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中的应用,19世纪80年代,美国医生Halsted和Hall就应用可卡因阻滞尺神经、肌皮神经、滑车神经和眶下神经,神经阻滞的方法,解剖定位异感定位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黑暗中寻找光明,我们的GPS,In1978LaGrangeetal.reportedtheuseofaDopplerflowultrasounddetectorforfacilitatingsupraclavicularbrachialplexusblock,2whichwas,toourknowledge,thefirstpaperdescribingtheindirectuseofultrasonographyinregionalanesthesia.Themainlimitationofmoreadvancedapplicationsofultrasoundatthattimewastheinabilitytoobtainhigh-resolution2Dimages.,超声波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医学诊断用超声频率1-10MHz。,声波的物理参数,一、频率与周期,频率:每秒内介质所振动的次数,单位:Hz或MHz,周期:介质在平衡位置来回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单位:秒(s),二、声速声波在传播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规律:软组织1470-1570m/s,气体350m/s,骨骼2600-4000m/s,三、波长声波在完成一次完全振动的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也就是一个波周期在空间里的长度。声速=频率X波长。,四、声阻抗用来表示传播超声波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声阻抗=介质的密度X声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速基本确定,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为: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则波长越长。,超声波的特性,一、反射,二、折射,三、声衰减,声波入射到两种声阻抗不同的介质之间的分界面上,界面的线度远大于波长,便会引起部分或大部声能的返回。,因不同介质中声速的变化而引起的声传播方向改变的过程。,声波在介质内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声波的能量逐渐减少。与介质对声波的吸收(主要因素)、散射及声束扩散等原因有关。,四、多普勒效应,由于声源和接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引起声波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两者作相向运动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高于声源所发出的频率。两者运动方向相反时,接收频率低于声源发出的频率,超声多普勒技术用于检测心血管内的血流方向、流速等,超声设备,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仪,M型超声,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三维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形象直观的显示血流的方向、速度及血流性质,二维灰阶(B型)超声,Doppler频谱曲线可检测有关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反映器官组织的血流灌注。,标定时限测定心腔及大血管内径、室壁运动,精确显示瓣膜开放关闭在心动周期不同时限的曲线运动轨迹。,声学造影检查,了解肿瘤微血管灌注,判断良、恶性。,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医学诊断用超声的回声分类,无回声=液性回声,等回声:均质性实质结构。,低回声:均质性实质结构,回声略低。,高回声(也称强回声):回声较亮,如钙化或含气性结构,人体组织的物理特性,无回声:胆囊、血液、胃液、尿液。,等回声:如肝脾、甲状腺。,低回声:如肾实质、胸锁乳突肌。,高(强)回声:肾窦;含气肺组织、钙化或气体、神经,结石高回声伴后方声影。,医学诊断超声常用频率:,(不同电振荡频率形成不同频率超声波),7-10MHz用于浅表器官成像,如甲状腺、神经、颈部及四肢血管,穿透4-8cm。,2.5-5MHz用于心脏、腹部成像。特点穿透力强,穿透深度15-20cm。,频率越低则波长越长,穿透力高,远场图像好分辨力有所下降,用于腹部。,声速=频率X波长.人体组织内声速基本确定,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力低,分辨力高,近场图象好,用于浅表器官。,目前报道的超声在麻醉领域应用情况,各种相对浅表的血管穿刺各种浅表的神经阻滞较深层的神经阻滞(借助于神经刺激器)硬膜外穿刺慢性疼痛治疗,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径路锁骨上径路锁骨下径路腋路颈丛阻滞浅丛深丛,股神经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坐骨神经髂筋膜,超声在本科室应用现况,锁骨上臂丛及周围结构,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臂丛及周围结构,锁骨下血管周围鞘血管旁间隙,2=探头位于冠状斜面,锁骨上径路,1=探头位于轴向斜面,肌间沟径路,3=探头位于旁矢状平面,锁骨下径路,4=探头位于横断面,腋窝径路,5=探头位于横断面,肱骨中段径路,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径路,C7,穿刺技术,平面内技术,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径路,BP锁骨上臂丛神经SA锁骨下动脉RIB第一肋,SA,RIB,BP,头端,BP,BP锁骨上臂丛神经SA锁骨下动脉RIB第一肋,SA,RIB,BP,头端,BP,20G穿刺针,SA,RIB,BP锁骨上臂丛神经SA锁骨下动脉RIB第一肋,头端,SA,16G穿刺针,BP,RIB,BP锁骨上臂丛神经SA锁骨下动脉RIB第一肋,头端,SA,16G套管,RIB,BP,BP锁骨上臂丛神经SA锁骨下动脉RIB第一肋,头端,BP,RIB,SA,硬膜外导管,BP锁骨上臂丛神经SA锁骨下动脉RIB第一肋,头端,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下径路,头端,头端,头端,头端,穿刺,臂丛神经阻滞腋路径路,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平面内技术操作过程,操作声像图-U,A=动脉LA=局麻药M=正中神经MC=肌皮神经R=桡神经U=尺神经V=静脉白箭头所指为穿刺针,U穿刺时,U穿刺后,操作声像图-T,A=动脉LA=局麻药M=正中神经MC=肌皮神经R=桡神经U=尺神经V=静脉,颈丛神经阻滞,C1C2间椎动脉彩色超声声像图,C2横突,C2C3间椎动脉彩色超声声像图,C3横突,C3C4间椎动脉彩色超声声像图,C4横突,表1超声定位与传统手法定位正确率的比较(单位:%),*P0.05,SCM,CF,LCM,超声使用体会,超声对麻醉科而言是一种革命,使麻醉操作由黑暗走向光明。超声的接受过程,对“老同志”来说比较痛苦;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享受。神经的超声图像没有特异性,必须在解剖的基础上再结合图像的分析:例如首先必须明确神经的解剖比邻关系以及体表位置,在超声上找到可能的“神经”,进一步的验证方法可以包括神经的延续性、神经刺激仪、注用局麻药后的反应等等。,超声引导下穿刺是一种训练过程,必须改变以往的穿刺方法,协调好超声探头和穿刺针的位置关系,建议采用平面内技术,在图像上全程观察穿刺针的行走过程,重点是穿刺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