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中医观分析.ppt_第1页
中风的中医观分析.ppt_第2页
中风的中医观分析.ppt_第3页
中风的中医观分析.ppt_第4页
中风的中医观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風的中醫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整合醫療科R2邱慧芳,中醫診斷內容,四診(望、聞、問、切)八綱(陰陽、表裏、寒熱、虛實)辨證(六經、衛氣營血、三焦、臟腑、病因、經絡、氣血津液)病證,中醫診斷的內容,辨病病症辨證定位表、裏肝、心、脾、肺、腎氣、血定性寒、熱,虛、實,風、寒、暑、濕、燥、火,痰、瘀,4,中醫學的特色,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治病講求辨證論治,5,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同病異治:同樣的一種疾病,不同的病人由於臨床表現不同,彼此間的治療原則不同,因此所開出來的處方用藥也不同異病同治:不同種類的疾病,由於所出現的臨床表現在中醫學理上有相同的病因或病機,在證型表現上一致,因此所開出來的處方相同最主要的關鍵點則在證型,6,中風之定義中風之病名中風之分類中風如何急救中風之治則中風之針灸療法,7,中風之定義,中風又名”卒中”。臨床表現:猝然昏仆、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為主要特徵亦有未見昏仆,僅見喎僻不遂者。因本病起病急劇,變化迅速,與自然界善行而數變之風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類比,名為中風。,8,中風之病名,9,中風病名,內經論中風未言風仆擊、薄厥、大厥厥:猝倒不省人事的病證內經調經論: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10,中風病名,偏枯半身不遂,肌肉偏廢不用,言不變,智不亂病在分腠之間,溫覆取汗,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風痱身無痛,四肢不收,智亂不甚,言微風懿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強不能言語,11,腦溢血發生之原因,古人言是風疾氣血上充腦部,血管為之破裂,神經一時發生病變,中樞失去統御身體活動的功能,便猝倒不省人事內經所云的大厥,12,腦栓塞發生之原因,栓塞原由本氣虛血液循環生障礙,運行無力是心弛金元李東垣氏謂中風非外來之風,乃本氣自病腦血管栓塞是陽氣之虛,不能使血液流暢的運行所致,13,腦溢血和腦栓塞之比較,腦溢血為肝火上升之結果為有餘之疾腦栓塞是血的循環力不足為不足之疾,14,腦溢血和腦栓塞之比較,腦溢血神經亢奮,屬陽屬火亢奮過於平常,身體活動常發生異常的現象,如抽掣、瘛瘲、牙關緊閉、顫動失控諸證腦栓塞神經官能衰沉,屬寒屬陰衰沉過於平常,身體亦常發生異常的現象,如癱瘓不用、肢節不遂諸證,15,中風如何急救,16,中風如何急救,腦溢血,十宣放血,是有效療法腦栓塞,宜針四關,灸百會、三里腦貧血昏厥,灸百會、臍中痰驟升用稀涎散或奪命散補天石急下是急救法,17,腦溢血,十宣放血,是有效療法,溢血急救宜放血,十宣針刺即時鬆,指尖血出血向轉,可免全衝入腦中。十宣穴位於十個手指尖端的正中,離指甲約一分,左右共十個穴用三稜針刺入,針出後以手按壓之,使充分出血溢腦之血,即減向上之勢,可使患者甦醒過來,18,腦栓塞,宜針四關,灸百會、三里,栓塞昏迷脈緩遲,用針先向四關施,臍中百會宜溫灸,三里能教熱下趨。腦栓塞昏迷是虛證,血液循環阻滯診其脈,不洪數因腦血管有故障,須急行開閉之法,針其四關四關即手之合谷二穴、足之太衝二穴,人中穴亦可針刺因其為虛證,須灸其百會、臍中(神闕)、足三里等穴,以收回陽之效,足三里又能引熱下行,19,腦貧血昏厥,灸百會、臍中,又有虛證腦貧血,顱內空虛類中風,昏倒口張手鬆弛,急灸百會或臍中(神闕)體虛或貧血者,元氣下陷,一時腦中缺血,也卒然昏倒,但無口眼歪斜絕不能放血,急宜以灸法救之,百會或臍中(神闕)任選一穴灸之,可使甦醒過來,20,痰驟升用稀涎散或奪命散,卒中倉皇藥救難,古方稀涎(散)是治痰,峻下又有奪命散,得通可望轉為安。中風卒倒,痰涎上壅,用稀涎散牙皂、白礬,共研細粉,水調少許灌之此方無通下之功閉證須峻下,古方有奪命散巴豆去殼不去油、生南星、生半夏、白芷、葶藶子,等分共研細末,每次服用五分,生薑汁調下,21,補天石急下是急救法,靈峰新創補天方,重鎮還兼通下良,急救以通為第一,古方風引(湯)法先彰。代赭石三十克、滑石三十克、大黃三十克、磁石三十克、龜板三十克、赤石脂三十克、灰蕊石三十克、龍骨三十克、牡蠣三十克、竹瀝三十克每服三至六克,22,治則,23,血中有熱,血壓升高,頭腦為何血上衝?血中無熱不生風,黃耆降壓時人說,信口胡言驗不豐。感受時令之邪、熱甚、平日生活不正常、過食肥甘、常飲烈酒、無故進補、貪求過極引發內火等,都能使血中生熱,血壓升高黃耆甘溫,是補氣升陽的藥,能起衰沉於頃刻,肝火旺盛,神經亢奮者,忌之血熱為患,必須用涼血、降火、重鎮之藥,24,氣逆致血升騰,氣為血帥血隨行,氣逆能教血上升,臟氣古言肝欲降,降肝重鎮苦寒斟。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逆血會隨之上升肝氣喜降,宜斂,宜重鎮,故治肝忌用升氣之藥張錫純創鎮肝熄風湯,大半是用重鎮之藥,如其中增用苦降之品,效必更彰,25,中風之辨證論治,26,治療,風、火、痰、瘀、虛、實分期論治急性期:去標實緩解期:重培本分期證治實熱證虛實夾雜正虛血瘀,27,治療法則,閉者宜開脫者宜固氣火之升宜於抑降肝陽之擾宜於清泄痰涎之塞宜於滌化陰液之耗宜於滋填,28,閉証宜開竅法,治法立論閉證其開,開其關竅,決其痰塞,使得納藥也,因猝然昏撲,皆是肝陽上升,氣血奔湧,沖激入腦,然必使其腦中痰濁,泛濫上凌,壅塞清竅治法:以開閉為急務,潛陽降氣、鎮逆化痰在其次遺方用藥氣窒聲不出者-必先通其氣,用通關散;針刺水溝(人中)、合谷等穴以回知覺,皆開關之捷決。牙關不開者-古方選用救急稀涎散、白礬散。,29,脫証宜固脫法,治法立論脫證因陰虛竭於下,致無根之火倉猝飛騰,氣湧痰奔,上蒙神志,忽然痙厥治法:需辨陰陽,如元陰告匱,真氣不續則以攝納真陰,固護元氣為主,且當以戀陰益液之劑與潛鎮虛陽之法並進遣方用藥擇用人參、阿膠、山萸肉、雞子黃等斂陰滋養,必與龍骨、牡蠣、具齒、龜板、鱉甲等大隊潛鎮之品濃煎頻灌。陰亡而陽亦隨亡者-非參附不可,再選用黑錫丹以鎮納浮陽,溫陽下元。,30,肝陽上亢宜潛鎮法,治法立論猝中之病,因氣血並走於上,其閉、脫之證,雖有一實一虛之異,但肝腎陰虛,虛陽暴動是其根源治法:潛陽降逆,鎮定其上升之勢為第一要務遣方用藥潛陽之法,莫如介類為第一良藥。藥如珍珠母、石決明、玳瑁、牡蠣、貝齒、龜板、鱉甲等。石類-如磁石、龍骨具有吸引力,作用與介類等同。古方:風引湯、珍珠母丸等。,31,痰涎宜於開泄法,治法立論內風上擾,多挾胸中固有之濁痰,隨氣而湧治法:古今治此證,無不參用化痰遣方用藥治痰之法:首在量其虛實,分別攻克消導之等級。形壯氣實者-蕩之滌之,雖猛烈之劑,亦無所畏。如稀涎散、滾痰丸形餒氣衰者-泄之化之,惟和平之藥,藥如二陳、杏仁、貝母、枳實、竹茹之屬膽南星、天竺黃、竹瀝-藥性最和平,力量尤堪重任,無論為虛為實,皆宜用為正將。石菖蒲-能滌除垢膩,不竄散,又不耗傷正氣。遠志-化痰良藥,甚有捷強。,32,氣逆宜於順氣降逆法,治法立論猝中之病,火升痰升,喘促不止,皆氣逆之為患也。根據素問調經論所謂“氣血並走於上,則為大厥”之理治法:必以降其逆氣為務急,若不順其氣,則血無降之理,痰無平定之時,肝陽無潛藏之法。上述潛陽鎮逆,攝納肝腎和化痰開泄等法中,均已包含順氣法。遣方用藥古方中二陳、溫膽之屬,是消痰降逆輔助之品又有烏藥順氣散,八味順氣散、勻氣散等。,33,心液肝陰宜於育陰養血法,治法立論猝中之患,其標皆肝陽之暴動,其本即血液之不充。因肝之秉性剛而易動,必賴陰血以涵濡治法:急則定其標,固以鎮攝潛陽為先務,而緩則培其本,必以育陰養血為良圖。惟真陰之盛衰系於腎,而血液之枯萎繫於心。且肝腎同源,在滋養肝陰時,必生心之血遣方用藥養心之正藥不過棗仁、淮麥、柏子仁、茯神之類,不能早投補腎厚膩之藥滋養肝陰可選用滋水清肝飲、一貫煎等方,34,肝陽升宜於滋填腎水法,治法立論肝陽之病,肝為標而腎為本,苟非腎水不允,則肝氣亦必不橫逆。正如河間所說“腎水虛衰,不能制火者”治法:養水滋腎是治肝陽必不可少。惟腎陰之虛,積之有素馴至木失水養而為暴動。遣方用藥方選一貫煎、滋營養液膏、心脾雙補丸。,35,通經宣絡法,治法立論猝暴昏撲,多兼手足不仁、半身不遂或刺痛癱瘓,其平居無病而忽然不用者,皆是氣血上菀惟在數日之後,其勢少息,其氣少和,而肢體之癱廢如故,經絡隧道之中,已為痰濁壅塞,氣機已滯,血脈不靈,可用此法治法:通絡行徑遣方用藥在運用活血通絡法時,僅可施之於尚旬月之間隧道窒塞,猶未太甚或尚有疏通之望。選用古方獨活寄生湯、白斂薏苡湯、三痹湯、虎骨四斤丸、續骨丹、大活絡丹,36,中風之針灸療法,37,針灸需要穴位和經絡才能發揮作用穴位是一種接受器,而神經可能是經絡系統的一部分同一神經所支配的穴未可產生相似或相同的生理作用頭皮根據腦部之功能解剖劃分許多神經反射區手掌和腳底也是同人體各器官的反射區,38,針灸運用,體針:改善肘肩髖膝踝的血循得到改善,同時使各種傳入神經衝動不斷傳道大腦皮層,提高了皮層的敏感性,從而發出相應的衝動。頭針可治療中風偏癱,能起到瀉實袪瘀、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改善腦血及全身氣血運行,使之經血調和,陰平陽秘。,39,取穴按頭皮針穴名國際標準化方案,取病灶側(癱瘓肢體的對側),頂顳前斜線,頂顳後斜線,頂旁I線、頂旁II線、運動區、感覺區、言語區、足運感區等。,40,41,【素問調經論】: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返則生,不反則死。氣雖復返而生,但多伴有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語不利、頭痛暈眩等現象。風屬陽邪,風病多侵犯陽經,故治療本證以手陽明經及足少陽膽經為主。手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絡,有調理脾胃之功能;又陽明氣血通暢,正氣旺盛,有利於疾病之恢復。足少陽膽經有平肝息風的作用。故兩經合用,可以治氣與血,並走於上。,42,1.頭皮針:以焦氏頭部分區(大腦皮質反應區)為原則;1寸or1.5寸針刺激腦神經功能之恢復。中醫整體觀認為,人體的局部可以反映整體的各部資訊。頭皮部也是整體的一個部分,因此,在頭部表面的額顳、髮際的頭皮區存在著人體的縮影。,43,2.針:(1)方向:由前往後(2)1針離中線右側R約5分至1寸。(3)1針離中線右側R約2-2.5寸(約在上下顳線處)(4)1針透3區-運動區、舞蹈震顫區、感覺區。,44,手或足顫動:直刺or與眉毛平行橫刺右側舞蹈震顫區;手上肢區、足下肢區。言語不利:由上往下刺雙側B言語2區(後頭部;頂骨節結後下2mm)。,45,1.頭面部(隨證加減),(1)眼睛不舒服(2)流口水(3)神識不清(4)舌強(5)暈眩,46,(1)雙側:完骨、風池(膽經)、天柱(膀胱經)(2)夾脊:C5-T1(視病人為何處手較弱決定);左側L2-3針、右側R1針針柄相互交疊1下(左右陰陽平衡)。手足體針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