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论文)布袋除尘控制系统设计.pdf_第1页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论文)布袋除尘控制系统设计.pdf_第2页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论文)布袋除尘控制系统设计.pdf_第3页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论文)布袋除尘控制系统设计.pdf_第4页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论文)布袋除尘控制系统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布袋除尘器作为一种高效除尘设备,目前已广泛应于各工业部门。随 着现代生产工艺的要求,适宜地设计整个除尘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也变得更 加重要,本文就布袋除尘系统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对在项目实践中的开 发进行较全面的论述。主要内容包括: 1 、本系统结合了先进的d c s 和工业p l c 控制技术。把整个控制系 统分为管理级、监控级和控制级,以p l c 为核心控制器件。 2 、系统中通信采用r s - 4 8 5 总线和p l c 的自由口方式,设计了通信 协议。上位机采用串行通信的思想,p l c 采用自由口通信方式。 3 系统中的监控程序分为i p c 监控和p l c 监控。i p c 的监控程序采 用了多线程的设计思想。p l c 的监控模块包括通信模块、手动模块和自动 模块。 4 、论文还较为详细的阐述了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抗干扰措旖,针对p l c 提出了抗千扰的方法。 5 、提出了振动周期控制采用模糊控制的技术路线,设计了参数因子在 线自整定的模糊控制器。 关键字:布袋除尘器d c s 模糊控制可编程控制器v c + + a b s t r a c t n e b a gp r e c i p i t a t o r , 鹊ak i n do fh i g h - e f f i c i e n td u s ta i l a y e r s ,a tp r e s e n t ,h a s b e e nu s e di n m a n yi n d u s 仃i a ld e p a r t m e n t s w 仙r e q u e s to fm o d e mp r o d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i ti sf u r t h e rm o r ei m p o r t a n tt od e s i g nt h ea u t o m a t i cc o n t r o lt e c h n o l o g y o ft h ew h o l ed u s tr e m o v a l s y s t e mp r o p e r l y t i l i sp a p e rg i v e s t h eo v e r a l l a r g u m e n t a t i o n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d u r i n gt h ep r o j e e tp r a c t i c ea b o u tt h ea u t o m a t i c c o n t r o lt e c h n o l o g yi nt h ed u s tr e m o v a ls y s t e m m a i nc o n t e n ti n c l u d e s : l 、n i ss y s t e mh a sc o m b i n e da d v a n c e dd c sa n dp l cc o n t r o l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w h o l ec o n t r o ls y s t e mi sd i v i d e di n t om a n a g e m e n tg r a d e m o n i t o ra n dc o n t r o l g r a d e ,c o n t r o lg r a d e ,b yr e g a r d i n gp l c a st h ec o r ec o n t r o ld e v i c e 。 2 、1 1 1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o ft h es y s t e ma d o p t sr s 一4 8 5b u sa n df r e e d o m p o r to f p l c ,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p r o t o c o l si nt h es y s t e mh a sb e e nd e s i g n e d t h em a s t e r m a c h i n e a d o p t s s e r i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p l c a d o p t s t h e w a y o ff r e e p o r t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3 、t h ec o n t r o l p r o c e d u r ei nt h es y s t e mh a si n c l n d e dt h ei p cc o n t r o l1 1 1 0 d u l ea n d p l cc o n t r o lm o d u l e t h ec o n t r o lp r o c e d u r eo fi p ch a sa d o p t e d 也em u l t i t h r e a d w a y 。n l e c o n t r o lm o d u l eo f p l ci n c l u d e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m o d u l e m a n u a lm o d u l e a n da u t o m a t i cm o d u l e 4 、t h e p a p e r h a sa l s od i s c u s s e d d e t a i l e d l yt h ea n t i - j a m m i n gm e t h o di nt h es i d e o f h a r d w a r ea n ds o f t w a r e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a n t i - j a m m i n gm e t h o d a b o u tp l ch a sb e e n p u tf o r w a r d 5 、t h et e c h n i c a lr o u t e o f u s i n gf u z z yc o n t r o lf o rc o n t r o lo f v i b r a t i o nc y c l ei sp u t f o r w a r d ,a n daf u z z yc o n t r o l l e rw h o s ep a r a m e t e r sc a nb e o p t i m i z e do nl i n e i s d e s i g n e d k e y w o r d s :b a gp r e c i p i t a t o r d c s f u z z y c o n t r o lp l cv c + + 第一章绪论 布袋除尘器作为一种高效除尘设备,目前己广泛应于各工业部门。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愈来愈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布袋 除尘器在产量上有了相当大的增长,品种也日渐增多。一般情况下, 在设计工作中要求合理地选定布袋除尘器的基本参数,正确地进行除 尘系统设计。随着现代生产工艺的要求,适宜地设计整个除尘系统的 自动化控制也变得更加重要,不仅对于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有重要作 用,而且对于提高设备处理含尘气体的能力,降低人工劳动作业,增 加系统的可靠性,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就布袋除尘系统中的 自动化控制技术,对在项目实践中的开发进行较全面的论述。 1 1 选题背景嘲蜘 本论文的选题是基于新型微孔膜过滤材料及其袋式除尘器的研究 这一科学研究项目。该项目是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部下达的科学 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研制出新型微孔膜过滤材料,并开发出耐高温、 除尘效率高、疏水性强、可靠、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新型袋式除尘系统。 本论文是其中的一部分,侧重于除尘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并在实 际除尘应用中能可靠稳定的运行。 新型微孔膜过滤袋式除尘器是以研制出的微孔膜过滤材料为过滤 介质,烟尘中的粉尘粒子在通过过滤膜时,依靠截留、惯性和扩散等 除尘的机理,被过滤膜收集,达到除尘的目的。该设备采用电磁脉冲 反吹清灰系统,对袋式除尘器的过滤元件进行清灰,清灰和灰斗出灰 采用自动控制技术,以p l c 为核心处理器,包括温度和压力采集器, 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除尘系统的高效和稳定运行。该设备可以在 大气污染控制、气力输送、固体材料粉碎、分级机产品收集等方面得 到广泛应用。布袋除尘器所涉及到的行业包括电力行业、建材行业、 原材料加工行业以及冶金、化工等行业。 本论文所论述的控制网络是应用在布袋除尘系统之中的。布袋除 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一个较大功率的风机工作于吸尘管道的一端, 该管道和布袋除尘器是相连的。在另外一端,除尘气体被吸入管道中, 在除尘器中被除尘布袋过滤。粉尘等微小颗粒不能透过布袋而被吸附 查塑鋈彗堡蛰鎏。垒耋耋坠,。,。一 图1 - 1 布袋除尘流程 到除尘过滤介质上。除尘装置中的通风能力被减弱,管道中的压 力将会减少,同时电磁阀按照一定的周期开启,发生振动使布袋上的 粉尘落到下面。这样,设备的通风能力又得到恢复,烟气在管道的入 口继续被吸到管道中。图1 1 所示为除尘的流程框图。 控制系统是按照如上所述的原理进行设计的。布袋除尘器在控制 系统的作用下,工作于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下。在手动方式下,电磁 阀的反吹和出料的时间和时机是由有经验的工人来手动完成的。在自 动模式下,通过程序的智能算法来控制系统的运行。控制系统的详细 情况在后面叙述。 布袋除尘器的设计和运行中涉及到两个主要的问题:首先是过滤 风速的选取问题,过滤风速的选取,对保证除尘效果,对于本系统, 风速是根据整个锅炉的排气量、粉尘含量和气体中的各种成分来决定 的;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是布袋除尘器中的风压即阻力问题,也关系到 除尘的效果和布袋的使用寿命,因为它牵涉到电磁阀的反吹次数。如 果除尘器的阻力变化幅度较大,则会使除尘效果很不稳定,不可能长 期稳定的运行。因此必须选择一种可靠的控制方法,使动态阻力的变 化相对稳定,这对本控制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2 论文的总体思想 在对布袋除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现场情况的分析基础上,本论文 对布袋除尘控制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设计 都是基于除尘系统来考虑的,都是为了解决除尘系统的控制问题。在 设计中并尽量保证可靠和稳定,并本着实用的原则,从成本和性能两 方面进行了较多的考虑。整个论文的设计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采用人工和自动相结合,以自动为主,人工监控为辅。 在分析除尘器阻力的动态变化情况和除尘器的现场运行情况基 础之上,通过对相似控制过程的控制方法分析,选择设计了实时参数 可调的模糊控制器。控制规则是根据除尘阻力分析和经验来制定的。 控制系统的时间因子根据从现场采集到的压力数值,制定的模糊规则 来设定的。 控制系统按照集散控制( d c s ) 的原则可分为:管理层、监控层 和控制层。这种体系可较好的解决布袋除尘器运行的控制,具有可靠 和易于扩展等特点。管理层位于最上层可进行实时监控和日常管理之 用,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数据库管理和监控通信的功能。监控层的 p l c 通过自由口和上层进行r s 4 8 5 通信,进行信息交换,同时还负责 模糊控制算法的实现,进行参数调整。最下层的控制层直接和各种控 制器连接,来完成布袋除尘器的低层控制工作,包括风机、出料电机、 空气压缩机和电磁阀的反吹振动。整个系统的硬件部分还包括温度传 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模块,该模块采用比较经典的方法设计。 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通信部分和监控部分。上层通信部分是根 据设计的协议,采用v c + + 的通信模块来完成,比较可靠。下层通信采 用p l c 的自由口通信方式。系统的监控程序利用了多线程的思想。 本论文还对控制系统中抗干扰技术从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论述, 这是在吸取了较多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的基础上而设计的。 控制系统基本单元框图如图1 2 所示。图1 - 2 表示了整个控制系统 图1 - 2 基本控制单元框图 模块,其中管理层上位机是由i p c 担任,模糊控制核心处理器是由p l c 组成,下位控制层处理器也是由s i e m e n sp l c 组成。 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下位机从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经过适当的 处理,通过自由口通信方式与模糊控制核心处理器进行信息交换,模 糊控制器根据相应的规则,调整参数,把信息反馈到下层控制处理器, 从而完成新的控制任务。显示模块是为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现 场参数调节和监视系统运行情况。最上层管理机可以对整个网络进行 监控,进行总体的数据分析等。报警模块是为了在出现异常情况时( 如 温度报警) ,进行提示。 1 3 论文的整体概述 随着生产工艺的提高,对除尘系统自动化的要求也不断加强。本 论文结合实际项目,把较为先进的控制技术应用到除尘过程中,开拓 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节省了人工劳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论文分五部分对布袋除尘控制器的研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说明了控制系统的总体设 计思路。 第二章硬件部分设计:对整个控制系统中的硬件部分进行了详细 的说明。其中详细说明了整个系统的控制结构和模数转换电路设计等, 突出了本论文的核心。 第三章数据通信和监控:对整个系统中的软件设计思想进行了详 细的阐述,其中包括通信软件和监控软件以及抗干扰的软件设计,提 出了多线程监控软件的设计思想。本章给出了较多详细的设计流程。 第四章智能控制算法设计:分析了除尘器中阻力的动态变化,提 出了模糊控制的算法,并简要介绍了其基本设计原理,设计了本论文 的模糊控制规则库。 第五章总结和展望:总结了本论文的重点和不足部分,并结合当 今在现场控制领域中较为热门和先进的技术,进行了展望。 4 盔鎏耋三查茎至耋耋耋。,。尘三j 毛耋誊翟警警彗二。;。, 第二章硬件部分设计 本章叙述了控制系统的网络组织结构和硬件模块的控制器、显示 器、压力和温度测量模块以及a d 模块的设计。同时还讨论了系统硬 件抗干扰设计的思想。本部分所- a 述e j 内容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实现基 础,在设计中重点保证了可靠的运行。本部分也是本论文重点论述的 部分。 2 1 分散控制( i ) c s ) 网络 2 1 1d c s 概述【4 】【5 】【6 】 美国h o n e y w e l l 公司于1 9 7 5 年成功地推出世界上第一套分散控制系 统d c s ( d i s t r i b u t e dc o n t r o ls y s t e m )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 信技术、控制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图形显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以及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分散控制系统已经逐渐成为工业生产过程 控制、管理和决策的核心。 分散控制系统是生产过程监视、控制技术发展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应用的产物。5 0 年代末期,计算机开始进入过程控制领域,数字控制 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此后,微处理机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 发展,导致了1 9 7 5 年分散控制技术的诞生。 最近几年,在分散控制系统日臻成熟的基础上,以新的控制和管理 理论为基础的运行和优化软件,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推广使用,使分散 控制系统逐渐变成一个集安全经济运行,控制和管理的综合网络。 图2 1 所示为一个分散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分 别处于四个不同的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现场级、控制级、监控级 和管理级。对应着这四层机构,分别由四层计算机网络即现场网络 f n e t ( f i e l dn e t w o r k ) 、控制网络c n e t ( c o n t r o ln e t w o r k ) 、监控网络s n e t ( s u p e r v i s i o nn c t w o r k ) 和管理网络m n e t ( m a n a g e m e mn e t w o r k ) 把相应 的设备连接在一起。 现场级:现场级设备一般位于被控生产过程的附近。典型的现场级设备 是各类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器。 控制级:控制级主要由过程控制站和数据采集站构成。 监控级:监控级中运行员操作站是运行员与分散控制系统相互交换信 盔耋堡三查兰耋圭耋耋,。,。董主耋堇筌蝥箜耋二。,。d ,。一 墨皇昔鼍! 曼曼篁葛皇富暑曼曼! 毫篁l 墨詈鼍皇鼍皇皇皇皇筹皇墨置暑暑墨曩墨! 鼍鼍詈田墨_ 墨暑 图2 - 1 分散控制系统的舆型结构 息的人机接口设备。 管理级:管理级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一般来说是一个工厂级管理 计算机,也可能是由若干个机组的管理计算机。 2 1 2 本论文控制系统结构 虽然作为4 c 产物的分散控制技术具有控制分散、危险分散、管理 集中及易于扩展,且控制算法丰富、功能全面的特点,然而多数分散 控制系统规模和投资都较大,限制了在中小型企业中的推广。本项目 所开发的3 级混合控制系统( h c s ) ,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分散控制系统 的性能。在除尘控制系统中,现场运行效果良好。本控制系统由微机 和可编程序控制器( p l c ) 组成。在系统中由微机( 主机) 实行集中管 理,由p l c ( 作为从机) 实时对除尘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散控制。 可编程序控制器( p l c ) 和分散控制系统是目前工业控制领域最广 泛使用的两种控制技术,它们各自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劣势。p l c 在高 速顺序控制领域占主导地位,而d c s 在复杂的过程控制中占主要地位: 6 p l c 体积小、价格低,但在通讯功能和管理能力方面不如d c s ,d c s 虽然通讯和管理能力较强,但体积大,价格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集 d c s 和p l c 于一体的混合式控制系统即能完美的实现顺序和逻辑控 制,又能很好的完成过程控制,同时,还具有管理功能,体积小,价 格低,可靠性高。目前一些自控设备生产厂商已经有产品问世,r o c k w e l l 公司新近推出的a l l e n b r a d l e y ( a - b ) 品n 牌p r o c e s s l o g i x 过程控制系统便 是一例。 一、p l c 与d c s 的比较 考虑p l c 和d c s 各自的性能,划分为十个等级,它们的对比可以 列于表中。 表2 - 1p l c 和d c s 的比较 比较项耳p l c 控制d c s 控制 高速顺序控制 1 06 复杂过程控制 61 0 硬件可靠性 98 联网和通讯功能 48 管理能力 39 系统诊断和报警 38 二、控制系统结构图2 - 2 所示为除尘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本项目所开发的控制监控系统运行于矿厂和火电厂的除尘装置 中,不仅克服了传统控制系统的不足之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节省了人力,还能对除尘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可以进行温度和 压力值进行分析,生成运行周期,并能对除尘系统中的故障进行报警, 定位错误点,打印报表等,从而完成对整个除尘过程的全面控制管理, 较大的提高了除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而且这种结构易于扩展, 可移植性较好,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适合中小型企业的除尘控制。 三、各部分功能描述 本系统可分为管理级、监控级和控制级三部分。其中管理计算机( 工 业控制机) 处于顶层,可作为进行实时监控和日常管理之用。在系统 运行时,可由专门值班人员操作,监控整个除尘设备的运行。管理计 算机能够对控制系统做出快速的反应,能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 储,能够长期保存数据,具有优良方便的人机接口,以及丰富的数据 库管理软件。管理计算机实现的功能可以总结如下: 1 ) 用户界面:以图形的形式实时地表示出现场环境中的压力、 温度等的变化。 2 ) 数据库管理:完成布袋除尘设备中的环境压力及各设备运行 时间参数的查询、修改及打印,以及遇到报警情况的现实等。 3 ) 监控通信:和下层p l c 通信( 通过r s 一2 3 2 ,r s - - 4 8 5 转换器1 , 取得各种数据并进行分析、设置等。 上层管理系统和监控级的可编程控制器件是通过n 1 网络连接起 来,n 1 网络是r s 4 8 5 网络。微机具有r s 2 3 2 c 接口,s i e m e n sp l c 具有r s 4 8 5 接口的自由口通讯能力,采用r s 4 8 5 可以进行上位机和 下位监控机之间的通信。r s 一4 8 5 串口采用“平衡差动式”数据传输,传 输线上是电位差信号,不构成电荷积累,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高速 率、远距离传输,可达1 2 0 0 m 。关于r s 4 8 5 通讯的详细情况在第三章 中阐述。 监控级中的操作员工作站是hcs 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为运行操作人员提供人机界面,使操作人员及时全面地 了解系统运行情况,并对生产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由于本系统的监 控程序不是很复杂,考虑到性价比,我们选用p l c 和显示屏t d 2 0 0 作 为操作员监控设各( 有关p l c 和t d 2 0 0 的详细情况在本章第二节中阐 述) 。p l c 作为操作员核心处理器,一方面同低层c p u 通信,它们之 间采用s i e m e n sp l c 2 1 5 的自由口通信方式,组成令牌网络;另一方 8 面根据得到的数据量,通过相应的算法设计,修改算法参数、系统运 行参数和分析数据。系统运行参数主要包括:电磁阀振动长周期和短 周期,出料长周期和短周期,运行时间和次数的统计等;同时,还负 责与管理级的计算机的数据通信。t d 2 0 0 用作操作员查看运行情况、 设置运行参数、控制下层系统的运行等。 控制级是整个除尘系统的低层设备,是整个除尘系统的真正执行 机构。它包括控制级核心c p up l c 2 1 5 、a d 模块e m 2 3 l 、压力传感 器、温度传感器、手动控制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和相应的执行电器 ( 主要是电机和电磁阀) 。p l c 2 1 5 一方面与上层处理器通信,把采集 到的信号发给上层处理器并得到运行参数;另一方面判断是否有手动 信号,从而通过输出端口,驱动继电器模块。手动模块时间上是由欧 姆龙的触摸按键和相应的指示灯组成的,主要用来在调试或者紧急情 况下直接控制执行电器。继电器控制模块是由5 v 继电器组成的控制装 置,完成由p l c 输出的弱点控制风机、空压机、出料机等设备的强电。 电磁阀的振动周期参数是由上层系统提供的,也可由手动来执行。本 层控制设备包括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控制层可由多套设备组成。 2 2 硬件部分设计 本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s i e m e n sp l c 2 1 5 、t d 2 0 0 、a d 模块 ( e m 2 3 1 ) 、压力传感器m p x 2 1 0 0 、温度传感器电路,以及 r s - 2 3 2 r s 4 8 5 转换模块( 在第三章中说明) 。 2 2 1 核心处理器p l c ”。 系统下位机选用在工业现场应用广泛的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 制器简称p c ( p r o g r a m m a b l ec o n t r o l l e r ) 或p l c ( p r o g r a m m a b l el o g i c c o n t r o l l e r ) ,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工业通用自动控制装置。它不仅可 以代替继电器控制装置和非接触式半导体逻辑元件控制装置,使硬件 “软化”,提高工作可靠性和系统的柔性,还具有运算、计数、定时、 调节、通信、联网等许多功能。配备有可靠的输入、输出接口,可直 接用于控制对象及外围设备,使用极为方便,即使在生产现场的恶劣 环境中应用,仍能保证可靠运行。p l c 的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单元、 存储器、输入输出电路等组成,软件系统由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组成。 9 其工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采样( 处理) 、程序执行和输出刷 新( 处理) ,如图2 3 所示: p l c 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在输入采样阶段,p l c 以扫描方 式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端的通断状态,并将此状态存入输入映象寄存器。 在程序执行阶段,p l c 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顺序,逐条执行程序指 寄存输寄存输 输 输 j 会 入 l 莩 端 l 囊 子 l 输 输 出l 出 l 输 + 映 i 锁 i 出 象 存 i 端 寄 l 存 j 电子 路 j 器 ii o k 瑾出避_ 型毯玛山监出旦监+ i iili 图2 3p l c 工作原理 令,从输入映象寄存器和输出映象寄存器读出有关元件的通断状态, 根据用户程序进行逻辑、算术运算,再将结果存入输出映象寄存器中。 在输出刷新阶段,p l c 将输出映象寄存器的通断状态转存到输出锁存 器,向外输出控制信号,去驱动用户输出设备。 上面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称为一个扫描周期,然后p l c 又重新执 行上述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扫描周期一般为几m s 到几十m s 。 本系统选用了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7 0 2 1 5p l c 。该设备具有以下较 优越的特性【2 2 j : 一、在硬件上,具有8 k 字节程序存储器( 集成e e p r o m ) :2 5 6 个计数器,2 5 6 个定时器,三种定时精度供选择。四个高速中断输入, 可利用输入信号的正、负沿中断。1 4 点数字输入,可扩展到6 2 个输入: 1 0 点数字输出,可扩展到5 8 个。模拟输入可支持1 2 路,模拟输出可 支持3 路,模拟输入输出都需要通过扩展模块来获得,s 7 2 1 5 支持7 个扩展模块。逻辑运算执行时间为0 8 s 。2 个r s 4 8 5 通讯接口,可 选择p p i 方式,通讯速率可达9 6 k b i t s ;具有中断能力的用户可编程接 口方式,用于同其它设备进行串口数据交换,通讯速率可在 0 3 3 8 4 k b i t s 之间。一个p r o f i b u s - d p 接口,通讯速率可达1 2 m b i f f s 。 1 0 s 7 2 1 5p l c 的这些硬件特性可以很好完成系统的设计任务。 二、在软件方面,该公司提供了专用于s i m a t i cs 7 2 0 0 系列p l c 用 户程序的编程软件s t e p 7m i c r o d o s 。该软件提供了极丰富的指令集, 可完成常用的如数制转换、表处理、数据传输、定时器计数器处理、 子程序调用等功能。多种通信方式供选择:p p i 方式,自由口方式,d p 方式,通信的实现方法简单。具有三种编程方式:功能块图( f u n c t i o n b l o c k d i a g r a m f b d ) ,梯形图( l a d d e rd i a g r a m l d ) ,结构文本 ( s t r u c t u r e dt e x t - s t ) 。 2 ,2 2t d 2 0 0 文本显示器 t d 2 0 0 文本显示器是专门为s 7 2 0 0 系列p l c 开发的操作员界面, 具有广泛的应用场合,是s 7 2 0 0 控制系统人机界面最经济的一种选择。 与s 7 _ 2 0 0 c p u 的通讯: t d 2 0 0 通过p p i 接口及随机提供的t d c p u 电缆与s 7 2 0 0c p u 进行通讯,可根据需要作如下几种配置: l 、一个t d 2 0 0 与一个s 7 2 0 0 c p u 的连接 2 、个t d 2 0 0 对多个s 7 - 2 0 0c p u 的连接 3 、多个t d 2 0 0 与一个s 7 2 0 0c p u 的连接 4 、多个t d 2 0 0 与多个s 7 2 0 0c p u 在同一个p p i + 网络中 无论何种情况t d 2 0 0 均作为主站进行工作;t d 2 0 0 本机的默认地 址为1 ,与之通讯的c p u 的默认地址为2 ;可通过系统菜单设定t d 2 0 0 的本机站地址及选择所需通讯的c p u 的站地址。 2 2 3a d 转换 数字控制系统对外界模拟量识别的最好办法就是a d 转换。从理 论上讲a d 转换是不可能连续的,上次转换与本次转换之间总是存在 一个微小的时间片。在这个微小的时间片内测量系统对外界模拟量的 变化是不可知的,即所谓检测盲区。但从实际测控角度看,测量系统 对外界信号变化的连续性和间断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在盲区时间 片内,外界信号变化的大小在测控要求的精度内,那么我们就认为这 样的a d 转换在这样特定的应用环境下是连续的。 在一般的测控系统中,a i ) 转换连续性的计算如下; 工艺要求的动态精度c = m ; 有效a d 转换速度v = n 次,秒; 控制系统动作间隔t = t 秒。 只要当1 ( v t ) c 时,我们就认为它是连续的。在本设计中电磁 阀动作间隔为5 s 左右,除尘系统的控制精度在2 0 ,则要求v 1 ( c t ) = 1 次,秒。在计算机测控中的a d 转换后的数据必须进行适当的处 理后方认为是有效采样数据,决不可将每次a d 转换都认为是一次有 效的数据采样。通常最简单的数字滤波也要a d 转换6 次,去掉最大、 最小值后取平均值。这就要求实际的a d 转换通道需要具有的转换速 度为v ,= 6 v 。本设计所选择的数字滤波算法要用到1 0 个数,所以 v l = 1 0 1 次秒= 1 0 次,秒。 如果一个测控系统的盲区时间片内外界变化等于系统所要求的精 度范围,那么这个测控系统的精度是无法保证的。通常至少要4 倍的 保守系数。则要求实用的a d 转换速度应为v 2 = 4 1 0 次,秒= 4 0 次秒。 这就要求在设计中a d 转换器件特性指标中的转换速度要大于4 0 次 秒。也就是要求a d 模块的转换时间要小于2 5 m s 。 本设计选用的a d 模块是s i e m e n s 公司生产的e m 2 3 1 模拟量 扩展模块。具有3 路差分输入;在输入范围是0 5 v 时,输入阻抗为 1 0 m q :允许最大输入电压是3 0 v :模数转换时间是2 5us ;分辨率是 1 2 位+ 符号位;使用最大误差为1 2 。 2 2 4 测量放大器原理分析西1 测量放大器是信息检测与数据采集系统中常用的前置放大器,它 具有高输入阻抗、高c m r r 、闭环增益调整方便、低失调低漂移、平 衡差动输入、输出电阻小等特点。因此,在数据采集和信号检测系统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测量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如图2 4 ( a ) 所示。一 般由三运放组合而成。采用三运放测量放大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 输入失调电压和漂移。通过对测量放大器工作原理的分析,设计了本 论文的传感器电路。 一、测量放大器的闭环增益与c m r r 对图2 - 4 电路,一般选r l = r i ,r := r :,r ,= r i ,这样利 用叠加原理和理想放大器的特性可以得到: 1 2 尘墼圣堑些型圣。圣窑些尘些耋二。,。一 v 。= 鲁( 1 + 鲁城:叱) ( 2 1 ) 差模增益为: 铲丽v o2 鲁静 协z , a s o = 0 ( 因为2 = k 。,z o = 0 ) c m r r ( 共模抑制比) : c m r r 2 知a ,o = 。o v 0 ( c ) ( 2 3 ) ( 2 4 ) 图2 - 4 测量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其中( a ) :测量放大器的基本结构 ( b ) :并联差值比例放大输入级 ( c ) :差动放大输出级 从( 2 2 ) 式可以看出,r 。,r :,r ,选定后,只需改变靠的值,就 可以方便的调整整个放大器的闭环增益。 1 3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第二章硬件部分设计 二、测量放大器的失调与漂移 测量放大器的失调和漂移,主要决定于差值比例放大电路,为实 现低失调和低漂移,一般选用同一型号且性能参数十分接近的芯片配 对,构成并联差值比例放大电路,使放大器a 和a ,的电路参数在工作 时能相互补偿。 三、测量放大器的闭环输入阻抗( z 。) 互一2 即丽珂雨陬丢研晤硼 由运放简化设计定则可知,z ,只,“,所以, 瓢- v , t 砒( - 一糕卜,由于( 1 r 0 + 捌阻 这样,并联差值比例放大器的闭环输入阻抗z 。一o o 。这种结构决定了 测量放大器具有很高的闭环输入阻抗。 四、测量放大器的闭环输出阻抗( z ,。,) z 。= 月。0 + a r 2 :+ r ,) ) ( 2 6 ) 综上所述,测量放大器是具有测量仪器特性的差动放大电路,它克 服了普通差动放大电路的一些缺点,使其性能大大提高。随着集成电 路技术的发展,一个元件内含有两个、三个甚至四个独立运放的芯片 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例如a d 5 2 1 、a d 5 2 2 、l f 3 5 3 、l m 3 2 4 等。 2 2 5 压力传感器电路设计“砌 、m p x 2 1 0 0 简介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单晶硅的压阻效应制成的器件,即在硅基 片上用扩散工艺制成4 个等值电阻的应变元件构成的惠斯登电桥。采 用恒压源供电方式的工作原理图如图2 - 5 所示。设4 个桥臂电阻起始 值均为r ,在有压力作用时,桥臂电阻的变化量均为r 。当压力传感 1 4 器受到压力作用时,一对桥臂的电阻值变大,而另一对桥臂的电阻值 变小,电桥失去平衡,有一个与压力成正比例的电压输出。 r 图2 5 采用恒压源供电方式的工作原理图 m p x 2100 是一种带温度补偿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工作电压加 在脚1 和脚3 之间,满量程差动电压由脚2 、脚4 输出。由于传感器 硅片上集成有温度补偿网络,经激光微调,传感器的零位输出、满量程 输出、线性度、温度补偿等都达到了较好的性能指标。其主要参数如 表2 2 所列。 压力范围压力过载典型工作最大工作满量程电压 ( k p a )( k p a ) 电压( v )电压( v )( m v ) 0 1 0 04 0 0 1 01 64 0 0 1 零压输出温度误差带线性度全量程温度 ( m v ) ( o c ) ( f s )影响( f s ) l 0 5 10 8 5o 1 o 2 5o 5 1 表2 - 2m p x 2 1 0 0 性能指标 二、m p x 2 1 0 0 电路设计 压力传感器模块由m p x 2 1 0 0 和测量放大器组成。电路如图2 - 6 所示。 仪器放大器用来将传感器输出的o 4 0 m v ( o l00k p a ) 差动信 号进行放大。它由4 个高性能运放构成,其中,i c l 、i c z 接成同相输入 阻态,以获得仪器放大器所需的高输入电阻:i c 3 是单位增益的差动放 大器,以获得较高的c m r r i c 一及r p 2 所在分压电路构成调零电路, 使电路中输出读数在不加电压时为00 。电位器r p l 可对所加压力( 10 0 k p a ) 进行满量程校准,并用来调节仪器放大器的增益。 1 0 0 k 图2 - 6 压力测量电路图 2 2 6 、温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在本系统中,首先要通过感温元件把除尘器中的环境温度信号转 换为a d 模块可以接收的电信号。 一、感温器件的选择 感温元件种类很多,并且不同的原件在测温原理、测温范围和精 度上有较大的区别。铂电阻和热电偶是最经常应用的两种类型的感温 器件。用热电偶作为感温元件时要注意两方面问题。 1 ) 为了便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与被被测温度之间成单值函数关 系,需要热电偶的自由端保持恒定( 最好为0n 。) 。一般是用补偿导线 将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出来,远离工作端,使“稳定,同时用廉价金属代 替贵金属。在使用补偿导线时,必须使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的两个连接 点保持相同温度,且热电偶和补偿导线在规定范围内( 0 1 0 0 。c ) 热电 性质必须相等。 2 ) 从热电偶测温公式中可以看到,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对某一 种热电偶来说只与工作端温度和自由端温度有关,即 e 口( f ,t o ) = e 5 ( f ) 一e 8 ( t o ) 1 6 ( 2 - 7 ) 根据国际实用温标t - 6 8 规定,可知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 e 。s ( t ,o ) = p b ( t ) - e 日( 0 ) ( 2 8 ) 在实际测量中,如果“0 。c ,则由分度表查得的值产生的误差为 e 。b ( f ,0 ) = e j 口( f ,t o ) + 易8 ( f o ,o ) ( 2 9 ) 由于热电偶的”温度热电势”关系是非线性的,所以对热电偶冷端进行 修正时,可根据( 2 9 ) 式规定的热电势相加,然后由总电势查出相应 的温度。对于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可以用以下补偿公式进行修正: f = 1 + 的o ( 2 1 0 ) 式中t 为热电偶工作端实际温度,t 。是由测量得到的热电势查分度表所 得温度,“为冷端温度,k 为修正系数,k 型热电偶的修正系数是i 。 本控制系统选用k 型热电偶为温度传感器,用铂电阻测环境温度, 并作为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由公式( 2 1 0 ) 来进行热电偶冷端温度补 偿。 二、电路设计 图2 ,7 是温度信号和放大电路。电路中c d 4 0 5 2 芯片是二组四选一 模拟开关。表2 3 是芯片输入输出和控制端a 、b 所具有的逻辑关系。 表2 3 baxy 0 ox o y 0 o1x 1y 1 10x 2y 2 l1x 3y 3 x o 、y o 连接热电偶的输出信号,x 1 、y 1 连接电桥输出的差压 信号,x 2 、y 2 接地,是校零通道,可消除放大电路的漂移电压,因 为直流放大电路存在着零点漂移和温度漂移。电路的共模放大倍数 为g c = ( r 配很7 ) r 4 ( r 8 ,r 9 ) r 5 ,适当选择电阻阻值可使g c = 0 , 消除了共模干扰。差模放大倍数为g = ( r 9 瓜5 ) + ( 1 + ( r 1 + r 3 ) r 2 ) , 其大小由温度测量精度要求来决定。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加一偏置 电压,可以改变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范围,从而使模数转换芯片的 1 7 量程得到充分利用。 c i ) 4 0 5 2 爱= 譬 x y a r p 2 6 b l p 2 7 图2 7 温度测量和放大电路 2 3 监控系统抗干扰设计【1 1 1 1 2 】【1 3 】 u 目前大多数矿厂和火电厂厂区内的供电线路网络、工艺过程所需 的各种大功率电机、变频器等设备都极易对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产生 干扰,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针对工厂所采用的工艺、电 气设备的特点对可能影响控制系统工作的干扰源进行认真分析,在设 计和安装调试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抗干扰措施,以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2 3 1 主要干扰源分析 在一般工业工厂中,对控制系统产生的干扰主要有3 种形式:空间 电磁场干扰、电源上叠加的瞬态脉冲干扰和接地网络中的地电流共阻 抗耦合干扰。 空间电磁场干扰 空间存在的较强的电磁场,通过干扰源( 例如:大电流导线) 同信 1 8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第二章硬佧部分设计 号线之间的分布参数耦合到信号线上产生干扰电压。干扰电压的生 成,可分为静电耦合和电磁耦合2 种方式。 电源噪声干扰 大功率设备启动停止时,会在5 0 hz 的电源电压上产生一个高达 上千伏的尖脉冲,在电网中形成强电流干扰。空间存在电磁波、辐射 等干扰源也在电源电压本身产生干扰电压。此外,大功率的变频器工 作时,其ig b t 输出的脉冲式电流有很宽的干扰频谱,可能对电源 产生较严重的污染。 共阻抗耦合干扰 控制系统信号通道的共阻抗耦合干扰主要是共地电阻耦合的干 扰。由予厂区范围较大,接地网络中的各接地点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 一个电阻值a 在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供电回路较大的地电流的情况下, 如果信号电路取样电流流过公共的一部分地电阻,就在回路中产生干 扰电压信号。 2 3 2 主要抗干扰措施 一、合理布设电缆 要有效减小电磁干扰,必须减少信号线同干扰源之间的分布电容和 电感。根据电磁学原理,2 条平行导线间的电容和电感可分别表示为 c :黑 ( 2 。1 1 ) 1 n r 们 一 。 肘:掣【l n i 2 l 卅 ( 2 - 1 2 ) 2 石日。 、 式中l 平行导线长度,m : a 导线半径,i t i : h 两平行导线的中心距、i t i : e 两导线之间的介质的电容率,f m ; p0 真空磁导率h m 。 由( 2 - 1 1 ) 、( 2 - 1 2 ) 式可知,减小信号线同强电流导线之间的分布电容和 电感的共同办法是减少导线平行布设的长度和增大它们之间的间距。 二、屏蔽抗干扰 屏蔽的抗干扰作用有两方面:屏蔽干扰源,阻断静电场电力线和高 频磁力线向外辐射;保护信号线,使空间电磁场不能作用于信号线并 产生感应干扰电压控制系统的信号线按其抗干扰要求选取不同类型 的电缆。中央控制室到各plc 站之间的通讯电缆是整个控制系统的 “中枢神经”,电缆长度约为5 00 m 。为防止长线传输中容易出现的信 号延时、畸变、衰减、终端反射等现象,选用同轴电缆连接,并单独穿 金属管敷设,最大程度地隔离了干扰。同时为补偿信号衰减,增大信噪 比,在同轴电缆中段设置重发器,确保通讯稳定可靠。 现场p l c 站之间的通讯由于距离较短,为降低造价,选用屏蔽双 绞线,单独穿金属管敷设,具有双重屏蔽的效果,完全可满足系统的抗 干扰要求。 三、减小电源干扰和漏电流干扰 为减少电源干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f 1 ) 各 p l c 柜和中央控制室用专线电缆供电,并且在低压配电系统中最靠近 电源变压器进线点引出,避免同大功率设备电源通过同一段母线( 2 ) 大 功率变频器安装点靠近被控设备,远离p l c 站;( 3 ) p l c 柜和中央控制 室监控计算机通过u p s 供电,利用u p s 的稳压隔离功能减少电源干扰。 四、特殊的抗干扰措施 1 ) 系统正确良好的接地。采用公共接地点s g p 是较大控制系统中 常用的方法。因为所有的传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