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摘要: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国饮食文化拥有万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本文先从膳食配置、饮食方式、菜肴风格、等方面来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民族传统,再次浅析探讨饮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关键词:中国 饮食文化 民族传统中国饮食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化门类之一,也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文化,孙中山先生说:“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后于人,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以汉族为代表的、经历万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所形成的、进步的饮食文化究竟有哪些民族传统呢?1“以粮为主,主、副配餐”的膳食配置西方人的祖先是游牧民族,他们吃肉喝奶没有主、副之分,中国人的祖先是农耕民族,很早就以粮食及其制品为其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要食品,以蔬菜、肉、鱼为辅助食品。“以粮为主”一是指“粮”的地位重要,必不可少;二是指“粮”的食用数量众多。依据原料的不同,中国人的饮食分为米类、麦类和杂粮类,这些主食是中国人体力活动必需热量的主要来源。副食有调剂口味、引发食欲,补充营养成分的作用。没有副食佐餐,主食的食用将受到影响。中国的副食品非常吩咐,除了最常见的鸡鸭鱼肉等荤菜外,形形色色的蔬菜、豆制品、咸菜、泡菜、腌腊制品等也是饭桌上常见的菜肴。搭配方式多种多样,因食、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总的来说有“三多三少”的传统:主副食配合中,谷食多,菜食少;菜食用料上,蔬菜多,肉品少;肉品选用上,猪肉多,其它少。这种饮食配置与中国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中医“得谷者得昌”的理论有关。2“热、熟为主,兼用生、冷”的饮食方式中国人早在五十多万年前就会用火烧烤食物了。正如恩格斯所说:火的使用“为口提供了可说是已经半消化了的食物”,它大大减轻了肠胃的负担和损耗,有益于营养的吸收。中国古代先民无疑最先体验到了这一点。吕氏春秋本味篇就将熟食、熟食的意义和作用表述的清清楚楚:“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音觉)者臊,草食者膻。恶臭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其意思是说,在烹饪中,水和火的作用很大。锅内的多次变化是靠火来控制的。掌握火的规律,通过时而文火时而武火、区别情况调节火候的手段,可以去除水君、食肉、食草三种动物中的腥味,使食物的味道佳美。可见那时人们就已将熟食、热食作为调制食品的指导思想了。虽然中国人很早就习惯饮用熟食、热食,但他们并不排斥生、冷食品。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有些食物原料,本身就具有极其鲜美的味道,如果加以烹饪、放了调料反而会破坏其本身的滋味,于是便有了吃其“本味”的讲究,做本味菜的理论与实践。所以在中国人的饭桌上生、冷食品也并不罕见,如生鱼片、葱、姜、蒜、香菜等等。3、“菜系繁多,流派纷呈”的菜肴风格常言道:“饮食一道如方言,各处不同”。的确,中国菜肴各地不同,风味多样。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自然气候,地理条件,各地条件有异。这为中国菜肴 的多样化的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中国菜肴的地方风味早在西周春秋战国时就已初现端倪,至唐宋时期中国烹饪风格流派已初具雏形。我国有八大菜系,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像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鲁菜为八大菜系之首,历史悠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文化底蕴浓厚;川菜采巴蜀丰富的物产,烹巴蜀之美味,“七滋八味”尽在其中;湘菜,香甜酸辣,诸味俱全,风味浓郁;徽菜古色古香,河鲜家禽,尽入其味;浙菜南料北烹,味贯南北,清鲜爽脆;闽菜清鲜和醇,色香味形,无一不备;粤菜清淡鲜活,博采众家,影响深远。中国菜系之多,风味流派之众真可谓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无疑,也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风味佳肴才赢得了“食在中国”的美誉。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碗汤里喝尽一个时代的味道,一只枇杷也许是一个永远不再来的夏日”可见口腹之欲中却寄托、包含着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和民族思想、文化、人格和修养的集中体现,它具有人性、理性和超越性的特点。那么这种人文精神如何体现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的呢?孟子.告子上说:“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者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孔子在论语.雍也曾今称赞颜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不改其乐也,贤哉回也。”唐.房玄龄晋书.陶潜传中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可见对于那些有人格追求的中国人来说,儒家文化引导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中国人要的是君子的人格,而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是将饮食和其人品联系起来,赞其安平乐道的品行,而不是简单的饮食评价。陶渊明在“五斗米”更显其清高孤傲,儒家文化引导着人们的饮食理念就是不食嗟来之食。“投之以桃,报之以理。”一肉之恩比谢,一饭之恩必报。中国饮食文化的人文情怀更体现在任何一个宴席,不管什么目的大家都会坐在一起,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礼貌、友善、团结、其乐融融的氛围。人们举杯相敬、让菜、劝菜、分享各自内心美好的事物和痛苦的事,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礼让又互相尊重的美德,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文化活动中。吃喝宴饮,不能简单地为了果腹,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媒介之一,是重要的社交活动之一。“饮德食合、万邦同乐”的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积分变换考试题及答案
- javaspring基础面试题及答案
- 萌宝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武术兵道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临夏州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大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临考冲刺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省部级)
- 细菌性菌痢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式烹调师中级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 课件 模块二 数字化技术与商业应用
- 分布式光伏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知识题库-人社劳动知识竞赛测试题及答案(十四)
- 焊工培训课件
- DLT802.7-2023电力电缆导管技术条件第7部分非开挖用塑料电缆导管
- 顶管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 温硝化制硝基苯装置的改进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GB/T 37915-2019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GB/T 27746-2011低压电器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技术规范
- GB/T 13667.3-2003手动密集书架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