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外文图书分编工作细则_第1页
图书馆外文图书分编工作细则_第2页
图书馆外文图书分编工作细则_第3页
图书馆外文图书分编工作细则_第4页
图书馆外文图书分编工作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馆外文图书分编工作细则一、外文分编图书的范围我馆的外文图书,指我馆收藏的西文(英、法、德等使用拉丁字母的文字)、日文、俄文、朝鲜文等非汉语文字出版的各类型文献。二、外文图书分类、编目的依据1、各文种文献分类均依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进行分类,类分深度以详分为宜,即要分到最适宜、最贴切的类目。2、西文文献的编目依照《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中国图书馆学会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著录。由于西文文献现采用计算机编目,除依照《西文文献著录条例》外,还应按照《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下)》(谢琴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中关于西文机读目录著录的各项规定执行。3、俄文文献尚未采用机读目录,其编目比照《西文文献著录条例》进行手工编目。4、日文文献采用CNMARC格式编目,从Calis的Z39、50客户端套录数据。没有现成数据的依照CNMARC格式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编撰小组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进行原始编目。5、朝鲜文文献依照《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进行手工编目。三、外文图书编目工作流程外文文献编目工作流程指对外文新书进行编目的全过程,包括查重、数据下载、著录(数据录入)、分类、主题标引、取排架号、分类查重、后期加工等一系列过程。1、查重分编外文新书的第一步骤是查重,即按书名字顺在外文书名目录中查检该书,以确认该书是否为新书、复本、新版等等。查重需要确认以下几个方面:(1)确认新书。通过在书名目录中检索书名,确认无相同书名的书,则该书为新书;书名相同但责任者不同、或责任者相同但书名不同,视为新书;并在书名目录中该书的位置上放一张代片,表示该书的书名片在书名目录中的排列位置。(2)确认版次不同的图书。指在书名目录中查到该书的旧版,如旧版为第1版,新书为第2版,则将第1版的索书号记在新版书的书名页上,并在著者号后加“)2”表示第2版。(3)确认版本不同的图书。新书与原有图书为同一种书,但其中价格、页码、开本、出版者、装帧、译者、增订有一种不同者,视为不同版本,将原书的索书号记在新书的书名页上,在著者号后加“(”号区分,如“(1”,表示不同版本。(4)确认重书。新书与原有图书的所有特征完全一样,视为重书,即二次进馆图书。将新书作为原有图书的复本,把新书的登录号记在原书的书名片上,原书的索书号记在新书的书名页上并在书名页上标记“二卡”字样。(5)对于授权影印的外文新书,如果查到有该书的原版图书,则按不同版本处理。(6)一种新书是原有图书的教师用书或练习书,即新书是原书的附带用书,则按照同著者著同类书区分,不同著者的,按新书处理。(7)对于已有的连续出版物和先后到馆的多卷书,查重可保证分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8)新书若是丛书中的一种,除按书名查重外,还需按丛书名查重,以保证集中编目的丛书分编的一致性。2、查重后的新书数据下载外文图书分编的第二步骤是在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Z39、50客户端上将新书的书目数据套录到本馆的图书管理集成系统的编目子系统中,然后加入本馆的有关业务数据。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计算机终端上的Z39、50客户端,联机,在检索对话框中按ISBN号检索;用ISBN号检索不到,可按书名检索。(2)查到的图书数据要与原书进行核对,确认与原书一致后下载该条数据。(3)下载完毕后向Calis编目中心提交该条数据,表示我馆也收藏有该种文献。(4)提交数据后将该条数据保存到客户端的临时库中,同时在该书的书名页上记下该书的分类号。(5)导出临时库数据。将保存到客户端临时库中的一批数据导出到本地计算机磁盘上,一般选择C盘,西文选择USMARC格式,日文选择CNMARC格式。以上下载与导出步骤依照提示操作即可。(6)新书数据导入到本馆的编目子系统中。打开编目子系统,选择“书目管理→书目转入”,“数据转入到”选择“资源表”,MARC类型西文选择USMARC,日文选择CNMARC,并为要转入的数据确定一个批号,再到C盘找到套录下来的书目数据文件,打开该文件,就可把下载到C盘上的书目数据套录到资源表中。(7)对于在Calis上未查到数据的新书,可通过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联机编目系统和美国国会图书馆查找数据,下载过程同在Calis上下载数据大同小异。3、分类、主题标引、选取排架号(著者号)(1)新书数据套录完毕后,需逐一进行分类与主题标引,依《中图法》第4版详分。对已有数据的图书,要对其分类号进行核对,对不合适的类号进行改正。(2)要保持相同或相近学科主题文献的分类一致性,对于多学科多主题文献以及可类分到两个相关类目的学科主题,可采用附加分类的方法。(3)对于《中图法》中总论复分表中的“-4教育与普及”及其下位类,本馆规定类分外文图书时不采用此号复分。(4)关于西文文献的主题标引。对于已套录数据的文献,直接采用原编目数据所给的主题词,无需改动;无数据的文献,可采用国会图书馆、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联机编目系统或在版编目数据的主题词。日文文献,有数据的可直接采用原编目数据所给的主题词,无数据的,可采用Calis的Z39、50客户端日文库中同类同主题文献的主题词进行标引。俄文与朝鲜文文献暂不进行主题标引。(5)排架号的选取。日文图书排架号采用种次号,西文图书采用《卡特著者号码表》,俄文图书采用《俄文三位著者号码表》(即《哈芙金娜著者号码表》)。取著者号的方法如下(以西文为例):

著者号的选取以标目为准,即以标目的第一个词作为取著者号的根据。个人名称标目以姓氏作为取号依据。若号码表中没有与著者姓氏对等的词,取与其词形最为接近的那个词的号码。例如Constantine这一姓氏在表中无对等词,它处于Constanti和Cont之间,Constanti在前,与Constantine词形最为接近,故Constantine的著者号取Constanti的代号C758。同姓的著者,按名的首字母顺序取号,若无相同姓名的著者,取号码表中与之相邻的两个姓名中在前的著者号码。例如Davis,L、和Davis,S、两个著者,在表中Davis,L、处于Davis,H、与Davis,M、之间,取前者Davis,H、的代号为D262;而Davis,S、在表中正好有对应的姓名Davis,S、,取其号码为D264。带连字符的复姓和带间隔符的姓,按去掉符号后的一个完整词处理。如Garcia-Fernandez按Garciafernandez取号;O’neill按Oneill取号,D’Itri按Ditri取号。著者姓前带冠词或接头词时,应把冠词或接头词连同姓一起当作一个单姓处理。例如:著者姓为DelaRoche,按Delaroche取著者号;VanDyke按Vandyke取著者号。著者姓前冠有M’、Mc者,均按Mac处理。例如McHale按Machale取号。著者姓前冠有S、、St、、Ste、称谓的,分别按San、Saint、Sainte取号。著者姓氏中含有变音符号的字母,按下表中对等的展开形式取号:=aa=aa=ac=ae=ae=ae=d=oe=oe=oe=ue=ue=ue=ue=ij其他无对等展开形式的变音字母,按照将变音符号去掉的字母取号。有时同一种书的版次不同,主要款目标目有可能不同,后分编的图书要与先前的图书排架号保持一致。例如某书的第1版的责任者是Jones,H、和Mary,LilyS、,以Jones,H、为主要款目标目,著者号取J77。第2版责任者依旧是此二人,Mary,LilyS、成为第一责任者,Jones,H、成为第二责任者,主要款目标目是Mary,LilyS、,取其著者号为M393,但为了使同种书集中在一起,第2版图书的著者号依旧延续采用第1版的J77而不用M393。以书名标目的图书,按书名的第一个词取号,但首词是冠词和不定冠词the、a、an的,按其后的词取号。如果作为标目的的书名是以数字或符号开头,则略去数字或符号,按其后的第一个词取号。机关团体标目,按标目的第一个词取号。如果机关团体标目是以缩写形式出现或以缩写形式开头,则按展开的全称查表。无从查考的,按缩写形式取号。如NATO是NorthAtlanticTreaty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缩写形式,查表时按其全称的第一个词North取号;IEEEUltrasonicsSymposium的展开形式为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UltrasonicsSymposium,查首词Institute。4、分类查重(二次查重)利用分类目录进行分类查重,简称查重号。由于分类排架的唯一性,分类查重的作用在于确认新书的索书号是否与已分编图书的索书号重复。当著者号不足以区别同类号图书时,必须将具有相同索书号的图书区别开来。需区分以下几种情况:(1)著者号相同但著者不同的同类书,在新分编图书的著者号后加著者姓氏的首字母大写。以机关团体为标目的图书亦如此。例如:TP302-53/I61:1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ault-TolerentcomputingTP302-53/I61I:85、IFIPTC10WorkingConferenceonfifthGerneration如果有两种以上的同著者号著同类书,但著者不同,则从第三种开始加以分编次序号:第一种I61第二种I61I第三种I61I1第四种I61I2(2)同一著者著同类书,著者号相同,但书名不同,则在新分编图书的著者号后加该书书名的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小写(定冠词和不定冠词除外),按字母先后顺序排。例如:D956、122、9/K26)6Keenan,D、SmithandKeenan’sD956、122、9/K26bKeenan,D、Businesslaw/D、Keenan(3)以书名为标目的图书,若其索书号与已分编图书的索书号相同,则无论已分编图书的著者号取自书名还是著者,均参考上一条规定按同一著者著同类书的区分方法处理。5、MARC数据著录实现计算机编目后,我馆的西文、日文文献的著录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套录的数据进行检查、校对和补充馆藏数据的过程。俄文、朝鲜文文献仍然实行手工编目。以下以西文文献的著录为例说明。(1)打开编目子系统,选择“原始编目”,输入图书的ISBN号,按“回车”检索。若书目表中无相同的图书,选择对话框中的“否(检索资源表)”,在资源表中检索到套录的数据后,双击该条记录,进入到USMARC的著录界面,即可进行著录。(2)对于从Calis上和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联机编目系统上套录的记录,应仔细核对在编图书与该书的MARC数据是否一致,无误后无需改动,添加020字段的子字段$c价格,添加905馆藏字段,写入分类号、著者号、登录号、单价,在999字段的$b子字段输入图书的册数,无误后按“MARC”键保存记录,完成著录。从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联机编目系统上套录的记录,还需增加一个093字段,填写《中图法》类号。(3)有附加分类号的图书,需要增加一个093字段,在$a填写附加分类号,$2填写《中图法》版本号。(4)未套录到数据的图书,需进行原始编目。编目依据为USMARC格式和《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下)》。完成原始编目后,经检查无误,向Calis联机编目中心提交记录。(5)如果在书目表中检索到相同的图书,需确定是重书还是版次或版本不同。选中该条记录,查看“详细信息”,若是重书,选择“重书”,添加登录号,修改册数;若是版次或版本不同,选择“套录”,按新书修改原书目数据的编目时间、ISBN和出版信息,增加250字段的版次或版本,修改登录号、价格、册数等等,之后按“MARC”键完成。6、新书的后期加工包括一批新书数据的分类统计,打印目录卡片、书标和送书单。(1)新书分类统计。每批新书分编完毕后,需作出分类统计,并且要与采购数据的种数、册数、价格相符,然后打印分类统计帐和个别登录帐。(2)打印目录卡片、书标和送书单。具体数量为:书名目录2套,分类目录2套,架卡1套,教师参考室1套;书标的打印,每种书打2个书标,书脊上贴1个,书中最后一页的空白处贴2个;送书单打印,用于典藏部门验收新书时使用。7、新书的验收新书分编完成后,通知典藏部门验收,并向典藏部门发送新书书目数据。四、外文图书分编业务注记1、冒号“:”,加在著者号后,表示卷册号、年代、届次。如“:2”,表示第2卷或第2届;“:84、”表示第84卷或1984年。2、逗号“,”,用于三位数的卷册号后,表示这三位数字是由百位数字构成的单独层次,但末尾数字是“0”者可不加号。如“111,”,表示第111卷。3、黑圆点“、”,用于两位数的卷册号、年代、届次的后面,表示这两位数字是由十位数字构成的单独层次,末尾数字是“0”者可不加号。如“11、”,表示第11卷或第11届。数字为个位时不加号。4、卷册层次多于一个时,用以上两种标识号表示。例如:“:1111”表示第1篇、第1卷、第1分册、第1部分;“:111、1”表示第1卷、第11分册、第1部分;“:111,1”表示第111卷第1分册;“:1111,”表示第1卷第111分册。5、右半括号“)”,表示版次,加在著者号后。例如“)2”表示第2版。6、左半括号“(”,表示版本不同。两种书的书名、著者、版次相同,但价格、开本、页码、出版项、装订、增订、译者有一种不同者,视为版本不同,用此号区分,加在著者号后。7、英文大写字母“K”,手工编目时表示西文影印版图书,加在分类号上方。但实行计算机编目后,此号已不用。8、文种区别号(1)使用斯拉夫字母的各语文图书的文种号:Р=俄文Б=保加利亚文М=蒙古文(2)使用拉丁字母的各语文图书的文种号:A=Albanian(阿尔巴尼亚文)CZ=Czech(捷克文)Da=Danish(丹麦文)D=Dutch(荷兰文)Es=Esperanto(世界语)F=French(法文)G=German(德文)Hg=Hongarian(匈牙利文)Ic=Icelandic(冰岛文)In=Indonesian(印度尼西亚文)I=Italian(意大文)J=Japanese(日文)L=Latin(拉丁文)N=Norwegian(挪威文)P=Polish(波兰文)Po=Portuguese(葡萄牙文)Rm=Romanian(罗马尼亚文)Sl=Slovak(斯洛伐克文)Sp=Spanish(西班牙文)Sw=Swedish(瑞典文)T=Turkish(土耳其文)V=Vietnamese(越南文)其他语种用O表示,中文、英文、朝鲜文不加文种号。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列文种区别号,只在手工编目时期使用,加在目录卡片的分类号上方。实现机编以后,MARC数据中有专门的字段记录文种,故在MARC记录的905字段并无文种区别号。待打印出目录卡片后,可在分类号上方手写加上文种区别号。例如:PoO11表示一种葡萄牙文的索书号。A7599、文献类型代码gt=港台图书k=复印图书SJ=缩微胶卷SP=缩微平片LY=录音带LX=录象带CP=唱片HD=幻灯片DY=电影片JD=机读磁性制品QT=其它文献类型代码的使用方法同文种区别号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参见8条的说明。五、图书编目集中与分散的原则规定1、丛书,一般采用分散著录的方法,按单行本处理;对于内容密切相关、装潢一致或相似、一次出版齐全的丛书,可采用集中分类、分散著录的方法。2、多卷书,一次到馆的多卷书,采用整体著录,只做一条MARC记录;陆续出齐、分批到馆的,宜采取分散著录的方法,为各单卷分别做MARC记录。3、连续性出版物,应以整体著录为主,分散著录为辅。六、多语文图书的文种确定、划分书藏的规定有时图书内容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构成,划分书藏(简称划藏),就是对这类图书按文种划分藏书,确定其属于何种文别。1、多语文图书的定义多语文图书指图书的正文内容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表述的。只在书名页、版权页、封面、扉页、封底等处出现另一种文字,而内容是由一种文字构成,不能算多语文图书。常见的多语文图书有学习语言的图书、科学文集、会议录、法律文件、国际组织文件、国际关系条约、工具书等。2、读者常用文与非常用文根据我馆各语种的藏书量与读者常用的几种语文,将各文种分成读者常用文和非常用文。(1)读者常用文:中、英、俄、日、法、德,其中中文为特种常用文,其余五种为一般常用文。一般常用文又可分为以下各个常用等级:第一常用文:英文第二常用文:俄文第三常用文:日文第四常用文:法文第五常用文:德文(2)读者非常用文,上述六种语文以外的其它种文字。3、解释文与被解释文(1)在多语文图书中,如果正文内容涉及中文,因中文为特种常用文,则将中文作为解释文,其它种文字作为被解释文。(2)如果正文内容涉及的文种均为一般常用文,则按6、2、1规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