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哲学专业论文)生命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尼采政治哲学研究.pdf_第1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生命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尼采政治哲学研究.pdf_第2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生命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尼采政治哲学研究.pdf_第3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生命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尼采政治哲学研究.pdf_第4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生命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尼采政治哲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与艺术之间的桥梁 尼采政治哲学研究 孙平 摘要:尼采的政治哲学并非是以格言形式堆积而成的一盘散沙,笔者认为, 尼采的政治建构有其一贯的逻辑性,体现为其政治哲学是建构在强力意志或生命 意志基础上的并使生命达至艺术拯救提供条件的一座过度性桥梁,对此有三层理 解:首先政治是权力意志的一种客观体现,是全力意志的一种外化,真正的政治 必须立足于权力意志之上并服务于其要求和规定;其次,生命面临着双重危机, 一方面,生命陷入基督教道德的否定之中,基督教道德设定了一个生命遥不可及 的彼岸世界,这是灵魂信仰和追求的世界,同时生命被贬堕为“恶”,这样,生命 的价值遭到误解和否定,在场的事物被颠覆为退场的事物,“主人道德”被否定, 这是“道德上的奴隶起义”的结果,同时基于基督教道德之上的现代民主政治虽 然使人回到了尘世,但是又将生命齐一化和平庸化,造成特殊文化和特殊种族的 缺位,而正是这种文化和这种种族才能真正地肯定生命;另一方面,生命的危机 是权力意志内在的要求所致,因为权力意志的一个特质就是连续地生成和毁灭, 就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而言,毁灭就是其必然的命运。 针对第一重危机,尼采的解决方案是对传统和当下的价值进行彻底的重估, 还生命以真实的面目,还价值以正当的规定;针对第二重危机,尼采祭出了艺术 的拯救方案,这种艺术的范型是静苏格拉底的希腊悲剧,它以赋形的方式留驻生 命生成的瞬间,以“诚实的谎言”唤起对生命的信仰,从而肯定了生命。但是这 种艺术的产生并不是诞生在每一个时代,它有自己特殊的时代背景,例如古希腊 城邦政治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范型,遵照这种范型,尼采提出了自己的“大政治” 概念,并且推出一种理想的贵族政体。这种政治背景下,高等人将会重掌政治, 哲学家将成为立法者,同时哲学家又是悲剧艺术的创造者,悲剧艺术的再创完成 了由生命到艺术的过渡,政治则实现了在两者之间作为桥梁的功能;最后,政治 作为桥梁,是一种工具性建构,当其完成使命之后就必然会消亡。 尼采的政治建构,存在着诸多不可开解的矛盾,有一个矛盾是基本性的,即 政治的消亡势必会导致悲剧艺术的消亡,从而难以完成对生命的拯救使命。因为 古希腊悲剧的诞生、成长和衰落都是在城邦之内完成的,这说明悲剧艺术和政治, 同生共死,息息相关。如果是这样,当生命跨过政治之桥时,发现的却是悲剧的 尸体,向后,桥梁已毁,向f i 是悲剧的尸体,生命已不能留驻,惟有纵身跳入时 间的毁灭之流里。这个矛盾把我们带入了更彻底的生命意义上的虚无主义,存在 仍有待追问。同时即使尼采政治思想存在着诸多矛盾,也不应该否定尼采对人在 现代社会中所遭遇的种种境遇的发掘和担忧,以及他对人类的改善和提高所做的 尝试性建构,这对当今社会中人的生存意义应该有所启迪。 关键词:权力意志价值重估国家艺术 n b r i d g eb e t w e e nl i f ea n da r t d i s q u i s i t i o no fn i e t z s c h e sp o l i t i c a lp h i l o s o p h y s u n p i n g a b s t r a c t :n i e l z s c b e sp o l i t i c a lp h i l o s o p h yi sn o tp i l e du pad i s ho fm e s s ys a n db y m a x i mf o r m ,t h ew r i t e rt h i n k st h a tn i e t z s c b e sp o l i t i c a lc o n s t m c t i o nh a sh i sc o n t i n u o u s l o g i c a l i t y i t sa l le x p r e s s i o no fp o l i t i c a lp h i l o s o p h yt h a ti sc o n s t r u c t e do nt h eb a s eo f f o r c ew i l la n dl i f ew i l l ,i tm a k e sl i f er e a c ha tat r a n s i t i o n a lb r i d g et h a tc a ns u p p l y c o n d i t i o nf o rt h es a l v a t i o no fa r t t h u s ,t h e r ea r et h r e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sh e r e f i r s t l y , p o l i t i e si sa no b j e c t i v ee x p r e s s i o no fp o w e rw i l l ,a l s oi sa ne x t e r n a le x p r e s s i o no fp o w e r w i l l 弧er e a lp o l i t i c sd e p e n d so np o w e rw i l la n ds e r v i c e st ot h e i rr e q u i r e m e n ta n d r e g u l a t i o n ;s e c o n d l y , t h el i f ef a c e so nt h ed o u b l ec r i s e s ,o nt h eo n eh a n d ,t h el i f cf a l l s i n t od e n i a lo fc h r i s t i a nm o r a l i t y m o r a l i t yo fc h r i s t i a n i t yp r e s u m e sa n o t h e rw o r l dt h a t l i f en e v e rt o u c hf o r n l i si sw o r l do fs o u lb e l i e fa n dp u r s u e ,m e a n w h i l e ,l i f ei s d e p r e c i a t e d a n dd e g e n e r a t e da s “e v i l ”,s ot h ev a l u eo fl i f es u f f e r sf r o m m 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d e n i a l t h i n g so fp r e s e n c ea r es u b v e r t e da st h i n g so fe x e u n t “u p r i s i n go fs l a v ei nm o r a l i t y r e s u l t si nt h ed e n i a lo f “,m a s t e rm o r a l i t y ”,a tt h es a m e t i m e ,a l t h o u g hm o d e md e m o c r a t i cp o l i t i c st h a tb a s e do nm o r a l i t yo fc h r i s t i a n i t ym a k e s p e r s o nr e t u ms e c u l a rl i f ea n dm a k e sl i f ei d e n t i t ya n dt r i t e n i sk i n do fp o l i t i c sc r e a t e s p r i v a t i o no fs p e c i a lv u l t u r ea n dr a c e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i n t e r n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o fp o w e r w i l lr e s u l t si nt h ec r i s i so fl i f eb e c a u s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p o w e rw i l li sc o n t i n u o u s m a k i n ga n dd e s t r o y l i f e - i t s e l fi sp o w e rw i l l ,a sf a ra si ti sc o n c e r n e d ,i t sf a t ei s d e s t r u c t i o ni n e v i t a b l y i nt h el i g h to ft h ef i r s tc r i s i s , n i e t z s c h ee s t i m a t e st h ev a l u eo ft r a d i t i o na n d p r e s e n c ed r a s t i c a l l y , h er e n e w st h e 脚cat r u ef e a t u r e sa n dt h ev a l u eaj u s tr u l e a sf o r t h es e c o n dc r i s i s n i e t z s e h em a k e sas a c r i f i c eo ft h ep m j c e to fs a l v a t i o no fa r t t h c e x a m p l eo ft h ea r ti sg r e e ku a g e d ya tp r e - s o c r a t i e s i t ss t a t i o n e dt w i n k l i n go fl i f e g r o w i n gw i t hw a yc o n s t i t u t e i tw a k e su b e l i e fo fl i f cw i t h “h o n e s t1 i 矿a n dt h e n i t a f f i r m sf i f e b u tt h ep r o d u c eo fa r ti sm o tb o mi ne v e r yt i m e s ,i th a si t ss p e c i a l b a c k g r o u n do fa g e ,f o re x a m p l e , p o l i t i c so fa n c i e n tg r e e kc i t yp r o v i d e das a m p l e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i ss a m p l e ,n i e t z s c h ea d v a n c e sak i n do fi d e a la r i s t o c r a c y h i g h - c l a s a m p e o p l ew i l lg r a s pp o l i t i c a lp o w e ra g a i n i nt h i sp o l i t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 ,p h i l o s o p h e r sw i l l b e c o m e l e g i s l a t o r , a t t h es a m et i m e ,p h i l o s o p h e r sc r e a t ea r to ft r a g e d y t h e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n go fa r to ft r a g e d yc o m p l e t e s t r a n s i t i o nf r o ml i f et oa r t p o l i t i c sr e a l i z e st h e f u n c t i o no fb r i d g eb e t w e e nl i f ea n da r t ;l a s t l y , a sab r i d g e ,p o l i t i c si d ak i n d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i n s t r u m e n t a l i t y w h e ni tc o m p l e t e si t sm i s s i o n ,p o l i t i c sw i l lw i t h e ra w a y i n e v i t a b l y n i e t z s c h e sp o l i t i c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h a v el o t so f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t h a tc a nn o tb es o l v e d o n eo ft h eb a s i cp r o b l e mi st h a te n do fp o l i t i c sw i l lr e s u l ti nd e a t ho fa r to ft r a g e d y i n e v i t a b l y , s ot h a ti tc a nn o tc o m p l e t em i s s i o nt h a ti t s a v e si i f e b e c a u s et h eb i r t h , g r o w t ha n dd e c l i n eo fa n c i e n t ,g r e e kt r a g e d yw e r ea c c o m p l i s h e di nt h ec i t y i ts h o w s t h a tt h e r ei sac l o s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p o l i t i c sa n da r to ft r a g e d y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i s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 ,w h e nt h el i f ec r o s s e st h eb r i d g eo fp o l r i c s ,w ew i l lf i n dc o r p s eo f t r a g e d yf o r w a r da n dt h eb r i d g eh a sm i n e db a c k w a r d l i f ec a nn o tb es t a g e d ,w eo n l y j u m p st h es t r e a mo ft h ed e s t r o y e dt i m e 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w i l lt a k eu si n t oat h o r o u 【g l i n i h i l i s mo fl i f e w ew i l ls t i l lw a i tf o ra s k i n ga n ds e e k i n ge x i s t e n c e a l t h o u g ht h e r ea r e m a n y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i nn i e t z s c h e sp o l i t i c a lt h o u g h t ,w es h o u l dn o tn e g a t en i e t z s c h e s p h i l o s o p h y b e c a u s eh ee x c a v a t e sa n dw o r r i e sa b o u ta l lk i n d so fp e o p l e sl o ti nm o d e m s o c i e t y h em a k e sa na t t e m p tt oc o n s t r u c ts o c i e t yw h e r ep e o p l e sl i f ec a l lb ei m p r o v e d a n dp r o g r e s s e d i te n l i g h t e n su sa st oh u m a nm e a n i n go fe x i s t e n c ei nm o d e mt i m e k e yw o r d :w i l lt op o w e r e v a l u a t i o nn a t i o n a r to ft r a g e d y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陕西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陕西师范大 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本论文或使用本论文成果时署名单位仍为陕西 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它指定机构送交论文 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 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作者签名:日期; 引言 一般来说,对于尼采研究来说,分别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研究尼采的 反道德思想,二是研究上帝之死导致的人类精神的虚无境遇,以及对人的未来规 划,前者代表了一种批判和解构思想,后者意味着对时代弊病的揭示和诊断。本 文不再提及对尼采的正名问题,因为这已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了,尼采身后的许多 思想大家在重新解读尼采时,对尼采在思想方面的重要地位予与肯定和认同,既 是在中国,现在的研究内容也不再着眼于这个方面了。沿着以上两个思路,从中 提取几个被认为是尼采思想中较为核心的概念,比如权力意志,永恒轮回,价值 重估,超人和大政治等,每个人基于自己的哲学立场,侧重尼采思想的某个方面。 海德格尔在元哲学意义上对尼采思想作了存在主义的解读,把尼采看作西方 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他认为尼采尼采思想虽然是对柏拉图主义的颠倒,但其问 题之发问方式仍然类似于传统哲学,或者类似于柏拉图式的,即“什么存在”? “怎样存在”? 基于此,海德格尔侧重于两个概念: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他认 为尼采思想中的这两个概念正是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所以,尼采回应了西方 哲学的开端,同时“由于尼采的形而上学思想返回到开端那里,这个圆圈就闭合 了”,。也就意味着尼采作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为传统哲学划上了句号,精神之 探索应该朝向“思”之所指。 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解读在其他解读者那里,并没有得到很多的认可,尤其是 在后现代思想家那里。后现代哲学的一个共同指归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彻底解构, 尼采对传统思想和价值的批判和重估显然就被当作一个典型的解构范例,而海德 格尔在解构传统哲学时并没有表现出如尼采那样彻底和极端的精神。在德勒兹看 来,尼采是一个不断“解码”的游牧者,他不进行“编码”,即在任何方面不追求 固定的构型,不设定普遍和绝对的原则。现代社会业已通过三种主要的手段法律、 契约和体制被编码,其构型就是现代民主国家,在民主国家中也存在一批超出编 码域的“边缘”群体,德勒兹称其为“游牧者”,他们自由无羁,躲避编码,对抗 编码社会对其进行整合的行为。同时他们发明了游牧战争机器,这种战争机器不 是作用于重建国家,而是要打破国家构型,不难看出,游牧者的形象正是来源于 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特征,“狄奥尼索斯的洪流不时地冲毁阿波罗意志企图制约希腊 精神的小的规矩”。o 福柯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来理解尼采,并继承和发挥了尼采的权力意志说。 海德格尔,尼采 上卷,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第4 5 9 页 尼采,悲剧的诞生,漓江出版社,2 0 0 3 年,第6 3 页 他认为现代政治思想历来依据一种权利和法律哲学提出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而 没有认识到在现代政治的权利话语的后面其实隐藏着一种权力话语,权力话语是 生产性的,是权力创造主体,并在权力之基础上形成规训功能,权力和规训功能 的运用将特定的肉体构造成个体,并赋予他们姿态和欲望。 施特劳斯同样立足于政治哲学的视角解读尼采的。跟尼采一样,施特劳斯全 面批判和审视了西方现代性和自由主义,这种批判的灵感来源于尼采,主要是尼 采对“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的划分以及对两种道德的系谱学的分析和溯源 性的发掘,并认为两种道德的基础在于对世袭和血缘的尊重,也是对传统的尊重, 尊古而抑今。鉴于尼采的这种考虑,施特劳斯同样反对现代社会的进步概念,反 对对传统的遗忘和否定,因此他主张政治应回归传统,回归柏拉图。尼采虽然也 高度赞扬了古希腊的城邦政治,但是他不主张回归,而是要超越,不仅是对今天 的超越,而且也要超越过去。 在当代中国对尼采的研究中,吴增定的研究当属典型,别的方面姑且不说, 单就政治方面的解读中,他有自己的话语和见地。即在政治动机上,他发现了柏 拉图和尼采间的某些共性的东西,如建立等级秩序,哲学家作为未来的立法者。 另外他认为尼采在政治上的根本意图在于“如何确立生命的等级秩序”,。这个说 法值得商榷。虽然尼采有建立贵族等级秩序的政治倾向,但不是他的“根本意图”, 尼采的真实意图在于通过政治而达至生命的拯救和超越,这一点将在正文中有详 细的论述。 在中外思想家或学者对尼采的典型的研究中,我发现他们都存在着一种共同 的解读盲区,即他们都忽视尼采关于政治与艺术关系的阐述,而这一点在尼采的 政治思想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尼采的政治建构贯穿着的主线就是生 命政治悲剧艺术,即是说,生命必须经由政治的建构而达至艺术的拯救 和肯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尼采本人就把古希腊悲剧的诞生与古希腊政治联 系起来,认为后者是前者得以孕育和产生的土壤,并且古希腊悲剧与古希腊政治 休戚与共,同生共死,尼采也说“奴隶制属于一种文化的本质”,这说明尼采非常 重视政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 在悲剧的诞生一书里,尼采就明确了古希腊悲剧是作为“救苦救难的仙 子降l 笛了”,圆“她能够把生存荒谬可怕的厌世思想转变为使人借以活下去的表象”, 因而悲剧的诞生“是救世之举”。艺术对生命的拯救这一宗旨在尼采以后的著作中 吴增定,尼采与柏拉图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4 6 页 尼采,悲剧的诞生,北岳文艺出版社,2 0 0 4 年,第2 8 页 同上 2 也时有论及,在尼采晚期写的自传中,尼采又重申了悲剧艺术拯救和肯定生命的 立场,并且预言“肯定生命的最高艺术,即悲剧,必将再生”。尼采看到,现代 政治社会是无法产生悲剧艺术的,因而他冀望于自己的“大政治”构想,构建着 眼于未来适应悲剧产生的贵族政体,超人借悲剧而成为超人,生命在悲剧中重新 得到肯定。 概而言之,在生命与艺术之间,政治是作为桥梁一样的功能而被建构的,因 此本文就着眼于这种设想,在尼采整体哲学框架中,来论述和评价尼采关于生命 与政治、政治与艺术及生命与艺术关系的讨论,并从尼采的阐述中发掘其问的矛 盾和困惑,最后阐明尼采的政治哲学赋予我们时代的意义。 o 尼采,看哪,这人 ,中央编译出版社,2 ( 0 1 年,第5 4 页 3 一、哲学与政治哲学 尼采的政治哲学与其整体哲学融为一体,根据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尼采在 批判道德的过程中,并随着对现代政治的批判和对未来政治的设想,按照施特劳 斯的说法,道德即政治,从尼采的角度来说,背离道德的政治即是好的或自然的 政治,所以没有对道德的批判,就没有尼采政治思想的独特阐述;其二,从元哲 学层面来说,尼采的政治思想始终贯穿着权力意志这一根本的学说。因此必须从 尼采哲学的整体框架中来审视其政治哲学所占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使命。另外,尼 采的政治哲学能得以宏观地展开,必须赖以坚实的基础和可信的前提,这个基础 和前提就是尼采的价值重估思想,它规定了政治哲学建构的方向和特质。 ( 一)反思“政治”的哲学框架 尼采哲学源于对生命的关怀,出自对生命的爱。真实生命的现象特征在于“流 变”,在于不断地生成和毁灭,尼采要求生命要忠实于生成,忠实于大地。生命的 本质特征是权力意志,而权力意志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原初设定,权力意志同 时规定了个体在实现力的程度上的一种等级关系,这种等级关系不是政治意义上 的,而是以“力”为尺度的一种本能规定。尼采认为,生命自苏格拉底以来就被 道德说教和理论建构所遮蔽和厌弃,并且造成了时代积弱不振的各种病侯,这是 忽视和厌弃生命的结果。尼采哲学即是以揭示时代弊病为背景,以系谱学的方式 追溯生命的原初价值。 1 作为权力意志的生命 一般来说我们把尼采的哲学学说用几个词来概括:价值重估,强力意志,永 恒轮回和超人学说。这几个词就所包含的丰富思想来说是连贯的,从而从各个方 面来解构传统的永恒性哲学学说。在古希腊哲学家中,尼采对赫拉克利特的流变 学说推崇备至,对其充满赞誉之词,他对哲学家的要求是“没有永恒性建筑”。总 体来说,由几个核心概念所呈现的尼采的思想始终贯穿着时间性这一概念的,也 是尼采为解构传统形而上哲学而使用的一种基本手段。在时间意义上,人自身不 再分裂为二元对立,即灵魂和身体的对立,更进一步说,把人统一到时间中,是 恢复了生活中的真正人的本身,从而我们就进入到了尼采所赞颂的生命本身。基 于此,尼采也为自己重估道德并同时进行的政治建构奠定了一个基点,那就是维 护和赞颂生命,反对削弱生命的宗教和道德及发源于此的政治思想和习俗。 尼采赞誉的“生命”跟通常我们所说的生命有着很大的区别,“什么叫生命? 尼采,哲学与真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5 年 4 这就必须给生命的概念下一个新的、确切的定义了。我给它开列的公式如下:生 命就是强力意志。”。为什么要进行价值重估,原因就在于生命本身的贬堕,因此 尼采说:“我们的估价和道德价目表本身有什么价值呢? 在他们当道的时候会出现 什么现象呢? 为了谁呢? 和什么有关呢? 答案:生命。”。不难看出,道德 估价跟生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2 生命的遮蔽和遗忘 自苏格拉底以来,西方主流哲学思想中,总是把人本身分裂为灵魂和身体, 形成二元对立,灵魂代表着永恒和不朽,代表着肯定,而身体代表短暂和易逝, 代表着否定。或者灵魂本身是一种理性认识能力,凭借此,我们可以领会和发现 本来存在的永恒真理,而身体只有感性认识能力,只能得到不可靠的意见。在道 德论的意义上,人们在心灵或灵魂里面设置了一种评价道德行为的绝对标准,人 们的实践行为受缚于这样的标准而产生了善恶之估价,产生了善之等级的分层, 所以“善的等级本身不是按道德的观点建立和改变的;但是一旦确定下来,就要 决定一个行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 柏拉图确立了善的最高理念,其他理念 以最高理念为目的构成了金字塔式的善之等级,并成为经验世界模仿的基本标准, 具有经验认知能力的身体则对灵魂有一种诱惑的恶,因为灵魂也属于理念世界的 一个较低的理念,但因受身体的诱惑而堕落,与身体为伍。基督教秉承这一思想, 更是把身体当作原罪的化身,完全排除了身体的正当存在,人在现世的存在只是 为了使灵魂解脱身体的束缚,并以一个虚无的彼岸世界为目的。在尼采看来,基 督教所标榜的最高价值其实是一种虚无的价值,因为这种价值归向是代表着人为 建构的全知、全善、完美的虚无世界,即上帝的世界。禁欲主义者就是以这理想 为归的,用禁锢生命的方式来纯化灵魂,以此接近上帝的世界,争得上帝的福音。 生命本有的价值被废堕,生命本身被诅咒,一切价值评价被颠倒了,而这是“教 会必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直到按照它的评价最终非世界化、非感性化、和 较高级的人融合成一种感觉。”回上帝的理想代表了这样一群人的心愿,即受 苦的大众,由于生命在现世生活中的苦难性,他们转而寻求一种精神理想,寻求 解脱苦难的有效方式,而宗教正好迎合了这样一群人的心理,“宗教能够给他们提 供足够的推动力和诱惑,去走通向更高精神性的道路,并对重大的自我克服、沉 默和孤独诸方面的感觉进行检验”。o “通向更高精神性的道路”是以苦行主义和 尼采权力意志 ,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0 年,第“页 上同 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第5 1 页 尼采,善恶之彼岸 ,漓江出版社,2 0 0 3 年,第2 0 1 页 尼采,善恶之彼岸 ,漓江出版社,2 3 年,第1 鲫页 5 和清教主义的姿态进行的,即压制肉体的欲望,以此束使灵魂净化和宁静。身体 本能的欲望是导致他们在世痛苦和艰难的原因,并且生命容易流逝,所以他们不 甘心生命的苦难和短暂,必然会否定生命,追求永恒和不朽,追求形而上的慰藉。 生命存在的合理性被否定,生命的存在遭到危机,可以说,生命的价值被放置到 虚无的境地。尼采深刻地看到了这一危机,同时他更深刻地看到另一隐藏的关乎 人存在的危机,这就是一旦上帝的权威逐渐削弱,或者说所信仰之偶像轰然倒塌, 人类所冀望的最高价值遭到贬值,那么人将何以堪。妥斯托耶夫斯基也曾认识到, 如果上帝死了,人们将没有最高价值的约束,什么都可以做了。 其实上帝的权威早在尼采之前就已经在逐渐丧失,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恢 复了人的尊严,宗教改革使得教会的权威遭到挑战,集权制的信仰观念遭到削弱, 很大程度上赋予了人们信仰的自由,启蒙运动更是高举理性主义的大旗,抬高了 人的尊严和地位,贬低了上帝权威。但这种看似人的解放并不意味着生命的解放, 人本身依然处在分裂的二元对立中,尤其是笛卡儿所开启的主体理性哲学,仍然 没有脱离传统二元论的窠臼,仍然坚持两个世界的对立,即观念世界和经验世界 的对立,坚持灵魂和肉体的对立。“主体”或“自我”构成了认识得以可能的基础 和根据,而且为了保证观念的绝对正确性,又借用了完美上帝的权威,把其当作 知识产生的终极原因,所以“理性信仰仍然是以道德偏见为基础的,可是, 除了宗教为我们的感性和理性提供认可和担保外,叫我们到哪儿去获得信仰生命 的权力呢! 认为思维是现实事物的标准认为凡是不能加以思维的东西就不存 在这是道德轻率的真正蠢物”。也就是说,对宗教和道德的信仰是强化思维 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理性和感性的对立依然遵循着传统二元论的解说模式。作为 对立双方,其认识论的价值有着巨大的差别,思维代表着肯定的能力,感觉意味 着否定和不确定。我们又一次看到,理性的高扬仍然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生 命本身的价值再次被废惰。 3 生命的双重危机 生命遭受着双重贬值,这一结果最明显的体现在理性信念的危机和信仰缺失 下的道德真空危机。尽管理性的信念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但是理性信念的 进一步张扬却不断地质疑着上帝的存在,因此主体理性哲学与上帝信仰存在着一 种紧张关系,以致于理性日渐拒斥着信仰,不断占领上帝的地盘。在康德那里, 对上帝的信仰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成为绝对道德命令的最高化身,这种拒斥和 依旧固留的关系,其实反映了人类的一种矛盾和惶恐心态。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 原因在于无论是理性世界还是神性世界,或是绝对道德的自由世界,在尼采看来, 尼采,权力意志,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年,第8 s 页 6 都是虚构的,都是另一个世界,都是“非存在、非生命、非生命意愿的象征” 。是分别由哲学家、宗教家和道德家杜撰出来的。“创造了另一个世界的,是 厌世本能,而非生命本能”,。“结论:哲学、宗教、道德乃是颓废的象征”。正 因为一切都是虚构,一旦这些虚构的世界坍塌,那么人们所冀望的信念就失去了 根基和目的,从而陷入无措境地,陷入虚无和深渊,这就是当时欧洲人在信仰与 理性的纠缠和矛盾中所面临的双重危机。这不是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导致了 虚无主义,而是欧洲人自己忽视生命追求最高目的的结果,尼采不过是最终揭去 了蒙在人们身上的虚织的文明之面纱,让人赤裸裸地面对自已,让人认识到自己 还拥有什么。是什么? 是生命,“生命就是强力意志”。但如何才能在虚无主义的 深渊中建立起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昵,尼采的方法是对对立的价值进行翻转,进行 一次价值重估,“估价,然后有价值:没有估价,生存之核桃只是一个空壳”。o 重估视角不是一维的,而是多维的,不仅是对基督道德的重估,而且是对政 治社会的重估,因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正是基督道德本身以及它所宣传的教义, “法国大革命乃是基督教的女儿和继承人”。 在尼采看来,基督所宣扬的怜 悯、同情、爱邻人、平等都是生命颓废的象征,同样,在此道德影响下所形成的 民主平等思想同样是生命蜕化的表现,更别说在此基础上建构的民主制度,“欧洲 民主制度释放的力极少极少。它释放出来的主要是懒惰、疲塌、无力”。所以, 尼采无论是在道德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的重估中,都是以拯救生命、肯定生命为 己任的,这个使命贯穿于尼采思想的始终,而多维性的价值重估正是完成这一使 命的前提性准备。 ( 二) 价值重估一政治哲学思考的前提和基础 体现权力意志和本能生命的正当、自然的价值秩序由一系列的相继行为被颠 覆,理论的柏拉图主义是一种准备,宗教的道德说教是一种实践,政治革命则最 终完成了“道德的奴隶起义”,“奴隶道德”成了设定价值的标准,“主人道德”则 被废惰,其设定价值的权力被剥夺。所以,尼采必须针对原初价值的颠覆,来一 次革命性的重估,恢复生命本然的价值。由于现代政治参与了价值的最终颠覆活 动,那么对政治的重估也就构成了价值重估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并在过程中对新 的政治有所建构。 尼采,权力意志 ,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0 年,第3 2 0 页 上同 上同 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0 3 年,第6 l 页 尼采,权力意击 ,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0 年,第2 9 6 页 上同 7 1 自然的价值关系 拯救生命、肯定生命意味着曾经有过对生命极其重视的那样一个特殊的时期, 这个时期就是前苏格拉底时的古希腊。这罩我们仍然有必要对“生命”这一概念 作出解释或澄清,以免引起某种误解。当尼采谈到“生命”时,他意指“求强力 的意志”,也指“生命意志”,这种界定是人的自身本质的界定,只有从这个本质 出发,并遵循强力的轨道,一切才能得到正确的估价。求强力的意志要求身体的 强壮和健硕,要求生命的增长和创造,要求权力,要求统治,要求自身力量和激 情的释放生命意志的这种要求不是被迫的,而是自身的本质规定释然。前苏 格拉底时的古希腊正彰显了这一生命的原则,激昂的生命力是通过壮观的文化体 现出来的,尤其是古希腊悲剧,希腊悲剧是对生命和苦难的肯定,因此是人的生 命和苦难的升华和美化,这里没有道德的羁绊,惟有本能的释放和张扬。在尼采看 来,古希腊悲剧艺术代表了人类文化的颠峰,后世的文化只能是这种文化的蜕变 形式,人类不可能复归到这个时期,而且我们现在的时代缺少类似古希腊文化产 生的肥沃的土壤,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制度建构。尼采认为,正是古希腊奴隶制 提供了造就那种伟大文化的政治土壤,“为了给艺术发展提供一片广阔肥沃的土 壤,绝大多数人必须为少数人服务”,。尼采甚至说“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刺耳的 真理,即奴隶制属于一种文化的本质”。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政治只是一种为 艺术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政治本身不是目的。 尼采认为,最初的、自然的价值应该是贵族价值,贵族价值所独有的特征是 自我意志的外现、激情的释放,象征着征服、命令、统治和战争。主人道德与奴 隶道德的对立本是一种自然的关系,主人道德凭借自身天然的优越性代表着肯定, 奴隶道德意味否定。如果有正义可言,那么二者就必须规范在各自的价值体系内, 不得僭越,否则就是不正义。 是什么导致了希腊悲剧艺术的衰落,使得通过这种悲剧艺术所彰显的生命本 质被遮蔽和遗忘了呢? 在尼采看来,苏格拉底是一个转折的事件,是他“促成了 有利于辩证法审美的转变,他使这一转变战胜了更高贵的审美即高贵者的审 美”。 他用“知识”和“真理”概念否定了希腊人的本能信念,从而摧毁了支撑 希腊悲剧的真正精神,他的学生柏拉图更是高扬理性,以“善”的政治为目的, 影响了此后两千年的西方文明。 2 自然价值关系的颠覆 苏格拉底把道德引入了知识领域,认为拥有知识就拥有了美德,“德性即知 尼采古希腊国家序言,摘自复旦哲学评论第一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4 年,第2 5 9 页 上同 尼采权力意志。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0 年,第3 6 0 页 8 识”。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德性,标准是他是否棚有知识或拥有多少知识,有德性的 人才是幸福的人,一个人能否过上幸福的生活,最终归结于他是否拥有知识和德 性,这里道德成了可以量化的东西,知识造就美德,美德成就幸福,为了追求最 大的幸福,就必须获得更多的知识。如何获得更多的知识呢,苏格拉底认为,首 先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灵魂。这在西方思想史上是一个根本性的转折,即 由前自然哲学转向了主体理性哲学,并在柏拉图那里继承和发展。这种转折形成 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关系:在知识论上,是理念与意见的对立;在道德论上,是善 与恶的对立,前者的价值高于后者,前者意味着肯定,后者意味着否定 这两种价值的对立,对于尼采来说已经脱离的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价值取向。 那个时期的哲学关注的是世界本身,而不是意识构造的理念世界,哲学家们把外 在的世界作为一面镜子来寻视人自身,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的哲学家对世界的 认知主要是靠人的感觉或者靠一种无意识的直觉进行的。感觉和直觉直接相关人 的生命本身,“所谓认识欲,应溯源于占有和制服的欲望。因为感官、记忆、本能 等功能就是循着这种欲望发展而来的”。柏拉图却贬低与生命意志有直接关联的 感觉,并在道德层面上,对感觉和理念进行价值分级。理念比较接近于最高理念 “善”,因而理念是善的,感觉远离“善”,就被划入“恶”的领域,认知领域引 入了道德价值判断。这是尼采不能容忍的,因此他说:“在希腊哲学家那里,我看 到了本能的衰退;否则他们是不至于错把自觉的状态设定为更有价值的状态的。 意识强烈与否、信息传达的难易与速度成反比,在他们那里,相反的意见左右着 本能,因为这始终表示本能的削弱。”。理性和意识成了美德,感觉和本能真正意 味生命的却成了邪恶。一旦这种道德评判标准被确立,它就成为判断一个行为是 否善恶的前提性标准,而行为本身却被赋予了一种被动的意义。善恶的评判标准 在普遍意义上被确立、被永恒化,道德起源的历史性被掩盖,经受时间和历史的 变迁,这种善恶之评判标准依然持久存在,没有任何变化。一个行为是否是善的, 就看它是否符合中庸、公正、节制、温和、耐心和勇敢等等这些美德。这些美德 就尼采来说,它们恰恰是对生命意志的禁锢,是套在生命之力上的一个承重的枷 锁,生命成了一匹负重的骆驼,在沙漠里蹒跚而行。道德的“普遍判断是情感的 共性化,是情感的贫困和虚弱,此乃人类末日的倾向它吞噬一切具有性格的 东西”。因为尼采的强力意志说不是在类意义上称谓的,而是在个体性意义上, 惟有真正独立的个体才能显示出特殊意志的性格,才能彰现生命的特殊力量。 尼采更是深刻的意识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一更大灾难的预兆,这一更大 尼采权力意志 ,中央编译出版杜,2 0 0 0 年,第3 3 4 页 上同,第3 4 2 页 尼采,尼采遗稿选 ,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0 6 年,第撕页 9 灾难便是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的产生伴随着基督教道德的产生,基督教道德 突出的标志就是“奴隶道德”逐渐对“主人道德”的胜利,这一胜利是通过“道 德上的奴隶起义”而逐渐完成的。 如果说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理论上确立了道德的至上性、普遍性和合意性, 那么基督教道德就是这种理论的的实践。上帝秉承最高理念成为最高道德的化身, 当然,这一点跟柏拉图有一点区别,在柏拉图那里,理念之间根据距离最高理念 “善”的远近而划分成善的等级系列,这种道德的等级划分明显地体现在他的政 治理想中。在他设想的政治制度中,人以所含金、银、铜、铁的成分被规范在各 自应在的政治地位,人们各司其职,不得僭越,否则就违背了正义的原则。尼采 对柏拉图的这一政治勾画是持沉默态度的,其实就是赞成,因为按照柏拉图的政 治规划,一个好的政体应该是奴隶制的贵族政体,虽然柏拉图的贵族政治跟尼采 所赞誉的贵族政治在具体勾画和指向目的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就贵族政治本 身,两者存在某种同构。在尼采的各个著作里,尽管充满着对柏拉图的“理念” 学说和道德学说强烈的否定,但惟独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保持着极大的沉默,这 种意味体现着什么,我们不难悟出。当基督教的上帝代替了最高理念,柏拉图的 政治勾画在这里就失去了原初的意味,基督教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基督教 道德训育人们,要求“爱人”,要求无私、同情和怜悯等。在基督教道德面前,人 不再是个体的、具体的人,而是在道德的统一规范下抽象为一个平等的类,一个 失去个性的群体,一句话,人被训育为一个道德的人。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何这 一类人情愿接受基督教道德的训育呢? 并且通过这种训育,提高了对信仰上帝的 程度? 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们把上帝当作一个真、善、美的偶像,并在他那里寻求 救赋? 原因就在于“道德上的奴隶起义”,而起义的前提来自于两种道德的对立: 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这两种道德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旦我们发现这两种道德的 起源,那么我们也就清楚了“道德上的奴隶起义”所意味的东西。 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起源于两种价值观念的对立,即善和恶的观念。尼采认 为“善这个词并非像那些道德谱系学家迷信的那样,从一开始就必然与无私的 行为相联系。相反它产生于贵族的价值判断走向衰亡的时期,自私与无私 的尖锐对立在这一时期逐渐挤进人的良知”。贵族的价值判断是什么,它因何“走 向衰亡”了昵? 尼采称谓的贵族是那些“高贵的”、“有权势的”、“上层的”和“高 尚”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设定了“善”的价值判断,他们是第一等级的,其 他的人则是低下、卑贱的、庸俗的乌合之众。“他们从这种等级差别的激情中为自 施特劳斯等政治哲学史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 9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