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品贸易中的作用研究.pdf_第1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品贸易中的作用研究.pdf_第2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品贸易中的作用研究.pdf_第3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品贸易中的作用研究.pdf_第4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品贸易中的作用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撞筹霸落薯暴缨9 嗵气论文是我 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 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 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煎隰耳砬也日 lr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提要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飞速发展,于是技术创新逐步替代劳动力等传统 因素成为提升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首先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南北贸易模型、技术差距模型和发展中国家技术赶超 理论进行阐述,从国际贸易理论角度说明了技术创新因素在一国出口贸易中的重要作 用: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够扩大出口贸易规模;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出口产 品的国际竞争力。于是,本文通过中国技术创新与出口贸易实际数据对二者的现状及 关系进行分析,对技术创新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实际作用大小给予阐述。基于以上章 节,本文又结合我国1 9 9 7 2 0 0 6 的1 0 年间技术创新及其他影响因素和出口贸易增长 的现实,建立了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作用的计量模型。该模型通过二元回归法 对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本投入因素在促进 我国出口贸易规模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技术创新因素的作用不明显;资本投入和技 术创新因素在提高我国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作用,但作用还没有 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文章做出预n - 相比其他因素,技术创新最有可能成为我国将 来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提高的最重要来源。于是,为了缓解我国出口 贸易面临的压力,加强技术创新将成为重要的突破口。文章最后提出促进技术创新以 推动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性建议,主要包括: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政 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风险投资机制的完善三种方式解决出口贸易中的研发经 费不足问题;建立合理的专利保护体系;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 的发展:改造并发挥传统行业的优势。以上政策措施将会大大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发 展,最终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扩大出口规模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 目标。 主题词:技术创新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竞争力研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r e s e a r c ho nt h ef u n c t i o no f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t oc h i n a se x p o r t a b s t r a c t s i n c et h e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 - u pp o l i c y , c h i n a sf o r e i 弘t r a d eh a sg o n et h r o u g hap e r i o d o f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e c h n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i sb e c o m i n go n eo f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so fp r o m o t i n gc h i n a s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i nf 1 0 商辨t r a d e f i r s t l y , t h i sa r t i c l ed e s c r i b e s s o m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d et h e o r i e s ,i n c l u d i n gp r o d u c tl i f ec y c l et h e o r y , n o r t h s o u t ht r a d e m o d e l ,t e c h n o l o g yg a pm o d e l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c a t c h - u pt h e o r yi nd e v e l o p i n g c o u n t r i e s d i r e c t e db yt h e s et h e o r i e s t h i sa r t i c l ed e s c r i b e st h e r o l eo f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i nac o u n t r y se x p o r tt r a d e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c a ne x p a n dac o u n t r y s e x p o r tt r a d es c a l ea n di m p r o v e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s e c o n d l y , b a s e do nt h e p r e s e n td a t ao f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a n de x p o r tt r a d eo fc h i n a , t h ea r t i c l em a k e sa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a n dc o n f i r m st h a tt e c h n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h a sap o s i t i v ef u n c t i o ni n c h i n a se x p o r tt r a d e t h ef o r t hc h a p t e rc o m b i n e st h ed a t ao ft e c h n i c a li r m o v a t i o na n d e x p o r tt r a d eb e t w e e nt h ey e a ro f19 9 7a n d2 0 0 6o fc h i n aa n de s t a b l i s h e sam o d e lt ot e s t t h ef u n c t i o no ft e c h n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i np r o m o t i n ge x p o r tt r a d e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t h e f a c t o ro fc a p i t a lh a sac e r t a i nf u n c t i o no fe x p a n d i n ge x p o r tt r a d es c a l ea n dt h et e c h n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f a c t o rh a sa no b v i o u sf u n c t i o no ni t f o rp r o m o t i n gt h e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o f e x p o r tp r o d u c t s ,b o t hc a p i t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f a c t o r sw o r k t h e r e f o r e ,w ec a n p r e d i c tt h a t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i nf u t u r ei sm o s tl i k e l yt ob eo n eo ft h ei m p o r t a n t s o u r c e so fp r o m o t i n gc h i n a se x p o r tt r a d el e v e l e n c o u r a g i n g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e c h n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i n v e s t m e n tc a nn o to n l yc h a n g ec h i n a sp r e s e n te x p o r t g r o w t hm o d e ,b u ta l s ol i 9 1 1 t 饥t h ee x p o r tt r a d ep r e s s u r e sf r o mc h i n aa n do t h e rc o u n t r i e s f i n a l l y , t h i sa r t i c l ew i l lp r o p o s es o m er e l e v a n tp o l i c i e sa b o u tp r o m o t i n g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e c h n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 t h ep o l i c i e si n c l u d e :i m p l e m e n t i n gt a xp r e f e r e n t i a lp o l i c i e s i m p r o v i n ge f f i c i e n c yi nt h eu s eo ff i s c a lf u n d sa n ds e t t i n gu pas o u n dm e c h a n i s mo fr i s k i n v e s t m e n t ;s e t t i n gu pas o u n dp a t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s y s t e m :i n c r e a s i n gi n v e s t m e n ti nh u m a n c a p i t a l ;a c c e l e r a t i n g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i g h - t e c hi n d u s t r y ;, t r a n s f o r m i n g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i n d u s t r i e sf o rc o n t i n u i n gt op l a yar o l ei np r o m o t i n gt h ee x p o r tt r a d e e f f e c t i v ep o l i c i e sa n d m e a s u r e sw i l lg r e a t l yf a c i l i t a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a s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 u l t i m a t e l yb yr a i s i n gt h e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c o n t e n to fe x p o r tp r o d u c t s ,e x p o r ts c a l ec a nb e e x p a n d e da n de x p o r t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c a nb ep r o m o t e d k e y w o r d s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 ;e x p o r tt r a d es c a l e ;c o m p e t i t i o no f e x p o r tt r a d e ; r & d h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提要 目录 1 引言 i 1 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 2 论文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1 3 论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 4论文结构与写作目的。3 2 技术创新在出口贸易中作用的理论研究 2 2 2 3 3 我 3 1 4 3 2 2 3 人力资本因素 i i l 1 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3 2 3 我国技术创新及其他影响因素的现状 3 3 我国出口贸易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3 3 1 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3 3 2 我国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4 技术创新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实证分析 4 1 出口贸易规模实证分析 4 1 1 数据与指标说明 4 1 2 建立模型 4 1 3 结果分析 4 2 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 2 1 数据与指标说明 4 2 2 建立模型 4 2 3 结果分析 5 技术创新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建议 5 1 加大研发的经费支持力度 5 1 1 加大财政补贴,以实行税收优惠为主 5 1 2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5 1 3 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 5 2 建立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 5 3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5 4 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 5 5 通过改造继续发挥传统行业优势 3 0 3 2 结论:l :l 后记:! 1 4 参考文献。3 5 附录a 3 8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3 9 拇 拇 加 勉 砣 毖 毖 为 犸 弘 m 拍虹 弱 ” 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1 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引言 自1 9 7 8 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外贸易取得了 显著成果。到2 0 0 7 年底,我国进出口总值超过2 0 0 0 0 亿美元,达到2 1 7 3 8 亿美元, 比上年同比增长2 3 5 ,其中出口1 2 1 8 0 亿美元,增长2 5 7 。据海关统计,2 0 0 2 年 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 年在2 0 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w 与此同时,我国出口贸易中面临的国际、国内两方面压力也随之增加。国际方面: 伴随着我国大量低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销往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自它们的 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发达国家应对我国廉价劳动力等优势最 有效的方式。国内方面:中国以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出口贸易结构导 致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差异性、独特性不明显,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差。这就决定 了目前我国只是一个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另外,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使我国能 源的短缺问题日愈严峻。虽然从总量上看,我国能源的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基本能源的消费量占到了世界总消费的1 0 4 ,位于全球第二。但是各类能源的人均 占有量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很多。例如人均煤炭量、人均石油量和人均天然气量分别为 世界平均水平的4 2 5 、1 7 1 和1 3 2 。另外,我国能源产出效率极低。在绝对量上, 世界每公斤标准煤产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为1 8 6 美元,日本和法国分别为3 2 4 和 5 5 8 美元,而中国仅有0 3 6 美元。在相对量上,我国每吨标准煤产出效率仅仅是日 本的1 0 3 、美国的2 8 6 。最后,我国的个体劳动生产率还很低,第二产业能源消 费最多,但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0 0 3 3 、日本的0 0 5 6 。从上述数据的对比中不 难看出,能源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瓶颈,高投入、高消耗、低 产出、低效率的能源利用模式难以持续。 随着技术创新对当代国际贸易影响程度同愈加深,国际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知识 和技术的竞争。于是,世界各国都开始将技术创新视为提升本国出口贸易竞争力的最 有力武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面临的出口贸易压力主要原因在于整体技术 实力不强。因此,要真正提高我国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技术引进遇到重重障碍 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是我国实现贸易强国的根 本途径。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网站h t t p :w w w c u s t o m s g o v c i l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信息嘲h t t p :w w w s t a t s g o v o n 第l 页共3 9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1 2 论文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 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因此,加快我国出口产业的技术创新 步伐、推进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从而增强国内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我国出 口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 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我国出口影响因素的分析,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部分 是定性分析,定量研究很少。而本文则运用二元回归方法,选择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 两个解释变量,出口贸易规模和出口贸易竞争力两个被解释变量,从绝对量和相对量 两个角度来定量分析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大小,这是本文不同于其他文 章的地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 3 论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都介绍了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只是强调的程 度不同。而生产要素的内涵在新要素贸易理论中被扩大化了,技术变量被引入要素禀 赋模型,研发( r & d ) 的支出水平、科研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具体的创新数据用来 表示技术变量,以此强调创新因素对一国贸易模式的影响。迈克尔v 波斯纳 ( m v p o s n e r ) 的“技术差距论 也说明了技术在形成贸易比较利益方面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弗农( r v e r n o n ,1 9 1 3 ? ) 的“产品周期理论 认为贸易的首要因素是生产的 产品在技术上的差距。保罗克鲁格曼( p a u lk r u g m a n ) 的南北贸易模型则指出技术实 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的出口贸易竞争力水平,而所有的国家都处于一定的国际 技术序列之中,并且位置随着贸易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当代经济学家普遍认为, 除了各种传统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的成本和数量之外,商品生产主要取决于 组合这些生产要素的技术状况。以上国际贸易理论都说明了技术创新在促进出口贸易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一国实施通过技术创新发展出口贸易的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基础。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第2 章对技术 创新和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理论上的定性分析:第3 章用图表法对中国技术创新现状 和出口贸易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第4 章则运用e v i e w s 软件对 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 第2 页共3 9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1 4 论文结构与写作目的 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2 章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首先是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分 类阐述;然后是基于技术创新的国际贸易理论综述。第3 章是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及 其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包括出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结构和国家竞争 力现状以及与世界出口贸易的比较;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 投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基于上述现状的介绍,本文利用我国1 9 9 7 - 2 0 0 6 年出口 贸易和影响因素实际数据,对我国出口贸易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第4 章在理论与现状分析基础上,采用二元回归法对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额和出口产 品的国家竞争力中的作用大小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资本投入因素在促进我 国出口贸易规模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技术创新因素的作用不明显;资本投入和技术 创新因素在提高我国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作用,但作用还没有得 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我国要实现出口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的 稳步提高,就必须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实证选取的时间段仅为1 0 年,劳动力和人力 资本因素变化较小因而被看作常量,没有利用多元回归对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 的作用进行分析,这是本文不足的地方。第5 章提出促进技术创新以推动我国出口贸 易发展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本文希望通过相关政策性建议的提出,加快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提高我国技术 水平,最终实现出口规模扩大,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目标。 第3 页共3 9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2技术创新在出口贸易中作用的理论研究 2 1 技术创新定义与分类 2 1 1 技术创新的定义 技术创新理论源于经济学家熊彼特( j s c h u m p e t e r ) 于1 9 1 2 年在经济发展理论 中首次提出的创新理论。创新即把新的东西引入到经济活动中使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组 合,表现在五个方面:( 1 ) 使产品具备一种新特征或直接引入新产品;( 2 ) 引入一种 新的生产方法,可以是生产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新工艺,也可以是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 式;( 3 ) 开发新市场;( 4 ) 寻求一个半成品或者原材料新的供应渠道;( 5 ) 形成一个新 的工业组织形式。 目前,统一的技术创新定义还没有形成。其中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提出的定 义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它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一种新产品( 或者新工艺) 由最初的设想 到实际产生,最终真正应用于市场的整个过程,即设想的产生、研发、商业化性质的 生产和扩散等活动的集合。技术创新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技术创新两种:前者是指 通过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和条件,最后建立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并且费用更少的生产经 营体系的形成过程;后者是指从研究开发到狭义的技术创新,再到创新扩散的整个过 程。我国的傅家骥曾把技术创新定义为一种将生产要素转变为商品在市场上售出以实 现价值,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本质上讲,技术创新是一种不断追求进步、发展 和先进的理念,或者说是一种通过技术层面的变革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有效促 进经济增长的思维方式。 技术创新与发明创造又不相同。熊彼特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把发明创造( 包括科 技成果) 与技术创新的含义区别开来。他认为发明创造仅仅是一种新的概念或新的设 想,最多也就是一种试验品,即使它为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也 是如此。技术创新则是把发明创造或其他的科技成果引入到生产过程中,利用新的原 理生产出新商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导致生产过程出现了震荡效应,整个过 程才可以被称为技术创新。 2 1 2 技术创新的分类 2 1 2 1 从创新策略的角度分类 ( 1 ) 自主创新。企业通过自主力量进行技术研发,并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 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自主创新一般要求企业必须有非常雄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丰富 的技术成果积累,在所处行业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自主创新的企业只有一家,是率先 第4 页共3 9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i = l 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发明该项新技术( 产品) 的企业,而其他通过模仿去采用该项技术并生产该类商品的 企业都被称为模仿者。从我国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来看,除了一些企业或一些行业外, 技术创新的水平还是很差的。因此,自主创新应该是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应 该注意到的是完全搞自主创新还不太符合我国目前的企业发展阶段。 ( 2 ) 模仿创新。这种创新模式是指在创新型企业率先进行创新示范后,其他企 业通过合法手段引进该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但针对 我国目前的企业能力,这种创新方式也不太容易。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模仿能力低 是不断重复性引进国外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的主要诱因。因此,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 展就要做到先高水平的模仿,然后再在模仿中进行自主创新。事实上,模仿创新才是 目前我国大部分外贸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真正途径。 从日、韩等国的发展轨迹看,模仿创新是新型工业化国家追赶并超越发达国家技 术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该种途径可以提高一国的技术水平,并使之较快地实现自主 创新的发展模式。通过模仿创新,企业可以渐渐培育出一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才,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的比例,最后形成以自主创新为主的企业发展模 式。 ( 3 ) 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 或高校) 合作来实现技术创新的一种模式。合作者是互补或竞争关系,创新的成果和风险由合 作双方共同分享和承担。不难看出,这种创新方式可以把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结合起 来,各方则在合作中获取利益和发展。 2 1 2 2 从创新对象的角度分类 ( 1 ) 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指一种产品在技术层面发生变化后,作为一种新的 商品出现,其中包括服务内容的创新,如服务模式的改良、类型的增多和效率的提升 等。 ( 2 ) 工艺创新。工艺创新是指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的较大改进,包括新的工艺、 新的企业组织和管理模式等。工艺创新在技术创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生产 效率、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都具有直接的影响。 2 1 2 3 从创新强度的角度分类 ( 1 ) 渐进创新。渐进创新的前提是技术的基本原理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它是 一种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现有技术进行相应改进,从而导致的连续性技术创新。这 种类型创新的特点是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基本不产生影响。 ( 2 ) 完全创新。完全创新的前提是利用新的技术原理进行创新。它在一段时间 内能够引起本国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化,因此这种创新模式的难度很大,一般都伴随着 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须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作为坚实的基础。 第5 页共3 9 页 首都经济贸易丈学硕上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2 2 高技术的定义 高技术( 1 l i g h t e c h n o l o g y ) 这一概念最初出现于美国,它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而产生。2 0 世纪8 0 年代,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进一步加剧,这一概念 才开始逐步被我国的经济科学界、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认识。 直至目前,不同政府部门和学术领域对高技术一词的理解存在很大区别。我国政 府部门将其定义为: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对发展经济、增强国防实力都起先 导性作用的新技术的集群。而经济学界则普遍认为:高技术是建立在最新科技成果的 基础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等能够产生巨大影响,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或 者可以最终形成一种产业的新技术。岬 2 3基于技术创新因素的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到新古典,再到当代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a d a ms m i t h ,1 7 2 3 1 7 9 0 ) 和大卫李嘉图 ( d a v i dr i c a r d o ,1 7 7 2 1 8 2 3 )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劳动的积累,重点强调劳 动生产率在一国的国际贸易中起到的作用,即如果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 它的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从而使该国在出口贸易中享有绝对或相对优势,最终物质 财富增加。但是这一理论却很难解释发生的事实:2 0 世纪5 0 年代韩国和加纳实际人 均国民收入基本持平,且都很低。但到了9 0 年代初期,韩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成了加 纳的8 倍。即使我们将人力资本因素考虑进去,这一巨大差距存在的原因仍然很难说 清楚。 古典经济学建立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1 9 世纪7 0 年代以后,世界主流经济学开 始逐步向新古典经济学转变,代表人物是埃利赫克歇尔( e l if i l i ph e c k c h e r , 1 8 7 9 1 9 5 2 ) 和伯尔蒂尔俄林( b e r t i lc o t t h a r do h l i n ,1 8 9 9 1 9 7 9 ) 的赫一俄要素禀赋论 ( h o 模型) ,以及里昂惕夫( w a s s i l yw l e o n t i e f , 1 9 0 6 ? ) 的“里昂惕夫反论”。这种 理论彻底抛弃了古典经济学所信奉的劳动价值论和对劳动生产率的分析,取而代之的 是三要素论和对各种生产要素差异性的分析,它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土地、资 本三种要素共同创造出来的。 二战以后,在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当代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其 中“新要素贸易理论 把生产要素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把知识和技术作为变量引入到 要素禀赋模型中,其中反映技术变量的主要指标为研发人员的数量和研究水平、研发 ( r & d ) 的支出水平和具体的创新数据,它重点强调了创新在贸易模式形成过程中作 用。迈克尔v 波斯纳( m v p o s n e r ) 的“技术差距论认为技术在形成比较利益的 魏心镇等:新的产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3 年版。 第6 页共3 9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国际贸易格局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技术领先国在国际市场中才能在技术密集 型产品的出口上占有比较优势。弗农( r v e r n o n , 1 9 1 3 ? ) 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更是 将产品技术上的差距视为贸易产生的第一因素。技术的创新、模仿、扩散和转移过程 决定着南北贸易的模式,而产品的周期主要受这一过程的制约。保罗克鲁格曼( p a u l k r u g m a n ) 的南北贸易模型提出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处于国际技术的序列之中,技术 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出口产品竞争力。 当代经济学认为,商品生产除各种传统生产要素如资本、土地和劳动的绝对数量 与使用成本外,更取决于对这些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 减少对稀缺经济资源的利用,并且可以在一定的生产要素规模下实现多样化的品种和 最大化的产出。熊彼特在1 9 1 2 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经济的增长过程 就是经济体从一种均衡向另一种均衡转变的过程,虽然其他因素如战争、自然灾害等 有时能够打破原有均衡,但对于整个经济本身,只有创新才能真正打破原有的均衡并 产生新的均衡,即创新使经济增长得以实现。 2 0 世纪5 0 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派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进行了测算,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 e d w a r dfd e n i s o n ) 和索洛 ( s o l o w ) 。索洛在对1 9 0 9 - 1 9 4 9 年的4 0 年间美国私营非农业企业的实证分析中发现: 这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其中资本和劳动两种因素对这种增长的解释能力 只有1 2 5 ,而技术进步的解释能力高达8 7 5 。后来又出现了舒尔兹 ( t w s c h u l z 1 9 0 2 ? ) 的人力资本理论,罗默( r o m e r ) 和卢卡斯( l u c a s ) 的新经济增长 理论,这些理论都认为技术进步才是推动一个经济体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经济增长会 导致一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2 3 1 技术差距贸易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在其论文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 1 9 6 1 年) 中研究了发 达国家内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结构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贸易理论:国家 之间的技术差距是决定各国商品流向和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他同时认为,发达国家 之间在各种生产要素的禀赋等方面条件差别不大,a 国出现的发明和技术变革,在一 定时间内对b 国来讲,拥有一定的该工业制成品生产的垄断优势。正是这一优势决定 了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商品流向和贸易结构。 上述优势将会一直持续到由此引发的b 国同种类型发明和技术变革实现了对a 国的成功模仿,或者a 国的发明者将技术的专利使用权或生产该新产品的特许权转让 给b 国,此时该项技术的国别差距消失。 波斯纳把世界各国在工业领域中的技术差距现象看作国际贸易产生的决定性因 素。即虽然两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大致相同,但某些原因使得一国同其他国家相比,在 第7 页共3 9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特定领域中享有技术比较优势,那么该国应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工业制成品。 t o - t 1a 国在生产新的产品 t l - t 2b 国国内产生需求,于是b 国开始进口a 国生产的新产品。一 t 2 - t 3b 国开始生产这类新产品,但仍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所以继续 从a 国进口但总的进口量有所下降。 t 3 一b 国停止从a 国进口该产品。 t l - t 3a 与b 国的技术差距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产生。 。 、 7 t o j t 2 昭t | r n 丽出寓 图2 1 技术差距模型 该理论表明:第一,技术的领先国家如果能够有效地防止同类产品被模仿,技术 优势和利益将会持续很长时间。第二,两国技术和市场差异性越小,需求的时滞越迟 缓,国际贸易的产生也就越早,那么贸易发展的速度就越快。第三,证实了在国际贸 易中新的材料、工艺和设备对贸易有着重要作用。该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 为没有深入分析技术差距在不同国家产生、消失的原因是什么,规模究竟有多大等问 题。 该模型得出一个结果:所有国家都处在一个技术序列之中,而且排序并不是永恒 的。发达国家要想持续地保持自身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比较优势,就必须 技术创新,而且创新的进程倘若减慢,后发国家与自己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将会面 临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巨大挑战,甚至会使其国内的福利状况急剧恶化。因此,发达国 家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技术创新活动保持自身在经济、贸易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 2 3 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是由弗农( r v e r n o n ) 在1 9 6 6 年首先提出来的,后来经过了威尔斯 第8 页共3 9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 l o u i s e t w e l l s ) 、赫希什( h i r s c h ) 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该理论从生产产品的技 术变革出发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循环状况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制成品经历五个阶段: 0 a - - - - 新生期。这是新产品的研发阶段。在该阶段有大量的研发费用和大批的科 学家、工程师的熟练劳动被投入,但生产技术还不太确定,而且成本高、产品少。发 达国家由于占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都很丰富,因此在这方面具有垄断优势。 a b 一一成长期。经过一段时间,生产技术得到确定并且逐渐成熟,国内的消费 者也开始接受了这一新产品,于是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就开始模仿生产该新产品,随 着需求的增加,生产规模也得到扩大,这表明新产品进入了成长期。这一时期新技术 还没有扩散到国外,创新国家仍然拥有比较优势,不仅拥有国内市场,而且打开了国 际市场。 b c 一一成熟期。新产品进入成熟期的标志就是:生产技术已经完全成熟,批量 生产也达到了适度规模。这一时期,生产技术开始向国外扩散,外国生产厂商模仿生 并生产该类新产品,生产者不断增加,竞争开始出现。 c d 一一衰退期。当国外的生产能力达到可以满足本国消费者需求的时候,新产 品就进入了衰退期。于是,产品被高度标准化,创新国家失去了原来的竞争优势,出 口量出现减少。 d 点以后一一让与期。创新国家完全失去新产品的比较优势,变成了净进口国, 此时新产品进入让与期。 以上分析可见,由于技术在不同国家间的扩散,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不断 改变。技术的创新和新产品的出现都是在美国,然后传递并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最 后才到了发展中国家。 贾金思,姚东旭,濮晔新编国际贸易通论,首都经济贸易h ;版社,2 0 0 5 年 第9 页共3 9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上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o 2 3 3 南北贸易模型 图2 2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和后来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丰富 了南北贸易理论的内容,于是技术创新因素开始被用于解释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赫尔普曼( e l h a n a nh e l p m a n ) 和格罗斯曼( g r o s s m o n , s i ) 于1 9 9 1 年发表了文章 质量阶梯与产品周期,用技术创新因素去解释南北贸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他们 通过建立动态均衡模型,说明了南方国家的技术模仿和北方国家的技术创新之间的关 系。观点如下:由于北方国家拥有生产素质很高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机器设备,因此技术 创新一般发生在北方国家,而南方国家只能通过进口北方国家的创造出来的新产品时 进行模仿,二者的创新和模仿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种动态均衡。北方国家的不断创新 使得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市场垄断地位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但南方国家的有效模 仿完全能够打破这种态势,主要是利用天然的劳动成本优势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直到北方国家的另外一个技术创新活动开始,这种循环就形成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创 新引发模仿,而模仿又反过来刺激了创新,双方都可以沿着这一质量阶梯不断上升。但 是,由于北方国家在研发上使用更好的资源,导致北方国家的创新速度远远高于南方 国家的模仿速度,较大的技术缺口就产生了。其中克鲁格曼的模型假设有两个国家, 分别生产一系列产品,分别在某些产品的技术上有垄断地位,随着国内技术的外溢,两 国各自比较优势增强,技术差异也在扩大。 该理论模型揭示了一个道理,即技术创新因素对各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越来越 大,各个国家在参与贸易竞争时,技术创新能力绝对不能忽视。每个国家所处位置影 响其贸易实力。该理论得出的结论是:发达国家创新技术使贸易优势得到持续;发展 中国家可以靠技术模仿缩小差距,从本国工资率和生产率的提高中获取经济效益,改 第l o 页共3 9 页 首都经济贸易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技术创新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 善本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和竞争力。该模型将技术创新对各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深 入探讨,但未对发展中国家如何赶超进行分析。 2 3 4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赶超理论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其一系列的文章中指出赶超战略就是通过扭曲产品 和要素的价格,计划制度替代市场机制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达到发达国 家水平。广义上,赶超战略是落后国家( 地区) 在经济和技术都非常落后的情况下, 政府的一种有长远意义的宏观战略规划,本质上就是强调赶超意识,而不是通过什么 方法赶超领先者,实现后来居上。多年来“赶超 ( c a t c h i n g - u po rc a t c h - u p ) 这个词 在相关的文献中出现的非常多,描述的是模仿者与创新者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和位置 上的先后,即模仿者不断缩小与创新者的技术差距,并最终赶上甚至超过创新者。 技术赶超包括技术追赶和超越两个阶段。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过程看,一般 经过了技术依附、追赶和超越三个基本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被看作准备阶段。发 展中国家在该阶段主要以技术有一定的初步发展为基础,积极寻求技术发展的新方式, 就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指发展中国家基于技术追赶,依赖技术创新摆脱发达 国家的技术控制,改变技术相对落后的不利态势,占有独立自主的先进技术。韩国学 者l i m 和l e e 认为,模仿国的技术赶超包括三种不同的模式:路径跟随型、路径跳跃 型和路径创造型,后两种称为技术跨越。根据我国经济学家陈德智的理解,技术赶超 主要因素是管理、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知识和制度,国家应该根据这些因素在 本国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从南方国家的角度考虑以上两个模型对研 究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发展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两个模型的结论都表明:发展中 国家通过技术引进缩小差距,从生产率的提高中获取更大的经济和贸易效益,同时从 贸易条件的改善中获得间接的经济和贸易利益。看起来,这两个模型似乎为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恒久的方式技术引进。但这两种模型 同时也暗示了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即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使上述条件一直是成立的,那 么也就不可能仅仅通过技术的引进来持续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差距。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要想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重视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首 先,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本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加。但是存在一个制约因素:技术转移 的控制权实际上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速度和所引 进技术的先进性都受到直接的影响。发达国家一定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出现与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