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里杏花村,千载诗人地” 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城西,距今1300多年历史。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自此,贵池杏花村随清明诗名扬青史,享誉天下。 杏花村被称为江南诗村,故池州誉为“千载诗人地”。唐代的李白、罗隐、张祜、白居易、杜牧、杜荀鹤,宋代的梅尧臣、岳飞、苏辙、司马光、朱熹、李清照、杨万里、苏舜钦,元代的萨都刺,明代的王阳明、董其昌,都留下了不朽诗篇。杏花村又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酒庄,以杜牧诗中的酒家和历史记载的杏花村黄公酒而闻名于世。清康熙年间,池州人郎遂潜心编撰了杏花村志十二卷,为四库全书收录的唯一村志,杏花村堪称“天下第一村”。 一首动人心弦的杏花美酒诗, 描绘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农耕画; 一部耐人寻味的村落民俗书,书写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梦。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牧和他诗中的杏花村。 杏花村迹以名传 “清明时节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于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任池州刺史。次年清明之日,杜牧到杏花村赏春,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作清明诗。 位于安徽池州市贵池区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茂之,晚号乳山)的七绝,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诗曰:“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引自清杏花村志卷五)。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牧之,京兆万年县(今陕西长安县)人。有樊川文集传世。他是我国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的杰出诗人。后人为区别于诗圣杜甫而称他为“小杜”。他于会昌四年(844)九月从黄州(又名齐安郡),至今湖北黄州市迁池州(又名池阳郡,治今池州市)任刺史,至会昌六年调睦州(又名新安郡,治今浙江建德东)任刺史,在池州整整当了两年州官,作出了许多德政善绩,也留下了几十篇珍贵的诗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给古老的池州平添了一层绚丽的光彩。这首优美动人、脍炙人口的清明诗,就是他在池州的代表作。 据广舆记载:“池州古迹曰杏花村,在府城秀山门外。杜牧诗遥指杏花村即此。”江南通志载:“杏花村在(池州)府秀山门外里许,因唐杜牧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得名。”曾在明天启末年任池州大守、崇祯末年翟池太兵备道,两度出守池州的顾元镜赋五律杏花村云:“牧童遥指处,杜老旧题诗,红杏添新色,黄垆忆旧时。远山层作画,好鸟解吹?(古乐器)。偷得余闲在,官钱换酒卮(古盛酒器皿)。”山西蒲州张邦教,明嘉清四年(1525)引由进士出任池阳郡同知(郡丞),后官至陕西按察使。他在池州任职期间,“留意山水,赏表杜樊川遗迹,因自号曰惜花人”(见杏花村志卷四),并在杏花村教前立亭,撰联曰:“胜地已无沽酒肆,荒村忽有惜花人。”他是明嘉靖池州府志记载的第一个建设贵池杏花村的山西人。上述史实证明,杜牧笔下的“牧童遥指处”,就是贵池杏花村! 清代贵池杏花村人郎遂(字赵客,号西樵子)编辑杏花村志十二卷传世。在我国志苑中,自古有通志、府志、县志、山志,而为村立志者可谓凤毛麟角,被收入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献四库全书的村志,恐怕唯有贵池杏花村志,杏花村堪称“天下第一村”。 清代翰林院检讨侗(字展成,号悔庵)题杏花村志诗曰:“从来未有花村志,好事今推郎上元。我欲移家武陵住,也编仙史记桃源。”(引自杏花村志卷五)清代名士、贵池棠溪乡曹村人曹文慧(字智珠)为郎遂杏花村志赋诗曰:“著出名书村愈名,依稀小杜是前生,斯人宁止一丘壑,还情如椽纪太平。”(引自杏花村志卷一)清代诗人、贵池清溪人朱之梅(字素公)作杏花村诗曰:“相传杜牧刺池州,村酒村花两共幽。”(引自杏花村志卷七)由此可见,杏花村自杜牧清明诗后,历代名士接踵而至,慕其名者热衷修建这一名村,至清代,整个杏花村已形成了一片方圆十余里古色古香、景色如画、蜚声四海的名胜古迹风景区。明弘治?F池鸾乡人、隐居梅山的贡元沈昌(号野航)有杏花村诗云:“杏花枝上著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欲问当年沽酒处,竹篱西去小桥东。“(引自杏花村志卷五) 唐以来杏花村几度兴废,相传盛时杏花村有老杏万余株,连绵十里,绚烂迷观,堪称盛景。至清康熙年间已有名胜15处、建置35处、古迹25处,相关诗词歌赋题咏达千余,逐步形成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景观群落。 到现代,在杏花村旧址的基础上建起了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路二水三区”。目前,一区民俗体验区已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形成了环绕景区的8字形陆上和十里杏花溪水上两条观光线,打造了北村口红墙照壁、问酒驿、唐茶村落、十里桥、梅洲晓雪、窥园、云泉硅藻泥憩园、百杏园等多处重要景点。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围绕实现“中国最具活力的文化旅游业态”和“中国最有价值的文化旅游品牌”两大目标,坚持 “生态为根、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山水农耕、江南村落、传统民俗、盛唐诗酒”四大文化,努力创新八大旅游业态,已被列入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全国优选旅游项目、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项目,安徽省“861”行动计划、省级重点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功创建省级文化产业基地、省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风景区等品牌。到2020年,将建成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到2030年,将建成中国最具活力的文化旅游业态和中国最有价值的文化旅游品牌,再现“一河秋浦水,十里杏花村,百家香酒肆,千载诗人地”的经典田园休闲生活佳境。 杏花村四大文化 一是山水农耕文化。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写道:“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唐宋之后,尤其是宋代,因杏花的花期与春耕时间节点一致,诗人往往称春耕为“杏花耕”,北宋文学家宋祁曾有诗云:“添成竹箭浪,催发杏花耕”。杏花村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极具江南农耕文化典范,以农兴文、以农助武、以粮酿酒、农忙赋诗、农闲听戏,杏花村的农耕文化,不仅仅在牧童田间的画面里,还深深的烙印在杏花村的历史传承里。建成后的杏花村,把农业种植、观光休闲、家庭体验融为一体,并适时举办“春耕大典”等?r令节庆活动,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景观,再现中国式的农耕文化。 二是江南村落文化。杏花村构建的是唐朝村落的点状布局,体现的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诗画意境,分别打造出明清时期古村落、唐宋时期古村落、楚汉时期古村落、春秋时期古村落、商周时期古村落和原始筑巢式古村落等。展现中国古代村落文化,呈现中国古民居缩影,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三是传统民俗文化。杏花村古老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杜牧的清明诗形象地道出冬去春来的气候和物象特征,也生动地描绘出了古杏花村清明时节的民俗乡风,而乡傩、目连戏、青阳腔在古杏花村的表演从未间断。杏花村的建设,力求在深厚的民俗文化根基上,营造出“古杏花村”的历史文化风韵。 四是盛唐诗酒文化。自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白居易曾写出“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在唐代诸多诗人的心目中,人生的最大快乐,就是有诗与酒的享受。未来的杏花村将再现杏花村志中记载的“酒垆茅舍,坐落于红杏丛中,竹篱柴扉,迎湖而启,乌桕梢头,酒旗高挑,猎猎生风,令人未饮先醉”醉人景象。 从立志兴邦的杜牧到诗人杜牧 晚唐诗人杜牧,生于宰相之家,名门望族,自幼聪明好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杜牧青年时代,即怀有远大理想,立志做一番擎天立地的事业。那时,正是唐王朝经安史之乱,逐步走下坡路,土地日益集中,征敛加重,民生困苦,加之宦官擅权,宗派斗争,藩镇跋扈,异族侵掠等,国家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杜牧的抱负,即是挽救颓势,重振大唐雄风。他认为藩镇的跋扈,引起内战不息,边防空虚,招致吐蕃上层奴隶主的乘机扩张,是当时国家最为迫切,也是最根本的两个顽症。治疗顽症,要下猛剂,即用战争来解决。因此,杜牧积极学习和钻研军事。他写了罪言战论守论等一批很有见地的军事论文,并精心注释了孙子。他提出对藩镇的战略与策略,严肃批批判某些执政大臣对叛乱的姑息态度。他原想有家族的巨大影响及个人的才华,加上这些好的意见,一定会被当政者重视,以期在军事方面,施展所学。 然而,他的思想与腐朽的朝廷格格不入。他在进士、制科双捷后,并未受到当局的特别重用,而是在江西、宣城、扬州观察等府作幕僚,长达十年之久。这不能不使他的意志逐渐消磨,虽然一度回朝为监察御史,不久即分司东都,等同闲职。在此期间,朝中发生了“甘露之变”,宰相以下朝臣及无辜者数千人,惨遭宦官集团杀害。杜牧因在洛阳,虽幸免于难,但朝廷内部斗争的残酷性,使他触目惊心,对他心目中的事业,无异是个沉重打击。因此,有人认为“甘露之变”是杜牧由积极趋消极,由立志兴邦到诗人杜牧的契机。而这一转折点,应是在池州。 “甘露之变”确实给杜牧以重大影响,但他的报国之心,振兴之志,并没有完全泯灭。会昌二年(842),杜牧出任黄州刺史,国家发生两件事,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初心所闪耀的光华。一件是,泽潞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私自袭职,抗拒朝命。宰相李德裕反对姑息,主张用兵,与杜牧的一贯思想吻合。杜牧极为振奋,上书献平叛策略。李德裕平泽潞,基本上采用了杜策,并取得成功。另一件是,唐北境受到回鹘统治者的骚扰与劫掠,杜牧又主动建议,避开秋高马肥作战,于仲夏发幽州、并州骑兵及酒泉兵,出其不意,予以打击,也得到李德裕的赏识。杜牧多么希望能得到李的引荐,到中枢报效,大显身手,以实现振兴国家之志。但李对此,却表现非常冷淡。所以当杜牧正期待召回朝廷重用的时候,却接到调往更穷僻的池州的命令。一瓢冷水,从头浇下。他从青年时代为挽危兴邦,在胸中所燃起的熊熊烈火,终于熄灭。最后的机会,不复再有。 初到池州,只是借酒消愁,打不起精神,与此前的杜牧判若两人。 然而,池州的山水风光,却渐渐地吸引住他。“秋浦倚吴江,去楫飞青鹘。溪山好画图,洞壑深闺闼。竹冈森羽林,花坞团宫缬。景物非不佳,独坐如鞲绁。”(池州送孟迟先辈)他开始从“独坐”慢慢地到各处走了,足迹遍清溪、杏花村、齐山、九华山等处,心事自我排解,逐渐趋于平衡。最能反映他这种心情的,是他的九日齐山登高一诗: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在诗中,暴露的抑郁心情,他都以旷达处之。他还引用春秋时齐景公登上牛山,看到富饶繁荣的临淄,为老年将死而哭泣的典故,以为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事有成败,人有生死,“古往今来只如此”,有什么可烦恼的呢?从此时起,他的诗多写山水风光与乡思的内容。登九峰楼一诗,也是典型之作。在楼上,他看到如诗如画的美景,不禁想到杜陵家乡,希望早日听到归棹的“轧鸦”声。还有更能说明他在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鑫氟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湖南农业大学第二批公开招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北京第五实验学校招聘38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招聘(2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沧州海兴县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27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黑龙江绥化市安达市任民镇人民政府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河北唐山市丰润区选聘第二批事业编制医疗技术人员13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三峡集团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市平谷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140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甘肃张掖市教育局培黎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14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图书馆外文图书分编工作细则
- 干漆膜(涂层)厚度检测报告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分之一课件16888
- 过氧化氢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GB/T 3098.4-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
- 【演练方案】特种设备事故(压力容器)应急预案
- 全新档案法专题学习讲座课件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单元第8课
- 量具使用知识培训课件
-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
- Q-RJ 557-2017 航天型号产品禁(限)用工艺目录(公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