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1,一、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1、生物因素2、物理因素3、化学因素4、锐器伤5、抗肿瘤药6、心理、社会因素7、其它相关因素,2,生物因素,1、主要指微生物因素,包括八大类病原微生物,其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等途径。2、医院病人聚集场所,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3、病人呼出的气体、分泌物、排泄物、血液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疾病。4、艾滋病、乙肝、丙肝、肺结核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3,物理因素,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受辐射、触电、烫伤、碰伤、噪音等损害的危险。,4,化学因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化学消毒剂是护士经常接触的化学物品。尤其是含氯消毒液和戊二醛对皮肤和呼吸道有损害。可引起手部皮炎和支气管哮喘。,5,锐器伤,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损害,不仅损伤皮肤黏膜,还会通过血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乙肝等。这种职业暴露引起的各种感染对护士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6,抗肿瘤药物,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涌现,对肿瘤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疗效,这些药物在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在损害正常组织细胞,而护士是直接和间接的药物接触者,天长日久就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7,心理、社会因素,护士需经常倒班,护理工作处于紧张状态,而且长期面对病患、意外伤害及死亡等悲伤等的情绪会影响他们的精神生活;加之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增高,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加;酗酒、吸毒、医闹等社会问题都增加了护士的工作紧张感和职业风险。,8,其它相关因素,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差,缺乏职业防护意识,职业暴露频率高,防护措施不健全,缺乏防护用具,缺少疫苗免疫预防措施不到位等。,9,二、职业防护措施,1、教育与培训2、管理制度健全3、具体防护措施,10,教育与培训,1、职业防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加强管理,动员广大医护工作者积极参与,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他们的职业安全。2、呼吁社会尽快的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将职业安全防范教育列入护理及医学院校的教材及课程设置,列入继续医学与护理学教育计划中,使医护学生在学校内即树立起职业防护的安全意识。,11,3、加强护士的防护培训,改变护士的不安全行为,减少护士的职业暴露,保障护士的身体健康。4、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在国际上被很多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据研究证明,定期进行在职职业防护教育,严格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可有效预防职业危险事件的发生。,12,健全职业防护管理制度,1、使用必备的防护用具,制定预防对策,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的预防标准。全面的防护措施可预防职业暴露中的高危因素。2、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制定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与具体措施以及发生职业暴露的上报制度及补救措施。如2004年卫生部颁布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使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HIV职业暴露的预防既暴露后的处理有了依据。,13,3、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理,正确使用锐器盒,设置医疗危险品的警示标识(黄色)。4、医院应确保提供手套、口罩、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一次性擦手纸等物品的供应。在洗手池旁张贴六部洗手法,制定医疗垃圾处理流程、针刺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14,具体防护措施,1、洗手2、戴手套3、接触传染病人,采取隔离措施。4、正确处理传染病人被服及分泌物。5、针刺伤的防护6、化学因素的防护7、环境的监测与控制8、噪音和辐射的防护9、严格进行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10、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处理。11、缓解社会、精神压力12、定期进行体检和预防接种,15,手的防护,1、洗手:吸收的目的是为了清除手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断通过手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途径,正确的洗手法可是细菌减少。根据卫生部2006年发布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我们应明确洗手指征,正确的掌握六部洗手法,定期做手卫生监测。,16,2、戴手套可直接减少皮肤黏膜损伤和手被患者血液污染的机会。针刺入手套,过两层有弹性的手套,再刺入皮肤,可降低其感染率约50%以上。,17,接触传染病人采取隔离措施,凡参与治疗、转移和隔离的确诊和疑似SARS、禽、猪及甲型H1NI流感的医护人员,应按照传染病医疗常规穿隔离衣,戴特制口罩、手套、防护眼罩等防护用具后方可进行治疗和护理。医护人员应掌握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戴、摘口罩前应彻底洗手。对艾滋病、肺结核、甲肝、乙肝等传染病都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8,正确处理传染病人被服及分泌物,1、触摸、传送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应避免清点扰动操作,以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也可防止微生物污染其他患者和环境。一旦污染应避免继续污染其他周围环境。污染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2、病人的被服要经常在日光下暴晒,若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应及时装入袋中另行消毒。3、收集的患者血液、痰液、尿液、粪便等分泌物应使用有效氯消毒后方可排放。对被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处理时,须戴口罩、帽子、手套,放入专用容器或塑料袋密封,及时焚烧。,19,针刺伤的预防,全面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处理针头时勿匆忙,不将手指伸入容器,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将锐气面对他人,以免刺伤他人;给不配合患者或患儿注射时,应邀请他人协助;使用后的针头放入锐器盒,防止刺伤他人;不徒手处理破碎玻璃。,20,化疗药物的防护,1、医疗机构要制定严格的防护方案,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和设施。2、护理人员要遵守化疗药物操作规程,配药前洗手,带一次性口罩帽子,戴双层手套,必要时穿防护服;操作台铺一次性护垫;打开安瓿应用纱布围绕其颈部,防止划破手套;溶解药物时,溶液沿管壁缓慢注入瓶底;瓶装药物稀释或抽取药物时应先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或药物喷出造成污染。,21,环境监测与控制,1、定期对手术室、监护室、产房、治疗室、换药室、供应室、病房等区域进行空气检测。2、经常对医护人员的手、医疗器械、物体表面、空调通风口等进行采样培养检测。3、定期对高压灭菌容器、无菌包、配制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监测。,22,噪音和辐射的防护,1、医护人员操作时要做到:四轻,对噪音过大的操作间应采用隔音设施,对医疗器械应经常检修、维护、上润滑剂,减少推拉次数,从而减少噪音。2、在X线下操作时,应戴铅帽、穿铅衣、戴防护镜;或者在隔离射线室操作。,23,严格进行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1、使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应当确保在下一个患者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消毒灭菌。2、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器械应废弃。3、在操作过程中,要防范通过被污染的器械再污染黏膜、衣服和环境。,24,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处理,用过的废安瓿、小瓶、一次性注射器或输液器要放入有特别标记的密封的厚塑料袋或防漏容器,防止蒸发污染空气并及时焚烧。,25,缓解社会、精神压力,注重培养护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她们勇于承担和克服困难精神,保持积极向上的爱岗敬业的个人情操,学习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施农种植管理办法
- 规范生物质管理办法
- 中华寿桃病虫管理办法
- 装修人员平台管理办法
- 《流动资金管理办法》
- 装修预算公司管理办法
- 中山公园摆摊管理办法
- 2025年环形磁体合作协议书
- 老虎潭水库管理办法
- 《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 《资本论》解读课件
- 【讲座培训】《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解读课件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南精读
- 建设单位向施工企业施工安全交底
- 2022年二级建造师机电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
- T∕ZZB 2783-2022 路面标线涂料用氢化石油树脂
- 《机械知识》(第六版)电子教案(全)完整版课件整套教学课件
- 政府会计制度应用课件
- 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课件(21p)
-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 有色金属贵金属冶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