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pdf_第1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pdf_第2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pdf_第3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pdf_第4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大学使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哲学命题,当今国内外高等教育界对大学使命的 讨论异常激烈。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使命是计划中的首要任务。然而,在大学 的管理实践中,大学使命往往被束之高阁。大学使命问题存在着认识上和实践中 的冲突,怎样制定科学的大学使命、怎样使大学使命落到实处,成为我们思考的 核心问题。 使命管理理论是将使命和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将使命管理 和大学使命相结合,无疑能为大学的管理提供新思路,开拓大学管理视野,提高 大学管理的绩效。探讨使命管理理论在大学中的应用,是对社会各界热切关注大 学使命的回应。 本文试图通过对使命管理理论的系统分析,结合大学的组织特性,探讨大学 推行使命管理的具体问题。围绕这一主旨,全文分四章展开论述。 第一章对使命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德鲁克起点、赫塞尔 本标志、麦迪系统的三阶段界定,较完整地呈现了使命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系统分析了使命管理理论,对其概念、要素、特点、适用条件及意义 进行全方位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观点,形成了新的认识; 第三章将使命管理理论和大学管理实践相结合,从普遍的、一般的维度出发, 探讨大学应用使命管理的具体方面。大学组织特性决定了大学应用使命管理的优 越性和必要性;使命管理要素在大学中应用的具体分析以及对保障使命管理有效 性的相关问题的探讨,使得该理论在大学中的应用更有针对性。 第四章,通过对上海e 大学的调查研究,尝试探讨了使命管理从一般到特 殊的转化,解读一所具体大学应用使命管理的条件和改革措施,从而为前文的理 论铺叙提供实证基础。 关键词;大学使命;使命管理;共同价值观;共同目标 a b s t r a c t n o w a d a y s 蛐i v e 璐姆m i s s j 蛆c a 娜嚣t h eh i 曲e re d u c a t i 佃s e c t o rg r e a t i n t e r e s t s f m mt h em a n a g e m e n ts c i 雠c ep e r s p e c h v e ,m i s s o ni st h ep r i m a r yj o b t ob ep l a n n e d h o 释e v e 5i nt h ep n c t 萱c eo fu n j v e 璐i t ym a 拍g e m e n t ,u n j v e 璐i t y m i s s l 蛐i so n e np u ta w a y t h e r ei sac o n m n i o nb e t w nt h 伽g h t sa n dp m c t i c e h o w 幻f o 珊u l a t eas d e n t i n cu n i v e r s i t ym i s s i o n8 n dh o wt oe n s u r et h a t u n i v e 礴i t ym i s s i o nw 珊b ei np 翔c t j c ea 肿t h ec o ml 船u 船t h a tw ec 佃t e m p l a t e m i s s i o nm a n a g e m 蛐ti san e wt h r yc o m b i n i n gm i 豳i o nw i mm a n a g e m e n t p 瑚c “c e i t 姐np r 岍谴en e wi d 蛆sa n dn e wu i v e 璐i t ym 8 n 姆i 毗n tp e 蠕p e c t i v et o e l i h a n c et h ep e r f 咖a n c eo fu n i v e 搭的m a n a g e 眦n t i “sa 瑚p o n 靶t op p l e s h o tc o 般e r 础t o 棚s c 吣st h ea p p l i 凹t i o no fm i s s i 佃m a 眦g 哪吼“nt h eu n i v e r s i t y t h ea u m 盯埘酷t op r o v i d eat h n t i 曲lf r a m 晰o r ka n dp n c n c a lm o d e lo f m a 蚴g e m e n tm i s s i 姐f o ru n i v e 玮i 劬r h ef u i it e x t n d u d 嚣f o u rc h a p t e 璐: c h a p t e ri 聆、,i e w st h eh i s t o r yo fm i s s i m a 曲g e m e n tt h e o r yw h i c hi s d i v l d e di n t ot h m ep h a s 船:d m c k e rs t a r t i n gp o i i i t ,h 幅s e i b e i n v e 聪a t i o s 蟾n s a n dm e d i n as y s 蛔呜t h e nt h eo 明r 鼬o fm i s s i o nm 柚a g e m e n tt h r yi sd s p l a y e d c o m p l e t e i y ; c h a p t e r i sa b o u tt h e 昭s t e m a t i ca n a l y s i st om i 豁i o nm a n a 嚣m e n ll t d e s c 咖髂m i 站i o nm a 聃g e i 北n t sc o n c e p t s ,蛔t u r e s ,e l e m e n 嘞蛐dt h ea p p l i c a m e c o n d n l 蚰s 7 1 1 l ea u t h o rl l i h e r 萱t st h ep r e d e o e 豁0 礴v i e w sa n dd e v e i o p san e w u n d e r s t a d i g ; i nc h a p t e ri ,s t a n i n gf r o mt h eu n i v e 瑚la n dg e n e m lf o 伽s ,t l l e 蛐t h o r 髓p l o 懈s p e c i 6 ca s p e c t so f 恤ea p p l i 衄t o no fu n l v e 耶t t ym i s s o nm a n a g 啪e n t u n i v e 瑙i t yo r g a n i 强t i 叩si d e n t i t ym a k 姻i t 蛐p e r i o ra n dn e c e s s a r yt oa p p l y m i 豁i o n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s p 睇诳ca n a l y s i so fm i s s i o nl a n a g e m 吼t se i e m e n t si n au n i v e 璐i t ya n dm ed i s c u s s i o no nh o wt oe n s u mi t se f f e c t i v ea p p l i c a t o nm a k e i t m o 心t a r g e t e d i nc h a p t e ri v ,t h et 瑚n s l b m a t o nf h mt h eg 蚰e m lt 0t h es p e c 洒ci s d i s c u s s e d c 锄b i n g “e u n i v e 糙i t yi ns h 釉曲a i ,t h ea u h o ri n t e r p r e bc o n d i t i s a n dm e a s u r e si nas p e c i 矗cu n i v e 瑙i t yf o ra p p i y i n gm i s s i o nm a n a g 啪e n t t h r y , w h i c l ip “d e sac o n c 弹t eb a s l sf o rt k p 砖c e d i n gt h e o 讲 l 【e yw o r d s :u n i v e 璐i t ym j 粘l o n ;m j s s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 ;c 咖咖nv a l ”e s ;c 嘲m o ng o a j s l 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_ j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巳经注明引用的内容纶,本论文 : 不包含其他今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龃尊 ,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巳摩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簿# 日期:2 垄:兰:!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奎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睁规定j 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稍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雠黼缈糖午导师馘爹雠 宣期:,趔臣垒:主! 日期:名! :笙:;,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一、大学使命 导言 在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中,大学使命始终是一个值得管理者、研究者关注 的重大课题。大学是必须明确自己使命并在使命驱使下行动的重大组织。对此, 当代美国杰出教育家,曾任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和纽约州立大学校长的欧 内特博耶( e r n e s tl b o y e r ) 曾提出:一所办学有成效的大学应负有明确的 和极其重要的使命。1 ( 一) “大学使命”概念的几种界定 基于研究的需要,学者们通常会对研究主题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大学 使命,专家们各抒己见,以下引用之: 杨德广:大学使命,即大学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它是大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和 外在形式,是依据“大学理念”所进行的“教育实践”。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推 动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2 韩延明:是依据大学理念所进行的大学实践3 眭依凡:大学使命即大学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 大学的定位理念则主要是确定大学的责任,即为大学定位。大学使命就是大 学定位理念的体现,县有确定大学责任的作用。使命是人们对组织必颓承负的社 会责任的一种认定,人们对组织应有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要求。有时它完全以组织 的宗旨、目的或理想表现出来。对组织而言,使命其实是个责任,尤其是社会责 任方位或目的方位的概念,起着组织定向的作用。 ( 二) 大学使命研究的相关研究 应该指出的是,大部分著作都是在研究大学理念的框架下探讨大学使命的, 如纽曼著大学的理想、弗莱克斯纳著现代大学论、韩延明著大学理念论 纲、杜作润著大学论、阎光才著识读大学、眭依凡著大学校长的教育 理念与治校等,直接以“大学使命”为题名的著作有:加塞特著大学的使命。 以“功用”、“职责”等与“使命”切近的词语为题名的有:科尔著大学的 功用、博克著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职责、阿什比著科技发达时代的 大学教育。 总体而言,国内外著作以研究大学理念为主,而以大学使命为专门研究对象 l 转引自眭依凡大学授长的教育理念与抬授 吣北豪:人民教育出版牡2 0 0 l :l o o 2h t ”:y c n e tc c _ s 2 0 0 4 d 8 x u e s h e n 5 p ir i t h 州e t 2 0 0 4 1 1 3 0 _ 1 4 4 9 5 h t - 3 韩延明大学理念论蝈北京:人民教育出板杜2 0 0 l :8 7 4 畦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技 耵北京: 民教育出版社2 0 0 i :。9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的专著很少;专家们主要是从历史的脉络延伸发展来探讨大学使命“是什么”和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这也是很多论文作文的角度。 大学使命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逐步由最初的单纯培养人才发展成为培 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大使命。1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随着高 等教育数量扩张( 大众化进程) 及质量提升,大学使命的重要性进一步凸现,大 学使命的内涵需要进一步挖掘,对大学使命的重新思考成为当代的热点。 ( 三) 当代教育专家、大学校长对大学使命重要性的认识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大学校长和教育家们重新认识大学使命,提出关于 大学使命的看法,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学使命受到空前的重视。对于大学使命 的探讨不胜枚举,如:“新世纪大学使命校长论坛”、“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 坛”等。 背景资料1 :两次关于大学使命的大学校长论坛 2 0 0 2 年5 月1 8 日下午,同济大学举行“新世纪大学使命校长论坛”,来自日本名古屋 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格里菲斯大学、美国威斯康星普莱特雏尔大学、河内建 筑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波鸿鲁尔大学以及康斯坦茨大学、爱尔兰根纽约堡大 学、奥地利格拉茨工大、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人大、哈工大、山 东大学、北方交大、大连理工、华南理工、河海大学等海内外二十多所大学的校长、负 责人出席了论坛面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给新世纪大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 学校长们积枢探讨大学使命 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于2 0 0 4 年8 月4 日至l o 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学校长论 坛虽然拟定了“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和“大学科研与科研成果转化”这两个主题,但是 无论大会发言的提问、圆桌讨论,还是小组讨论,大学校长们讨论的话题远远超出了主 题各夫媒体都打出这样的新闻标题:著名大学校长畅谈大学使命与会的南京理工大 学校长徐复铭指出:“创建一流太学必须对大学的使命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纵现世界著 名的一流大学,他们所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有着相当深刘与高远的理 解与认识。国际著名高校对现代大学基本使命的认识一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 会一仍是一致的但是对它的理解已经更为深入,视野更为开阔,眼光更为长远。”2 大学使命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是关于大学使命的研究仍然停留对大学使 命“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判断上,大学使命陈述的纷争能够反映一定的 问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学使命陈述的现状正在展现给 我们这种局面,在此列举一二: 1 、大学最根本的使命是传承人文学科学习研究的传统;3 l 何景云对现代大学使命的理解和陈述【j 】高等农业教育2 0 0 5 ( i ) 2h t p :z sn 州3 t e d u c n 盯t l c l e u s ta 砷? i d = l 2 2 3h t t p :p h i l o s o p h y 0 1 c 叫p o l 0 4 e d u e d u n e _ 5 n s - a b r o i c i 2 0 0 4 儿1 3 7 9h t _ i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2 、国际化是大学新使命;1 3 、不同层次的大学使命不完全相同。高水平大学的使命一是人才培养,二 是学术研究,三是为社会服务。这三点实际上是全世界研究型大学的共同使命。 第四点就是大学要成为国际交流的桥梁;2 4 、我们理解和追求的大学使命是一一大学必须能够正确地引导社会前进。3 ( 四) 问题的提出 基于研究现状,提出问题,开展新的研究,这是研究者开展研究的一般逻辑 规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 研究现状: 1 、关于大学使命的研究通常是依托其他相关研究的子课题; 2 、学者们对大学使命的研究的切入视角是大学使命“是什么”和“应该是 什么”,目前研究基本还是停留在这个状态; 3 、大学使命一直以来都是大学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重 新审视大学使命,挖掘大学使命的新内涵成为时代的呼唤。大学使命的重要性空 前提升。 引发问题: l 、大学使命的陈述内容和形式固然重要,但是大学使命制定的依据更重要, 大学使命应该由谁提出? 大学校长或者理论研究人员所提出的大学的使命的依 据什么? 2 、大学使命的制定固然重要,大学使命的贯彻执行更为重要,大学使命提 出之后在大学中是如何被贯彻执行的? 3 、大学的管理怎样围绕大学使命而展开? 这些是高等教育研究者普遍关注、却难以回答的问题。笔者曾咨询一些专家, 他们表示,使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具有上位性,大学使命是一个相对抽象和模 糊的概念,当代大学管理中使命问题最难把握。使命管理理论提供了研究切入的 新视角,引入这个全新的管理理论能够很好地回答上述问题。 二、使命管理概况 ( 一) 使命管理概念 l 、相关界定 西方学者提出但并没有明确界定使命管理的概念。如赫塞尔本说:“一切工 作都源于使命,并与使命密切相关”,“你不需要为了管理而成为管理者,你是 为了使命而成为管理者。你所做的一切工作,无非是与大家进行沟通,让大家接 l h t t p :- _ # c n h a n c g b c o n t e n t 舢一0 2 儿 o n t e 舭一2 4 5 妮lh t 2h t t p :,e c “te d ue n ,x c j y t e “t h i d | 2 0 6 5 3h t p :j s s t ic 胛c n b i 舯j i s h i j i “g h u ,2 0 0 5 y e 盯2 0 0 5 0 i “x h t - l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受这个使命,然后团结带领大家,朝着这个方向前进。”麦迪说:“使命管理是 一项全职工作,不是一项阶段性或可有可无的任务。”2 我国有研究者指出: “企业使命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使命的制定和强化,从而引领和影响企业成员 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3 “使命管理是指激励个体以个人特有的努力方式将自己与企业的奋斗目标 和崇高的社会责任联结在一起的目标管理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4 2 、我们的界定 赫塞尔本和麦迪并没有为使命管理做一个严格的概念界定,而我国学者提出 的使命管理概念有些是对使命管理的曲解,如将使命管理定义为目标管理。本研 究对使命管理的概念提出宽泛意义上的理解。根据逻辑学属概念+ 种差的界定方 法,我们认为: 使命管理是管理者和组织员工一起,以“使命”为中心,通过“使命”及 其衍生手段来协调组织成员的工作,使得组织及其利益相关人之间达成共赢, 实现组织的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的实践活动。 它是以“使命为中心,以价值观为基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命管理 是基于使命的管理,管理中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使命展开,管理者的使命就是管 理使命。 ( 二) 使命管理的发展及国内的研究现状 1 、管理学意义上的“使命” 在管理学中,使命经常被这样描述: “使命或宗旨( 这两个术语常常互换使用) 表明了企事业单位或它们中的任 何部分的基本目的或作用或任务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只要有意义的话,就应该 有使命或宗旨。”5 “所谓计划( p l a n n i n g ) 指的是管理者确定并选择恰当的组织目标和行动方 案的过程在大多数组织中,计划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确立组织的 使命和主要目标使命陈述( m i ss i o ns t a t e m e n t ) 是对组织最高目标的广泛声明, 这种陈述旨在确定组织的产品和顾客,并将本组织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愿景( v is i o n ) 是对一个组织的未来的理想化描绘。宗旨( m i ss i o n ) 确 定了一家公司的目的以及它能与这仓世界相适应的方面。一个具体的宗旨回答了 我们到底从事的是什么事业? 的问题。实际上,宗旨比愿景更为基础。” i 王伟使龠管理蕾理发展的新理仓 j 山东省青年瞥理干靠学院学报2 0 0 2 ( 1 ) 2 麦遗使龠管理:大战咯寒厦其最佳实践 - 北京r 中国商业出敝牡,2 0 0 3 :。6 、1 2 7 3 安扬使由管理的功能与实摊 j 企业改革与管理2 0 0 5 8 ) 4 魏爱琴2 世纪呼唤企业管理 j 企业经湃2 0 口l ( g ) 5 ( 美) 海园菠韦里克,培罗德孔茨,马春光译管理学全球化视角脚 北意:经济科学出版社舯7 6 6 ( 夔) 加霄思琼斯,硷妮弗乔治著群凤日等译现代管理拳【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祉2 0 0 s1 8 5 7 ( 美) 宜锥鲁j 杜伯林著胡左浩辱l 吊管理学辅要 h 北京 电于工业出版社z o :1 0 7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据此,我们认为,“使命”是对某一类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规定性,它 是这类组织存在的理由,是这类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标志。它要回答的问题是 “组织是什么”、“组织应该是什么”、“组织将来是什么”,组织使命通过使 命宣言表述出来。 2 、使命管理的发展 事实上,“使命”真正在管理实践中得到关注则是从德鲁克开始。1 9 5 4 年彼 得德鲁克( p e t e rf d r u c k e r ) 1 在管理实践一书中首次系统地探讨了企 业使命的重要性、企业使命的制定等重要问题,他在随后的多部著作中重申了“使 命”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将之延伸到所有组织的管理中。德鲁克的研究提 升了“使命”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凭借着德鲁克的名望,“使命”成为6 0 年代 风靡企业界的热门话题,企业界大谈社会责任,这为“使命管理”埋下了种子: 但是,德鲁克并没有、当时也不可能将之上升到一种管理理论的层次,使命的能 量还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出来。 弗朗西斯赫塞尔本( f r a n c e s h e s s e l b e i n ) 2 继承和发展了德鲁克关于使命 的看法,首次明确提出“使命管理”。德鲁克和赫塞尔本两个人从企业和非盈利 组织的多年管理实践和研究中探索“使命”问题,他们关于“使命”的研究几乎 可以体现在所有组织中,而“使命管理”的明确提出标志着种新的管理理论的 诞生。赫塞尔本简要分析了使命管理的内涵、使命管理对组织的要求、使命管理 对领导的要求等等,但她的论述仅局限于几篇论文中,还没有具体而细致地探讨 使命管理,这个工作由麦迪完成。 麦迪首次以“使命管理”为题名,发表专著大战略家:使命管理及其最佳 实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使命管理理论。 3 、国内使命管理研究现状 沿着德鲁克起点、赫塞尔本标志、麦迪系统,使命管理理论还在不断向前发 展。国内外学者们对使命管理理论的探讨正在不同领域展开,涉及企业、非赢利 组织、高校、图书馆等等。 总体而言,国内研究论文总体数量偏少,且内容较多重复的特征;缺乏对使 命管理的全面认识,而其中又以探讨企业使命管理的文章居多。我们搜集到的使 命管理理论涉及大学使命管理的研究论文一篇,郭召志、龚波的大学使命管理: 理念、模式及实施;涉及学校教育管理的研究论文一篇,汪淇的基于“使命 管理”理念的学校教育管理;涉及图书馆管理的研究论文一篇,曹蓓的知识 经济时代的人性假定与图书馆的使命管理。此外还有多篇涉及企业管理和对使 命管理本身的研究的文章,如:使命管理:管理发展的新理念、2 1 世纪呼唤 l 簿克( 1 9 0 9 2 5 ) 被称为现代蕾理学之父薯有管理实跬、 薯有成教的瞥理者、时间警理k 戈变革时代的管理者) 、i 组织 曲管理 等著作 2 赫寡尔车是夔固德鲁克非盈利组织基金垂的剖始人,并从l 的o 一2 0 0 0 年担任该缸织的首席执行官她还在很多非盈利组织和私人铂织 任职由于她1 9 7 b 1 9 9 0 年担任美国量大的女子非盈利组织女童于军的首席执行官和锥鲁完非盈利组织基金畚的创始 而带来的巨 大贡献,1 9 蚰年她披授予羹田总统自由勋章赫骞尔奉是使美国非营弱性组识经营衰敢的状况发生转变神童舞 物正是由于成功地罔 使命经营非盈利组织使得赫塞尔奉进一步提出使命管理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使命管理、管理的软化、使命管理的功能与实施等。 因此,对使命管理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对于丰富使命管理研究是非常必要 的,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大学中的应用才具有可行性。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一)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使命管理的历史沿革。对德鲁克起点、赫塞尔本标志、麦迪系统的 主要观点进行论述,并进行评价;第二章,对使命管理要素、意义及适用条件等 作了具体分析;第三章,将使命管理和大学相结合,探讨使命管理在大学中应用 要注意的问题;第四章,结合对上海e 大学的调查研究,解读一所具体大学应用 使命管理的条件和措施,为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基础,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本文的逻辑框架图: 厂 r 臣亟垂困臣亟巫巫习 il ( 二)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 文献研究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文献是记录已有知识 的一切载体,是把人类只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 所有资料文献研究法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并力图找寻事物本质属 性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研究法既包括定性研究, 又包括定量研究。狭义的文献研究方法仅仅指定性研究。”1 本文使用的是狭义 l 窟撵田教育研宄方法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呻:1 4 9 甲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上的界定,是非结构式定性分析方法。例如,我们对使命管理三阶段的分析中, 着重于探索使命管理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在文献收集过程中,我们对于网络资 料的选择,采取严格的外在批评;对于德鲁克、赫塞尔本、麦迪理论的具体分析 则是采取内在批评,对三人的相关论述的意义、贡献、不足做出了分析。外在批 评和内在批评有利于保证文献的信度、精确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形 成第二章。 “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 收集( 或说“建构”) 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从结构上来看,访谈可以 分为开放型、半开放型、封闭型三种。使用访谈比使用问卷有诸多好处,如访谈 可以提供深层探索的机会,以及陈述、理清题目的机会;有助于避免题目回答的 遗漏;可以获得一些有关个人的数据等等。从我们的研究主题来看,大学使命是 一个抽象的上位概念,问卷调查很难表述准确、详尽。基于此,笔者抛弃闯卷调 查,完全使用访谈调查。在一个月时间开展访谈,不足以使每项都深入,因此笔 者采用深度调查为主,辅以浅层调查;以确定访谈对象的半开放型访谈为主,结 合随机性的开放型访谈。例如,笔者在调查e 大学的管理现状时,从随机性访谈 中得到的信息对确定性访谈有很大的补充。两种访谈方式的使用相得益彰,我们 获得了很多提纲之外、命题之中的重要资料。 ( 三) 可能的创新 创新必须站在巨人肩膀。也可能是我们未尽所述,仅从我们涉猎大学使命和 使命管理的相关文献来看,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二: 1 、对使命管理理论及其发展的综合研究。包括:对使命管理进行三阶段划 分;对使命管理概念及要素的界定和分析;对使命管理的适用条件的理论探讨; 对使命管理意义的进一步挖掘。 2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包括:对大学组织特殊性和使命管理对组织 特性要求的对应分析;从一般到特殊,将使命管理理论“移入”到大学管理中。 ( 四) 不足之处 关于大学使命的制定有待进一步研究,大学使命的执行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 问题( 如共同价值观的获得等) 有待进一步处理:大学实行使命管理需要一个具 体的实践,这有待有条件的大学引进使命管理,进行组织变革。 胨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岫北京:教育科学出舨l2 0 0 4 :1 6 5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使命管理的历史沿革 通过对使命管理的历史沿革进行系统的梳理,我们将使命管理的历程分为三 个阶段:德鲁克起点、赫塞尔本标志和麦迪系统。德鲁克起点是使命管理的萌芽 阶段,赫塞尔本标志是使命管理的草刨阶段,麦迪系统是使命管理的奠基阶段。 本章试对每个阶段的主要观点进行阐述,并对各个阶段的贡献和不足进行比较。 一、德鲁克起点:萌芽阶段 ( 一) 时间、代表作品 1 9 5 4 年彼得德鲁克( p e t e rf d r u c k e r ) 在管理实践一书中首次系 统地探讨了企业使命的重要性、企业使命的制定等重要问题,他在随后的多部著 作中重申了“使命”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发展了他的看法,将之延伸到所 有组织的管理中。德鲁克的研究提升了“使命”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 ( 二) 主要观点 德鲁克尽管没有直接提出使命管理概念,但他的许多观点对于使命管理起到 支持作用: 1 、管理层的职责 管理层拥有三项核心任务: ( 1 ) 组织机构( 不管它是企业、医院或大学) 的特定目标和使命: ( 2 ) 使工作富有成效,使员工取得成就; ( 3 ) 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承担社会责任。1 2 、使命的重要性 德鲁克十分重视使命,他指出,在管理方面,不同组织之所以存在差异,均 由各自的使命决定各自的战略,由各自的战略决定各自的组织结构形式。具体地, 明确自身的使命对组织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 1 ) 它能够使组织机构明确为获取主要目标而需要采取的特定战略。 ( 2 ) 明确的使命能够经常起到一种提醒作用,它提醒组织机构在观察步 界 时不但要关心自己的“顾客”,还要关心如何利用外界条件去获得成功。 ( 3 ) 明确的使命能够培育创新的思维。2 3 、如何制定企业的使命 德鲁克指出,企业在制定使命的时候,要问自己三个问题即“企业是什么”、 “企业将是什么”、“企业应该是什么”,企业使命是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而明 i ( 美) 被褥德鲁克著毛盅明程韵文孙康琦译管理实践 邮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牡1 9 9 9 :2 7 3 2 同上f8 7 9 1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确的,对“企业是什么”的回答是确立组织使命的依据,对后两个问题的回答则 会使组织使命具有前瞻性和更加明智。1 ( 1 ) 企业是什么。回答这一问题只能从组织外部找答案,必须从“谁是顾 客”、“顾客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入手。 ( 2 ) 企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企业将会怎么样”着眼于适应预期的改变,重 点在修整、延续发展目前已存在的企业。 ( 3 ) 企业应该是什么。明确“我们的企业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企业”这一问 题,以改变社会、经济与产业,这当然需要自己以及他人的革新。有计划地和系 统地淘汰与组织使命不相适应的、与顾客需求不相适应的陈旧的东西,这一举措 和创新一样重要。 4 、何时提出使命 德鲁克指出:“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重要的问题,不仅 在企业初创时,或在企业遇到困难时才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相反,当企业成功 时,最需要提出和彻底研究这个问题。 德鲁克建议,组织机构每三年应该带着如下的问题对其原有的每一种产品、 每一种服务、每一项政策和每一个销售渠道进行质疑:如果我们尚未完成原先设 定的目标,那么我们现在是否还要继续去完成它? 通过对那些已经得到大家认可 的政策和常规程序进行质疑,组合资机构就会主动地对原先的实务理论进行思 考,并主动地检验原来的各种设想。2 ( 三) 背景分析 1 、时代背景 4 0 年代后期,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组织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 工作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各部门本位主义思想滋长,相互之间独立运作、联系松 散,组织整体的协调性被忽视,出现了大量内耗。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整天忙 于协调组织内部关系,到处“救火”,管理呈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目标管理综 合了以工作为重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技能和管理制度,解决了泰罗制只重视动 作分解而忽视工人劳动兴趣和把计划与执行分开等问题,同时避免了行为科学偏 重于以人为中心,忽视同工作相结合的弊端。 2 、理论背景 梅奥的霍桑效应试验冲击了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运动成为此后段 历史时期的热点。1 9 4 3 年,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对人际关系运动作出了 重大贡献。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为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支撑,特别是马斯洛的需 要层次理论对德鲁克的影响重大。3 1 德鲁克在多部著作中都强调过这十问矗以上内容来自埘三本书中相关内容的总结:吴尧峰等译阵胜年等校订经营管理;工作、 责任与实跣 、王怕言,沈国华译组织的管理 、毛忠明,程韵文,孙康琦译管理安豉 2 ( 荚) 谊得德鲁克著毛忠明程韵文孙康琦详管理实践 m 】上晦:上海译文出版社,1 9 9 9 - 7 6 7 7 3 很多学者的研究拒出t 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的基础是 性假设y 理论腻空问的历时性来看德鲁克不可能爱判蠹戈雷格人性假设 理论的影响因为麦戈雷格发褒企业的人性面) 一文,提出著名的。x y 理论”是在i 9 5 7 年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 四) 评价 1 、贡献 德鲁克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验主义学派强调理论的实用性, 他们在研究方法上的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企业经验作为研究对象,从现实案例中 提炼出许多发人深省的原理。目标管理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为美国和日本 的大多数企业运用,并继续在全世界风靡。 德鲁克对“使命”精深、透辟的分析,是“使命管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源 头,他的许多观点成为使命管理理论的“胚芽”。德鲁克提出的使命制定的三个 问题得到赫塞尔本和麦迪的继承和发扬。 2 、不足 ( 1 ) 德鲁克的局限性 经验主义学派的研究是跟着社会实践的脚步,随着组织环境的改变而变迁 的,这种局限性使得德鲁克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只能提炼出目标管理理论。 ( 2 ) 德鲁克起点的不足之处 看待“德鲁克起点”我们必须明确,德鲁克是因“目标管理”而提出使命问 题、关注使命问题,使命最终要为目标服务。目标具有可衡量性,但同时具有短 期性,容易造成组织的短视行为。以且标为中心的管理,势必会牵引管理者和员 工的视角,形成组织的逐利性而忽视组织的社会责任感。 二、赫塞尔本标志:草创阶段 ( 一) 代表作品、时间 2 0 0 0 年1 0 月1 1 1 2 日,由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和美国德鲁克基金会共 同发起主办的2 1 世纪管理国际研讨会,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弗朗西斯赫塞 尔本( f r a n c e s - h e s s e l b e i n ) 发表了题为“新世纪的使命管理”2 的演讲,首次 明确提出了“使命管理”的新理念,标志着使命管理的诞生。 ( 二) 主要观点 1 、使命管理的哲学基础 ( 1 ) 组织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改善人生”: ( 2 ) 适合于全球的领导力原则是如何做人,而不是如何做事; ( 3 ) 做人的关键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 2 、使命的重要性 赫塞尔本指出,使命能把每个员工聚集到一起并激励他们向使命推进,因而 能给组织增加价值。“一切工作都源于使命,并与使命密切相关,你不需要为了管 1 经验主义理论是第= 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管理理论它以向西方企业的经理挺供管理垒韭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遣一理论 主张管理币应是理性的推理戚分析t 而必须从企业管理的塞践出发以企业管理的实跬为主要研究对妻,在企业管理成败的各种宴倒中 概括出理论性的原理和方诖该理论所用的研究方法是吐案倒分析 杰为主,赦称经验主义理论 2 王伟使命管理一管理发展的新理意 j 理论与改革。2 0 0 z ( 1 )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理而成为管理者,你是为了使命而成为管理者。你所做的一切工作,无非是与大家 进行沟通,让大家接受这个使命,然后团结带领大家,朝着这个方向前进。”1 3 、使命的制定 赫塞尔本指出,必须非常重视彼德德鲁克给那些制定组织使命的人们提 出的三个有力莳问题:“我们的业务和使命是什么”、“谁是我们的客户”、“客 户的价值观是什么”( 笔者注:这是德鲁克对“企业是什么”的回答。) 赫塞尔 本进一步将“谁是我们的顾客”细化为:“谁是我们的主要客户”、“谁是我们 昨天的客户”、“今天的客户”、“明天的客户”。 。 赫塞尔本强调: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之前,先看看周围的环境,其主要趋势是 什么。必须盯住二三个主要趋势,考虑它们对我们的组织有什么影响。我们每3 年都必须重审使命。2 ( 笔者注:这是她对德鲁克“企业将是什么”和“应该是 什么”的理解一 4 、使命管理在组织中的应用 赫塞尔本指出,“使命管理”下的组织必须完成以下八个任务:自我评估、 重审使命、取消等级制度、挑战陈规陋习、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分配领导力、 身先士卒和改善组织。我们认为八大任务归结为使命管理的三方面问题即:自我 评估和重审使命是关于使命制定的问题;取消等级制度、挑战陈规陋习、改善组 织是关于组织革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分配领导力、身先士卒等是 关于使命管理的领导问题。 ( 1 ) 使命制定:组织的自我评估和使命重审 自我评估:组织的自我评估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基于社会责任和组织目标相 结合的“使命”理念 使命重审:使命不总是正确的,随着组织环境发生变化,组织就需要审视 已有使命对环境的适应性 背景资料2 :d r u c k e rf o u n d a t i o ns e l f - a s s e s s m e n tt o o l ,f i v eq u e s t i o n s 德鲁克自我评估工具 w h a tiso u rm i s s i o n ? 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w h oiso u r c u st o m e r ? 谁是我们的顾客? w h a td o e st h ec u s t o m e rv a l u e ? 顾客的价值观是什么? w h a ta r eo u rr e s u l ts ? 我们的结果是什么? w h a tiso u rp l a n ? 我们的计划是什么? 资料采潭:f a s t f o r do c t o b e r2 0 0 4 ,p a g e 4 ( 2 ) 组织革新:用圆形组织结构取消等级制度、挑战陈规陋习、改善组织 l 弗朗西蜥赫毫尔本盘夔中译在造十世界上,管理本应是蠲形的【j 中外企业文化,2 加1 年总第8 5 期 2 同上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组织结构:圆形组织结构。赫塞尔本认为好的管理是圆形的,而绝不是方 形的。她称她自己所倡导的新型管理为“圆形管理”。圆形管理应该做到:打破 上司和下属的界限;组织的领导者存在于他的同事之间,而不是站在上边或外边 发号施令,这有利于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没有金字塔般的森严体系,而是灵 活的、流动的、同一平面的圆形组织结构( 见图1 ) ,这有利于管理者分配领导 力和身先士卒;所有人的联结点就是组织的“使命”,它如同圆心,把大家团结 起来,围绕着它进行工作,从而释放出所有人的创造性,这有利于改善组织管理 使命的最终实现。要运用平等的友善的语言,要充分利用团队的智慧和精神,解 放员工精神。 图1 :使命管理圆形管理组织结构图 资料来源:塾! 巫! 塑lp 垫! :! 垡! ! ! 韭! ! 旦塾望k 璺! ! ! ! :垫! 皇! 向陈规挑战:系统地检查和抛弃组织不适应环境发展的制度规范。 改变组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评估绩效,衡量目标的实现程度,制定能 够实现使命的战略。 ( 3 ) 领导: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分配领导力、身先士卒 领导是使命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领导首先应该成为使命的代言人。管理者 因为使命而成为管理者;领导能吸引人是因为领导用使命和价值观去感召人而不 是其他;领导者要言行统一,要尊重组织中所有的人,关心他们的发展,而不要 空头许诺;领导力是关系到“如何做人,而不只是如何做事”。 沟通与交流。赫塞尔本认为,沟通和交流要与顾客和员工两方面进行,做 出全面沟通。 分配领导力。使人们高度参与一项工作和政策的制定,成为组织的一部分。 身先士卒。赫塞尔本曾说过:领导者要身体力行,不能光说不做。无论是 信仰、价值观还是原则,领导者都要把它们体现出来,他自己就是所传教义的活生 生的典范。“我在美国女童子军工作的时候,就是这样。我的信仰和价值观认同女 童子军的使命,那么我就带领大家起奋斗,通过每一天的工作把它们体现出来。 拳幸d 使命管理在大学中的应用 没有别的花样,就是反复表述我们的使命,然后,从我开始,大家一起去做。卓越的 管理者首先是使命的代言人,然后是它的忠实履行者。“ ( 三) 背景分析 1 、时代背景 ( 1 ) 生产方式的转变要求以人文本 2 0 世纪6 0 年代发生了微电子工业革命,有人将之称为“第三次浪潮”:第 一次为农业技术革命浪潮,第二次为工业技术革命浪潮,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 的全球浪潮。与工业技术革命不同,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意义和目的不是解放人 的体力,而是解放人的脑力( 见表1 ) 。生产方式决定组织结构,知识经济时代, 组织机构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的指挥链,是自上而下,决策 来自最上层,下层是执行层,在知识经济时代正好相反2 。这一种转变导致整个 管理观念的变化。上层从控制转变为支持服务,员工从执行转交为独立处理问题。 这种权力结构要求组织凸显顾客和员工的地位,组织发展要以顾客的需要为导 向,要以员工的发展和自我管理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社会技术资源 技术特点产业革命的影响 目的+ 前工业社会采掘技术体力,畜力劳动密集型 解决人的生 物质生活 关键:劳动力 技术存需要 工业社会机械技术资金,机器资本密集型解放人的体物质生活 关键:能源 技术力劳动 后工业社会信息技术信息,知识关 信息密集型解放人的脑物质生活 键:人才技术力劳动+ 精神生活 资料来挥: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一一信息时代的科学教育与科学精神【m 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 0 0 2 :2 6 ( 2 ) 人的自我实现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人的自我实现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变化。“2 0 世纪9 0 年 代是一个思想转变的时期,许多关于员工和工作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其中一 个变化就是: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作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来源。”3 从个体维度来 看,人们的需要层次提高了,主观上要求能够从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对社 会大背景发生变化的呼应。 2 、理论背景 2 0 世纪6 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