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感官实验ppt课件_第1页
生物科学感官实验ppt课件_第2页
生物科学感官实验ppt课件_第3页
生物科学感官实验ppt课件_第4页
生物科学感官实验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官实验,生理教研室,1,实验内容,声波传导途径的检测生理盲点的测定瞳孔反射色觉测定视力测定,2,实验一:声波传导途径的检测,耳是听觉的外周感觉器官。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骨链、鼓室和咽鼓管。内耳:耳蜗,3,听觉的产生过程,4,5,6,骨传导(boneconduction):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正常:气导骨导;传音性耳聋:骨导气导;感音性(神经性)耳聋:气、骨导减弱或消失。,声波传入特点:,7,材料与方法材料:人、音叉、棉球,8,方法(一)任内实验主试者敲响音叉,并立即将振动的音叉柄置于受检者一侧颞骨乳突部。此时,通过骨传导使受试者可听到音叉响声,随后声音逐渐减弱。当受检者刚刚听不到声音时,立即将音叉移至同侧外耳道口0.5cm处,则通过气传导又可重新听到声音。若先将音叉置于外耳道口处,当听不到声音时再将音叉柄移至颞骨乳突部,受检者仍听不到声音。由此说明正常人气传导大于骨传导,临床上称为任内试验阳性。用棉球塞住同侧耳孔,模拟传导性耳聋。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则气传导时间缩短,等于或小于骨传导时间。临床上称为任内试验阴性。,9,方法(二)韦伯实验,主试者将振动的音叉柄置于受检者前额正中发际,令其比较两耳听到声音的强度。正常人两耳听到声音强度相同。用棉球塞一侧耳孔,模拟传导性耳聋。重复上述试验,受检者两侧听到声音的强度偏向患侧;若患神经性耳聋,则声音偏向健侧。,10,实验结果记录各实验条件下受检测者听到声音所需的时间。,检查方法结果说明判断任内试验阳性气传导骨传导正常耳阴性气传导骨传导传音性耳聋韦伯试验两侧相同两侧骨传导相同正常耳偏向患侧患侧空气传导干扰减弱患侧传导性耳聋偏向健侧患侧感音功能丧失对侧神经性耳聋,音叉试验结果判断,11,讨论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的机制。,12,13,实验二:生理盲点的测定,概念:视神经自视网膜穿出的地方(视神经乳头)没有感光细胞,不能引起视觉。,14,材料:人、白纸、笔、米尺、遮光板方法取白纸一张贴于同眼高的墙上,受试者立于纸前50cm处,遮住一眼,在白纸上同一水平处画“+”字,让受试者用另一眼目不转睛地注视“+”字。实验者持视标物由“+”字开始慢慢向所测眼的外侧移动,到受试者刚好看不见目标物时,就把目标物所在位置记下来。继续再将目标物慢慢向外侧移动,直到它刚又被看见时,再记下它的位置。由所记下的两个记号的中点起,沿着各个方向移动目标物,找出并记录目标物能被看见和看不见的交界点。将所记下的各点依次连接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大致呈圆形的圈。此圈所包括的区域叫做盲点投射区域。,15,盲点区域,16,盲点的直径=盲点投射区直径*15/500(mm),17,18,结果生理性盲点的形状和直径。讨论:解释日常注视物体时,为什么没有感到生理性盲点的存在?,19,实验三:瞳孔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是指当光线照射一侧瞳孔视网膜时,通过反射不仅使同侧瞳孔缩小(直接对光反射),而且对侧瞳孔也缩小(间接对光反射),20,瞳孔近反射:当视近物时,反射性的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瞳孔括约肌收缩)。,21,材料:实验者,电筒。方法:1.瞳孔对光反射(1)直接对光反射先观察受检者两眼瞳孔是否呈圆形、对称等大(直径23mm)。然后在光线暗处用电筒对准一侧瞳孔,突然开亮照射,立即观察瞳孔直径的变化。同法检测另一侧瞳孔。试比较两侧瞳孔变化是否相同。(2)间接对光反射(互感现象):实验者用手在鼻梁处隔开两眼视野。让受检者两眼直观远方,再用电筒只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另一侧瞳孔大小是否也有变化。同法检查中一侧瞳孔。,22,方法:2.瞳孔近反射让受检者双眼注视近前方远处自己的一食指。检查者观察其瞳孔的大小。令受检者专心注视自己的食指,并由远移近自己的眼前,同时观察受检者瞳孔和视轴的变化。,23,结果:描述瞳孔对光反射和瞳孔近反射所见的现象。讨论:1.分析瞳孔对光反射和瞳孔近反射的机理。2.看近物时,瞳孔缩小的作用是什么?,24,实验四:色觉测定,25,色觉(colorvision)19世纪初,Young和Holmholtz依据物理学上三原色理论提出了视觉三原色学说。,26,色觉(colorvision),三原色学说:视网膜中存在着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的视色素;当某一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可以一定的比例使三种视锥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这样的信息传入中枢,就产生某一颜色的感觉。,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111白色觉;=410红色觉;=281绿色觉。,27,色盲:指对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缺乏分辨能力。,色弱:指对某些颜色的分辨能力比正常人稍差。,红色盲、绿色盲、蓝色盲和全色盲。,色觉障碍,原因:某种视锥细胞的反应能力较正常人为弱;多为后天因素引起。,28,色觉是主观现象,色觉异常往往不易觉察,但可借色盲检查图检查出来。色盲检查图是根据各种类型的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某些颜色的色调,却能分辨其明亮度的特点,绘制成各种颜色的色调不同而明亮度相同,或各种颜色的色调相同而明亮度不同的色点,以色点组成数字或图形,使色盲者难以辨别,检查出色盲的类型。,实验原理,29,正常人所看到的RGBW颜色,红色盲的人所见到的RGBW,绿色盲的人所见到的RGBW,蓝色盲的人所见到的RGBW,30,31,32,实验方法,1在明亮、均匀的自然光线下,令受试者遮蔽一眼,检查另一眼色觉。2检查者向受试者逐页展示色盲检查图,令受试者在5S钟内读出图表上的数字或图形。如果读错、读不出来或发现正常人不能读出而受试者反能读出等情况,则可按色盲图中说明确定受试者属于哪类色盲。3按上法再检查另一侧眼有无色盲。【注意事项】检查最好选择在晴天或光线充足的明亮处进行,此外,检查过程中不得暗示,也不能长时间反复思考。,33,结果:读到的图型或数字。讨论:色盲的原理。,34,方法和步骤将对数视力表平整地挂在光度适当、照明均匀的墙壁上,视力表第11行视标字母应与受试者两眼在同一高度。受检者站在距离视力表5m处。受试者用遮光板遮住一眼,主试者用指示棒从表上面第一行开始,依次指向各行字母,令受检者说出或用手指出字母的开口方向,直至受检者不能看清为止。受检者能辨别清楚字母最后一行左侧所标阿拉伯数字,即为其5分记录的视力数。如视力低于4.0时,即在5m距离不能辨别最大视标时,令受试者向视力表方向移近,到能辨别最大视标时为止,测定其与视力表的距离,按照以下公式计算:1/视角()受试者与视力表的距离(d)/能看清字母行数的设计距离(D)视力51g51g(D/d),35,结果记录视力检测结果。讨论1.分辨物体的精细结构时,为什么眼睛必须注视正前方某点而不能斜视?2.近视是如何形成的?近视眼应用什么方法纠正?,36,实验五:视敏度的测定,视敏度(视力):指眼辨别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以人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为指标。,实验原理:人眼辨别的最小物像约一视锥细胞平均直径(5um),37,通常以物体两点发出的光线相对于眼之间的夹角,即视角作为衡量指标。,5m处视力表上10行的E字物象约5um视角1度正常视力(1.0),视角=10=0.1(3.3),38,我国普遍采用的标准对数视力表则采用五分法记录。标准对数视力表是由4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