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论文)大陆学者的后现代史学研究.pdf_第1页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论文)大陆学者的后现代史学研究.pdf_第2页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论文)大陆学者的后现代史学研究.pdf_第3页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论文)大陆学者的后现代史学研究.pdf_第4页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论文)大陆学者的后现代史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自后现代思潮传入大陆学界以来,对后现代史学的论争就成为史学领域的热 点问题。后现代史学在大陆学界的传播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后现代史学研 究的启蒙期;第二阶段,后现代史学研究的碰撞期;第三阶段,后现代史学研究 的深入发展期。总体而言,大陆学界对其还处于基本认知阶段,研究正在逐渐深 入,但己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近2 0 年来,大陆学界围绕后现代史学理论是否具备研究价值,是否会导致历 史虚无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语言学转向 是否会解构历史的客观真实性等关键 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了解学者们对后现代史学基本观点 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学者的讨论和研究进行理论反思。后现代理论的引入说明 中国学者已经初步具备了对于异端理论的宽容胸怀,这是中国学术进步的标志性 事件。学者们对这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史学范型的讨论和认知存在的一些问题, 譬如,学者们在对后现代史学的具体学理研究的同时,对后现代史学形成的本体 论依据或社会基础研究不足,使人们对后现代何以产生的问题理解不够,影响了 对它的接受和传播。学者们对后现代史学形成的认识论依据研究不足,使人们不 能自觉地理解后现代史学的出现实际上是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历史的再认识。 但即使后现代史学的出现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依据,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理论的 局限性,如果对后现代史学的局限性缺乏充分的理性、科学性分析,则会造成一 方面赞成它的人带有盲目性的印记,而反对者则偏执一端。虽然后现代本身具有 反理性的特点,但我们对它的分析则必需有足够的科学理性,客观地、准确地把 握它的局限性,则更有利于对它的批判汲取,甚至传播。 后现代史学和任何一种西方史学一样,是译介过来的舶来品,完全符合中国 实际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不可照搬照用,但也不能不重视对它的研究:第一, 对于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理论动向和热点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其进行研究,并努 力使自己的研究具有国际水准,若不如此,我们就无法与之对话,不仅会被人嘲 笑,更重要的是会使自己失去很好的学习机会。第二,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既然 都是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相通之处,其历史和文化就有可能相互具有借鉴或学习 的价值。西方自近代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因此,我们对西方思想的研究及其批 判性吸收,无疑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总之,科学、理性地分析 后现代史学合理性与局限性,批判地借鉴西方史学思想仍然是当前研究的应有之 义。 关键词:大陆学者;后现代史学;理论反思 h a b s t r a c t s i n c e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p o s t m o d e m i s mi n t ot h em a i r d a n d ,t h ed e b a t eo n p o s t m o d e m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i nt h eh i s t o r yf i e l dh a sb e c o m eah o ti s s u e t h es p r e a do f p o s t - m o d e r n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h a sc o m et h r o u g ht h r e es t a g e si nc h i n a :t h ef i r s ts t a g e ,t h e g e s t a t i o np e r i o do rt h ep e r i o do f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t h es e c o n ds t a g e ,t h ec o l l i s i o no f m o d e mh i s t o r y ;t h et h i r ds t a g e ,p o s t m o d e r nh i s t o r yb e i n gi n d e p t hs t u d y o v e r a l l , c h i n ai ss t i l li nt h eb a s i ca c a d e m i cs t a g e b u tr e s e a r c hi s g r a d u a l l yi n - d e p t ht oac e r t a i n e x t e n t , a n ds h o w st h ed e p t ha n db r e a d t h i nt h ep a s t2 0y e a r s ,m a i n l a n ds c h o l a r sh a da d e e pr e s e a r c ho nt h ea v a i l a b i l i t yo f p o s t m o d e mh i s t o r i c a lt h e o r yo fv a l u ea n dt h ea c a d e m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w h e t h e ri tw o u l d l e a dt oh i s t o r i c a ln i h i l i s ma n di r r a t i o n a l i s ma n d ”l i n g u i s t i ct u r n d e c o n s t r u c tt h e h i s t o r yo ft h eo b j e c t i v et r u t ho ft h ek e yi s s u e si n d e p t hd i s c u s s i o n s ,w k i c ha c h i e v e d s u b s t a n t i v e r e s u l t s h o w e v e r , w h i l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b a s i cc o n c e p t so ft h e p o s t m o d e mh i s t o r y i nt h em i n do fs c h o l a r s ,w es h o u l da l s od i s c u s sa n dr e s e a r c h 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f l e c t i o no ft h es c h o l a r sa n ds h o w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p o s t m o d e mt h e o r y t h a tc h i n e s es c h o l a r sh a v eb e g u nt oh o l d t h e ”h e r e t i c a l ”t h e o r yo f t o l e r a n c em i n d , w h i c h i sc h i n a sx u es h up r o g r e s sl a n d m a r ke v e n t i ti st h i sn e w ,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t y p eo fd i s c u s s i o np a r a d i g mo f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s o m e f u n d a m e n t a lp r o b l e m s ,s u c ha ss c h o l a r si nt h ep o s t m o d e m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l e a d st ot h e s p e c i f i cs c h o l a r l yr e s e a r c h ,p o s t - m o d e m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 o i lt h ef o r m a t i o n o ft h e o n t o l o g i c a lb a s i so fs o c i a l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e n o u g hs ot h a tp e o p l eo ni s s u e sa r i s i n gf r o m p o s t m o d e m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w h yn o t ,w h i c ha f f e c t si t sa c c e p t a n c ea n d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 s c h o l a r so n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p o s t - m o d e mh i s t o r yo ft h e e p i s t e m o l o g i c a lb a s i sa r e i n a d e q u a t es ot h a tp e o p l ec a nn o tc o n s c i o u s l yu n d e r s t a n dt h ee m e r g e n c eo fp o s t - m o d e m h i s t o r yw h i c hi sa c t u a l l yt h en e wh i s t o r i c a lp e r i o d ,af u r t h e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p e o p l e s i l l h i s t o r y b u te v e na f t e rt h ee m e r g e n c eo fm o d e mh i s t o r y i th a do n t o l o g i c a la n d e p i s t e m o l o g i c a lb a s i s ,w ec a l ln o ti g n o r et h el i m i t a t i o n so ft h e i rt h e o r y ,i ft h el a c ko f p o s t m o d e mh i s t o r yo ft h el i m i t a t i o n so ff u l l yr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t i f i ca n a l y s i s ,c a u s et h eo n e h a n d ,t h o s ew h of a v o ri tm a r k 诵mb l i n d n e s s ,w h i l eo p p o n e n t sp a r a n o i ds i d e a l t h o u g h t h ep o s t - m o d e mi t s e l fi sa n t i - r a t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i t sa n a l y s i si st h a tt h e r em u s tb e a d e q u a t es c i e n t i f i ca n dr a t i o n a l ,o b j e c t i v ea n da c c u r a t e l yg r a s pi t sl i m i t a t i o n s ,i ti sm o r e c o n d u c i v et oc r i t i c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l e a r n i n g p o s t - m o d e mh i s t o r y ,l i k ea n yw e s t e r nh i s t o r i a n ,t r a n s l a t e do v e rt h ei m p o r t e d g o o d s i nf u l lc o m p l i a n c e 晰n 1c h i n a sr e a l i t yi si m p o s s i b l e ,t h u sw ec a l ln o td r i f ta l o n g w i t hc o p y i n g ,b u tt h er e s e a r c hs h o u l dn o tb eo v e r l o o k e d :f i r s t , f o rt h et h e o r ya t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f o r e f r o n to fa c a d e m i ct r e n d sa n dh o ti s s u e s ,w em u s tn o to n l ys e r i o u s l y , b u ta l s ot h el e v e lo fr e s e a r c he f f o r t st ok e 印u p 谢t l l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t a n d a r d s w i t h o u t t h i s ,w ec a nn o tt a l k , w i l lb er i d i c u l e da sb a c k w a r d ,m o r ei m p o r t a n t l y ,g o o dl e a r n i n g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w i l lb el o s t s e c o n d ,n e i t h e rt h ew e s t o rt h ee a s t ,a sa l ea l lh u m a ns o c i e t y , a f t e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u m a ns o c i e t yi st h er o a d ,e v e ni ft h e r ei sac u l t u r a ld i f f e r e n c e , b u ts t i l le x i s t si nc o m m o n ;t h ep r o c e s so f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f r o mt h ew e s ti nm o d e mt i m e s h a sb e e ni nt h ew o r l d h o w e v e r , t h es c i e n t i f i c ,r a t i o n a la n a l y s i s ,r a t i o n a l i t ya n dt h e l i m i t a t i o n so fm o d e m h i s t o r y ,c r i t i c a l l yt h i n k i n go fw e s t e r nh i s t o r yl e a r nt h ep r o p e r m e a n i n go ft h ec u r r e n ts t u d y ,w h i c hw i l lp r o m o t et h et h e o r yo fo u rh i s t o r y ,a sw e l la st o p r o m o t et h es o c i a l i s t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h a v eb e e ng r e a t l yb e n e f i t k e y w o r d s :m a i n l a n da c a d e m i c s :p o s t - m o d e m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 :r e f l e c t w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串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酌,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酌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载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袁示了谢意。 学位中请人( 学位论文作者) 釜名:塑塑亟 一 2 日一年f 月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子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旨,使用学位论戈酌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车凡构和本校圈书馆等提供掌住论文( 纸质文 本希电子文本) 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投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白匀,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氟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的擘住论文在解卺后透惩本援衩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塑塑盟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 1 电fo 年6r6 睫 一、引论 自上世纪末邓元忠先生在史学理论研究的第2 、3 期上发表后现代西洋 史学发展的反省以来,后现代史学在中国大陆史学界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风雨 历程,虽然十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极小的浪花一朵,但是后现代史学无论是 作为最新的、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史学理论或者史学范型、还是作为一种西方思 想文化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学者对它的译介、评论及认可度等等,都是值得认真 思考和研究的。应该承认,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 如果说上个世纪8 0 年代初分析的历史哲学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大陆古老而 沉闷的史学殿堂,受到历史学家们的欢迎,激起了长达十余年的讨论热情,那么 紧随其后的9 0 年代,后现代历史哲学的引入,则像是一股来势汹汹的洪流,一出 现就想要把历史学多年苦心经营的安身立命之大厦连根拔起。使原本相对平静而 自信的史学领域变得有些躁动不安起来。 不过,历史学家们似乎在后现代主义的洪流冲击面前并不是那么的惊慌失措, 有些学者甚至对其表现出不屑一顾或者懒得搭理的态度,时至今日,在大陆学界 的史学领域,后现代仍然是不被大多数人了解的陌生术语,是令人迷惑不解的、 混乱模糊的、碎片化的,难以把握的概念。因此,可以说,后现代主义在史学领 域( 大陆学界) ,受到的冷遇比在哲学、艺术、文学、建筑领域要大的多。为什 么会如此呢? 笔者认为原因大概有以下五个方面:一、职业历史学家对这些外行 人( 哲学家) 的指指点点并不十分重视,原因是认为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历史学, 他们不是在档案馆工作,许多观点和主张是他们创造或想象出来的,二、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早在2 0 世纪8 0 年代就引入中国,先是在文学、艺术、建筑、哲学等领域引起广泛的影响,波 及史学则较晚一些,但对史学的冲击最大。大陆学界在1 9 9 7 年转载台湾学者邓元忠先生的文章之前也发表了 一些零星的介绍后现代史学的文章,但以邓先生的较为全面和丰富,故笔者以为是开先河之作因为本文主 题是大陆学者的后现幸弋主义史学研究,十凡年来丈陆史学界对这个问题也发表了许多意见和观点。笔着不可 能对这些研究都加以介绍和评论,而只能尽力选取发表最有代表性的、最有深度的观点等几个方面展开,至 于是不是有代表性、有深度,则见仁见智。 l 主义观念与实际的历史研究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因此,一般历史学家对相关讨 论虽有大致了解,但并不热心参与。三、后现代史学主张的某些基本观点与大陆 史学界坚持的唯物史观相悖,难以令史学家接受。四、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所崇 尚的多元性、开放性、不确定性使其难以在短时期内被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五、 后现代主义的某些观点对于历史学来说过于片面和极端,即使有一定道理,也很 难令大多数历史学家对其发生兴趣更不要说研究它,接受它,甚至还会引起某些 历史学家的天然反感。 郭震旦说,“虽然后现代史学已经在中国历史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空间,但在中 国大陆仍然受到强力抗拒,甚至可谓名声不佳。个中原因可能在于国内史学界对后 现代史学还存在着误解。 实际上,在不同学科之间存在广泛对话的今天,面对 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历史学已经不能回避或漠视了。但由于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 的冲击多表现为间接的形式,很少渗透和影响到历史研究的实践层面,通常表现 为你说你的大道理,我做我的小研究,即使有的历史学家对后现代理论有一些了 解,并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部分地吸收和借鉴,但是他们通常也很少阅读海登怀 特、理查德罗蒂、米歇尔福柯和雅克德里达等人的作品,而只是对其中的一些观 念感兴趣,认为对自己研究思路有所启发,事实上对后现代理论仍然缺乏系统的 了解和基本认知。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比较重视对后现代史学的研究,他们的观点虽然也不尽 相同,但却也不由自主地达成了某些共识,就是抛开后现代主义的极端片面之处, 借鉴和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为我所用,把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冲击,变成历 史学发展的契机。 这些年来,人们屡屡讨论后现代史学,但是到底什么是后现代史学,仍然没 有学者对其进行尝试性的概括。后现代史学和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紧密相连, 其诞生也有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在2 0 世纪6 0 年代产生于西方的一股社会 思潮,是在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达背景下对自身的反省和批判。自诞生以来,对 郭震旦:后现代史学在中国种新历史空间的生成,东岳论丛2 0 0 9 年第8 期。 2 文学、艺术、哲学、建筑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总之,是对西方现代 社会方方面面的反思和批判,是对启蒙运动以来全部文化的再思考。包伟民说: “后现代主义大约不能称之为一种流派,而只是种种反对“现代性”的倾向。后 现代主义较早影响的领域是语言学、文学、哲学等,影响到史学并因此形成所谓 的后现代史学要迟一些。1 9 7 3 年美国学者海登“怀特出版的元历史学,可谓是 后现代史学标志性的著作。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 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 看,后现代主义源于工业文明、是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 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死板僵化、机械冰冷的整体性、同一性,剥夺人的主体 性、感觉丰富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主义、本质主义、“逻 各斯中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立场 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 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反叛与纠正,但是又在反叛与纠正中走向 了另一极端的矫枉而过正。 后现代主义史学其实并非是自觉产生或者由某些历史学家开创的( 如法国的 年鉴学派) ,而是在一些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或哲学家的质疑和挑战中产生的,是 被动的、不自觉的,是在别人的眼光下开始审视自身的历史学,和传统史学截然 不同或相反。也就是说,历史学在后现代主义理论家( 他们大多是哲学家、思想 家、文学评论家等,很少是职业历史学家) 的质疑和挑战下发生了新的转向,而 这种被动的转向产生了一种新的历史学,通常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史学。 因为后现代主义史学与本文的研究主题密切相关,不得不对其给予简单的描 述和界定,即使下定义本身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都是要加以反对的。在笔者看来, 后现代主义史学是后现代历史时期的一个史学范型。从选题趋向上说,反对宏大 叙事,注重对非主流、非中心、他者、边缘的研究,微观史、日常史、女性史、 儿童史等“小写历史”的兴起就是其表现;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多种学科研究方 包伟民编选:历史学基础文献选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版,第1 4 页。 3 法并用,比如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方法多元化是其突出的特 征;从解释理论即历史观上看,与现代主义截然相反,认为历史是断裂的、非线 形进步的、无阶段性划分的,没有目的和规律的、是随机的无方向的等等;从历 史表述方式上看,更加注重历史叙事。对于后现代主义史学,有学者认为后现代 带有明显的反现代特征,也有学者认为后现代是对现代的继承和补充。不管怎么 说,后现代主义者把现代主义的弊病找出来并对其进行无情的批判,希望通过批 判的方式对现代社会实行救治,应该是值得肯定的。就像董立河说的那样:“历 史学家没有必要把后现代思想看作洪水猛兽,只要他们保持审慎明辨的态度,对这 一所谓的异端邪说进行一番认真研究,他们会发现,这些思想不仅不像人们想象的 那样面目可憎,而且还能够对历史学的完善和发展有所助益。 由于本文的主题是评论大陆学者的后现代主义史学研究,因此也有一个申明 自己的学术立场的问题。我们所描述的是大陆学者对后现代主义史学的研究和评 述,而后现代主义史学只是后现代主义在历史学上的表现,并不能代表后现代主 义思潮的全部。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在西方能产生并发生影响,有着 复杂、深远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因此我们不能将其孤立起来,仅仅抓住它的一些 极端化的表现进行批评,如它所提倡的一些观念,然后弃之一旁,这样并不能解 , 决问题。事实上,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正好是现代世界所面临的或者 即将面临的关键所在。譬如如何处理和面对民族、种族之间,不同文明与文明之 间,甚至国家内部各族裔的交融、会和,两性之间的关系等,2 1 世纪人类历史发 展不得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后现代主义的立场,看起来没有什么建设性,但 却促使历史学家更加审慎地处理史料、更加清醒、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历史的多样性面前越来越谦虚,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研究成果或认识的主观性、 相对性、不完整性,历史学面对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将会比以前更自觉,更具客观 性和科学性。这便是笔者评论大陆学者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出发点。 董立河:后现代历史哲学及其对传统历史学的挑战,国外社会科学2 0 0 6 年第4 期。 4 二、大陆学界对后现代史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后现代主义史学,早在上世纪8 0 年代中期的国内期刊上就曾有介绍,但没有 引起人们的关注。1 9 9 7 年史学理论研究笫2 、3 期连载了邓元忠后现代西洋 史学发展的反省之长篇论文,这是在大陆学界第一次关于后现代主义史学系统 而全面的介绍,从此,这个2 0 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史学思潮,在于它的本土渐 趋冷落、逐渐失去其影响力的时候,波及到了中国史学研究领域,成为十多年来 中国史坛上一个最时髦的学术概念。 随着该理论影响的不断扩大,大陆史学界在2 0 0 4 年前后出现论战高潮,学者 们或困惑,或愤怒,或抗拒,或表示理解接受,释者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说来, 人们对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哭l j 批判的肯定,二则批 判的否定。与当初刚刚传入时的一哄而上,热烈追捧或者单纯的拒斥、冷漠视之 相比,当前学界已经多了一份理性的自觉。 江怡说,对后现代主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问题,在不甚明了其理论前提和思 想背景的情况下,就贸然对这种思潮做出某种评价和判断,这是一种任何人都会 意识到的危险。显然,理解和把握上的偏差必然会使我们的评价失去意义。但是 任何一种思想、一种学说在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曲解和误读,这是非常正常 的事情,有谁可以保证一种思想被传达过程中,被别的心灵的容器装载、搬运的 过程中会完整无缺的保持原来的模样呢? 可是无论传播的过程如何,原来的面貌 还是会大概的保持下来,甚至会越来越清晰地得以呈现,这一点也是可以肯定的。 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应作如此观。 总体而言,中国大陆史学界对后现代史学理论的关注仍然不够广泛和深入, 这1 0 多年了,相关论文仅有1 5 0 多篇,相关专著就更是鲜见,除杨念群、韩震、 杨耕和张立波等少数学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之外,多数学者是针对后现代史 学的某一个问题发表看法,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甚至有些学者误以为他所看到 李振宏: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识论研究,史学月刊2 0 0 8 年第7 期 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东方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4 l 页。 5 的一点或者一面就是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全部,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也多以单篇论文 形式出现,未能宏观掌握其理论体系,把握其学说实质,对它的批判自然也很少 切中要害。甚至有学者认为,在研究过程和方法上存在将后现代史学简单化和漫 画化的倾向。但是这并不是说此前的研究毫无意义,更非否定学者们讨论的积极 性和种种努力,毕竟,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较长时段的过程才能做到 的。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对其发生兴趣,后现代主义也越来越被更 多的人所了解,对中国学术、社会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和加深。 因此,正视并回应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挑战,已经成为大陆史学界的一种共 识,也是我们目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张忠民说,后现代自传入大陆史学界以来, 其众多观点已经实实在在地呈现于我们的面前,我们不得不对此进行深入和较为 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就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后现代主义在 历史研究方面的影响依旧在大张其军,这种影响也同样反映在国外研究中国问题 的汉学界和国内一些史家的研究工作中,不容我们回避或忽视,毕竟,后现代主义 对中国历史学的冲击才刚刚开始! 圆张耕华认为,进入到2 l 世纪的中国史学理论 研究,不能仅仅关注自己的学术项目或科研“工程,要研究、回应世界性的学术 课题,至少不能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或漠视回避。延续他们的思路,思考他 们的问题,并不意味着要全盘接受他们的观点,更不是要抛弃历史学的一些基本 的、安身立命之地。从表面上看,“颠覆 过的历史学,被弄得面目全非、支离破 碎,但这也正是重建的大好契机,借助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正好作为我 们进步思索、探讨的出发点,中国的史学理论界,应该对新的世界性的学术问题, 做出我们自己的研究,发表我们的看法或意见。固因此,历史学的发展应该在后现 代提出的问题和质疑中走向前进。 彭刚: 被漫画化的后现代史学,书城2 0 0 9 年第1 0 期。 张仲民:后现代主义史学之主张与评价一以r e t h i n k i n g i s t o r y 和 为例,社会科 学评论2 0 0 4 年第2 期。 张耕华:叙事研究引出的新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 0 0 4 年第2 期。 6 关于中国大陆学者的后现代主义史学研究,目前还很少有人做过较为系统的、 全面的研究,但相关译介已经四十多部( 见参考文献) ,发表的期刊论文也已 为数不少。对于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的研究,比如韩震、董立河合著的历史学 的语言学转向一书的附录国内关于后现代历史哲学的研究概况( 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 0 0 8 年舨) ,黄俊杰主编的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价值的激荡( 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2 年版) ,何兆武、陈启能主编的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上 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0 0 3 年版) ,陈新主编的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 1 9 6 7 2 0 0 2 ) ( 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彭刚的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 论的考察( 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9 年版) ,和姜义华、赵吉惠等主编的史学导 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1 0 年修订版) 等著作中,都有对后现代主义史学的专门讨 论。学术研究2 0 0 4 年第4 期刊发了一组“后现代思潮与历史学”笔谈,史 学理论研究2 0 0 4 年第2 期的圆桌会议也专门对“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举行会 谈,并发表了张仲民的伊格尔斯在 中对后现代史学理论的 认知的书评;另外述评性的文章有张仲民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历史学述评 ( 东岳论丛2 0 0 4 年第4 期) 及后现代史学理论述论( 重庆社会科学 2 0 0 5 年第3 期) ,杨共乐的后现代主义史学述评( 高校理论战线2 0 0 3 年 第6 期) ,张光华的大陆学界“后现代与历史学”研究述评( 兰州学刊2 0 0 8 年第3 期) ,李振宏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识论研究( 史学月刊2 0 0 8 年 第7 期) ,杨念群的“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 0 世纪9 0 年代各 种思潮的复杂关系( 开放时代2 0 0 3 年第3 期) ,李扬的冒险的迁徙:后现 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开放时代2 0 0 2 年第6 期) ,王晴佳的后现代主义与 中国史学的前景( 东岳论丛2 0 0 4 年1 月号) 等也都对中国大陆的后现代主 义史学基本状况做了专门的讨论和论述。此外,后现代史学专著引进越来越多地 被译介到国内,韩震在文津出版社主持的历史哲学译丛预告刊行九种,已出版五 种,其中就有海登“怀特、汉斯凯尔纳、安克施密特等人的著作;上海人民出版 详见参考文献二。 7 社的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自2 0 0 8 年已持续出版数种;北京大学出版社历史的 观念译丛已出1 0 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8 年初推出杨耕和张立波主编的 后现代历史哲学译丛,该丛书收录了历史哲学:从启蒙到后现代性、历 史的逻辑:把后现代主义引入视域、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 历史哲学:一种再审视等作品。还有就是后现代历史作家们作品的输入,早在 1 9 9 7 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1 2 9 4 1 3 2 4 年 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 0 0 9 年初出版了历史一人类学译 丛,其中包括美国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 刘永华译) 以 及档案中的虚构,意大利的卡罗金兹堡的奶酪与小虫,曾经被安克斯 密特首推为后现代史学三大代表性作品至今都有了中文译本。三大名著中译本在 大陆的出版使人们更加近距离的了解、认识后现代史学,改变了上世纪9 0 年代中 期被介绍以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局面,对后现代史学在大陆的传播有重 大意义。 从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出,虽然大陆史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的冲击反应不是那么 灵敏,还是有部分史学家对它的来临做出了一些回应,对后现代主义史学的研究 正在大陆史学界蔓延扩大,并呈逐步深入之势。笔者认为,从1 9 9 6 年到2 0 1 0 年 以来的知网刊载的论文发表年度、数量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看待这十几年 来大陆学界对后现代史学的研究: 第一阶段,对后现代史学研究的酝酿期。1 9 9 6 年至2 0 0 3 年间,后现代主义刚 刚波及还没史学界,人们还不甚了解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冲击和影响,从内容 上看,对其研究多是翻译和宏观的介绍,还未来得及对它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比如早在1 9 9 6 年郑群在世界史研究年刊第2 期上发表了后现代主义与当代 西方历史学一文,1 9 9 7 年史学理论研究第2 、3 期又连载了邓元忠后现代 西洋史学发展的反省之长篇论文,这是大陆历史学界较早从理论上系统介绍后 现代史学的文章。此后对后现代史学的讨论渐趋热烈,参与讨论的人也越来越多, 从知网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可以看出这一现象,1 9 9 6 年至2 0 0 3 年间,每年大多发 8 表一两篇,最多时才发表5 篇。但总的来说,大陆学者还未普遍地对后现代史学 发生兴趣,处于对后现代史学研究的萌发期或者启蒙期。 第二阶段,对后现代史学研究的碰撞期。2 0 0 4 年至2 0 0 7 年,史学界出现讨论 后现代的高潮。学术研究2 0 0 4 年第4 期刊发了一组“后现代思潮与历史学 笔谈,东岳论丛2 0 0 4 年第2 期开始开设了由王学典主持的后现代主义与史 学研究专栏,这一讨论长达一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次讨论是在国际间展开 的,参与讨论的既有大陆的史学家,也有台湾地区学者,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格奥尔 格伊格尔斯、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历史学家理查德伊文斯、澳大利亚的历史 学家凯斯文沙特尔等都参加了对话。这些重量级学者的参与,大大提高了这次讨 论的学术水准。学者们对这个话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西方 的后现代理论大师也先后来中国讲学,2 0 0 4 年以后,讨论争鸣的热度就逐渐消退, 2 0 0 5 年至2 0 0 7 年,知网论文发表的数量明显减少,但论文数量的减少并不代表对 其研究兴趣的减少,在这一时期,与之相关的著作却大大增多。像何兆武、陈启 能主编的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0 0 3 年版) ,刘北城、 陈新编的史学理论读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陈新的当代西方历 史哲学读本( 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等,都有对后现代史学的专题论述, 山东大学出版社在2 0 0 6 年推出的美籍华裔学者王晴佳和台湾学者古伟瀛合著的 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何兆武翻译的美国著名史学理论家格奥尔格伊 格尔斯的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伊格尔斯对后现代史学发出强力质疑但是又对 其抱以“同情的理解”,他在书中有关后现代史学的论述,成为影响大陆史学界衡 论后现代史学的基本坐标。 另外还有两本重要的访谈集,一本是由波兰女历史学家埃娃多曼斯卡主编 的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 彭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 版) ,该书收录了编者对当今世界史坛卓有声望的历史哲学家的访谈,这些历史学 家包括海登怀特、弗兰克林安克斯密特、汉斯凯尔纳、格奥尔格伊格尔 郭震旦: 近2 0 年后现代史学在中国的传播, 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1 0 年第1 期。 9 斯、耶尔恩吕森、彼得伯克、阿瑟丹图等,阵容强大,群贤汇集。另外一本 是英国新文化史家彼得伯克的夫人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一伯克编的新 史学:自白与对话( 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版) ,该书辑录了编者对9 位在社会史和新文化史中声誉卓隆的历史学家的访谈,访谈作为一种介乎活泼的 思想和严谨的写作之间的文体,历史学家能够更加清晰地把原本可能不易表现的 经历和情感清晰地展现出来,为我们更好的理解后现代史学以及它在大陆学界的 传播是很有裨益的。 如果说2 0 0 4 年之前学者们的研究与后现代史学本身有很大差距,还不属于在 同一个层次上的对话,还某种程度上存在各说各话和交流困难的尴尬局面,那么 在这个阶段,大陆学界对后现代史学的兴趣与日剧增,对它的思考和研究更加深 入,为下一轮的崭新对话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笔者认为,这个时期学者们发表论 文的数量减少恰恰证明了学者们正在经历对其深入思考的过程,是中学与来自西 方的后现代主义激烈的矛盾期和碰撞期,而学者们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碰撞中不 断走向前进。 第三阶段,对后现代史学研究的渐趋深入期。2 0 0 8 年至今,研究从表层逐渐 深入。从内容上看,西方的后现代史学的相关论著被更大规模的译介到中国,如 2 0 0 8 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后现代历史哲学译丛,学者们的研究由单 篇的论文向专著转变,彭刚的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 北京大 学出版社2 0 0 9 年版) ,韩震,董立河合著的历史学的语言学转向( 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 0 0 8 年版) 等,知网上发表的研究后现代史学的论文数量激增,远远 超过了2 0 0 4 年讨论高潮时期的数量,并且,在质量上也更具深度,对后现代史学 的理解更为全面和透彻,态度也较以前更为理性和科学。这些现象表明:后现代 史学研究渐趋加强,并极有可能成为今后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总体而言,大陆学界对后现代主义史学还处于基本认知阶段,研究还在逐渐 深入,但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其深度和广度。这可以在以下几个讨论的中 心问题上反映出来。 l o 对它的相关译介还在继续,随着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被更多的史学家所阅读、 理解、对其理论进行反思,相信学爨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对它的评价也会更规 中肯和全面,这样一来,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发展是破坏性的还是更具有建设 性的自然会更好地得以呈现。下文将分为六个小标题把这十余年大陆学界对后现 代主义史学的研究的做一个具体的介绍,希望能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可 以总结得失,期待学者们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继续前进。 三、后现代史学讨论中的几个中心问题 1 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在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大陆,是否可以谈论后现代? 后现代是不是我 们目前的处境? 大陆学界是否有必要研究后现代史学呢? 在这些问题上,学者们 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有些学者对后现代这个概念是否存在表示疑惑,并对将后现代思潮引介到中 国表示忧虑,认为中国在未完成现代化的情况下谈及后现代是不合适的。俞金尧 说,无论是从概念本身,还是从现实的条件来看,“后现代”这个词是否成立是令 人怀疑的。“后现代 及与此相关的其他概念如“后现代性”、“后现代社会、 “后现代主义者 等被频繁地使用,多少带有炒作的、虚张声势的意味。 但他却 比较赞同那些后现代思想家提出的问题。他说:“我认为,正是这些思想家的真知 灼见,把人们长期以来对现代和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提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有 可能对普遍的理性、绝对的真理、线性的进步、传统与现代的对立、西方中心论 等长期形成的规范认识进行新的思考。 回 刘华初认为,后现代史学批判对于我国学界还显得像个奢侈品,是早已实现 了现代化的西方存在的问题,而对于我们还在为基本生存权、物质建设的现代化 俞金尧:令人困惑的“后现代”,学术研究2 0 0 4 年第4 期。 1 1 大兴土木,即所谓“救亡压倒启蒙的延续,是不相宜的。吴莉苇也认为,中国 学者并没有真正赋予“后现代 以存在价值。固 有的学者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后现代是现代性的继承和拓展。同时,由于后 现代主义处于国际学术前沿地位,我们应该深入了解、研究和借鉴。于庆娟认为,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或 日信息社会发展形成的思想结晶。 甚至有的学者过分夸大了后现代的影响,如沈 明指出,应当看到,后现代主义作为。种文化运动和学术思潮虽然已经渐渐隐退, 但另一方面,它的洞见与影响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的常识和思维方式 的一部分了。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已经是后现代主义者了! 也有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并非相互矛盾的。程光泉指出,后现代 主义与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