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专业论文)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美国为例.pdf_第1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美国为例.pdf_第2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美国为例.pdf_第3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美国为例.pdf_第4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美国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 s t r a c t ab s t r a c t wh e n 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 s i n t o a c e r ta i n s t a g e , t h e g ro w t h o f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t h e e c o n o m y , r e fl e c t e d i n t h e re v o l u t i o n a n d t h e a d j u s t m e n t o f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 i s m o re i m p o r t a n t th a n t h a t o f t h e e x t e n s i o n o f t h e e c o n o m y . c o n s u m p t i o n s t r u c t u re i s n o t o n l y t h e m a i n b r a n c h i n c o n s u m p t i o n a r e a s , b u t a l s o a n i m p o r ta n t p a r t in s o c i a l r e p r o d u c t i o n . i t i s i m p o r t a n t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e c o n o m y t o s t u d y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c o n s u m p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 t h e t h e s i s t a k e s t h e u . s .a a s t h e m a i n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 t h e s e c o n d a n d t h e t h i r d c h a p t e r s e p a r a t e l y a n a l y z e s t h e e v o lu t i o n o f c o n s u m p t i o n s t r u c t u re a n d in d u s t r i a l s t ruc t u re o f t h e u .s .a , a n d r e a c h e s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c o n c l u s i o n s : i n t h e c o n s u m p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a s p e c t , t h e p r o p o rt i o n o f e x p e n d i t u r e o f a m e r i c a n h a b i t a n t s o n f o o d s a n d c l o t h is fa l l i n g d o w n , t h a t o f h o u s i n g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i s m o r e s ta b l e , w h i l e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e x p e n d i t u r e o n s o m e s e r v i c e s e c t o r s , s u c h a s f in a n c e ,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m e d i c a l s e r v i c e s , i s r i s i n g . i n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s p e c t ,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v a l u e a n d e m p l o y m e n t o f t h e f i r s t i n d u s t ry a r e d e c l i n i n g ;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v a l u e o f t h e s e c o n d i n d u s t r y i s d e c l i n i n g , a l t h o u g h t h e r e w e r e s o m e fl u c t u a t i o n s ,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e m p l o y m e n t o f t h e s e c o n d i n d u s t ry i s a l s o d e c l i n i n g ; w h i l e t h o s e o f t h e t h i r d in d u s t ry a re r i s i n g . i n i n t e r n a l s t ru c t u re o f t h e s e c o n d i n d u s try , t r a d i t i o n a l i n d u s t r i e s , s u c h a s s t e e l a n d i r o n i n d u s t ry , a u t o m o b i l e in d u s t ry , 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n d u s t ry g i v e s t h e w a y t o h i g h - t e c h i n d u s t r i e s , s u c h a s i n d u s t r i e s 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e q u i p m e n t s , c o m p u t e r s , a e r o s p a c e in d u s t r y , b i o -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d u s t ry ; a n d t h e h i g h - t e c h i n f i l t r a t e s i n t o t r a d i t i o n a l i n d u s t r i e s , g iv e s t h e y a n o t h e r o p p o r t u n it y t o l i f e . i n t h e t e r ti a ry i n d u s t ry , t h e i n c re a s e o f t h e t e r t i a r y i n d u s t ry i s m a i n ly p r o m o t e d 勿 f in a n c i a l in s u r a n c e i n d u s t ry a n d b u s i n e s s s e r v i c e i n d u s t ry , t h e f o r c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w h o l e s a l e a n d r e t a i l t r a d e a n d t r a n s p o r ta t i o n a r e w e a k e n . a ft e r t h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r e v o l u t i o n o f a m e r i c a n c o n s u m p t i o n s t ru c t u r e 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 t h e f o r th c h a p t e r f o c u s e s o n t h e p o s i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w o o f t h e m . t h e p a p e r 二 吻 u s e s u n i t r o o t t e s t, c o i n t e g r a t i o n t e s t a n d g r a n g e r t e s t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we e n t h r e e i n d u s t r i e s a n d u ab s t r a c t c o n s u m p t i o n , t h e n t o m a k e r e g re s s io n e q u a t i o n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re l a t i o n s , t h e r e s u l t o f p o s i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i n d i c a t e s t h e c o n s u m p t io n s t r u c t u r e i n d e e d h a s i m p a c t s o n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uc t u re. a t l a s t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s u l t o f p o s it i v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o u r c o u n t r y s s p e c ia l d e t a i l s , t h e t h e s i s p u t s f o r w a r d s e v e r a l s u g g e s t i o n s : t h e fi r s t i s t o s t r e n g th e n t h e f u n c t i o n s o f o u r g o v e rn m e n t , t o r a t i o n a l i z e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c o n s u m p t i o n ; t h e s e c o n d i s t o p r o m o t e t h e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e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c o n s u m p t i o n h o t p o i n t s ; t h e t h i r d i s t o d e v e l o p t h e t h i r d i n d u s t ry r a p i d l y t o s a t i s f y t h e c o n s u m p t i o n s t r u c t u re ; t h e f o r th i s t o t r a n s f o r m o u r c o n s u m p t i o n i d e a s p o s it i v e l y , a n d d e v e l o p s c re d i t c o n s u m p t i o n k e y wo r d s : c o n s u m p t i o n s tr u c t u r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r e v o l u t i o n g r a n g e r t e s t i i i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 缩印、 扫描、 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有权提供目 录检索以 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赵晚14 ) 叼 年 牛月 7 s 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解密时间:年月一日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 一 炭一 一 下 丁万万厂 下 丁_一 二_ ! 内部 5 年 ( 最长5 年,可少于5 年) 秘密*1 0 年 ( 最长1 0 年,可少于1 0 年) 机密2 0 年 ( 最长2 0 年,可少于2 0 年) 赴芍t!t卜tt.之.1、之县电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己 经注明引用的内 容外, 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 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赴晓2 z u o 7 年 浮月 y c 日 引言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产业结构正在发 生深刻的变化。 发达国家为了 抢占 全球经济的制高点,在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竞 争优势的同时,通过国际生产网络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 发展中国家也 利用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己经证明, 在现代的经济增长中,谁能抓住经济内 涵 上的增长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这一关键问 题,谁就能在激烈的世界竟争中处于 领先地位。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其自 身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但关于产业结构变化 的原因,很多学者把它归结为由市场需求决定。市场需求包括有消费需求、 投 资需求和净出口,但在这里,市场需求主要是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如下: 消 费需求是指一定时期人们对产品和服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市场总需求中 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消费需求中, 政府需求仅占 1 0 % - 1 5 % ,居民 消费占 总消 费 的8 0 % 左右, 构成了 消费总量的绝大部分,因此主要考虑居民的消费需求。 从投 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来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十 分明显,但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投资和经济增长就不会长久。这样投资 需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而其自身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 持续动力。出口消费需求是作为直接消费品被国外居民消费的。总而言之, 只 有居民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消费需求在产业结构变动和优化升 级中起着主导性的促进作用。 2 0 0 3 年, 我国 人均 g d p首次 突破了 1 0 0 0 美元,2 0 0 6 年,我国的人均g d p 进一步增加到1 9 7 0 美元左右,这表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总体小 康阶段。 而从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发展经验上看, 人均g d p 在 1 0 0 0. 3 0 0 0 美元的 阶段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该阶段整个国 家的 居 民收入和消费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消费结构开始明显升级。王子先以 世界银 行 1 9 9 9 年世界发展指标和 2 0 0 0 年世界发展指标为依据, 选取其中人均 g d p 处于1 0 0 0 美元与3 0 0 0 美元之间的3 2 个样本数据,对之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显示:在这一阶段,居民用于吃、穿的消费支出比重明显下降,用于住、行 引言 和文化娱 乐等的消费 支出比 重总体显著上升。 。 同时随 着 经济的 发展,国民 收入 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因此,笔者想要通过实证来研究 消费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如果消费结构变动能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动, 应如何引导消费来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本文是以美国为例来进行实证分析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与其 他国家相比, 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美 国现阶段 “ 三二一”的三次产业结构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后工业化阶段特点的最 优产业结构。因此,美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经验已经成 为世界各国 研究和效仿的实例。虽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的经济相 比 有天壤之别。但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的发展历程, 可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 供成型的经验。 二、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 (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多种统计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分别对美国历年的消费结构和产 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 分析研究。首先统计分析了 美国消费结构和三次产 业的变化情况以及三次产业内 部的具体变动情况,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上, 更进一步运用计量的方法来 研究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 析所得的结论,再结合我国 具体的情况,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 二) 论文结构安排 在基本内 容和结构安排上, 本文共分为四章,主要内 容如下: 首先是引言,阐述了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以及相关 的文献综述。 第一章是消费结构的演变,首先阐述了消费结构的有关概念,然后以美国 为例,对美国 1 9 5 9 - 2 0 0 5年的消费结构变化规律进行了 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随 着人均收入的增加, 美国居民的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第二章是产业结构的演变,首先阐述了产业结构的有关概念,然后以美国 为例, 对美国的三次 产业之间的演变以 及三次产业内 部的变化进行了 统计分析, m王子先: 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的趋势、比较及启示,求实,2 0 0 6 年 引言 得出以 下结论: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都在下降;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 比 重总体上也是下降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是上升的。 第三章是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运用 a d f检验、协整 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根据 检验结果, 得出各产业和消费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 确实有影响。 第四章是美国经验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我国的具 体情况,从消费结构的角度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三、文献综述 有关产业结构的 理论起源于西方,但关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 理论却没有明确的在西方经济学界提出,只是分散于有关的理论当中,相关的 理论包括有: ( 一)配第一 克拉克定理 配第一 克 拉克定 理( p e tt y - c l a r k e l a w ) 是 揭示 经济发展过 程中 产业结构变化 的 经验性学说。 早在1 7 世纪, 英国 经济学家威廉 配第 ( w i l l i a m p e t t y ) 就已 经 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产业重心将逐渐由 有形物质的生产转向无形服务 的生产。1 6 9 1 年, 威廉, 配第通过对从事农业、 工业、商业人员的收入进行调查 发现:工业往往比农 业的利润多,而商业比工业的 利润更多, 并得出一条结论: 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劳动力人口将先从农业转向 工业,进而再转向商业和服 务业。 。 英国经济学家科林, 克拉克 ( c o l i n c la r k ) ( 1 9 4 0 年)在威廉. 配第的研究成 果之上,并依据费希 尔 ( a . c x b . f i s h e r ) 1 9 3 9 年提出的 三次产业分类法,搜集和 整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国际间的比较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以下结 论: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 从事农 业的人数相对于从 事制造业的 人数趋于下降, 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 人数趋于下降。 ” 克拉克认为,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随 着人均国民 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 威廉。 配第著,陈冬野译:政治算术,商务印书馆,1 9 7 8 年。 c o l i n - c l a r k e :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e c o n o m i c p ro g r e s s ( t h e t h i r d e d i t i o n ) , g a r l a n d p u b l i c a t i o n , 1 9 5 7 , p 4 0 5 - 4 0 6 . 引言 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小,而第二、 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 重相对来说就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 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 重相对越大, 而第二、 三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 重相对越小。克拉克认为 他的发 现只是印 证了 配第在1 6 9 1 年提出的观点而已, 故后人 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 第一克拉克定理。 克拉克对其本人总结的规律提出了两点解释,一是需求因素,二是效率因 素。关于需求因素,克拉克认为, “ 随着人均收入的 增加, 对农产品的 相对需求 一直在下降, 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降,而后让位于服务业。 ” 他还指出, 如果把服务 业只限于对消费者的 服务, 那么相对于其他产品,服务 业不会表现出很高的边际需求。但是,若把服务业扩大到包括为企业提供的服 务,那么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服务业的相对需求将是上升的。克拉克认为 除了部门间需求有差别外,部门间效率差别也是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按 照克拉克的观点,不同部门存在不同的生产率,制造业的人时实际产品总是比 同一个经济中其他部门的人时实际产品以更大比例增长,因此, “ 制造品相对需 求的下降将会导致该部门就业劳动力比例的下降:甚至当制造品相对需求增加 时,我们仍然可以 一般地预期,在该部门的长期劳动力比例是下降的” 。 农业 劳动生产率除原始社会外也显示了持续上升的趋势, 但是通常没有制造业劳动 生产率上升得那么迅速,因此缓慢上升的生产率与持续下降的相对需求结合一 起,导致农业劳动力比 例持续下降。当然,服务业的 效率也同样得到巨 大的改 善,但由 于社会经济生活对服务业的各个部门的需求比生产率增加来得更为迅 猛,因而服务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例相应的迅速提高。 ( 二)库兹涅茨法则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 史密斯“ 库兹涅茨 ( s i m o n s m i t h k u z n e t s )是美国当代 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 ( 1 9 6 6 , 1 9 7 1 ) 在继承了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 变化进行了 分析研究, 从而深化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方面的 研究。 库兹涅茨把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称为农业 ( a部门) 、工业 ( i 部门)和 服务业部门( s 部门) 。 然后,库兹涅茨从经济增长总量出发, 对5 0 多个国家的 c o l i n c l a r k e :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e c o n o m i c p r o gr e s s ( t h e t h i r d e d i t i o n ) , g a r l a n d p u b l i c a t i o n , i 9 5 7 , p 4 9 3 . 4 9 4 . c o l i n - c l a r k e : t h e c o n d i ti o n s o f e c o n o m ic p r o gr e s s ( t h e t h i r d e d i t i o n s g a r l a n d p u b l i c a t io n , 1 9 5 7 ,p 4 8 5 . 引言 截面数据和长期历史数据做了统计回归,考察了 结构变动在不同总量增长时点 上的 状态, 经过研究得出 如下结论均 二 1 . 农业部门( 即第一产业) 实 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 个国民 收入中的比 重同农 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的比 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的 过程。 同时,第一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相对比重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比,在大多数 国家都低于1 ,证明农业国民收入比 重下降程度超过了劳动力比 重下降的程度。 z .工业部门 ( 即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然 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由 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而有差异: 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有上升的趋势;发达国家第二产业的劳动力 比重却是下降的趋势。 3 . 服务 部门( 即 第三产业) 的 劳 动力 相对比 重, 几乎都是 上 升的。 在研究方法上, 库兹涅茨作具体分析时从通常的需求入手, 但最终他把重 点转移到供给上, 尤其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格外重视。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 导致技术创新和新产品、新产业和新生产方式的出现,生产结构改变,生产结 构的改变对新需求的发生与扩大起着巨大作用, 而这些新需求的 扩大以十分强 有力的方式对新技术革新施加压力,反过来对生 产结构产生推动促进的作用。 ( 三)钱纳里的 “ 标准模式” 钱 纳里( h .b .c h e n e ry) 和他的 同 事塞尔奎因( s y r q u i n ) ( 1 9 7 5 ) 把研究领 域 进一步扩展到低收 入的发展中国家,即二战后以 工业化为发展主线的发展中国 家, 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历。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比 较研 究, 在对结构转变和影响结构转变的多种因素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的 基础上, 揭示经济发展和结 构变动的不同特点。 钱纳里等 依据人均 g d p收 入水平将结构 转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6 个等级,如表1 所示。 0西蒙。 库兹涅茨: 各国的经济增长 ,商务印书馆,1 9 8 5 年。 引言 表1 钱纳里关于经济发 展阶段划分的总量标准 经济发展阶段 人均 g d p ( 1 9 7 0 年美元) 人均g d p ( 1 9 8 0 年美元) 初 级 产 品 生 产 阶 段一1 4 0 - 2 8 0 3 0 0 - 6 0 0 工业化阶段 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 2 8 0 - 5 6 0 5 6 0 - 1 1 2 0 1 1 2 0 - 2 1 0 0 6 0 0 - 1 2 0 0 1 2 0 0 - 2 4 0 0 2 4 0 0 一 5 0 0 发达经济阶段 初级阶段 高级阶段 2 1 0 0 - 3 3 6 0 3 3 6 0 - 5 0 4 0 4 5 0 0 - 7 2 0 0 7 2 0 0 - 1 0 8 0 0 资 料来 源: 转自w w w . 朗s t a t s . g o v . c 咧f x , 广东经济发展演变 轨迹, 2 0 0 6 , 1 2 钱纳里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表明,随着人均 g d p水平的增长和经济 发展阶 段的提升,国内最终需求结构、增加值构成和就业结构等都将发生变化。国内 最终需求结构和增加值构成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到工业化中级阶段之间 变化比 较迅速,而在工业化中级阶段到发达经济初级阶段之间变化比较缓慢; 就业结 构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到工业化中级阶段之间变化较快,在工业化中级阶段到 发达经济初级阶段之间变化更快。 钱纳里根据国民收入的提高,不仅划分了经济发展阶段,并借助多国模型 提出了“ 标准工业化结构” , 得出人均g d p 各阶段产业结构的一般模式, 如表2 所示。 表2 钱纳里的 “ 标准模式” 人均g d p ( 1 9 8 0 年美元) 第一产业 ( % ) 第二产业 ( % ) 第三产业 ( % ) 4 0 0 0 4 8 . 0 3 9 . 4 3 1 . 7 2 2 . 8 1 5 . 4 9 . 7 7 . 0 2 1 . 0 2 8 . 2 3 3 . 4 3 9 . 2 4 3 . 4 4 5 . 6 4 6 . 0 3 1 . 0 3 2 . 4 3 4 . 6 3 7 . 8 4 1 . 2 4 4 . 7 4 7 . 0 资料来源:同上。 ( 四)卡菜茨基的理论 如果说在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的分析中, 消费结构作为影响经济结构、 产 业结构的因素之一,其思路淹没在其他因素分析之中,不易为人们捕捉。 那么, 卡莱茨基( m i c l m l k a l c c k i ) 则较明确地指出消费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作 用。 他认 引言 为, 在掌握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投资量以 及存货的增加量的 基础上,如果又掌 握了消费的数量和结构,就能粗略地估计出国内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品需求 量,进而就可以粗略地确定产业结构。但因为卡莱茨基把选择消费结构的标准 加以公式化的尝试结果未达到一个通解,也没有引申出实用的方法,所以在制 定远景规划中,他仍把消费结构作为既定的不变因素。 ( 五)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从8 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开始以 三次产业分类为基础, 将产业结构的状况及其变化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要素察赋、 政府干预等联 系在一起进行分析, 并积极探寻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如杨治 ( 1 9 8 5 ) 把 产业结构变动的动因 归结为八个方面: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 例、个人消费 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投资结构、劳动力和资本的拥有状况和它们之间的 相对价格、 生产技术 体系、 一国自 然资 源的 拥有状况、国际贸易 。 孙尚 清、 马 建堂认为收入提高引致的需求结构的变动,伴随着创新而来的劳动生产率上升 及外贸作用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尹世杰( 1 9 9 3 ) 根据我国 经济生活的新变化, 认为在国民经济循环的过程中存在着消费需求导向规律,提出: “ 消费需要及其 结构的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以及对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的不断提高,成为国民 经济不断 增长和产业 结构不断发 展的主导因素。 ” 。 。 如林白 鹏 ( 1 9 8 7 ) 认为消 费结构高级化是产业 关联及产业结 构高级化的 基点 。 。 傅家荣 ( 1 9 9 7 ) 提出“ 消 费需求结构是产业演 进的 根本动因” 气 国内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消费需求及 其结构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动优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 六)本节小结 通过上面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发现大部分学者并没有明确研究产业结构变 动的原因,只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产业结构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为 了能够有效的调整产 业结构, 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对其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而消费结构被认为是 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就从实证的角度,对 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杨治: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8 5 年,第3 2 页。 .尹世杰: 中国消费结构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8 年。 .林白鹏: 中国消费结构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1 9 8 7 年。 .傅家荣:试论消费需求结 构对产业结构的 影响,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9 9 7 年。 第一章消费结构的演变 第一章消费结构的演变 第一节消费需求结构的概念 1 . 1 . 1 消费需求结构的定义和分类 所谓消费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全社会对商品和劳务购买 力的比例和关系,即各种消费支出在消费总 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以及相互间的 质和量的关系。” 消费结构随着社会经济各类要素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 中,它直接反映了 消费水平、消费特色和消费发展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着消费的变动规律。 消费需求结构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角 度规定的经济范畴,从不同的层次 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恩格斯按消费需求的层次不同把消费资料分为 三大类:生存资料一劳动力简单再生产、补偿必要劳动力消耗所必需的消费资 料;发展资料一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消费资料,包括消费者用于满足自 身发展和发挥体力、智力及个性需要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设施及条件;享受资 料-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上述三种消费资料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消费结构。第二种划分法是根据消 费资料的用途把消费资料划分为吃、穿、住、用、行、服务等不同的部分。当 人们的消费水平有限时, 主要消费的就是生活必需品, 如吃、穿等:当收入提 高时人们就不仅仅消费必需品,而会选择更丰富的商品和劳务来满足更高层次 的需求。第三种是从消费资料供给的社会形式角度, 将消费资料划分为商品性 消费资料和自 给性与社会福利性消费资料,这种划分法反映了消费的市场化程 度。本文主要采用第二种分类法。 1 . 1 . 2 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影响消费 结构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经济因素的角度来分析。 1 . 1 . 2 . 1 收入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第说过:“ 收入产生消费” ,只有有支付能力的消 n尹世杰: 消费 需要论 . 湖南出 版社,1 9 9 3 年。 第一章消费结构的演变 费需求才能得以 实 现。在一定时期里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各种不同 需要的迫切程度进行消费。收入水平是形成一定消费结构的最基本的约束条件。 收入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个方面:一是收入水平会影响 基本需求与享受需求的比例。1 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 费结构的变化得出 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 支出所占比 例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则 会下降。二是收入水平越高,居民的消费需求就越复杂。在居民 个人收入水乎 普遍很低的 情况下,收入主要用于满足最基本的 需要,消费品种单一。当人们 收入水平提高时,居民之间的不同消费偏好就更加有效的表现出来,人们的消 费就变得更加多样化。 1 . 1 . 2 . 2 价格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的高 低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 市 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品的价格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价格的高低会影响到消费 品的需求,因而会 影响到消费结构。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力取 决于消费品价格的 高低,一般来说,某种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该种消费品 需求量的下降;某 种消费品的价格下降时一般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 而且价格 的变化还可以 通过实际收入的变化来影响消费结构,当收入水平一定时,消费 品的价格上升就会使得实际收入下降,可消费的商品就会相对减少,反之相反。 1 . 123 人口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人口 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 总量和人口结构方面。 人口总量对消费结构的作用是间接的。在消费品总量和国民收入中用于消 费的比 例一定时, 人口数量的多少必将影响消费 结构。同时,人口多需要社会 生产更多的基本生 存资料,这样其他消费资料的生产就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 就不利于消费结构的转变。 人口构成对需求层次的影响是直接的、多方面的。人口的年龄构成、城乡 结构、职业构成、社会消费习惯、教育程度和风俗习惯等因素,都对人们的消 费需求有影响。如人口中老年人多的话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就比 较多;而社会 消费习惯也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如我国的传统习惯多属于节俭型,日 常开 支计划性较强,总是多储蓄少消费,而美国人则习惯挣了钱就花,很少储蓄。 第一章消费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美国案例 本部分探讨的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美国消费结构的演变情况。 美国是 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居民收入水平也最高,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居民 的消费 水平和消费需求结构的 变动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因 此本文以 美国 为例. 根据数据的 可得性, 关于美国 消费结构的数据选取的是 1 9 5 9 - 2 0 0 5年的 。这里 数据采用的都是比重数据,即各类消费支出 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 表 1 . 1列 出了美国1 9 5 9 - 2 0 0 5 年的消费结构。 表 1 . 1 美国 1 9 5 9 - 2 0 0 5 年的消费结构 %) 年份 个 人 消 费 支 出 耐用消费品的消 费支出比重 非耐用消费品的消费 支出 比重 服务消费的支出 比重 总, 比 重 机 动 车 家 具 设 备 总 比 重 食物 月 浸 装 鞋 类 汽 油 燃 料 煤 总 比 重 房 地 产 家庭开销 交 通 医 疗 保 险 总 的 电气 1 9 5 91 0 01 2 . 46 05 . 74 6 . 82 5 . 48 . 33 . 61 . 33 9 . 81 4 . 25 . 92 . 4 3 . 35 . 2 1 9 6 51 0 01 5 . 46 . 75 . 74 3 . 22 2 . 77 . 73 . 31 . 04 2 . 61 4 . 76 , 02 . 53 。 3 6 . 4 1 9 7 01 0 01 4 . 05 . 55 . 54 1 . 92 2 . 27 . 43 . 40 . 7 4 4 . 9 1 4 . 55 . 8 2 . 43 . 78 . 0 1 9 7 51 0 01 4 . 35 . 35 . 34 0 . 72 1 . 66 . 83 . 80 . 84 6 . 41 4 . 36 . 22 . 83 . 7 9 . 2 1 9 8 01 0 01 3 . 5 5 . 04 . 93 9 . 62 0 . 3 6 . 1 一 4 90 . 9 4 8 . 2 1 4 . 6 6 . 5 3 . 3 3 . 71 0 . 5 1 9 8 51 0 01 4 . 56 . 54 . 73 4 . 11 7 . 25 . 63 . 60 . 55 2 . 51 5 . 26 . 73 . 33 . 81 2 . 2 1 9 9 01 0 01 3 . 25 . 54 . 53 2 . 61 6 . 65 . 32 . 9 0 . 35 5 . 11 5 . 65 . 92 . 63 . 81 4 . 5 1 9 9 51 0 01 2 . 95 44 . 62 9 . 81 4 . 94 . 92 . 40 . 35 7 . 91 5 . 46 . 02 . 54 . 21 6 . 0 2 0 0 01 0 01 3 . 7 5 . 74 . 62 8 . 91 3 . 74 . 4 2 . 60 . 25 8 . 31 4 . 95 . 82 . 14 . 31 5 . 2 2 0 0 51 0 01 2 . 55 . 14 . 32 9 . 31 3 . 94 . 03 . 30 . 35 9 . 01 4 . 75 . 52 . 33 . 71 7 . 3 资 料来 源 : ( e c o n o m i c r e p o rt o f t h e p r e s id e n t ) ,u n it e d s t a t e s g o v e r n m e n t p r in ti n g o ffi c e , w a s h i n g t o n , 2 0 0 6 1 . 2 . 1 消费品的总体变化 这里把消费品主要分为两大类: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 有形商品进一步被 分为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本部分就从总体的角度分析耐用消费品、非 耐用消费品 及服务类消费品的变化情况。 根据数据分析,耐用消费品的 消费支 出比重呈现出波动的情况;非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支出比重随 着人均收入的 增加, 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从1 9 5 9 年的4 6 . 8 % 下降为2 0 0 5 年的2 9 . 3 % ;服务类商品的 消费支出比 重与非耐用消费品的比重变化正好相反,随着人均 g d p和人均消费 支出的增加,服务类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的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是上升的, 任注: 表中的 总比重分别为耐用品、非 耐 用品 和服务消 费支出 在个人消费支出中 的比 重. 第一章消费结构的演变 1 . 2 . 3 住房类消费支出的变化 与住房有关的消费支出从绝对量上来说是增加的,但其在总消费的支出中 所占的比重是波动的.从2 0 世纪5 0 年代到7 0 年代,这种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 所占的比重是上升的;2 0 世纪8 0 年代到2 0 世纪末,该比重下降:2 1 世纪初该 比重又开始上升,如表 1 . 2 所示。 表1 . 2 美国住房类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 ( % ) 年份 1 9 5 0i 9 6 01 9 7 01 9 8 03 9 9 02 0 0 02 0 0 12 0 0 22 0 0 3 比重 2 6 . 62 8 . 73 4 . 42 8 . 02 6 . 62 5 . 12 5 . 22 5 . 62 5 . 4 资料来 源: ( e c o n o m i c r e p o r t o f t h e p r e s i d e n t ) , u n it e d s t a t e s g o v e rn m e n t p r i n ti n g o ff i c e , w a s h i n g t o n , 2 0 0 6 . 从表 1 . 2中可以 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