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 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算细则.doc_第1页
国防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 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算细则.doc_第2页
国防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 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算细则.doc_第3页
国防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 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算细则.doc_第4页
国防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 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算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三年制高职各专业,从2011级开始实施。第二章课程设置第三条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二类。(一)必修课(8085)。指按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取得学分的课程,它是培养专业人才基本规格和质量的保证。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政课、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必修课由各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二)选修课(15%20)。指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而设置的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是指为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拓宽知识面,发展学生多方面智能和技能而设置的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指为深化、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职业技能而设置的课程。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多专业学生的选读课程,由学院统一组织管理。专业选修课在本专业范围选读的课程,由专业系组织管理。第三章学分设置第四条学分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学分分课程学分和综合素质学分二类。(一)课程学分。以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课时为依据,适当考虑课程的结构、地位和学习难度,分以下几种情况核定学分:1、理论课程(含不独立开设的实验、实训)一般按16-18学时计1学分。2、实践教学环节(含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一般每周计1学分。3、军训、社会实践(调查)、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环节,每周计0.5学分。(二)综合素质学分。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培训等所获得的学分。详见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实施方案。综合素质学分可以充抵课程学分,但最高不超过总学分的10%。第五条 各专业学生应修满120140总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得低于总学分的90%,综合素质学分不得低于6学分。各专业可在此幅度内确定学生毕业最低总学分。第四章课程修读第六条 选课原则。除必修课外,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本专业教学计划和学院公布的选修课开课计划进行选课,在校学生每学期所修的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总学分控制在2030学分;学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每门一般不高于3学分,每个学生在同一学期内公共选修课一般不得超过两门,不受年级和专业限制;选修课的选修人数少于40人时,暂停开设该课程,学生可改选其他课程。公共选修课在第二至第四学期内修读。第七条 选课程序。教务处在每学期期中公布下学期各年级、各专业开课目录及课程学分值,以便学生确定下学期的选修课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填写选课单,由系部汇总报送教务处;教务处根据学生预选课程统计情况予以公布,对超员或缺员的选修课程,组织学生重选或补选;经过重选或补选后,确定下学期开设的课程,统一编班,于放假前公布;学院公布选课结果后,学生不得再改选课程。第八条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必须申请重修:1、被取消课程考核资格者;2、无故缺考、考试作弊者;3、补考、缓考不及格者。需要重修课程的学生在获取重修信息一周内向系提交重修申请,并由系汇总报教务处审批。课程重修费用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申请免修:1、学生自学完成某门课程,经本人申请,专业系同意,教务处审核认可,在开课前通过考核且成绩良好,经主管院长批准,可以免修该课程并按规定计算学分。2、学生通过高一层次社会自考课程,或获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学生须提交考核成绩证明及有关材料或证书,由教务处审核认可,经主管院长批准,可以免修该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3、思想政治课、体育课、实验课、实习(含毕业实习)、技能训练、入学教育、国防教育和毕业教育等不得免修。学生因身体原因经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不宜上体育课者,经本人申请,教务处审核认可,可免予跟班上课。免修申请须在选课前递交到所在系,由系汇总报教务处审核。第五章课程考核与绩点第十条 学生所修读的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第十一条 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不及格允许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应重修。公共选修课程不及格,不再进行补考,课程可重修或放弃。第十二条重修课程经考核成绩在及格及其以上者,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学分绩点为“1.0”。第十三条考试有作弊行为者该课程成绩以“无效”记录,学籍档案注明“作弊”字样,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旷考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记录,学籍档案注明“旷考”字样。“作弊”和“旷考”均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学分绩点为“零”,不得参加补考。第十四条成绩预警1、在学分制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状态给予及时有效的控制。当学生一个学期获得的有效学分少于本学期所修课程总学分的60%时,实行成绩预警制度。学生第一次出现上述情况时,给予“成绩警示”,二次出现上述情况时,给予“退学警示”,第三次出现上述情况时,给予退学处理。2、每学期第四周前,各系根据学生上一学期所取得的学分,向有关学生发出成绩警示或退学警示。警示一式二份,一份交与受警示的学生,一份留学生所在系备案,退学警示还得告知学生家长。第十五条成绩考核与绩点 成绩考核采用能够反映“质”和“量”两方面的学分绩点评价办法。绩点评价办法如下: 1、考核成绩与绩点的关系 百分制与绩点的换算关系为:课程成绩以60分为绩点1.0,课程成绩每增加1分,绩点增加0.1。 百分制(五级制)具体换算如下: (A) 90100分折合4.05.0绩点 (优秀折合4.5绩点) (B) 8089分 折合3.03.9绩点 (良好折合3.5绩点) (C) 7079分 折合2.02.9绩点 (中等折合2.5绩点) (D) 6069分 折合l.01.9绩点 (及格折合1.5绩点) (E) 59分以下的绩点为0 (不及格绩点为0) 2、学分绩点、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 学分绩点课程绩点课程学分 (课程绩点课程学分) 平均绩点 课程学分 第十六条平均学分绩点是衡量学生学习质与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定学生奖学金、评优评先以及推荐就业等活动的主要依据。第十七条 每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学分、绩点,均应记录在学生成绩登记册中。第六章毕业、结业与肄业第十八条 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满所在专业毕业所需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第十九条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未修满规定毕业所需的最低的学分(但未达到退学标准者),又不愿意延长学习时间的,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学生在离校后的二年内,可以向学院申请重新学习考试,达到毕业条件的,可换发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第二十条对修满一学年以上的退学学生,可发给肄业证书(或学业证明)。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办法涉及学籍管理与教学管理的事项,仍按现行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从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执行。members from key minority outreach, promote a comprehensive strictly administering the party into the branches, put it into every party member, give full play to each party organization fight fortress function, each the exemplary vanguard role of party members. Is to promote the inner-party education extend from the concentrated education to regular education, in the regular education efforts, real party ideology in the all party members and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through system. Is to boost the spirit of all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guide all members of the party in their respective work positions, responsible and dependable officer, make contributions. Therefore, we must from the height of political and global, fully aware of two learning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put two education as a major political task and practice well. All members to active participation, really into, in learn, and do, and modified, and promoting upper and lower really Kung Fu, effective put thought and action unified to XI General Secretary of important indicates spirit up, unified to Central and provincial of decision deployment up, solid do learning education the work, effective do good accountability, caught in place, see effectiveness, condensed up officer venture, and promoted water the work of powerful power. Second, accurately grasp the two educational focus . Marxist positions, knowing that good talk show a strong belief in pursuit, history as spirit, sincere feelings for the people, pragmatic style of thinking, enhanc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the work, and to better promote our work. In terms of learning methods, units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 the party bran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rganization members planned and subtopics to learn to combine11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根据教育部、团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按照“课内外相结合、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规划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主要任务:编制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规划和指导手册,实现活动组织的科学化;建立素质拓展网络认证管理系统,实现活动管理的信息化;完善激励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实现活动参与的全员化;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强化社会认同,实现活动保障的社会化;全面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位和层次,实现活动质量的品牌化。第四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培养目标:通过实施素质拓展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努力造就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第二章 组织机构第五条 我院大学生素质拓展组织机构主要由院、系、班三级组成,分别负责各级素质拓展工作的指导、规划、实施及拓展学分认证。第六条 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院领导任副组长,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组织人事处、思政部、保卫处、就业办、实训中心、各系党、团总支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领导组,负责全院素质拓展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组下设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中心主任由院团委书记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全面负责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第七条 各系成立由系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党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团总支书记、办公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的本系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认证中心,负责系级素质拓展活动的组织实施和学分认证工作,指导班级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第八条 班级成立素质拓展工作组,班主任担任组长,成员由团支委和班委会成员组成,负责班级素质拓展活动的组织实施及日常学分认证工作。第三章 工作内容第九条 素质拓展活动按内容分为五大模块:1、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主要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要指按照院团委的统一部署,各系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服务社会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3、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主要指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为重点,以拓展大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帮助大学生崇尚科学精神、稳定专业思想、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就业创业能力。4、身心健康与文化艺术。主要指以培养大学生理性思维、审美能力、意志品质为重点,引导大学生健全人格、悦纳自我、强健体魄、健康生活,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协调发展。5、团学活动与社会工作。主要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团学活动与社会工作,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培养组织决策能力、管理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事业感和责任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学分认证按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算细则执行。第十条 我院素质拓展学分为必修学分。高职生在校学习期间,素质拓展学分不得少于6学分(其中社会实践不得少于0.5学分)。学生个人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二等奖(银奖)以上奖项者,其素质拓展学分视为合格;因身体疾病等特殊原因而修不满素质拓展学分的,经本人申请、学院审批,可视情况给予相应学分的减免。第十一条 素质拓展学分原则上需在前四个学期内修满,系素质拓展认证中心要在二年级下学期期中,组织该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进行统计汇总,并及时通知未完成总学分的学生在顶岗实习前三周内提出补修申请,并在该学期完成学分补修任务。第四章 组织实施第十二条 院、系各级共青团组织要按要求做好素质拓展活动的项目规划、组织实施、活动指导、学分认证,强化活动保障,严格考核标准,努力构建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热心指导、体系科学合理的素质拓展组织管理和评价激励机制。第十三条 科学编制活动规划,每年统一规划全院素质拓展活动,分别形成院、系素质拓展活动规划,具体规划原则如下:1、分层规划。素质拓展活动分院、系、班三个层次进行规划,院级活动重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系级活动重在拓展学生专业素质,班级活动重在活跃学生业余生活;社团活动根据其挂靠单位情况纳入相应的院级规划或系级规划,全院形成“学院品牌活动+系级特色活动+班级大众活动”的活动体系。2、分级设计。素质拓展活动针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进行设计,一年级学生重专业学业导航,二年级学生重专业素质拓展,三年级学生重就业创业服务。第十四条 素质拓展活动实行分级管理,按院、系、班三级组织实施,主办单位应按以下程序开展活动:1、活动审批:主办单位须在年末按要求填写素质拓展活动审批表和素质拓展活动规划一览表,并报学院团委审批。未纳入规划的临时性活动由院级素质拓展中心审批后方可进行学分认证。2、活动公告:主办单位要在相对固定的地方和共青团网页内设置素质拓展专栏,及时发布活动通知、活动学分等相关信息。3、活动组织:活动举办单位要科学制订活动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范围内精心组织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质量可控、取得实效。除学院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外,学生未经批准不得在校外组织活动。4、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及时做好活动宣传报道、材料归档、学分认证和书面总结等工作。第十五条 活动主办单位要选配热心学生工作的相关领域专家、教师、干部担任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制订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教师指导活动工作量按教辅工作量计算办法,由系团总支分学期上报院团委予以核发。第十六条 院系素质拓展中心应规范编写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指导学生自主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学院适时开发素质拓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素质拓展活动的规划审批、项目公告、报名参加、学分认证等工作的信息化。第十七条 各部门均应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在时间、场地、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确保素质拓展活动的顺利进行。1、时间保障:学院安排固定时间,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以保证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2、场地保障:各单位要为学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提供必要场所,及时做好学生活动场所各种设施的维护工作。3、经费保障:素质拓展活动经费和课时酬金纳入学院预算,学院每年按生均20元统一划拨院团委作为素质拓展活动经费,各系、班级活动经费应以立项形式从团委申请;学院鼓励各级组织和个人募集社会资金用于素质拓展活动。第五章 学分认证第十八条 按照“谁主办、谁认证”的原则,主办单位应在活动结束后,按标准及时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认定学分,填写素质拓展单项活动学分认证表并公示,同时填写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学期结束前,各系要将本学期活动学分认证情况汇总形成两份素质拓展学分认证汇总表并经院素质拓展中心审批后,一份素质拓展中心存档备案,一份报教务处登记学生学分。第十九条 素质拓展活动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系级、班级六个级别,活动不重复计分,逐级选拔的活动只计最高分。各级各类活动分值标准按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算细则(见附件)执行,具体分值以活动通知为准。第二十条 学院实行素质拓展学分认证手册制度,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人手一本,在新生进校后,由各系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统一发放,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是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及获得学分的凭证。第二十一条 学生在顶岗实习前五周内,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填写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申请表,班级素质拓展工作组初审后,经系素质拓展中心核准并报学院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审批后,由年级辅导员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将素质拓展学分统一录入教务管理系统。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二条 各系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新生入学时,要组织新生认真学习本方案和院、系有关规定,帮助学生明确有关要求,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第二十三条对违反校纪或在学分认证中弄虚作假的学生,学院将取消该生本学期素质拓展相应的学分;对徇私舞弊和不负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学院将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直至纪律处分。第二十四条 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情况纳入学生学年素质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先工作。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件: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算细则模 块编号项 目评 分 标 准得分依据A思想教育与道德素养A1理论学习培训参加省、市、院、系级的党校、青马学校培训或其他类似培训并结业者,每次可计1.0、0.8、0.6、0.4分。(注:同属本项目的每学年至多计1次)结业证书或主办单位参训记载A2理论学习研究撰写论文参加学院主办的征文比赛,入围获一等、二等、三等奖,分别计0.5、0.4、0.3,参加但未获奖者计0.2分。在国家、省、市、院级报刊、网站等媒体上发表理论学习研究文章,每篇分别计1.0、0.8、0.6、0.4分。获奖证书表彰文件或刊物原件A3参加讲座及主题教育活动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讲座及主题教育活动每次计0.2分,学生听讲座、报告每学年累计不超过0.8分,所在团支部获得团委“主题团日项目资助”的团支部成员每人计0.2分。活动文件、签到记录及其他证明材料A4评先评优荣获国家、省、市、院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学生团体活动积极分子或相当荣誉称号的,对应计8、4、2、1分。(注:一事多奖计最高分)获奖证书或表彰文件A5好人好事因好人好事(诸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抗灾赈灾等)受到校外单位、校外个人、校内部门通报表扬或表彰者,分别计0.6、0.4、0.4分。(注:一事件只计最高分)表扬信、表彰文件或其他盖有公章的证明材料A6公益活动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如无偿献血、环境保护等)以及特殊时期学院组织的爱心募捐活动,或学院组织的其他校内外的公益性集体活动每次计0.2分。(注:本项目每学年累计不超过0.8分)献血证或活动记载A7文明创建所在班级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且成绩突出,被评为省、市、院、系级“优秀班集体”或“红旗团支部”,班级成员每人可分别计0.8、0.6、0.4、0.3分。所在寝室在学院开展的“文明寝室”的年度评比中获得文明寝室,寝室成员每人可分别计0.2分。表彰文件或通报B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B1社会实践所在团队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国家、省、市、院级表彰中获优秀实践团队,每人分别计6、3、1.5、0.8分。个人获得国家、省、市、院级表彰者(含先进个人、优秀社会实践报告),每次分别计6、3、1.5、0.8分。(注:一事多奖计最高分)若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未获得表彰者,每次可计0.5分。获奖证书或表彰文件以及暑假社会实践登记表B2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各种青年志愿者协会或班级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含社区援助)并完成任务者,每参加一次主题活动计0.2分。(注:本项目每学年累计不超过0.8分)团学组织的活动记载C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C1专业技能竞赛(不含文体竞赛)参加全国专业技能竞赛,获一、二、三等奖者,分别计8、7、6分;参加省级专业技能竞赛,获一、二、三等奖奖者,分别计7、6、5分;参加国家、省级专业技能竞赛未获奖者,分别计2、1分。参加市级或院级专业技能竞赛,获一、二、三等奖者,分别计1、0.8、0.6分。参加院级专业技能竞赛而未获奖者,每次均可计0.2分。(注:同次竞赛只取最高分,不重复记分)获奖证书或表彰文件以及组织单位参赛记载C2专业学术研究参与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省、市、院级立项课题研究的,可分别计1.、0.8、0.6、0.4分。相关文件以及项目申报书记载C3职业资格证书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高级工证书计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