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迪塞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强调绘画的理性精神,比现在通用的素描的概念更为宽泛一些。笔 者之所以要在“迪塞诺”的理论基础上来考察我国当下的素描教学, 其主要原因在于发现了在素描教学中出现的局面和文艺复兴前期十 分相像。两者都存在着一个从技艺向艺术的转变,并且都是处于一个 伟大的时代的前期。现在,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对提升国民素质 的呼声日益强烈,美术教育的重心正在步步地从技能的传授转向创 造力的培养。 有鉴于此,本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希望从对相似的历史的研究中 获得有益予当下素描教学的信息。自从开始这个研究课题之后我查阅 了大量参考书籍,考查了“迪塞诺”的内涵和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 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1 继续改良中国现有的学院素描教学体系,提倡多元化发展。 2 模仿性训练和创造性训练同时进行,偏重于创作。 3 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呼吁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生活。 关键词:迪塞诺素描教学技能创作 a b s t r a c t s a st h ec o r ec o n c e p t i o no fi t a l i a nr e n a i s s a n c ea r tt h e o r i e s ,d i s e g n op u t e m p h a s i s0 1 1n o u ss p i r i ta n di sm o r ew i d e r t h a nt h ec o n c e p t i o no fd r a w i n g i nc o m m o nu s e t h er e a s o nw h y1w a n tt os t u d yc h i n e s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 d r a w i n gt e a c h i n gt h r o u g ht h ed i s e g n o sv i e wo fp o 缸i st h a t :if o u n dt h e s i t u a t i o no fd r a w i n gt e a c h i n gi s v e r ys i m i l a rt o t h ep r o p h a s eo f r e n a i s s a n c e n o to n l yt h e r ei s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f r o ms k i l lt oa r ti n s i d eb o t h o ft h e m , t h e ya l s oa l li nt h ep o s i t i o no ft h ep r o p h a s eo fag r e a tn e w e p o c h n o w a d a y sw i t h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d u c a t i o nf o ra l l - r o u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u p r i s e i n gc a l lf o ri m p r o v i n g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q u a l i t y , t h e f o e o u so ff i n ea r tt e a c h i n gi sg r a d u a l l yc h a n g i n gf r o mt e a c h i n gs k i l lt o t r a i n i n gc r e a t i v i t ys t 印b ys t e p 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i s ,t h ep u r p o s eo fm ys t u d yi sf o l l o w e d :ih o p et of i n d s o m eu s e f u li n f o r m a t i o nf o rn o w a d a y sd r a w i n gt e a c h i n gb yr e s e a r c h i n g t h es i m i l a rh i s t o r y a f t e ris e to u tt h i sr e s e a c hs u b j e c t l ir e a dn n m e r o n s r e f e r e n c eb o o k sa n de x a m e dd i s e g n o s 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e v e r ya s p e c to f i t o nt h ab a s i so f t h i se f f o r t ic 锄et os e v e r a lc o n c i n t i o n : l , k e e pa m e l i o r a t ec h i n e s ec u r r e n td r a w i n gt e a c h i n gs y s t e m ,a d v o c a t e aw i d cd i v e r s i t yo f t e a c h i n g 2 ,c a l l yo u tt h ei m i t a t et r a i n i n ga sw e l la st h ec r e a t i v et r a i n i n gw i t ht h e s t r e s ss l i g h t l yo nc r e a t i o n 3 , 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c u l t i v a t es t u d e n t s h u m a n i s m , a p p e a lt ok e c pad o s e w a t c ho ns o c i e t yr e a l i t y k e y w o r d :d i s e g n od r a w i n gt e a c h i n g s k i l lc r e a t i o n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 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 日 日期:年月 日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引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和教育环境不断优化,美术 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专业设置和教学安排与市场实际的结合日益 紧密。随着创意产业的蓬勃兴起,对美术设计人才以及原创人才的需 求越来越大。以动画产业为例,为抵御外来动漫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 不良影响,广电总局已经下文规定:自2 0 0 6 年9 月1 日起每天从1 7 时至1 9 时之间全国各级电视台禁播境外动画片。我国目前的国内动 画片生产总量只有2 9 万分钟,而市场需求在2 6 8 万分钟,缺口达 2 3 万分钟。全国的动画人员只有7 0 0 0 至1 0 0 0 0 人,而全国的需求多 达1 5 0 0 0 0 人,其中尤以从事前期制作的动画原创人才最为紧缺。 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是学校教育的制订的培养目标的重要考量因 素。一般来说在创意行业符合要求的人才应具有两个基本素质:一是 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熟练使用多类工具、专业知识扎实、 并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二是富有创意,有独特的设计理念,但是企 业在招聘中却常常是一将难求,能集创意、技术于一身的人才更是难 得。 。 在我国美术教学体系中,作为造型基本功的素描一直摆在素描基 础教学的主体位置,其教学状况的好坏与学生毕业后被市场接纳的程 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方向和效 果。在考察素描教学现状后,就会发现我国素描教学仍是以传授写实 硕士学位论文 技能为主,对创意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素描作业常常是千人一面, 缺乏创意,没有新鲜感,很多学生在经过长达五、六年训练之后,造 型能力仍然平庸。平时对素描学习兴趣不大,临到创作时又发现十分 困难。这种教学上的低迷状态,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学”与“用”的反差,我们不是一直在强调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 结合吗? 联想到大师辈出的文艺复兴时代,为什么在当时物质条件相对于 今天落后的时代会产生那么多富有创意的艺术杰作? 为什么很多大 师年纪轻轻就已经声名显赫、佳作不断? 随着对该段美术史的深入了 解,本人发现文艺复兴前期美术发展的环境与现在素描教学发展的环 境之间竟有着某些些相似之处,或许以此为契机能发现一条新的出 路。 首先,二者都存在从技艺转向艺术的倾向。文艺复兴前期传统的 艺术观仍占上风,艺术家仍然与手工艺人同一阶层,为了改变这一现 状,当时的美术理论家和大师创立了“迪塞诺( d i s c g n o ) ”学说,强 调自己工作的理性精神的一面,是用脑在工作的“艺术”而非“技艺”。 反观现在的素描教学,也是以“技能”为主,并不太注意培养学生的 创造能力。 其二,二者同处在一个即将繁荣的前期。文艺复兴是一场在人文 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下的轰轰烈烈的思想运动,波及到广泛 的社会阶层,从此美术界的面貌摆脱了中世纪的刻板冷漠走向繁荣兴 旺。对人性的讴歌与礼赞成为当时主旋律。我国美术教育当前的形势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也正当其时,政府所提倡的“伟大的民族复兴”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就是文化领域的复兴。虽然因为主体精英文化的暂时缺失,低俗文化 有所抬头,但是整个局势都正在朝着一个繁荣兴盛的方向稳步前行。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认真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之所以大为兴旺的内 在原因,这是这是一个巨大的研究课题,我在本文所做的只是其中的 工作之一。 本文的价值与意义在于: 第一,从理论的角度找到了重视表达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依据。 本文阐述的概念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迪塞诺”造型观。按照此理念, 人类首先“从大量事物中获得一种类似自然万物之形式或理念的普遍 判断力,【然后】从这种认识活动又产生出某种概念,其结果是某 种意味深长的主题在心灵深处形成了,接着通过我们的手将它表现出 来,这就是迪塞诺。”“迪塞诺”最终目的便是要实现对主观意图的 表现和陈述。由此可见技能的培养是从属于观念的表达的。 第二,从实践的角度,本文提供了培养造型表达能力与创造能力 的可能方向。 第三,引入“迪塞诺”有益于学生全面的认识绘画,避免给人技 术和表面形式的误区而不能自拨。 本文有三个亮点首先,强调了素描的除写实功能之外的记录、激 发灵感的功能。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学习过程中不必过于强调最后的 画面效果。第二,引入了达芬奇的新素描创作观,从模糊莫辩的不规 硕士学位论文 则形体中发现新的形式和新题材,在对素描实践中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有积极意义。第三,提出了默写相当于准创作的观点;第四,强调人 文精神和个人修养的培养。 本文的主体部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迪塞诺”及其相关概念; 第二章“迪塞诺”的意义;第三章“迪塞诺”的内在要求。 第一章讨论“迪塞诺”及其相关概念,包括对“迪塞诺”的内涵 的分析。文艺复兴中理论“迪塞诺”解释,众说纷纭,不同的说法之 间内涵外延均有区别,若全部收录进来将绝非本文所能容纳,故本文 只引用了最为广泛接受的由瓦萨里作出的解释。第一节从绘画主客体 之间的三重关系引入话题,指出“迪塞诺”所强调的是基于模仿性练 习( 写实和默写) 基础上的主观意图的表达( 创作) 。第二节阐述了 “迪塞诺”的定义。第三节是关于“迪塞诺”产生的背景,以便读者 能与当下现实加以对比。第四节强调素描在“迪塞诺”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谈到了“迪塞诺”的现实意义,目的是探讨引入该文概念 对于当下素描教学的意义所在。 第三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共分四节,分别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 与“迪塞诺”相关的四种内在的要求。第一节,“迪塞诺”的坚实保 障:写实能力的培养,在对写实技能的来源与继承作一简要回顾后, 重点放在目前在我国影响最深的写实教学体系契斯恰科夫体系 之上,在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后,提出了巩固、发展的该体系的观点。 第二节对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创 造发明大师达芬奇的独特方法的简介,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提供可能的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方向。第三节讲述“迪塞诺”在默写与命题作画中的运用,提出了默 写相当于准创作的新观点。第四节“迪塞诺的精神要求:高贵的 人文精神”,是从大美术的角度阐述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缺乏精神 上的濡养栽培,就不会有成熟茁壮的艺术。 从教学的角度来研究文艺复兴历史的著述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从 技法的层面来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造型技能,从“迪塞诺”的角度 来思考我们素描教学的论文就更为少见。目前而言基本上是一个空 白。但是关于素描教学和文艺复兴的单方面的研究却是极为丰富的, 关于当代素描教学的研究与论述汗牛充栋,几乎所有可能切入的论述 角度都已谈过了。面关于文艺复兴的研究在中外美术界也已经有诸多 相关的专题研究。与“迪塞诺”的相关的文字,也随着近几年设计行 业和设计教育的兴盛而频频见之于相关文献之中,如刑莉的自觉与 规范1 6 世纪至1 9 世纪欧洲美术学院。在国外对“迪塞诺”的 关注主要是源于近几年渐渐升温的对美术学院历史的研究。其中比较 有代表性的文献有z 瓦兹宾斯基( zw a z b i n s k i ) 的1 6 世纪美弟 奇家族艺术学院理想的建立( i a c c a d e m i am e d i c e ad e ld i s e g n oa f i r e n z ee i n q u e c e n t o :i d e aei s t i t u z z i o n e ) ,凯伦咿迪丝巴尔兹曼( k a r e n e d i sb a r z m a n ) 的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和早期现代城邦:迪塞诺的原 则( t h ef l o r e n t i n ea c a d e m ya n de a r l ym o d e ms t a t 旷咄ed i s c i p l i n e o f d i s e g n o ) ,摩西巴拉什( m o s h eb a r a s h ) 的艺术理论:从柏拉 图到温克尔曼( t h e o r i e so f a r t :f r o mp l a t ot ow i n c k e l m a n ) 。 硕士学位论文 笔者将研究历史和当下的教学结合起来,目的在于从中探索一条 切实可行的改良之道,这是本文的独到之处。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 因为时间和研究条件的关系,只能提出一种素描教学理念以供参考, 在教学实践的环节上着墨不多。若在此方面继续延展下去,仍有大量 空间可供探索。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第一章迪塞诺及其相关概念 1 1 “迪塞诺”的引入 图1 1文物一一新严品的设计 让我们先看一下三幅人们颇为熟悉的画作。第一幅是冷军的文 物新产品的设计( 图1 1 ) 。画家以令人惊异的技巧和极大的耐 心制作了这样一幅超级写实的作品,极其严谨精确地反映了机械的复 杂结构、空间透视以及不同材质的质感。冰冷的金属在幽幽地泛着寒 光,外面层层包裹的河泥松脆板结,仿佛一经触碰即会开裂掉落。在 观众面前画布不再存在,这个沾满历史记忆的古怪的机器构件通过透 硕士学位论文 明的“玻璃”( 画布) 向观众展示着自己真实的存在。其真实感是如 此的强烈也难怪在它展出的时候,有名观众愤怒地要向布展方投诉: 为什么把一幅照片当成油画来展出。 图i - 2韩熙载夜宴囹局部 第二幅画是五代时期南唐画院待诏顾闳中所画的韩熙载夜宴 图( 图i - 2 ) 。此图的成因众所周知,值得注意的是绘制过程,据北 宋宣和画谱卷七记载画家“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 上之,故世有夜宴图。”此图画面布局安排精巧,人物造型传神,被 公认是国画佳作之一。仅凭在“窃窥”的紧张状态之下的“目识心记”, 能够达到如此水平不得不叹服画家高超的形象记忆力和扎实的造型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能力。 囤1 3圣安东尼的诱惑 第三幅是达利的圣安东尼的诱惑( 图1 3 ) 在本画中,荒诞 不经的幻觉以无比真实的外表强烈的刺激着我们的视觉神经,在未知 其名的荒原之上,长着昆虫般细腿的象群,背负着金碧辉煌的奇特建 筑缓步前行。画面最前方云朵形状的白马仿佛受到了惊吓,奋起前蹄、 腾跃嘶鸣。赤身裸体的圣人跪在地上,面对他的信仰和灵修中出现的 种种视觉化了的心魔,已经心力交瘁,失去了最后的防御,在其绝望 之中只能凭借十字架和对上帝的信仰来战胜变幻莫测的诱惑它 们来自妄念、贪欲、金钱、美色、权势、陈规、顽固等等。但是最终 圣人是会胜出的,因为支撑这些活动的妄念心魔的“四肢”都是及其 脆弱而纤细、不堪一击的。面对大师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9 硕士学位论文 观者无不印象深刻、深为叹服。 我之所以引入这三幅名画的出发点在于认为造型艺术,或者狭义 地说绘画,所反映的事物是由三部分组成:一,眼之所见( “写实”) ; 二,心之所记( “默写”) ;三,心之所想( “创作”) 。作为一切造型艺 术的基础,素描的表现内容同样也在这三类之中。有怎样的素描风格 就会有怎样的创作风格,二者在创作理念上是相通的。( 所以这一节 的例子主要以绘画作品为主) 首先,表现“眼之所见”重在客观、真实地反映记录现实。现实 世界中的事物纷繁复杂,形体结构各异。即使是禀赋超群的大师达芬 奇也不得不承认:“一个自称能记住自然界所有形式和印象的大师在 我看来必然幼稚得可爱,这是因为那些印象千姿百态无穷无尽” 。为了实现在二维的平面表现三维的世界,古代的绘画先驱们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终于总结出了能够在二维平面科学严谨地反映眼前所见 的三维立体事物的造型规律。掌握这些科学规律是素描教学的重要目 的之一。通过这种相对方便简单的方式,学习者可以掌握除色彩以外 的所有造型因素的规律。这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前提,这也是素描作为 造型艺术的基本功向来都受到高度重视的原因之一。单纯以真实再现 为目标的写实不光能培养良好的造型能力,还能产生优秀的绘画作 品,这也是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与表现主义的夸张外露的感情宣泄不同,这种写实的艺术形式的 。范景中编选艺术与人文科学一一贡布里希文选浙江:淅江摄影出版社,1 9 8 9 年1 7 0 页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情感表达是深沉内敛的,如幽兰清香般徐徐渗入人心。浮华跳动的影 像在此瞬间凝成永恒,精心安排的布局设计、耐心细致的描绘刻画、 专心营造的环境氛围、刻意突出的细微环节无一不在体现着并且受制 于画家的创作意图、美学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由于不事张扬反而会引 起观众的深沉遐想。 让我们再回到冷军的文物新产品的设计,其中打动我们的 除了技巧的精湛之外,还有一种凝重的历史的感觉,仿佛面对的是一 个饱经沧桑的老兵,他身上一条条枪伤都在默默的叙述着一段段已经 湮没的往事,吸引我们继续去 探究视觉表层之后的故事。 右图是洛佩斯所绘。空空荡 荡的街道两旁,高层建筑物错 落有致、复杂精巧,多车道的 沥青路面兀自孤独地向远处延 伸直至消失。整个画面色调和 谐淡雅、构图严谨均衡。但是 画家似乎在追求画面形式美感 的同时还在暗示着什么。从画 图卜4马德里街景之一 面上看时间应该是在上午时分,本应繁华喧嚣的街上为什么会空无一 人? 难道是一座因为瘟疫或是人祸或者别的原因被废弃的荒城? 还 是说本来街上是熙来攘往的,但是画家偏偏视而不见,不愿去画他们, 硕士学位论文 那这又是为何? 莫不是在感叹人生在世,来去匆匆,一晃既过,为人 的转瞬即逝、变幻莫测的命运而叹息? 抑或是借用欧洲传统建筑来象 征文明,借此画表达个人的渺小短暂而文明和艺术永恒的观念? 或者 竟是在向愤世嫉俗的狄奥根尼( 犬儒主义代表人物,曾经提着一个灯 笼在城里游走,声称:“我在找一个真正诚实的人。”) 学习也未可知? 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对现代文明的诘问:路正在脚下,我们该何去何 从? 这样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解读画家主观意图的可能性,发人 深省。 其次,表现“心之所记”是指在客观对象不在场的情况下,凭借 记忆或印象对其进行表现( 也可以理解为通常说的“默写”) 。默写的 形式由来已久,目前人们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绘画形式史前洞壁艺 术就是“默写”而不是“写生”,在南欧那些狭窄昏暗的洞穴中怎么 可能对着一头野性十足的公牛写生的? 作者对于野兽的动态、比例的 熟练掌握加上对岩壁的凸起与纹路肌理巧妙地利用使得动物栩栩如 生,仿佛要跃然而起一样。没有胸有成竹的把握,很难做到如此地落 笔自信、笔法流畅。 第三。对“心中所想”的表达,也就是“创作”。这是造型艺术 的最高境界,主观完全凌驾于客观之上。“创作”中“造型”的“造” 字应作“创造”解,以区别于在“写生”或“默写”中的“造”( 作 “塑造”解) 。虽只一字之差但是含义迥异。“塑造”是有蓝本的,其 表达的意图要么是再现对象,要么是某种情感或观念,但是这种情感 或观念受到所表现的对象极大的局限。“创造”是从虚无中产生出全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新的作品,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创造”的重心在于主观意 图,一切围绕它展开。只要有利于主观意图的表达,可以借用客观事 物,可以进行变形扭曲,可以变换表达方式,可以创建主观图式。 创作的产生往往与艺术家的独特敏锐的感知以及思维的广度与 深度息息相关。创作冲动的触发,常常是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一 首老歌、一个电影片段、无意间瞥到的风景或场景、甚至是一个表情 都能激起画家的创作欲望。图示为大家熟知的呐喊,装饰化平面 化处理后的画面流动的是令人不安的线条,如血的晚霞中有一个人抱 头尖声叫喊,身旁的一切仿佛都被这呐 喊的声浪震成了一圈圈的碎片。在西方 文明社会中人们的孤独寂寞、绝望无助 韵感觉得到了尽情的表达。据说,蒙克 创作此画的契机就是因为在一次参观展 会时见到了一个埃及出土的婴儿木乃 伊,他的嘴巴大大地张开,表情正像在 奋力呐喊。蒙克见后心有所感,此后不 久便以此为原型创作了呐喊。 图卜5呐喊 “写生”、“默写”、“创作”三者代表了造型活动中三种主客体之 间的关系,也是机制各异的三项基本造型能力。“写生”重在掌握扎 实科学的造型方法,通过写生达到眼、心、手的协调一致,培养正确 的观察方法,积累丰富的素材资料。“默写”兼具写生的严谨和创作 硕士学位论文 的成就感,既能培养形象记忆力又能培养积极的主观造型处理能力, 还能有效的平衡写生中的紧张感和创作中的空虚感。“创作”能极大 的调动绘画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表达绘画者的情感和观念。 三者虽然相对独立却又息息相关。有了过硬的写生能力作为保障 的默写在表达内心意象的时候会更加得心应手。反之,默写能力如果 较好的话,在写生时会有意识的脱离客体进行自信果断的处理。创作 的过程中常常会进行对心理的图像进行描绘或是对以往曾经画过的 作业的“引用”和“挪移”。这些能力都在默写培养的目标之中。如 果创作中画家需要表现某个自己不太熟悉的事物的时候,也常会采取 写生的方式来熟悉它。 因此就素描教学而言有必要将三种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强调 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重主观意图的表达。这种注重表达的观念随着现 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兴旺繁荣的工商 业对设计和创意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设计艺术院系如雨后春笋般遍 布全国各地。作为各类设计专业必开的重点基础课设计素描“不 以形式本身为最终目的,而是在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去发现、寻找、 感知和领悟其中的审美特质,激发灵感,创造出新颖的视觉形式。” 【研究从理念的产生到理念的表达是设计素描的主要课题。“设计思 维通过素描形式体现出来,设计源于思维理念,并诞生于创作结果; 而设计素描则是记录这一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它是整个设计 过程的一个环节,它记录了人们最初的思维理念和图形发展、深入、 。黄作林杨悦等编著誓设计素描第二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第3 页 1 4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完善并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创作过程,也是对思维重新审 视和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o 这一段话精确地阐述了“创作”的整个 流程:首先是主观意图的产生,然后对表达方式进行设计安排,接下 来用素描等方式对“理念”及其安排进行表现。经过不断的深入、修 改、完善后最终形成作品。 其实这种将素描宽泛地理解为“从理念的诞生到理念的实现”的 说法并非是今天的新鲜见解,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就有人提出 此观点( “迪塞诺”) 了。“迪塞诺”所强调的正是是基于模仿性练习 ( 写实和默写) 基础上的主观意图的表达。 1 2 “迪塞诺”的定义 一迪塞诺( d i s e g n o ) 是文艺复兴时期造型艺术理论中的一个核心 概念”, 因为它比“素描”的涵义更加宽泛,在中文里找不到对应的 概念,只好用音译的方式将它翻译出来。 对“迪塞诺”的解释有许多种,其中受到人们一致认可,并作为 欧洲早期的美术学院佛罗伦萨迪塞诺学院的指导性原则的是瓦 萨利的所下的定义。佛罗伦萨艺术史家、画家兼建筑师瓦萨利在意 大利杰出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记的“绘画导言”中的对“迪塞 诺”做出了如下解释:“迪塞诺是作为我们所说的三种艺术建筑、 o 王安霞设计素描与速写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第3 页 。刑莉著自觉与规范一一1 6 世纪至1 9 世纪欧i l | l 美术学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 第1 7 6 页 硕士学位论文 雕塑和绘画之源头,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它从大量事物中获 得一种类似自然万物之形式或理念的普遍判断力,就其范围及程度而 言,这种判断力无疑是非凡的一 然后 从这种认识活动中又产 生出某种概念其结果是某种意味深长的主题在心灵深处形成了, 接着通过我们的手将这种东西表现出来,这就是迪塞诺这种迪 塞诺不是别的,而是在内心深处逐渐形成的某种特定概念的清晰易见 的表现和准确无误的陈述。 当迪塞诺通过 一种普遍 判断力获得某种概念性的主题时,它 紧接着就要求我们的双手要得到训练,这种训练是通过( 使用水笔、 银笔、炭笔或粉笔) 描绘和表现自然已经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而进行 的。因为,当各种概念和判断力( 通过排除现象世界中的偶然事件) 在认知中产生时,那双经过多年实践训练的手随同艺术家的学识一道 共同使这些艺术( 绘画、雕塑和建筑) 的完美与卓越公布于世。”o “迪塞诺”的这个定义明确地指出了对双手进行训练的目的的就 是为了表达“某种意味深长的主题”或者可以理解为表达主观意图。 从产生主观意图直至将其“清晰易见的表现和准确无误的陈述”的过 程就叫做“迪塞诺”。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使用的主观意图一词是严 格按照“迪塞诺”的定义来使用的,就是指代的“迪塞诺”所要表达 的内容:一种类似自然万物之形式( 图) 或理念( 意) 。刑莉著自觉与规范一一1 6 世纪至1 9 世纪欧洲美术学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4 第1 8 8 - 1 8 9 页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1 2 “迪塞诺”的背景 对于“迪塞诺”的产生背景进行了解有利于深入理解此概念。“迪 塞诺”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那时候艺术大师层出不穷,创作出了数 量和质量都颇为可观的杰作。大师们也频频出入于贵族府邸和皇宫大 院,与王公贵族和罗马教皇之间关系密切。他们创造的众多艺术精品 在当时就已声名大噪。在如此辉煌巨大的艺术成就的光环辉映下,很 容易让人误以为在当时的艺术家普遍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其实不 然,“当时的艺术观与中世纪乃至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在本质上是一脉 相承的。在当时因此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社会地位,正如丢 勒所描述的那样,与泥瓦匠、木匠、水手、渔夫、屠夫、面包师、鞋 匠同属一个阶层。”自古以来绘画、雕塑和建筑等造型艺术活动就被 当作是纯技艺性的实践活动,被认为不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所以是没 有理论可言的。因此“为了摆脱工匠的身份跻身人文学者行列成 了这一时期意大利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所追求的理想。对画家、雕 塑家和建筑师来说,要想与诗人、哲学家等人文学者平起平坐有两点 是至关重要的:一是接受人文主义教育,提高自身的整体文化修养, 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体现出人文和科学精神;二是从理论上来证明自 己所创作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是理性活动的结果而非纯体力或纯 技艺的产物。换言之就是从人文和科学的角度为这些艺术建立理论”。 。刑莉著自觉与规范一一1 6 世纪至1 9 世纪欧洲美术学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4 第3 3 6 页 硕士学位论文 。 因此在此背景中诞生的“迪塞诺”必然会强调艺术家所进行的是 创造性思维活动,必然要强调这个将“某种特定概念”通过精湛的技 艺加以表达的过程是在理性指导之下完成的。艺术家不再是“技工” 或“艺匠”而是属于和诗人、哲学家等一个等级的阶层。凭借着较高 的社会地位和与王室的密切关系,文艺复兴的大师们为“迪塞诺”的 传播与推广做了大量工作。“众所周知,达芬奇坚决反对将画家视为 工匠的传统观念。他率先对把技术凌驾于自由表达之上的那套典型的 作坊成规提出了质疑,并提出首先要学习知识,然后再进行接受这些 知识指导的技术训练。实践应该永远以准确的理论为基础。”在谈及 绘画主旨时说:“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及其思想意 图。”米开朗基罗也公开声称他是用头脑而非双手进行创作。 反观我国素描教学的实际,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形形色 色的现代美术思潮涌入国门。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体系不知不觉中面 临着诸多的压力。关于学院的教学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其中有一 条就是说美术学院的教学主要以教授技艺为主。“在我( 王华祥) 也 当了老师之后,恰逢这十多年间经历了改革开放,见得多了才知道, 原来教怎么拿铅笔,怎样把人画得跟人一样只是绘画的一种技 能,原来整个国家都误会了,全都错把技术当成了艺术。”这样 。刑莉著自觉与规范一一1 6 世纪至1 9 世纪欧:| i i | 美术学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4 第1 7 6 页 。刑莉著自觉与规范一一1 6 世纪至1 9 世纪欧洲美术学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4 第1 6 6 - 1 6 7 页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的评价自然有些偏激,平心而论,学院的教学中并不缺少培养学生的 艺术修养和美学欣赏的课程,也开设有创作课程。但是从整体上看还 是偏重于技能的传达和进行模仿性训练。若能在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 上将重心稍微偏向“表达主观意图”这一边,那么无论是从调动学生 学习积极性还是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来说都是有帮助的。 1 4 “迪塞诺”的物质基础 以自由表达主观意图为己任的“迪塞诺”为何要单单提出以素描 的方式而不是其他画种来训练双手呢? 为何创意的表达和素描的关 系会如此紧密呢?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将素描视 之为“迪塞诺”的物质基础。 素描既是一种观察客观事物方法,又是一种主观处理客观物像的 过程。在作画过程中我们的视线在对象和画纸之间来回穿梭,从眼睛 摄录到大脑里的成百上千个视觉的信号刺激需要我们来筛选、提炼、 扬弃、保存、输出、整合、概括、升华。经过这样复杂的处理之后所 形成的素描作品,既能反映出作画者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模式,又能看 出其技法娴熟程度以及整体驾驭画面能力的高下。除此之外,还能从 中体现出作画者的审美价值取向、艺术欣赏品位乃至于个人学养。因 此有一种公认的看法是:有什么样的素描就会有什么样的作品。素描 与创作之间是关系密切的。但是我这里要解释的并不是这一点。 我们都知道素描并不是完美成熟的创作形式,相对于油画、水彩、 版画等画种而言,素描的视觉表现的力度和丰富性无疑要逊色不少。 硕士学位论文 图卜6基督下葬 图1 6 7 弓箭手 就连“素描创作”这种 提法都显得十分勉强, 似乎作为基本功的素描 是无法承担如此重任 的。其实就创作流程的 各个环节而言,成品( 作 品) 中以素描形式出现 的确实不多,从传统上 看素描与创作的契合点 更多的是在创作的前 期。如图所示( 图l - 6 鲁本斯的基督下葬、 图1 7 丁托列托的弓箭 手) 。 之所以如此是与素 描本身以及创作的性质 有关的。首先,在创作前 期阶段素描的主要功能 不是反映客观现实,而 是记录、修改主观意图。 在创作时艺术家头脑中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和思想,有时转瞬即逝来去匆匆,稍不留神就 消失无踪了;有时如雪崩般大量涌现,令人猝不及防很容易顾此失彼。 “画家需要用一种最易驾驭的媒介,以便迅速写下头脑中浮现的种种 画面”o 于是出现了“快速记录”的需求。 其次,有时心中的构想复杂异常,若是用像油画这样操作复杂、工 具烦琐、携带搬运麻烦的形式来记录,要么会因为要分心去使用工具 而使得记录效率较低,要么是等到工具凑齐、只待进行之时心中的图 像和构想早已变得模糊难辨甚至于已经消失殆尽。所以记录的工具在 使用时还应该“方便、简单”。 第三。有时候主观想法需要进行反复调整、改进,或在原稿上修改 或是重新起稿,这便产生了“可修改”的要求。 而创作的这三个要求( 快速、简便、易于修改) 恰好都是素描工 具材料自身身的特点可以满足的。由于存在着这种功能上内在的互补 性,因此素描便成了艺术家创作的得力辅助工具。有了这一层关系, 将素描实践和创作结合起来的“迪塞诺”便有了物质层面的依据。 o 范景中编选艺术与人文科学一一贡布里希文选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1 9 8 9 年第 1 6 5 页 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迪塞诺”的意义 “迪塞诺”造型观念的价值在于: 第一,“迪塞诺”的定义明白无误地向我们揭示了“收放结合” 的观点。 在“迪塞诺”的观念中,对训练和表达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在素描教学中,模仿性训练对培养学生造型能力至关重要,长期 以来在基础教学环节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然而正如大家常说的那样 绘画是一门造型语言,从我们学习语言的经验而论,如果只是一味的 进行语言的朗诵和背诵,而不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不重视逻辑思维 的培养,期望让学生在大量的刻苦的模仿性操练之后一跃而成为演讲 高手之类的人物,这种成功的可能性应该说是微乎其微的。模仿和表 达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能力,需要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前者压抑主观 感受,被动地虚心地学习客观规律;后者张扬主观感受,积极地自信 地表达主观意图。 模仿性训练不能必然导致创新的提升;对创新的训练也不会必然 导致技艺的飞跃,但是两者可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收放结合。 严谨科学的传统教学是一个“收”的过程,以克制自我为代价, 虚心接受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造型规律和造型技法,追求完整、准确, 采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在分析与比较中步步进逼客观物像。而培养创造 思维的教学是一个“放”的过程,充分发挥画者的主观意识,促使学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生宝贵的艺术感觉和见解一点一点成长壮大。 放则心空灵,心空灵则大自由,则欣欣然无所羁绊,久之心胸亦 旷达,挫万物于笔端,以宇宙为狭。当其由粗入细时必觉对自然观察 研究不够:用时方恨读书少,以此时之迫切焦虑心情投入到基本功的 训练。不啻于一块干海绵入水,练习基本功的效率必然不错。所以“收 放结合”才是最佳方案。 “收”和“放”都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学习过程,在此期间完美地 将两者融合为一,将使学生在技法和创造性思维上都获得长足的进 展。 因为这是两个联系紧密又无法相互取代的的因素,单方面的强调 一方而忽略另一方都不是科学严谨的态度。这样的做法要么会让学生 在繁重的模仿再现中疲惫不堪而无所获;要么会让学生在信马由缰的 自由无序的状态中迷惑而无所得。只强调创作和自由表达很容易导致 轻视素描基本功的教学。只有将夯实基础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两者结 合起来才能有益于造型能力的真正提高,有益于视觉形象思维的健康 发展。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素描教学实践中,在进行模仿性练习的 同时也应该相应地引入开发主观创造意识和主观创造能力的教学内 容。对于主观意图的表达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该成为贯穿素描 教学始终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的前期,以培养学生掌握再现的技 法( 包括基本的造型意识和造型规律) 为主的同时要向学生传达“以 硕士学位论文 表达为重”的观念,并进行一些技法要求不高的表达训练。这一阶段 的核心是模仿性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意识的启蒙阶段,不 开设专门的复杂的创作课。在教学的后期,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 模仿性练习两者并重,与上一阶段不同,这一阶段的模仿性练习围绕 创作课程的主题展开,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处理意图来选择性 地模仿客观物像。由于此时技法已经较为熟练,所以在表达思想感情 时学生会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可供选择。核心造型观念依然是以表达为 重。 第二,瓦萨利对“迪塞诺”的解释中向我们揭示了“重在表达” 的观点。 “他虽然把迪塞诺界定为理性认识和精湛技艺的完美结合, 但在主观上他的天平是倾向于理性认识的。”这种态度对当下的素描 教学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一方面高度重视精湛技艺的掌握;另一方 面充分强调主观意图和理性认识的表达。在两者均不偏废、平衡发展 的前提下,稍稍偏重于主观意图的表达。刻苦的训练掌握精湛的技艺 是思想自由的表达的重要保证,“表达”成y ,l l l 练的最终目标。 第三,“迪塞诺”向我们提供了“如何表达”的参考思路。从分 析其定义可知有三点因素对于表达而言至关重要: 第一点是“主观意图”( 或是某种意味深长的主题) 的获得。这 是要表达的关键所在,是在对自然万物进行广博而深入的判断思索后 。刑莉著自觉与规范一一1 6 世纪至1 9 世纪欧洲美术学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4 第 9 1 页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形成的,这就要求我们积极的观察、参与现实生活。第二点是精湛的 技艺。凭借它能够将内心特定概念清晰易见而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 这种技艺是在以素描的方式对自然已经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进行描 绘和表现的过程中获得的,是实现“迪塞诺”的坚实保障,第三点是 创造能力的培养。因为“迪塞诺”要表达的是主观意图,需要优秀的 创意和设计。这三个因素正好与我对当下素描教学的可能的改良方向 的思考基本吻合。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迪塞诺”的内在要求 3 1 “迪塞诺”的坚实保障:写实能力 3 1 1 写实技能的发展和演变 我国的近代美术教育发端于清末,自从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开设图 画课目至今已历时一个多世纪。在此阶段我们不断接受和扬弃外来的 艺术思潮、教学理念。回顾明清以降,西风东渐,西洋绘画最初传入 我国之时,因其写实技法之妙、摹形状物能力之强令国人颇受震惊。 清末著名思想家、外交家薛福成在观巴黎油画记中详细地表 达了对西洋画技法的由衷赞叹:“译者称西人绝技,尤莫逾油 画,其法为一大圜室,以巨幅悬之四壁,由屋顶放光明入室。 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两 军人马杂逐:驰者,伏者,奔者,追者,开枪者,燃炮者,搴大旗者, 挽炮车者,络绎相属。每一巨弹堕地,则火光迸裂,烟焰迷漫;其被 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或黔其庐,或赭其垣;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 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 映;俯视地,则绿草如茵,川原无际。几自疑身夕l , l l l j 战场,而忘其在 一室中者。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画也,皆幻也。” 面对这种视觉文化的冲击国内的思想界人士纷纷做出回应,有人 坚守传统,斥之为“奇技淫巧”,匠气可掬,不足为师。有人“离经 叛道”,热烈地欢迎科学和艺术的到来,进而对传统的国画提出质疑 和激进的改革意见。我们且不论这场辩论从美学观点的角度来看如何 从“迪塞诺”造型观念看中国当代素描教学 激烈,仅仅从技法角度考量的话,争论的双方对与西洋画精湛高超的 技法都是予以认可的。 此种精湛的技艺是西洋绘画影响深远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它 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代代绘画先驱们潜心探究经历了 漫长的实践和曲折方才达到如此高度的。作为人类优秀的文明宝库中 的宝藏之一我们应该继续将其继承和发展下去。 让我们先从中世纪入手来了解传统技法发展的来龙去脉,当时的 欧洲绘画风格多半是装饰性和平面化的,人物造型苍白乏力、表情僵 硬、动作木然。宗教场所的中世纪壁画和基督教书籍中的插画给人的 印象往往是:与其说所反映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还不如说是一些 被赋予了人形的宗教符号。黑暗的中世纪在精神领域神的晓谕和教义 一统天下,相形之下,世人都是有罪的,无足轻重地在世间生老病死。 正像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描述的那样,“与乱世生活相适应的宗 教,告诉人们尘世是谪戍,社会是牢狱人生是苦海。”o 世俗生活就是 一个赎罪的历程。对人性的欢呼以及充满情趣的日常小景在当时的绘 画界难以寻觅。即使是有些许有意或无意地对人性的反映也会被高度 模式化的宗教造型观念所磨灭。在梵蒂冈的一座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幅 巨大的创作于中世纪的素描,这幅有关基督教最后的审判的壁画的素 描草图( c a r t o o n ) 画幅之大完全超过了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的素描 图2 - 2 壁画最终效果图 草图,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在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庭的最后的审判 。【法】丹纳著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3 第3 6 页 硕士学位论文 之前最大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