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论文)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冷箱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pdf_第1页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论文)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冷箱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pdf_第2页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论文)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冷箱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pdf_第3页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论文)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冷箱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pdf_第4页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论文)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冷箱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1i, 摘要 i l u l il l l l lii t l l t l l l li i1 1 111 1l y 17 4 6 3 0 8 摘要 半导体制冷技术是新型环保型制冷技术,热管散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换热器, 为了体现二者的优越性,把它们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制作了热管散热型半导体 冷箱,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研究。 运用a n s y s 软件对制冷空间内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对流 传热系数和半导体制冷器冷端放置位置对制冷空间温度场的影响。然后对热管 散热型半导体冷箱的研制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通过改变冷箱冷热端的传热强 度,分析了冷热端换热器对冷箱制冷效果的影响;并且在同一工况下,对比分 析了热管散热型、风冷散热型、水冷散热型三种不同热端散热类型的半导体冷 箱制冷效果。 通过对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冷箱的性能测试与实验研究,得出:冷箱半导体 制冷系统的最佳工作电压;适当增大冷热端风扇的电压,可有效降低热端温度, 加快冷端散冷效果,从而使冷箱的制冷效率更高;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冷箱相对 于风冷散热型、水冷散热型冷箱,冷箱内所达到的最低温度更低,制冷效果最 佳,同时也说明了热管散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换热器。 关键词:半导体制冷;热管散热器;冷箱;实验研究 l l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t h e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r e f r i g e r a t o rt e c h n o l o g yi san e w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yf r i e n d l y 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t h eh e a tp i p er a d i a t o ri sak i n do fh i l g he f f i c i e n c y h e a t e x c h a n g e r t or e f l e c tt h es u p e r i o r i t yo ft h e i r , c o m b i n et h e mi nc r e a t i v ep r o d u c t i o no f t h eh e a tp i p ec o o l i n gt y p e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r e f r i g e r a t o rs y s t e m ,a n de a r l yo n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a n d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 u s ea n s y ss o f t w a r e p r o d u c t s f o r t h e 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s p a c et e m p e r a t u r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an u m e r i c a ls i m u l a t i o n , a n da n a l y z et h ei m p a c to fc o n v e c t i v eh e a t t r a n s f e rc o e f n c i e n ta n dt h e r m o e l e c t r i cc o o l e rc o l ds i d eo ft h e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s p a c e p l a c e m e n t t h e ni n t r o d u c e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 t h eh e a tp i p ec o o l i n gt y p e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r e f r i g e r a t o rs y s t e ma n di t sw o r k i n gp r i n c i p l e ,b yc h a n g i n gt h eh e a tt r a n s f e ri n t e n s i t y o fh o ta n dc o l ds i d e ,a n a l y z eo ft h eh o ta n dc o l ds i d eh e a te x c h a n g e ro nt h ec o o l i n g e f f e c t so fr e f r i g e r a t o r ;a n du n d e rt h es a m ec o n d i t i o n s ,c o m p a r ea n da n a l y z et h e c o o l i n ge f f e c to ft h eh e a tp i p ec o o l i n gt y p e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r e f r i g e r a t o rs y s t e ma n da i r c o o l i n gt y p e ,w a t e rc o o l i n gt y p er e f r i g e r a t o r b y t h eh e a t p i p ec o o l i n gt y p e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r e f r i g e r a t o rs y s t e m o f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t e s t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 , c o n c l u d e d :t h eb e s to p e r a t i n gv o l t a g eo f t h er e f r i g e r a t o r ;a p p r o p r i a t ei n c r e a s i n gt h ev o l t a g eo ft h eh o ta n dc o l ds i d ef a n s ,c a l l e f f e c t i v e l yr e d u c et h eh o t - s i d et e m p e r a t u r e ,s p e e du pt h ec o o l i n ge f f e c to fc o l d s i d e , s ot h a tm o r ee f f i c i e n tr e f r i g e r a t i o no ft h er e f r i g e r a t o r ;t h eh e a tp i p ec o o l i n gt y p e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r e f r i g e r a t o rs y s t e mc a nr e a c hal o w e rm i n i m u m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h a s t h eb e s tc o o l i n ge f f e c tt h a nt h ea i rc o o l i n gt y p e ,w a t e rc o o l i n gt y p er e f r i g e r a t o r a l s o i l l u s t r a t e st h eh e a tp i p er a d i a t o ri sah i g h l ye f f i c i e n th e a te x c h a n g e r k e yw o r d s :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r e f r i g e r a t o r ;h e a tp i p er a d i a t o r ;r e f r i g e r a t o r ; 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 m ; ;一: 芦 ,: i 目录 目录 第1 章绪论1 1 1 研究背景1 1 2 半导体制冷的研究现状2 1 2 1 半导体制冷的应用研究:2 1 2 2 半导体制冷研究热点3 1 2 3 半导体制冷器机构与性能。5 1 3 热管及热管换热器的研究现状6 1 3 1 热管的研究及应用。6 1 3 2 热管换热器的研究及应用。6 1 4 本文主要工作7 第2 章热管散热半导体制冷技术理论:8 2 1 半导体制冷技术概述8 2 1 1 赛贝克效应8 2 1 2 珀耳帖效应9 2 1 3 汤姆逊效应l o 一 2 1 4 焦耳效应l o 2 1 5 傅立叶效应1 l 2 1 6 热电效应间的关系1 1 2 2 半导体制冷工况分析1 2 2 2 1 一般工况:1 2 2 2 2 最大制冷量工况及最佳工作电流1 5 2 3 半导体制冷系统散热方式。1 6 2 4 热管及其工作原理概述1 7 2 5 热管换热器的类型与结构1 8 2 6 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1 9 i v 目录 2 7 本章小结2 4 第3 章半导体冷箱温度场的数值模拟2 5 3 1 引言2 5 3 2 数学模型的建立2 5 3 2 1 物理建模2 5 3 2 2 数学建模2 6 3 2 3 控制方程2 6 3 2 4 定解条件及物性参数2 6 3 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2 8 3 3 1 对流换热系数对半导体冷箱内部温度场的影响2 9 3 3 2 冷端位置对半导体冷箱内部温度场的影响3 l 3 4 本章小结3 3 第4 章热管散热半导体冷箱的研制3 4 4 1 半导体冷箱的结构设计3 4 4 2 半导体冷箱工作参数的确定3 5 4 3 半导体冷箱热负荷计算。3 6 4 4 半导体冷箱组件的设计与选择- :3 9 4 4 1 半导体制冷元件的选择3 9 4 4 2 冷端散热系统的设计_ 4 0 4 4 3 热端热管散热器循环水系统的设计。4 0 4 5 半导体冷箱的组装。4 l 4 6 本章小结。4 3 第5 章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冷箱性能测试实验4 4 5 1 实验目的4 4 5 2 实验环境与仪器。4 4 5 3 实验方法4 4 5 4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4 5 5 4 1 半导体制冷系统最佳工作电压及电流k 4 5 5 4 2 改变热端换热强度4 6 v 目录 5 4 3 改变冷端换热强度4 7 5 4 4 不同热端散热方式的比较4 8 5 5 本章小结二4 9 第6 章结论与展望5 0 6 1 工作总结5 0 6 2 前景展望5 0 致谢5 3 参考文献5 3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 3 v i 一 第1 章绪论 1 1 研究背景 第1 章绪论 半导体制冷还称热电制冷或温差制冷,因系统中用到的材料为半导体材料, 故而得名。它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方式,是珀耳帖效应在制冷技术中的应用。早 在上世纪5 0 年代,半导体制冷技术便兴起,并且引发了热潮。它是介于制冷技 术与半导体技术之间的一门学科,它利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热电偶对,产生珀 耳帖效应,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其原理是通过半导体材料的温差效应,当直 流电经过不同半导体材料组成的电偶对时,电偶对的两端就会吸收或者释放出 能量。假如在热端放置散热装置,及时散出多余热量,冷端同时吸收空间热量, 从而形成简易的新型制冷装置,当改变直流电的方向的时候,又会达到制热的 效果。 半导体制冷与蒸汽压缩式、蒸汽喷射式、吸附式和吸收式等传统的制冷方 式相比,优点很多,如:制冷系统只由冷端、热端、电源、电路等组成,结构 简单,且无机械运动部件,无磨损,无噪声,寿命长;系统无需制冷剂,从而 免除因制冷剂泄漏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体积小,重量轻,可根据实际情 况随意布置;制冷片热惯性小,制冷制热转换速度快,并且冷却速度可以通过 调节直流电压进行控制,灵活方便;可冷却特定的电子元件,从而在微制冷领 域应用广泛;可快速进行冷热转换,从而达到其他制冷方式无法达到的效果; 虽然半导体制冷元件的制冷功率很小,但可以组成多级电堆,从而实现不同的 制冷功率。 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受到广泛的关注。美国人 g a u g l e r 在1 9 4 2 年提出了热管这一全新的概念。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因宇宙 航天器对传热元件提出的特殊要求,加之热管在节约能源方面所起的作用巨大, 使热管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得到快速的发展。2 0 世纪8 0 年代初,我国把热管 研究的重点转向节约能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上,相继研发了热管气气换热器、 热管余热锅炉、高温热管蒸汽发生器和高温热管热风炉等各类产品n 1 。随着科 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热管的应用范围已经从航天、航天器中的均温和控温, 第1 章绪论 扩展到了工业技术的各个领域,化工、能源、动力、冶金、电子、机械及医疗 等各个部门都已应用了热管技术乜1 。 根据热管研发的热管换热器具有优良的换热能力, 量较轻,体积偏小,工质在热管内循环无须消耗能量, 擦,无噪声,可靠性很高,易维修等特点。 正是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与热管技术的这些优点, 管散热型半导体冷箱。 1 2 半导体镧冷的研究现状 1 2 1 半导体制冷的应用研究 并且结构相对简单,重 无相对运动部件,无摩 本文创造性的研制了热 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很广,在低温生物学、超导技术、低温科学、 通讯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等工农业、医疗、科研、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 应用。目前,世界上半导体制冷技术已经有数十个项目正在进行中,还有无数 的新项目正在不断的研发之中口。5 1 。 半导体制冷技术最先应用在航天技术和军事领域,主要是对红外探测器, 激光器等光电元件的制冷,后来普遍应用到常用电子元件上。有研究表明,电 子元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可靠性及效率有所降低。要想提高电子元件的可靠 性及效率,那就要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降温,从而使半导体元件能够有效的工 作。这样,适用于小范围内冷却散热的半导体制冷就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像显 卡、电阻、电容、c p u 、晶体管、石英晶体等要求在恒温或低温下工作的电子 元件,就很适合用半导体制冷。 半导体制冷技术用来制作低温实验仪器,因半导体元件体积小,操作简单, 并且能控制在特定的温度下,可用来储存特定的试验物品。 对于空间很小,要求精度高的恒温槽,可以用半导体制冷元件制成,并能 使温度稳定达o 5 0 0 0 5 ,从而使装置的精度更高。 半导体制冷元件还可做成露点湿度计,其结构简单,精度高。经常用在冶 金、化工中对气体湿度的测定方面。, 半导体制冷在生物、医学方面应用也相当广泛。在生物实验时,常常要使 被观察的物体保持温度不变,且多数要求在低温的条件下。在显微镜载物台上 2 第1 章绪论 加装半导体制冷装置,就可以使温度控制在2 5 1 2 5 ( 2 范围内的某一温度下,精 度为士0 1 。医学上,应用更加广泛,做外科手术时,在对浅表的腔壁很薄 的小脓肿进行冷却麻醉时,可以用半导体制冷装置代替氯乙烷,这样更加安全, 方便。还可做成药用半导体冷藏箱,用来储存血清、药品、血液等,既安全又 方便。 半导体制冷技术还应用到空调器上。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都有半导体冷藏箱, 用来冷却饮料、水果、蔬菜等,并可在野营时携带,十分方便。 1 2 2 半导体制冷研究热点 目前,半导体制冷应用十分广泛,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很多机构都在研究 半导体制冷技术,并期待有新的突破。 。 当前研究的热点在半导体制冷材料上,因为半导体制冷技术很大程度要靠 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同时半导体制冷的效果又与制冷效率、制冷温差有关。而 这两者又都与材料优质系数有关,图1 1 是三者的关系图1 。 图1 1c o p - a t 关系图 上图中给出了不同z 值时,半导体制冷装置与机械压缩制冷系统比较后的 3 制冷系数 叩 第1 章绪论 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半导体制冷装置要想达到机械压缩制冷系统相当的制冷 效率,其材料的优值系数必须达到l o x x l o 一。所以,各国把半导体研究热点主 要集中在材料方面,希望通过对材料的改进,使得半导体制冷有更大的发展。 早在十九世纪初,德国科学家a l t e n k i r c h 就建立热电理论,表明优良的 热点材料必须要有较高的s e e b e c k 系数( s ) ,来保证良好的热电效应,较小的 热导率( 入) ,从而保留接点的热量,而高的电导率( 0 ) 来减少j o u l e 热损失, 即材料热电性能的优劣取决于热电优值z 口1 。表示如下式: z = s 20 入( 1 1 ) m o l e 阳1 等认为,减少声子传导率,即可大大提高半导体制冷堆的优值系数: 而b o f f 等提出,半导体制冷系数提高到2 0 以上,则其优值系数需提高到1 3 1 0 - 3 k 叫的水平。 然而,直到现在,世界各国所研究的半导体制冷元件优值系数仍然不是很 理想。例如,俄罗斯b a 兹hep 研究的结果为z p ( 3 0 3 5 ) 1 0 _ 3 k 一;z n 3 o 1 0 - 3 k ;美国的r c a 实验室j i m l 阳1 研究为z p ( 3 4 i 0 _ 3 k ;z n 3 2 1 0 _ 3 k ;英国通用电气公司g o l dc f f o d l n 们研究得到的是z p - 3 3 1 0 3 k 一; z n - 3 o x1 0 _ 3 k ;中国半导体研究所的研究为z p ( 3 3 3 5 ) 1 0 3 k ;z n ( 3 0 - 3 3 ) 1 0 一3 k 。 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才发现具有较高优值系数的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有了巨大的发展。科学家经过测试,发现b i s b t e 系固溶体材料的 热电性能相当好,然而,最近几十年,科学家对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并未有很大 突破。 现在,有三类典型的热电材料,b i s b t e 系,s i g e 系,p b t c 系合金1 。 b i s b t c 系的b i 2 t e 。的热电性能最好,他们适合在1 0 0 k - - 4 0 0 k 范围,并已经 被广泛应用。由b i 。t e 。组成的固溶体( - - 元b i 。t e 。- s b 。t e 。和b i 。t e 。- s b 。s e 。,三元 b i :t e 。- s b :t e 。一s b :s e 。) ,优值系数更高。s i g e 系材料也是很好的热电材料,特 别是在中高温温差发电中,现在采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热源的温差发电器中适 用的p ,n 型s i g e 系热电材料,其热电转换效率大致为7 n 羽。 还有几种新材料,如填充s k u t t e r u d i t e 化合物、低维热电材料、氧化物热电 材料等。s k u t t e m d i t e 就是指c o s b 。,是一种矿物,俗称方钴矿n 羽。在其晶胞的 孔隙中填入直径较大的稀土原子,热导率大幅降低。还有n 型b i - s b 合金材料, 优值系数很高,其中b i 筋s b 。在8 0 k 时的z 值可以达到6 5 1 0 _ 3 k _ n 钔。 第1 章绪论 总之,通过科学家的不断努力,定能找到具有良好优值系数的材料,让半 导体制冷技术飞速发展。 1 2 3 半导体镧冷置机构与性能 n 型和p 型半 缘陶瓷片 属导体 直漉毫源 一 图1 2 半导体制冷器结构示意图 半导体制冷器的发展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发展。上图1 2 为半导体结构示 意图,我们可以看到,半导体制冷器由许多p 、n 型温差电对,通过导线,用 串并联的形式,把这些温差电对连接成一个整体。 半导体制冷主要就是依靠热电堆,为了提高其性能,科学家们做了很多工 作,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宣向春等n 钉提出可在普通温差电偶对的p 、n 型电偶 臂之间淀积一层厚度适当的银膜,提高电偶对的制冷性能。陈振林等n 叼对多级 制冷器相关公式进行推导,并得出关于多级半导体制冷器的一些重要结论。 对半导体制冷器的性能研究与最佳工作状态的优化分析,科学家也做了深 入的研究。卢希红n 7 3 对半导体制冷器的电臂在稳态条件下温度分布情况进行了 数值分析;吴清丽n 踟将汤姆逊效应对半导体制冷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李 茂德n 钔分析了散热强度对制冷器的影响。 在国外半导体制冷的研究也达到相当水平。j g s t o c k h o l m 等科学家通过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侧,从热力学与传热学的角度对半导体制冷运行过程作了 深入的理论讨论,并研究电流、空气流量、热电材料的厚度及特性对半导体制 冷性能的影响;t a y l o r 乜妇建立半导体制冷设备在非稳态状况下温度场的简单模 型;u l r i c h 等n 们将半导体制冷与固态热离子制冷进行比较,并认为对于现有已 知的材料而言,半导体制冷更有效。 5 第1 章绪论 1 3 热管及热管换热嚣的研究现状 1 3 1 热蕾的研究及应用 热管做为高效的传热元件,应用的研究不断加深,热管市场呈现出兴旺的 形势。热管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口2 2 3 1 :在动力工程的核反应 堆中运用高温液态金属热管,航天飞行器里用高温热管来做热离子换热器和热 电发生器的重要部件,用高温热管对高温热能回收利用;在电子元件中,中温 热管运用很多,对集成电路冷却,用中温热管冷却涡轮机叶轮、发电机、电动 机等;而低温热管在医学方面冷却手术刀,对电子芯片、电脑c p u ,电路板, 显卡也有极好的冷却作用。随着热管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热管在工业、农业 等众多领域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 3 2 热鲁换热罱的研究及应用 当今社会,能源消耗不断增大,能源紧缺,各国都意识到节约能源与新能 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而热管以其优良的性能,组成热管换热器可以节约能源, 回收废热,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现在世界上对热管换热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应用到的场合很多, 大致有航天器、工业锅炉、暖通空调及电子元件等。 热管换热器应用在对航天器元件的均温、控温。太空中的飞行器面向太阳 的一侧备受高温,而另一侧则要面临低温的问题,致使飞行器的两侧温差很大, 可能高达3 0 0 。这样,就可能使航天器变形,造成重大损失,利用热管就可 以消除飞行器向阳面与被阴面巨大温差的问题,。 热管换热器可回收工业锅炉的余热嘶3 。工业锅炉产生的废气高达上百度, 利用热管空气预热器来回收废气的热量,这样不仅能够加热空气,做为助燃空 气使用,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空气预热器在热回收利用方面,应用广泛, 得到人们的好评。 热管换热器可对电子元件和仪器散热哺1 。电子元件大多比较小,并且放置 在壳体内,那就要求壳体内的电子元件的热量必须及时散出,从而使其有个良 好的工作环境,热管散热器以其高效,简单的特点,便可迅速的将能量释放到 6 第1 章绪论 壳体外。因此,对电子元件散热,热管散热器是首选。 热管换热器还应用在化学工程中心7 1 。化学反应时,往往有大量的热量释放 出来,那就要求热量快速的释放出去,这样才能维持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利 用热管换热器,便可把热量快速的传递出去,从而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既简 单又方便。 热管换热器还应用在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器上啪瑚1 。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 是一种高效的热水器,经过大量研究,已经得到普及。空调耗能备受关注,约 占建筑耗能3 0 , - 4 0 ,而空调系统中回风的热量或冷量大多白白浪费,因而通 过热管换热器,对回风系统的热量或冷量加以回收利用,能很好的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4 本文主要工作 目前,半导体制冷技术与热管换热器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工 程应用主要集中在高温环境下,对中低温环境下的应用还很少。鉴于此,本课 题主要是做实验研究,搭建实物模型,制作一台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冷箱样机, 在常温下,能够使样机的制冷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应用a n s y s 软件,对半导体制冷系统封闭空间的强制对流换热工况进行数 值模拟,从而使制冷系统内部温度场分布均匀、合理。 半导体制冷系统的最佳工作参数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要想确定半导体制 冷系统在一定环境下的最佳工作参数,在设计中是个难点,制约着半导体制冷 技术的应用推广。半导体制冷系统主要参数与冷热端的散热情况,电源的电压、 电流有关,通过深入的研究,找到确定最佳工作参数的途径,对以后半导体制 冷技术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目前对半导体制冷系统热端散热主要采用强制风冷散热,少数运用水冷方 式,而对于运用热管换热器对热端散热还是个空白,亟待研究。 因此,本文研究运用热管换热器,其由重力热管设计制作而成,对半导体 制冷装置的热端进行散热处理,加大换热效果,使半导体制冷效果更佳。 经过本文的研究,不仅能推动半导体制冷技术的产业化进程,而且为以后 热管换热器应用到半导体制冷系统中奠定基础,而且能够加快热管换热器的研 究应用速度,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7 第2 章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制冷技术理论 第2 章热管散热半导体制冷技术理论 2 1 半导体制冷技术概述 图2 - 1 半导体制冷原理图 半导体制冷系统就是用热电效率高的半导体热电偶对构成的。如图2 1 ,在 连接成电偶对的p 、n 极两端接通直流电源,接头处就产生了能量的转移。在上 面的接头处,电流的方向是由n 到p ,温度下降,吸收热量,便是冷端;下面 的接头处正好相反,电流由p 到n ,温度升高,放出热冷,便是冷端。转换直 流电的正负极,冷热端也随之转变,这就是半导体制冷的可逆性。 半导体制冷技术是新型制冷技术,它是建立在赛贝克效应、珀耳帖效应、 汤姆逊效应、焦耳效应和傅立叶效应的基础之上的。需要指出的是,塞贝克效 应、珀耳帖效应和汤姆逊效应是最基本的三个效应,表明了电能与热能相互转 换的直接可逆性,焦耳效应与傅立叶效应表明了热的不可逆性。 2 1 1 赛贝克效应 如图2 2 所示,赛贝克发现,当两种不同的金属a 与b 组成闭合的回路时, 假如两金属的接头处温度瓦与瓦不同,那么在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就 是赛贝克效应。其中温差电动势e ,两金属接头的温差丁= ( 互一瓦) 与金属温差 电动势率口满足以下关系:e = a a t 。 8 第2 章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制冷技术理论 2 1 2 珀耳帖效应 t i 图2 2 赛贝克效应示意图 t 2 1 8 3 4 年,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珀耳帖在实验中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当有 外部直流电通过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的闭合回路时,一个接头会放出热量, 一个接头会吸收热量,我们把这种放出或者吸收的热量叫做珀耳帖热。 图2 3 珀耳帖效应的示意图 如上图2 3 所示,为珀耳帖效应示意图。当系统接通电源后,冷端的热量就 会被转移到热端,从而导致冷端温度降低,而热端的温度就会升高,这便是珀 耳帖效应。这个现象起初没得到重视与应用,直到半导体制冷器的发明,才得 以应用推广。 系统回路中的电流方向决定了哪端吸收热量,哪端放出热量,热量与电流 之间的关系: q = 对 ( 2 1 ) 上式中,7 是指珀耳帖系数,它与温差电动势率有关,万= ( 一吃) 丁,喁和 是指组成回路的两种金属的温差电动势率。 珀耳帖效应是由于不同金属中自由电子数密度的不同,从而导致两种金属 9 第2 章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制冷技术理论 在接触时发生自由电子扩散,形成了与金属材料及温度有关的珀耳帖电动势。 珀耳帖热仅与相互接触的两种导体的性质、接头温度有关,而与导体另外 部分无关。当忽略焦尔热和热传导等不可逆因素的影响后,珀耳帖效应是可逆 的。 2 1 3 汤姆逊效应 珀耳帖效应被发现十几年后,汤姆逊发现了赛贝克效应与珀耳帖效应之间 的关系,而且从理论上进行了推导,并且预言还有第三种热电现象存在,这就 是汤姆逊效应。汤姆逊发现,当有电流通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均匀导体时,除了 会产生与电阻有关的那些不可逆焦耳热外,还伴随着可逆的热效应产生,导体 要从环境吸收或者放出热量,这就是汤姆逊效应。产生的这些热量就是汤姆逊 热量,由于这种效应在半导体中相当微弱,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图2 4 汤姆逊效应示意图 通过实验得出,单位长度的导体吸收或者放出的汤姆逊热与电流、温度梯 度的乘积成正比,即: j 个 d q r :玎兰 ( 2 2 ) d x 上式中:,【是指汤姆逊系数,当电流流向热端时,d t o ,t o ,d o o ,就 会吸热。导体的温差越大,汤姆逊现象就越明显。 2 1 4 焦耳效应 直流电通过导体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等于电阻与电流平方的乘积 1 0 第2 章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制冷技术理论 q j = 1 2 r = 1 2 型s ( 2 3 ) 在半导体制冷p 、n 电偶对中,p 、n 电偶对的一端是冷端,另一端是热端, 所以p 、n 电偶对两端存在着温差。同时电流在通过电偶臂时产生焦耳热,从而 局部的温度会上升,热量就由热端向冷端扩散。如果热量在p 、n 电偶对上达到 平衡,则热端传给冷端的热量可以用一维傅立叶方程来表示: 咏= 圭约+ 纬= 丢,2 尺+ k r ( 2 4 ) 2 1 5 傅立叶效应 、 傅立叶效应是指热量在单位时间内经过均匀介质,并沿某一方向传导,是 一种不可逆的热效应。其大小与垂直此方向的面积和这个方向温度梯度的乘积 成正比 q k = 芋( t h t c ) = 脚 ( 2 5 ) 上式中:k 、k 导体的热导率和总热导; t h 热端绝对温度; t 冷端绝对温度; 2 1 6 热电效应问的关系 塞贝克系数、珀耳帖系数与汤姆逊系数,均是表征温差电材料性能的重要 参数。但它们并非各自独立的量,其相互之间存在着某些关系。开耳芬做了这 样的假设:在温差电路中,如果存在着焦耳热和热传导等不可逆效应时,热力 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只可以适应于可逆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导出三 种温差电系数的关系啪1 。 以某一单位电荷围绕电路一周进行热力分析,从而推导三种温差电系数间 的关系。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当某一单位电荷围绕电路一周时,塞贝克电动势 e s 对这个电荷所做的功,一定等于这个电荷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的热量。假设电 荷q 从导体a 经过温度l 的接头到达导体b 再经过温度t h 的接头,再回到导体 a 时,那么塞贝克电动势对这个电荷所做的功就应该是: 第2 章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制冷技术理论 w :q e ( 2 6 ) s a o 电荷q 从导体a 经过温度t 的接头到达导体b 时,吸收的珀耳帖热是: q 1 = q 万a b ( t c ) ( 2 7 ) 同样,电荷q 从导体a 经过温度t h 的接头到达导体b ,放出的珀耳帖热是: 呸= 一g ( 乇) ( 2 8 ) 当电荷q 从导体b 经过温度l 的接头到达导体a 时,所吸收的汤姆逊热是: 丁 q 32 嵯f b q d t ,l 在导体a 中所吸收的汤姆逊热是: ( 2 9 ) p 。:玉f 口衍:一g 玉f 衍 ( 2 1 0 ) 2 秘一g 乞衍 q 1 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6 = 6 乃一6 砀+ 嚷( 一乙p ( 2 l - ) 假设温度t h 保持不变,将式( 2 1 1 ) 对温度求微分得: 口,:垒:红托一f ( 2 1 2 ) 62 蛩2 等+ 一f a ( 2 1 2 )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以上条件下,可逆过程中熵的总改变量应是零,即: 2 2 半导体制冷工况分析 厶= 等= o ( 2 1 3 ) 2 2 1 一般工况 半导体制冷器基本元件就是热电偶对,即把一只p 型半导体电偶臂和一只n 型半导体电偶臂连成热电偶,如下图2 5 所示: 1 2 第2 章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制冷技术理论 图2 5 半导体制冷器的基本兀件 1 冷端2 热端3 p 型电偶臂4 n 型电偶臂5 直流电源 把若干个这样的热电偶对串联在回路上,在传热方面并联就会构成一个半 导体制冷组件或称为热电堆。通过换热器使半导体制冷组件的热端产生的热量 不断散出,并保持一定的温度,而冷端放到一定环境中吸热,就可以使工作环 境保持一定的低温环境,实现制冷。 假设除冷源、热源与热电偶对之间有热量交换外,热电偶对与周围介质间 无热量交换,) g z , 冷端的制冷量q 应等于珀耳贴效应在冷端产生的冷量减去热 电偶对传入冷端的热量q 。即: 包一册一q 1 ( 2 1 4 ) 其中,口。、分别为n 型、p 型电偶臂的温差电动势率,t 为相对应的接 头绝对温度。口p 是正值,是负值,温差电动势率口用= 口p - - a 。 g 则可通过分析含有均匀内热源的等截面棒内温度场来确定。如图2 6 所 示: l 图2 6 含有均匀内热源的等截面棒 设棒长度为l ,截面积为4 ,棒两端的温度为瓦、 r e ,电导率为o t ,热导+ 率为五,电流为i ,除两个端面以外,棒的其他表面跟外界无热量交换,那么在 第2 章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制冷技术理论 稳定的工况下,对长度为出的微元体,其热平衡公式就应该为: 略2 哆 2 1 6 ) 式中,织微元体两端面处单位时间内导出和导入热量之差,单位w ; 鸩单位时间内微元体内产生的焦耳热,单位w 。 因: 、 嗥= 警出= 爵能罢) h 4 d 扩2 t d r , 式中,t 表示温度,而且: 、 哆= d ( 1 2 r i ) = 1 2 d r i = 1 2 石d r 所以微元体的热平衡方程可以表示为: 一2 ,a ,d 出2 z t 。= 丽1 2 边界条件为: t = t x = lc r :o = 则棒内的温度分布为: z 2 一( 乇一t c ) 乞x 。+ 互1 瓦1 2 x ( 单位时间内因温度梯度传入冷端的热量q 是: g 1 4 ( 筑= 三,2 南掣 ( 2 1 6 ) ( 2 1 7 ) ( 2 1 8 ) ( 2 1 9 ) ( 2 2 0 ) ( 2 2 1 ) ( 2 2 2 ) 上述公式对于p 、n 型半导体臂都适用。用字母p 、n 代替字母i 后,所有 公式就可用于p 、n 型半导体。那么单位时间内从两条臂传入冷端的热量为: 1 4 第2 章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制冷技术理论 土2 2 r 筹+ 暑 吖竽+ 竽k 乙) 亿2 3 , i 旯彳 五彳 ll , l ,l c , lpp刀刀lp 刀 令k :二l + 毒l ,灭:j 2 竽a + 半) ia ,r 和k 分别是热电对两臂的总电阻和 力a五a , pp hh p l i 总热导。那么: q 1 = 专,2 r + k ( 一乙) “ ( 2 2 4 ) 包= 口乃一三2 ,2 尺一k ( 乇一乙) ( 2 2 5 ) 一cchc | 输入电功率p 为: 户= ,2 尺+ 口( 砀一乙) , ( 2 2 6 ) 制冷系数g 为: 占牛哞一 泣2 7 , 2 2 2 量大制冷量工况及佳工作电流 由式( 2 2 5 ) 可看出,制冷量q c 是电流i 和冷端温度c 的函数,将此式对 电流i 求偏导,并且令导数等于零,那么就可得最大制冷量状态下的 ( 1 ) 最佳工作电流乇一( 单位a ) , q m a x:( 垒二垒兰尺 口丁 = 上 ( 2 2 8 ) 尺 ( 2 ) 最佳工作电压一( 单位v ) m 觚= 匆。0 r + 口( 毛一乙) = 口砭 ( 2 2 9 ) 1 5 薹卜 兄行 上能学 五p ,一“” 第2 章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制冷技术理论 ( 3 ) 獭八电切举p q 一( 旱位w ) p q m a x = 1 2 q 懈r + 口( 砀一乙) 乞一= 百g l - 乇乙 ( 2 3 0 ) ( 4 ) 最大制冷量q q c m 弧= 口名m 酞乙一兰,2 q m 觚r k ( 一乙) ( 2 3 1 ) ( 5 ) 制冷系数龟一 = 譬= 去h ( 瓦一等等) ( 2 3 2 ) 1 d 懈 上u 工c 2 3 半导体制冷系统散热方式 半导体制冷系统中,需要散热器把热端的热量换走,同时把冷端的冷量通 过热交换器,散发到半导体制冷空间中去。在工作过程中,热量不断的从冷端 转移到热端,假设热量不能及时从热端转移,热量就会在热端不断的积累,从 而导致温度升高,最终对制冷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口。 要想使散热器能够有效的工作,设计时必须要选择适当的散热温度,假如 接近环境温度,散热片温度跟环境温度相差不大,从而导致换热效果差,假如 选比环境温度高很多的,那就会使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系数明显下降。一般选 热端温度高于环境温度7 1 0 ,最高1 5 口刭。 半导体制冷系统的散热方式主要有:自然对流散热、强迫对流散热、液体 循环冷却散热、相变换热,及接触式导热散热等口3 1 。对于选取哪种散热方式, 要按实际情况而定,要看半导体制冷系统的结构,使用的环境。 自然对流散热就是散热器在无风情况下与周围空气的对流传热。而强迫对 流散热,则是在自然对流散热的基础上加装轴流风机,通过外力的作用,加大 散热器周围的空气流动,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强迫通风 散热同时要考虑很多附加条件,像翅片尺寸、结构、空气的流速等。j e s a r t e 等钔进行了流体动力学模拟分析与优化,计算出强制对流散热器的热阻约为翅 片散热器热阻的一半。对于液体循环冷却散热,常用的是水冷。水冷散热的效 1 6 第2 章热管散热型半导体制冷技术理论 果相当好,比自然对流高1 0 0 - 1 0 0 0 倍口副。水冷散热器一般由泵与散热器组成循 环回路,或将水箱分隔成很多区域,加强换热。还有些在半导体制冷系统中采 用空气对流散热与水冷散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循环换热啪1 。相变散热是利用 介质发生相变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相变散热主要适合在间 歇性工作场合中应用。其主要的应用是热管散热器,在半导体制冷系统中,热 管散热器可以到达相当理想的制冷效果。s b r i f f a t 等汹1 对半导体制冷系统中 采用相变热虹吸管散热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假如冷热端没有负载,最大温 差可以达到6 4 ( 1 4 4 v ,8 5 a d c ) 。张建成经过研究得出,热管散热器的散热 能力比翅片式散热的大很多汹1 。j e s a r t e m l 在半导体制系统的冷端,分别采用 普通的翅片散热器和相变热虹吸管散热器,经过分析两种散热器表面的温度场 分布情况,得出使用热虹吸管散热可以有效的提高热流在传热面的均匀性,从 而减小热阻,散热效果较更好。 经过以上对半导体制冷散热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热管散热 器的效果最佳,是理想的散热方式。 2 4 热管及其工作原理概述 热管由管壳、工质、起毛细管作用的吸液芯构成,吸液芯牢固地粘附在管 壳内壁上,并被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