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机旋转失速状态下的噪声特性预估.pdf_第1页
离心风机旋转失速状态下的噪声特性预估.pdf_第2页
离心风机旋转失速状态下的噪声特性预估.pdf_第3页
离心风机旋转失速状态下的噪声特性预估.pdf_第4页
离心风机旋转失速状态下的噪声特性预估.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9卷第 6期 2 0 1 2年 1 1月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No rt h C h in a El e c t r ic P o we r U n iv e r s it y V0 l _ 39 NO 6 No v2 0l 2 离心风机旋转 失速状态下 的噪声特性预估 王松岭 ,孔垂茂 ,张 磊 ,吴正人 ,戎 瑞 ( 华北 caT J 大学 电站设 备状 态监 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3 ) 摘要 :基 于 N a v i e r S t o k e s方程 和节流阀函数 ,对 G 4 7 3型 离心通风机 的吸 力面旋转失速现 象进行 了三维非稳 态数值模拟 。结果表 明:设计 工况和 失速 先兆发 生时叶轮 中间截面的声功率级分布和相对速度场云 图的具有 相似性 ,呈接近 中心对称 分布 ;完全失速状 态下 ,高噪区主要 分布在部 分叶轮 流道 ,其分布和传播 特性与 失 速 团的分布位置、周向传播特 性完全相 同;旋转失速导致叶轮 内噪 声水平提 高,叶轮 内最 大声功 率级提 高 2 3 d B 。预估叶轮 内声场的分布特性 ,有助 于达到预测风机声 学性 能的 目的 。 关键词 :离心风机 ; 旋转 失速 ;数值 模拟 ; 噪 声特性 ;预估 中图分 类号 :T H 4 ;O 3 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2 6 9 1( 2 0 1 2 )0 6 0 0 8 4 0 5 Ac o u s t ic c ha r a c t e r is t ic s p r e d ic t io n o f a s t a l l c e n t r if ug a l f a n W ANG S o ng l in g, KONG Ch ui- ma o, ZHANG L e i, W U Z he n g - r e n, RONG Ru i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o n d i t i o n Mo n it o r in g a n d C o n t r o l f o r P o we r P l a n t E q u i p me n t o f Mi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No a h C h in a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U n i v e r s it y ,B a o d i n g 0 7 1 0 0 3,C h in a ) Abs t r ac t: Ba s e d on t he Na v ie r S t o k e s e q u a t io n a n d t h e t hr o t t l e v a l v e f u nc t io n,3 D u ns t e a d y n ume r ic a l s imu l a t io n is c a r r ie d o u t a b o ut t he s u c t io n s u rfa c e r o t a t in g s t a l l o f a G4 7 3 t y p e c e nt r if ug a l f a n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a t it is s imil a r t ha t t he d is t ri b ut io n s it ua t io n o f a c o us t ic p o we r l e v e l a nd r e l a t iv e v e l o c it y o f t he mid d l e o f impe l l e r s e c t io n whe n d e s ig n c o n d it io ns o r t he s t a l l inc e p t io n o c c u r s ,whic h is c l o s e t o t he c e n t e r o f s y mme t r ic dis t r ibu t io nW h e n it is c o mpl e t e s t a l l c o n dit io n s,h ig h n o is e a r e a s a r e ma in l y d is t r ibu t e d in pa rts o f impe l l e r p a s s a g e s I t s d is t r ibu t io n,p r o p a g a t io n c ha r a c t e r is t ic s a n d c ir c u mf e r e n t ia l s p r e a d p r o p e r t ie s a l mo s t t h e s a me a s t h e s t a l l c e l l ,r o t a t in g s t a l l c a u s es t h e r is e o f imp e l l e r in t e r io r n o is e l e v e l ,t he ma x imu m a c o u s t ic p o we r l e v e l is in c r e a s e d b y 23 d BPr e d ic t io n o f a c o us t ic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 in imp e l l e r c o n t r ib u t e d t o t he r e s e a r c h o f a c o us t ic p e rfo r man c e o f c e n t r if ug a l f a n s Ke y wo r ds: c e nt ri f u g a l f a n;r o t a t in g s t a l l ;n u me r ic a l s imul a t io n;a c o us t ic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c s;pr e dic t io n 0 引 言 叶轮机械在低负荷运行状态下 ,风机叶轮 内 普遍 存 在 叶 片 的尾 迹 脱 流甚 至发 生 吸 力 面 失 速 , 是 一种 气流 的非 对称 脉 动 的 流场 恶 化现 象 ,不 但 造 成 叶轮机 械 的流量 和 压力 波 动 ,更 为 严 重 的是 会 引起 叶 轮剧烈 震 动 ,甚 至 导 致 叶 片疲 劳 断 裂等 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 ,对旋转失速现象发生 的 机理深入研究与分析,对提高 叶轮机械 的运行稳 收稿 日期 :2 0 1 20 50 7 定 性 和运行 安全 性能具 有 重要意 义 。 近年来 ,国内外专 家学 者针 对 叶轮 机械 失 速 先 兆 的出现 、发 展过 程 和发 生 、演 变 机理 作 了大 量 相关 理 论 与 实 验研 究 ,在 失 速 先 兆 的 发 生 和预 警 等 方 面 的 也 做 了 相 关 探 索 性 研 究 工 作 , E m mo n s 重点分析了旋转失速周 向传播的规律并 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认 为周 向不均匀 的气流扰动 和叶轮机械的生产制造误差是导致 周向气流分配 不均的主要 因素,对研究旋转失速现象的发生与 发展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 离心通风机 的 结构特点和工作特点,张磊对离心风机 的旋转失 速状态下的流动特性做 了系统性分析 ,深入研究 了离心风机旋转失速的机理 ,认为气流的周向分 第 6期 王松岭 ,等 :离心风机旋转失速状 态下的噪声特性预估 8 5 布不均改变了气流方 向,从而影响叶轮流道的进 口冲角 ,是失速加剧的原因之一 ,同时也是失速 团传播的重要原因 。 通风机噪声主要是由于空气脉动和机械摩擦 等引起的,主要分为气动噪声 、机械噪声和电磁 噪声。李林凌运用 片条理论 、非线性气 动理论 , 分析了作用在叶片上的力 ,推导出叶元体与气流 相互作用诱发叶元体尾部涡脱落 引起的紊 流噪声 模型 ,并实验验证 了模 型的正确性 。毛义军、 刘晓 良等通过非稳态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离心风 机 内部的气动噪声源 ,并对离心风机的蜗壳宽度 进行优化,风机在高效点运行的 A声级噪声 降低 了 3 5 d B 。李春曦 ,张磊等则实验研究了通 过改造风机 内部结构降低噪声 的方法 ,取得 了一 定 成效 。 针对 现 阶段 叶轮 机 械失 速 先 兆研 究 过 程 中的 问题 ,结合离心风机几何特点 ,对旋转失速状态 下叶轮内噪声源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对进一步 研究 叶轮 机械 在失 速 状态 下 的 运行 特 性 和 实 现 叶 轮机械失 速先 兆发生 的在线 预警均 具有 重要 意 义 。 1 数值模拟方法 1 1 几何 模 型 G 4 7 3 N o 8 D型离 心风 机 为 电站 机 组 常用 鼓 风机 ,由一 台 Y 1 8 0 M- 4型三相异步 电动机驱动 , 额定功率为 1 8 5 k w。叶轮结构包括弧形渐缩前 盘 、后盘和周向均匀分布的翼 型叶片 ,叶片数为 l 2 ,出 口安装 角 4 5 。 ,叶轮入 口 内径 5 6 8 cm,叶 轮外径 8 0 e m,叶轮出口宽度 2 0 e m;蜗壳轴向宽 度为 5 2 cm,5 2 cm7 2 cm矩形出 口;出口管道 直径为 6 0 e m,通风机安装 了缩放型集流器和简 易碎 涡器 。如 图 1所示 。 1 2 网格 划分 采用有限体积法生成混合 型计算网格 。为控 制生成网格的质量 和数量 ,采用“ 分 区、分块” 技术将复 杂的风机模型分为入 口管道、集流器 、 叶轮 、蜗壳 、扩压气室和出 口管道等六个 区。为 提高计算精度 ,叶片表面划分边界层 ,经 网格无 关化计算并与实验结果对 比,叶轮区划分 四面体 网格 1 2 7万、蜗壳 区划分 四面体网格 4 5万 ,入 口和 出 口管 道划 分 六 面体 网格 ,网格 总数 2 3 0 图 1 离心 风 机 几何 模 型 Fi g 1 Ge o me t r y mod e l o f ce n t r i f ug a l f a n 万;计算误差低于 2 ,残差绝对值 小于 0 0 0 1 视为 收敛 。 1 3数值 计 算模 型 针对离心风机 内流场的总体特征 ,采用商业 化 F l u e n t软 件 求 解 三 维 稳 态 雷 诺 时 均 N a v i e r S t o k e s 方程 ,假定流体 的温度及密度为定值 ,采 用适用于旋转流动、流动分离 、二次流等问题 的 R e a l i z a b l e k 一 8模 型 ,壁 面 附近 采 用加 强 壁 面 函数 法 ,对流项和扩散项分别采用二 阶迎风差 分和中 心差 分格 式 进行 离散 。 风机 模 型设 置 入 口和 出 口压力 边 界 条 件 ,设 定进 口总压 为 0 P a ,风机 出 口设 置 为压 力 出 口边 界条件 ,设定 出口背压值 ;在近失速位置 时在风 机出口加上节流阀模型。叶轮 区模拟选用旋转坐 标系 ,转速1 4 5 0 r mi n ;在稳态 和非稳态计算阶 段 ,分别采用多参考系模型 ( MR F )和滑移 网格 模型( Mo v i n g Me s h )模 型耦合计 算旋 转 区和静 止 区。 1 4声 场预 估和 节 流 阀模 型 应 用 宽 带 噪 声 源 模 型( B r o a d b a n d N o i s e S o u r ce s Mo d e 1 )数值模拟叶轮区域的噪声源分布。 由于噪声没有固定 的频率,在涉及宽频噪声的情 况下 ,求解雷诺时均方程得到湍流参数 的统计学 分 布 和声 学 类 比 的 方 法 ,可 以解 释 宽 带 噪 声 源 。 声功率的计算式和声功率级 的计算式如下 : 3 5 W= c p 。 f 1 ( 1 ) 、 , a 0 1 L = 1 0 1 g ( 2 ) 0 式中: P 。 为气体密度 ,k g m一; a 。为声速 ,m s ;z 为湍流尺度 ,m;M为气流速度 ,m s ; 8 6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c为常数 ; 为基 准声 功率 ,1 0 W。 采用节流阀模 型对离心风机 进行 数值模 拟 , 考 虑 到风 机 内 部 流 动 为 不 可 压 缩 流 动 ,对 节 流 阀基 本模 型 改 进 ,得 到 节 流 阀模 型 的 函 数 表 达 式 为 PS out = + u ( 3 ) 式 中 : P s 叭 n为 出 口背压 ; P i 为 环境 大 气 压 力 ;k 。 为常数 ;k 为阀门开度 ; P为空气密度 ;U为出 口 轴 向气 流 速度 。 2 计算结果分 析 图 2为离心风机 1 2叶高处轴向截 面图。为 便 于分析 ,本 文后 面提 到 的 叶轮 与 蜗舌 的相 对位 置均 与此 图对 应 。 图 2风 机 垂 直 于轴 向截 面 示 意 图 Fig 2 Cr o s s s e c t io n p e r p e nd ic ul a r t o a x ia l o f t h e f a n 2 1 风机 的 失速特 性 图 3为 数值计算 与实验得 到全压 一流量 曲 线。全压 一流量 曲线表 明:数值模拟与实验值存 在一定误差 ,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 ,数值模拟 的 3 5 4 0 4 5 5 0 5 5 6 0 6 5 7 0 7 5 体积流量 m3 S 一模拟数据 +实验数据 图3 离心风机 全压 一流量性 能曲线 Fig 3 Re l a t io n o f f u l l p r e s s ur e a n d fl ux 结果受到网格数量 、质量和数值求解模型的选择 等 因素 的影 响 ;第 二 ,风 机 生产 制 造 时 ,叶 轮 和 叶片的实际参数和安装参数与设计值存在一定的 误差;第三 ,风机实验过程 中,部分参数波动导 致测 量误 差 ,测量设 备 的精 度也 会 引起 一 定 的误 差。考虑以上 因素,认为数值模拟结果 与实验测 量结果基本一致。在小流量工况下 ,数值计算的 风 机 总压和 流量 发生 规 律性 波 动 现象 ,且 随 着 阀 门开度的减小,风机出 口背压升高,波动范 围也 逐 渐 扩大 。 图 4为 阀 门开 度 k 分别 为 0 9和 0 8 9时 风 机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当阀门开 度为 0 9时 ,离 心风 机 可 以沿 着节 流 线 逐 步逼 近 一 个 稳定 收敛解 ,其 并 没 有发 生 旋 转 失速 。 当减 小阀门开度 j = 0 8 9时 ,风机在一段时间内似乎 要获得一个收敛解 ,但随着时间的增加 ,进 口流 量和出口背压波动幅度逐渐增大 ,进入旋转失 速 状 态 ,经 历 了一个 过 渡过 程 之后 ,失速 状 态 由 先 兆逐步发展为稳定地失速 团,保持在新 的周期性 稳 定工 况 。 非稳态计算转数 _ 卜 _k l = 0 9 k l = 0 8 9 图 4 两 种 阀 门开 度 下 风 机 流 量 随 时 问 的 变化 曲线 Fig 4 Fl o wr a t e v a r ia t io ns wit h t ime o n t wo v a l v e o pe n ing 图 4横 坐 标 以 叶 轮 旋 转 一 圈 为 一 个 转 子 周 期。可知 ,从失速先兆出现到发展为成熟的失速 团经历 了大概 5 0个转 子周期 ,在 这个过渡过程 中,流量 的波 动范 围呈 现 出渐进 型的增 长。第 2 2 0个转 子周期 之后,风机进 入稳定失 速状态 , 计算可知:失速团的旋转周期为 1 5 8 8转 ,叶轮 区存在一个发展成熟的失速团。 对于该型号离心风机旋转失速状态下 的频谱 分析及流场的详细分析在文献 1 0 中已有详细 叙述,这里不做过多叙述。 姗 瑚 咖 咖 啪 瑚 2 2 2 2 l l 1 l l d , 幽踊嚣区 8 8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6 ( a ) 6 ( c )可知 ,高噪区始终存在于失速 团 所在 的 3个 叶轮流 道 内,且 高 噪 区周 向移 动 的速 度与失速团的移动速度相等,为 0 6 2 9 W 。 综 上所 述 ,离 心 风 机 旋 转 失 速 现 象 发 生 前 后 ,声 场也 相应 的发 生 规律 性 的变 化 。通过 研 究 风机内稳态或非稳态流场的特性 ,可预估叶轮 内 声 场 的分布 特性 ,从 而 达 到预 测 风机 声 学性 能 的 目的 。 3 结 论 离心风机未发生旋转失速状态下 ,叶轮内靠 近前 盘 的位 置周 向 均 匀 分 布 1 2个 较 小 的边 界 层 脱流 区,这些 区域速度 梯度 较大 ,声功率 级较 高;随着风机负荷的降低 ,具有较高声功率级 的 区域 扩大 ,是 叶轮 内的 主要声 源 ,强度 为 6 0 9 0 d B;叶尖对空气有分流作用 ,速度梯度较大 ,附 近同时存在较强的声源 ,强度为 1 1 2 d B,由于其 所 占区域 较 小 ,对 整 个 叶 轮 的 声 压 强 度 影 响 不 大 。 完全 失速 状态 下 ,具 有较 大 速 度梯 度 的区 域 面积 增大 且分 布集 中在 某 些连 续 的 流道 出 口和人 口区 ,叶轮 内形 成 一 个 稳 定 的失 速 团 和高 噪 区 ; 发展成熟的失速团占据 了叶轮流道 ,对应 的高噪 区存在于这叶轮流道及出 口、人 口附近区域 ;高 噪区的声功率级最大值增加 2 3 d B,失速团和 高噪区以相同的速度旋转 ,高噪带存在于失速发 生 的区域 强度 增加 到 9 5 d B左右 。 对比离心风机未发生旋转失速现象的流场可 知 ,失速状态下流场和声功率级分布特性均发生 了较 大 变化并 具有 一 定 的规 律性 ,鉴 于 风机 叶 轮 内部 流场 测量 存在 的 困难 ,利用 风 机 本身 的噪 声 特性参数研究其流动特性 ,有助于预测风机叶轮 内失 速 现象 的发生 。 参考文献 : 1K a mm e r N,R a u t e n b e r g MA d i s t i n c t i o n b e t w e e n d i f - f e r e n t t y p e s o f s t a l l in a c e n t r if ug a l c o mp r e s s o r s t a g e J J o u r n a l o f E n g i n e e r in g f o r G a s T u r b in e s a n d P o w e r ,1 9 8 6,1 0 8 ( 1 ):8 39 2 2聂超群 ,陈静宜 ,蒋浩康 , 等低速轴流压气机旋转 失速先兆特征 的实验 分析 J 工 程 热物 理学 报 , 1 9 9 8,1 9 ( 3) :2 9 32 9 8 3E mm o n s H W,P e a r s o n C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