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瑜伽系统传讲.doc_第1页
上师瑜伽系统传讲.doc_第2页
上师瑜伽系统传讲.doc_第3页
上师瑜伽系统传讲.doc_第4页
上师瑜伽系统传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师瑜伽系统传讲(顶果钦哲仁波切新书)上师瑜伽顶果钦哲仁波切传讲比丘贡却丹增由藏译英土登华丹由英译中目录祈愿前言简介序轮涅转折点上师瑜伽明观皈依境祈请七支供信心和加持金刚上师咒(莲师咒)传承祈请文领受四灌顶上师瑜伽之精髓附录一、龙钦宁提前行上师瑜伽仪轨附录二、莲师金刚七句祈请文释义【注:节译自 珠古东珠 著证悟之旅】顶果钦哲之转世邬金丹增晋美伦珠长寿祈请文 祈愿顶果钦哲仁波切的转世化身邬金丹增晋美伦珠、钦哲仁波切传承下的所有上师以及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的所有上师,愿伊等身寿坚固、长久住世,佛行事业遍布世界!愿钦哲仁波切的智、悲、力触及并转变各地各处人们的生活,愿他的祥瑞的构想和心愿圆满成就! 前言我们为什么要修持上师瑜伽与上师之自性相应的法门?在外在上师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开启内在的上师自己的心性。直到明心见性之前,如果我们认真地希望转变自己,那就绝不应对自己的方法和经验过度自信并唯一依赖。佛法之道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实践,但过来人导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上师的角色即是给予指导。我们具有极大的福德能够得遇诸如钦哲仁波切这样殊胜的上师,毫无疑问地,他拥有真正具德上师的一切功德。这样的上师越来越希有难得了。以智慧来观察选择上师,确保他具有象诸前辈普贤上师那样的功德,是至关重要的。以我自己为例,一开始我把钦哲仁波切视作最慈爱最善妙的外祖父;其后逐渐地,我对他的感情转变成为一种甚深的、毫不动摇的信心,我把他视作我的根本上师。他总是在我心间,通过他的证悟和大悲时时刻刻赐予我生命中的激励。上师瑜伽应该是我们一切修法的核心。它让我们的修行巩固深入,让我们免于走入自己迷乱狂野的分别念所引发的歧路。佛陀所传修法的精髓是彻底摧毁我执,而摧毁我执最具灵感的方法即是修持上师瑜伽。若没有对怙主顶果钦哲仁波切(1910-1991)表示礼赞,二十世纪的精神文明史将不够完满。钦哲仁波切的伟大是无可争议的,他的影响和愿力触及了遍布世界各地难以计数的人们。他属于在西藏时即已圆满修学的最后一代佛法上师这些大师们与过去出现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贤哲和圣者一样,具有深邃神秘的特点和非凡的使命。钦哲仁波切是包括法王嘉瓦喇嘛在内的当今诸多西藏大师的上师,在佛弟子的眼中,他即是佛法上师完美的人格化身,他的名号即是有关西藏和藏传佛法传承中真实、完整、贤善的代名词。他以自己的人格自然界定了作为一位伟大的上师应满足的标准。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关于钦哲仁波切及其非凡的生平事迹的著作问世;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为他人谋福祉以及弘扬佛陀所传的历史悠久的正法。他的事迹广博如海:小时候他被认定为蒋扬钦哲旺波的意化身;他在二十二年中闭关修持;他随学的杰出上师超过五十位;他对自己诸位上师尤其是协庆嘉察和蒋扬钦哲?秋吉罗珠具足信心;他具有令人称奇的学识和甚深的证悟;他开启了莲花生大士的伏藏;他撰著了二十五函如诗如歌激励人心的文集;他在修建、重建寺院和印刷流通经函方面贡献卓著;他看起来精力超人,大悲无有疲厌;他的口授教言美仑美奂、完美无瑕;他讲经传法风格独特、流畅自如,给予传承的次数极为众多;他的足迹遍布喜马拉雅地区、印度、西藏、南亚和西方国家,弟子数以万计。一个人可以在一生中圆满如此众多的成就,实在是不可思议。钦哲仁波切是具有最高精神成就的上师,但熟悉他认识他的人都会说,他是一个最温和、平易近人、热心和慈祥的人。他担任了宁玛派的掌教法王并且是大圆满的最胜上师,而他也是“利美”不分宗派精神的倡导者,这体现在他以非凡的能力根据各传承自宗来传讲法要。他继承了十九世纪利美运动的先驱蒋扬钦哲旺波(1820-1892)、蒋贡公珠(1813-1899)和秋举林巴(1829-1870)等圣者的构想和理念,在藏传佛教的精神和文化传统遭受变故和重创之后的重建之中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会觉得能见到如他一般水准的上师真是难以想象的,但有件事是明确无疑的:如果有其他上师追随钦哲仁波切的足迹,或者他们开始致力于效仿他的伟大,那就要归功于他以及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证法传承对佛法尤其是宁玛法脉在未来生存和发展所付出的关爱。他以种种方式确保了传承法脉的延续。1997年12月,他的转世、生于1993年莲师圣诞纪念日的邬金丹增晋美伦珠,在尼泊尔的协庆寺坐床。本书中关于上师瑜伽的开示发生在一个殊胜的历史时刻。那是令人难忘的1984年夏天,在法国的多尔多涅,怙主杜炯仁波切(敦珠仁波切) 和怙主顶果钦哲仁波切这两位宁玛传承最杰出的大师、莲师在世间活生生的代表以及无与伦比的大圆满法阐教者,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五百位修行者传法。上午杜炯仁波切(敦珠仁波切)根据莲师七金刚句祈请文给大家传讲大圆满实修法,(后来发现)这也是杜炯仁波切(敦珠仁波切)最后一次公开传法。下午顶果钦哲仁波切在他的住锡地拉索尼日给予灌顶和开示。很多身为他们弟子的宁玛派上师也聚集在那里,包括诺西堪仁波切、协庆饶绛仁波切、贝玛旺嘉仁波切、晋美钦哲仁波切、贤彭仁波切和索甲仁波切,还有五位伟大的空行母,即蒋扬钦哲?秋吉罗珠、杜炯仁波切(敦珠仁波切)、顶果钦哲仁波切、甘珠尔仁波切、和诺西堪仁波切各自的佛母。就是在那些八月漫长的下午,大众聚集在拉索尼日的草坪上,斜阳透过树荫落下斑斓娑影,在索甲仁波切和在附近进行年度夏季闭关的瑞巴(本觉)协会会员的祈请下,钦哲仁波切传讲了此上师瑜伽法门。这里所述的被称为“如意宝”的上师瑜伽实修法,是超绝卓著的大师仁增晋美林巴(1730-1798)开启的龙钦宁提法门中关于上师的外修法。它是由晋美林巴上首弟子多珠钦?晋美钦列沃瑟所造龙钦宁提遍智妙道前行修法的顶峰。晋美林巴的直接转世是蒋扬钦哲旺波,钦哲旺波的转世是顶果钦哲仁波切龙钦宁提法门的传承持有者。还有谁能(比顶果钦哲仁波切)更好地传授此法门,更堪能作为上师的典范和总集呢?诚如嘉瓦喇嘛所说:“钦哲仁波切是所有持教者的模范。我们不仅钦佩他不可思议的学识、智慧和成就,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应追随他的榜样并效仿他的诸般功德超越伺察推理的甚深的精神觉受很难用言语表述或者用词句解释传承;它们乃是依靠通过自己的上师得到来自精神传承的激励和加持。这就是为什么在佛法(尤其是金刚乘法门)中,与上师的自性相应之上师瑜伽修法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大圆满传承中证悟明智就更是如此。因为上师瑜伽修法是如此重要,上师自己的功德也极其重要。佛陀亲口在诸经部和续部宣说了真正具德上师所必备的功德法相,我发现钦哲仁波切具足了所有这一切功德。”钦哲仁波切是一位令人自然生起信心的上师,他经常强调上师瑜伽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传授和修持大圆满法门时更是如此。根据大圆满法,弟子若要证悟上师的智慧意,不仅仅是依靠学习和修持,更依赖于不假造作、发自肺腑由衷的信心。钦哲仁波切经常用龙钦宁提开宗的公案来举例说明。龙钦宁提(大界心髓)法类由诸续部和修部(仪轨)集合组成,它是晋美林巴开启的意伏藏法门。龙钦饶绛(1308-1363)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超凡上师和天才,他把大圆满法整理归纳成一系列光辉灿烂的著作;晋美林巴在拜读了龙钦饶绛的著作后,心中对他生起了难以抑制的敬信心。三十一岁时,晋美林巴在桑耶附近的青普山洞中进行为期三年的闭关。他是如此热切地向龙钦饶绛祈请,以致于虽然他们之间相隔了大约四百年时间,但龙钦饶绛以智慧身亲现在晋美林巴前共三次,赐予他身、语和智慧意之加持。这些亲见是极其殊胜的,它唤醒了晋美林巴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大圆满最高的证悟,并授权他传承和教授龙钦宁提法门。晋美林巴在功德藏中写道:“最上根的弟子是具有最胜信心者。”事实上,他自己未经刻苦学习而是通过甚深禅定和强烈信心成为博学如海的大智者上师,并以此闻名于世。钦哲仁波切经常说,这即是龙钦宁提一个以永不动摇的信心为标志的传承的吉祥缘起和传统。因为他们继承了这个不共的传承,蒋扬钦哲旺波和华智仁波切都珍视此上师瑜伽为自己修法的核心。最初是信心导致了龙钦宁提法门的开启,信心也从此成为此传承的特征,也是信心指引此传承异乎寻常地迅速传播开去,成为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区,乃至如今西方世界中最受欢迎、最广为流传的大圆满法门。此处的上师瑜伽开示是由尊敬的贡却丹增(俗名马修?理卡德)口译;贡却丹增担任钦哲仁波切的(私人)助理超过十二年。后来于1990年钦哲仁波切最后一次访问法国时,马修对全文进行了编辑;那次钦哲仁波切在索甲仁波切和本觉协会的祈请下,在格仁诺布尔附近的普 瓿特给一千五百人传授灌顶和开示。也许没有比协庆饶绛仁波切、宗萨钦哲仁波切、孜嘎公珠仁波切以及滋给秋林仁波切更合适的人选来为关于上师瑜伽的本书作简介了。撰写前言的协庆饶绛仁波切是钦哲仁波切的外孙和法嗣。撰写序言的宗萨钦哲仁波切、孜嘎公珠仁波切和滋给秋林仁波切,是钦哲仁波切最亲近的三位弟子;他们也分别是蒋扬钦哲旺波、蒋贡公珠和秋举林巴在如今的转世化身是当年这利美(不分派别)运动三杰共同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才造就了藏传佛教的今天。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我们能够有缘拜读伟大的上师龙钦饶绛的真实化身顶果钦哲仁波切关于上师瑜伽的开示,是多么幸运啊!历史上所有的伟大钦哲珠古们都把龙钦宁提法门珍视为自己最重要的内修法。由于我们大多数人都缺乏必要的智慧和福德,对上师的真实信心也是希有难得,能从钦哲仁波切这样的上师得到这样的开示实在是非常殊胜的加持。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证悟。事实上,获得证悟完全等同于遣除自己的无明,而无明的根本即是“我执”。不管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是漫长的律仪严谨的也好,或者短近的看似怪诞的也好,最终的核心要点即是根除我执。有许许多多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标,譬如通过修习奢摩他(止)定,这些方法都能或多或少产生效果。然而,因为我们生生世世都和我执在一起并且已经熟悉得密不可分,以致于每次当我们想努力采用一种方法来遣除我执时,此对治法门却被我执所挟持控制,乃至此法不仅无法粉碎我执,反而成为我执增上之因。这就是为什么在金刚乘法门中上师瑜伽被认为是至关重要和精髓的修法。因为上师是活生生的人,他(或她)能够直接对治你的“我执”。阅读一本关于遣除我执的书也许会很有趣,但你绝不会对该书产生敬畏之心;而且对书本的解释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书本也不会跟你说话或有所反应,反之上师有能力并会搅动你的“我执”并最终使其被彻底根除。以忿怒或寂静的方式达至成就都没有关系,但在终点处会有上师在那里料理此事,这说明了上师瑜伽是如此重要的原因。对于真正具有信心的弟子,上师即总集了所有皈依处,并且对上师的信心就是诸道之精髓。伟大的萨迦派祖师喇嘛蒋扬坚参开示说:“上师是一切皈依境之化身。”意思是说当我们皈依时,我们视上师总集了三宝:上师的色身即是僧伽,上师的教言即是妙法,上师的意被视作佛陀。上师瑜伽是获得证悟最疾速、最有效的方法,并且此一道中即圆满具足其它诸道。上师瑜伽包含了出离心、菩提心、生圆二次第禅修和修心,这就是为什么可以说上师瑜伽总集了一切道之精髓。它是诸道之钥,此奇特法门可以引领行者经历诸多菩萨的地道以及诸乘佛法。其它诸道可以让行者达致某种层次,但它们自己并不完整圆满。上师瑜伽不仅是完整圆满之道,而且还是最浓缩最精华之道。为了修持上师瑜伽,我们首先必须学习怎样视师为佛。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我们已经有了上师,我们还是习惯于从其它地方寻求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外层面上,当生病时我们会“皈依”医生,当下雨时我们会“皈依”雨伞。类似地,在内层面上,若我们手头拮倨时,我们会试着用修持瞻巴拉财神法来解决问题,当我们遇到困难障碍时我们会祈请玛哈噶拉护法帮助,或者若缺乏智慧我们会向文殊菩萨祈祷。这显示出我们的信心是多么微弱,因为不管我们缺什么,我们只须唯一依赖帮助和引导之源泉上师。上师瑜伽的第一层次则是唤醒和增上我们的信心,直至它变得坚实和牢固,并且我们能够真正视上师为佛陀为止。逐步地,我们会达到第二层次,这时我们不再仅仅是想着上师即佛,我们看到他就是佛。随着我们信心的增强,我们会开始对把一切事物都彻底依赖上师产生越来越大的喜悦。内在的信心升华了,生起绝对的定解上师即是唯一的皈依处。我们不再需要人为地创造自己的信心,因为现在信心自然而然就生起了。其后,不论我们的处境是好是歹,它们都是上师的化现。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变得具有利益和富有使命;我们遇到的一切都是教诫开示。对上师完全的信任和信心已经植根于我们心底,上师的加持融入我们心相续。如此,我们就抵达了第三层次,此时我们证悟了自己的意与我们视为佛陀的上师无有分别。最终我们成功地把自己的意与上师的意融为一体,这让我们超越自己所有凡庸的过度与不及的习气,让我们远离一切希冀与忧怖。我们的信心乃是不假造作的真实信心,一旦成就了此种信心,我们即已实现了所有佛法修习的究竟目标。序二孜嘎公珠仁波切我每天都修上师瑜伽。对我个人而言,上师瑜伽最能给我激励,并让我能够触及自己最深的心性。它也最让我深感满意,让我对于自己人生的意义没有丝毫疑虑。这的的确确是真实不虚的对这些话我敢保证。序三第四世滋给秋林仁波切?弥举德威钦列衮嘉顶果钦哲仁波切是大成就者。他追随了许多上师并在许多方面达到了修学的颠峰。对我们而言,他总集了诸佛的本觉,诸坛城之主他与莲花生大士的意无二无别。在他解脱所有众生的大悲决心中,他的心永远是坦然寂静的。他在一生中广转法轮就显示了他的这种决心。关于上师瑜伽,有外、内、密三种上师。外在的上师是给我们讲解佛法修习的纲要以及我们如何开始修习四个十万遍的前行的上师。内在的上师是赐予我们灌顶并传讲密续以及如何将密法运用于自己生活中的上师。秘密的上师是给予我们直指窍诀、让我们直面赤裸无二明智并使我们现量证悟的上师。如此,上师唤醒了我们心中的佛陀。续部云:与供养十方一切诸佛相比,供养上师一毛孔更具功德。因此应坚持不懈修持上师瑜伽。通过真心修持上师瑜伽,自己的三毒会息止,无穷无尽的三摩地会现前,不可思议的利益会成就。毫无疑问地请修持上师瑜伽!轮涅转折点在过去的生生世世中,没有一个众生未曾作过自己的父母,作父母时待我以极大的恩德。于是我们不应分别怨亲,而应自然地对所有众生产生如同对此生父母一样的珍爱感觉。他们中每一位都毫无例外地只希求安乐,然而却为无明所蔽,他们并不了知安乐真正的因是修持正法。同样地,他们中每一位都不想受苦,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受苦的因乃是源于不善业。仅仅如此思维就会在我等的相续中生起汹涌的大悲浪涛。然而,仅仅具有悲心的感觉本身不足以真正地帮助所有众生抵达正觉的胜地。如今我们已经获得了珍宝人身,得遇了具德上师,并接受了他的教言而进入佛法之门。由此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我们既可以(选择)向上升也可以向下堕。我们现在主要的动机必须是希望将一切有情置于圆满的正觉。当然同时我们也需要承认在目前我们尚不具备把众生从轮回中解脱的能力。因此至关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圆满自己内在的潜能及其所有功德。应以利益一切众生为目标的最胜发心,尽最大努力来听闻、思维以及修持佛法。那么为了解脱所有众生并让他们得到至高无上的证悟,我们可以修习什么法门呢?此时此刻,我们拥有此最宝贵的人身,它不仅仅是某种平凡的肉身,而是圆满的(成佛)所依。它具足了八闲暇1、十圆满2,因此可以被称为“珍宝人身”得此才堪能修持正法。然而仅拥有此人身本身还不够;我们应立刻把它用来修持正法,因为死亡随时会到来。我们必须了知的一个事实是:所有诸法包括外器世界以及内情众生全部都是无常。他(它)们就象闪电划过虚空,或是瀑布飞留直下,没有一刹那的住留。外器世界四季交替,昼夜更迭,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中;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在不断新陈代谢中)。如经云:“生际必死,聚际必散,合际必分,高际必堕。”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此生获得人身的机会,而修持佛法求正觉;而不应浪费暇满,纠缠于世间闲杂事务,总是寻求灭敌护亲,或专注于照料自己的生意买卖、土地和财物。当我们正沉醉于这些事物时,死亡会突然降临于自己身上,那时再修持正法则为时已晚。无论你有多艳丽,也绝不能欺瞒得过死主;无论你有多富裕,也绝无法买回片刻生命;无论你多么有权有势,自己所有的财物和世俗成就最终都全然无有用处;命终之时唯有佛法能带来助益。虽然此点很关键,但仅仅忆念死亡尚有不足。(还应思维:)现在我们拥有良好的健康,身心自在,我们需要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于修持正法。我们应该日复一日地再三反省,确保自己没有浪费自己的生命,并竭尽全力地把上师所传的无价窍诀妙法融入自己的相续中。如果堪能如此而行,那么最上根的修行者在死亡时会远离一切恐惧并认证出究竟自性之法身;中等根器的修行者会有把握不为中阴境界中显现的诸相所惑,进而获得成就;而最普通的(下根)修行者也会没有悔恨,因为自己确信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修持正法,所以不会转生三恶趣,而会找到下一世继续修法需要的所依。必须了知的是,在死亡时我们就象从酥油中抽出毛发般离开此生独自而去,包括自己所珍爱的身体在内的一切都要舍弃。人死并非如灯火熄灭或洒在干地上的水干涸消失;而必然会转生,且此转生取决于我们的善业和恶业。若我们积累了诸多恶业,则会转生于恶道。不管我们多么渴望能转生于天道,除非我们为此积累了诸多善业,否则这将是不可能的。如云:“现在所受者,过去所造业;现在所造者,将来受果是。”因此我们千万不要鄙视积累乃至最微小的福德和善业,因为其果报可能是极大的;也绝不应放纵自己哪怕去造一丁点的恶业并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依止真正的上师并接受其教言,意识到恶业乃是吾等在无边无际的轮回中漂泊的因,我们必须很小心谨慎地辨别取舍自己的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确保自己的行为被三殊胜所摄持。首先是前行发菩提心发愿为了一切众生而修持成就此等法门;这让我们的修行为最胜方便所摄。其次是正行无缘专心一意地住于等持;这使我们的修持不为违缘障碍所坏。最后结行把所有功德回向利益一切众生;这使得我们修行的善根在直至成佛之前持续增长。回向功德和善业的最佳方式是为所有众生成佛而作回向。以此三殊胜为导,我们应经常不断地努力行持善法。我们可能具足各种世间的福德善根,这些会给我们带来诸如长寿和富裕等暂时的果报;然而一旦这些福报享尽,我们仍会再次堕入三恶道。尽管根本乘(小乘)的声闻和缘觉行者可以让自己从轮回中解脱,但他们成佛所用时间极其漫长,要经历许许多多劫。经由菩萨所行玛哈衍那大乘胜道,为了饶益一切有情,我们可以迅速地成就佛果。如果我们真心希望从此轮回大海中得到解脱,那没有什么比找到真实无欺、广大究竟的皈依处更至为重要了。但首先我们需要了知轮回之自性,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轮回彻底是众苦充满,我们的心相续中才会生起强烈的出离心。(否则)我们只会不断地想着轮回是舒适惬意的,而连欲求逃离轮回之念都不会生起。由此可见,深入思维轮回过患并了知自己就犹如犯人身陷牢狱一般被囚禁于轮回中,是多么重要。囚犯若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脱离牢笼是不可能的,而唯有向身居高位具有权势者求助方可得救。出于完全相同的道理,我们需要那些自己已经超越轮回的圣者的救助。我们也许会琢磨:“轮回是从何时开始的呢?”除了遍知的佛陀以外没有人能够(就这样)指着说:“这就是轮回的开始。”我们在无数生中一直被轮回苦海的幻相欺骗着,如果不采取对治办法这种情形还将接着持续下去,经年累劫。佛陀在正法念处经中云:“如果把我们在过去世中曾经转生为昆虫的肢体堆集一处,将比须弥山王还高。”我等凡夫所不能认识到的是,轮回唯一即是痛苦。就如患了黄胆的病人看到白海螺都呈黄颜色;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去看,他们也绝不会看到它呈现白色。遍布轮回有三种苦,所谓苦苦、变苦和行苦。苦苦是指旧苦未尽又遭新苦;一个例子是地狱道和其它恶道众生连续不断地遭受着的痛苦。变苦是指恒时不断地经受乐、苦的交替更迭。有时我们会享有安乐、财富和名闻,但它们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譬如,一个令人愉悦的夏日,我们与诸朋友去野餐;此刻我们安坐于草坪上,轻松愉快、无忧无虑、心满意足,但突然我们却被毒蛇咬了。此即为变苦。行苦是指遍布轮回各个角落并永远潜藏其中的苦。甚至诸如无色界天等高层天界的天人,可以住于很深的三摩地,但仍无法离苦。当他们住于禅定的引业3穷尽后,他们还会再次堕入三恶道,因为他们并没有根除自己的内三毒。为从此三有的苦海中解脱,我们应该寻求依止怎样的皈依处呢?诸如山神、星曜、风神、水神或其他大力鬼神等,自己尚未从轮回中解脱,不能给我们永久广大的庇护,它们只会让我们失望,因此这些凡庸的对境不堪为我们的皈依处。唯一最胜无欺皈依处,即是远离了贪嗔、冤亲平等、对一切众生都具足大悲的佛、法、僧三宝。佛陀显化为三身与五智,圆满具足一切断、证功德;法即是佛陀所宣演的法门,开显我等灭苦之正道;僧即是具足教、证功德的修行团体。最密的层面上,上师总集三宝于一体:上师的身为僧众,语为妙法,意为佛陀。上师就象如意宝,总集了一切皈依处,他的究竟自性超越了庸凡之意。忆念上师即是忆念一切诸佛。因此,全身心地依止上师,这本身就具足了皈依的全部意义和要旨。随后,迈向正觉之主要道即是发菩提心。到现在为止,我们尚分别敌友,憎恶怨敌珍爱亲友;但如今我们应观想所有众生都平等无别地是我们此生对自己具大恩德的父母。若我们静下心来思维我们的父母对自己有多么恩重如山他们是怎样哺育抚养我们长大,把他们所有的心血都奉献于我们的利益和安乐那我们自然而然的唯一反应和愿望将会是想方设法报答他们。所有众生都希求安乐并不欲受苦,但由于他们并不知道正确的方法途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给自己造下更多更大的苦因。所想和所作完全背道而驰。为了让一切如母有情从痛苦中解脱并引导他们趋向正觉,我们不仅应在心中对他们生起强烈的大悲心,更应付诸行动,努力行持六波罗密,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并以般若波罗密证悟“无我”。1八闲暇:没有生于八种无暇处,即地狱、饿鬼、傍生、边地、长寿天、邪见、佛不出世以及喑哑。2十圆满:包括五种自圆满,即所依圆满、环境圆满、根德圆满、意乐圆满、信心圆满;以及五种他圆满,即如来出世、佛已说法、佛法住世、自入圣教、师已摄受。3引业:引发总报,能令生于某处某趣之业。上师瑜伽在所有的修法中,最堪能疾速加持圆满我等目标和祈愿者,厥为上师瑜伽1。上师瑜伽其意思是与上师的自性相应,它是所有前行、正行的精髓和基础;它是最究竟的法门,但任何人,不论其是上等、中等还是下等根器,都可以修持此法并获得成就。在遣除障碍、修持得到长进和获得加持方面,没有比上师瑜伽更殊胜的修法了。正是籍由从修持上师瑜伽得到的加持,我们才能在正行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乃至大圆满的修习上有所进展。上师瑜伽是佛陀所传八万四千法门的精髓。所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诸佛都(将)是通过依止真正的上师才证得佛果的。依止具德上师是真正的佛子行。根据密咒乘,上师瑜伽是修法中的心髓,各宗各派都视其为所有修法的核心而珍爱之。例如在噶举传承,一个正行修法被称作“在道上保任对上师的信心”,其窍诀中最强调的是强烈的信心。萨迦传承和宁玛传承亦复如是。成就上师的三身有很多种修法,不同的修法分别侧重上师外、内、密与极密层面2。可以这么说,上师瑜伽是(其中)最易于修持但却是最为甚深的。这里我们将依照大圆满龙钦宁提能显遍智妙道前行来作阐述。此前行共分六部分:厌离轮回的转心四法、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忏悔业障、供曼扎以及最后的上师瑜伽。记住所有的法门,无论前行还是正行,都必须用上师瑜伽与上师的自性相应的定解来修习,这非常重要。在上师瑜伽中,我们从内心深处生起极大的信心和感情,来向自己的上师呼唤和祈请。这里,上师显现为莲花生大士(咕噜仁波切)的身相;莲师曾发下神圣的誓愿,于此五浊恶世,若对他生起虔诚和信心,那他的加持会比其他佛陀来得更疾速。用莲师自己的话来说:“何人成就我,即成就一切诸佛;何人见到我,即见到一切诸佛。”这就是莲师的宏愿永远真实无欺的誓言。因为虽然莲花生大士的大悲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但对此末法时代的众生而言,他的大悲加持却尤其迅速有力。思维我们自己的根本上师,我们会看到他的功德与诸佛齐等,而他的恩德则甚至超过了诸佛,因为他在我们需要他的此时降临于世。举例来说,有一群人,大家都同样富裕;但其中最慈悲的是用自己的财富来帮助那些最急需帮助的贫苦大众的那个人。上师的慈悲亦复如是。修习上师瑜伽时,我们观自己的根本上师与莲师无二无别,这样我们得到的加持会具力并且迅速。当具证上师的智慧慈悲与弟子的信心精进因缘会聚时,就如同太阳光突然透过凸透镜聚焦于干草上,让它立刻就燃烧成熊熊大火。同样地,我们得到的加持与我们的信心强弱直接相关联。上师瑜伽实修法分三大部分:首先是明观皈依境,其次是向上师热切地作祈请,最后是领受四灌顶。1上师瑜伽:梵文为“咕噜约嘎(瑜伽)”,藏文为“喇美纳觉”。2例如在龙钦宁提自宗,外修法即是此上师瑜伽,内修法是持明总集,密修法是莲师显现观音相的苦自解脱,极密修法是上师明点印,它专注于心轮住着本初佛普贤王如来的龙钦巴尊者。明观皈依境在佛经里我们会拜读到,在他们证悟圆满正觉的前夕,诸如阿弥陀佛等菩萨们向一切诸佛作甚深的祈请和广大的供养。他们祈祷他们可以化现自己的佛刹并于此佛刹中化身(无量无边),以此来尽最大可能地饶益一切有情。然而金刚乘对佛刹的理解和观点则更深入。金刚乘的根本在于“清净见”,即观一切诸法彻底清净无染。为了达到这个清净见,我们不把自己现在的处所视作平庸之地;我们应观其为清净佛刹。当我们念诵仪轨中明观福田的文句时,我们把当下的处所观为莲花生大士的净土桑东巴瑞(意为铜色吉祥山),其中万物皆十分圆满。黄金为地,如意宝树成行,天降甘露妙雨。一切有情都是勇士和空行;(化现)诸鸟亦出雅音演畅妙法;自然界的风声、水声、火声等皆和谐成金刚上师(莲师)咒;诸念皆是智慧和大乐之显现。所以此处的清净观比经部所述更为广大周遍。于此自显佛刹之圆满处所,我们把自己观想为与莲师佛母益西措嘉无二无别的诸佛之母(诸佛之源)金刚瑜伽母。其身红色放光,一面二臂三眼。右手持弯刀举向虚空,左手托巴(颅盖)盛满鲜血1。左臂弯曲怀着卡张嘎(三尖天杖),天杖顶端是金刚杵。以舞姿站立于莲花座日轮上,左足下踏着一具尸体,右膝弯曲。身上以骨鬘八饰而为庄严:头饰、耳环、三项链、手镯、足镯、骨裙和腰带,皆镶嵌着珍宝;身披五种彩绸。她以热切虔信的目光注视着上师莲花生大士。她的身相为总集诸佛加持力的莲花生大士之佛母益西措嘉,其自性为总集诸佛事业、于一切处赐予所有众生加持和饶益的至尊度母。观想于我们前方虚空中或我们头顶上方,有一十万瓣莲花座垫,上有日月二轮,月轮上是总集所有皈依处和一切诸佛无二智慧的邬金上师莲花生大士。其自性即是对我等最极慈悲、我等最具深信的根本上师。他的身相为八岁大的童子,韶华俊美,容光焕发,以此象征他已证得无死不变金刚身。肤色白里透红,身着九乘衣袍:最里面是白色内衣,其外是蓝色咒士衣,再外面是镶着金色条幅的红色法衣。这些分别代表了密咒乘、大乘和小乘法门。他还穿着僧裙,这象征了声闻乘和缘觉乘;最外面披着深蓝色大氅,代表了金刚乘。他面带微笑,神情兼具寂静与忿怒,表明他已证悟了真如实相并能降服一切违缘障碍。双目凝视虚空,以金刚视直观究竟自性。右手执持纯金的五股金刚杵于胸前。然而于此五浊恶世烦恼恶业汹涌之际,我们可以观想莲师以契克印(一种降服手印)持金刚杵举向虚空。他的左手以平等印持着具足功德相好的托巴;托巴里面是溢满无死甘露的长寿宝瓶。这象征着莲师已经证得了寿命自在的果位。他的右腿向外略伸,左腿向内弯曲,呈国王游戏坐姿。正如没有人胆敢违抗国王的旨意,在三界轮回中没有一个众生敢违抗莲师的法旨,因为他已证悟了究竟自性的俱生智。五部(佛部、金刚部、宝生部、莲花部和事业部)如来通常以各自的徽章(法论、金刚杵、珍宝、莲花和十字金刚杵)来表示。这里,他们以莲师的具瓣五部莲花帽来表征,这表明他属于莲花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左臂弯怀着代表秘密空行曼达 哇的卡张嘎(三尖天杖)。清晰地观想莲花生大士,乃至他眼目的黑白与衣服的微妙细节等亦了然分明。他的身体并非由血肉、土石或黄金等粗重物质所成,而是由彩虹般的光蕴组成,透明但栩栩如生、清楚明了。又明观莲师光彩奕奕,四周五色彩虹围绕,遍布虚空。观想此耀眼眩目的虹光中的莲师及其眷属有三种主要的方式。第一种是观想从本初佛普贤王如来直至自己根本上师(身相为莲花生大士)之间所有的传承上师以重楼式住于自己头顶上方。第二种是观想成拥挤的集市聚会或如云团聚的垒环式。第三种是观想莲师一人(集所有传承上师于一身)之珍宝总集式。虽然这三种观想本质上相同,但这里我们采用第二种方式,即观想莲花生大士为如海眷属众所围绕。眷属中包括天竺八大持明,他们分别是八大法行的持有者2,其中包括身传承的持有者妙吉祥友、语传承的持有者龙树、意传承的持有者吽钦嘎 3;还有新译密宗的诸大成就者,例如胜乐轮金刚成就者卓布巴、密集金刚成就者国王因扎菩提等;天竺的八十四大成就者和西藏的诸大成就者;莲师的九心子和王臣二十五尊、证得虹身成就的耶尔巴八十成就者;楚沃日的一八大修士;扬宗的三十密咒士;协扎的五十五证士;二十五空行母、七瑜伽母等;八大车轨传承4的具证上师和圣者;诸大班智达、成就上师和持明者;三根本的所有天尊;寂静和忿怒本尊;三界的诸勇士和空行;各位护法神、财神和伏藏护法,等等。他们象云团一般遍布广大虚空,虽然他们显现为莲师的眷属,但其自性与莲师无别,因为他们都是莲师的化现。正如诺桑菩萨(善财童子)曾参访承事二百五十二位上师,以此来建立吉祥的因缘,我们也应观想广大如海的眷属,这样我们可以于未来生生世世得遇圆满证悟的上师。与主尊莲师一样,诸眷属尊也并非如塑像般的实质物体,而是虽有显相却自性空,犹如水中之月。把他们观想成清净圆满可以息止我们对诸法平庸的不净观。观想他们正以极大的悲心注视着我们并朝我们微笑,把他们都视作莲花生大士的不同化身。如前所提及,本上师瑜伽修法是来自晋美林巴开启的伏藏法门龙钦宁提。到此就圆满了完成此修法所需的明观福田的描述。莲花生大士曾亲自发愿:“若你对我有虔诚和信心,我会以大悲关注你;这是我的誓言,我绝不相欺。”若缺乏如此的信心和虔诚,我们不会得到丝毫加持;但如果我们以坚持不渝的信心和虔诚向莲师祈祷,那没有什么是我们不能成就的。莲师即是圆满证悟的佛陀,他堪能显化他的智慧、慈悲和大力。牢记他永远、永远不会舍弃我们,因为这是他的誓言。1在华智仁波切的普贤上师言教中,是说:“右手将能唤醒无明愚痴睡眠的髅鼓举向虚空界,左手执持根除三毒的弯刀于腰际。”当着重观想益西措嘉时,其身相如上所述;而当着重观想金刚瑜伽母时,其身相则如通常所述的持着弯刀和盛满甘露或鲜血的托巴(颅盖)。2八大法行:分别传给八大持明的玛哈瑜伽部八部嘿汝嘎(主要本尊)修法。3在八大持明中,妙吉祥友得到了总集诸佛之身的本尊忿怒文殊大威德金刚的传承,龙树得到了总集诸佛之语的本尊马头明王传承,吽嘎 (吽钦嘎 )得到了总集诸佛之意的本尊扬达嘿汝嘎的传承。4八大车轨传承:在雪域盛行的八派实修传承,即宁玛、噶当、萨迦、玛尔巴噶举、香巴噶举、希解和觉宇、觉珠(时轮金刚)和多杰年珠(或邬金年举)。祈请明观皈依境已,现在我们从诸佛刹迎请智慧尊。正如在迎请贵宾前我们先要打扫庄严自己的居室,然后才邀请客人上门;因此我们以最大的恭敬心,念诵祈祷莲师最为精要的“七句祈请文”(即七金刚偈祈请文),来迎请莲花生大士。从前当天界诸空行唱诵七金刚偈祈请文时,从阿弥陀佛心轮处化现出种子字“啥”,降落在邬金(邬迪亚那)国土西部隅乳汁海(达那郭夏海)上一朵盛开的红莲花上,并变成一个八岁大的孩童莲花生大士咕噜仁波切。后来当莲师在八大尸林禅修时,诸勇士和空行唱诵了这首七句祈请文来迎请莲师并请转法论。此七句祈请文包含了莲师所有加持的精要。诚如莲师自己所说:“你可以投入自己全部身心以深信心念诵此祈请文。”莲师又开示说:“当弟子以热切的信心呼唤我,并以悦耳的音律念诵七句祈请文,我会立刻从桑东巴瑞(铜色吉祥山)赶来,犹如慈母无法拒绝独子的呼唤。”在一八位大掘藏师和一千位小大掘藏师所开启的莲师法门中,都包含了此七句祈请文。因此这首祈请文最极殊胜,而且易于修持,具足广大无边的加持。为了祈请莲花生大士,我们念诵七句祈请文三遍。同时,在我们前方的虚空中,我们观想在桑东巴瑞佛刹,莲师由其众多持明、勇士、空行眷属围绕。随后,观想佛刹里的圣尊融入我们此前明观的圣尊。佛刹融入佛刹,金刚瑜伽母融入金刚瑜伽母,莲师融入莲师,诸天尊、勇士和空行眷属也分别融入相应的眷属;如此,从佛刹迎请来的智慧尊(嘉纳萨埵)于我们最初观想的誓言尊(三昧耶萨埵)融为一体,无二无别。绝不要认为佛刹离我们非常遥远,或者怀疑诸佛是否会降临。因为莲师开示说:“何者对我具信心,我即现于彼人前,犹如盛满水之容器,月影自然无勤显其中。”七支供为了堪能得到莲花生大士的加持,我们也需要圆满积累福慧资粮。积累资粮最简单易行同时也是最精要的方法即是七支供。所有前辈圣者都一致赞叹,此七支供浓缩了诸多积资法门之精髓。(一)顶礼支七支供的第一支分是以大礼拜致敬礼。当我们积累前行修法时,我们要完成十万个大礼拜,或者在念修皈依偈时一起做,或者在上师瑜伽部分观修七支供时一起做。就如在崇高尊敬的大人物面前人们会变得非常谦卑,同样地,当我们面对莲师和所有诸佛而行顶礼时,我们的恭敬心会增上。观想我们自己呈凡庸身相,把所有贡高我慢放在一旁,以大礼拜来表示我们的敬意。行大礼拜有三种方式。最高层次的是安住于究竟自性如来藏之见中。其次是通过观修,即观想我们自己化身无数,每一化身都同时念着七支供祈祷文,向各自的皈依境行顶礼,就仿佛自己在带领所有众生在念诵祈祷文似的。第三种是我们生起信心和虔诚,匍伏于地向皈依境行大礼拜。做大礼拜时正确的方式是五体投地,五体是指前额、两手掌与双膝。另外一种噶当派用的顶礼方法是自己扑身向前,在双膝触地前双掌先着地。这被称为完整大礼拜或(正规)磕长头,是清净破损三昧耶最秘密的方式。在行大礼拜前,我们先合掌当胸。合十时不可以内无空隙地将双掌贴在一起,而应象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一般地空心合拢。这象征着自己的菩提心正增盛繁茂。然后合掌于前额,想着自己正在顶礼一切诸佛之身,并作祈请:“愿净除自己的所有的身障,愿我得加持证悟诸佛之身!”随后合掌于喉间,想着自己正在顶礼一切诸佛之语,并祈请:“愿净除自己的所有的语障,愿我得加持证悟诸佛之语!”最后合掌于心间,向诸佛之意作顶礼,并祈请:“愿净除自己的所有的意障,愿我得加持证悟诸佛之意!”之后我们作大礼拜;当五体投地时,观想自己的五毒被净化为五智。行大礼拜的利益不可思议。佛经云:“向佛陀顶礼一次将于来世获得自己身下所有微尘数量之转轮王位。”(二)供养支供养包括实物供和意幻供。实物供时尽我们自己的能力来供养,尤其是水、花、香、灯、香水、食物和音乐等传统的七供。意幻供时我们观想山、林、美丽的树木、花园、海洋以及情器世界所有的珍宝、装饰等,还观想整个虚空中遍布八吉祥徽1和八吉祥物2,以及美妙的珠宝、宫殿和天界花园等。所有这一切都以不希冀丝毫回报的心态作供养,以此来对治贪吝。随后我们观想诸佛出于大悲大智欣喜地接受了我们的供养,让我们可以积累资粮。(三)忏悔支我们用忏悔来清净自己的恶业、过错和根堕,因为如此污垢不净除的话,它们将障碍我们成就。未来净除恶业、障碍和烦恼,我们需要依止四力,即所依对治力、厌患对治力、现行对治力和返回对治力。第一种是所依对治力。正如罪犯上法庭受审判时,法官为诸代表法律的人士所围绕;同样地,当我们观想莲花生大士在我们头顶上方时,他为诸佛、菩萨、持明眷属所围绕。这即是我们发露忏悔的对境。第二种是厌患对治力。假如我们未曾于往昔造过什么恶业,那就没有什么要忏悔要修补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在无量无数生中曾经反复地违犯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这三种戒律。如果这些没有净除,它们就象我们体内的毒药,成为我们继续不断地在轮回中漂泊的因。第三种是现行对治力,这是净除业障的实际修法。怀着热烈的信心,我们向莲花生大士祈祷,并观想从莲师心轮放射出无量光明融入我们自身。这些光明彻底净化了我们,冲刷消融了我们所有的恶业和障碍。最后,莲师光辉奕奕地微笑着对我们说:“你所有的障碍已经清净。”第四种是返回对治力,即发下坚定不移的誓愿:“从现在起纵遇命难我也绝不再造诸恶业。”以此四力忏悔,我们所有的恶业可得以清净。如云:“本来罪业无功德,然忏可净为其德。”(四)随喜支每当念及他人积累的或大或小的善业,我们便真诚地由衷地不杂一丝嫉妒地加以随喜,仅此随喜会让我们积累相同的功德,就仿佛我们亲自造了那些善业一样。思维一下莲花生大士在此世界是怎样应化的:他降临时即已远离了烦恼垢障,显现了无数化身在三界中利益有情,转动法轮传授九乘佛法。如果我们全心全意地对此不可思议的事迹加以随喜,那我们也可以分享其中的功德。数数对诸上师、弟子、隐修行者或其他饶益他人者所作善业感到深心喜悦,亦可分享他们的功德。因此这种随喜应该是真诚的,并且来自内心深处。(四)请转法轮支在佛陀利益众生的所有事业中,最珍贵最根本的即是转动三乘法轮。在证悟圆满正觉后,释迦牟尼佛在三周内保持缄默,以此强调佛法的希有和宝贵。其后大梵天和帝释天从各自天宫降临,祈请佛陀为利所有众生转动法轮。大梵天供养佛陀一个千辐金轮,帝释天供养他一个右旋白海螺。由于他们的劝请,于是怙主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宣说了四圣谛。后来在灵鹫山二转法轮,宣讲了空性法门,在诸多地方三转法轮,阐释了显空双运的究竟真谛。同样地,如果我们祈请上师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器、意乐来转动法轮,那我们也会分享那些功德。结果我们为此法门和整个佛法作出了大的承事。(六)祈请诸佛、上师住世支诸圣者所传之法是他们内证成就的开显,因此我们应该祈请诸佛、诸上师不要入涅槃,而在轮回未空之前长久住世。登地菩萨以上的圣者已经不受凡夫生死的束缚,而当他们事业圆满时,他们会将全部色身分解消融。如此,我们应该以最大的热忱祈请他们更长久地住世,来帮助所有的众生,来引导众生直至圆满佛果。(七)回向功德支我们现在回向包括观修此七支供在内的功德,以及我们于过去积累的所有功德和未来将积累的所有功德。回向功德的方法无穷无尽,仿效过去诸佛菩萨与所有众生共同分享他们的功德,以能回向者、所回向之对境、中间的回向行为三轮体空印持作回向。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证悟了空性,但即便我们尚未证悟空性,我们每次回向时也应远离任何凡庸的执着。1八吉祥徽:华盖、双鱼、宝瓶、妙莲、右旋白螺、吉祥结、尊胜幢、法轮。2八吉祥物:宝镜、奶酪、吉祥茅草、木瓜、右旋海螺、牛黄、黄丹、白芥子。信心和加持信心是上师瑜伽修法的核心;事实上信心即是这个修法本身。信心的功德包括恭敬、渴求和热切向往的信念。缺乏信心,解脱的种子将会枯萎死亡;而具足信心,觉悟之道的诸圣功德将会繁荣增盛。作为初学,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信心和虔诚很不自然,因此一开始积极主动地再三反复地生起这种情感非常重要。为利于修习,我们应当观察上师的诸多功德,尤其是他慈悲地引导我们从轮回中解脱,以及赐予我们他甚深的窍诀。为帮助自己忆念那些慈悲,我们观想上师住于自己头顶上方并以猛烈的信心向他祈请。这样修习的结果是,我们人为造作的信心会逐渐地转变成为自发的持续不断的信心。信心将会占据我们心相续的绝大部分,乃至仅仅提及或念及上师的名号,所有平凡的分别念将会中止,烦恼将不再生起,我们所有的心念都将恒时不断地流向上师。这意味着我们的心唯一忆念上师,完全为上师所占据。此后不论什么幸运降临,诸如财富、名声、或顺缘增上,我们会意识到这是因为上师的慈悲。然而我们会了知这所有的成就都如梦幻,毫无实义,因为我们不会生起傲慢或执着。例如:把这所有如梦的财富都供养给上师,我们会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如果种种困难逆境来临,或者人们批评我们,我们会了知这是自己诸过去世中曾经伤害他人的果报。思维我们如何能够通过遭受此痛苦来清净自己的恶业,我们向上师祈祷:“愿您赐予我加持,以便我可以清净自己过去的恶业,愿我遭受的痛苦完全穷尽其他所有众生的痛苦。”这样我们会把逆境视作上师在那里帮助我们净业除障事业的显现。仅仅思念上师,我们就会生起热切的信心,双眼热泪盈眶。就如莲花生大士所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正是通过如此这般的信心,证悟智慧之花才会在我们心里绽放。从声闻乘直至无上大圆满,九乘佛法所有殊圣的功德都是从上师的加持而出生。因此信心应被认为是我们在道上进步、遣除障碍乃至最终成就正觉的主要种子和源泉。上师瑜伽中这部分修法开始时是一个莲花生大士祈请文:“杰尊咕噜仁波切”,意思是“至尊莲花生大士”如果我们以最深切的热忱,念诵如此热烈感人的祈请文,那加持会迅速进入自己的相续。祈请文中,杰尊的意思是指莲花生大士是诸佛本尊的主尊、所有坛城的部主。咕噜字面上的意思是“举足轻重”之人,意指咕噜(上师)具足了圆满佛陀的所有功德。仁波切意思是“大宝”。如此珍宝具有六种功德:希有、无垢、具力、最胜、不变以及世间庄严。如是思维:外义上,上师总集三宝:其身即僧众、语即妙法、意即佛陀;内义上,上师总集三根本:其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密义上,上师总集三身:其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上师也总集了所有的本尊,因为没有一个本尊不是莲花生大士所化现。在无上的密严佛刹,他是本初佛普贤王如来,也是如来金刚持。在报身佛刹,他是金刚萨埵和五方佛。在化身佛刹,他是释迦牟尼佛和莲花生大士贝玛桑巴哇。简言之,没有一个佛陀化现不是与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因此向莲师祈祷即是向一切诸佛祈祷。如果我们能够真诚热切地向莲花生大士祈请,他将遣除我们所有的障碍并让我们顺利于道上进步。所有诸佛对于众生的大慈大悲都是同等无别的,但莲花生大士在无数劫中曾发具力大愿要来利益末法时代众苦逼迫而又刚强难化的众生。如果我们热忱地向他祈祷,莲师将视我们如独子,并从西南方罗刹国立刻降临现身于我们面前。每当我们祈请莲花生大士时,我们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这些言词,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