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罗伯特·弗罗斯特《西流的小河》:本体诉求与现象阐释.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中文摘要 罗伯特弗罗斯特( r o b e r tf r o s t ,1 8 7 4 1 9 6 3 ) 是二十世纪美国诗歌界的一位巨 人。他一生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的诗作,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与其他诗人 相比,3 9 岁才成名的弗罗斯特可谓大器晚成,但他一生中享有的荣誉却是同时代 的其他美国诗人所难以比拟的。他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擅长于在日 常的劳作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捕捉诗的灵感,抒写普通人民的喜怒哀乐,以独特的 视角探测着人生的哲理,传达着不尽的人生智慧。他在二十世纪工业文明盛行的社 会中,偏要吟唱大自然与田园的风光,在美国的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语句朴素, 韵律和谐,意象生动,哲理深邃,让人百读不厌,深受美国人民及英语国家人民的 喜爱。 对弗罗斯特进行研究,西流的小河是一本不应忽略的诗集。1 9 2 8 年,罗伯 特弗罗斯特将他的4 2 首诗结集出版,他给他的这部新诗集起的书名就是西流的 小河。诗人这一年5 4 岁,正是各方面都格外成熟的年龄。由于在不算短的年月里 看多了世事的沧桑,诗人的诗,在这一时间段明显地深沉起来,对人生的思考也就 更趋哲理化。西流的小河这本诗集作为诗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最显著的特 点正在于哲学意蕴特别强烈,尤其是与诗集同名的西流的小河这首作为该诗集 压卷之作的诗歌更是如此。这也给笔者从本体与现象的哲学角度对弗罗斯特的这本 诗集进行阐释与评论提供了依据,从而也使得这种阐释与评论在弗罗斯特诗歌研究 层面获得了开拓性的意义。 论文分为三章,前面有一个绪论。绪论首先简单地论说了弗罗斯特在美国诗歌 史上的地位,然后从宏观的本体诉求与现象阐释的视角对弗罗斯特的诗歌作了综 述。第一章论述的是西流的小河本体诉求方面的问题,第二章论述的是西流 的小河现象阐释方面的问题。第三章从本体诉求与现象阐释的角度侧重对诗集中 的两首重要的诗歌熟悉黑夜、西流的小河进行了评析,力图对这两首诗歌做 出新颖深刻而合理的阐释。论文的重点放在了对西流的小河这本诗集中压卷之 作的同名诗歌的分析上,该诗哲学意蕴浓郁。诗由男女二人对话构成,女人谈爱情, 男人谈时间,而爱情与时间都与河流非同寻常地反向西流有关。论文从现象学与本 体论的角度对诗人基于西流的小河而生发的充满哲思的人生感悟进行了评析,指出 回归到自然本真的现象与人生本体层面上的爱情与时间对人生具有真实的价值,并 且具有震撼心灵的哲学上的力量。 在论文中,凡评论到的诗作,皆为本文作者所译。在音韵上,译诗尽量仿效原 诗韵式:在文采上,译诗也尽量保持原诗朴素的风格,尽量辉映原诗清丽的光彩。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西流的小河;本体;现象 硖士学住论吏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a b s t r a c t r o b e nf r o s ti so n eo ft h e 铲e a t e s tp o e t si nt h e2 0 t hc e t l l r ya m e r i c a nl i t e r a t u r e 【) u r i n gh i sl i f e ,h ek 印tw r i t i n ga n dp u b l i s h e df i n ep o e t r yf o rd e c a d e s ,a n dm a i l yo fh i s p o e m sb e c o m ep o p u l a ra n de n j o yg r e a tp r e s t i g ea m o n gp e o p l ew o d d w i d e ( b m p a r e d w i t ho t l l e rp o e t s ,f r o s t sw a yt os u c c e s si sal o n go n e h ed i d o te 锄h i sr e p u t a t i o nu n t i l h ew a s3 9 b u tt h eh o o r sh ee n j o y st h m u 曲o u th i s c a r e c ra f eu n p a r a l l e l e dt oa n yo t h e r a m e r i c a np o e t s0 fh i st i m e h i sp o e t r y a sb e a u t i 矗l la sp u r e1 0 t u sf l o w e r sa b o v ew a t e r ,i s g o o da tc a p t u r i n gi n s p i r a t i o n 丘o mr o u t i n ew o r ka n dd a i l yl i f ea n dp r o b e si 1 1 t om el i f e s p h i l o s o p h y 舶mu i q u ea n 舀e ,t r a n s m i t t i n ge n d i e s s 谢s d o mo fl i f e r o b e r tf r o s tf l i e sh i s o w nc o l o r si nt h eh i s t o r yo fa m e r i c a n p o e t r yb e c a u s ei t 王l es o c i e t y i nw h i c h 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p r e v a i l sh es t i c k st oa p p r e c i a t i n gt h e a t i l r a la n di d y l l i cl i f e h i sp o e t r y , w i t l ls i l n p l e1 a n g u a g e ,h a 肌o n i o u sm e t e r ,v i v i di i a g ea n dp m f o u n d p h n o s o p h y ,m a l d n g p e 叩l eb eb e n to nr e a d i n g ,i sd e e p l y1 0 v e db o t hb yt 1 1 ea m e r i c a p e o p l ea n db ya n yo t h e r p e o p 王e sa uo v e rt h ew o r l d i nt h es t u d yo fr o b e r tf 如s t ,胁“t “,z 柚喈肋d 七i sas e to fp o e m sw h i c hs h o u l d n c v e rb ei 印o r e d r d b e r tf r o s tm a d eh i s4 2p o e m sp u b i i s h e di n1 9 2 8a n dg a v et h en a l e o ft h eb 0 0 k :阡砧 尺忍咒f ,曙曰r d o 允t h ep o e t ,w 血ow a s5 4y e a r so l da tt 1 1 a tt i m e ,n a t l l r a l l v a l r e a d ye x p e r i e n c e dm a n yv i c i s s i t u d e so fl i f e ,t h l l sh i sp o e t r yd u r i n g 血ep e r i o do fc o u r s e s h o w e do b v i o u sp r o f o u n dc o l o ra dt 1 1 m e dt ob em o r ep h i l o s o p h i co t h e 也0 u g h to fl i f e f u l lo fp h i l o s o p h i ct h i l l k i n gi s 也es t r i 】i 【i n g c h a r 乏吼e r i s t i co f 髓s f 琅“肋胁gb ,d 础, e s p e c i a u yt h ep o e m 胁“e “万疗加g 肌础w h i c hh a sm es 锄et i t l eo ft h cb o o k a n dt h i s 百v e sa i la c c o l i n to ft h es t u d yo “h ec 0 c c t i o no fp o e m so f 耽s f 求姗n 打曙跏础f 曲t h e p e r s p e c d v e so fp h i l o s o p h j c a lc o n c 印t s s u 出 a s o n t o l o g ya n dp h e n o m e n o n , a n d l l i l d o u b t e d l yt 圭l i s1 【i 1 1 do fs t u d y ,h e n c e h a sj u s t i 丘a b l yp i o n e e r i n gs i 弘i f i c a n c e t h i s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t h r e ed a n si 丘o mo fw h i c ht h e r ei sa ni n t i o d u c t i 衄r h e i n 昀d u c t i o f i r s n yg i v e sab r i e fo p i n i o na b o u tr o b e nf r o s t ss t a n d i n gi n 也eh i s t o r yo f a m e r i 啪p o e t r y t h e n , i tm a k e sas u 衄a r yo fr o b e r tf r o s t s p o e m s 丘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fo n t o l o g ya 1 1 dp h e n o m e o l o g y n ef i r s tc h 印t e rm a l 【e sc o 衄e n t st h r o u g h e x a 玎1 p l e so nt 1 1 ep o e m s 丘o mt h ea 舀eo fo n t o l o g ya i l dm es e c o n dc h 叩t e r 丘o mt h ea i l 舀e o fp h e n o m e n o l o g y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p u t se m p h a s i so nt w o i m p o r t a n tp o e m s :爿c 曾h n 胁把d w 触m e 肺曲ra 1 1 d 胍卜r 甩魄。跏d | | a n d 昏v e sd e t a i l e da n a l y s e so ft h e 押op o e m s , t r y i n gt o 西v ed i s t i n c t ,p e n e t r a t i n ga l l dr e a s o n a b l ee x p l a n a t i o n s t h et h e s i sf o c u s e st h e a t t e n t i o no nm em o s ti m p o r t a mp o e m :髓j “r “n ,z 螂占m d 七w i t l lt h es a m et m eo ft h e b 0 0 k t h ep o e m 耽s 他船以帕曰r d 础i sf i l l lo fp h n o s o p h y n sm a d eu po fac o n v e r s a t i o n b e 魄e e nam a na n daw o m a n ,i nw h i c ht h ew o m a nt a n ( sa b o u tl o v e ,t h em a ne m p h a s 王z e s j i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n 王e s i s t i m e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o fl o v ea n dt i m ei sb a s e do t h eb r o o k su n u s u a lr e v e r s eo fn l n n i n g t h i ss e c t i o nm a k c sa na 1 1 a l y s i so ft h ep o e m 丘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0 fo n t o l o g va 1 1 d p h e n o m e n o l o g y a n di ta i s op o i n t so u tt l l a to n l yt h el o v ea n dt i ec o m i n gb a c kt ot h e o n t o l o 西c a la n dp h e n o m e n a l i s t i c1 e v e lw i mn a t l l r a li s t i c t s 咖h a v er e a lv a i u eo fl i f c a n dg a i l lt h e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p o w e rt os h a l ( et h er e a d e r s m i n d s i nt 王l et h e s i se a c hr o b e r tf r o s t sp o 咖a i l do t h e re 洫g l i s hp o e m sc o 蛐e m e dh a v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c o m p l e t ec h j n e s et r 姐s l a t i o s ,w h j c ha r ea ht r a n s l a t e db ym ea u t h o ro ft h e t h e s i s t h ea u t h o r i nt r a n s l a t i o n ,m a l 【e sb e s te 饪o r t st o 印p m a c ha n dk e 印t h eo r i g i n a l r h y m es c h e m e 删t h es i m p l ea 1 1 dn a t m is t y l eo ft h es o u r c et a r g e ta sw e l la sp o s s i b l e , w i t ht h ea i mt od i s p l a yt h ee l e g a n td e m e a n o ro ft h ee n g l i s hp o e m s k | e yw o r d s : r o b e nf r o s t ;臃弘尺“m 觇 曰r d d 蔚o n t o l o g y ;p h e n o m e n o l o g y i i i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彤st h e s i s 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锄呐日期扣彤年岁月文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扬嘲 日期:沁站年,月f 文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i j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i 腮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 定享受相关权益。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口半年;口一年;口二年发布。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锅e 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扣年f 月f 土日日期:) ,p 纬( _ 月姑 01,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绪论 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一年,肯尼迪总统在白宫就职,邀请了一位已届八十七岁高 龄的诗人在总统就职典礼上朗诵诗人自己的诗作全心全意的奉献,这在美国诗 歌史上是空前绝后之举。享有这一殊荣的诗人就是2 0 世纪美国最杰出诗人之一的 罗伯特弗罗斯特( r o b e nf r o s t ,1 8 7 4 1 9 6 3 ) 。 过了两年,诗人弗罗斯特以八十九岁的高龄辞世。盖棺论定。如何评说这位二 十世纪美国诗歌界的巨人,就成了尔后文学史家与文学评论家的一件常说常新的 事。 在我看来,对于弗罗斯特在美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大约可以从下面几个层面来 论说: 其一,他可以算是一位桂冠诗人,虽然美国没有这样的制度,但是,就他在总 统就职典礼上朗诵诗歌、就他被哈佛大学等几十所大学聘为教授、就他在七十岁生 日之时获得美国参议院的祝寿,并被尊称为民族诗人等等的事实来看,他其实就是 一位当时的桂冠诗人,他一生中享有的荣誉是同时代的其他美国诗人所难以比拟 的。 其二,如果把他和中国古代的诗人来做一个比较,他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一方面大约像中国人心目中的陶渊明,一方面又大约像中国人心目中的自居易。说 他像陶渊明,是因为他在二十世纪工业文明盛行的社会中,偏要吟唱大自然与田园 的风光,在美国的诗坛独树一帜;说他像白居易,是因为他的诗,语句朴素,韵律 和谐,意象生动,哲理深邃,让人百读不厌,深受美国人民及英语国家人民的喜爱。 这样的论说,对于评价弗罗斯特这个人大约是贴切的,但是,对于美国诗歌研 究者来说,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他在诗歌方面所做的贡献的研究,以及如 何阐发他的诗歌的精神内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于喜爱弗罗斯特的诗歌,多年来,我写了并发表了一些研究弗罗斯特诗歌的 文章,译了弗罗斯特收有4 2 首诗歌的一本诗集西流的小河,并且还以札记的形 式写了一部将近2 0 万字研究弗罗斯特诗歌的书稿花发青枝:智慧在时空中永存 我读弗罗斯特的诗歌,这部尚属草创性质的书稿的目录如下: 写在前面 弗罗斯特的诗品:朴茂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r ,st 腿s i s 弗罗斯特诗歌的力度源、震撼源、魅力源 诗歌:对本体的诉求与咏叹( 西流的小河) 树林:人生一喻 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死亡为什么会成为一种诱惑 未思死,不知生 大自然可以净化人的灵魂 田野中的劳动可以提升人的精神 真、善、美之真 真、善、美之善 真、善、美之美 爱赋予人生以灵魂 忠诚 友谊 选择 寂寞 提喻:诗歌的模糊与清晰 弗罗斯特的诗,在我看来,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擅长于在日常 的劳作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捕捉诗的灵感,抒写普通人民的喜怒哀乐,以独特的视 角探测着人生的哲理,传达着不尽的人生智慧。 由于硕士学位论文篇幅所限,我不可能如书稿那样从多个侧面来论述弗罗斯特 的诗歌,我只能从具体的视角切入来述说我的一些粗浅的研究心得。于是,我想从 “以独特的视角探测着人生的哲理”的视角入手,具体而言就是从本体诉求与现象 阐释的角度来观察弗罗斯特的诗歌,而论述的文本就主要取材于我全部译出的弗罗 斯特的诗集西流的小河。 本文认为,弗罗斯特的诗是从对人类本体关怀的层次上讨论人生的意义,是在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努力确认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与价值而这就触及了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着的 每个人的根本问题,为每个人所关注。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才有了普遍的意义, 才有了吸引广大读者去读、去想的魅力。关注人生,对人生的各个层面的问题、特 别是对人的心灵中所考虑的各种带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探索,为人类的心灵寻求 真、善、美的栖息之所此即为弗罗斯特诗歌魅力之所在。 南怀瑾先生说:“世间一切学问,大至宇宙,细至无间,都是为了解决身心性 命的问题。也就是说:都是为了研究人生。离开人生身心性命的研讨,便不会有其 他学问的存在。”国人的存在就是生命的存在。而何谓生命,筒言之,何谓生? 回 答起来则难以一言而蔽之。我们通常说到有两个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依此 而推理,就生而言,则也应有物质的生和精神的生。前之谓身,后之谓心。生既涉 及身心两态,则必蕴含多界面的概念:生理、物理、心理、法理、伦理,不一而足。 诗歌关注的则为心,也就是关注人的精神境界的问题。 所谓诗歌的本体诉求,就是说好的诗歌要关注人的精神境界的问题,而且要关 注人生的普适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也应该是像弗罗斯特这样的大诗人所关注 的主题。譬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 的需求、自由与责任、道义与玩乐、生与死、无涯的时间与有涯的人生,寂静与喧 哗,对生的依恋与对死寂的拒绝,死的表面的静寂的美与内核中蕴藏的黑暗的恐怖, 如果我们要想下去,还可想出很多的二元对立的主题来,这些问题都与每个活着的 社会人有关,都是我们随时会遇上的逼着我们思索与应付的问题。赵汀阳先生说: “在今天这个时代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如果一个问题不是普遍的问题,那么它就不 够重要;同时,如果一个普遍的问题没有在地方知识中被表达,那么它就变成一个 虚假的问题。”。弗罗斯特的诗歌,所讨论的问题都是重要的问题,是在这个世界上 生活的普通的世俗大众有着切肤之感的问题,他的诗歌常写日常中发生的事,走过 一个地方,摘苹果、补墙、割草、发现小河向西流,发现春潭化为雪水融入树林, 看见海龟在海滩上下蛋,观察小鸟在黄昏时回巢,不满意于城市中有悲惨的小 巷稍一静下心来读上两旬,便觉得诗人正在关怀着并充满智慧地与我们讨论着 我们的生活状况、人生意趣。这些问题因普遍而重要。又因诗人并不虚化这些问题, 而是具象化,“新英格兰乡村”化,“有具体的地域的联结( 1 0 c a l l vb o l l i l d ) ”,所以 它们不虚假。 诗歌的本体诉求是对人的本体关怀,终极关怀是不存在的,但每一种关怀都是 。南怀瑾:楞产大义今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3 年第3 页。 。赵汀阳:实况的“浓描”,读书,2 0 0 2 年第2 期,第9 7 页 3 硕士学住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一种终极的关怀,诗人在他的作品中的每一种描写,也都具有终极关怀的情结。关 怀是没有终极点的,也不局限在某一点上,对人的关怀是具体的,又是全方位的, 只要是关怀就是思考。历史文化太过庞大,我们所能确切把握的,就是对人生的思 考,诗人在思考,而我们这些诗歌的研究者也应该思考。 艺术家都是想在刹那问捉住永恒的美的人,我们说他们有哲学思维,是说他们 的艺术表达有思想深度,是说他们通过艺术的眼光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谛。我们并不 希望艺术家为我们宣讲哲学理论,而是希望他们在对生活的艺术描摹中用精美的笔 触为我们传送真实的哲学感悟。但是,诗人的感悟要与我们自己的感悟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因为是对哲学感悟的感悟,就需要涉及繁博的哲学理论,而这正是本文 所做的工作。 本文涉及的哲学理论,除了本体诉求,还有现象阐释。也就是从现象学的视角 对弗罗斯特的诗歌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 倪梁康先生关于现象学的定义说了这么一段话:“现象学方法是一种无立场、 无方向、无前设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排除了立场、方向、前设的方法,这是对 现象学方法的消极定义。对现象学方法的积极定义则在于:它要求回到实事本身。”。 “要求回到事实本身”是现象学意向性理论意义上的思维。“胡塞尔现象学意 向性理论的根本意图:不是把对象当作哲学思维的对象,不是把具有意义的语言符 号当成研究对象,也不是孤立把意义本身当成研究对象,而是把对象的表现方式归 结为意义,将意识的给定方式,即赋予符号以意义之活动本身当作研究对象。胡塞 尔的这种意义意向性学说,从根本上打破了根据外在因果律来说明事物的观念。它 把人们的认识活动重心,从外在存在的物理世界的物的结构,转移到主体的意识的 结构中。”回 胡塞尔明确地阐述过,意向性是认识思维的本质,它不同于心理活动,心理活 动的对象随人的心理状态的不同而不同,而意向性体现的是意识与对象之间的一种 本原的结构,因而是科学的、客观的。胡塞尔所主张的是“回到事物本身的彻底的 主观性”,并认为这就克服了主客二元论中把对象当作实体事物的错误,既避免了 主观心理主义把对象等同于心理活动对象的错误,又避免了客观主义把对象等同于 实在事物的错误。 在这里,胡塞尔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意向性体现的是意识与对象之间 的一种本原的结构。对这个命题,海德格尔进行了很好的阐明。在海德格尔看来, o 倪粱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9 9 6 年,第1 9 1 页。 o 章启群:意义的本体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0 2 年第2 2 页。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盯st 髓s r s 意识与对象之间的本原的结构,就是在者与存在的关系。 在现象学范畴里,海德格尔是不能不提的人物,虽然胡塞尔将海德格尔目为他 哲学上的接班人,但两人还是有分歧的,不管胡塞尔怎么想,说到现象学,“海德 格尔则认为现象学主要表现为一种方法。”。 现象学表现为一种方法的意义,在海德格尔看来,也就是“现象学的任务是从 存在者的身上逼问出它的存在来。”o 用现象学的方法对存在进行深入的思索,正是 海德格尔对现象学和哲学所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据此,本文认为,从现象中逼问出存在,既是弗罗斯特如何阐释现象的秘密, 也应该成为我们阐释弗罗斯特诗歌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本文用了一定的篇幅据此对 弗罗斯特的诗歌进行了阐释。而且用鲜明的诗例说明了一个重要的论点:诗中涉及 的作为海德格尔现象阐释的在者中的存在,并不是死板于一式的,而是鲜活变化于 万千的。 o 参见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北京:三联书店,1 9 9 4 ,第1 8 8 页以下。 嗨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 9 8 7 ,第9 页。 5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r ,st h e s i s 第一章西流的小河:本体诉求 第一节本体诉求视角下的弗罗斯特诗歌 既然要从本体诉求的角度来论述弗罗斯特的诗歌,那么就要先来谈本体诉求。 而在论述本体诉求之前,则先要谈一下我对诗歌的认识。 在我看来,诗不只是一种有韵律的、有节奏的、容易朗诵的、语言精练的表达 形式,诗的受人喜爱不仅在于它擅长于运用形象思维、善于营造意境,在在给人以 美感,作为诗,其最重要的内核是它要有智慧。论语中载:“子贡日:诗云:如 切如磋,如琢如磨。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早在几千 年前,孔子就明确指出,所谓诗,就要使人读了之后,能够贯通过去与未来。不能 贯通过去与未来者,不可以言诗。因为诗“告诸往”了,你就要能“知来者”。这 在创作诗歌的诗人方面是需要有大智慧的。也就是说,没有智慧内涵的诗就不是好 诗。诗歌由于其表达形式的格外精练,其智慧的蕴藏也应该格外的厚重,就像核能 一样,其内核的能量是巨大的。否则,读诗就味同嚼蜡,一点味道都没有。 而这里所说的智慧,其实换一种说法,就是哲理,哲学是智慧之学,一切的智 慧都可以上升到哲学的层面来述说。限于篇幅,本文只研讨哲学智慧之一种,即本 体诉求与关注,而哲学家意义上的本体诉求与关注,在我看来,首先就是要关注人 生。而关注人生,对于诗人来说,是对人的最根本的本体上的关怀。从本体诉求层 面来说,弗罗斯特诗歌的哲学意义以及由此而生发出的现实意义,首先就在于此。 我不同意国外有些诗评家的意见,说弗罗斯特的诗是一种智力上的游戏回。弗罗斯 特的诗决非无聊的智力游戏。其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在我看来,很少有人能像他那 样用朴素的话语通过对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景象的描述对人生表达一种非常深切 的关注与诉求。 好的作家,无论中外,都有这样切切关注人生以显示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品质。 古苍梧先生说: 人们多以憾时- 比国四字形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怀,大体言之, 离事实不远。但也有些人却非此四字所能概括。如鲁迅、朱光潜、陈映真的所 思所感,虽也从中国文化历史与政治处境出发,惟其深度与广度,已拓展到对 c 人,的终板关怀鲁迅的忧思,不仅针对中国人的魂灵,而且针对世人的精 。周伟驰:小诗大境界,读书) ,2 0 0 2 第2 期,第1 2 4 1 2 7 页。 6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神,。 关注人生的本真的生活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譬如说,当陶潜决心不为五斗 米折腰之时、当张季鹰因秋风起而思鲈脍之时,都是在行动上反映了他们的回归自 然的情怀,这就是最好的对人生的注释,这样的情怀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在所多有, 而且比较而言,弗罗斯特对人生的关注更为纯粹,和中国的陶潜与张季鹰们相比, 他所生活的时代与他生活的样式让他不必担忧自己仕途的升迁,甚至于产生国破家 亡这样一些让人无可奈何的忧虑。 对于弗罗斯特来说,他的忧思更多的是“针对世人的精神”。 他生活在美国,不必像中国知识分子那样“感时忧国”。二十世纪的美国虽打 了两次世界大战,但两次战争都不在他们的本土上打,于他们的国力无损,相反, 美国人还因为这两次战争而让他们的军备畅销于世界,大发战争财,在二战之后取 代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不像中国,是以半殖民地的身份进入二十世纪的, 国家与民族在二十世纪前半叶一直受着灭亡与崩溃的威胁,与弗罗斯特同时生活在 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的知识允子,在这同一时期创作出自己最重要作品的作家, 其所思所感当然与弗罗斯特不相同。我们对作家的研究离不开这样的大的背景。 在美国这样的国度里,在二十世纪的时段里,作为诗人,他获得了很好的外部 条件,让弗罗斯特在写作中可以更多地思考人生的问题,更多地从本体诉求层面思 考对人的终极关怀的问题。然而这仅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也 是最根本的方面,则在于诗人自身。而进一步,在我们确认了诗人有着对人生的本 体诉求与关注的情怀与思维之后,作为读者,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从这一层面来阅 读他的诗歌。 诗人对人的终极关怀表现在他的诗歌之中。有这样终极关怀的诗歌常被人们称 为“好诗”。但问题是,在诗歌的丛林中,乱花迷眼,我们常难以确定什么是好诗。 为了不让“劣币驱逐良币”,我们必须有识得良币的慧眼。在我看来,好诗与坏诗 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别在于:它们对人生与生活的体验有所差别,诗的优劣,测一 测诗歌所表达出的对人生的体验深度与广度就知道了。好的诗,是好的诗人对人生 有了深、广的体验之后才创作出来的,而且诗人还非常注重诗的表达,运用多种修 辞手段来凝聚他的所思所想。所以,这样的诗就有意象,有哲思,有意境所有 这一切形成动态的、富于张力的概念图式空间。这样的概念图式空间,是主体互动 式的,既可“六经注我”,也可“我注六经”。这样的概念图式空间,既能充分表达 咕苍梧:“载道”与小言志”,读书,2 0 0 2 第5 期,第1 3 2 页。 7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诗人自己所有的思索与情愫,又能容纳各种各样的读者在其间恣意地奔驰与自如地 挥洒。 关于诗人与诗歌之间的关系,黄灿然先生说:“这种关系,有三个层次。第一 个层次是诗人这个人,第二个层次是诗人这个人在揭示他的诗歌世界的过程中树立 的形象也即诗人形象( 不是诗人这个人的形象) ,第三个层次是诗人所揭示的世界 也即诗人的诗歌世界( 不是诗人自己的世界) 。”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三个层次最 重要,它是一个通过诗歌建立起来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人类心灵的真相。“ 黄灿然先生进一步说:“第一层次的诗人是小诗人、坏诗人或第二层次和第三 层次的诗人之早期阶段;第二层次的诗人是优秀诗人或杰出诗人:第三层次的诗人 是大诗人。”圆弗罗斯特是大诗人,一方面是因为他有其牢固的诗人形象( 不是诗人 这个人的形象) ,而更重要的是他创造出了有其独特魅力的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而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诗歌的世界里,有人类心灵的真相,也就是有对人生本体 层面上的诉求与关怀。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本体层面的诉求与关注,弗罗斯特的诗歌 以及其他一些大诗人的诗歌就会百代传唱,他们的诗歌就有了常青的理由。有些诗 人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淡了他们的色泽,而大诗人的作品在他们生前 即已蔚然成林,在他们逝后,诗歌的林莽并不随年华前行而枯萎,反而在时间的流 逝中越来越青葱蓊郁,绿意盎然。还是用弗罗斯特自己的名言来阐释这一现象:优 秀的诗歌以兴味始而以智慧终。而智慧,特别是关注人生的本体诉求层面的智慧, 是可以在时空中永存的。 更进一步,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由于弗罗斯特的诗歌具有本体诉求与关注人 生的品质,就使得他的诗歌有了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特点:语句朴素而思想深刻。 这使我们想起这样的一句话:真理是朴素的。 美国的另一位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罗茨基对弗罗斯 特是极为称赞的,他认为,艾略特的诗是貌似复杂其实简单,而弗罗斯特的诗是看 似简单其实复杂。 他说:“弗罗斯特在诗中无需炫耀他的学识,因为他的学识是天 生的。我们看不到他在诗里如艾略特那般掉书袋,左一个传统右一个文化,但他对 语言、人性、世界的洞察,岂不正显出了浓厚的学识吗? 而对于宇宙、世界、人世 之中复杂关系的领悟,是他对于世界诗坛的一个贡献,也构成对现代诗、对现代人、 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纠正。”o 嘴灿然:弗罗斯特的拒绝,读书,2 0 0 0 年第9 期,第1 2 9 页 o 黄灿然:弗罗斯特的拒绝,读书,2 0 0 0 年第9 期,第1 3 0 页 。周伟驰:小诗大境舁,读书,2 0 0 2 年第2 期,第1 3 0 页。 o 周伟驰:小诗大境界,读书,2 0 0 2 年第2 期,第1 3 1 页。 8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为什么是纠正? 在我看来,因为现代生活中很多的人甚至是很多灵魂工作者的 作家诗人都少了对人自身的思索。而弗罗斯特却能够亲近自然,能够静下来,就能 像古代的非工业化社会的人那样对人生、对人生与自然的关系、对世界、对宇宙作 深刻的不浮浅的思索。这在声光化电充斥人们感官的、浮嚣繁华的时代里是一个极 为难得的异数。要对现代人、现代方式予以匡正,弗罗斯特的诗是一剂不错的良药。 若不信,且看他的一首诗:坐在灌木丛边沐浴明媚的阳光: 我今天在这里张开手掌,我抓住的只是一缕阳光,只感觉拇指与别的 手指之间,光线一泻而过丝毫都不留连。有那么一刻而且也只是这一刻, 大地真的吸收阳光的照射;既然能一下子吸收热能,所有的生物才都暖洋洋 地长叹一声。假若有人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还没有看见太阳将大地软软溶 化,然后他们又回到生活孰道徐徐前进,我们也不必嘲笑他们的行径上 帝曾经宣布他是绝对的正确,然后又覆盖上面纱退却,记住最后寂寥沉默 如何降临,灌木丛一派地老天荒的宁静上帝曾以上帝的名义向人类叙说, 太阳递给了人间一团火,一部分热力化成我们连绵的呼吸,其余的化作 我们的信念生生不息。o 这是真正对大自然热爱的人写出的诗歌。这是真正的本体诉求式的诗歌。不写 任何功利性的东西,只写大自然本体的本身。太阳能,地球的一切生命的热力源, 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优美的表现,和着感激万分的情感,他用极精练的诗行道出了 生命的真相,从而也就从本体层面上充分展现了他对人类的诉求与关注。诗歌的最 后两句,以智慧终,真是经典之句。 。原诗见豫e 而e 竹o ,肋6 e n 胁f c d ,e d w a r d c o n n 。r y l a c h 锄w y o r k :h o l 黜n c h a n 她d w n s 【o n ,1 9 7 9 p 2 6 6 论文涉及的所有弗罗斯特诗歌都出自该诗集的第2 4 3 2 7 0 页,译诗均为作者自译,页码不再一一注出此外, 本论文涉及的其他英语诗佧也都是笔者自泽,特此说明,下不再注。 9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第二节西流的小河本体诉求:真善美之真 真善美是人的情感的本体诉求。从人生这一重大的本体诉求的视角读西流的 小河,我们发现弗罗斯特这部诗集中的许多诗作都涉及到了真善美的问题。认真 一想,这也十分自然,因为真善美的问题本来就是任何真正对人生有着本体关怀情 愫的诗人都会深长思之的人生的大问题。 真善美的观念出现在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而真正成为问题,则应该是在人有 了社会性的交往之后。中国字中的“仁”,是很有讲究的一个字,这个字后来成为 孔丘老先生的学说的核心。“仁”字从笔画的意义上来看就是“两个人”,也就是说 有了两个人,就有了“仁”的问题。仁义的原则就是真善美。“已所不欲,勿施于 人”,说的就是与人为善,善必出自真情,则也必美。 真善美是讨论不完的话题,也是诗意浓厚的境地。限于篇幅,关于真善美的本 体诉求,本文这一部分只能集中讨论一下真的问题。 首先,诗人自己得是一个性情纯真的人,自己这个本体不真,何能发出本真的 诉求? 一个好的诗人,哪怕已是垂垂老矣,但就心态来讲,还得一直保持一个少年 的纯真心态,换言之,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有着许多问题要问的大男孩的一生,或者 说是一个飘浮着无数梦想的小姑娘的一生。 克兰先生说过意味深长的话:“因为真理性问题常常只在儿童思维中出现,又 常常在儿童思维中被消灭。所以,真理总是处在童年。”克兰先生有此感慨,是因 为读到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马修斯在哲学与儿童中所讲的一个故事:一个名叫伊 恩的六岁的小孩子因为另外三个孩子霸占了电视机,看不上自己喜欢的节目而懊恼 不已,他问妈妈,为什么三个人的自私要比一个人的好? 六岁的小男孩儿能问出这样深沉的、让伊恩的母亲很难回答的问题,是因为儿 童比成人要纯真。而真正的诗人则需要终生保持这样的纯真,这样,他的诉求才真, 从而也才能给读者带来哲思上的隽永悠长的美感。我们高兴地看到弗罗斯特的诗作 中就不乏这样的本真的充满童心情趣的作品。且看他的大犬座: 大犬座的大犬, 是上苍的天狗, 那闪烁的亮星, 跃起天之东头。 o 克兰:幼稚的真理,读* ,2 0 0 2 第2 期,第9 7 页。 1 0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他遨游在天上, 一路舞向西方, 从不收住脚步, 歇上一会丰响 我是地上小犬, 今夜吠个响亮, 伴天上的大狗, 通宵嬉闹欢畅。 从这首洋溢着本真的情趣的诗歌来看,我们再次可以肯定地说,作为一个有成 就的诗人,有两点是终身都要保持的。一是童心,亦即我们所说的赤子之心,即人 初来到世界不久,充满着天真与好奇心的那一段岁月里的精神风采;二是想象力, 要看见什么都能无拘无束地驰骋想象,极目八荒,灵动飞扬。上引弗罗斯特西流 的小河诗集中的大犬座就是这样有着纯真的童心美的诗作。读着这样美的诗, 让我们感到,如果要说诉求,有着纯真的情趣的诗歌才是真正的本体诉求的诗歌。 当然,保持童心极为不易。英国大诗人华兹华斯于此颇有感触。他写过一首诗 豫e 砌胁6 d w ( 彩虹) : 我每一见彩虹飞挂空中 便心儿跃起,无比激动: 过去是如此,我在童年, 现在亦如此,我已成年, 将来仍如此,我入老年, 否则,我宁愿去死! 孩子是大人的父执, 但愿我一生的光阴, 贯穿天然虔诚,有如赤子。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曾说:“凡有价值的诗,不论题材如何不同, 都是由于作者具有非常的感受,而且又深思了很久。”这首诗就是诗人敏锐丰富的 内心感受与深邃认真的思考的结晶。诗中的彩虹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象征着一切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r st h e s i s 真善美的事物。向往与赞颂美好的事物,一般人均能做到,但要在漫长的一生岁月 中都保持孩提时代那种对美好事物强烈新鲜的感受力,却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这正 是诗人在诗中强调的思想。对比弗罗斯的大犬座,我们看到,弗罗斯特能在看 到天上的大犬星座时童心焕发,正如华兹华斯看到彩虹一样,都是难能可贵的本真 意义上童心的表现。 这样的保持着童心的诗人,让人感到亲切,感到他们真是可爱。而保持纯真童 心的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诗人惟有自己常处于真善美的境界之中,才能发现大千 世界中的真善美,才能描写“真理性的问题”,从而能自觉地歌颂真善美,从而让 读者为他的真切的真善美的本体诉求而感动不已。让我们再看一首弗罗斯特歌颂真 与美的好诗蔷薇科: 玫瑰就是玫瑰,而且永远是玫瑰可是如今的理论却认为:苹果是玫 瑰,梨子是玫瑰,我猜想,李子也是玫瑰。天知道,还将有什么会被证 明是玫瑰。而你,当然,才是玫瑰,而且一直都是玫瑰。 诗人构思巧妙,利用生物学的“科”这一概念来阐明何为真,何为假,假的何 以能够以假乱真,而真的又怎样才能不被假所乱,而其中最要紧的是,人需要有一 双慧眼来识别真假。济慈在希腊古瓮颂( o 忱伽ng 把c 缸,z 【,砌) 中说“美即真, 真即美”( b e a u t yi st m t h ,蜘t hb e a u t y ) ,道出了一直存活于人们心中的真理:入不分 中外,也不论古今,真,以及以真为基座的一切价值观念,如真诚、真切、真挚、 真情都是美的。人间贵真。这首诗虽写花,却着眼于人,因为只有人真了,感情呀, 物品呀,一切都真了,这个世界一切都真了,也就一切都美了。所以这首诗具有很 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诗中所言之“真玫瑰”,可以象征友谊的纯洁,也可以象征 爱情的坚贞,而纯洁与坚贞之为美,皆以真为核心。在物欲横流,巧言乱飞的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区域清洁与维护合同
- 医学膏药培训课件下载
- 司法解释培训课件
- 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模型
- 药剂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一年级期末考试作文我的书法时光550字14篇
- 销售数据统计分析模板业绩评估及市场洞察工具
- 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模板
- 科学岩石变化课件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课件
- 供应链与贸易安全培训课件
- 牛鼻子引流技术
- 严禁燃放烟花炮竹课件
- 宫颈息肉课件
- (2025年标准)班组承包协议书
- 人工智能多智能体课件
- 2024年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中心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学计划
- 2025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