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文选》李善注引《尔雅》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文选》李善注引《尔雅》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文选》李善注引《尔雅》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文选》李善注引《尔雅》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文选》李善注引《尔雅》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文选》李善注引《尔雅》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借助文选李善注( 简称李注) 这一专书,对其所引的近9 5 0 条尔雅及尔 雅注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李注所引尔雅资料与现存郭璞注尔雅的比较研究,我 们发现,二者大多数是相同的( 包括所引文字与尔雅原文完全相同者和文字有异,但意 义无异两种情况) ,仅有小部分由于文字上的出入致使意义不同。本文按照这一思路逐条考查 并分析李注引尔雅的贡献和失误,从而归纳其特点及价值。对丁这一专题的研究,意义 和价值在于: ( 一) 通过考核、校对早于现存尔雅刻本的文献,找出异同并分析和总结其存在差 异的可能原冈,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尔雅和尔雅注传至唐初所保存的面貌。 ( 二) 为尔雅的校勘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 - - ) 有利于更加全面的考察尔雅的作用、影响和价值。 本文分为引言( 课题主旨、研究现状、工作方案) , 第一章 文选李善注引尔雅原文研究。本章对完全相同者只做简单列举,重点 探讨不完全相同的地方,于是分为“文字有异,但意义无异”和“文字有异,意义亦有异” 两个方面,并从脱文衍文、字际关系( 通假、同源、异体) 、训诂术语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章 文选李善注引各家尔雅注研究。本章将李注中引郭璞尔雅注的内 容单列一节,与第一章的分析方法相同,对其文字上的差异所引发的意义上的差异做出具体 分析。将李注中所引孙炎、犍为舍人、李巡的尔雅注与郭璞注相对比,从而对现已亡佚 的非郭璞尔雅注的其他注本作一间接了解。 第三章 文选李善注引尔雅之评价。通过前两章的分析,我们得出李注所引 考( 联合书院学报第4 期,1 9 6 5 年) 、 张文霞( 文选) 李善注引( 说文) 资料研究( 河j 匕人学硕十学位论文,2 0 0 1 年) 。 2 、引汉书注研究的有:段凌辰( 文选) 注引( 汉- l5 注 非袭川颜师古注本说( 儒 效月刊第2 卷第2 - 3 期,1 9 4 6 年6 月) 和李注 李善注训诂初探( 暨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4 年) 。 6 、援引他f ;对文选李善注进行研究的有:彭慧王念孙( 广雅疏证) 关于( 文选) 李善注的质疑( 郑州人学学报2 0 0 6 年第3j ) 。 另外,周事r 【谟先生的尔雅校笺是校勘尔雅的一部集人成之作,也正是一部利用 传世典籍中所引尔雅资料来校对尔雅的著作。周先生据1 9 3 1 年故宫博物馆所印的天 禄琳琅丛书宋刻本尔雅郭注加点句读,取其字犬而醒目。义取敦煌所出尔雅郭注 本残卷以及前代字书、韵二砖、音义书、类书等所引尔雅文字与宋刻本尔雅进行对校, 并且抒驭清代学者的成说,写成了尔雅校笺共三卷。 除周祖谟先生的尔雅校笺利用李注引尔雅来校对尔雅外,文选李善注 引尔雅的全面研究目前还寥寥无儿。本文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对李注所引尔雅原文 和尔雅注两方面进行研究,在与现存郭璞注尔雅作对比后找出异同,分析造成二者 不同的原因,以期客观地对文选李善注引尔雅资料作出评价。 三、课题的工作方案: ( 一) 对文选李善注所引尔雅资料进行尽可能的穷尽性爬梳整理,与郭璞注尔 雅进行比对,力求得到全面的材料。 ( 二) 把文选李善注中所引尔雅资料逐一做成膏片,设立文选的卷目、篇 名、作者、作晶原文、引尔雅语、引尔雅注语等多项条目,便丁与尔雅及相关 资料相比对。 ( 三) 主要研究与尔雅不同的条目,参考有关传世字书、辞二 5 、韵j 恬以及前人研究 的成果,逐条考证并进行分类处理。 2 宁砭人7 彤! 卜f ? ,论艾筑一一章史j 生夸蔫; :引尔氍 原。王6 j f 究 第一章文选李善注引尔雅原文研究 李注中凡出现“尔雅”二字的,亦或是虽没有“尔雅”二字明确表示但仍与尔雅有 关的内容都是本文研究的对象。经爬梳整理,李注引尔雅共9 4 7 条。包括引尔雅原 文8 4 3 条,尔雅注7 4 条,以及紧随引文之后注明“义日”和没有任何注明但经考查都出 自尔雅的相关内容3 0 条。此章我们主要对李注引尔雅原文的资料进行研究。经对比 研究发现,李注引尔雅原文分两种情况,一是所引文字与原文完全相同,二是与原文不 尽相同。之所以叫做“不尽相同”是因为所引文字与尔雅有出入,这些出入有的仅是文 字上有差异,对意义毫无影响,而有的则导致了意义上的差异,使得李注的引文与郭璞注尔 雅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基于这种情况,本章把重点主要放在考察与原文不尽相同这一节上, 从脱文、衍文、字际关系( 通假、同源、异体) 、训诂术语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第一节文选李善注引尔雅与尔雅 原文完全相同者 本:诲主要讨论李善所引尔雅与尔雅本身无论在字形还是意义上都无差别的情况。 经整理共有7 2 2 条( 包括一字引尔雅一次和多次,即只出现一次或多次出现的情况) : 1 、招白鹇,下双鹄,揄文竿,出比目。( 2 9 下) 双鸽下,玄鹤加。( 1 2 1 下) 李善注:“尔雅日:下,落也。”( 见尔雅释诂) 2 、朝堂承东,温调延北。西有玉台,联以昆德。( 3 9 上) 李善注:“尔雅日:延,陈也。”( 见尔雅释诂) 3 、兰台金马,递宿迭居。( 3 9 下) 李善注:“尔雅日:递,迭也。”( 见尔雅释言) 4 、郊甸之内,乡邑殷赈。( 4 3 上) 白藏之藏,富有无堤。同赈大内,控引世资。( 1 0 3 上) 丰侔淮海,富赈山匠。( 1 7 7 下) 李善注:“尔雅口:赈,寓也。”( 见尔雅释言) 5 、游伙逾侈,犯义伎礼,孰与同艘法度,翼翼济济也? ( 3 5 上) 李善注:“尔雅日:翼翼,恭也。”( 见尔雅释训) 6 、抑抑威仪,孝友光明。( 3 5 下) 李善注:“尔雅日: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弟为友。”( 见 尔雅释训) 。括号里的数字表永中华书局1 9 7 7 年胡刻影印本的页码和位置,以下同。 3 宁夏久。 预i “ 专沦文爱一章虹查李蔫汴j 尔骺原文硎究 i i_ _- - _ _- - - - 一- - - - h a i l l ii_ i m 鼍曼! 曼苎曼曼曼曼曼曼 7 、隐千母之非命,纵声乐以娱神。( 1 5 9 下) 李磐注:“尔雅日:父之妣为子母。”( 见尔雅释亲) 8 、内则街衢洞达,阀阎且干,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 2 3 上) 李善注:“尔雅口:四达谓之衢。”( 见尔雅释宫) 9 、外则轨躅八达,里闸对出,比屋连甍,干庑万室。( 7 8 下) 李善注:“尔雅日:八达谓之崇期。”( 见尔雅释宫) l o 、尔乃期i j 饮匕,列刃钻缑,要跌追踪。( 2 8 下) 李善注:“尔雅日:金镞箭羽谓之缑。”( 见尔雅释器) 1 1 、挞渗潞,搜川渎。布九晟,设里鹿。( 4 7 下) 李善注:“尔雅日:九我,鱼网。”( 见尔雅释器) 1 2 、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 6 4 上) 李善注:“尔雅曰:春为发生。”( 见尔雅释天) 1 3 、度秋豫以收成,观丰年之多徐。( 6 4 上) 李善注:“尔雅口:秋为收成。”( 见尔雅释天) 1 4 、牒牒垌野,奕奕蕾亩。( 1 0 1 下) 李善注:“尔雅日:田一岁日蕾。”( 见尔雅释地) 1 5 、格高五岳,袤广三坟。( 1 6 7 上) 李善注:“尔雅曰:坟,莫人於河坟。”( 见尔雅- 释地) 1 6 、形偾景僵者,累积而增益,杂袭错缪。倾薮薄,倒岬岫,岩穴无研狻,翳荟无鹰鹨。 ( 9 1 下) 李善注:“尔雅日:偾,僵也。尔雅日:山有穴日岫。”( 分别见尔雅释言 和尔雅释山) 1 7 、夔狮翘跬於夕阳,鸳雏弄翮乎山东。( 1 8 7 下) 李善注:“尔雅日:山西日夕阳,山东曰朝阳。”( 见尔雅释山) 1 8 、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沂洛,图书之渊。( 3 4 下) 李善注:“尔雅日:江河淮济为四渎。”( 见尔雅释水) 1 9 、纲络群流,商攉涓浍。( 1 8 3 下) 李善注:“尔雅日:注沟日浍也。”( 见尔雅释水) 2 0 、若其园圃则有蓼蕺蓑荷,薷蔗姜蟠,菥荬芋瓜。( 7 0 下) 李善注:“尔雅日:菥莫,大荠。”( 见尔雅释草) 2 1 、苏菝紫置,拂徼糟腥。( 7 1 上) 李善注:“尔雅日:苏,棒荏。”( 见尔雅释草) 2 2 、生抽豹尾,分裂弛肩。( 4 8 7 卜) 李善注:“尔雅日:貊,似狸。”( 见尔雅释兽) 4 - 气:爱人。予顺i “学位论,乏第一景文选夸蕙; :t j ! 尔俳螟乏研究 l _ m 。m|i i i 皇曼曼! 曼曼鼍曼曼! 曼曼曼 第二节文选李善注引尔雅与尔雅原文相异之处 经整理分析,我们发现李注所引用的尔雅与尔雅原文相异之处主要是文字上的 筹异,而这些差异义与尔雅原文的意义有关。由此,我 l j 住此:市按照文字有异而意义无 异和文字有异且意义亦有异两大部分进行讨论。 一、文字有异,但意义无异 李善所引用的尔雅,与郭璞注尔雅在文字上有一定的差别,在意义无异的前提下, 我们从同义词、近义词、通假字、同源字、异体字、衍文、脱文等方面对这些文字上的差异 进行相关分析。 。 ( 一) 同义词、近义词引起的文字有异 1 、图皇基於亿载,度宏规而火起。( 2 3 上) 李善注:“尔雅日:载,年也。” 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日岁,商口祀,周日年,唐虞曰载。” 案:“年”、“岁”、“载”是同义词。“年”,甲骨文作。n 像人背着禾苗之类的东 西,本义指采熟,由于古代谷物每年一熟,一年收割一次,所以引申为表示时令的“年”。 “岁”,本义指收获庄稼,后也引申为表示时令的年。“载”,是年的别名。尚f 5 尧典: “九载,续用弗成。”孔颖达疏:“释天云:载,岁也。夏日岁,商日祀,周口年, 唐虞口载。李巡云:各自纪事,示不相袭也。孙炎曰:岁,取岁星行一次也。祀, 取四时祭祀一讫也。年,取禾谷一熟也。载,取万物终而更始;是载者年之别名,故以载为 年也。” 2 、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 3 7 2 上) 李善注:“尔雅日:疵,痛也。” 尔雅释诂:“疵,病也。” 案:说文广部:“痛,病也。” 疵,病也。” “病,疾加也。”“疾,病 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疾”字下解释说:“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 病也。” 所以“疵”、“痛”、“疾”、“病”是一组近义词。 o 汉孔安圜传、唐孔颈返疏尚 5 正义李学勤t 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页4 4 o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巾 ;书局,1 9 6 3 ,页1 5 4 上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f 5 局,1 9 6 3 ,页1 5 4 上 西汉汁愤说文解字北京:巾4 卢节局,1 9 6 3 页1 5 4 上 毋汉诈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 s 局。1 9 6 3 页1 5 4j : 鸯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u 版祉1 9 8 l ,页3 4 8 上 5 宁夏人预l 。位论文锛一一蒂戈选李蔷浮t j l 尔煅躁文研究 ( 二) 衍文、脱文引起的文字有异( 以郭注尔雅本为基础,用李注所引尔雅相 对比下的衍文、脱文) 1 、衍“日”、“也” ( 1 ) 隆崛崔埠,隐辚郁律,连闪乎峪冢。( 3 7 下) 自雪停阴冈,丹葩曜研i 林。( 3 0 9 下) 李善注:“尔雅曰:山脊口冈。” 尔雅释山:“山脊,冈。” ( 2 ) 于鲔蚋居,能鳖二趾。( 5 4 上) 李善注:“尔雅日:鳖三足日能。” 尔雅释鱼:“鳖三足,能。” ( 3 ) 倾薮薄,倒岬岫,岩穴无研戳,翳荟无属鹨。( 9 1 下) 李善注:。尔雅曰:豕生三子日裂。” 尔雅释兽:“豕生三,裂。” ( 4 ) 懈涧阒,州蛄童,罾罘满,效获众。回靶乎行邪睨,观鱼乎三江。江舟航于彭蠡, 浑万艘而既同。( 9 1 下) 李善注:“尔雅日:山多草木日岵。” 尔雅秆山:“山多草_ 术,岵。” ( 5 ) 鸣雄振羽,依予其冢。( 1 4 1 上) 李善注:“尔雅曰:山顶日冢。” 尔雅释山:“山顶,冢。” ( 6 )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1 6 2 下) 真毙岑立,崔嵬峦居。( 1 7 7 一i - )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3 9 4 下) 李善注:“尔雅日:山小而高日岑。” 尔雅释山:“山小而高,岑。” ( 7 ) 或宴于林,或禊于汜。( 2 2 7 上) 李善注:。尔雅日:穷渎口汜。” 尔雅释丘:“穷滨,汜。” ( 8 ) 攘皓腕於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2 7 0 下) 李善注:“尔雅日:岸上日浒。” 尔雅释匠:“岸上,浒。” ( 9 ) 嬲鸠丽黄,关关嘤嘤。( 5 5 i - ) 李善注:“尔雅日:鹧鸠,王鸥也。郭璞曰:鹧,鹘鹧类也。 尔雅释鸟:“鸥鸠,王鸥。” ( 1 0 ) 于东则洪池清蔡,渌水澹澹,内阜川禽,外丰葭菱。( 5 5 下) 李善注:“尔雅日:葭,苇也。菱,芤也。芤,五患切。” 尔雅释草:“葭,苇。茭,鬣。” 6 宁砭人硕i 。f 一论上 第- 一章文选李苒汴j j f 尔邗。原乏研究 ( 1 1 ) 春卵夏笱,秋韭冬菁。( 7 1 上) 李善注:“尔雅日:笱,竹萌也。” 尔雅释草:“笱,竹萌。” ( 1 2 ) 其同则林有檎枇杷,橙柿杩:乒,褫桃函列,梅李罗生。( 7 7 下) 李善注:“尔雅日:褫桃,山桃也。” 尔雅释木:“橛桃,山桃。” ( 1 3 ) 荫潭陕,被长江。( 1 8 7 上) 逶迤傍隈陕,苕递陟陉岘。( 3 1 6 上) 李善注:“尔雅口:陕,隈也。” 尔雅释丘:“陕,隈。” ( 1 4 ) 鹰鹳过犹俄翼,尚何惧于量弱。( 2 0 2 上)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 4 1 2 上) 挥劲翮,陵厉清浮,顾盼千里,岂可谓其借翰於晨风,假足於六驳哉! ( 5 8 7 上) 李善注:“尔雅日:晨风,鹤也。” 尔雅释鸟:“晨风,鹤。” ( 1 5 ) 是以蟋蟀虫斥蠖,蚊行喘息。( 2 4 6 上) 李善注:“尔雅日:蟋蟀,盏也。” 尔雅释虫:“蟋蟀,萤。” ( 1 6 ) 凌波赴泪,噬鲂捕鲤。( 2 7 2 上) 李善注:“尔雅日:鲂,躯也。” 尔雅释鱼:“鲂,鳋。” ( 1 7 ) 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唏。( 3 7 0 上) 李善注:“尔雅曰:梢,梢棹也。” 尔雅释木:“梢,梢棹。” “曰”是一个常用的训诂术语,被释词总是在释词和“日”之后。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李善将应该断句的地方用“日”字代替,使得被释词更加清晰,文义更加易懂。“也”字表 判断,李善在旬末,即释词之后加“也”字,更符合作注的体例。 2 、衍其他个别字词 东演析木,西薄青徐。( 1 8 l 下) 李善注:“尔雅日:析木谓之天津。” 尔雅释天: “析木谓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 案:“析木之津”,指十二星次中“析术”次的 ; j 名。左传昭公八年:“今在析术之津, 犹将复由。”杜预注:“箕、斗之间有大汉,故谓之析爪之漳。”孔颖达止义:“孙炎l 1 :析别 水木以箕、斗之间,是大汉之津也。天河在箕、斗二星之间,箕在东方木位,斗在北方水位。 分析水、木,以箕星为隔。隔河须津梁以渡,故谓此次为析术之津也。”疑李善误将“天汉 之津”作“天津”。 毋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李学勤上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页1 2 6 3 - 7 宁砭人学顺 学位沦艾 钙一章文选夺荐i 引尔。盼原艾研究 i ii ii ii_ i 一i i 一_ 鼍曼鼍曼! ! 曼! 蔓! 蔓曼 3 、脱文 ( 1 ) 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然发愤,应若兴云,霆卉昆辫j , 凭怒雷震。( 3 0 一f ) 李善注:“尔雅日:疾雷为霆。” 尔雅释天:“疾雷为霆霓。” 案:脱“霓“字。但经考证,“霓”为衍文。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七作“疾雷为霆” 锄,无“霓”字。郝懿行尔雅义疏说:“霓字衍也,知者文选东都赋注及二 5 钞 一百五十二、类聚二、初学记一、御览十三并引作疾雷为霆,为字或作谓之二字。 无霓字。”周祖谟先生在其尔雅校笺中指出:“霓字盖因上文蚬字衍。” 并加案 语:“慧琳音义卷八十七引亦作疾雷为霆,与北堂传钞、艺文类聚等j 抒所引相 同。字镜卷九之部霆下云:疾雷为霆。( - 7 镜训解多绿自梁顾野王玉篇,是顾 氏所据尔雅旧本并无霓字。今所见唐写本残卷亦误衍霓字。”鲫 ( 2 ) 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3 6 3 下) 李善注:“尔雅日:陶,喜也。” 尔雅释诂:“郁陶,喜也。” 案:脱“郁”字。礼记檀弓下:“人喜则斯陶。”郑玄注:“陶,郁陶也。”孔颖达疏: “陶者,郁陶。郁陶者,心初悦而朱畅之意也。言人若外竟会心,则怀抱欣悦,但始发俄尔, 则郁陶朱畅。故云斯陶也。尔雅云:郁陶,喜也。何胤云:陶,怀喜朱畅意也。”劬所 以,“郁陶”、“陶”都指喜而未畅,意义没有改变。 ( 3 ) 深谷下无底,高岩暨穹苍。( 4 1 9 下) 李善注:“尔雅日:穹苍,天也。” 尔雅释天:“穹苍,苍天也。” 案:脱“苍”字。诗经大雅桑柔:“靡有旅力,以念苍穹。”毛传:“苍穹, 苍天。”孔颖达疏:“李巡日:古时人质,仰视天形穹隆而高,色苍苍然,故口穹苍。 是也。” 由此可知“苍”是“天”的定语,说明天的颜色,意义并没有因为定语的缺失而 。不同。 ( 4 ) 徒遭良时诚,王道奄昏霾。( 3 6 8 下) 李善注:“尔雅日:风雨土为霾。” 尔雅释天:“风而雨土为霾。” 案:脱“而”字。宋本玉篇雨部:“风而雨止也。”此句的上下文是“日出而 风为暴。”和“阴而风为噎。”“而”字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脱去也成立。如说文雨 部:“霾,风雨| 十也。”嘞 。唐释慧琳辽释希麟续正。切经音义上海:i :海占籍f u 舨社1 9 8 6 页3 3 7 2 o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释天( 第二册) 北京:北京市中国辂店,1 9 8 2 页1 4 o 周祖漠尔雅校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0 4 ,页2 2 7 回周祖谟尔雅校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0 4 ,页2 2 7 露清阮元十二经注疏北京:中4 # 书局1 9 7 9 ,页1 0 3 4 o 汉毛亭传、汉郊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页1 1 8 4 1 1 8 5 。粱顺野上未小卞篇北京:中诩l s 店,1 9 8 3 ,页3 6 5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 s 局,1 9 6 3 ,页2 4 2 上 8 砭人学硕卜学f t 论之 第一幸文选夺善渖引尔稚原文研究 曼皂曼曼曼曼曼! ! ! ! ! 曼! 曼! ! ! 曼曼! 曼! 皇曼皇曼i i_ i r , h i , i , 一_ l i l l o ! 曼曼曼曼曼! ! 曼曼曼! 曼! ! ! 曼 ( 5 ) 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火之所陶。( 2 1 6 f ) 李善注:“尔雅日:再成陶丘。” 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匠,再成为陶匠。” 案:脱“为”字。其中“成”是“重”之义,即一层之丘叫做“敦丘”,两层之丘叫做“陶 丘”。“为”是“作为”、“当作”之义。 ( 6 ) 列钟虞丁:中庭,立金人于端闱。( 2 5 上) 李善注:“尔雅日:宫中门谓之闱,小者谓之闺。” 尔雅释宫:“宫中之门谓之阉,其小者谓之闺。” 案:脱“其”字。“其”是代词,在句中指代“富中之门”,脱去后不影响意义。 ( 7 )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3 6 5 下) 李善注:“尔雅日:褫,山桃也。” 尔雅释术:“搋桃,山桃。” 案:说文木部:“褫,粲也。”宋本玉篇木部:“褫,山桃也,似桃而小。” 留集韵支韵:“说文:橛,桀也。尔雅:褫桃,山桃。” 由此可见,无论是“橛” 还是“褫桃”都指一种比桃小的山桃。 4 、引文后注音 李善引尔雅时,有时在引文后给疑难字注音。他所用的注音方法主要是直音法和 反切法,也有少数情况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 第一,直音法 “音某”: ( 1 ) 赫赫震震,开务有谧。故令斯民睹泰阶之平,可比屋而为一。( 1 0 6 上) 李善注:“尔雅日:谧,静也,音密。” 尔雅释诂:“谧,静也。” ( 2 ) 听庙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祜。( 1 3 9 上) 李善注:“尔雅曰:祜,福也,音怙。” 尔雅释诂:“祜,福也。” ( 3 ) 若乃霾噎潜销,莫振莫竦。( 1 8 0 下) 李善注: “尔雅日:风而雨士为霾,阴而风为噎。霾音埋。” 尔雅释天:“风而雨土为霾,阴而风为噎。” ( 4 ) 袜岩鼓作,溏渚泉淆。( 1 8 4 下) 李善注:“尔雅日:夏有水冬无水日浆。音学。” 尔雅释山:“夏有水冬无水口荣。” “某与某i 列”: ( 1 ) 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邻之邑乡。( 1 4 2 下) 李善注:“尔雅日:大阜日陵。郇音苟。邻与豳同。”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1 5 局,1 9 6 3 页1 2 2 下 圆粱颇野上东本k 篇北京:北京j l f 巾目幅腐1 9 8 3 。页2 2 9 宋丁度等集韵上海:上海古籍d j 版社,1 9 8 5 贞2 7 9 宁夏人学顺f :1 一沦。之罅一千文选- 乍菁滓, - j i 尔羽f 原文研究 尔雅秆山:“人阜曰陵。” ( 3 ) 幽御4 积山且,磐稀搿罐。( 1 8 4 下) 李善注: “尔雅口:山夹水日涧。d 叫与涧同。” 尔雅释山:“山夹水曰涧。” 第- 二,反切法 ( 1 ) 神明郁其特起,遂偃蹇而上跻。轶云雨于太半,虹霓同带于芬楣。( 2 7 上) 李善注:“尔雅日:楣谓之梁,靡饥切。” 尔雅释宫:“楣谓之梁。” ( 2 ) 招白鹇,下双鹄,揄文竿,出比目。( 2 9 i - ) 李善注:“尔雅口: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他合切。” 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 ( 3 ) 於东则洪池清絮,渌水澹澹,内阜川禽,外丰葭菱。( 5 5 下) 李善注:“尔雅日:葭,苇也。菱,瓤也。鬣,五患切。” 尔雅释草:“葭,苇。荑,芤。” 第三,既有直音法,又有反切法 ( 1 ) 蔬越憔,糸贝麇麝,蓦人驳,追飞生,弹鸾鸦,射猱挺。( 9 1 上) 李善注:“尔雅日:施,白虎,明甘切。糖,黑虎,音叔。” 尔雅释兽:“越,白虎。艟,黑虎。” ( 2 ) 卒愕异物,不知所出。( 2 6 6 下) 李善注:“尔雅日:遏,见也。午姑切。愕与逻同。” 尔雅释诂:“逻,见也。” ( 三) 改变尔雅个别字词,但释义不变 l 、挟师豹,拖熊螭,曳犀雄,顿象鼹。超洞壑,越峻崖,蹶崭岩。钜石陵,松柏仆,丛 林摧。草木无馀,禽兽殄夷。( 2 8 下) 李善注:“尔雅日:鼹,似熊而黄色。” 尔雅释兽:“照,如熊,黄白文。” 案:说文熊部:“照,如熊,黄白文。从熊,琵省声。”朱本玉篇熊部:“鼹, 似熊,黄白色。” 但陆德明经典释文在夏书禹贡中注“最”为“如熊而黄。” 也 就是说,无论是黄色,还是黄自相间的这种像熊的动物所指的都是“熊”,意义不变。 2 、规矩应天,上宪觜陬。( 1 7 0 上) 李善口:“尔雅日:觜陬之星,营室东壁也。” 尔雅释天:“姆觜之口,营室东壁也。” 案:经籍纂洁尤韵:“帝系:陬訾。史记五帝纪作嫩訾。”氇另外,左传襄 公三十年:“及其亡也,岁在姗訾之口。”杜预注:“;取訾,营室东壁。二十八年,岁星淫在 玄枵,今三十年在炽訾。”孔颖达正义:“释天云:鲰觜之口,营室东壁也。李巡日: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节局。1 9 6 3 页2 0 7 上 。梁顾野- 朱本下篇北京:北京市中同 5 店1 9 8 3 页, 1 4 0 。腐陆德明终典释文1 :海:卜海【l 篇i :版 ,1 9 8 4 页1 5 7 囝清阮元经籍纂沽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 9 8 2 ,页3 8 8 l o 宁夏人学珂! i j 学位论文第章文选李善汴引尔雅原文研究 _i_l_ 鲰觜,玄武宿也。营室东壁,北方宿名。孙炎日:鲰觜之叹则口开,方营室东壁,四方 似口,故因名云。”u 由此可见“炽觜”、“姆訾”、“陬訾”以及“觜陬”都相同,指 同一星宿。 3 、云菲菲兮绕余轮,风眇眇兮震余旗。( 2 2 2 上) 李善注:“尔雅日:错鸟隼为旗,此谓合剥鸟皮毛,置之竿头,即礼记所谓载 鸿及鸣鸢也。” 尔雅释天:“错革鸟日旗。郭璞注:此谓合剥呜皮毛,置之竿头,即礼记所谓 载鸿及鸣鸢也。” 案:邢爵尔雅疏解释道:“错革鸟日旗者,孙炎云:错,置也。革,急也。 画疾之鸟于络也。”说文通训定声释:“革,又为亟。” 由此可知,“革”通“亟”, 急疾之义。“革鸟”,指飞翔急疾的鹰隼之类的鸟。“隼”,是一种凶猛的吗。“革鸟”与“隼” 所指义相同。“旗”,古代一种画有鹰隼的旗。李善将尔雅中的较难理解的词语用当时 通用的词语进行解释,这是他引尔雅的一个优点。 ( 四) 李善所引尔雅与郭璞注本尔雅有通假字、同源字、异体字的关系 1 、指顾倏忽,获车已实,乐不极簋,杀不尽物。马豌馀足,士怒未渫,先驱复路,属车 案节。( 3 3 上) 李善注:“尔雅日:簋,乐也。” 尔雅释诂:“般,乐也。” 案:“般”与“盟”同源。郝懿行尔雅义疏在“般,乐也。”下注:“般,又通作 粲;集,乐也,又作箍。” 又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乃盘遴无度,畋于有洛之表, 十旬弗反。”孔颖达疏:“盘,本或作榘。度如字。乐如字。” 且“般”与“盘”读音相 近,“般”是元部帮纽,平声字;“簋”是元部并纽,平声字。所以般”、“篮”同源。 2 、王刍茵台,戎葵怀羊。( 4 4 上) 李善注:“尔雅日:疯,怀羊。郭璞日:未详。” 尔雅释草:“蒺,怀羊。郭璞注:未祥其义。” 案:“痍”与“藐”。郝懿行尔雅义疏在此句下日:“疯,本或作藐。” 说文广 部:“疯,病也。”尔雅释木:“疯木,苻宴。”郝懿行疏:“谓木病虺伛瘿肿 无枝条。徐干中论艺纪篇:木无枝叶则不能丰其根干,故谓之疯。”凹由此可见, 为了使“疯”更能说明与植物有关,所以加草字头以明。这种情况使得李善引尔雅与郭 注本尔雅中某些词构成或体字的几率很高,如: ( 1 ) 木落南翔,冰泮北徂。云飞水宿,瞬吭清渠。( 7 8 上) 李善注:“尔雅日:吭,鸟咙。” o 周左丘明传,晋桂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页11 2 0 9 青郭璞注、耒邢胬疏尔雅注疏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页1 8 6 一1 8 7 9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1 9 8 4 页2 1 3 上 。清郝菇行尔雅义疏释诂( 第一册) 北京:北京中国书店1 9 8 2 。页1 7 9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李学勤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页1 7 6 9 清郝菇行尔雅义琉释草( 第一i 册) 北京:北京中国书店,1 9 8 2 。页1 4 o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3 页1 5 4 上 9 清郝整行尔雅义疏释木( 第三册) 北京:中国书店1 9 8 2 ,页2 2 宁夏人学硕l j 学位论文第- 帝文选李著注0 f 尔雅原史研究 曼曼曼曼曼皇曼曼量曼皇皇曼曼鼍量鼍曼舅- -= i :i 。i iu 。= i = i = = = = i ! 曼曼曼曼曼曼! ! 皇! 曼皇曼曼 尔雅释鸟:“亢,鸟咙。” “吭”与“亢”。 ( 2 ) 风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杏冥之上;夫蕃篱之鹦,岂能与之料天 地之高哉? 鲲鱼朝发昆仑之墟。( 6 2 8 上) 李善注:“尔雅日:“河出昆仑墟,色白。” 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色白。” “墟”与“虚”。 ( 3 ) 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於是越北池,过南冈,纡素领,迥清阳。( 2 7 1 上) 李善注:“尔雅日:水中渚日浊。”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日洲,小洲口隋,小睹日j l t ,小i 1 i = 日坻,人所为为濡。” “渚”与“隋”。 ( 4 ) 存威格乎天区,亡坟掘而莫絮。临拚坎而累掠,步毁垣以延伫。( 1 5 8 下) 李善注:“尔雅日:拚,盖也。郭璞日:谓覆盖。” 尔雅释言:“弁,盖也。” “拚”与“弁”。 ( 5 ) 航琛越水,辇赆逾障。( 2 8 9 上) 李善注:“尔雅日:上正,蟑也。郭璞曰:山上平。” 尔雅释山:“上正,章。郭璞注:山上平。” “章”与“嶂”。 3 、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想? ( 1 4 4 上) 李善注:“尔雅日:谅,信也。” 尔雅释诂:“亮,信也。” 案:“亮”与“谅”同源。说文言部:“谅,信也。”邢呙尔雅疏:“亮、信,皆 谓诚实不欺也。” 并引方言加案语说:“谅( 音亮) ,信也。” 邵晋涵尔雅正义:“亮 者,通作谅。”且据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册,二字同是“阳部来纽,去声字。” 所以 二字同源。 4 、周轩中天,丹墀临焱。增构峨峨,清尘彩彩。( 1 0 0 下) 李善注:“尔雅日:扶摇谓之焱。焱,上也,风从下升也。” 焱腾波流,机骇蜂轶。( 1 3 7 下) 李善注:“尔雅日:扶摇谓之飚。机骇蜂轶,言其疾也。焱与飚古字通也。” 春鸠鸣飞栋,流焱激檑轩。( 3 3 9 上) 李善注:“尔雅日:扶摇谓之飙。郭璞日:暴风从上下者。焱与飙同,古字通。” 尔雅释天:“扶摇谓之焱。郭璞注:暴风从下上。” 案:李善将“焱”、“飚”、“飙三字的关系说得非常清楚,即:古字通也。胡克家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b 局,1 9 6 3 ,页5 l 上 审晋郭璞注,宋邢曷疏尔雅注琉李学勤1 :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页1 6 1 7 o 晋郭璞注、宋邢呙疏尔雅注豌李学勤 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页1 6 1 7 。邵晋涵尔雅正义见:顾廷龙编续修四库全朽j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6 ,页5 0 o 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8 2 ,页7 9 1 2 宁夏人学硕i j 学f 讧论文第。一章文选李善f t i j i 尔稚原文研究 文选考异在文选卷二十九张景降 杂诗十首“迥飚扇绿竹”下有案语说: “飚”当作“焱”,茶陵本云五臣作“飚”,袁本云善作“焱”,尤误以五臣乱善也。 “焱”“飚”同字。鲍明远放歌行注云:“( 尔雅势或为此焱,飚与焱同, 古字通也。”古诗十九首) ) 注云:“( ( 尔雅或为此飚”园葵诗:“岁暮商焱 飞。”与此善皆不更注,因前已详也。五臣一概尽改“焱”为“飚”,非,余做此求之。 5 、匪择木以栖集,渺林焚而鸟存。( 1 4 7 下) 李善注:“尔雅日:渺,寡也。” 尔雅释诂:“鲜,寡也。” 案:“渺”是“鲜”的俗字。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九“渺智”下注:“渺,俗字 也,正作鲜。” 6 、惧筮氏之长短兮,钻尔龟以观祯。( 2 1 5 下) 李善注:“尔雅日:龟,左睨不烦。” 尔雅释鱼:“龟,俯者灵,仰者谢,前弁诸果,后弁诸猎,左倪不类,右倪不若。” 案:徐朝华尔雅今注中解释:“龟,指周礼春官龟人中所说的天龟、地龟、 东龟、西龟、南龟、北龟等六龟。其中左倪不类是说明西龟的。” 我们暂且不对李善所 注的“龟”是否是“东龟”作解释,这里只对“睨”与“倪”以及“烦”与“类”作分析。j “倪”通“睨”,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说:“倪,又为睨。” 王筠说文句读引尔 雅解释道:“释鱼:左倪不类,右倪不若。则借为睨字也。” 另,李善注“左睨不烦” 的“烦”的繁体写作“烦”,与“类”的繁体“颓”形体相近,可能是引用时出现形体上的讹 误,误将“类”引作“烦”。 7 、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於东方。( 2 2 9 上) 李善注:“尔雅日:喝谓之毕。” 尔雅释天:“涸谓之毕。” 案:“淘”通“喝”。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毛传:“毕, 喝也。” 诗经齐风庐令序中有:“襄公好田猎,毕弋,而不修民事。”郑玄笺:“毕, 咽也。”孔颖达正义日:“释天云:啕谓之毕。”并在其后引李巡和孙炎的注解,李、 孙二人都作“啁”。但无论是李注中的“咽”,还是郭璞注本中的“润”,都没有因为字形上的 差异而影响意义,因为“泻”通“啁”。郝懿行尔雅义疏在此句下注:“泻,或作咽,又 作躅,皆象形兼取声也。”固 8 、岩岩双表,列列行楸。( 2 3 2 下) 李善注:“尔雅日:极大而敞,楸。” 尔雅释木:“槐,小叶日梗。大而黻,楸;小而敞,梗。”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 9 7 7 页9 2 5 o 唐释慧琳、辽释希麟续正一切经音义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 9 8 6 ,页1 1 7 0 ”徐朝华尔雅令注天律: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8 7 ,页3 l1 ”请朱骏声说文通l 定声北京:中华 5 局。1 9 8 4 ,页5 2 9 上 。清土筠说文句读卷十五北京:中圈书店,1 9 8 3 页1 6 9 汉毛亨传、孔颖达疏毛诗正义李学勤毛编北京:北京丈学出版社1 9 9 9 页9 4 3 。清阮元f 。j 经注疏北京:中l f ;书局,1 9 7 9 ,页3 5 3 9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释天( 第二册) 北京:中国挎店,1 9 8 2 ,页2 1 1 3 宁夏人学顺i 学f 节论文 第一章文选李善沣,j i 尔t 雅原z 研究 案:“梗”同“桢”,是异体字关系。宋本玉篇木部:“桢,山楸也。”紧接着在“梗” 下注为“棂同桢。”圆尔雅释木:“橘,山梗。”陆德明经典释文指出:“舍人本又作 顿。” 二者都指树叶较小的楸树。 9 、嗟予生之不造兮,哀大难之匪忱。( 2 3 3 上) 李善注:“尔雅日:忱,信也。” 尔雅释诂:“谌,信也。” 案:“谌”同“忱”,是异体字关系。指诚实,讲信用。方言一:“忱,信也。燕代东 齐曰忱。” 1 0 、雷叹颓息,掐膺擗擦。( 2 5 1 上) 李善注:“尔雅日:焚轮谓之颓。郭璞日:暴风从上下也。” 尔雅释天:“焚轮谓之艘。郭璞注:暴风从上下。” 案:“稿”同“颓”,是异体字的关系。宋本玉篇秃部说:“穗,暴风也。亦作 颓。”嘞诗经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孔颖达正义日:“释天云: 焚轮谓颓,扶摇谓之焱。【笔者案:此处“焱”据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改,孔颖 达原作“焱”】李巡口: 焚轮,暴风从上来降,谓之颓。颓,下也。” 由此可见“穗” 应该是“颓”的古字。 1 1 、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 2 9 6 下) 李善注:“尔雅日:僚,官也。” 尔雅释诂:“寮,官也。” 案:“僚”与“寮”同源。宋本玉篇 部:“寮,官寮也。与僚同。” 集韵萧 韵:“同官为寮,通作僚。”国诗经小雅大东:“私人之子,百僚是试。”郑玄 笺:“僚,力彤反,字义作寮。” 且它们在上古都是“宵部身蜘,平声字” 。所以, 二字同源。 1 2 、嘉卉亮有观,顾此难久就。( 4 2 0 上) 李善注:“尔雅日:航,乐也。” 尔雅释诂:妣,乐也。 案:“婉”与“耽”是异体字的关系。宋本玉篇身部:“航,俗耽字。” 慧琳一切 经音义卷三“耽,乐。”下注:“就,或作堪,亦作婉。”口后又在卷五十三注:“孔注尚 书云:过乐谓之就。毛诗传云:乐之太甚也。说文作燃,云:乐也。从女, 甚声。亦作娩,经本作耽,俗字形也。”口 。粱颐料工来奉乐篇北京:中国书店,1 9 8 3 ,页2 , 3 0 9 粱l j j = ,f 上朱本篇北京:中国 s 店1 9 8 3 ,页2 3 0 9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一j :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 9 8 4 ,页1 6 7 9 。粱顾野王来本下篇北京:中国书店,1 9 8 3 ,贞5 2 1 。汉毛亨传、孔颖达疏毛涛j e 义李学勤上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页7 7 4 9 粱顾野王来本玉篇北京:中国书店,1 9 8 3 ,页2 3 0 。宋丁度等集韵七海:,i - 海古籍出版社。1 9 8 5 ,页1 7 5 。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页7 8 5 9 唐作藩t 占音手册南京:江苏人民i 版社,1 9 8 2 页7 9 。粱顾野王宋本玉篇北京:中国书店,1 9 8 3 ,页6 2 。唐释3 琳、辽释希麟续正一切经音义上海:j :海占籍出版社1 9 8 6 ,页1 3 2 。唐释慧琳、辽释希麟续正一切经音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页2 1 2 7 1 4 宁夏人学硕i 。学位论史第一帝文选李善沣弓尔雅原_ ! = 研究 曼曼曼! 曼! 曼曼曼曼曼量曼曼! 曼曼曼曼皇! 鼍舅 ; 一m m m m l m l 一 ;m i m lm m 1 ;i i m 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 1 3 、二二别阻汉坻,双崤望河澳。( 4 3 2 上) 李善注:“尔雅口:小礼e 日溉。” 尔雅释水:“小浊曰坻。” 案:“坻”通“、诋”。宋本玉篇水部:“、砥,水中丘。又小渚,俗作冱。”指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与“坻”义同。说文土部:“坻,小渚也。”圆诗经秦风蒹 葭:“宛在水中坻。”马瑞辰诗经传笺通释:“坻,通作墀与泯。” 1 4 、又有天禄石渠,典籍之府,命夫悖诲故老,名儒师傅,讲论乎六艺,稽合乎同异。 ( 2 6 下) 李善注:“尔雅日:悖,勉也。” 尔雅释诂:“敦,勉也。” 案:“敦”通“停”,古音皆端母文韵。说文支部:“敦,怒也,诋也,一日谁 何也。”锄说文心部:“悖,厚也。” 礼记正义乐记:“乐者敦和,率神二从 天。”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敦,各本同石经同释文出悖和,云本 又作敦。按:停正字,今多作敦,假借,非本字也。” ( 五) 训诂术语不同,但意义不变 1 、其府寺则位副三事,官喻六卿,奉常之号,大理之名。厦屋一揆,华屏齐荣。肃肃阶 绑,重门再扁。师尹爰止,毗代作桢。( 1 0 2 上) 李善注:“尔雅日:两阶间日郯。” 尔雅释宫:“两阶间谓之郯。” 2 、或宴于林,或禊丁汜。( 2 2 7 上) 李善注:“尔雅日:水决复入日汜。” 尔雅释水:“水决复入为汜。” 3 、践予旅东馆,徒歌属南墉。( 3 6 8 上) 李善注:“尔雅日:徒歌日谣。” 尔雅释乐:“徒歌谓之谣。” 4 、三湘沦洞庭,七泽蔼荆牧。( 3 8 3 下) 李善注:“尔雅日:郊外日牧。” 尔雅释地:“郊外谓之牧。” “日”、“谓之”、“为”同属于释义的训诂术语。它们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同义 词或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使用的时候,被释词总是放在后面。所以三者可以互用。 ( 六) 相对于郭璞注本有所省略,但意义不变 1 、青云为纷,红蚬为绚,属之乎昆仑之虚。( 1 3 2 上) 李善注:“尔雅日:河出昆仑,虚。” 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色白。” 。粱顾野王宋本玉篇北京:中国书店,1 9 8 3 ,页3 4 9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f ;局,1 9 6 3 。页2 8 8 匕 。清j 瑞辰撰陈金生点校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 9 8 9 ,页3 8 5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节局1 9 6 3 ,页6 8 下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 9 6 3 ,页2 1 7 下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传局,1 9 7 9 ,页1 5 3 3 1 s 宁硬人学i i ! f ,1 证论文第一一章文选李善注,1 f 尔雅原定硎究 2 、丹藕凌波而的喋,绿芰泛涛而浸潭。( 1 0 1 上) 李善注:“尔雅日:荷,芙蕖,其根藕。” 另,茄菪倒植,吐被芙蕖。( 1 7 5 上) 李善注:“尔雅日:荷芙蕖,其孳茄,其本蕾。” 尔雅释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蘧,其本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