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内容摘要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 内容摘要 现代汉语的致使义主要通过不同的句法结构形式来表达。用来表达致使意义的句 法形式主要有使字句、得字句、把字句、动结式、致使动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有这样 的句子“一碗面吃得我满头大汗 “一篇报告写了我一晚上”,我们将其称为“客体致 使旬 。我们准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所学传统语法理论,并运用近来学界较为 关注的认知语法及构式语法的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汉语中这种特殊的致使句式一 一客体致使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加以研究。 第一部分首先说明客体致使句的类别及语义特征。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可分为 “v 了式 、“v 得式 及动结式三小类,本文主要就前两类,即 v 了式”和 v 得 式”进行讨论。其语义角色有致使者、被致使者、致使力和致使结果四类。第二部分 分析其句法组成结构。分别分析了“v 得式 及 v 得式 的各项组成成分,主要着 力于结果成分的分析。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客体致使句的产生动因和句式意义。利用构 式语法的理论加以阐述。客体致使句中的动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致使动词,其致使义 是由旬式整体所赋予的。第四部分是语用和认知分析。客体归因机制对于客体致使句 的出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一部分中还尝试使用从认知角度对于从客观事实到最终 的客体致使句的产生过程做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致使;客体致使句;构式意义;认知语法 作者:马建武 指导老师:李明 o no b j e c t - c a u s e dc a u s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i n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a b s t r a c t o n o b j e c t - c a u s e dc a u s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i n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a b s t r a c t t h ec a u s a t i v em e a n i n g si nm o d e mc h i n e s ea r em a i n l yd e l i v e r e dt h r o u g ht h eu s eo f v a r i o u ss y n t a xs 仃u c t u r e t h em a i n s t r e a ms y n t a xs t r u c t u r e sf o rc a u s a t i v em e a n i n ga r e s h i - - c o n s t m c t i o n , d e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b a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v e r b - r e s u l t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c a u s a t i v e v e r b s i nt h i sp a p e r , w et r yt om a k eat h o r o u g h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t u d yo nt h ef e a t u r e so f o b j e c t - c a u s e dc a u s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i nt h ea s p e c t so fs y n t a x ,s e m a s i o l o g ya n dp r a g m a t i s m w i t ht h eu s eo ft r a d i t i o n a lg r a m m a rn l r i e sa sw e l la sc o g n i t i v ea n ds t r u c t u r a lt h e o r i e s a p p r o a c h e s i nt h ef i r s tp a r t , t h ec a t e g o r i e sa n d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 so fo b j e c t - c a u s e dc a u s a t i v e s e n t e n c e sa r ee x p l a i n e d t h e r ea r et h r e et y p e so fo b j e c t - c a u s e dc a u s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i n 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n a m e l y , “v + l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v + d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v e r b - r e s u l t a t i v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f o rw h i c hw ep u to u re f f o r t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f o r m e rt w o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s e m a n t i cr o l e so ft h es e n t e n c e si n c l u d ec a u s e r , c a u s e ,c a u s a t i v ef o r c ea n dr e s u l t i n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w ea n a l y z et h es y n t a x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s u c hs e n t e n c e s t h ec o m p o n e n t so f “v + l c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v + d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r ed i s c u s s e dr e s p e c t i v e l y 谢t 1 1t h e e m p h a s i so nt h er e s u l tp a r t i nt h et h i r dp a r t , t h eg e n e r a t i o nm o t i v a t i o na n dt h es t r u c t u r a l m e a n i n g sa r ed i s c u s s e dw i t hs t r u c t u r a lt h e o r i e s t h ev e r bi nt h eo b j e c t - c a u s e dc a u s a t i v e s e n t e n c e sa r e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c o m m o nc a u s a t i v ev e r b ,a st h e i rc a u s a t i v em e a n i n ga r e a t t r i b u t e db yt h ew h o l es y n t a x t h ef o r t hp a r ti st h ep r a g m a t i ca n dc o g n i t i v ea n a l y s i s t h e t h e m em e c h a n i s m a n d “0 b j e c ta t t r i b u t i o n t h e o r i e sp l a yi m p o r t a n tr o l e si nt h eg e n e r a t i o n o fo b j e c t - c a u s e dc a u s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 w ea l s ot r yt oe x p l a i nt h eg e n e r a t i o np r o c e d u r e so f s u c hs e n t e n c e sw i t ht h eu s eo fc o g n i t i v ep a t t e r n si nt h i sp a r t k e yw o r d s :c a u s e ;o b j e c t - c a u s e dc a u s a t i v es e n t e n c e ;s t n l c t u r a lm e a n i n g ;c o g n i t i v e g r a m m a r w r i t t e n b ym a j i a n w u s u p e r v i s e db yl im i n g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 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 责任。 研究生签名:墨划日 期: 2 堡旦乞:磐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 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 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 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期:z 翌2 窆:垒f 期:妇竺翌:竺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 引言 引言 一、研究对象:致使结构与客体致使句 达成致使关系的结构就叫致使结构,致使结构是双事件的结构。致使关系 ( c a u s a t i v er e l a t i o n ) 本质上是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是致使事件( c a u s i n ge v e n t ) 和被使 事件( c a u s e de v e n t ) 之间产生的关联。在语言表达中,一个致使结构要具备三个关键 的语义成分,即致使者( c a u s e r ) 、被使者( c a u s e e ) 和致使结果( r e s u l 0 。致使者是致使 结构中引发致使的那个部分;被使者一定是被使事件的主体;致使结果则是役事所达到 的状态或从事的活动等。致使结构中,除了致使者和被使者所构成的传达致使意义的 表述外,被使者还一定和致使结果构成另一个表述。 现代汉语的致使义主要通过不同的句法结构形式来表达。用来表达致使意义的句 法形式主要有使字句、得字句、把字句、动结式、致使动词等。客体致使旬主要指由 动作客体充当致事、动作主体充当役事的特殊致使旬,是一类改变现代汉语基本语义 序列“施事+ 动作+ 受事”而产生的标记性致使义句式,如“一碗面吃得我满头大汗” “一个报告写了我一晚上”等。从对客体致使句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实质上致使者 不同于施事,致使者也可以是某种事物或事件,虽然其本身并没有施动能力或施动性, 但是在客体致使句这一语义框架中,在语义上是受事的致事客体,却体现出了一种强 施动性。 二、客体致使句的研究现状 继2 0 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致使范畴研究热潮后,客体致使旬作为一种特殊的致使 义表达句式引起了语言学者的关注,近些年,学者们对客体致使旬的研究虽然未像对 致使范畴的研究那样形成热点,但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客体致使句的概念与衍生机制 客体致使旬的研究始于对反转使役结构的研究。反转使役结构这一概念见于g u ( 1 9 9 刀1 9 9 7 ) 、李亚非l i ( 1 9 9 9 ) 、顾阳( 2 0 0 1 ) ,他们认为这一结构是“原本参与活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引言 动的施事者以经验者的身份出现在使役结构中的宾语位置,而原本活动的对象,即客 体,则以使因的身份出现在使役结构中的主语位置。 周红( 2 0 0 4 ) 从致使结果产生 的角度将其称为客体归因句。 顾阳、沈阳、何元建( 2 0 0 1 ) 探讨了这类致使句的衍生机制,认为“那个实验做 了他一晚上是由“那个实验叫让他做了一晚上 的中“n 让”为隐性使役轻动词 时的衍生结构。 客体致使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 周红( 2 0 0 4 ) 归纳了客体归因旬主要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即致使力动词为二价 动词,且论元为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有生命的人,客体除少数情况外多为无生命物或 事件;语法功能上表现为三种语法形式:动宾补格式、得字动结句和把字动结句。 考察前人的成果我们发现,学界对客体致使句的研究大都从某一特定角度或某一 特定方面入手,至今仍缺乏全面的概括,如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特殊的句式,这种句式 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有何特点,又有什么特殊的表达功效,这些问题,诱发了本 文的思考,希望可以填补前人在此方面的一些空白。 2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 第一章客体致使句的类别和语义要素 第一章客体致使句的类别和语义要素 1 1 客体致使句的类别 汉语中客体致使旬的语法表现形式大致有“v 了式 、“v 得式 和动结式三种。 另外,这三种形式中有的句子还可以变换为把字式,具体后面再进行讨论。我们用a 表示致使者,v 表示谓语动词,b 表示被使者,r 表示致使结果,来分别介绍三种客 体致使旬: a 、“v 了式 客体致使句 句法标记为:a + v + 了+ b + r ,如: ( 1 ) 这个实验做了他整整一晚上。 ( 2 ) 这摞书来来回回搬了我好几趟。 ( 3 ) 这椅子坐了我一屁股水。 ( 4 ) 这顿饭吃了我三百多块。 这类客体致使旬的结果成分一般由数量短语充当,如上面三个例子的“一晚上 ( 时量短语) 、“好几趟”( 动量短语) 、“一屁股水 ( 表示周遍意义的数量短语) 、“三 百多块”( 金钱数量短语) 。 b 、“v 得式 客体致使句 句法标记为:a + v + 得+ b + r ,如: ( 5 ) 这把椅子坐得我屁股净水。 ( 6 ) 这碗面吃得我大汗淋漓。 ( 7 ) 那个瓶子抓得他满手是油。 这类客体致使旬的结果成分一般是谓词或谓词性短语,如以上几个例旬,也可以 由带有描写性质的周遍意义数量短语充当,如: ( 8 ) 这把椅子坐得我一屁股水。 ( 9 ) 这碗面吃得我一头汗。 ( 1 0 ) 那个瓶子抓得他一手油。 c 、动结式 3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第一章客体致使旬的类别和语义要素 其句法标记为:a + v + r + 了+ b ,如: ( 1 1 ) 那瓶酒喝醉了老王。 ( 1 2 ) 故事听乐了孩子们。 ( 1 3 ) 这本书看困了我。 这类客体致使句中不含“得 字或“把 字,其结果成分一般为单个形容词,与 动词直接构成动结式,结构上更为紧凑。实际上,这类结构一般都可以变换为相应的 “得 字句而语义不变: ( 1 4 ) 那瓶酒喝醉了老王。 一那瓶酒喝得老王醉了。 ( 1 5 ) 故事听乐了孩子们。 一故事听得孩子们乐了。 ( 1 6 ) 这本书看困了我。 一这本书看得我困了。 由此可见,动结式客体致使旬与“得 字句除补语位置上的差别以外,并不存在 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在本文中对于动结式客体致使句不做单独讨论。 另外,这三种结构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变为相应的“把”字结构,相对于“v + 了一式、“v + 得”式及动结式客体致使句,变换为“把一字句的客体致使结构用“把一 字更强调了致使者对被使者的作用,试比较: ( 1 7 ) a 这篇稿子念得我口干舌燥。 b 这篇稿子把我念得口干舌燥。 ( 1 8 ) a 那个瓶子抓了我一手油。 b 那个瓶子把我抓了一手油。 ( 1 9 ) a 那瓶酒喝醉了老王 b 那瓶酒把老王喝醉了 ( 1 7 ) 、( 1 8 ) 、( 1 9 ) b 句中由于“把字的运用,强调了客体致使者具有较强的 施力性,突显了致使结果“口干舌燥搿一手油 ,与之相比,a 句客体施力性则较弱 了。 “v 了式刀、“v 得式 以及动结式客体致使旬,同把字客体致使句一起构成了汉 4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第一章客体致使句的类别和语义要素 语表示客体致使意义的表达体系,它们在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中共同完成着汉语客体 致使义表达这一使命。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b 类客体致使句,对于动结式及“把字客致使式暂 不予以讨论。这是因为,动结式客体致使句可以归为“v 得式客体致使句的一种紧 缩形式,而把字致使式只是用标记词“把”加强了动作客体的施动性与动作主体的被 动性,在句法、语义上与前两种大致相当,因此不设为专节讨论,我们力求通过对前 两种客体致使句的分析概括整个客体致使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这并不是说这 两类句式可以完全取代动结式和“把刀字致使句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在我们所搜集到 的语料中,“v 了式”和“v 得式 的数量占大部分,因此,我们只选取 v 了式” 和一v 得式”两类句式作为典型的客体致使旬进行讨论。 1 2 客体致使句的语义要素 客体致使句同其他致使旬一样,包括四个语义要素:致使者、被使者、致使力和 致使结果,下面我们来分别讨论其特征。 1 2 1 致使者 致使者指的是致使力的发出者,对致使情景中的另一个人、物或事件施加影响, 并使之发生变化。客体致使句的致使者多为无生命物或事件,如: ( 2 0 ) 他的话听了我一身鸡皮疙瘩。 ( 2 1 ) 一袋饺子吃了我整整三天。 ( 2 2 ) 丈夫的一番话听得她将信将疑,做不到无动于衷。 在以前的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客体致使旬的致使者若为有生命物,就会产生歧 义,如果是无生命物则不会产生歧义,比较下列几组句子: ( 2 3 ) 那个孩子摸了我一手泥。( 有歧义) a 那个孩子摸我,我沾了一手泥。( 一般致使旬) b 我摸那个孩子,我沾了一手泥。( “v 了式”客体致使旬) ( 2 4 ) 那个瓶子抓了我一手油。( 无歧义) 我摸那个瓶子,我沾了一手油。( 客体致使句) ( 2 5 ) 这孩子追得我直喘气。( 有歧义)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第一章客体致使句的类别和语义要素 a 这孩子追我,我喘气。( 一般致使句) b 我追这孩子,我喘气。( “v 得式 客体致使旬) ( 2 6 ) 小鑫脸上遮不住的失望看得我心里酸溜溜的。( 无歧义) 我看小鑫脸上遮不住的失望,我心里酸溜溜的。( “v 得式 客体致使句) 例( 2 3 ) 中,“那个孩子 是有生命的人,构成的句子有歧义,这是因为有生命 的人“那个孩子 可以发出“摸 这一动作,成为动作的主体;也可以不发出“摸 这一动作,而是由“我”发出这一动作,“那个孩子 则是动作的客体。例( 2 5 ) 是 一个经典的歧义句,最早由朱德熙( 1 9 8 2 ) 提出,先生认为这句话有三种理解:我 追孩子,我喘气,孩子追我,我喘气,孩子追我,孩子喘气。施春宏( 2 0 0 8 ) 在 讨论动结式“v 累 的句法结构及其语义解释时,得出结论认为,“在补语为一价动 词的动结式( 包括v 累) 的论元结构中,处于动结式宾语位置上的成分只能是补 语动词的主体论元一,这一点也同样可以适用于解释“这孩子追得我直喘气 这类句 子,也就是说在此类句子中,补语动词“喘气一的主体论元只能是作为动结式宾语位 置的“我”。我们认同施文的研究结论,根据语感也认为这句只有a 和b 两个意思。 以上论述似乎可以说明,当客体致使句的致使者是有生命物时,句子会产生歧义。 但是客体致使者如果是无生命物时,是否一定没有歧义呢? 试看以下两例。 ( 2 7 ) 那趟公交车等了我挺长时间。( 有歧义) a 公交车等我,等了挺长时间 b 我等公交车,等了挺长时间 ( 2 8 ) 那趟公交车等得我望眼欲穿。( 无歧义) 我等公交车,我望眼欲穿。( 客体致使句) 当我们考察例( 2 7 ) 和例( 2 8 ) 时又发现,此类句式是否有歧义不是简单的由致 使者是否为有生命物来决定,而是由致使者是否能发出与句中动词及补语成分相关的 动作有关。在例( 2 7 ) 中,虽然公交车并非有生命物体,但是在人们的认知概念中, 它能够发出“等了好长时间 这一动作,所以同样会产生歧义。而在例( 2 8 ) 中, 因为依照人们的一般认知常识,“等得望眼欲穿 只能是人的一种心情状态, 公交车则不会产生这种情状,因此这种句子不会造成歧义。 反之,例( 2 4 ) 中,“那个瓶子是无生命的物,构成的句子没有歧义,因为无 6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第章客体致使句的类别和语义要素 生命的物“那个瓶子力不可能发出“抓这一动作( 童话故事除外) ,只能是“抓” 的客体,因此是无歧义的客体致使句;例( 2 6 ) 中,“小鑫脸上遮不住的失望 是无 生命的,也不可能发出动作,因此构成的句子无歧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客体致使旬的致使者为动作作用的客体对象,多为无生命物, 但不能反过来认为,只要是无生命物充当致使者的致使句都是客体致使句,如: ( 2 9 ) 那辆汽车撞倒了路上的行人。 ( 3 0 ) 一句话说得我面红耳赤。 ( 3 1 ) 阳光照得我睁不开眼睛。 因为客体致使句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是被使者充当动作的施事。( 2 9 ) ( 3 1 ) 例中的致使者是无生命物,但被使者并不是动作的发出者。( 2 5 ) 中,“汽车 是致使 力的发出者,“行人”是致使力的承受者;( 3 0 ) 中搿一句话一是使因,致使力的发出 者“人”隐藏于背后;( 3 1 ) 中,致使力的发出者是“阳光”,“我 只是致使力的承 受者。因此这些致使句都是一般意义的致使句,而不是客体致使句。 另外我们还发现,旬中致使者的“有定 与“无定 不仅会影响到句子是否能构 成客体致使句,而且会对客体致使句的话语焦点产生影响,试比较以下两组句子: ( 3 2 ) a 那辆车等了我半个小时 b 那趟车等了我半个小时 c 一趟车等了我半个小时 ( 3 3 ) a 那碗面吃得我满头大汗 b 一碗面吃得我满头大汗 在例( 2 8 ) 中,由于主语从“那辆车 到“那趟车 ,再到“一趟车 ,其有定性 逐渐减弱,从具体实物变为一般概念,同时整个旬式的客体致使意义也逐渐增强。在 语感上,a 句的含义更倾向于“车等我 ,b 旬则是“车等我 “我等车”两可,c 旬 则变成了没有任何歧义的典型的客体致使句。在例( 2 9 ) 中,a 句的有定的“那碗面” 与b 旬无定的“一碗面”相比,前句的话语焦点在于“那碗面 这一具体实物,而后 句则更强调“我吃面 这一动作或过程。 1 2 2 被使者 被使者是致使力的承受者,又是被使事件中的发生变化者。一般由人来充当,如: 7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第一章客体致使句的类别和语义要素 ( 3 4 ) 这一堆布料做了我整整两个礼拜。 ( 3 5 ) 妈妈临走包的饺子吃了我们好几天。 ( 3 6 ) 这些春光灿烂的日子都浪费在稿子上,写得我昏头胀脑。 1 2 3 致使力 致使力是致使者与被使者之间存在的力的传递,这个力使被使者发出动作或发生 变化,这个力可以是致使者主观发出的,也可以不是致使者发出的,而是客观作用于 被使者的。如: ( 3 7 ) 我逗得他直笑。 ( 3 8 ) 这迷人的美景使我深深地陶醉其中,久久不愿归去。 ( 3 7 ) 旬中“我一通过“逗”这一动作将作用力传递给“他”,而且导致“他” 发出“直笑这一行为,其中的作用力就是致使力。( 3 8 ) 中,使我陶醉其中的表示 “吸引 的“致使力 并非“美景 所发出,但是却客观作用于被使者“我”。在客 体致使句中,致使力也并非由客体发出,但是因为句式的原因,由于说话人的主观归 因而使其产生了致使意义。 致使力作用的发挥有时凸显,有时隐含,我们所讨论的客体致使句就是典型的隐 含致使力类型,如: ( 3 9 ) 他的几句话听了我一身鸡皮疙瘩。 ( 4 0 ) 热气腾腾的馒头看得小新口水直流。 “他的几句话”与“我听了一身鸡皮疙瘩”之间具有致使关系,里面隐含了“使、 令、叫”等泛化力的作用;“热气腾腾的馒头一与“小新口水直流 之间也存在致使 关系,与“热气腾腾的馒头使小新口水直流 同义。 顾阳在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中,用轻动词理论解释了客体致使句的 衍生机制,她认为,“那个实验做了他一晚上一是由“那个实验n 让他做了一晚上一 的中“叫让”为隐性使役轻动词时的衍生结构。我们同意用轻动词来解释客体致使 句的衍生观点,这类句式中,主要谓语动词的客体是致使者,主体是被使者,但客体 致使者并不能发出这一动作,客体致使者对主体被使者的作用是通过隐含的致使力发 生的,这是因为主要谓语动词的发出者没有变,仍然是主体被使者,这个隐含的致使 力通过泛化的“使、令、叫、让乃表达出来,如: 8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旬第一章客体致使句的类别和语义要素 ( 4 1 ) a 海鸥也钻在黑天鹅群里凑热闹,那黑白相映、天然成趣的景象,着实看 得我发呆了好一会儿。 b 海鸥也钻在黑天鹅群里凑热闹,那黑白相映、天然成趣的景象,着实【使 ,令让】我看得发呆了好一会儿。 ( 4 2 ) a 这部精彩韵电影看得我热血沸腾。 b 这部精彩的电影【使让】我看得热血沸腾。 ( 4 3 ) a 你这家伙最近躲到哪里去了,找得我好苦! b 你这家伙最近躲到哪里去了,【叫让】我找得好苦! ( 4 4 ) a 这篇文章写了我一晚上。 b 这篇文章【使让】我写了一晚上。 ( 4 5 ) a 这碗面吃了我一身汗。 b 这碗面【使让】我吃了一身汗。 这几组例子内部都隐含了致使动词“使、令、叫、让一等泛化致使动词。 1 2 4 致使结果 致使者在致使力的作用下,使被使者承受作用力产生某种变化,达到某种结果或 某种状态,这就是致使结果。 从致使结果上我们看出,客体致使旬的致使结果都是主体被使者主观上不期望发 生的或不能控制的非预期的情状,表示被使者的受损意义,如: ( 4 6 ) 这个报告看了我整整一晚上才看完。( “v 了式 客体致使句) ( 4 7 ) 一杯白酒下肚,喝得我浑身直冒冷汗。( “v 得式”客体致使旬) 其中“整整一晚上才看完 、“浑身直冒冷汗都不是主体被使者主观上期望发生 的事件,但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主体被使者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v 得式 客体 致使旬的复杂谓语把这种情态直接地描摹出来,而由数量短语充当结果成分的 v 了 式 客体致使句,又是如何表示出这种非预期的受损意义呢? “v 了式 客体致使句要突显原是客体等成分的致使者使原本是主体的被使者遭 受了超出预期的损失,就必须由充当结果论元的数量短语表现出来,而且数量短语所 表示的量必须是一种大量,如果为小量,则必须有相应的标记出现。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充当结果论元的数量短语,在说话人看来往往表示一种主观 9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第一章客体致使旬的类别和语义要素 上的大量,( 即使客观上讲并不是很大的量) 。看一下由各类数量短语充当结果论元的 客体致使句: ( 4 8 ) 那个报告写了我整整一晚上。( 时量成分) ( 4 9 ) 那几袋大米来回搬了我好几趟。( 动量成分) ( 5 0 ) 那碗面吃了他一头汗。( 周遍义数量成分) 在这三句中,数量短语“整整一晚上 、“好几趟 、“一头汗 都表示一种主观大 量,对于由时量短语和动量短语“整整一晚上“好几趟充当致使结果的客体致使 旬,由于短语前“好 、“整整的修饰,使其整体表现出一种主观的大量,在此说明 一下周遍义数量短语表示主观大量的情况。 “一头汗 中的“一 是“满 或“全”的意思,这些词多数是表示身体或身体 某部位的,临时从名词借来充当量词。这种结构一般用于表示周遍义的数量短语,这 已经是语法学界的共识了。这些数量短语中的数量意义并不是确切的数量,只是强调 数量之多,“一头 具有周遍义,“一头汗一是指“汗 遍布整个脑袋,但实际上“汗一 并不一定百分之百遍布整个脑袋。周遍性词语强调与其有关的事物数量之多范围之 广,不管这种事物是生理上的某种变化( 如“一头汗 、“一肚子气丹等) 还是外来的 附加物品( 如“一手油”、“一屁股水 ) 。 这种对数量的夸张还因为某些句子所表示的不期望意义得到加强。一部分这样的 短语,表示消极的结果意义;含有消极意义短语的句子,其述语动词具有较强的非自 主性,对动作的结果不能控制;对于动作的主体来说,这种结果是不期望发生的,非 主观预期的。例如: ( 5 1 ) 这个会居然开了我整整一个多月。 ( 5 2 ) 那个瓶子看着挺干净,谁知摸了我一手油。 旬中的“一身汗一、“一手泥”都是不期望发生的。不期望发生的结果当然越少越 好,一旦发生,说话人就往多里说,给人种数之多、量之大的概念,来表现不期望 发生的结果给自己带来的不愉快,由此呈现出一种主观大量的意味。李宇明( 2 0 0 0 ) 也指出,由于“一一具有“满”的意义,借用的量词与所修饰的名词性成分之间具有 容载与被容载的关系,所以这种结构具有被容载物充满容载物的意义,因此“一+ 量 表示主观大量: l o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第一章客体致使句的类别和语义要素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致使结构中的结果论元成分往往表示主观大量,但在某些 特殊的带标记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主观小量。主观小量的句法标记主要是句中使用副 词“只、才 等标记词,如: ( 5 3 ) 这个实验只做了他一个上午。 ( 5 4 ) 那顿饭才吃了她一百块。 ( 5 5 ) 这幢楼才盖了他们半年时间。 在这些句子中,因为标记词“只才“使 的存在,使“一个上午”、“一百块”、 “半年时间 都变成了主观小量,说话人主观上认为“结果 所表示的量比预计的要 卅、。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第二章“v 了式”和“v 得式”的句法组成结构 第二章“v 了式 和“v 得式 的句法组成结构 这里我们就“v 了式”和“v 得式”两种形式的句法组成结构分别进行讨论。 2 1 “v 了式 客体致使句 2 1 1 致使者 这类客体致使句的致使者在句法上体现为体词性成分,这些成分大多数为“过 那+ ( 量词) + 名词 、“数词+ ( 量词) + 名词刀或为名词词组,一般都属于个体性致 使者。 ( 5 6 ) 一个长途电话打了我两个小时。 ( 5 7 ) 经费问题愁了我一个月才解决。 2 1 2 被使者 被使者指的是致使力的承受者,又是被使事件中的发生变化者。“v 了式 客体 致使旬中:被使者一般由代词来充当,如上面l _ 1 例。那么,被使者能不能由其 他施事性的名词短语来充当呢? 我们看以下几个例子: a 组: i 、那个实验做了他一晚上。 、? 那个实验做了张三一晚上。 b 组: i 、这几十袋子大米来回背了我好几趟 - ? 这几十袋子大米来回背了张三好几趟。 c 组: i 、那碗面吃了他一头汗。 、那碗面吃了张三一头汗。 、? 那碗面吃了那个人一头汗。 i v 、木那碗面吃了学生一头汗。 v 、幸那碗面吃了三个学生一头汗。 1 2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 第二章。v 了式”和“v 得式”的句法组成结构 v i 、木那碗面吃了一学生一头汗。 v i i 、幸那碗面吃了个学生一头汗。 a 、b 、c 三组句子中,大多数人认为i 旬的接受程度要高于其他几句,也就是说 客体致使句中的被使者,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用人称代词,而不太使用指人的名词短语。 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人称代词在语言中的一些表现。 首先,人称代词和其他指人名词短语在一些句法表现上往往是有区别的。例如 c o m r i e 的研究发现语言中常常把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看成比相应的名词短语更有生 命;再如,陆俭明( 1 9 9 7 ) 发现当双宾结构的近宾语( 即与事宾语) 为非人称代词时, 远宾语( 即受事宾语) 得是一个“数量名 结构,否则所形成的双宾结构是黏着 的,不能独立成句,如: ( 5 8 ) 把书给他一给他书 ( 5 9 ) 把皮箱给我一给我皮箱 ( 6 0 ) 把挂历给隔壁奶奶一? 给隔壁奶奶挂历 ( 6 1 ) 把皮箱给张老师一? 给张老师皮箱 上面( 5 8 ) 、( 5 9 ) 两例的与事宾语是人称代词,“给 的受事( 即“把 的宾语) 不是“数量名 结构,相应的变换式( 双宾结构) 能成立,而且能单说,是自由 的;( 6 0 ) 、( 6 1 ) 两例的与事宾语为非人称代词的名词性成分,“给 的受事( 即“把一 的宾语) 不是“数量名 结构,相应的变换式( 双宾结构) 虽能成立,但不能单 说,是黏着的。以上这些论述至少说明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短语性质上的不同。 张伯江、方梅( 1 9 9 6 ) 也指出“指代词实际上是一个功能类。,它与动词、名词、 形容词这些有实在词汇意义不同,它反映的是一种篇章关系,其所指实体只能在篇章 中得到确认。动态地看,指代词的虚实程度是最容易变化的。同一个词,它 有比较实一点的实有所指的用法,也有实无所指的虚的用法。 这种对篇章的依赖性 和产生虚指用法的可能性,表明代词在一些语法表现上的确与其他指人的施事性名词 有所不同。由于代词本身对篇章的依赖性强,那么很可能它所含的信息量比指人名词 短语所含的信息量少。 其次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张伯江( 1 9 9 8 ) 认为“蹭了一衣襟的油”、“吓了一身 的冷汗 是兼语式的省略形式。他从功能的观点找到了兼语省略的原因,如: 1 3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旬第二章。v 了式”和“v 得式”的句法组成结构 ( 6 2 ) 派他去值班木派一个人去值班 ( 6 3 ) 请你再考虑一下木请一位同志再考虑一下 ( 6 4 ) 老师叫我们写三遍宰老师叫几个同学写三遍 ( 6 5 ) 要求我们准时到达木要求几个人准时到达 通过以上一组句子的对比,张伯江说明兼语成分明显地倾向于由有定名词充当, 也就是说,兼语表示的是较旧的信息,不是结构焦点所在,因此兼语可以省略。我们 暂时不管被使者对应的句法名称,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被使者代表较旧的信息,不是结 构焦点所在。 再次,冯胜利( 1 9 9 7 ) 指出在语言的词汇系统中,不同类型的词汇在读音上的表 现是不同的:“代词”一般都轻读,“定指名词 也轻读,不定数名词如“几个n 、 “两三个n ”也都比其他类型的名词说得轻。他给出了名词短语从轻到重的等级序列: 代词定指名词几个n ( 两三个n 定数名词通过这个等级序列,他认为如果动词 后只允许有一个重音成分,那么当上面的这些按“轻重序列 排列的成分,依次进入 一个已经含有一个重音成分的句子时,就会造成该句句法上可接受度的等级差异,如: ( 6 6 ) i 张三打了他两个钟头。 张三打了那个人两个钟头。 ? 张三打了几个人两个钟头。 ? ? 张三打了两三个人两个钟头。 v 毒张三打了三个人两个钟头。 基于以上的语言事实,我们认为“v 了式 客体致使句的被使者倾向于由代词充 当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现象,而是人称代词本身的一些特质所致。旬式强调的不是被使 者,因此由轻读的代词或某些定指名词来充当就比较恰当。 2 1 3 致1 吏结果 经过对语言事实的考察,我们将“v 了式 客体致使句的结果成分分为以下几种: i 、那个实验做了我一晚上。( 时量短语) 、那几袋大米来回背了我好几趟。( 动量短语) 、那个瓶子摸了我一手油。( 含周遍意义的数量短语) 、这顿饭吃了我三百多块。( 含金钱意义的数量短语) 1 4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第二章“v 了式”和“v 得式”的句法组成结构 2 1 3 1 时量短语充当致使结果 这类句子在客体致使句中最为常见,如“那篇文章改了我一下午”、“那个实验做 了他一晚上 等。可以看出,这些句子都有一种特殊的致使关系,可以将它们与如下 的句子做统一的处理,如“改那篇文章= 芘用了我一下午 、“做那个实验花用了他一 晚上,因为这些句子都包含有致使关系。这两类句子中都包含致使动词,前者包含 的致使动词是隐性的,而后者包含的致使动词是显性的。汉语中这种类型的句子是十 分丰富的,句中的动词形式各异,按照时体理论主要是活动动词或过程动词。这些句 子统一表达了类似英语“t a k e 一一词表示的意义,也就是说因为做某事而使某人失去 了一段时间。旬中的时量短语必不可少,它表示某人失去的时间。这个时量短语不是 由活动动词选择的,但是在整个的结构中必须强制性的出现。这种观点非常符合构式 语法理论,这个结果论元是由句式贡献的,而不是由动词贡献的。 通过对这种旬式的研究,我们发现:这类客体致使旬对于句中的致使动词有一定 的要求,它只能是活动动词或者过程动词而不能是非过程动词,也就是说,旬中不能 出现成就动词和完成动词。 例如: ( 6 7 ) 那篇文章改了他一下午。 ( 6 8 ) 那个实验做了他一晚上。 ( 6 9 ) 那趟车等了我半个钟头。 ( 7 0 ) 那个报告写了我一晚上。 ( 7 1 ) 这本书看了我一个礼拜。 如果出现成就动词和完成动词,否则构成的句子非法: ( 7 2 ) 木那盘棋赢了甲队三个钟头。 ( 7 3 ) * t h 顶到了我们两个钟头。 ( 7 4 ) 木李四说服了他一个钟头。 ( 7 5 ) 甥b 场大火扑灭了他们整整三天。 2 1 3 2 致使结果为动量短语的客体致使句 “动作的量可以从动作延续的时间长短来看,也可以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 看”,前者叫做时量,后者叫做动量。朱德熙( 1 9 8 2 ) 认为准宾语包括动量宾语、时 1 5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第二章“v 了式”和“v 得式”的句法组成结构 量宾语和数量宾语三类。时量成分能充当结果构成客体致使句,那动量成分能不能充 当结果构成客体致使句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客体致使句的结果成分可以 由动量短语来充当,如: ( 7 6 ) 这几袋子大米来回搬了我好几趟。 ( 7 7 ) 这个报告改了我好几遍。 ( 7 8 ) 这袋饺子吃了我好几顿。 这类由动量短语充当致使结果成分的客体致使句的使用频率很低,而且以上几句 的可接受程度还有差别,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2 1 3 3 致使结果为周遍义数量短语的客体致使句 顾阳( 2 0 0 1 ) 指出如下的句子也属于客体致使句: ( 7 9 ) 那碗面吃了他一头汗。 ( 8 0 ) 那个瓶子摸了他一手油。 ( 8 1 ) 那几句话听了我一身鸡皮疙瘩。 李临定( 1 9 8 3 ) 指出这些结果成分要求有“一身 、“一脚”等表示周遍的词语做 定语。如果是普通的数量名短语,则难以构成这个句式: ( 8 2 ) 幸那碗面吃了他一滴汗。 ( 8 3 ) 木那个瓶子摸了他一滴油。 ( 8 4 ) 枣那几句话听了我一个鸡皮疙瘩。 对于这类致使句结果成分“一身的汗”是宾语还是补语,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 些学者认为是宾语,周遍性意义的词语做定语,这类宾语所表示的结果是不能控制的, 一般不能用“把 字提前,述语动词一般是非自主动词或自主性不稳定的自主动词; 有些学者认为是陈述性补语,而非指称性的宾语。本文不讨论它们在句法上是宾语或 是补语,我们都将其归为致使结果。 2 1 3 4 致使结果为金钱数量短语的客体致使句 顾阳( 2 0 0 1 ) 认为类似“那个实验做了他整整一晚上 这样的句子中含有一个隐性 的动词“花 ,“花 通常选择数量有限的子语类做它的宾语,如“花时间工夫一、“花 钱 、“花力气精神一。同时顾阳也认为只有“花时间这一类型具有以下结构上的交 替形式,而“花钱 、“花力气精神一则不具有类似的结构交替形式。对比以下三组 1 6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旬第二章。v 了式”和“v 得式”的句法组成结构 例子: ( 8 5 ) a 做那个实验花了他整整一晚上。 b 那个实验做了他整整一晚上。 ( 8 6 ) a 买那辆车花了他好几年的积蓄。 b 拳那辆车买了他好几年的积蓄。 ( 8 7 ) a 写那篇文章花了他好大的力气。 b 木那篇文章写了他好大的力气。 但实际上金钱的耗费除了动词“花 之外也可以有其交替形式,所以说客体致使 句的结果成分是可以由表示金钱意义的数量短语来充当的。不妨看以下的例子: ( 8 8 ) a 吃这顿饭花了她整整三百块。 b 这顿饭吃了她整整三百块。 ( 8 9 ) a 打一个国际长途就花了我整整一个月的工资。 b 一个国际长途就打了我整整一个月的工资。 2 1 4 “v 了式”客体致使句的v 致使句研究至今,学界对于致使动词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致使动词即指本身带有 致使语义的谓词,可表达致使事件或者致使关系( 包括形容词,词性的差异在该句式 构成上的作用不大) 。致使动词包括两种,一是本身带有致使语义,且原因事件的谓 词形式与结果事件的谓词形式语音相同,如“缓和 、“解散;另一种是本身含有致 使意义且仅代表致使事件的谓词形式,即致使事件的谓词形式和被使事件的谓词形式 不同形,如“使 、“叫 、“让 、“劝 等。 而我们所研究的客体致使旬则不然。无论是“v 了式一还是“v 得式 客体致使 句,其中的v 都不含有上面所说的致使动词。当然,客体致使旬中的v 自有其制约 条件,下面我们来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周红( 2 0 0 6 ) 提出了有关客体致使句的语义制约条件,认为“要构成客体致使句, 谓语动词必须为二价动词,并且论元是主体和客体 ,“三价动词( 如给、还、奖励、 通知、答应、告诉等) 也不能构成客体致使句,因为三价动词虽然具有客体这个 论元,但客体多是有生命的人 。我们认为谓语动词必须为二价动词的说法并不完全 准确,如周所提到的“还 是三价动词,但是“这笔债还了他整整十年 这样的句子, 1 7 现代汉语中的客体致使句第二章“v 了式”和。v 得式”的句法组成结构 的语义特征发现,这类句子的主要谓语动词都为持续性活动动词,如“吃、摸、洗、 等、改 ,非持续性动词则不能进入这类句式,如 ( 9 0 ) 这些作业改了我大半天。 ( 9 1 ) 这几袋子大米来回搬了我好几趟。 ( 9 2 ) 他的话听了我一身鸡皮疙瘩 ( 9 3 ) 宰这本书出版了我大半年。 ( 9 4 ) 宰那栋大楼建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无锡太湖学院《节事活动策划》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电动汽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美育基础(音乐美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计价软件实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民族学院《工程计算方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农业大学《体育教学与课程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工业学院《社会学专业论文写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算法分析与设计C》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子宫内膜类器官构建与临床转化专家共识解读 2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ESD手术常见并发症
- 普通话驾驶员培训课件
- 涂装(电泳)废水操作说明书
- 2025年黑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项目完工协议书
- 股东退股结算协议书
- 门安装合同协议书
-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 麻醉专业知识理论培训试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