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 内容摘要 本文从民间剪纸艺术形成的历史渊源和民俗文化角度,就剪纸艺术 风格特点、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论述。并结合苏州印象系列招 贴设计,探讨剪纸艺术对于现代招贴设计的表意和表现形式的启示。 关键词:剪纸艺术风格表现形式招贴设计启示 作者:霍静 指导教师:徐百佳 d i s c u s s i o no nt h ee n l i g h l m e n tt om o d e mp o s t e rd e s i g ng i v e nb yp a p e r - c u ta r t d i s t r a c t d i s c u s s i o no nt h ee n l i g h t m e n tt om o d e r np o s t e rd e s i g n g i v e nb yp a p e r - c u t a r t d i s t r a c t t h i sa r t i c l ea n a l y s i s e sa n dd i s c u s s e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o fp a p e r - c u ta r t ,f r o mt h eh i s t o r i c a lo r i g i nr e s p e c t ,a sw e l la sc u l t u r ea n d c u s t o mr e s p e c t s ,w h i c hf o r mt h ef o u ( p a p e r - c u ta r t u n i t i n g t h es u z h o u i m p r e s s i o n t h e s e r i e s p o s t e rd e s i g n ,t h i s a r t i c l ea l s od i s c u s s e st h e e n l i g h t m e n tt om o d e mp o s t e rd e s i g n se x p r e s sm e a n i n ga n d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w h i c hg i v e nb yp a p e r - c u ta r t k e yw o r d s :p a p e r - c u t ,a r t i s t i cs t y l e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p o s t e rd e s i g n ,e r d i g h t m e n t w r i t t e n b y :h u oj i n g s u p e r v i s e db y :x ub a i j i a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 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 责任。 研究生签名:里盟日 期: 曼:艺:羔研究生签名:! 兰竖日期:翌:z :主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 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 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 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 一、剪纸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剪纸的历史文化渊源 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剪纸是流传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剪纸艺术 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随着纸的发明,剪纸艺术的物质基础就已奠 定。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武帝悲痛万分,齐人少翁用纸剪了 李夫人的影像,挂在帐幔之中,武帝望之,恍若李夫人姗姗而来。这就 是剪纸的起源。此后,剪纸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段,逐渐形成和发展为一 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周密志 雅堂杂钞载:当时京城沛梁“向旧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 随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余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 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精于二人,于是独擅一时之誉。 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之花也曾在吴地风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 生活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既可以是贴在窗上的“窗花 、也可以是放在礼 品上的“礼花 。其最妙的应用该属“走马灯”了,它是将剪纸夹在纱中, 用烛光映出花纹。据苏州府志载:“赵萼,嘉靖中制夹纱灯,以料纸 刻成花竹禽鸟之状,随轻浓晕色。溶蜡涂染,用轻绡夹之。映日则光明 莹彻,芬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与真者莫辨。骨郭沫若曾对南方剪纸作 过如下评语:“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 珑剔透得未有,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 二、剪纸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剪纸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剪纸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纸张,基本单元是线条和块面,基本语 言符号是装饰化的点、线、面。因此,它不同于其他绘画,较难表现 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经过历代民间艺人们的实践和积累, 剪纸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 、剪纸表现的平面化 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剪纸不善于表现多层次复杂的画面内容、 光影效果以及物象的体积、深度和起伏,因此只能扬长避短,将物 体和景象由三维空间立体形象变为二维空间平面形象,通过对表现 的素材进行大胆取舍,删繁就简,用简练的线条进行概括, 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外形轮廓上删繁就简,强调对象的最主要 特征;二是在光影、层次上尽量压缩,使原本立体的物象平面化;三是 刀不到意到,以无代有、以少胜多。通过这种处理,使画面重点突出、 黑白关系虚实相衬,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2 、剪纸的造型手段夸张、简洁、富有节奏感 剪纸艺术表达重在表现神似,由于受剪纸工艺的限制,不宜采取 完全写实的手法。它只能通过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删繁就简 的处理,运用变形、夸张,突出表现对象轮廓特征的手法,来表现 2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二、剪纸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对象。因此简洁、夸张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民间剪 纸的简洁、夸张手法是剔除非本质的东西,突出有特征,有性格的 部分,化复杂为单纯来进行艺术再创造。夸张的形式很多,有局部的, 也有整体的;有侧重形态的、也有侧重神态的;有倾向于客观形象动势 的,也有倾向于主观联想的。但无论怎样夸张都应注意“度 的把握, 都应以物象的形、神等基本特征为前提依据。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三、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 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 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图像的表意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潜藏于民族文化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往往 通过某种具有丰富创造力的图形来进行表达,传递某种精神祈盼l 融进 寓意,形成了表意的传统图像符号,在传统图像中赋以意象符号象征的 意义。如“年年有余( 鱼) 、“连生贵子( 莲) 、“岁岁平安( 瓶) ”等。 图像的表意性和符号性,是剪纸艺术的重要表征。 2 、图像的平面性 剪纸的工具采用剪刀,不可能像绘画那样多层描绘渲染,一剪而下 不能犹豫,是技艺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图案主要通过画面点、线、面的 组织,形成黑、白、灰的层次效果。剪纸这种特殊的表现技巧,决定它 图像造型洗练,线条简约流畅,构图疏密得当,采用大块黑白对比,具 有空灵剔透的平面特点。 3 、图像的装饰性 剪纸艺术的目的在于美化和装饰,在过去传媒科技尚未发展的年代,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属于公共艺术,同时担任着传媒教化礼仪、赞美美 4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三、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 德、歌颂生活的作用。在剪纸民间艺术中通常将形象夸张变形,强调神 似重于形似,写意重于写形,并进行大胆取舍,提炼概括。构图手法采 用打散综合构成,对比、对称、叠映、反转、主次分明,使视觉上更有 冲击力,增加艺术的感染力。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四、剪纸艺术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启示 四、剪纸艺术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启示 招贴画是现代广告艺术中比较大众化的一种体裁,用来完成一定的 宣传任务,或是为报导、广告、劝喻、教育等目的服务。它要求一目了 然,简洁明确,使人在一瞬间和一定距离外能看清楚所要宣传的内容。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招贴画往往需要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或者象征手 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并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 合在一起。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 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内容, 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感受到新的意义。在 这些方面,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能为我们设计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现代广 告招贴提供很好的借鉴。剪纸艺术可以说是在中国丰富的传统民间艺术 门类中最“中国化”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中国传统艺术平面图形设计 构成形式中,也是最具有现代设计语感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下面 我就设计的苏州印象系列招贴谈谈剪纸艺术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 工。一 眉不o 1 、剪纸艺术的表意性对苏州印象招贴设计的启示 广告招贴设计的重中之重是立意,“意”是指广告中表达的主观情思、 情趣、意图等,即广告作品的整体构思。苏州印象系列广告招贴该如 何构思呢? 该给读者留下什么样的苏州印象呢? 6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四、剪纸艺术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启示 千百年来,苏州占全了“天时、地利、人和”,并得以充分发挥,被 誉为“人间天堂。作为一座具有2 5 0 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所积淀 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相当可观的。为了突出苏州的文化内涵,全面地展 示古城的特色,故引用了送人游吴、苏扇、江南、忆江南和 题西太一宫壁等九首诗词作为系列招贴的主题,提取古城门、现代 建筑:苏派盆景、苏扇、桃花坞木刻年画等九个方面的文化符号来表现 苏州印象。作品结合苏州的过去和现在,“意”旨展示一个具有古 老吴地风俗特色的现代苏州。这些文化符号的突出性,为剪纸艺术反映 苏州印象提供了最好的表达方式。 剪纸图形的表意性使我深受启发。苏州印象系列招贴中多幅作品 通过借鉴传统图形,采取借喻、暗示的方法,表达深层的精神象征。题 为古城新貌的这幅招贴旨在表现古城苏州的今天,体现苏州优秀传 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图中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门与 新区管委会的标志性现代建筑的和谐共处,充分喻示具有悠久历史的古 城苏州的现代化进程。题为江南和题西太一宫壁的两幅招贴都 是意在表现苏州的“鱼米之乡”特色,作品中莲花、鱼和童子这些传统 图像符号象征着苏州的富饶和经济的发达。古典园林是苏州城市文化品 牌的重要代表,被喻为“甲天下 的苏州园林所追求的意蕴是“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题为苏派盆景的这幅招贴欲向读者展示布局构思精 细,以古雅拙朴见长,取法自然,混同天生的苏派盆景。招贴中粉墙黛 瓦的长廊与园林的花窗、树桩盆景的结合,喻示苏派盆景恰似苏州园林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四、剪纸艺术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启示 的缩影,盆景点缀在园林中与之相映成趣。题为苏扇的招贴旨在向 读者展示苏州制扇工艺的精巧,尤其是檀香扇,它造型优美,工艺精致, 芬芳馥郁,人们在盛夏不仅可以用它来拂暑,而且它已成为可供人们欣 赏、收藏的艺术佳品。招贴中古代女子手持绢宫扇的形象与檀香扇的造 型组合,表达了苏扇的精美雅致。题为南桃的招贴旨在表现苏州极 富特色的传统民间工艺桃花坞木刻年画。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起源 于明代,发展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同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杨家埠 年画,并称为我国“三大木版年画 。它的特点是采用一版一色的木版 套印方法进行印刷,工艺精美,画中的人物色调艳丽,装饰性强,富有 浓郁的生活气息。招贴中安排国际顶级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既有苏州 特色又极具现代感的苏州博物馆与传统木刻年画艺术中门神相结合,表 达了苏州人继承文化传统,锐意创新,开创美好未来的决心。在题为送 人游吴的这幅招贴中,选用了桃花坞木刻年画一团和气上那位胖 胖的人物作为主要的图形形象,用以比喻笑迎天下客的苏州人,此形象 虽在形体上和苏州人差距十万八千里,但在内心深处、在生活态度和生 活方式上却和苏州人是异常地完美和谐。 2 、剪纸艺术中图形的平面性和装饰性对苏州印象招贴 设计的启示。 招贴设计的图形语言追求以最简洁有效的元素来表现富有深刻内涵 的主题。图形的“形是最直观的符号,视觉强烈,引人注目。苏州印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四、剪纸艺术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启示 象系列招贴中借鉴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作品一团和气、门神等图 形,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但这些传统图形在今天的角度来看,给人 感觉古旧,没有新意。那么如何在现代招贴设计中,将这些传统图案的 形制进行适合的制作? 如何去芜存菁,保留其精华神粹呢? 剪纸艺术中图形的平面性和装饰性给了我启示。剪纸的图像造型洗 练,线条简约流畅,形象夸张变形,大胆取舍,提炼概括。图案主要通 过点、线、面组织,构图疏密得当,构图手法采用打散综合构成组合, 对比、对称、叠映、平衡、主次分明,极具现代设计语感。所以,第一 步,我决定以二维空间平面形象来表现苏州印象系列广告招贴,主 要采用对称和平衡的构图形式,将剪纸图形元素点、线、面和剪影 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形成大小、疏密、黑白的对比。将所借鉴的传统图 案进行大胆取舍,提炼概括和夸张变形,使图形既保留了图纹的古意又 具有现代感。如送人游吴这幅招贴运用的是对称式构图,上下两部 分是图形,文字置于两图形之间靠中轴线部位,这样,文字可以起串联 两部分图形的作用。上部的图形是手持“人间天堂 的阿福,主要以线 的形式表现其形象,在保留了桃花坞木刻年画中阿福的轮廓、形体和神 态特征的同时,简化了衣纹和衣褶,并将衣服上原有的花纹图案进行细 化、重组,使形象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下部则是水巷图形,主要采用 面的形式对其进行概括抽象表现,通过大小块面的穿插和组合,使水巷 产生远近、虚实感。上下图形在构图上形成了疏密对比,使整幅招贴具 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而在对古城新貌招贴中的古城门和南桃中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 四、剪纸艺术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启示 的苏州博物馆的形象设计时,却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是舍去了古城门 的内部细节,只留下简洁的外形,将飞檐的形态进行夸张,突现出它的 优美形态;二是从苏州博物馆整体建筑入手,提炼和夸张其外形特征, 运用点、线、面元素进行设计,突现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第二步, 确定文字字体。在招贴设计中,文字造型要服从于设计主题的风格特征, 以达到文字向大众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的作用。苏州印象 系列招贴的设计主题是表现具有古老吴地风俗特色的现代苏州,为配合 这二主题,我将文字的字体定为宋体。因为宋体历史悠久,是中国书法 和雕版印刷结合的产物,它不但具有书法的魅力,还有木版刀刻的韵味。 第三步,寻求传统图形用色的新途径。色彩是广告招贴表现的一个重要 因素,要使传统图案获得新生,除了重视形的符合现代感外,还应摆脱 已有的用色囿限,赋予其新的色彩感觉,使其焕发出新的时代气息。我 所借鉴的是桃花坞木刻年画一团和气和门神等传统图案,用色 至少达到六到七种。但在广告作品中,用色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 据所表现的特定内容和实际视觉效果来加以选择和运用。受剪纸色彩单 纯、明快的启发,我将苏州印象系列招贴的用色定为三套色,图形 和文字统一用黑色,背景的基色分别选用绿色、蓝色或紫色,“苏州印象” 主题文字的背景色统一用红色。黑色给人稳重、坚毅之感,平面化的图 形采用黑色赋予了传统木刻版画的效果;绿色充满生机,是环境美好的 象征。所以,送人游吴、游网师园和题西太一宫壁的三幅招贴 采用绿色做背景色喻示苏州环境宜人;蓝色寓意晴朗的天空,给人以博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四、剪纸艺术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启示 大、祥和的感觉,而古城新貌、江南、忆江南和南桃的四 副招贴则用蓝色做背景色,代表苏州蔚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水,喻示秀 美的苏州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天下客;紫色是美丽、高贵的象征,故在苏 扇和苏派盆景的两幅招贴中用紫色做背景色,喻示苏扇和苏派盆 景的高雅;红色在中国表示吉祥、喜庆,小面积的红色和大面积黑色、 绿色等颜色搭配,在系列招贴中产生冷暖对比效果。这样的色彩设计大 大提高了整个系列作品的视觉注目程度,既维持了中国民间艺术中图形 的传统精神,又透过现代设计观念使招贴呈现出新的面貌。 剪纸艺术等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传统图案,无论朝代更迭、无论人事 变迁,它依然绵延了数千年而未被淘汰,因为它不仅是历史图腾而是一 股文化流动的水,串连着过去与未来,它反映了人们生活上求安的心理 需要和审美的趣味进而成为全球华人共通的视觉符号。站在国际平面设 计舞台,各国莫不以文化作为视觉设计的表现利器,如此才能凸显出不 同的特色进而受到青睐与注目。中华民族拥有文化的优势,如能继承优 秀的传统,而不一味崇洋、贬抑自己,将开启这蕴藏无限财富的宝库, 开拓艺术视野,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今日,我们的责任即是借鉴传统 丰沛的文化资产,借助各种素材的启迪,运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观念 和手法,创造出切合时代需求的作品,使传统的生命得以获得滋润而更 富生机。 论剪纸艺术对现代招贴设计的启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赵希岗:现代图形设计与传统图案( 装饰2 0 0 3 第4 期) 2 、 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与美学【m 】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0 1 3 、寻胜兰:继承民艺【j 】艺术与设计,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