四首游仙诗( 完整的) ,隐逸的感情基调较浓,游仙 诗美妙仙境则是隐居之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青年公寓项目投资决策模型与敏感性分析
- 2025-2030青年公寓绿色建筑认证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
- 2025-2030青年公寓宠物友好政策实施现状与市场需求匹配度
- 2025-2030隐私计算技术金融领域应用合规性框架构建报告
- 2025-2030长租公寓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管理与挖掘策略
- 2025-2030钙钛矿光伏组件稳定性测试与电站投资经济性模型
- 2025-2030费托蜡行业市场饱和度与增长潜力评估
- 2025-2030费托蜡行业ESG评价体系构建与标杆企业分析
- 2025-2030费托蜡期货市场流动性不足条件下的套保策略优化
- 2025-2030费托蜡副产品高值化利用技术路线与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 设计管控管理办法
- 物流月结合同协议书范本
- 过敏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
- 2024年河南省淮滨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房颤内科护理学
- 甲状腺结节术后护理
- 政策变迁课件
- 2025年江西文演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课件 第五章 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
- 烘焙类产品培训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反无人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