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川市金凤区良田回民中学 肖灵娟四年级语文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肖灵娟【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5、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难点: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等。2、教师准备朗诵配乐,相关图片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读诗、背诗吗?能不能背诵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呢?(指明背诵古诗,相机鼓励、点评。)2、 老师还想考考大家,我来出诗题,看谁能最快的背诵出来?赠汪伦、山中送别、芙蓉楼送辛渐(幻灯出示这些古诗,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送”字。师总结: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像这种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古诗,我们统称为“送别诗”。古代交通不便,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以写送别诗就成了当时送别的一种习俗,有无数文人写下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句。我们今天的课文古诗两首就安排了这样两首送别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揭题释题。(知诗人)(1)板书课题。(板书诗题,注意“孟”、“浩”、“陵”的写法)看老师写课题,写字要一笔一划,做人也要认认真真,如果同学愿意可以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孟”第一笔注意是横撇。“浩”三点水三点位置要摆好,右边“一口咬掉牛尾巴”。“陵”要特别注意右边“土八下面是折文”。陵:古代多用作地名。跟老师把“陵”右边再写一遍,下课了还能记住这个字么?(是的,课堂学得好,课后不用学)齐读课题。(有点送别的味道了,再读一遍)(2)简介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李白大家都不陌生,谁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生自由交流。教师可适当补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他写的诗想象奇特、飘逸洒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有“诗仙”之称,人称“诗仙太白”。 (3)释题自己读一读课题,看看从课题中能看出哪些内容。 课题里出现了两个地点:黄鹤楼、广陵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和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三大名楼,在唐朝的时候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聚会、饯别的地方。广陵:扬州。在唐朝的时候它是一个特别繁华的城市。 孟浩然(资料) 之:去、到。 请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扬州去(4)读题。诗题的意思我们都了解了,谁再来读一读诗题。二、初读诗文,读通读顺。过渡:弄明白了诗题,下面我们进行第二步读诗文。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试着读出节奏。2、指名读。(读通、读顺、读熟) 谁能字正腔圆的读一读?(读得很准确) 谁能有板有眼的读一读,读出节奏?(听出节奏了吗?) 谁能把这个节奏读得再夸张点?(节奏出来了,诗的味道就出来了)3、 我们一起来划一划这首诗的节奏。(请学生上来划分诗歌的朗读节奏)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男生读前四个字,女生读后三个字,课题一起读。角色换一换再读:女生读前四个字,男生读后三个字,课题一起读。三、明诗意、悟诗情。1、故人西辞黄鹤楼 (1)诗人在哪里送别孟浩然:黄鹤楼。 诗人为什么说是西辞黄鹤楼?(出示地图,谁能在地图上标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 西辞是什么意思?(黄鹤楼在扬州的西边,故人辞别了西边的黄鹤楼,面向西边辞别了黄鹤楼。)孟浩然辞别了在黄鹤楼的李白。(出示插图) 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两个朋友是怎么送别的?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名楼美景依旧在,故人已到分别时。谁来读?谁再来读?(2)李白称孟浩然为故人。故人就是老朋友。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怎样的老朋友呢?谁了解他们之间的感情?话说,李白年青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异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一见而故,相见恨晚,整天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有一年春天,孟浩然要到扬州做事,这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对于朝夕相对的好朋友来说,真是难舍难分呀!于是写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看样子,对李白来说,孟浩然不只是好朋友,还是兄弟、师长,更是知音。大家想想李白写下这句诗的时候,心情如何?情到深处不忍别,离愁更苦。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诗。2、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难舍难分的时刻发生在什么时候?烟花三月。把“烟花”圈出来。烟花是什么意思?你心目中的烟花三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烟花三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出示烟花景象的图片。在这样美丽的景象里送别,仿佛离别的心情也没有那么苦闷了。烟花三月美如画,你能美美的读一读吗?黄鹤楼下花似海,老朋友,扬州更美,女生读。扬州城里柳如烟,孟夫子,一路顺风。两位诗人一路走、一路说,走进满目青翠,走进一望无尽的花海里,这是诗意的送,这是浪漫的别。一起读。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人话了一程又一程,孟浩然真的要走了。纵使有再多的不舍,李白也只能在黄鹤楼下远远的看着孟浩然远去。(1)李白在江边看到了什么呢?在书上圈一圈。找一位同学上来圈一圈。李白看到了孤帆、看到了远影,消失在碧空。只看到长江流向天际。(2)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3)孤帆:大家想一想,在大唐盛世,长江边上应该是游人如织,千帆竞渡,怎么可能只有一艘船呢?(4)孤帆远影都消失了,带着谁一起消失了?孟浩然。“尽”了的是什么?孤帆、远影孟浩然无“尽”的又是什么? 深情此时此刻,李白一定会想起很多事情。他也一定会想起曾经和孟浩然一起的种种。他们曾经一起,曾经一起,曾经一起往事已经不可追,从此只能在回忆里追寻,离愁别绪上心头。让我们一起读。(5)同学们,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从这句诗中体会到了什么?船已经开了好一会儿,李白还在望啊生读。船已经越来越远了,真是这船已经消失在碧水蓝天了,李白想起了他们在一起的情景,于是他脱口而出这样两句,读从这两句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情深意长。(6)但全诗却并未出现过一个情字,那情藏在哪里呢?情在景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读到这里,同学们你们对故人有更深的了解了吗?他们只是一般的朋友吗?(忘年交、生死之交、非常好的朋友、情深意重)我们怎么把这种情深意重读出来,站起来读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看怎么把这种意境读出来。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个性指名读。3、师生互动背诵读。4、练习背诵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感,把这千古佳句永远留在心中,好吗?那赶快背下来吧!5、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背背。五、总结学习古诗词的方法。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需要明确古诗学习的五步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学生根据这堂课的流程回顾学习古诗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水处理技术指南
- 2025至2030中国超级计算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化工企业废弃物处理方案
- 增加销售额的利器大揭秘
- 农学领域水稻种植管理规程
- 化工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 企业员工薪酬调整方案
- 品牌管理制度的建模方案
- 2025台州路桥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4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老年病学全科综合护理实践考核答案及解析
-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亮点解读
- 四高人群的膳食营养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课件
- 8 《大卫科波菲尔》课件高二上学期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美术的世界课件
- 《第1课 身边的数据》参考课件3
- 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
- 污水处理中回收磷资源的研究
- AQ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
- 第2课《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
- 一年级看图写话专项练习及范文20篇(可下载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