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卫生学,.,绪言,一、健康的概念与标准,健康概念的历史演变,1.古代健康观与生产力、历史文化的发展相关2.近代对健康的认识与科技的发展相关,细菌学说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变化,传染病非传染病,生物医学模式人体、环境、病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诊断为癌后),健康的新概念(P.2),健康概念的三个维度,精力充沛,对负担的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不感到过分紧张;乐观、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抗疾病能力强,能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等;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龋齿、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走路、活动感到轻松。,第一节健康的概念,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二、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1.生长发育2.患病率3.死亡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运动素质指标、心理指标等,三、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HS=f(E)+AcHS+B+LS,HS健康状态E环境B生物学因素LS生活方式AcHS保健设施的易得性,(一)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政治制度、文化、风俗、社会人际关系等,(二)保健设施的易得性(三)生物学因素(四)生活方式,四、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第二节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一章遗传与优生,第一节健康的遗传基础,一、与遗传有关的知识(一)遗传和变异,1.单基因病2.多基因病3.染色体病,(二)遗传病的种类,1.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2.遗传病与家族性疾病,(一)遗传病的定义,二、与遗传病有关的知识,(三)遗传原理,体细胞内的染色体23对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23条染色体基因的载体,(二)遗传的物质基础,三、遗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的疾病环境因素起决定作用的疾病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第二节优生,(一)避免近亲婚配减少遗传缺陷的出生率,(三)婚前检查,(五)孕前检查和孕前准备,(七)孕期健康及孕期、产前检查,传染病、非传染病、遗传病、生殖器官异常等,(八)分娩,(九)关于流产,选择佳期健康状况储备营养心理准备,一、计划生育与优生,(一)提高人口质量(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二、优生措施,(二)遗传咨询,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健康,生长发育生长与发育的关系学前儿童的特点,第一节学前儿童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保健要求,姿势,有机物无机物成人3:7儿童,有机物较多,不易骨折但易变形,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一、运动系统,功能、特点,2骨的生长和发育,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长长,脊柱颅骨胸骨髋骨,骨膜、骨质、骨髓,姿势,4个弯曲及其出现时间、功能,囟门、闭合时间,连接、变形及其影响上肢骨:手骨、腕骨,骨盆、保护、男女区别足骨(足弓、平足),小儿桡骨小头最易造成习惯性脱臼。,(二)关节,直接连结、间接连结(关节),关节软骨(厚),关节囊和韧带伸展性大,活动范围大,1.骨连结的方式,关节的灵活,但牢固性较差,易发生脱臼,预防措施,(三)肌肉,1学前儿童肌肉组织的特点,2学前儿童肌肉组织发育特点,1.注意培养学前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3.预防骨折、脱臼、肌肉损伤等伤害性事故的发生。4.经常晒太阳,促进身体对维生素D以及钙磷等的吸收。5.学前儿童的服饰要便于骨骼的发育和动作的发展。,(四)运动系统的保健要点,发育不平衡、可塑性强,大肌肉先发育,收缩力差、易疲劳,但因代谢旺盛,恢复较快,3保育的注意事项,儿童特点:无鼻毛,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易感染引起充血、肿胀、闭塞、甚至呼吸困难,二、呼吸系统,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咽腔狭窄,富有血管和淋巴管,儿童咽鼓管与中耳炎,软骨柔软、组织松弛、血管及淋巴管丰富,喉腔及声门小,易感染。声带短薄,易疲劳。不宜长时间大声发音。,组成、功能儿童的特点及急性感染,扁桃体及扁桃体炎,1气管和支气管,气管异物,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管腔狭窄、软骨柔软,肌肉、黏液腺分泌不足,弹性缺乏、纤毛运动差易感染甚至导致呼吸困难。,下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肺泡数出生时200万;8岁时1400万;成人3亿,儿童肺的特点,弹性差,肺泡少,易被粘液堵塞,常见问题,(四)呼吸运动,1呼吸功能差与新陈代谢旺盛的矛盾,2呼吸频率,返回,结束,用鼻呼吸。掌握擤鼻涕的方法。注意保护嗓音,感冒咳嗽时多喝水。注意培养正确的姿势,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尽可能户外活动,室内要通风换气。进餐时要小心,不谈笑。,(五)呼吸系统的保健要点,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数值),概念,三、循环系统,(一)儿童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特点,3血液特点,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脏较小,力量较弱,心率快(数值、影响因素),造血特点,某些药物及射线的影响,血液成分的特点,适当运动有益正常发育,1.淋巴系统的组成,(二)淋巴系统,2.婴幼儿淋巴系统的特点,淋巴结轻度肿大属正常,感染部位与淋巴结肿大,四、消化系统,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等,(一)组成,(二)消化管,1口腔吮吸、咀嚼、吞咽、辨味、初步消化、辅助发音,牙齿乳牙20恒牙32,形态结构:牙冠、牙颈、牙根;牙釉质、牙质、牙骨质、牙髓,牙齿发育的时间和顺序,牙齿萌出的特点,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的顺序,左右成对,下颌牙略早于上颌同名牙。在时间和顺序上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一般女孩牙齿萌出早于男孩,营养好的儿童牙齿萌出早于营养较差的儿童,温热地区儿童的牙齿萌出早于寒冷地区儿童的牙齿。,3胃,贲门、胃底、胃体、幽门,乳牙列阶段保护乳牙,2食管,4小肠5大肠,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三)消化腺,(四)消化系统的保健要点,保持口腔卫生。保护乳牙。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进餐时愉快地情绪。定时排便。,(一)组成及生理解剖特点,五、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1肾脏,2输尿管3膀胱4尿道,1.年龄越小,未成熟的肾单位越多;2.年龄越小,肾小管越短;3.年龄越小,接近肾盂的输尿管的弯曲度越大;4.年龄越小,膀胱肌层越薄、容积越小;5.年龄越小,主动控制排尿能力越差;6.年龄越小,尿道越短、黏膜越薄嫩,越易受感染。,返回,结束,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泌尿系统的保健要点,每天为学前儿童供应足够的饮用水。培养定时排尿的习惯,避免尿频和憋尿。保持外阴清洁。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六、皮肤,1保护功能。2体温调节功能。3吸收功能。4分泌和排泄功能。5感觉功能。6代谢功能。,六、皮肤,功能:保护、感觉、吸收、调节体温、分泌、排泄等,(一)皮肤的构造,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下附属物,(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生理功能,主要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七、内分泌系统,返回,结束,由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内分泌细胞组成,释放的化学物质为激素。释放到组织液中,再通过体液运输至靶器官(或组织),以发挥其生理功能,这种分泌方式即为内分泌。,腺垂体分泌激素的类型,返回,结束,1.垂体,4岁以前和青春期生长最迅速,生长激素促激素,侏儒症巨人症,功能分泌规律分泌异常,调节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的生长,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神经系统正常的兴奋性,甲状腺功能不足呆小病粘液性水肿,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返回,结束,2.甲状腺,甲亢,九、神经系统,返回,结束,(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大脑的特点,105岁脑重速增:3501000+g;神经纤维分支加长增多,神经细胞间的联系趋于广泛。,26岁脑重1200g;神经纤维大多已髓鞘化,信息传导迅速准确,反射活动比较灵敏准确;有意识的学习思维活动较活跃;大脑皮层各区间频繁出现各种复杂的暂时联系。,378岁脑重1300g;神经细胞体积增大,分化基本完成。细胞分支更多,大量神经环路形成;出现许多新的神经通路;额叶迅速发育,运动更协调准确;综合分析能力提高,有利于学习和记忆的发展。行为更有意识;对语言和文字已能形成条件反射,但还不完善直观、形象、模仿。,(二)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二、大脑的卫生保健,(一)科学用脑,1劳逸结合,动静交替2注意变换脑力活动内容3及时复习强化4有问题,先想后问,(二)合理安排作息制度,1时间分配2活动内容交替3充足的睡眠时间4定时睡觉,感受器:,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或装置,十、感觉器官,返回,结束,视觉器官,听觉器官,(一)视觉器官,一、眼的附属结构,1.眼睑2.结膜3.泪器4.眼外肌,二、眼球的构造,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1.角膜2.房水3.晶状体4.玻璃体,返回,结束,练习,视轴眼轴,(三)眼的视觉异常,原因:晶状体折光力太强;眼球前后径加长。,成因:遗传;视物过近、字小、时间长,睫状肌过度疲劳;光线过强或过弱;在晃动的车船里或走路时看书,2.弱视无器质性病变,但视力不能矫正到正常。视力低,无立体感,成因:视神经中枢未受到精细分析里的训练;高度屈光不正且未矫正;两眼屈光度差异很大。,治疗:,返回,结束,主要是遮盖法视觉训练,(二)位听器官,一、耳的结构与功能,1.鼓室,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听骨链),功能:将鼓膜传来的震动传到内耳。,听肌:减少震动能量,保护内耳。,2.咽鼓管维持鼓室内外气压平衡,保证鼓膜正常震动,耳蜗传导并感受声波,前庭、半规管位置和平衡感受器,在声波的作用下发生震动,耵聍保护,收集声波、辨别声源,皮肤覆盖,返回,录象,结束,二、听力障碍,1.先天性耳聋,孕期有害因素:,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近亲婚配发病率高,2.后天性耳聋,助听器听力训练,不合适的胎教,返回,结束,第二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婴儿期(01岁)出生不满1岁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幼儿期(16岁)学龄期(611岁)(少年1317)青春期(1220岁)(WHO将18岁以下的人群界定为儿童)青年期(约1825岁),遗传因素营养运动疾病社会因素气候和季节,2个突增期,头尾规律、向心律,生长发育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生长发育的波浪式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特点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第三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其预防,1.为什么要掌握儿童疾病的基本知识?2.“小儿四病”,一、常见呼吸道疾病(P59)肺炎二、常见消化道疾病腹泻三、常见营养性疾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肥胖四、常见五官疾病龋齿弱视五、常见皮肤疾病痱子与痱毒脓疱疮六、常见身体缺陷脊柱弯曲异常(先天、后天)七、常见寄生虫病蛔虫蛲虫,肺炎,1.病原体,2.传播途径,3.症状,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肺部发炎。,高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胸痛,有痰。重症者喘气急促、呼吸困难,可危及生命。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4.并发症,5.护理及预防,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人的居室尽量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对流风,注意休息,宜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自从抗生素面世后,并发病已较少出现。肺炎可能复发,也可能引致支气管扩张症。肺积水。,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概及其预防,传染病的概念,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特征,1.都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2.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等,3.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4.有免疫性,病愈后,人体对同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免疫。不同传染病不同,有的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一、传染病概述,5.病程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间。多为痊愈而终局,少数疾病可留有后遗症。,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短暂时间,一般1至2天,呈现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多数传染病无前驱期,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时间。,(几小时十几年),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能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流感、水痘、猩红热等,菌痢、甲型肝炎、伤寒等,沙眼、脚癣、疥疮等,疟疾、鼠疫、乙型脑炎等,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儿童、老人、体弱者等(特殊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病原体:能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微生物、寄生虫等),传染病的预防,及早发现患儿、及时汇报,多数传染病在早期传染性最强,摸问看,皮肤、五官、精神状态等,额头测体温,生活情况(饮食、睡眠、二便、是否有不适),及早隔离病人,对接触者进行密切观察、检疫,2.切断传播途径,经常性预防,传染病发生后的措施,环境、空气、饮食卫生、个人卫生习惯等,呼吸道传染病,通风换气、环境消毒,餐具、物品等(尤其是病人用过的)要消毒,保护易感人群,常规预防预防接种,锻炼、营养、卫生习惯、合理作息,1.管理传染源,肠道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检疫期),预防接种,指根据对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儿童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儿童群体的免疫能力,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人们运用免疫学的原理,将相应的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于易感者机体,使其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抵抗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的目的。,预防接种方法:,A.皮上划痕;B.注射,包括皮下、皮内、肌肉注射;C.口服;D.喷雾吸入等。,计划免疫接种程序,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麻疹,麻疹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患者是惟一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经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前驱期一般34天。主要表为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多中度以上);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多泪、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Koplik斑。,Koplik斑,在发疹前12天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晕,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潜伏期一般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可有低烧。,出疹期其他症状:全身有淋巴结肿大,腹痛腹泻和呕吐。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h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喉、气管、支气管炎:由于3岁的小儿喉腔狭小,如继发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严重者可窒息死亡。肺炎:常在出疹及体温下降后消退。,神经系统,麻疹脑炎:病死率达1025;部分存活者有运动、智力或精神上的后遗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病人大多在诊断后l3年死亡。,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麻疹过程中,患儿营养状况变差、消瘦;常见维生素A缺乏,角膜呈混浊、软化,且发展极迅速,最后导致失明。,结核病情恶化:麻疹患儿的免疫反应受到暂时抑制,使原有潜伏结核病灶变为活动甚至播散而致粟粒型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5.护理,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粘膜清洁。麻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麻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6.预防,对病人应严密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保护易感人群:自动免疫: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护理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方可接触易感者。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流行季节,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VZV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剂灭活。但能在疱疹液中-65下存活8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物而间接传染。,传染性强,出疹期: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绿豆大小,周围有红晕,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粘膜可发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微痒。一般不留疤痕,可引起神经皮肤再感染,表现为带状疱疹。,潜伏期:2周左右。,前驱期:发热等不适,12日内出皮疹。,4.并发症,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常洗手洗脸,勤换衣;衣物和用具消毒;防止庖疹破溃感染。多喝水,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鱼虾等食物;预防受凉感冒;居室经常通风。如出现持续高烧、症状加重的患儿,需送医院治疗。,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也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可明显降低水痘的发病率。水痘疫苗,对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多很少有并发症,无须特殊治疗,常可在-10天内自然痊愈。但要精心护理,以防止感染。,5.护理,6.预防,流行性感冒,1.病原体流感病毒,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3.症状,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一般冬春季高发,南方夏秋也可初夏流行。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直接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高热,畏寒、全身酸痛、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有的会咳嗽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甚至可以致命。,流感患者及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动物可传播流感。,潜伏期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4.并发症,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心肌炎等,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护理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时间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5.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且病毒都是经由空气传播的。普通感冒由腺病毒引起,患病期间通常鼻黏膜发炎,出现打喷嚏、流涕、鼻塞、喉咙痛、咳嗽、甚至发烧等病症,所以又称“鼻感冒”。普通感冒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统。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流感症状影响全身,包括发热发冷、出汗、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可以致命。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不种类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毒株型。,流行性腮腺炎,1.病原体,2.传播途径,3.症状,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渐退,约2周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厌食等全身症状。,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4.并发症,脑膜炎: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较女性多3-5倍。腮腺炎并发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不及时治疗,可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3040的患者受累睾丸发生萎缩,10左右的患者生育力受损。卵巢炎:7的青春期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胰腺炎其他:乳腺炎、甲状腺炎、关节炎、泪腺炎、角膜炎等,一般在20天内恢复。,腮腺炎本身并不很严重,对机体严重危害的是它的并发症,5.护理,立即隔离至腮腺消肿。居室要通风换气。卧床休息,忌刺激性食物,宜流质和半流质;多饮水。患儿食具要单用,煮沸消毒。病儿衣被等要经常曝晒,脸盆、毛巾等每天煮烫。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采取降温措施。保持孩子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漱口。局部热敷可以减轻患处的疼痛。,6.预防,腮腺炎患儿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上学;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传染性肝炎,1.病原体,2.传播途径,3.症状,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甲肝病毒主要以人、猕猴、人猿等灵长类动物为宿主。,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要方式,日常生活接触(通过各种污染物品,如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潜伏期大约为2-6周,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甲、乙、丙、丁、戊、己,3.症状,病情初发时,会出现疲乏、不想吃饭,尿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烧等症状,严重时眼睛、皮肤发黄。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搞好环境及个人卫生。及早发现并隔离现症患者,尤其是早期发现并隔离隐性感染者。加强饮食、水源及粪便管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餐具消毒,最好实行分餐,生食与熟食、餐具炊具均应严格分开。保护易感染者。被动免疫:对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婴幼儿,应于接触后一周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一定预防作用。主动免疫: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4.预防,乙型肝炎,1.病原体,2.传播途径,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肝脏炎症。,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母婴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也会感染HBV。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等)均可传播HBV。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3.常见症状,注射乙肝疫苗。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感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感到恶心、厌油、腹泻。有时会有低热,严重的可出现黄疸,若延误治疗,少数病人会发展为重症肝炎,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急剧加重,直到衰竭,同时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慢性乙肝患病日久,会沿着“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变。,4.预防措施,细菌性痢疾(菌痢),1.病原体,2.传播途径,3.症状,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菌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经口传染。,发病急,高热、腹痛、腹泻。一日可腹泻几十次,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有总排不净大便的感觉)。大便内有黏液及脓血。少数病人高热,很快抽风、昏迷,为中毒型痢疾。,发热时应卧床休息,腹部保暖,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忌多渣、油腻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好转后逐步恢复普通饮食并加强营养。应遵医嘱服药。若未按医嘱服药,治疗不彻底,易转成慢性菌痢。,4.护理,5.预防,早期发现、隔离及治疗病人及带菌者。加强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1.病原体及传播途径,2.症状,起病急。高烧、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23天后,体温可达40以上,抽风、昏迷;可出现颈肌及肩胛肌弛缓性瘫痪,以致头下垂及手臂不能上举;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乙脑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少数病人仍可留下后遗症,如不能说话、肢体瘫痪、智力减退等。,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通过蚊虫传播,多发生于儿童,流行于夏秋季。,仔猪经过夏季几乎100被感染,猪为本病的重要传染源,蚊虫吸猪血带上乙脑病毒,再叮咬人时,就把乙脑病毒注入人体。,4.预防,应在流行期前12月接种乙脑疫苗。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虫孳生地。在流行季节应充分利用蚊帐、避蚊油、蚊香以及各种烟熏剂(除虫菊、青蒿、苦艾、辣蓼等)防蚊、驱蚊。,手足口病,1.病原体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液、被污染的手、物品等通过胃肠道或呼吸道传播。传染期很长,从发病前几天到病后68周(1-2月),但一般在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2.症状,由柯萨奇病毒和肠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见于小儿,年长儿童和成人偶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的高峰期是春夏和夏秋季。,潜伏期约28天,一般无前驱症状,多突然发病。,发烧,体温3839,可有喷嚏、咳嗽等感冒样症状及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12天内手、脚和口腔内出现疱疹,疱周围有红晕。手脚疱疹多在手脚掌和手指、脚趾间皮肤,有的在臀膝踝肘腕等部位也可见到。疱疹初为米粒大小红疹,很快红疹顶部形成小水疱,疱液清亮,水疱长轴与皮纹一致,多24天后吸收。,4.并发症,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在发病25天后可并发脑炎、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或类似脊髓灰质炎的麻痹。,多数感染者症状轻微,可自然痊愈,病程约为12周,无后遗症。非终身免疫。年长儿及成人感染后多无症状,可自愈。,多饮水多休息。保持患儿口腔清洁。进食应多给予凉稀饭、牛奶、豆花、蛋羹等。体温较高的孩子可适当降低室温,体温过高者可用少量退烧药。若发现患儿高烧不退、嗜睡不安、严重呕吐、意识不清或抽搐、严重咳嗽、呼吸急促等,应立即到医院治疗。,5.护理,6.预防,患儿隔离2周。勤洗手,不要吃手或啃咬玩具,不与别人共用毛巾、牙刷、手帕和餐具;玩具、餐具等要定期消毒。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鼓励母乳喂养,加强营养,多饮水。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孩子的抵抗力。病毒流行期间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注意室内通风。健康儿童可口服板蓝根冲剂预防。,手足口病无疫苗,无特效药物,但可防可控。,水痘与手足口病症状的区别,皮疹部位:皮疹特点:病程时间:传染性:护理要点:,水痘护理关键是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手足口病则重在保持口腔卫生。,水痘传染性较强,手足口病传染性较弱。,水痘病程较长,约2周时间;手足口病病程较短,约1周时间。,水痘皮疹分批出现;手足口病皮疹仅出一批。,水痘皮疹多出在头皮、颈部、躯干,四肢少。手足口病的皮疹则出在手脚指甲周围以及口腔内。,手足口病疱疹比水痘疱疹小;壁薄,多不痒,不结痂。,猩红热,是由(乙)型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及局部感染。临床以发热咽痛、杨梅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之季尤多。多见于小儿。,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食物等传播。,潜伏期一般24天,最短1天,最长7天。,猩红热是常见病,多发病,应严密观察,注意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猩红热的症状,起病急,发热,体温一般3839,重者可达40以上,婴幼儿起病时可能产生惊厥。患者全身不适,咽喉疼痛,食欲不良。舌头红,称杨梅舌。皮疹于24h左右迅速出现,最初见于腋下、颈部与腹股沟,1日内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为弥漫着针尖大小的猩红色小丘疹,触之如粗砂纸样、鸡皮样疹。面部潮红无皮疹,有口周苍白圈。皮肤皱折处皮疹密集,有深红色针尖大小出血点。可见口腔黏膜疹、充血或出血点。病程第1周末开始脱屑,面部脱屑,躯干和手足大片脱皮。一般24周脱净,不留色素沉着。,普通型,猩红热症状的其他类型,1轻型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征性症状,常至出现典型的皮肤脱屑时,才取得诊断。患者可有低热或不发热,皮疹隐约可见,出疹期很短,无杨梅舌。发病后13周皮肤脱屑或脱皮。2中毒型起病急,高烧可至40.5以上。头痛、惊厥、呕吐为常见症状。严重咽扁桃体炎。有明显红斑疹。如合并脓毒症状,甚至发生休克,危险性很高。3外科型链球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感染时,可有局部急性化脓性,皮疹从创口开始,再发展到其他部位皮肤。无咽炎和杨梅舌。,4.并发症,儿童猩红热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故应引起特别的重视。化脓性并发症咽喉部组织发炎。如化脓性淋巴结炎、化脓性中耳炎。中毒性心肌炎病人可出现高热、寒颤、面色难看等毒血症状。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临床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以心内膜受累为主,皮下小结、环形红斑、舞蹈病。,6.预防,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流行期间,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居室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狂犬病,1.病原体,2.传播途径,3.症状,潜伏期无任何症状,多数病例在30天后甚至更晚后才发病。,多有低热、头痛、全身发懒、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等症状。对声光风等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咽喉部发紧。伤口周围有麻木、痒痛的异常感觉,四肢有蚁行感。,前驱期,感染狂犬病毒未发病的动物同样能使人发生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咬伤的伤口进入人体。也可通过皮肤损伤(抓伤、擦伤、冻裂等)和正常粘膜(口、鼻粘膜和眼结膜)而使人受染。,病人变得安静,但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衰竭,迅速陷入昏迷,十几个小时后死亡。,前驱期两三天后进入兴奋期,病人高度兴奋。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声光风等刺激会引起咽喉部严重痉挛。极渴却不敢喝水,喝了水也无法下咽,甚至听到流水声或别人说到水也会咽喉痉挛。严重时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病人神志大多数清醒;部分病人精神失常,说胡话。,兴奋期,昏迷期,恐水,4.预防,加强宠物的管理,宠物应注射兽用狂犬疫苗,发病的犬、猫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被咬伤后,对伤口立即清洗外,应尽快、足量进行疫苗接种。如严重还应加注射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最好24h内注射,如延迟注射也是可以的,只要没发病。,5.暴露后的预防性处理,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或再用清水充分清洗伤口,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再用75%乙醇消毒,继之用浓碘酊涂擦。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天甚至34天也不应忽视伤口处理,若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掉后按上法处理;接种狂犬疫苗和在伤口附近浸润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艾滋病,1.病原体,2.传播途径,指获得性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并伴有严重的临床表现的疾病,可发生许多特异机会性感染及器官系统病理损害和肿瘤发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HIV进入人体后,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这种病毒终生传染。,主要通过输血、不洁性行为、静脉注射和母婴传播四种途径。,HIV病毒主要存在于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蚊虫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浅吻及一般性的接触不会被传染。,3.症状,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但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因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从感染到发病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一般性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3个月内可达10%,甚至40%。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4.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应有严肃的性生活态度。必要的时候应使用避孕套。拒绝吸毒。绝对不可以和别人共用针具。注意血液及血制品的安全。,5.预防,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肺结核,1.病原体,2.传播途径,3.症状,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其它传播途径有消化道、皮肤和子宫。,结核杆菌。其对外抵抗力强。人畜共患,在阴湿处生存较长,但曝晒2h、512来苏水接触212h、70酒精接触2min、或煮沸1min,能被杀死。,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痰,典型肺结核起病缓,病程长,午后低热、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咳嗽和少量咯血。多数病人表现轻微,常无明显症状。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当炎症波及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并不剧烈。慢性重症肺结核会出现呼吸困难。,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全程用药,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休息、充分营养、适当户外活动、增强全身抵抗力。病人在排菌期间应适当隔离,病人的用品、食具、痰液、呕吐物都要消毒。,对活动期病人实施呼吸道、消化道隔离,4.护理,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病人在排菌期间外出应戴口罩,不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随地吐痰。,5.预防,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流行性乙型脑炎,1.病原体及传播途径,2.症状,起病急。高烧、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23天后,体温可达40以上,抽风、昏迷;可出现颈肌及肩胛肌弛缓性瘫痪,以致头下垂及手臂不能上举;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乙脑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少数病人仍可留下后遗症,如不能说话、肢体瘫痪、智力减退等。,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通过蚊虫传播,多发生于儿童,流行于夏秋季。,仔猪经过夏季几乎100被感染,猪为本病的重要传染源,蚊虫吸猪血带上乙脑病毒,再叮咬人时,就把乙脑病毒注入人体。,(简称乙脑),4.预防,应在流行期前12月接种乙脑疫苗。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虫孳生地。在流行季节应充分利用蚊帐、避蚊油、蚊香以及各种烟熏剂(除虫菊、青蒿、苦艾、辣蓼等)防蚊、驱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病原体,2.传播途径,3.症状,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染,病初似感冒,发热、寒战,但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不明显。剧烈头痛,肌肉关节痛。频繁喷射状呕吐。烦躁或神智恍惚,嗜睡。乳儿常有尖叫、惊跳。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抽风、昏迷。发病后几小时,皮肤上可出现出血性皮疹。用手指压迫后红色不退,是出血性皮疹的特点。颈部发硬,很难使病人的下巴贴到前胸。,预防,抢救流脑需分秒必争。若冬春季发现“感冒”的病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很差、皮肤有出血点等要迅速送医院诊治。,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苗。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冬春季,尽量不组织儿童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接触者检疫,可遵医嘱服药预防,服药期间多喝开水。,结膜炎,1.病因、病原体,2.传播途径,3.症状,因感染、过敏、外伤引起的眼结膜充血,渗出、乳头肥大和滤泡形成等改变。,突发结膜充血,烧灼感、痒、分泌物多,一般视力不受影响,眼睑红肿,睑结膜充血、乳头滤泡增生,球结膜周边性充血,有时水肿及结膜下出血,结膜囊内有分泌物。,细菌、病毒、衣原体、霉菌;变态反应性等,外源性。受外界各种微生物、风尘、理化毒物等的刺激而产生炎症。内源性。致病菌通过血行或淋巴使结膜感染,或对全身他处感染物发生过敏反应。炎症也可由邻近组织直接蔓延而来。,4.预防,习惯常用清水和肥皂洗手;不与他人共用眼水、眼膏及毛巾等卫生个人用品;眼睛红肿时,不宜配戴角膜接触镜,不宜眼部化妆,一旦发现眼部感染,向医生求助。使用纸巾或一次性毛巾。,儿童常见其它疾病及其预防,扁桃体炎、白血病、中耳炎、鼻炎、龋齿、近视等视觉异常、腹泻、颈椎病、肥胖、冻疮及冻伤、糖尿病、哮喘、,儿童其它健康问题及其预防,近视,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产生的原因,1.内因2.外因,先天及遗传因素体质、营养和健康因素环境因素,视物过近、时间长,睫状肌过度疲劳;字太小、不够清晰光线过强或过弱;在晃动的车船里或走路时看书;使用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等。,预防近视、保护视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阅读、书写卫生改善学习环境调节饮食、加强营养做好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宣传教育和管理,早期假性近视阶段,药物治疗,近视治疗的原则,配镜治疗,手术治疗,听力障碍,1.先天性耳聋,孕期有害因素:,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近亲婚配发病率高,2.后天性耳聋,助听器听力训练,不当胎教,龋齿,1.细菌2.牙齿的结构3.糖类食物,1.注意口腔卫生2.控制甜食3.药物防龋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颈椎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颈椎病的症状,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双脚麻木。有的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预防,1.选择合适的枕头。通透性强,符合生理弯曲,高度适中2.避免用太软的床垫,防止长时间使颈椎处于非生理弯曲;3.工作中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头颈部可向相反方向作半分钟至数分钟的活动,及时消除疲劳;4.定期抬头远视,每当低头或伏案工作时间过长,应抬头远视数分钟,并按摩头颈十分钟。5.“鳯点头”,预防,保持乐观精神,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从而有利于颈椎的稳定性。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保持脊柱的正直。,1.先天性心脏病,2.贫血(血红蛋白低于正常),3.白血病(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失去控制),4.CO中毒,造血细胞,大量增殖,Hb与CO的亲和力比与O2高200倍,造血干细胞移植,返回,结束,儿童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白血病,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病毒、放射、化学毒物(苯等)或药物、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可能的病因,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根据白血病细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关于儿童常见健康问题的讨论,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与保健,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一、动作的发育,二、语言的发育,1.儿童动作发育的规律,2.儿童动作的发育不是孤立的,自上而下、自中心而边缘、由粗到细,3.儿童动作发育迟缓和异常的原因,遗传、环境、疾病,语言发育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学前期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学前儿童语言发育的规律语言发育的生理基础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的主要原因,口头语言连贯语言,3岁,新生儿和婴儿心理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三、认知的发育,四、情绪、情感的发育,五、个性的发育,什么是认知学前儿童各种感觉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什么是情绪学前儿童情绪与情感的发生和发展学前儿童的情绪不稳定情绪情感的发育对学前儿童的个性发育有重大影响,五、个性的发育,什么是个性学前儿童个性的萌芽学前儿童个性尚未定型学前儿童个性的形成受社会文化环境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题型【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
- 水产养殖业质量监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思路与举措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难、易错点100题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预测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45人笔试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能力提升题库(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综合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高分题库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难点解析
-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答案
- 肖婷民法总则教学课件
- 教育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模板
- 2025保密协议范本:物流行业货物信息保密
- 2025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技术白皮书-未来网络发展大会
- 顺丰转正考试题库及答案
- 半导体行业面试问题及答案解析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全套教学课件
- DB15T 2618-2022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
- 2025至2030年中国绿色船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