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摘要 摘要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在全世界的印刷数量超过荷马、超过莎士比亚,仅次于 圣经。安徒生一生致力于童话创作,终其一生精力,创作出风格各异的童话 1 6 8 篇,成为儿童文学界不可逾越的一座巅峰。 在他的童话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悲剧性作品。安徒生充分利用了童话这 一文学体裁的特性,以其天才的想象力把种种哀伤、失落的情境生动、形象地 展现出来,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人性做了深刻的剖析,这一切已远远超出了我 们想当然的童话的范畴。 安徒生的童话绝少出现“王子与公主从此以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样的 结局,甚至多以主人公的死亡收场。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安徒生生平及主要作品 的分析,来解读他那些童话中的悲剧情结。 总结安徒生绝大部分童话,形成其悲剧情结的主要原因是其无法改变的卑 微出身和屡遭挫折的爱情经历。本文从丹麦历史文化、安徒生个人经历入手, 分析安徒生童话中的两个主题弱者的苦难生活、美好与善良的毁灭,领会 安徒生童话的现实意义,进而探究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艺术表现及理想意 味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安徒生童话悲剧情结的研究,呈现出安徒生童 话被人忽视的一面,进一步显现安徒生童话丰富的内涵,一窥一代童话大师的 内心精神气质。 关键词:安徒生童话悲剧情结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t h em t a l p r i n t i n gq u a n t i t yo ft h ea n d e r s o f f sf a i r yt a l e i so v e rh o m e r s , s h a k e s p e a r e s ,j u s to i 坶b e h i n do f b i b b l e ”a l la n d e r s o n sl i f ew a se n g a g e do n c r e a t i n gf a k r yt a l e a n dw h ot o t a l l yc o m eu pw i t h16 8w o r k sw i t hd i f f e r i n gs t y l e s , w h i c hm a k eh i ms e tai m p a s s a b l el e v ei nt h ec h i l dl i t e r a t u r ew o r l d l o to ft r a g i cw o r k se x i s ti nh i sf a i r yt a l e t h ea n d e r s o nt o o kf u l la d v a n t a g eo f t h i sk i n do fc h a r a c t e ro fl i t e r a t u r et oa s s u m et h et r a g i ce m t i o nv i v i d l ya n d v i s u a l l y , w h i c hd e e p l ya n a l y z et h es o c i e t ys t a t u sa n dt h eh u m a nn a t u r eo ft h a tt i m e b e i n g a l lo ft h i si so v e rt h ef a i r yt a l e ss c o p ew h a tw ea s s u m e d t h er a r ee n d i n go fa n d e r s o n st a l ei s “f i n a l l y ,t h ep r i n c ea n dt h ep r i n c e s sl i v e t o g e t h e rh a p p i l y ”a n de v e nt h em o s te n d i n gw i t ht h ed e a t ho fl e a d i n gr o l e t h i st e x ti s t ou n d e r s t a n da n d e r s o f f st r a g i ce m o t i o n t h r o u g ha n a l y s i so nh i sw h o l el i f ea n dw o r k s i nc o n c l u s i o no fm o s tw o r k so fa n d e r s o n s ,t h em a i nr e a s o n so ff o r m i n gh i s t r a g i ce m o t i o na r eh i sh u m b l ep a r e n t a g ea n du n s u c e s s f u l yl o v ee x p e r i n c e t h et e x t s t a r tw i t ht h ed e n m a r k sh i s t o r ya n da n d e r s o n sp e r s o n a le x p e r i e n c et oa n a l y s i st w o s u b j e c t so f a n d e r s o n s _ m ew e a k ss u f f e r i n gl i f ea n dt h ed c s t o r yo fg o o d l i n e s sa n d g o o d n e s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a n d e r s o n st a l e ,s ow ec o u l d e x p l o r et h et h r e em a i nc o n t e n t so fa n d e r s o n st a l e :f o r m i n go ft r a g i ce m o t i o n , a r t e x p r e s s i o na n dm e a n i n go fi d e a l t h i st e x tf o c u s e do nt h es t u d yo fa n d e r s o n st r a g i c e m o t i o ni sj u s tw a n tt oa s s u m ea n o t h e ri g n o r e ds i d eo fa n d e r s o n st a l ea n dt h e ns h o w u pt h ea b u n d a n tm e a n i n go f a n d e r s o n st a l e k 呵w o r d s :a n d e r s o nf a i r yt a l e st r a g i cc o m p l e x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引言1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4 第一节丹麦历史文化的影响4 1 1 1 丹麦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发展一4 1 1 2 丹麦文学传统。6 第二节个人经历的影响8 第三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艺术表现1 4 第一节弱者的苦难生活1 5 第二节美好与善良的毁灭18 第四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理想意味2 5 第一节无奈的批判与美好的理想一2 5 第二节安徒生悲剧情结的现实意义一3 0 第五章结论3 4 参考文献3 5 致谢3 7 个人简历3 8 i l l 第一章引言 第一章引言 十九世纪是西方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大师辈出,具有永恒价值的优 秀作品不断涌现。这些大师、这些作品,至今仍在起着世界性的影响,给文学 艺术创作提供典范。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它在十九世纪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这方面的一个杰出代表就是丹麦的儿童文学大师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 生( 1 8 0 5 一1 8 7 5 ) 。他的童话至今仍为全世界的儿童也包括成年人所喜 爱。他的名字自然也是家喻户晓。我国的小学语文课本中都选有他的作品。换 句话说,凡是受过普通教育的中国人,无不知晓这位丹麦大师的名字。 安徒生的童话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情感,这就是他的童话比起别的作品来, 更有价值的地方。历经多年,他的童话的价值被证明是伟大和永恒的。毫不夸 张的说,他的童话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他的童话对于儿童有着巨大 的影响力和教育意义。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安徒生:“在童话的王国里,安徒生就是王。”安徒生的 成就在于他把童话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它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品种。现 在,世界儿童文学在题材、创作方法、表现技巧等各方面能够如此丰富多彩, 皆始于安徒生的大胆创新。他以其独特的写作视角、细腻的笔触以及对文学艺 术的独到见解,终其一生精力,写作完成了一百六十八篇各具特色的童话作品。 安徒生被公认为“现代童话之父”,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代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精 神食粮,同时也为诸多的成年人打开了一片思想的空间。他的童话表面上是“为 孩子们讲的故事”,实际上却是适合任何年龄层次的读者阅读的。更为重要的是, 他以高尚的思想、鲜明的态度和强烈的爱憎,通过童话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 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及其社会生活,深厚地表达了平凡人的感情和意愿。从这一 点上讲,安徒生堪称是一个伟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安徒生娓娓叙说的动 人故事,已被译为一百多种语言,翻译册数更是无法计量。他晚年时因为童话 获得了世界声誉,而被国家授予“丹麦国旗勋章”;亦被尊称为丹麦的“文化国 父”。 在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悲剧性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很高的 艺术成就。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海的女儿、丑小鸭、野天鹅、红鞋、 第一章引言 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在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中,无不闪现着安徒生生命 的艰难和孤独,反映出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悲剧情结。 安徒生是世界上最普及、最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近一百五十 种不同的语言。但是国际上的读者,主要还是把安徒生当作儿童文学的作家, 所以到目前为止,对安徒生所作的较深层次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丹麦文并由丹麦 学者撰写的。而丹麦的学者也从未把安徒生仅仅当作儿童文学作家来研究。因 此,丹麦学者致力于向读者纵向地介绍丹麦不同时期里各种不同的、富有特色 的安徒生研究,理解安徒生的作品内涵;通过对安徒生这一作家的研究,介绍 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者不同的思维方法,给阅读安徒生和一般的文学研究者 带来灵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丹麦的安徒生研究,相当大的一部分集中在 安徒生的生活经历领域里。直到今天,丹麦的读者依然强烈地希望知道所有有 关安徒生的生活。安徒生的研究,便在相当广泛的程度上尾随于读者的兴趣, 导致其他领域里的研究不足而有待于开拓。这样,事实上只有较少数量的安徒 生童话和故事,被作过根本性的科学分析。 有人把刘半农在1 9 1 4 年出版的中华小说界第七期上翻译的洋迷小影 ( 即皇帝的新装) 看做是中国第一次翻译介绍安徒生的童话作品,而有人则 认为1 9 1 9 周作人将卖火柴的小女孩翻译在新青年杂志之上,是安徒生 童话在中国传播的源头。至于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可能并没有定论,但 可以肯定的是,安徒生这位伟大的童话大师自第一次“走入 中国之时,便成 为了一颗光芒的星星。 到了上世纪5 0 年代,我们应该熟悉一个人的名字,就是叶君健。他是最早 系统、全面翻译并介绍安徒生童话的第一人。他直接从丹麦语翻译而来的安 徒生童话全集成为了当时中国读者了解安徒生的最重要的窗口。而这一版本 的安徒生童话全集也成为了读者心目中的经典。上世纪5 0 年代到7 0 年代 期间,有很多西方的古典文艺被称为资产阶级的毒草,可是安徒生童话却被人 们广为阅读,这就足以说明安徒生童话对于广大的中国读者有着多么巨大的吸 引力。在这个时期,以叶君健为代表的一些人对安徒生童话进行了重新的阐释, 他们认为安徒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统治阶级充满愤慨之情, 典型的代表故事就是皇帝的新装。这样的解读是非常中国化的,因为安徒生 是对所有人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抱有一种浪漫主义同情心的人,他 并不因为你是一个国王,属于统治者、统治阶级,就要骂你,他对人性的弱点 2 第一章引言 有深切的同情,对人性的陋习都要持批评的态度,他并没有一种真正阶级的分 歧。 1 9 9 5 年,另一位安徒生研究者、翻译家林桦所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 也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一版本是根据丹麦安徒生博物馆与丹麦汉 斯里泽尔和弗棱斯塔茨合作出版的、惟一由安徒生亲自审定的安徒生童话 故事全集翻译而成的。 2 0 0 5 年是安徒生诞辰2 0 0 周年,各种纪念安徒生的活动在2 0 0 3 年就拉开了 帷幕,在这越来越热烈的纪念活动中,安徒生童话作品的争相出版也成为了一 个显著的现象。除了叶君健和林桦所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外,2 0 0 5 年1 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又推出了分别由翻译家任溶溶和石琴娥 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版本的安徒生童话全集 都得到了丹麦方面的认可,浙少版的童话全集还特别得到了丹麦官方的资金支 持。安徒生是儿童文学的创始者,人们对于安徒生的纪念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情。而借纪念安徒生的契机,安徒生的童话能够不断地被重读,恐怕是安徒生 最希望看到的。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与两个因素密不可分。一个是丹麦特殊的历史文化 传统,另一个则是安徒生一生的坎坷经历。丹麦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安徒生 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扎根的土壤,在安徒生的文学创作中,丹麦传统文化的痕迹 随处可见。而安徒生的个人经历则对他悲剧情结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了人生和情感的无数磨难,安徒生才得以创作出如此优秀的 悲剧作品。 第一节丹麦历史文化的影响 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托生于他的国家及民族传统。安徒生也不例外。 丹麦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安徒生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形成了他丰厚 的文学积淀。作为丹麦最为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在安徒生传奇的一生和他的 文学创作中处处闪耀着丹麦民族的光辉。 1 1 1丹麦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发展 丹麦王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东靠波罗的海,西濒北海,北面隔斯卡格 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和厄勒海峡,与挪威、瑞典相望,南部毗连德国,是 西欧、北欧陆上交通的枢纽,被人们称为“西北欧桥梁”。本土由日德兰半岛和 菲英、西兰、波恩霍尔姆等4 0 6 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为4 3 0 8 0 平方公里。此 外还包括自1 9 5 3 年起正式成为其省份的格陵兰( 面积2 17 5 万平方公里) 和享 有自治权的法罗群岛( 面积为1 3 9 9 平方公里,由2 1 个岛屿组成) 。 丹麦人善长航海,历史上常南下罗马帝国以琥珀、燧石等换取谷物和其他 用具。公元7 9 3 年丹麦攻占了英格兰的林第斯法恩岛。自此以后,丹麦不断向 英格兰扩张并于公元8 7 1 年占领伦敦。公元8 7 8 年英格兰国王阿尔弗烈德和大 帝与丹麦媾和,最终双方平分英格兰,丹麦移民在英格兰东北部建立“丹麦区”。 公元1 0 1 6 年,丹麦国王克努特大帝攻占英格兰全境,建立了版图包括挪威、英 4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格兰、苏格兰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1 2 世纪中期以后,瓦尔德马一世( 1 1 5 7 m 1 1 8 2 在位) 开创了强盛的君主专 制封建王朝,并通过侵略战争占有了爱沙尼亚、易北河以北地区和果特兰岛。 公元1 3 9 7 年在丹麦女王玛格丽特( 1 3 5 3 _ 1 4 1 2 ) 主持下,丹麦、瑞典和挪威三 国召开卡尔马会议,组成联盟,丹麦处于统治地位,史称“卡尔马联盟”。在此 次会议中,决定原挪威属地格陵兰、法罗群岛转归丹麦管辖。卡尔马联盟前后 共维持了1 2 6 年。在此期间,丹麦为打破汉萨同盟对波罗的海经济支配权继续 对外扩张,经过长期战争并吞了石勒益苏格和荷尔斯泰因。但长期战争耗费了 丹麦大量财力,致使赋税加重,民不聊生,最终富豪贵族兼并土地引起了农民 暴动。1 4 世纪中叶,黑死病又夺走了近一半人口的生命。为平息不满和动乱, 国王克里斯蒂安一世( 1 4 4 8 1 4 8 1 在位) 于公元1 4 6 8 年召集了四级会议寻求支 持,但收效甚微。克里斯蒂安二世( 1 5 1 3 一1 5 2 3 在位) 于公元1 5 2 0 年亲自率重 兵攻克瑞典,占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并且屠杀了大批参与叛乱的瑞典贵族, 触发了达垃纳起义。公元1 5 2 3 年丹麦军队战败,瑞典宣布独立。此后,丹麦为 争夺波罗的海控制权和周围地区同瑞典反复较量,如公元1 5 6 3 1 5 7 0 年的北方 七年战争、公元1 6 1 1 1 6 1 3 年的卡尔马战争等,但历次战争都以失败告终,致 使疆土日蹙。三十年战争期间,丹麦情况更为不利,公元1 6 5 7 年全境为瑞典所 占领。其后,在公元1 6 7 5 1 6 7 9 年的斯堪尼亚战争、公元1 7 0 卜1 7 2 0 年的北 方战争中也败于瑞典,国力日渐衰弱。此后,丹麦为了保存实力,尽量避免卷 入当时欧洲大陆的混乱纷争。在七年战争、英法战争( 公元1 7 6 6 _ 1 7 8 3 年) 以 及法国大革命初期,丹麦都保持中立或避免介入。 丹麦航运业和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商船队仅次于英国,居欧洲第二位,并 拥有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1 6 世纪末丹麦成立东印度公司,在西印度群岛和几 内亚拥有殖民地。公元1 7 6 7 年,丹麦宣布同俄国结盟,借以保障它的“武装中 立”。英国便不宣而战,于公元1 8 0 1 年发动哥本哈根之战;又于公元1 8 0 7 年派 遣舰队炮轰哥本哈根,丹麦海军全部覆灭。于是丹麦转而支持拿破仑一世,于 公元1 8 0 7 _ 1 8 1 4 年期间同法国结盟对抗英国。拿破仑一世失败后,丹麦签署基 尔和约将挪威割让给瑞典。 由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影响和普鲁士的直接干涉,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 因局势动荡不安,终于于公元1 8 4 8 年爆发起义,要求脱离丹麦并入德意志联邦。 丹麦与这两个公国进行了近3 年的战争,最后在普鲁士停止向石勒苏益格进军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的情况下,勉强取得胜利,保住了这两个公国。公元1 8 6 4 年,丹麦宣布将石勒 苏益格并入丹麦,使它和荷尔斯泰因分离,普鲁士便联合奥地利出兵干涉。丹 麦失败后签署了维也纳和约,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割让给普鲁士和奥 地利。 连年战乱使丹麦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农业尤其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政府不 得不进行改革,限制地主贵族的特权。丹麦本土在1 7 9 9 年、石勒苏益格和荷尔 斯泰因在1 8 0 4 年先后将农民的义务劳役制改变为佃赋制,从而结束了中世纪以 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了缓解财政困难,丹麦将西印度和几内亚的殖民 地出售。直到1 9 世纪中叶,丹麦的财政状况才有所好转。 在公元1 8 4 8 年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民主运动的影响下,丹麦立宪会议颁 布了宪法,废除君主专制权体,改行君主立宪制,并实行有财产限制的普选制。 公元1 8 7 0 年代表富农阶级利益的左翼党成立。公元1 8 7 1 年丹麦社会民主党成 立,并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工会组织。1 9 世纪末叶,丹麦工业化迅速发展,造船、 电信和制造工业开始具有一定规模。农村村社制为合作社制所取代,农业向专 业化方向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农业国之一。 纵观丹麦历史,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不断靠武力对外扩张的国家。历经几 次战争,几起几落,才终于成为欧洲大陆乃至世界范围内不可小觑的力量。由 于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浸渍,丹麦人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战斗精神不 屈不挠、坚韧不拔,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平衡精神和恬淡气质。他们在生活 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宁静、稳健、含蓄的风格。这一点在安徒生不断奋斗的一生 中可见一斑。从年少时代的痛苦难耐,到中年时期的屡遭困境,直至老年岁月 的淡定平和,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而所有他经历过的痛苦磨难、颠沛流 离,流露在他的童话作品中,形成了他童话作品的基调绵长的哀伤,这也 成为他悲剧情结形成的重要基础。 1 1 2 丹麦文学传统 丹麦文学的渊源可上溯到1 5 0 0 年前。在古代和中世纪,丹麦和斯堪的纳维 亚地区的其他国家有着共同的文化。丹麦历来在欧洲大陆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更易接受来自南方特别是德国的影响,它对世界文学的发 展作出过沟通过渡的贡献。 6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9 世纪基督教传入丹麦。但丹麦的民间创作一直同富于异教色彩的冰岛传说 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到了1 3 世纪由于逐步受到了罗马传来的各种影响,同时也 吸收了一些新的时代思潮,丹麦文学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才越来越接近欧洲的共 同传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如编年史和传说多具有基督教和神学性质。 中世纪初期,教士和骑士对丹麦文学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前者代表拉丁文 化,后者代表以民谣为主体的丹麦文化。到了中世纪晚期,丹麦主要的文学形 式开始转变为民谣。它们在公元1 5 5 0 至1 6 5 0 年期间被记录下来。这些歌谣大 多来源于1 3 、1 4 世纪,都是颂扬历史英雄人物的功绩。民谣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现在还有各种民谣6 0 0 多首流传下来。 公元1 4 8 2 年,印刷术传入丹麦。最早的印刷品是教会出版的拉丁文书籍。 丹麦文书籍只有一部,即公元1 4 9 5 年出版的韵文编年史。1 6 世纪丹麦的宗 教改革促使人们广泛使用本国语言。 1 6 、1 7 世纪丹麦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圣歌。同时,骑士歌谣已丧失了它与民 间传统的联系,脱离了人民群众,完全成为贵族阶级的专属文学。 1 8 世纪丹麦文学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下, 启蒙思潮在丹麦兴起。公元1 7 2 2 年,哥本哈根建立了第一座丹麦剧院,改变了 法国、德国、意大利剧团垄断丹麦剧坛的局面。这是丹麦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 事件。 1 9 世纪上半叶,丹麦文学的主要流派是浪漫主义。安徒生就是这个时期丹 麦文学的代表。他的童话故事想象丰富、思想深刻、充满诗意、引人入胜,体 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t h el i t t l e m a t c hg m ) 、丑小鸭( t h eu g l yd u c k l i n g ) 、看门人的儿子( t h ep o x ss o n ) 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在 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 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 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他的童话中,处处体现着丹麦文学的传统朴素的诗意。 安徒生是丹麦文学的最杰出代表之一。这一点,从丹麦全国对他的态度就 可见一斑。在这个很少悬挂国旗的国度,一面国旗端端正正地升起在他出生的 那幢红顶房上。在安徒生的少年时代,富有情趣的丹麦民间文学滋养着他。在 童话创作中,他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未 来的向往,体现了丹麦文学的现实主义倾向和民主主义精神。安徒生的童话是 7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丹麦对世界文学的最重要的贡献。 第二节个人经历的影响 安徒生童话中悲剧情结的形成与他的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是息息相关的。 无论是童年时期悲苦的生活,还是成年后人生经历的诸多痛苦,都在他的心灵 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使得安徒生对现实生活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感触。 凭借着作家独有的敏锐和细腻,安徒生将这些感触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并逐渐形成了他的悲剧情结。 安徒生是从创作成年人的文学作品开始的,不过他对丹麦文学也对世 界文学的最大贡献,却是童话。1 8 3 5 年,安徒生在创作了诗歌、小说、剧 本并受到社会承认之后,就一直在认真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谁最需要他写作 呢? 他感到,最需要他写作的人莫过于丹麦的孩子,特别是穷苦的孩子。他们 是那么的寂寞,不但没有机会上学,没有玩具,甚至都没有朋友,只能自己孤 单的度过童年时光。他自己就曾经是这样一个孩子,有着极为悲苦的童年。为 使这些孩子凄惨的童年生活有一点温暖,同时通过这些东西来教育他们,使他 们认识生活、热爱生活、热爱美和真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挫折、勇于追求 理想。他决定要为他们写些美丽的、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他觉得最能表达他 的这个思想的文学形式就是童话了。他要写童话,立志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童话 作家。 安徒生从此便开始为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童话作家而努力。他过去的 历程艰苦的生活、学习、写作和旅行,在他看来完全是一种有意义的准备 和练习,即为童话的创作进行铺垫,打下基础。从此,写作童话就成了他的主 要创作活动。他花费近4 0 载光阴,为全世界儿童撰写了1 6 8 则风格迥异的童话, 文体包括故事、散文、散文诗及儿童小说。文体简洁朴素,不仅充满了丰富的 想象力、浓厚的诗情及哲理,而且能反映出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生活,表达 平凡人的感情与意愿。 1 8 0 5 年4 月2 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麦富恩岛奥登塞小镇的一个贫民家庭, 自幼家贫,经常与饥饿打交道。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的 侵略,退伍后于1 8 1 6 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 困所折磨,这多多少少形成了他的自卑心理。他曾经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 8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少年时代即对舞台 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 8 1 9 年9 月5 日,1 4 岁的安徒 生告别家乡到哥本哈根,下定决心要当一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 只能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在哥本哈根去 拜见一位舞蹈家的时候,安徒生穿的是不合适宜的礼服,尽管在舞蹈家面前卖 力地表演,结果那位女士却以为他失去了理智,毫不迟疑地把他给打发走了。 到其他的剧院,有的剧院经理说他太瘦了,有的剧院说只雇用受过教育的人。 后来哥本哈根一所音乐学校的校长答应培养安徒生唱歌,而这位校长是一个意 大利人。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意大利歌剧几乎是没有观众的,安徒生也由于 冬天没有暖和的内衣,半年后嗓子变哑了。他成为一名优秀歌手的梦想就这样 破灭了。校长于是只能让安徒生去学其他手艺,安徒生又一次被人遗弃了。就 是在这个时期,他体味了离开一个世界却还没有被另一个更高层次的世界接纳 的痛苦和屈辱。在这里,他还开始了解首都的中产阶级、上流社会以及社会最 底层的无产阶级。他开始了解为了生存而奋斗和作为一个依赖别人的善举来过 活的恳求者的痛苦。同时,安徒生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 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有人读完他的诗后断言说那只是伤感的东西和无聊的 废话。“我从多数人那里得到的教训是叫我谦虚谨慎,不应得意忘形一其实那 时我很轻视自己。 1 安徒生遭受了他一生中最多的嘲讽和最严重的打击。从那时 起,安徒生的处境比从前更加难堪了,“我精神上痛苦万分,几乎颓废下去。那 是我一生中最暗淡、最不幸的时日”。z 有人嘲讽他不能正确的拼写,他的诗作中 除了一个小小的连词“和 以外,其他的词几乎都被批评过了。有一个女保护 人曾写信对他说:“务必不要因为你能写几行诗,就以为自己是一个诗人了! 那 样可能发展为固定的想法。倘若我幻想自己成为巴西的女皇,你会说什么呢? 那岂不是愚蠢的想法吗! 你以为自己是诗人的想法也是愚蠢的! ”3 他在巴黎的时 候,收到国内一封欠资催款信,其中载有一首讽刺他的诗,恶毒的攻击深深刺 伤了他的心。他曾说:“有一个时期我被那种吹毛求疵的,几乎是人身攻击的批 评害得很苦,弄得我经常近乎心灰意冷。我既弄清了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也看 1 安徒生( 丹麦) 著我生命的故事( 黄联金,陈学凰合译)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 0 0 2 年1 月1 3 2 页 2 同1 ,2 6 4 页 3 同l ,2 8 5 页 9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清了批评家们乏味的谴责和学究式的唠叨之愚蠢与荒谬。”4 安徒生在社会上体验 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生活上的不被人理解,使他在后来的童话创作中自觉 不自觉地流露出长期以来产生的心理感受,并且逐渐形成了深埋在他的童话作 品中的悲剧情结。安徒生的一生都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批评,面对这样的困境, 让安徒生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幸好有文艺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他得到剧 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大量阅读名 家作品如哥德、拜伦的作品,也学着创作诗篇与剧本。1 8 2 2 年8 月,以威廉克 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这个笔名 包括了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 机会,但已引起某些文化界人士的注意。1 8 2 7 年,安徒生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 根,发表诗歌垂死的小孩,受到“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他对写作的 信心。1 8 2 9 年,2 4 岁时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并出版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 岛漫游记( 又名1 8 2 8 和1 8 2 9 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 ,这 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 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认可。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 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原本在饥饿中挣扎的安徒生从此脱离 贫穷的阴影。4 月,创作完成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并在皇家歌剧 院上演。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作家本身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他文学 创作的风格,安徒生作品中的悲剧童话也正是这些起起伏伏的人生经历的最佳 体现。 爱情道路上屡遭挫折,是安徒生作品中流露出悲剧情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1 7 岁那年,安徒生结识了一位名叫伊尔夫的翻译家,伊尔夫很喜欢聪颖勤奋的 安徒生,全家人对他都很热情,尤其是伊尔夫的女儿亨利蒂对他更是关怀备至。 后来,伊尔夫和他的老伴不幸双双亡故,就剩下亨利蒂带着年幼的弟弟生活, 姐弟俩相依为命,感情很深。为了让弟弟开阔视野,亨利蒂曾带着弟弟去意大 利、西印度群岛和美国旅行,不幸的是,她的弟弟在途中被黄热病夺去了生命, 亨利蒂悲痛欲绝,回到丹麦后终日郁郁寡欢。安徒生的心情也和亨利蒂一样难 受,他几乎天天来看望亨利蒂,宽慰她,与她共同分担精神上的痛苦。在患难 中,他们的感情也日益加深。几年后,亨利蒂因思念亡弟,决定要到弟弟的安 葬处去凭吊,乘上奥斯特里亚号轮船就启程了,安徒生特地赶来与她送别,并 4 同1 ,3 0 7 页 1 0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盼望她快去快回。谁知过了不久,报上刊出一则消息,说奥斯特里亚号船在大 西洋中失火烧毁了。安徒生看到这个消息后,为亨利蒂的安危日夜操心,暗暗 祷告自己心爱的人能幸免于难,安全返回。但善良柔弱的亨利蒂一直没有音讯, 绝望的安徒生写了一首悲悼她的挽诗,诗中充满了悲痛和怀念。此后,安 徒生常常彻夜不眠,苦苦思念着亨利蒂,他幻想着奇迹能从天而降:亨利蒂会 突然回到他的身旁。但是,亨利蒂永远没有回来,安徒生心头的创伤难以平复。 1 8 3 0 年,2 5 岁的安徒生与里波儿芙伊格特的恋爱失败,安徒生再一次跌落到 了痛苦的深渊。为了抚平内心的创伤,他开始去德国旅行,归途中写了旅游札 记,并于此间出版第二本诗集。2 8 岁时,安徒生爱慕的露意丝古林与他人订婚, 他又一次品尝失恋的苦果。于是再次到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地旅行, 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自传体小 说即兴诗人。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并在欧洲各国广泛 流传。这两部作品的成功标志着安徒生开始享有国际声誉。1 8 3 5 年,3 0 岁的安 徒生开始创作童话,并与同年出版第一本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文中 充满浓厚乡土气息的“浪漫主义”。这是一本仅6 1 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 ( t h et i n d e r b o x ) )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g r e a tc l a u sa n dl i t t l ec h u s ) 、 豌豆上的公主( t h ep r i n c e s so nt h ep e a t ) 、小意达的花儿( l i t t l ei d a s f l o 、e r s ) 共四篇作品。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 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随后的两年,安 徒生接连发表他的第二集和第三集童话。在3 5 岁这一年,安徒生遇到了他生命 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女性瑞典歌星燕妮林德,并展开热烈追求。他们一起 促膝谈心,安徒生觉得这是他一生中最愉快、最幸福的时刻。直到1 8 4 5 年,两 人关系由浓转淡。( 燕妮于1 8 5 2 年与他人结婚。) 正是经历了这一次次情感上的 挫败之后,安徒生终生没有结婚。在爱情道路上的失败,使得安徒生更加深刻 的体会到了心灵的苦难,于是安徒生的悲剧情结也就在他的心中渐渐扎根了。 1 8 4 4 年,安徒生创作出了自传性童话作品丑小鸭( t h eu g l y d u c l d i n g ) ,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此后,安徒生一直致力于童话创作,成为儿童 文学界丰碑式的人物。1 8 4 0 至1 8 5 7 年,安徒生访问了挪威、瑞典、德国、法国、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小亚细亚和非洲,在旅途中写了不少游记, 如:一个诗人的市场( 1 8 4 2 ) 、瑞典风光( 1 8 5 1 ) 等。他在德、法等国会见 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1 8 4 7 年在英国结识了狄更斯。1 8 6 7 年,6 2 岁的安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徒生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1 8 7 5 年8 月4 日上午l l 时,安徒生因肝癌逝 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享年7 0 岁。 从幼年的饥寒交迫,到成人后的颠沛流离,直至年老时的孤苦无依,安徒 生的一生都是在漂泊中度过的,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在漂泊中写作,在写 作中漂泊。这种孤独深深的镌刻在安徒生的灵魂深处,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 梦魇。从这一点来看,为什么在他的童话中总是纠结着孤独、寂寞、无人理解、 无人回应的悲苦情绪也就不难理解了。 安徒生是个虔诚的信徒。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从1 8 5 5 年完成的自传我 生命的故事中体悟出来。这部完成于安徒生5 0 周岁时的作品不仅记载了他本 人曲折坎坷的奋斗经历,也描绘了安徒生在欧洲各国游历的经历。难能可贵的 是,安徒生绝不单单谈到自己传奇性的经历,而是自觉地把自传作为他全部作 品的注解。在这部作品中,安徒生充分地展示了他的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 安徒生出生的欧登塞拥有众多的修道院和教堂,在中世纪时期,欧登塞曾 经是丹麦神职人员的中心。生活环境的耳濡目染,加之安徒生的父母笃信上帝, 使安徒生从小就将上帝当作自己灵魂的庇护者。九岁时的一次遭遇,使得他对 上帝信仰更加虔诚。在他的自传中,安徒生写到:“到了收获季节,母亲有时带 我一起到田里去捡麦穗。我和她一道去,感觉就像圣经里的路得,在波阿 斯的田里拾麦穗。有一天,我们到了一个镇长以性情暴烈而著称的地方。我们 看见他手中握着吓人的长鞭子走过来,母亲和其他人一哄而逃。我光脚穿着木 屐,情急之下,把它们都甩掉了。由于麦秸刺脚,我无法快跑,落在了后边。 他追上我,举起了鞭子。我紧盯着他的脸,不由自主地大喊:上帝明眼昭昭, 你怎敢打我! 没想到,这个暴烈凶恶的男人竞一下子变得温柔起来。他拍 拍我的脸,问我叫什么名字,还给了我一点钱。当我把钱拿给母亲看时,她看 着别人说:我的儿子汉斯克里斯蒂安可真是个奇特的孩子,人人都对他好, 连这个坏家伙都给了他钱。长大后,我变得虔诚而又迷信 5 自传中安徒生 还回忆了自己在1 4 岁受坚信礼时一段往事。这件事给他留下永难泯灭的回忆。 他写道:“在我受坚信礼的时候,靴子在地上发出吱咯、吱咯的响声。这使我很 得意,因为这样,做礼拜的人就能听得见我穿的靴子是多么的新。但忽然间感 到我的心不诚。我的内心开始恐慌起来,我的思想集中在靴子上,而没有集中 5 同i ,8 页 1 2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在上帝身上。关于此事的回忆,就促使我写出这篇红鞋。 6 安徒生这一表白 本能地流泄出“他对上帝的满心虔诚 7 ,即信仰上帝时必须虔诚,不能有一丝 的杂念。在我生命的故事中我们还可以读n - 安徒生不单单在1 4 岁、刚离 开自己家乡到哥本哈根的时候,跪在地上祷告。到了2 0 岁时,他写的日记,还 是充满了对上帝的祈求和感恩。哪怕到了4 1 岁时,他的作品集要出版了,他还 是祷告他的上帝帮助玉成此事。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安徒生都会祷告祈求上帝, 这可以给他勇气和依靠,因为他深信自己是特别蒙受上帝祝福的人,也深信在 任何苦难的背后,都会产生美好的结果,那位有情的上帝,在掌管他人生的明 天。这种信念,使得这位敏感、内向的诗人,对人生之未来、世界之明天,都 充满了信心和盼望。不仅如此,安徒生写自传的一个基本视角本身也是基督教 信仰。他多次提及自己写这本自传的目的就是:“我一生的故事将把我感悟到的 一切告知世间:仁爱的上帝安排世间万事万物。一切都至情至理。”8 “我整个 一生中,无论是光明的日子,还是黑暗的日子,其结果都是美好的。它好像是 在一条固定航线上向某个知名的地点进发我在掌舵,我已经选择好自己的 道路,而上帝掌管著风暴和海洋。”9 “生命的自白对一切高尚、善良的人来说, 有一种神圣的忏悔的力量。”1 0 当安徒生成名之后,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上 帝可以指引不同的方向。不管发生什么事,对我都是美好的。这种信仰,牢固 地扎根在我的心中,并且使我快活。 1 1 “上帝在我奋斗的过程中赐予我的所有 苦难都是为了让我有更大的勇气更努力地去争取我所能争取到的荣誉。”1 2 “我 觉得我是个走运的孩子生活是乐事,公开地充满信心地信仰上帝和人类是 乐事。”1 3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在思想上的 局限性。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 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黔的精神。 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 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这也正是安徒生的童话区别与以往童话的 6 同l ,2 2 页 7 韦苇著外国童话史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 9 9 1 年1 6 2 页 。同l ,l 页 9 同1 ,3 2 2 页 1 0 同l ,4 8 7 页 1 1 同i ,3 2 2 页 1 2 同l ,3 3 5 页 1 3 同l ,3 2 2 页 1 3 第二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形成 重要特点。他的童话不再是“王子与公主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式的大 团圆结局,而是经常出现美好事物的毁灭这样的悲剧结局,带给人无限的惋惜 也正是因为这样悲剧情结,安徒生的童话才成为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1 4 第三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艺术表现 第三章安徒生悲剧情结的艺术表现 安徒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主人公的理想生活和美好爱情的破灭,精神追求 的失败,美好心灵的践踏以及善良的劳动者被迫害或被奴役等这样的情节。这 些都显示出他对悲剧的执拗,也是他对现实关注的表现。“安徒生温暖的人道主 义思想表现在反映现实的方式方法上。他笔下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悲惨的遭 遇触目皆是”。1 4 这些遭遇迫使行动中的人抗击无情的命运,在失败与苦难中, 展示他做人的意志和尊严。而安徒生悲剧故事的绝妙之处就在于:明明是一个 忧伤的故事,读之却并不让人感到沮丧;明明是一个凄美的故事,读罢却压根 儿不让人感到绝望。留下的只是让人深思,发人深省的意蕴。 在安徒生创作的1 6 8 篇童话作品中,被世人所称道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往 往是那些悲剧性作品。那些作品中的悲剧美令人回味无穷。这种悲剧美的出现, 开创了儿童文学的先河。“悲剧美在儿童文学的范畴中代表着一种崇高的审美境 界,在童话中再现悲剧,于童话的陌生世界中将悲的人生命运写出暖意、诗意 和爱,使之充盈丰富的情感,这不仅是对童话作家极高的美学要求,也体现着 创作主体文学表现的美学品格。这种品格体现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则或以充满 厚爱之心给贫苦之人以温暖,不幸的人生画面中融入深切的同情,或以淡淡的 愁绪给悲剧人生以同情,在悲忧的叙事中进行富于抒情意味的咏叹;或以浓浓 的诗情为死亡罩上美的光环,在生命的终结处显出新的生命内涵。而这一切, 我们都可以从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性叙事和对死亡的诗化传达中视其一斑。 1 5 同时,胡璐,梅媛在浅析安徒生童话中的悲剧情结这样诠释“情结” 的内涵:“情结( c o m p l e x ) 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 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情结往往是 个人情绪经验中的一个重大伤害而产生的。这种伤害被埋进潜意识里,会在人 的意识里固定于一个特殊的观念形式上,这种观念变得充满情绪色彩,并总是 影响他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 1 6 以前,我们研究安徒生童话,往往侧重于对 1 4 徐萍安徒生童话的悲剧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钢铁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平台
- 公共数据开放对农业企业精准农业技术发展的作用
- 2025年鞍山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信息技术构建高校学生互动与自我管理平台
- 2025年海南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考前冲刺卷(含答案)
- 公共机构节能培训课件
- 财务风险的定量与定性评估方法探讨
- 舞蹈统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服务培训课件
- 临时用电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内容的内部审核检查表【含检查内容】
- 半导体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概要
- 心包积液以及心包填塞
-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
- 河道清淤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论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分析研究行政管理专业
- 技术部薪资等级晋升制度76799
- 生物化学:第2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 湖南省住院病案首页
- 资产评估的公式整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