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教学设计(同名14552).doc_第1页
《关雎》教学设计(同名14552).doc_第2页
《关雎》教学设计(同名1455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2. 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3. 了解诗经中运用的重章叠句和比、兴等表现手法。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反复吟咏中,了解诗歌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淑女的爱慕、思念、向往之情。 在品味语言中,领会诗歌中青年男女的“思无邪”的淳朴真挚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纯洁爱情,提高审美情趣,理解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人物美、情感美、意境美。【教学难点】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播放在水一方师:优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仑美奂世界。同学们知道吗,这首歌的歌词源自诗经。说起诗经大家应该早已有了解的。哪位同学能为我们介绍这本书?课件归纳学生发言内容:l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反映了500年间的社会生活。l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160篇,大多为民间歌谣)、“雅”(105篇,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颂”(40篇,宗庙祭祀乐歌)三大类;从艺术表现形式角度可分为“赋”、“比”、“兴”,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l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师: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诗经是诗歌的源头,读着诗经,你会觉得步入了浪漫的殿堂。今天的课堂我们将学习位于“三百篇之冠”的关雎,去聆听三千多年前的华夏先人,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吟唱的缠绵悱恻的情感。二、美读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都说“三分诗,七分读”,朗读是阅读诗歌的最好方法。(回顾以往吟读诗歌的经验,诗歌的朗读要注意读准音、读出节奏、要有重音。)(2)一学生读,大家点评。(语音:饱满、圆润;语调:舒缓;语流:二二节奏;做到身心放松、驰骋想象、拖腔带调。)(3)学生齐读全诗。(大方热烈地表达内心的情感)(4)教师小结:诗歌的朗读,不仅要吐字清晰准确,停顿恰当,读出节奏,还要读出轻重,读出韵味。让我们来听听名家配着音乐的朗读。(课件播放相关音频)2反复吟读,读懂句意。(1)学生自由吟读,理解诗意。(2)老师检查学生课前内容理解情况,学生把不懂的字词句提出来,课堂解决。3.揣摩诗意,整体把握(1)这首诗写了什么?明确:这首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的过程。(2)能否用几个动词来概括小伙子追求淑女的过程。明确:求思友乐三、美品1是什么样的女子让小伙子如此动心呀?请结合诗句中描写女子的句子进行分析。明确:窈窕(美心为窈,美形为窕)淑(性行淑均,善良)左右流之(采,勤劳)琴瑟友之(相爱相敬,文静端庄)求之不得(矜持)2面对这样的好女孩,小伙子如何追求的呀?找出诗中表现男子对心中恋人爱慕、思念和向往之情的词或句子,并稍作赏析。明确:“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爱恋的情感无比热烈,失望的心情无限痛苦。3.这么好的女子,小伙子能追求得到吗?结合诗句说说你猜测的理由。明确:“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四、美唱1分男女生两大组配乐朗读关雎,比一比,看哪个组的朗读技高一筹。2老师与同学们合作,共同演绎关雎重章叠韵之美。(师领读前四句,全班齐读前四句,第五句开始男生先读,女生后读,形成一种参差错落之势,最后两句诗男生读两遍,和女生的朗读合在一起。师再轻声朗读前四句。)3.美诗可美读,美诗也可以歌唱,因为诗歌本是可以和乐而歌的。同学们想不想听今人谱曲的关雎?现在,让我们和着音乐,一齐深情吟唱这首传诵千古、经典古朴的爱情歌谣,请欣赏视频领悟情景美。(课件播放歌曲关雎视频)五、美思通过关雎的学习,请大家想想,创作于三千多年前诗歌,为什么还能传承至今且大家欢喜不已?明确:1在这里,爱情美好、健康、纯洁,直率大胆且绝不忸怩作态,用孔子的话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2形式上四言一句,隔句用韵,章节的重复,在反复吟唱中传达了诗人的感情和诗的韵味,也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六、课堂总结从字里行间,同学们品出了关雎的人物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其实,它的魅力,它的佳处,还远远不止这些。这首诗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限于难于自拔的低沉哀吟,难怪孔子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看来,被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齐背诵关雎,结束)七、作业布置: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三(比较阅读,体会情感)活动:为诗配乐,古诗吟唱八、板书设计:听听:关关雎鸠所见:在河之洲极有层次,语约义丰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九、教学反思:因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诗经,拿到课题备课时我很长时间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要让学生感知哪些内容?训练哪些能力?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 “教什么”?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诗经作为国学教材的重要篇章,透过这篇课文,作为诗三百开篇之首,关雎肯定有着无比丰富的内涵,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舍弃,有重点,有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