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2011-002号全国地质志编制项目岩浆会议纪要.doc_第1页
简报2011-002号全国地质志编制项目岩浆会议纪要.doc_第2页
简报2011-002号全国地质志编制项目岩浆会议纪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 国 地 质 志 编 制 项 目会 议 纪 要编号:【2011】002号签发:卢民杰 日期:2011年5月11日 全国地质志编制项目岩浆岩咨询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岩浆岩编图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于2011年5月6-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地质志编制项目岩浆岩咨询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岩浆岩编图学术交流会工作会议。与会议代表共60余人。地质志项目总负责、岩浆岩咨询委员会召集人李廷栋院士、副负责人卢民杰、办公室主任耿元生,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翟刚毅副主任,地质所所长、岩浆岩咨询委员会召集人侯增谦以及岩浆岩咨询专家马昌前、邓晋福、许文良、吴福元、李献华、肖庆辉、陆松年、周新民、洪大卫、赵振华、徐夕生、莫宣学、韩宝福等出席了会议。地调局六大区地调中心、已开展地质志编制工作各相关省(自治区)地调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吉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岩浆岩咨询委员会秘书组童英、薛怀民、张磊参加了会议。6日上午,地质志项目总负责人李廷栋院士致词并介绍项目总体情况。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副主任翟刚毅、地质所所长侯增谦先后致词。之后,岩浆岩咨询委员会召集人王涛研究员介绍了地质志岩浆岩咨询委员会组成和工作情况,并介绍了岩浆岩研究和相关编图工作。咨询专家介绍了青藏高原、中国东部(东北、华南等)、中央造山带大别地区、中国西部地区以及岩浆岩方面的研究现状、对编图情况的建议以及其它地区和领域花岗岩(如碱性岩、埃达克质岩石等)的研究现状,提供有关资料信息,并观摩有关省和地区的岩浆岩图件,与各省相关单位研究人员交流和讨论有关问题。经过讨论,就以下编图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1. 关于各省地质志中岩浆岩图的图名:统一确定为“XXX省(或区)岩浆岩图”。2.对于岩浆岩比较发育的省(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编制 “侵入岩图”或“火山岩图”。图名统一确定为:“XXX省(或区)侵入岩图” 或“XXX省(或区)火山岩图”。各省依据岩浆岩发育的类型和程度编制上述图件。2. 主图可以充分利用空白处,填写图名、图例等基本要素;建议选用插图,放大表示详细的、立典性的研究内容,突出地域特色。3. 主图中,尽量减少岩体内部的图面负担,有关属性字体(如岩性代号和年龄等)要适当增大,年龄位置可以用一点表示,数据可以采用引线在岩体外或图外表示。4. 岩浆岩定名按照指南进行。注意岩石组合的总结研究和图面表达,重视特殊岩石的表示。5. 注意最新的年代学资料收集,同时要注意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之间划分界线的统一(145Ma)。6.岩浆岩图的底图统一采用指南建议的构造纲要图。有关构造纲要图和岩浆岩图的色标等其他问题将在修改的指南中详细说明。此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专家对岩浆岩的总结研究和编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也了解了地质志,特别是岩浆岩专题的工作情况,为今后指导地质志编制,宣传地质志,提升中国新一代地质志岩浆岩研究和编图质量奠定了基础。该会议提供了咨询专家与各省研究人员相互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各省相关工作人员与咨询专家的交流,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