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哈尔滨市某十一层办公楼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1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哈尔滨市某十一层办公楼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2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哈尔滨市某十一层办公楼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3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哈尔滨市某十一层办公楼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4页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哈尔滨市某十一层办公楼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 要III第1章 建筑说明11.1建筑的总平面设计11.2 建筑平面设计11.2.1 房间平面设计21.2.2 楼梯设计21.3 建筑立面设计31.3.1办公楼的立面设计31.3.2 立面处理41.3.3 办公建筑外部色彩处理41.4 建筑剖面设计51.5 工程细部构造5第2章 结构设计说明62.1 框架的承重方案62.2 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62.3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62.4 结构计算7第3章 工程概况及结构布置83.1 工程概况83.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8第4章 重力荷载计算114.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114.2 楼面及屋面可变荷载标准值124.3 梁、柱、墙、门重力荷载计算124.4 重力荷载代表值14第5章 侧移刚度计算165.1 纵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165.2 柱的侧移刚度计算17第6章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206.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3206.1.1横向自振周期计算206.1.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216.1.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246.1.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266.2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326.2.1 风荷载标准值326.2.2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356.2.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36第7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397.1计算单元397.2 荷载计算407.3 内力计算44第8章 横向框架的内力组合548.1 结构抗震等级548.2 框架梁内力组合548.3 框架柱内力组合54第9章 截面设计569.1 框架梁设计569.1.1 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69.1.2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629.2 框架柱649.2.1 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649.2.2 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59.2.3 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729.3 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75第10章 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验算7710.1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剪力7710.1.1 楼层受剪承载力计算78第11章 楼梯设计8411.1 梯段板设计8411.2 平台板设计8511.3 平台梁设计86第12章 雨蓬的设计及承载力验算8812.1 雨蓬板的设计及承载力的验算8812.2 雨蓬梁设计及承载力计算8912.2.1 荷载及内力计算8912.3 雨蓬抗倾覆验算91第13章 屋(楼)面板设计92第14章 基础设计97结束语102致谢103参考文献104附录1105附录2110全套图纸,加153893706113118摘 要 本设计为黑龙江鑫华大厦,该建筑物为综合性高层办公楼,全楼共十一层,建筑面积为12465。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筑部分,包括对建筑的周围的环境设计,建筑的平面设计,建筑立面的设计,建筑剖面设计,建筑构造做法及材料的选用。本设计采用了隔断式空间办公,这样更能保证使用者工作环境安静的要求,空间搭配合理,各室联系方便,使工作高效快捷,充分发挥办公楼的作用。第二部分为结构设计,包括框架梁、板、柱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楼梯设计等。本设计的结构采用框架承重体系,柱距为7.8m7.2m,墙采用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有利于减轻建筑物自重;其中对框架梁、板、柱的设计都采用了比较常用的弹性理论方案。设计为抗震设计,因此设计过程中还进行了地震作用下弹性位移验算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设计后达到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关键词:办公楼、建筑、框架、混凝土 . . 11. 12465. 2 : , , , , , . , , , , , . , , , , , staircase . , 7.8m7.2m, , ; , , . , . , . : , , , 第1章 建筑说明该建筑是哈尔滨市一座三面临街高层办公楼,用于某企业集团所属各单位的行政办公,企业管理及商品贸易等业务。从办公建筑选址角度考虑,非常有利。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本工程的建筑设计。1.1建筑的总平面设计(1). 根据地形考虑,该地段道路密集,三面临街,交通便捷。由于本建筑选址位于繁华地段,且考虑到已有建筑和办公环境需要,所以让办公楼建在用地远离道路一处,这样既满足交通便捷,又享受到安静的工作环境,充分利用地理优势。(2) 为满足使用要求及城市规划的要求,在办公楼的前方设置相应的停车场地和运动场地。(3) 为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考虑建筑物的朝向、位置、体形、道路交通,在基地内布置适当的绿化,使的人们在办公之余能有一个休息放松心情的好去处。具体参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和规划局提供的红线以及建设单位认定的建筑设计方案。1.2 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是针对建筑的室内使用部分进行的,即有机地组合内部使用空间,使其更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虽然本设计是从平面设计入手,但是也着眼于建筑空间的组合,结合本工程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本设计地面一层设置为整个建筑物的公用服务设施,其中包括(门厅、休息厅、商品部、办公室),主体各楼层作为一个使用单元,使之可单独形成一个完整的部门或单位。辅助房间有卫生间、消防控制室、库房等。1.2.1 房间平面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中建筑总面积、层数及房间使用面积的要求,对各房间之间的面积比例关系及其在每层平面中所占的比例初步确定每层及各房间的面积、形状与尺寸,根据功能分析、流线分析等进行平面组合设计。本建筑的布局与建设单位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其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保证办公效率;本建筑的办公室采用天然采光,窗地比为1:8.67,满足规范要求;本建筑的卫生间净面积,卫生器具件数均符合办公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安全疏散距离符合规范要求。1.2.2 楼梯设计根据人流、电梯参数确定客梯为2400mm2300mm,且设置了一部消防楼梯,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封闭式楼梯间兼消防与疏散,防火门向楼梯间开启,设防烟前室,单独电源,备有电话。(1) 根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中第3.1.6条确定楼梯的踏步尺寸与楼梯段净宽:办公楼的楼梯应采用平行的踏步,踏步高取165mm,宽取300mm;(2) 楼梯形式的选择应便于疏散迅速、安全,尽量减少交通面积并有利于房间平面布置,根据办公平面的规模、形状与尺寸,确定楼梯形式为两跑楼梯,本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及楼梯(也包括疏散楼梯)的布置均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3) 确定楼梯开间进深尺寸,根据上述计算,考虑到建筑模数要求,将开间尺寸定为3900mm,则梯段宽度为1700mm;根据平台宽度大于等于梯段宽度的规定,平台宽度取1950mm。(4) 楼梯踏步数:首层踏步数:第一跑梯段踏步数为2250/173=13;第二跑梯段踏步数是2249/173=13;第二层踏步数:第一跑踏步数为1800/163=11;第二跑梯段踏步数是1800/163=11;标准层踏步数:第一跑踏步数为1650/165=10;第二跑梯段踏步数是1650/165=10;(5) 梯段长度:首层梯段长度: 第一跑为(131)260=3120mm 第二跑为(131)260=3120mm第二层梯段长度:第一跑为(111)280=2800mm 第二跑为(111)280=2800mm标准层梯段长度:第一跑为(101)300=2700mm 第二跑为(101)300=2700mm(6) 确定楼梯间的位置楼梯应布置均匀、位置明显、空间导向性强,本设计的楼梯入口设置在了大厅内,充分体现了这一点。1.3 建筑立面设计1.3.1办公楼的立面设计办公建筑和其它建筑一样,不仅能给人们提供工作、活动空间,满足使用要求,而且能够反映出建筑的主题思想,能够起到丰富城市面貌的作用。影响体形和立面设计的因素包括其使用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城市规划及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为了满足使用要求,照顾到立面造型,本设计的的底层层高为4.5m,第二层的层高为3.6m,以上标准层层高为3.3m。本建筑主要出入口明显突出,易于寻找,并做了重点处理。外墙面为干挂石材和玻璃幕墙。建筑型体组合与造型是办公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建筑型组合与造型是建筑空间组合的外在因素,它是内在诸因素的反映。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体型是建筑造型艺术处理问题中的矛盾双方,是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往往完美和谐的建筑艺术形象,总是内部空间合乎逻辑的反映。立面设计是反映整个办公建筑型体组合的一个方面,是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信息来源。通过立面门、窗及各种构配件的位置、大小、外形等变化,使办公楼的外观与使用功能、经济技术的合理性达到统一,给人以简洁、明快、朴素、大方的感受。立面处理的好坏,将影响建筑设计的效果。1.3.2 立面处理结构形式对墙面的处理显然有很大的影响,砖混结构的砖墙为主要的承重构件,窗间墙需具有一定的宽度,因此开窗的宽度要受到限制,不能开水平带形窗。但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中,因竖向荷载全部由柱承担,墙体仅起隔断围护作用,所以在墙面上开窗的位置与尺寸较为灵活,以这种结构为骨架形成的立面形象,往往给人以明朗、轻快、舒畅的感觉。同一类型的窗,在墙面上的布置如不恰当,易产生单调、呆板的感觉,因此在立面设计时应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注意合理确定窗子与墙面上其它构件间的比例和组合关系。本设计着重注意到了这一点,把墙面按水平、垂直或混合划分并与窗进行组合,在整个立面上形成有规律的重复和有组织的变化。主要出入口布置的恰当与否对办公建筑的体型与立面处理有很大影响,适当的艺术处理能使整个建筑的体形统一而富有变化,能使办公建筑立面设计显得更为生动、活泼。本设计为了突出出入口,在一层正面下设置了装饰柱,使立面更为生动、雄伟。1.3.3 办公建筑外部色彩处理对办公建筑外部进行色彩处理,是因为色彩不仅富有表情而且具有造型功能,不同的色彩组合关系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图形。本设计立面采用暗灰色干挂石材,正立面正门上方设置了大块玻璃幕墙,为咖啡色,使整个建筑具有威严而不失现代的风格。1.4 建筑剖面设计剖面设计的目的主要是确定内部空间的使用高度,以确保建筑空间的满足使用要求,考虑到写字楼是人流密集的公共建筑,要求有空调,消防等设备高度及主梁的高度,吊顶等。所以确定底层层高为4.5m,第二层层高为3.6m,以上每层层高为3.3m,经初步估算,净高符合要求。本工程设计采用两跑,楼段踏步bh165300,满足办公建筑楼梯踏步b280mm,h170mm的规定。剖面上对窗的尺寸没有过多的限制,因此窗的高度及窗台的高度依据立面造型确定,窗台高度均为900mm,底层窗高为2400mm,窗高为1800mm,室内外地面高差是由内外联系方便、防水防潮、地形及环境条件、建筑物的特征等因素决定的,本建筑的室内外高差为800mm。本建筑的采光通风均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1.5 工程细部构造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是:坚固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本建筑的构造组成包括:填充墙和基础、柱、楼板层及地坪层、楼梯、屋顶、门窗等部分组成。基础采用桩基础。本建筑的外墙为390mm厚的陶粒空心砌块,内墙为190mm厚的陶粒空心砌块,满足保温与隔热,隔声等要求。楼梯为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是现浇板式;踏步面层为大理石面层,并设有防滑条,避免行人滑倒,保护踏步阳角。楼板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板;楼地层为大理石地面,顶棚为吊顶。屋顶为平屋顶,为内排水,其余为外排水,防水等级为级,防水层使用年限为15年,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门为木门,窗为塑钢窗。第2章 结构设计说明2.1 框架的承重方案本设计采用框架承重体系,根据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递途径,框架的承重方案为横向、纵向、纵横向框架承重三种方案。本设计的纵向的长度较大,所以根据设计的具体特点,本设计采用了纵向承重方案。2.2 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梁截面高度按跨度的1/121/8估算,由此估算的梁截面尺寸分别为:框架梁尺寸为400mm700mm,次梁尺寸为400mm550mm。柱的截面尺寸按公式估算,确定一层柱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二层八层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九十一层柱截面尺寸650mm650mm。因为各层柱截面尺寸不同且形心线不重合,柱子外边相齐,取距外边270mm边线为轴线,边柱采取内缩。一层的混凝土等级为C40,二十一层的混凝土等级为C35。2.3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计算简图用梁柱的轴线表示:梁柱轴线取各自的形心线;对于钢筋混凝土楼盖整体浇注的框架梁,可取楼板底面处作为梁轴线。底层的下柱取至基础顶面。各层截面尺寸不同且形心线不重合时,柱子外边相齐,取距外边270mm边线为轴线,边柱采取内缩。必须注意,按此计算简图算出的内力是计算简图轴线上的内力,由于此轴线不一定是各截面的形心线,故在截面配筋计算时,应将计算简图轴线上的内力转化为柱截面形心处的内力,即计入上、下柱截面形心间的偏心距对截面弯矩的影响。2.4 结构计算 本设计进行了重力荷载计算,风荷载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框架梁、柱内力组合,截面设计梁柱配筋计算以及小构件的计算,基础计算,小构件的计算其中包括楼梯计算、雨蓬计算以及楼板配筋计算等。第3章 工程概况及结构布置3.1 工程概况哈尔滨市拟建11层写字楼,建筑面积12465,结构体系采用框架承重体系。拟建房屋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参数max=0.08,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进行设计,Tg=0.35,基本雪压So=0.45KN/,基本风压wo=0.55kN/,地面粗糙度为B类。地势较平坦,地表下土层分布较不均匀,分为四层:第一层0.7m杂填土;第二层3.2m可塑状亚粘土,地基承载力160kPa;第三层2.8m硬塑状亚粘土,地基承载力200 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0180Mpa;以下为3.0m中砂,地基承载力250 kPa。地下静止水位距室外地面6.0m,水质对建筑物无腐蚀作用,冬季土壤冰冻深度为2m。冬季室内外采暖计算温度1820度。有集中的供热系统。3.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主体结构共11层,底层层高4.5m,第二层层高3.6m,标准层层高3.3m。开间为7.8m,6.0m,3.9m不等跨,进深均为7.2m,采用隔间式办公。填充墙外墙采用390厚的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内墙采用19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门为木门,窗为铝合金窗。底层窗高2.4m,其它层窗高1.8m。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厚120mm。梁截面按跨度的1/121/8估算,由此估算的梁截面尺寸见表3-1,表中还给出了各层梁、柱和板的混凝土等级。其设计强度:C40(fc=19.1N/mm2,ft=1.71N/mm2),C35(fc=16.7 N/mm2,ft=16.7N/mm2)。表3-1 梁截面尺寸(mm)及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层次混凝土强度等级横梁纵梁次梁AB跨,CD跨BC跨2-11C354006004005004007004005501C40450600450500450700400550柱截面尺寸可根据式边柱 中柱 (1)式中 A柱的负荷面积(mm)n柱上的楼层数 q重力荷载代表值(kN/m2)估算。可查得该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轴压比限值:N=0.8;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2kN/m2。可知中柱及边柱的负荷面积分别为7.83.6m2 和94.8m2。由式(1)得第一层柱截面面积为边柱 中柱 如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562mm和636mm。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本设计柱截面尺寸取值如下:1层 800mm800mm28层 700mm700mm911层 650mm650mm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2。柱子外边相齐,取距外边270mm边线为轴线;梁轴线取至板底,2层柱高度为3.6m, 311层柱高度为层高,即3.9m;底层柱高从基础地面至一层板底,即图3-2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4.5+0.6+1.5-1.0-0.1=5.5m。第4章 重力荷载计算4.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上人):10厚铺地砖屋面 20撒素水泥面 0.0525厚水泥砂浆结合层 20防水层 0.1040厚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层 0.52%焦渣混凝土找坡平均100厚 1612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25吊顶、管道 0.40 110层楼面 磨光花岗石板20厚,水泥砂浆擦缝 28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30厚表面撒水泥粉 20 聚氨酯防水层1.5厚 1:3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坡层最薄处20厚抹平20 12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25吊顶、管道 0.4 电梯机房间楼面: 30厚水泥砂浆面层压实赶光 20 20厚焦渣混凝土垫层 16 12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25吊顶、管道 0.4 4.2 楼面及屋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0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式中:为屋面积雪分布系数,=1.0。4.3 梁、柱、墙、门重力荷载计算梁、柱单位长度上的重力荷载可根据其截面尺寸、及材料容重及粉刷等确定;对现浇板肋梁楼盖,因板自重已记入楼面(屋面)的恒荷载之中,故计算梁自重时梁截面高度应取梁原高度减去板厚。注意:梁两侧的面层(粉刷层、贴面等)重量也应计入梁自重内。墙体重力荷载可根据其厚度及材料容重等计算,其两侧的粉刷层(或贴面)重量应计入墙自重内。本设计的墙均用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即可根据砌块厚度及材料标准值,计算砌块重量。门、窗等重力荷载可根据其材料种类、门窗规格,按荷载规范查取单位面积重量进行计算,其中门窗重量可由相应的规范查得。具体的计算过程不再赘述,计算结果见下表4-1。表4-1 梁、柱重力荷载标准值层构件/m/m1AB-CD0.450.6251.057.16.34231034.33539BC0.450.5251.055.91.6511107.19次梁0.40.55251.055.76.7914600.97纵梁0.450.7251.058.31797.3柱0.80.8251.115.55.50463913.62-8AB-CD0.40.6251.056.36.4223930.23267BC0.40.5251.055.31.701198.17次梁0.40.55251.055.76.8714607.6纵梁0.40.7251.057.31631.4柱20.70.7251.113.53.6462231.43-80.70.7251.113.53.3462045.59-11AB-CD0.40.6251.056.36.4923941.123298BC0.40.5251.055.31.7511101.06次梁0.40.55251.055.86.8714607.61纵梁0.40.7251.057.31648.3柱0.650.65251.111.63.3461763.7注: 1)表中为考虑梁柱粉刷层重力荷载而对其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g表示单位长度构件重力荷载;n为构件数量。 2)梁长度取净长;柱长度取层高。 墙体:外墙为39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面干挂石材及玻璃幕墙,内墙面为20厚抹灰,则外墙单位墙面重力荷载为内墙为19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两侧均为20厚抹灰,则外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木门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0.2;塑钢窗单位面积重力荷载取0.4。4.4 重力荷载代表值集中于各楼层标高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i。计算Gi时,各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查相应的规范采用;无论是否是上人屋面,其屋面上的可变荷载均取雪荷载。具体计算过程从略,计算结果见图4-2。 图4-2 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第5章 侧移刚度计算5.1 纵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纵梁线刚度ib计算过程见表5-1;柱线刚度Ic计算过程见表5-2。 /表5-1 纵梁线刚度ib计算类别层次 边横梁13.254506008.172003.655.487.312-113.154006007.23.154.726.30走道梁13.254505004.624006.349.5212.692-113.154005004.15.468.2010.94表5-2 柱线刚度计算层次155003.258008003.41320.168236003.157007002.00117.5093-833003.157007002.00119.1009-1133003.156506501.48814.2045.2 柱的侧移刚度计算柱的侧移刚度按式 计算,其中系数 一般层 边柱 i2 ic i4 中柱i1 i2 ic i3 i4底层(固接) 边柱 i2 ic 中柱 i1 i2 ic 据梁柱线刚度比的不同,柱可分为中框架中柱和边柱,边框架中柱和边柱以及楼电梯柱等,柱的侧移刚度计算结果分别见表5-3和5-4。将上述不同情况下同层框架柱侧移刚度相加,即得框架各层间侧移刚度,见下5-5表。由表:5-5可见,故该框架为规则框架。表5-3 中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N/mm)层次边柱(19根)中柱(19根)DicDi1cDi29110.4440.182284871.2140.378591641665369380.3300.142298870.9030.31165455181149820.3880.162276061.0630.34756255159335910.3630.365292020.9920.499399231313375层次A-1,A-12B-1,B-12DicDi1cDi29110.3330.143223820.9100.31348990285488380.2470.110231520.6770.2535324830560020.2920.127205890.7980.2854620426717210.2720.340272020.7440.45336242253776注:柱的侧移刚度D=12ic/h2。表5-4 边框架侧移刚度D值(N/mm)表5-5 向框架层间侧移刚度层次123-89-111567151186053121170981950857 第6章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6.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36.1.1横向自振周期计算将折算到主体结构的顶层,即=3218.0316078.33+3218.03=19296.36结构的假想位移如下表6-1,其中第11层的为与之和。表6-1 结构顶点的假想位移计算层次1119296.3619296.3619508579.9601.11017224.6036520.96195085718.7591.2917224.6053745.56195085727.5572.5817334.8171080.37211709833.6545.0717475.6888415.04211709841.8511.4617475.68105890.72211709850.0469.6517475.68123366.39211709858.3419.6417475.68140842.07211709866.5361.3317475.68158317.75211709874.8294.8217767.53176085.28186053194.6220.0120367.36196452.631567151125.4125.4按式计算周期,的量纲为,取=0.7,为计算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用的结构顶点假想位移();为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考虑非承重墙的影响的折减系数。则6.1.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结构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型为主,故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按式,其中为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为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多质点应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0.85倍。 建筑场地为第二类,得,地震影响系数为7度,查得,则 因,所以应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0.08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按式 计算,则具体的计算过程见表6-2。各楼层的地震剪力按式计算,具体计算结果列入表6-2中。表6-2 各质点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层42.02853.93119865.060.028135.9135.91138.716078.33622231.370.1431507.81643.71035.417224.60609750.840.141684.32328.0932.117224.60552909.660.127616.42944.4828.917334.81500976.010.115558.13502.5725.617475.68447377.410.103499.94002.4622.317475.68389707.660.090436.84439.2519.017475.68332037.920.077373.74812.9415.717475.68274368.180.063305.85118.7312.417475.68216694.430.050242.75361.429.117767.53161684.520.037179.65538.015.520367.36112020.480.026126.25667.2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沿房屋高度的分布见图6-3。 (a)水平地震作用分布 (b)层间剪力分布 图6-3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6.1.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分别按式 计算,计算过程见表6-4,表中还计算了各层的层间弹性位移角 。按上式计算的框架各层层间位移应满足规范要求,当表6-4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演算层111643.719508570.8423.033001/3929102328.019508571.1922.133001/277392944.419508571.5120.933001/218583502.521170981.6519.433001/200074002.421170981.8917.833001/174664439.221170982.1015.933001/157154812.921170982.2713.833001/145445118.721170982.4211.533001/136435361.421170982.539.1333001/130425538.018605312.986.6036001/120815667.215671513.623.6255001/1519不满足时,说明梁、柱截面尺寸偏小,应调整梁、柱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等级,并重新计算。由上表可见,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发生在底2层,其值为1/1208,满足要求。其中,由规范查得。6.1.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分别按式 M其中取自表5-4,取自表5-5,层间剪力取自表6-2,各柱反弯点高度比按式确定,其中由规范查得。为上下层梁线刚度变化的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为上下层高度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本设计中底层柱需要考虑修正,第2层需考虑,第2、3层需考虑修正值。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结果见表6-5。表6-5a 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表(边柱)层/113.31643195085728487240.440.217.461.7103.32328195085728487330.440.335.876.293.32944195085728487430.440.352.589.483.33502211709829887490.330.360.310273.34002211709829887560.330.478.310863.34439211709829887620.330.486.811953.34812211709829887670.330.494.113043.35118211709829887720.330.410713133.35361211709829887750.330.512412423.65538186053127606820.380.618311215.556671567151292021050.360.952258.0b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表(中柱)层113.3164319508575916449.81.20.3659.2105.2103.3232819508575916470.61.20.4195.5137.493.3294419508575916489.31.20.45132162.083.335022117098654551080.90.45160196.573.340022117098654551230.90.45183224.663.344392117098654551370.90.45203249.153.348122117098654551480.90.45220270.143.351182117098654551580.90.50261261.133.353612117098654551650.90.50273273.523.655381860531562551671.10.53319283.315.556671567151399231440.990.65516277.91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分别按式: 表6-6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层边梁走道梁柱轴力边柱N中柱N1161.838.47.213.967672.456-13-41.81093.771.87.223.01251252.4104-36-122.9912594.07.230.51641642.4136-67-228.881551207.238.32092092.4174-105-36471681407.242.92452452.4204-148-52561981587.249.52752752.4229-198-70552161737.254.23013012.4251-252-90142251597.253.52782782.4231-305-107932321957.259.43403402.4283-365-130322372037.261.23543542.4295-426-153712412187.263.93793792.4316-490-1788注:1)、柱轴力中的负号表示拉力。当为左震时,左侧三根柱子为拉力;对应的右侧俩根柱子为压力。 2)、表中M单位为KN.m,V单外为KN,N单位为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