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城中村发展问题研究——以上海市九星村为例.pdf_第1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城中村发展问题研究——以上海市九星村为例.pdf_第2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城中村发展问题研究——以上海市九星村为例.pdf_第3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城中村发展问题研究——以上海市九星村为例.pdf_第4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城中村发展问题研究——以上海市九星村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改革开放3 0 年来,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 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张,那些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村庄, 逐渐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半包围,但是在建筑景观、人口构成、经济特征、 行政管理、生活方式等方面仍与城市社区存在着明显差异,成为城市的孤岛,这 就是本文所研究的城中村。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城市化能否顺利推 进,城市综合竞争力能否进一步提升,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 建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城中村问题放在我国工业化、快速城市化和经济社会体制转型的大背 景下,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角度进 行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层面来研究城中村的演变形成,揭示其形成的经 济和制度原因;通过对目前城中村改造现状的分析,从城中村发展与城市关系及 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在城中村改造基础上,调控经济、社会和村民共 同发展,通过完善现有土地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协调改造参与主体间利益、 壮大村一级组织经济实力和完善城中村村民安置模式,最终实现城中村自身发 展,为城中村问题的科学合理解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探寻科学的理论依据和 可操作的改造途径。 最后,以九星村这一上海典型的城中村为例,通过对其改造和发展过程的研 究,分析九星村在旧村改造和在改造基础上寻求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 其相应的对策,为在城中村改造基础上实现城中村发展问题研究及实践提供有益 的参考。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城中村改造,城中村发展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v i l l a g ew i t h i nc i t yi sap a r t i c u l a rp h e n o m e n o ni nu r b a n 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i nc h i n a a st h e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t ot h eo u t s i d ea sw e l la st h eq u i c k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s p r e a d , t h ef o r m e rv i l l a g ei n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a r e ah a sg r a d u a l l yb e e n t o t a l l yo rp a r t l ye m b r a c e db yb u i l d i n gd i s t r i c t h o w e v e r , v i l l a g ew i t h i nc i t y , w h i c hh a s b e c o m et h es e p a r a t e di s l a n di nt h ec i t y , i sg r e a t l y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o r i g i n a lc i t yi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s c e n e r y , c o n s t i t u t i o no fp o p u l a t i o n ,f e a t u r e so fe c o n o m y ,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 a n dl i f e s t y l ea n ds oo n i nt h ep a s tf e wy e a r s ,t h ev i l l a g ew i t h i nc i t yh a sb e c o m et h eo u t s t a n d i n gp r o b l e m w h i c hi sg r e a t l yr e l a t e d 、析mt h es p r e a da n dq u a l i t y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 i tw i l ld e c i d e w h e t h e rt h ec o m p e t i t i o nc a p a b i l i t yo fac i t yc a nb e e ni m p r o v e d ,w h e t h e rac i t yc a n r e a l i z e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 w h e r ec h i n a su r b a n i z a t i o nc a nb es m o o t h l y b r o u g h tf o r w a r dt o ,w h i c hw i l li n f l u e n c et h eb u i l d i n go fh a r m o n i o u sc i t ya n ds o c i e t y t h i sp a p e r , b a s e do nt h e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f r o mt h ea n g l eo fe c o n o m i c s , a n a l y z e s 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o fv i l l a g ew i t h i nc i t y a n dt h ep r e s e n tc o n d i t i o n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p r o b l e m sa n dc a u s e s t h ev i l l a g ew i t h i nc i t yh a sg o tm o r ea t t e n t i o n s f r o mg o v e r n m e n t ,v i l l a g ep e o p l ea n dr e s e a r c h e r s ;t h e ys t u d i e dt h i sp o i n tb a s e do n e c o n o m i c s ,s o c i o l o g ya n ds c i e n c eo fc i t yp l a n n i n g b u tt h er e f o r mi sn o te a s y ;i tw i l l n o to n l yf a c et h eo w n e r s h i pc h a n g i n go ft h ec o l l e c t i v el a n d ,b u ta l s ow i l lf a c et h e p r o b l e ms u c ha sc a p i t a ll i m i ta n dt h eb e n e f i t sc o n f l i c ti nt h er e f o r m a n ds oo n i nt h ee n d ,w et a k et h ej i u x i n gv i l l a g ea sa l le x a m p l e 。w er e s e a r c ht h ep r o c e s so f i t s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nt h eb a s i co ft h e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a n a l y z e st h e p r o b l e mi nt h i sp r o c e s sa n di t sm e t h o d w eh o p et op r o v i d eu s ef o rf u r t h e rs t u d ya n d p r a c t i c eo fv i l l a g ew i t h i nc i t y k e yw o r d s :v i l l a g ew i t h i nc i t y ,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l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躲斗铋、 1 其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 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砷燎、 冲年1 月2 弓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年月 日 第1 章绪论 1 1 问题的提出 第1 章绪论 法国著名农村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在著名经典著作农民的终结中指出,“2 0 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在2 0 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家 提出的主要闽题”,在2 0 世纪,“较之工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的缓慢发展可以给 人一种安全稳定、千年均衡的印象,与工业的狂热相对照,农民的明哲适度似乎 是永恒的:城市和工业吸引着所有的能量,但乡村始终哺育着恬静美满、安全永 恒的田园牧歌式梦幻 ,而工业化和城市化打破了原有的平静,震撼和改变了整 个社会结构。 相较于西方的工业化带来的经济飞跃发展,中国的步伐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 国家。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了飞速的发展。中 国的城市化也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3 0 年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美国著名的经济 学家斯蒂格利茨( e s t i g l i t z ) 也认为,2 1 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两 件事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 迅猛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已经到达了世晃城市化进程的两倍,但与世界 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 0 0 2 年 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 5 ,中等收入国家为6 2 ,低收入国家为3 0 ,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 0 ,到2 0 0 0 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水 平低1 2 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4 0 个百分点。这种城市化水平可 以说是滞后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家竞争力的增强。因此,国家将大力推进城市 化,统筹城乡均衡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美国著名学者诺瑟姆( r a y m n o r t h a m ) 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 形曲线,并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将城市化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较 低、发展较慢的初级阶段;人口向城镇迅速积聚的中期加速阶段;进入高度城市 化以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又趋缓甚至停止的后期阶段。在初始阶段,城市化水平 达到1 0 就表明城市化进程开始启动,该阶段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低于 2 5 ,城市发展缓慢,经历的时间长,区域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状态;在加速阶段, 第1 章绪论 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3 0 以上,农村人口开始大量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快速 增加,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 0 7 0 , 工业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当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6 0 以上 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城市人口增长处于稳定的发展时期。我国目前的城 市化正处于从“起始阶段”向“加速阶段”过渡的转轨时期,属于“城市病 高 发的时期。 正是在这样一个过渡时期里,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扩大,那些地处城乡结合 部的村庄,逐渐被城市建成区包围或者半包围,但其在建筑景观、人口构成、经 济特征、行政管理、生活方式等发面与城市社区有着明显的差异,成为城市中的 “孤岛”,形成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有的现象城中村。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城市化能否顺利推 进,城市综合竞争力能否进一步提升,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 建的一个关键问题。 1 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我国特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长期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中村形成的体制原因, 城中村问题成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目前,国外学者对中国 城中村问题的专业研究基本没有。但是西方在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城市化进程中, 也出现了具有类似于城中村特征的城市问题,特别是美国在1 9 5 0 年代之后出现 的城市蔓延,拉美及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民窟等现象。 这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产生的机制与我国的城中村形成原因存在根本 上的不同,但是通过对这些世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已有研究,我们仍能从 中得到解决我国城中村问题的有益思路。 1 2 1 城市化理论 1 8 6 7 年西班牙工程师赛达( a s e r d a ) 在其著作城镇化基本原理一书中 首先使用了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城市化) 这一概念。1 8 实际中叶的工业革命是城市化发 展和变化最快的时期。工业革命始于英国,工业化带动了英国的城市化发展,在 英国工业革命的带动下,法、德、美等国家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化发展 使这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速度大大加快,新兴城市不断涌现。 最早的西方人口城市化理论研究,起步于对城市发展进程的历史分析,影响 较大的是m 韦伯( m w e b e r ) 的名著1 9 世纪城市的兴起,主要论述了西方城 市如何随工业化进程而兴起。以城市化命名的专著最早问世于2 0 世纪初,例如 2 第l 章绪论 杜德( d u t t ) 等人的迁移与城市化,着重考虑人口的城乡分布、城市发展和 工业化的相互关系。韦尔斯( 呲) 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主要研 究了城市化造成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工业革命使人口大量在城市集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布局混乱,建筑 质量低劣,安全和卫生条件恶化。1 9 世纪中叶,英国城市尤其伦敦和一些工业 城市出现的种种问题迫使西方学者展开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发展方向的研究和讨 论。英国霍华德( e h o w a r d ) 的田园城市和勒柯布西埃( l ec o r b u s i e r ) 的现代 城市是两种典型的城市发展的探讨。虽然田园城市的理论过于理想,但其强调的 城市化在地域空间上必须保持低密度,生活应该回归绿色自然的分散思想,对于 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土地的利用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勒柯布西埃的现, 代城市理论则认为城市必须集中,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城市采用大量的高层 建筑使人口集中,而交通等问题则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现代城市思想体现了土 地集约利用的思想,城市规模的扩展不是摊大饼式的发展,而是走内涵发展的道 路。 1 2 2 城市蔓延 城市蔓延现象最早出现在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大部分学者认为城市蔓延 是城市化区域向未城市化地域的不相称的扩张,其特征是城市边缘大面积高容积 率和建筑密度住宅的开发使城乡间的界线日趋模糊。近年来,由于西方国家的大 都市带的发育趋于成熟,城市蔓延作为大都市内部空间现象的一种,其可能产生 的后果,特别是经济、社会、环境后果越来越受到城市发展研究者的关注。研究 者( r e a le s t a t er e s e a r c hc o r p o r a t i o n , 1 9 7 4 ;e w i n g ,1 9 9 7 ) 特别关注政府与城市蔓延 的关系,他们发现政府对于城市蔓延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欧美国家的城市蔓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蔓延过程则要剧烈得多,传 统城郊乡村面临毁坏,取而代之的是更有利、更高强度的土地利用方式。国外学 者对中国大城市的蔓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美籍华裔学者张庭伟在城市蔓延 中的土地市场驱动力与政府角色:以中国为例中,将中国城市蔓延的原因总结 为三个因素:土地市场、新税收规则下的地方政府出租土地的意愿以及经济改革 后地方分权,比较深刻得解释了我国城市土地空间失衡的原因。 1 2 3 城市边缘带 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 h a r b e r tl o u i s ) 是目前公认的最早提出城乡结 合部地带概念的学者。他在1 9 3 6 年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研究柏林城市地域结构 第l 章绪论 时发现,某些原属于城市外围的地区,被城市的扩展所侵吞,成为市区的一部分, 他将这一地域称为城市边缘带。安德鲁斯( a n d r e w s ) 在1 9 4 2 年提出乡村一城 市边缘带的概念,它包括路易斯所说的城市边缘带,认为这才是整个城乡过渡带。 普莱( r g p r y o r ) 于1 9 6 8 年根据安德鲁斯的思路,明确定义“乡村一城市边缘 带,即这是一种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联系建成区与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 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 围的农村地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c a n t e r 首次把将城乡边缘带的传统形态学研 究与城市建设周期、地理理论及社会资本相联系,探讨城乡边缘带的空间结构及 演变机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c a n t e r 和w h e a t l e y 又开始注意到传统城乡边缘 带研究已经不能适应地区的功能变化,于是提出了新的视点和方法:( 1 ) 城市边 缘带不能只理解为城市地域内的一种独特景观类型,它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 独特区域,其特征既不像城市,也不同于乡村,土地利用具有综合性;( 2 ) 应从 多方面研究城乡边缘带的演变,特别注重城乡边缘带人口和社会特征的城乡过渡 性。 2 0 世纪8 0 年代末期,西方学者注意到东南亚地区发生的快速城市化与西方 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有很大的不同。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化发生于人口高度密集的城 市间的乡村地区,无须经历大规模的城乡迁移过程,造就了一种特殊的城乡边缘 地带,称之为“d e s a k o t ar e g i o n ”。m c g e e 和g i n s b u r g 在以我国东南沿海城市深 圳市龙华镇为例的研究中指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存在典型“d e s a k o t a ”区域。 d e s a k o t a 模型与本文研究的城中村既有相似又有区别。两者均为城市快速蔓 延的产物,均存在农业活动与非农活动的混合现象;区别在于d e s a k o t a 区域是 延伸于城市之间的带状区域且范围较大,位于城市之间,而城中村是独立的呈点 状分布的小村落且规模较小,是城市的一部分。 1 2 4 贫民窟 联合国人类居住规划署将贫民窟定义为以低标准和贫穷为基本特征的高密 度人口聚居区。在发展中国家,贫民窟泛指非正式的居住地,城市贫困在这些地 区体现得极为明显。尽管有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土地占有权安排、不同的建筑结 构,但过度拥挤、不安全的居住状态,以及缺乏干净的水、电、卫生设施和其他 基本生活服务是大多数贫民窟所共有的特征。贫民窟之所以存在,取决于一系列 因素,如高速增长的农村城市移民、日益恶化的城市贫困和不安全的土地占 有权,以及全球化,其中农村人口大规模进入城市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据统计, 2 0 世纪5 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下降了约2 卜3 0 。城市中可能 的经济机会驱动着农村贫困转移到了城市。相对于迅速而又庞大的农村城市 4 第l 章绪论 移民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体系却无法适应这些新的人v i ,这就加速了贫民 窟的形成甚至扩大。 贫民窟与城中村两种现象形成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但两者在景观特征、人 口特征、社区特征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解决城中村问题可以从国外改造贫民 窟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得一些启示。 1 3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城中村问题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成为关系到城市发 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越来越多的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甚至历史 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城中村。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 的逐渐提高,国内学者对城中村的研究是由宏观到微观、从片面到全面不断深入。 1 3 1 关于城中村的定义 城中村研究的初期,众多学者都曾就城中村问题给出定义。田莉( 1 9 9 8 ) 将 其称为“都市里的村庄,方明( 1 9 9 9 ) 称其为“都市村庄”,敬东( 1 9 9 9 ) 称其 为“城市里的乡村”,从房庆东( 1 9 9 9 ) 开始称其为“城中村 。张建明( 1 9 9 8 ) 认为城中村是“位于城乡边缘地带,一方面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也享有城市的 某些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还保持着乡村的某些景观,以及小农经济思 想和价值观念的农村社区。;郑静( 2 0 0 0 ) 认为城中村是“城市边缘地区乃至城 市内部,普遍存在的农村自然居住聚落现象”;李钊( 2 0 0 1 ) 认为“城中村是指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将一些距新、旧城较近的村庄包入城市建设用地 内,这些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就是城中村。;李培林( 2 0 0 2 ) 认为城中村 是存在于城市与村落之间的混合社区;李俊夫( 2 0 0 4 ) 认为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城乡结合部,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半包围的、没有或仅 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李诚( 2 0 0 5 ) 认为城中村不仅是空问概念,更是社会经济 概念,它是指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所保留着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人员身份及 管理方式等方面依然传承农业社会特点的农村聚落点。 上述对城中村的定义,虽然在表述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的实质内涵却是基 本一致的。 1 3 2 关于城中村的类型 研究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城中村的类型进行了多种划分。张建明( 1 9 9 8 ) 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将城中村分为基础设施优越型、集体经济实力型、 5 第l 章绪论 土地资源充足型。陈怡、潘蜀健( 1 9 9 9 ) 根据城市与村庄相交接的形态特征把城 中村划分为全包围型、半包围型( 相交型) 、外切型、飞地相邻型、相离型、内 切型。李立勋( 2 0 0 2 ) 从空间位置、发育程度角度出发将城中村划分为成熟型、 成长型、初生型。李培林( 2 0 0 2 ) 将城中村划分为处于繁华市区、已经完全没有 农用地的村落;处于市区周边、还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处于远郊、还有较多农 用地的村落。王福定( 2 0 0 3 ) 认为城中村分为旧村古貌、空心村和农民新村三种 形式。龚兆先( 2 0 0 4 ) 依照城中村的自然形态将城中村分为自然元素占主导性比 例的自然型和建筑、道路占主导性比例的建成型两类;依照城中村在城市市域生 态布局中的重要性将其分为在市域生态布局中占重要地位的生态型和占次要地 位的非生态型。李津逵( 2 0 0 4 ) 依据深圳城中村的由来将城中村分为城市出现之 前本地农民的村落、城市建设中本地市区耕地农民的就地集中安置区和原住民面 向外来低收入阶层的廉租屋区。 1 3 3 关于城中村的特征 研究者对城中村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景观特征。大部分的研究者都认为城中村的景观特征就是“脏、乱、差”。 但是,也有学者指出某些城中村依然保留了较好的景观和农村村落风貌,例如王 福定( 2 0 0 3 ) 在研究村庄改建模式时举例宁波市镇海区的金华村。 社会特征。主体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但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很少,流动人口 集中,人口职业构成复杂,治安混乱,社会问题多( 张建明,1 9 9 8 ) 。居民文化 程度不高,缺乏现代化意识,小农思想严重( 杜杰,1 9 9 9 ) 。外地人与本地人由 于语言、收入、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交往较少,关系比较淡漠( 刘伟文,2 0 0 3 ) 。 经济特征。城中村是一类特殊的社区,因而经济发展也有其区别于其他地域 的特征,产业结构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建设征地的补偿是城中村集体经 济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 2 0 0 7 ,周新宏) 。城中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村集体 分红、出租屋收入以及小规模的商业和服务业等( 郭艳华,2 0 0 2 ) 。 功能特征。王福定( 2 0 0 3 ) 指出城中村在城市中仍承担着居住功能。对于城 市的暂住人口居住问题的解决,城中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李津逵( 2 0 0 5 ) 指出 城中村具有控制深圳的运营成本、降低创新产业和人才进入深圳的门槛、为构建 和谐社会搭建基本前提的功能。 1 3 4 关于城中村的形成机制 张建明( 1 9 9 8 ) 认为城中村形成“焦点在土地,原因在规划管理,结症在体 6 第1 章绪论 制。李立勋( 2 0 0 1 ) 将城中村的形成归结为城乡二元体制和政策所形成的城乡 二元发展格局,而社会调节系统的局限则成为城中村形成的社会原因。林培林 ( 2 0 0 2 ) 对城中村形成的经济、制度机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城中村这种特殊 的建筑群体和村落体制的形成,是农民在土地和房屋租金快速增值的情况下,追 求土地和房屋租金收益最大化的结果 。 1 3 5 关于城中村的改造 不同专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中村提出各自的改造政策。城市规划 专家的改造政策侧重于从技术角度出发,地理学者、经济学者、社会学者侧重于 从城中村的类型出发,研究改造的模式,并进行制度的设计。田莉( 1 9 9 8 ) 建议 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及早改造城镇附近村庄,制定城中村法规,完善社会保障。 敬东( 1 9 9 9 ) 建议对城中村建设景观进行改造,从分散、设施不足、居住环境差 的传统农村聚落,转为有序、设施完善、环境宜人的现代化人居环境,流程为“拆 迁补偿重新安置”。闫小培,魏立华,周锐波( 2 0 0 4 ) 等学者提出了城 中村改造的新思路:构建“政府村民开发商”的利益均衡机制以改造物 质环境,治理支持和教育补偿以改造村委会及村民,城乡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和 补偿方式的多样化,城中村空间改造及功能重塑的多样化改造模式。闫小培,魏 立华( 2 0 0 5 ) 认为城中村是目前最为合适的城市低收入人口居住模式,建议在存 续前提下进行转型,提出原位改造低收入廉租房社区的改造思路。刘军民,黄惠 ( 2 0 0 5 ) 在西安市城中村问题及改造探讨中,提出走政府、村集体、开发商三位 一体的道路,并调整人口政策,成功地将农民变为市民。 1 4 论文研究的视角与思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摊大饼 式 的扩展模式使得城中村问题成为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政府也开始重视并对其实施改造。目前阶段政府对城中村的改造主要集中在空间 和物质形态的转变上,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贫富差距和城乡差别进一步拉大,城中村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解决的难度也 越来越大。城中村的改造不能仅仅局限于空间和物质形态的改变上,在城市持续 发展的前提下,城中村的改造更应该将经济、社会、文化、物质形态等各个方面 综合改造作为其改造目的,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城中村问题已经关系到中国城市 化能否顺利进行,城市综合竞争力能否进一步提升,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而影响到和谐城市、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应该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 7 第1 章绪论 发,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城中村问题,从微观机制上入手研究城中村形成的经 济和制度原因,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城中村实现自身发展面临的难点并提出相应 的对策,将市场手段和政府调控结合起来解决城中村问题,使得市场这只“看不 见的手 在城中村寻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发挥基础的资源配置作用,同时利用政府 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调控以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效率和公平。 8 第2 章城中村问题的成冈和影响分析 第二章城中村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分析 2 1 城中村概念的界定 城中村问题是和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依据美国学者诺 瑟姆的观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可以概括为一 条稍被拉平的s 形曲线,并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 化,将城市化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级阶段; 人口向城镇迅速积聚的中期加速阶段;进入高度城市化以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又 趋缓甚至停止的后期阶段。当城市化的进程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个阶段时,由于 城市化的速度快于城市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的速度,就会出现许多城市病。按照 上述理论,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从“起始阶段 向“加速阶段 过渡的转轨时期, 即城市病的高发时期,城中村问题也正是出现在这个时期。 我们将城中村的概念界定为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者城乡结合 部,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半包围的、没有或者仅有少量农用地,居民基本“非 农化的村落,村内居民以原村民为主,却同时聚集了数倍、数十倍于原村民的 外来人口。从形态上,我们将城中村分为三类:一是位于繁华市区,己完全没有 农用地的成熟型村落;二是处于市区周边,仍有少量农用地的扩展型村落;三是 处于远郊,留有较多农用地的初生型村落。 本文研究的城中村主要是第一类和第二类,位于城市周边,被城市包围或者 半包围,保留农村体制,使用集体土地,留有少量农用地,农业已不是村民的生 活来源,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势的行政村落。 2 2 城中村形成的原因 城中村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分析其形成机制,城乡 二元结构被看作是城中村产生的根本原因,日益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是城中村形成 的直接原因,经济利益驱动是城中村形成的内在因素,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廉租房 屋需求激增是城中村形成的客观原因。从经济学角度来综合分析城中村形成的各 种因素,我们可以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来进行分析。 ( 一) 从宏观层面来看,制度方面的原因是城中村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2 0 世纪5 0 年代,发展经济学家、区域经济学家以及经济理论家将研究目光 9 第2 章城中村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分析 投向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现代化道路,发现世界上的发展中国 家普遍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1 9 5 4 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书中提 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一般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是在 经济发展中因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自然形成的,虽然城市产业比农村产业先进,但 因为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城市对农村的经济辐射又能带动农村经 济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被城市产业逐渐吸收,从而可以使二元结构相互 转化。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起步较晚,农业人口又 占绝大多数,城乡二元体制成为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推进重工业优先发展 战略而实行的一系列城乡隔离政策,也正是因为如此,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城乡 二元体制不仅存在时间漫长,而且表现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殊性。由于 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使得我国城乡之间在户籍制度、粮食供给制度、教育 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剩余制度等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的体 制安排,也正是这种制度原因,使得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消费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剥夺了农民的发展权,使得农民从 一出生就处于社会的劣势,没有机会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针对城中村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城乡二元体制,我们在下面进行具体分 析: 一、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土地制度,实行的是城市 土地国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相较之下,城市土地在制度上明显比农村土地更 具优势,实现了土地作为一种资本的市场化管理;农村土地实行的集体所有制则 是为了给农民提供生存手段。正是因为这种二元制度,使得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 中土地需求大量增加时,政府只能通过征用农村集体用地,将集体土地变为国有 土地,再来满足城市用地需求的增加。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土地的价值骤然上 升,使得村民、政府、开发商之间在土地问题上展开了博弈,并由此引发了一系 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在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上,通过农业户口与非 农业户口两种制度对户口进行管理,并以法规的形式对户口迁移进行了严格的规 定。正是因为这种二元管理体制,使得农民与非农民之间有着天生的差异,处于 竞争的劣势。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户籍制度开始松动, 大量农村人口开始涌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但是二元户籍制度始终因为其背后的 福利等改革的社会成本过高而没有突破性改革,城乡居民之间的身份壁垒并没有 完全打破,另外,城市也没有完全接纳这些涌入城市人口的能力。尤其是在城中 村问题上,城中村居民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在物质形态上实现了城市化,但 l o 第2 章城中村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分析 是由于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城中村村民在就业、子女上学、医疗、养老保险等方 面仍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差别。 三、城乡二元行政管理制度。这种城乡有别的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居 委会和农村的村委会这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上,居委会对城市居民的管理费用主 要来源于国家,但是村委会对农村的管理则是来源于村集体。目前很多城中村在 改造过程中已经完成了从村委会向居委会的转变,但是由于其公共建设经费仍来 源于村集体,居委会对于城中村的管理仍是停留在表面,村民仍旧习惯于传统的 村委会管理模式。但是随着城中村与城市联系越来越紧密,城中村问题越来越复 杂,这种村委会式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其自身的发展。 四、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针对非农业人口, 而农村人口所能享受的社会保障却是贫乏甚至是空白的。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 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社会保障行政法规的颁布和法律的保障,已经在城市 逐渐建立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劳动保险、失业保险、残疾保障、社会福利 保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在农村,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层次低、范 围窄、社会化程度低,农民长期依赖于传统的家庭保障形式和土地保障形式,以 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也仅在农村小范围实行。正是由于这种城 乡福利制度的差别,严重限制了农村城市化进程。这种社会保障的缺失对城中村 居民来说成为其身份转换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在缺乏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土地变 成为城中村居民赖以生存的关键资源,它承担的福利保障功能大于生产功能,对 村民来说,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 除此之外,城乡二元的公共投资体制和教育体制同样也成为制约城中村彻底 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这种严格的、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是在 特殊经济时期实行的一种没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延续至今,造成经济社 会在地区、人际之间的不均衡发展,贫富差距扩大,将农民一生下来就固定在极 低水平的生活状态下,剥夺了农民的发展权,使得农民无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 成果。因此,当城中村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城市包围的同时却依然保留着农村形态, 城中村居民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发展机会,导致城中村居民无法真正融入 到城市中。 从宏观层面来分析城中村的形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的扩张是城中 村形成的直接原因。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出现的,城市化又促进了工业化 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达到一个 新的水平,城市化随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一方面体现在人口向城市聚集,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体现在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化,城市地域范围显 第2 章城中村问题的成冈和影响分析 著扩张。市区中的非农业人口由1 9 7 8 年的1 7 1 4 5 万增长至1 9 9 9 年的3 8 8 9 2 万, 增长率为1 2 6 8 4 ,城市人口所占比例由1 9 7 8 年的1 7 9 增长至1 9 9 9 年的 3 0 9 ,2 0 0 0 年后,城市化程度进入加速阶段,2 0 0 2 年城镇人口增加到5 0 2 1 2 万人,城镇化水平是3 9 1 ,比改革开放之初的1 9 7 8 年分别增加了3 8 5 0 0 万人 和2 1 1 7 。2 0 0 6 年3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 0 0 5 年全国l 人口抽样调查主 要数据公报显示,2 0 0 5 年1 1 月1 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 3 0 6 2 8 万人,居住 在城镇的人口5 6 1 5 7 万人,占总人口的4 2 9 9 ,即城市化率达到4 2 9 9 :与第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 7 7 个百分点。同时, 我国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1 9 8 0 年,全国只有2 2 3 座城市,其中1 5 座城市人口超过1 0 0 万;到1 9 9 9 年,有6 6 7 座城市,其中3 7 座人口超过1 0 0 万。 在城市规模扩张中,土地成为重要资本,那些位于城郊的农村逐渐被吞并, 农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正是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使得那些被城市包围 或者半包围的农村在地理空间位置上与城市紧密接触,而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又 使得其无法割断与农村的联系,这些农村便成为我们所说的城中村。因此,城市 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因此带来的城市规模的扩张成为城中村形成的主要外部推 动力。 ( - - ) 从微观层面来分析城中村的形成过程,经济利益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土地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 的重要资本,那些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城市包围或者半包围的城中村,由于其优越 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其土地拥有和城市土地几乎相同的经济绩效。 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教育体制的作用,使得 城中村居民不能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不能分享城市化带来的成果,不能享 有城市居民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便仍旧是城中村居民主要 的经济来源和基本的社会保障。由于城乡二元制度的不同,城中村所拥有的诸如 。宅基地”和“自留地 等政策决定了城中村村民可以在这些土地上几乎不受任 何约束限地建造房屋,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存在,使得这种现象得不到 很好的监管。在巨大经济利益和松散管理体制的双重作用下,城中村居民将建造 房屋作为其重要的经济来源,将私人住宅商品化,将非市场化的土地权益转化为 市场化的租赁收益,最大限度地谋取城市土地地租收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发展出现差异性,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 衡,同时,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壁垒出现了松动,大量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选择涌入城市。根据我国2 0 0 0 年的人口普查,全国流动人 口有1 2 0 1 7 万人,其中进城农民占到7 3 ,达到了8 7 0 0 万人。以深圳为例,1 9 8 9 1 2 第2 章城中村问题的成冈和影响分析 年深圳“暂住人口超过1 0 0 万人,到2 0 0 5 年登记暂住人口1 0 2 6 万,1 5 年里 增长超过了1 0 0 0 万。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教育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术等原 因,大多从事于建筑、交通、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行业,这也就决定了他们 收入水平处于较低层次。任何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是离不开这些大量的外地廉价 劳动力,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城市系统并不完善,缺乏接纳这些外来劳动力的基 础设施,受土地资源、资金的限制,政府一时无法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足够的廉 价住房。因此当城市发展所需的大量廉价劳动力涌入城市的时候,这部分外来流 动人口的居住问题便成为这两者之间矛盾的首要表现。此时,城中村所提供的廉 租屋便成为这部分外来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居住的最佳选择,这种情况也导致了 城中村无序的和脱离城市规划的迅速发展。因此,城中村向低收入的外来流动人 口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廉租屋市场,这也成为城中村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 2 3 城中村对城市的影响 我国学者对城中村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 0 年代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 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中村问题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 政府的高度重视,众多专家学者将研究目光投向城中村问题,试图从城市规划学、 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角度对城中村问题进行剖析,并得出必须对城中村进行改 造的结论。专家学者主要从城中村在经济、社会、制度等各个层面对城市的负面 影响入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城中村进行改造的思路和对策。但是任何事 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城中村的存在同样具有其积极和值得肯定的一面。因此, 从正反两个角度出发来研究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才能够更全面的掌握和解 决城中村问题。 2 3 1 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消极影响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城中村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我们将从经济、社会和环 境这三个层面来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消极影响。 ( 1 ) 经济层面。 大量的城中村位于城市建成区内或者城市周边,占用了宝贵的城市建设用 地。城中村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拥有极高的商业开发价值, 同时由于城乡二元制度的存在,使得城中村居民将土地作为其重要的收入来源和 主要的社会保障,任意搭建,私自扩建住房,对土地利用毫无规划而言。随着城 第2 章城中村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分析 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一方面是紧缺的城市建设用地,另一面却 是城中村土地利用的任意性,这就造成了土地利用的不经济,土地价值得不到充 分体现。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巨大,但是城市用地极为稀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 制约了我国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城中村的存在造成了城市土地利用的不经 济。 ( 2 ) 空间环境层面。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及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城中村存在严重的建设无 序性和任意性。城中村居民任意扩建住房,侵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