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作用对高速受电弓受流特性影响的研究.doc_第1页
空气动力作用对高速受电弓受流特性影响的研究.doc_第2页
空气动力作用对高速受电弓受流特性影响的研究.doc_第3页
空气动力作用对高速受电弓受流特性影响的研究.doc_第4页
空气动力作用对高速受电弓受流特性影响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动力作用对高速受电弓受流特性影响的研究宋洪磊,吴俊勇,吴燕(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00044 北京)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舒适安全快速的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当列车的速度达到250km/h及以上时,高速气流产生的空气动力对列车部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并且空气阻力占到了总阻力的75-80%,这正影响了高速铁路中受电弓-接触网的受流质量,受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列车行进的速度。并且受电弓的气动阻力占列车运行总气动阻力的8-14%,因此要满足动车组的取流要求就要对受电弓的空气动力性能进行研究。本文从空气动力学角度出发,分析高速弓网受流稳定性。利用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了高速受电弓的几何模型,将受电弓的几何模型导入流体力学计算软件STAR-CCM+,采用紊流模型对受电弓在开放空间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了高速350km/h下风阻对弓网之间抬升力、受电弓弓头和杆件的影响情况,为进一步对高速受电弓参数和受流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仿真手段和理论研究基础。关键字:空气动力学;受电弓;弓网受流; STAR-CCM+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been paid attention to safe and comfortable rapid advantages. When the train speed reached to 250km / h and above, aerodynamic created by high-speed flow impact on the trains components, which the influence is increasing, and it account for 75-80% of the total resistance. At the same, it impact on the current collection quality of Pantograph-catenary in high-speed railway. The current collection quality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peed of the train moving. And the aerodynamic of pantograph account for 8-14% of the total aerodynamic drag. In order to meet the EMUs current collection, we should tak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which beginning with the point of aerodynamic aim to improve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of interaction of Pantograph-catenary. First, use 3D modeling software UG to establish the geometry model of high-speed pantograph. Then import pantograph geomantic model into CFD software STAR-CCM+, and simulat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pantograph in open area using turbulence model. Furthermore, discuss the effect of Pantograph-catenary lift force, resistance of pantograph head and arm caused by the air at 350 km/h. The combined simulation software provides method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for further parameters study and improving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pantograph.Key words: Aerodynamic, Pantograph, Current collection, STAR-CCM+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674005);铁道部重点资助项目(E06D0020)0 引言随着高速铁路的大力发展的同时,电力牵引以其速度高和牵引力的优点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公认,然而在铁路高速化进程中,除了要研制高速机车车辆和线路结构外,还必须研究解决受电弓在接触网下的高速受流问题,受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列车的行进速度,弓网相互作用图如图1所示。电能通过接触网悬挂系统经由安装在机车顶部的受电弓传到机车上,而良好的受电弓空气动力性能是保证弓网系统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跟随性的重要因素,且空气动力也影响到列车的运行性能,安全运行以及噪声污染等问题。因此良好的受流应该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但是受到试验条件的限制,用计算机仿真成为研究此类问题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措施,并且通过数值仿真也有助于新系统的开发和性能要求的提高。 文献1,4介绍了弓网系统在高速运行时的受流稳定性的分析及影响因素,随着铁道运输高速化, 空气动力学现象变得越来越突出2,3,10,目前开展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性能研究,有两种典型的方法:一种是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实车试验和模型模拟试验8,11,12,模型模拟试验又包括风洞、水洞、动模型试验;另一种是数值计算5,6,7,9。图1 运行中弓网相互作用图 Fig.1 pantograph-catenary interaction of high-speed本文利用STAR-CCM+建立了流体力学的仿真模型,通过施加边界来模拟真实环境下受电弓的空气动力性能,采用紊流模型对受电弓在开放空间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风阻对弓网接触力变化的影响,受电弓受风压的影响情况,这为进一步提高弓网动态受流性能及改善气动噪声提供了手段和理论研究基础。1 受电弓的空气动力学研究高速列车是在充满着以空气为介质的空间里运行的,其研究的对象可以归纳为研究空气流体及在空气流体中的刚体间相互作用的问题,于是引入了流体力学理论。1.1 研究的流体力学理论在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忽略流体系的分子结构,将流体看作是连续介质,其中没有真空的地方,没有分子间隙和分子运动,物质连续地分布于其所占有的整个空间,物质宏观运动的物理参数是空间及时间的可微连续函数。这个假设对空气动力是成立的,称之为连续性假设或流体介质密度稠度性假设。采用流体连续截止假设后,表征流体属性的物理量为空间和时间的连续函数。由于流体的连续性使得我们能够把流体的运动学上的各个基本量(如速度、压力等)看作是某些物理量(如时间、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这样就可以建立在连续函数基础上的数学模型求解空气动力学问题。高速列车周围的流畅是紊流场即湍流场,湍流是空间中不规则和时间上无秩序的一种高度复杂的非线性流体运动。在湍流中流体的各个物理参数,如压力、温度、速度等都随时间与空间发生随机变化,本文中使用到非线性剪切压力传输(SST) k-湍流模型。SST (k-)模型和标准k-模型相似,有些改进,这些改进使得SST(k-)模型比标准k-模型在在广泛的流动领域中有更高的精度和可信度。SST (K-)流动方程如下式:式中,-由层流速度梯度而产生的湍流动能; -由方程产生的; -分别代表与的有效扩散项; -分别代表与的发散项; -正交发散项; -用户自定义;下式说明空气的阻力系数和抬升力系数:式中, 空气的阻力系数,抬升力系数,受到的空气阻力, 受电弓的抬升力。1.2 受电弓的气动特性受电弓运行时阻力和气动抬升力与空气流动速度有关。通过研究空气的气动力特性能分析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受电弓受到的阻力和框架受到的抬升力,以便于在后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优化。 1.2.1 受电弓的阻力对于受电弓弓头,上臂和下臂在x,z方向上进行气动力分析,再对整个受电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列车空气动力学的定义,在通常研究中,定义空气动力系数为:,其中为受电弓受到的阻力。1.2.2 受电弓的抬升力在受电弓的抬升力分析中,具体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维持弓头平衡,特别是在高速运行情况下,受电弓弓头的平衡稳定运行是良好受流质量的保证。如果弓网接触压力降低到0,会造成离线和火花,如果接触压力太高,接触线的抬升量会超过范围,甚至会引起断线等事故。接触网和滑板的磨损也是与接触力有关系的,为了避免抬升量过高以及过度磨损,要求接触力不能太大,但是为了避免离线和火花,要求接触力又不能太小。保证接触导线和滑块磨耗最小,又不致使导线产生危险地偏离,说明这是可靠经济的受流条件。2 高速受电弓的数值仿真2.1 模型的建立和网格的划分利用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受电弓几何模型,建模过程中需要确定的参数有,受电弓上框架,下框架,滑板和弓头的几何尺寸参数,通过上面的简化后得到的这个模型可以在STAR-CCM+中进行几何体的包面和网格划分。整个计算域为一个长方体,从入口到出口约为受电弓8倍的长度,侧面到受电弓的外侧约为1.5倍的弓宽,顶部到弓顶约为2.5倍的弓高。图2受电弓的计算域及部分表面网格Fig.2 Computational domain of pantograph models and a part of surface mesh确定好模型的计算域,如图2所示,由于受电弓是沿几何X轴对称,故可以只取当前计算域的一半来模拟,以节省计算资源。进行网格参数的设置,由于受电弓各部件的空气动力特性随运行速度的变化时不同的,所以在弓头和下臂杆部位设定体网格的加密,最后设置网格参数,生成多面体的体网格,本算例中体网格为588605。如图3所示,在上述两个部件处的网格要加密,这样可以能保证网格的质量和求解的高效率,又能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度。图3受电弓网格加密图Fig.3 Mesh of pantograph 2.2 边界条件的设置计算边界条件的设定如表1所示。表1 计算边界条件的设定Table 1 Setting of computational boundary conditions计算区域边界条件入口速度入口边界,速度大小为v=350km/h出口压力出口边界。出口压力为标准大气压对称面对称边界其他表面壁面边界,上表面为无滑移壁面边界,其它为滑移壁面边界2.3求解器相关参数的设置本模型选择的是稳态不可压缩流动,K-Omega SST (K-)模型和All Y+壁面处理方式。采用Segregated 求解器,利用模型的二阶精度计算,设置迭代步数为800步。3 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通过对受电弓的数值仿真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受电弓表面风压,速度分布图及阻力和抬升力的变化。图4 是整个受电弓表面受到的风压分布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受电弓的弓头和上臂杆与下臂杆连接处的部分是受到的压力较大,约为4000Pa左右,因此这是在设计中需要重要分析的重要区域。图4受电弓的压力分布云图Fig.4 Wind pressure of pantograph重点放在受电弓的弓头部分,可以得到弓头具体表面的压力云图,如图5。图中迎风面的区域为迎风压力流动滞止面,所以表面压力值较大。由图中可以看出,在弓头方向受到的压力较大,在弓头下方的平衡杆处的压力也很大,上臂杆和下臂杆连接处也是重点受力区域。正面的风压决定了滑板的正面阻力。图5弓头的压力分布云图Fig.5 Wind pressure of pantograph head图5中还显示了在迎风方向受到的力明显大于被风侧,以致在分析受电弓在高速空气动力时,弓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弓头的稳定作用,决定了空气动力的中心,在弓角及平衡杆上安装导流板可以调节压心,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由于高速空气的作用,涡流效应影响到了被风侧的压力分布,仿真可以显示出受电弓各部件在高速空气动力作用下的所受的压力情况。图6是受电弓的侧面视角得到的表面速度云图显示。在弓头的两个滑板处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边界层的分离现象,在分离区中倒流往往形成气流涡旋,使得前滑板的速度要比后滑板速度大些。在上、下臂杆连接处的速度也是明显差别的。被风处的速度是由于涡旋作用导致的增大,但在后方会使速度减小些。图6受电弓的表面速度云图Fig.6 Velocity of Pantograph接下来对受电弓在高速运行中受到的阻力以及抬升力的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对受电弓的外流场进行模拟,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可以得到受电弓在高速运行时受到的阻力系数。如图7显示的是阻力系数在程序迭代运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在迭代次数达到800步左右时趋于稳定,阻力系数维持在0.75。图7 阻力系数曲线Fig.7 Resistance force coefficient of Pantograph图8阻力曲线Fig.8 Resistance force of pantograph图8显示的是受电弓的阻力的变化,对于整个受电弓(没有绝缘子和底座)而言,在速度是350km/h时,受到的阻力是1200N左右。据文献13,受电弓气动阻力占列车运行总气动阻力的8%14%,可见,应用STAR-CCM+对受电弓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是可行的。经过800步迭代受电弓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抬升力将近趋于125N左右,如图9所示。图9抬升力曲线Fig.9 Lft force of Pantograph由经验公式可知,平均接触力,动态接触力标准差;最大接触力,最小接触力。当速度为时,可知空气对于受电弓的动态接触压力维持在70N-150N范围之间,由仿真结果推知,受电弓在开口方向运行时,受到的抬升力130N左右,在经验公式的范围之内,由此得知,仿真的结果是基本正确,所以可以通过对受电弓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高速下风阻对弓网之间接触力、受电弓弓头和杆件的影响情况,得到受电弓的整体阻力和抬升力,分析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受电弓与接触网间良好受流性能。4 结论(1)本文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STAR-CCM+进行数值仿真,用UG建立受电弓的三维模型,在合理的边界条件下对受电弓的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能够正确的反映弓网的动态受流性能,为进一步研究弓网配合、参数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2)良好的受流性能对需要对受电弓的空气动力性能进行设计,因此有必要对受电弓的结构进行优化。(3)当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受电弓上臂和弓头部分处于较高气流的作用下,所以设计出合理形状和安装角度的导流板,安装在受电弓上框架横梁和弓头托架上,通过导流板自身产生的升力来改变受电弓的升力大小,从而改善受电弓高速运行时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满足最佳弓网受流要求。参考文献1 于万聚.高速接触网的受流稳定性分析J.西铁科技,1996, 2:38-44.2 A Collina, A.Facchinetti, and F.Resta, “A feasibility study of an aerodynamic control for a high speed pantograp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telligent mechatronics, pp. 1-6, September 2007.3 M.Bocciolone, F.Resta, D.Rocchi, A.Tosi and A.Collina, “Pantograph aerodynamic effects on the pantograph-centenary interaction,” IEEE Vehicle System Dynam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