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 i i ii i ii i ii ii ii iluiil 17 9 8 9 6 3 海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海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海南大学可以将本学 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 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成果,知识产权归属海南大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l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 “c a l l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回塞监塞 埕銮卮澄卮:旦堂生i 旦= 生i 旦三生蕴塑。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 内容摘要 会饮是柏拉图对话中最具文学性的对话之一。在现代文学与哲学分科的状况下, 会饮往往“被我们这个传统的哲学家忽视”( 纳斯鲍姆) 。2 0 世纪5 0 年代末,施特 劳斯讲解会饮,开掘出了“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的要义”。本文尝试着按照柏拉图对话 的戏剧特征,着重阅读理解会饮中的苏格拉底“讲辞。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引言部分粗略地列举描摹了三种阅读柏拉图会饮的解释方式和研究路向。从施 莱尔马赫、克吕格到施特劳斯,意在逐步摊开在古今之争的视野下阅读柏拉图的会饮。 本文的第二部分描述会饮的戏剧特征,包括题目、人物和场景、结构。 第三部分为本文的正文部分。按照对话的内容顺序,读解苏格拉底的“讲辞 ,爱 欲作为居间者和爱欲欲求善好。 结尾部分描述哲人苏格拉底的临界身位“知无知”。 关键词:会饮爱欲苏格拉底哲学诗美善好 a b s t r a c t p l a t o ss y m p o s i u mi so n eo ft h em o s tl i t e r a r yd i a l o g u e si np l a t o n i cc o r p u s e s u n d e rt h e c o n d i t i o no fm o d e md i v i s i o nb e t w e e nl i t e r a t u r ea n dp h i l o s o p h y , p l a t o ss y m p o s i u mi s a l w a y so v e r l o o k e db yp h i l o s o p h e r si no u rt r a d i t i o n ”( b ym a r t h an u s s b a u m ) a tt h ee n do f t h e 19 5 0 s ,l e os t r a u s sg a v eas e r i e so fl e c t u r e so nt h es y m p o s i u m ,t h e ne x p l o i t e dt h eb a s i c t h o u g h t so fp l a t o n i cp o l i t i c a lp h i l o s o p h y i nt h i sa r t i c l e ,ij u s tt r yt or e a da n di n t e r p r e tt h e s p e e c ho fs o c r a t e si nt h es y m p o s i u m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d r a m a t i cf e a t u r e so f p l a t o n i cd i a l o g u e s t h et e x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p a r t s i n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id e s c r i b et h r e ek i n d so f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m e t h o d sa n d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 s f o r ms c h l e i r m a c h e r , k r f i g e rt os t r a u s s ,it r yt or e a dp l a t o ss y m p o s i u mu n d e rt h e q u a r r e lb e t w e e na n c i e n ta n dm o d e m 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id e s c r i b et h ed r a m a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d i a l o g u e ,i n c l u d i n gt h e t i t l e ,t h ep e o p l ea n dt h es c e n e ,s t r u c t u r eo fn a r r a t i o n t h et h i r dp a r ti st h em a i no n e if o l l o wt h eo r d e ra n dc o n t e n to ft h ed i a l o g u e ,a n dr e a d t h es p e e c ho fs o c r a t e s t h ee r o si si n b e t w e e n n e s sa n dl o v eo fg o o d i nt h el a s tp a r t ,ie m p h a s i z eo n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s o c r a t e sa sap h i l o s o p h e r 一“k n o w l e d g e o fi g n o r a n c e ” k e yw o r d s :s y m p o s i u m e r o ss o c r a t e s p h i l o s o p h yp o e t r y b e a u t i f u l g o o d u 目录 内容摘要i a b s t r a c t - - i i 一、引言2 二、会饮的题目、人物和场景、结构3 1 、会饮的题目3 2 、会饮的人物和场景一4 3 、会饮的结构:7 三、苏格拉底的讲辞8 1 、苏格拉底的方式8 2 、苏格拉底盘诘阿伽通9 3 、爱若斯( e r o s ) 的自然1 2 4 、爱若斯的善好”1 8 5 、爱欲秘传一2 2 四、结语2 5 文献资料2 7 柏拉图会饮中的苏格拉底“讲辞” 智慧自苦难中得来( p a t h e im a t h o s ) 。 一一埃斯库罗斯 己l 吉 i 口 1 9 世纪初,施菜尔马赫开始着手翻译柏拉图著作,在一则笔记中,他将柏拉图对话 划分为“三个三部曲”: 斐德若一普罗塔戈拉一帕默尼德; 泰阿泰德一智术师一哲人( 指斐多和会饮) ; 王制一蒂迈欧一克里提阿其余对话都是由这“三个三部曲”发展 而来。 哲人位于第二组,排列在智术师之后,至于这样划分排列的理据,施菜尔 马赫语焉不详。在他为柏拉图德语译文所写的导论中,他认为智术师“差不多虽先 以纯哲学的方式展现了哲学最内在的神圣 ,并将哲人与智术师和治邦者 并置一起,认为哲人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处理“哲人”主题,而哲人作为未完 成对话“背后隐藏着会饮和斐多”,这两篇对话共同描摹了一幅哲人肖像。固 1 9 3 9 年,克吕格出版了洞见与热情:柏拉图思想的本质,着重逐段阐释了柏拉图 的会饮。从书名题目就可知,他认为会饮呈现了柏拉图思想的核心,试图通过 解读会饮来复活希腊古典理性的思想活火,展开“哲学式的无尽追问”,藉以批判 僵化板结、渐入歧途的现代启蒙理性。 克吕格可谓是施特劳斯一段时期的引路人。施特劳斯说,“克吕格对康德的评判, 解释了我为什么把自己导向真实的政治,为什么不把霍布斯描述为一个霍布斯主义 者”。更重要的是让施特劳斯深深地体悟到重新开启和审理古今之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 9 5 9 年秋季,施特劳斯在大学课堂逐字逐句地讲解柏拉图的会饮。 其时,施特劳斯 刚刚完成自己的重要论著思索马基雅维利( 1 9 5 8 年) ,重新准确细致地勘定了古代与 现代的裂口。在1 9 3 6 年初版的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的美洲再版前言中( 1 9 5 2 年) ,施 特劳斯交待了自己找寻古代与现代断裂之处的思想转变历程。 寻觅诊断到了古代与现 国参阿恩特( a n d r e a s a m d l ) ,( 不死者与有死者的结合) 见经典与解释2 8 :施莱尔马赫的柏拉图华夏版,2 0 0 9 , 页5 7 。 o 阿恩特,( 不死者与有死者的结合) ,前揭。页5 8 5 9 。这篇文章副标题为“施莱尔马赫与柏拉图的会饮”,作者 最后点明施莱尔马赫对会饮的关注只是反映了“他本人的自我理解”和早期浪漫派“同一哲学”的观点。那么 这幅哲人肖像恐怕会打些折扣。 o 施特劳斯说克吕格陈述了某种事实,即自康德以来,。启蒙的困惑( a p o r i a s ) ”愈加显著。康德的问题足完全当代的 问题。另外参看施特劳斯等,回归古典政治哲学,朱雁冰、何鸿藻译,华夏版,2 0 0 6 ,页1 5 1 6 ,苏格拉底与克吕 格的通信。参阅l e os t r a u s s ,o np l a t o ss y m p o s i u m ( 柏拉图会饮讲疏) ,c h i c a g o ,2 0 0 1 ,页3 9 - 4 0 。施特劳斯简单 地评论了克吕格的观点,克吕格认为古典希腊理性的优越性在于能给出神话表达( m ) ,t h i c a le x p r e s s i o n ) ,施特劳斯认 为这样的反省并不充分,而应将古典理性能够( 或被迫) 用神话表达裹涉进哲学与政治共i 司体( 自然与习俗) 的张 力中理解。在政治共同体中,探问者迫于政治或习俗的压力,需得用神话的方式表达智性追求另参刘小枫, 义疏与解释学意识的克服) ,见经典与解释7 :赫尔墨斯的计谋,华夏版,2 0 0 5 ,页1 3 1 5 o 参施特劳斯,( 霍布斯的政治学德文版前言) ,娄林译,见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刘小枫编,华夏版,2 0 0 8 , 页6 6 - 6 7 。值得注意的是施特劳斯大段引用翻译了克吕格康德批判中的哲学和道德 结语文字 参施特劳斯。柏拉图会饮讲疏 ,前揭,编者前言 “我曾经认为,霍布斯是近代政治哲学的创始人。这是一个错误:这个殊荣应该归于马基雅维利,而不是霍布斯 这种对历史时期的划分,要跟主角,即那些伟大的政治哲学家的自觉意识相一致我之所以断言霍布斯是近代政 治哲学的创始人,是由于他本人曾经表示确信他作为一个政治哲学家,已经跟过去的全部政治哲学,实现了根本 2 代的脱节点,施特劳斯一边追溯马基雅维利丢失的东西( 苏格拉底式的古典理性) ,一 边研习中古哲学,从启示与理性之间的张力来理解哲学。他因此获得了一条线索,这条 线索从阿威罗伊、迈蒙尼德、阿尔法拉比直通柏拉图,这样回溯古典理性就具备了一种 更加坚实的力量。回 并非偶然,也是1 9 5 8 年,施特劳斯在芝加哥大学公开讲授“政治学问的起源和苏 格拉底问题”。在第六讲中,施特劳斯告诉我们,“将古典政治哲学与现代政治哲学所呈 现的哲学选择对峙起来 固然重要,但我们还是尽力要像古人理解自己那样理解古人, 也即是把研究“限制在关于古典政治哲学的性质和主张的问题上,限制在它试图解决的 问题上,限制在它试图克服的阻碍上”。回至于问题和阻碍,施特劳斯说,就体现在诗 人阿里斯托芬描写的那个苏格拉底身上。哲学最大的对手是诗,哲学必须面对诗的批判, 夯实自己的基石。阿里斯托芬的苏格拉底是非爱欲和非缪斯的,而会饮中的哲人苏 格拉底一方面在诗人面前大谈爱欲;一方面向在场的喜剧诗人和悲剧诗人宣称,同一个 人可以既擅长喜剧又擅长悲剧( 2 3 3 d ) 。据伯纳德特说,施特劳斯讲授会饮前( 以 及讲授期间) 一直在与友人阅读讨论会饮。施特劳斯在审理马基雅维利之时( 或 之后) ,用力于柏拉图会饮也许不是偶然。当讲解苏格拉底讲辞中的爱欲最高秘传 前,施特劳斯提到了马基雅维利,并确切明白马基雅维利到底在何处背离了古典理性传 统,以及背离了怎样的古典理性传统。 由此看来,阅读会饮关系到古今断裂的厘 定和古典哲学自身面貌的呈现。 二、会饮的题目、人物和场景、结构 1 、会饮的题目 阅读古典文本,我们大都与文本的题目最先遭遇。面对柏拉图的对话,我们若不贸 然地将其笔下人物当做柏拉图自己的代言人,题目或许首先给我们提供了作者直接的表 的决裂”施特劳斯接着说:“我犯这个错误,其直接并可能是充足的原因,在于我对马基雅维利论提图斯李维 的前十书的开场宣示思考不充分。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书表面看上去,是在试图追寻已经湮没或已经 被遗忘的逝者,而不是开拓一个全新的前景。我没有考虑到,马基雅维利可能还在实行某种i 堇慎和克制,而霍布斯 则已经不屑于这样做了。”参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译林版,2 0 0 1 ,贞9 1 0 。 o 参看施特劳斯,( 马基雅维利与古典文学) ,彭磊译,见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刘小枫编,华夏版,2 0 0 8 ,页 5 3 。 o 参看s e t hb e n a r d e t e ,s t r a u s so np l a t o ( ( 施特劳斯论柏拉图) ) ,见t h ea r g u m e n to f t h e a c t i o n ,c h i c a g o ,2 0 0 0 ,页 4 0 7 4 0 8 。另外参迈尔,隐匿的对话,朱雁冰等译,华夏版,2 0 0 8 。页9 3 1 3 7 1 3 8 。 曩施特劳斯。( 苏格拉底问题六讲) ,孙向展译见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经典与解释8 :苏格拉底问题,华夏版, 页7 3 。 0 参看施特劳斯,柏拉图会饮讲疏,前揭,编者前言。 参看施特劳斯,柏拉图会饮讲疏,前揭,页2 2 9 2 3 0 。专门谈到了柏拉图和马基雅维利的关系。谈论的位置处于 谈论诗人获得不朽的方式之后。第俄提玛的爱欲最高讲辞之前。丢掉的就是第俄提玛关于爱欲的最i 喜:i 教诲,关键看 我们怎么理解了。另外可以参看施特劳斯,(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 ,丁耘译,见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刘小枫编, 华夏版,2 0 0 8 ,页3 4 3 9 。 3 面的写作意图。纵观3 5 篇柏拉图对话的题目,其中大多都以对话者的名字作为题目, 一些题目则或多或少地给出了对话的主题,如王制、米诺斯。会饮的题目则直 接显明了对话的场景。这在柏拉图对话的题目中比较特殊,以至于我们无从比照。会饮 的字面意思就是各种各样的人,大家聚在一起喝酒聊天。饮宴一般在某个私人宅邸举行, 参加饮宴的人一般来说都是男性公民,并且彼此之间比较熟稔,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传 统教育,熟谙古典作品,素养很高。圆饮宴中至少有两个要素应该着重关注,那就是人 的言行和酒。同为苏格拉底的学生的色诺芬,也写过有关苏格拉底的言谈和事行的会 饮。在这篇对话丌头,色诺芬告诉我们:“秉性完美的人( g e n t l e m e n ) 值得我们记述的 似乎不仅只是那些严肃的事情,就是那些轻松随意的事情同样值得记述”。借此,我 们或许也可以揣测柏拉图的会饮也意在描述好人( g e n t l e m e n ) 的戏谑言行。这些戏 谑言行在会饮中通常就表现为花样繁多的娱乐活动,比如对经典的戏仿、对公众人物揶 揄戏讽、对政治事件的打趣、黄段子、音乐和小游戏等。酒在会饮中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东西,并且贯穿会饮始终。开始的时候向神祭酒,途中人们相互举杯对饮,喝酒完结后, 借着酒兴人们侃侃而谈。在柏拉图看来,酒让人们能够或者愿意说出在清醒的时候不会 ( 或不愿) 说出的话。在这样的场景和氛围中,人们常常说出或做出超出常规、逾越 习俗的话或事情来。那么柏拉图特地以“会饮”这一场景为题描绘阿伽通家里举行的 饮宴,用意何在? 阿伽通家的这次会饮有何独特之处昵? 与会的人们在经历前一晚的狂 醉之后,今晚打算要施行利己的“中道 ,并逆着习俗颂扬爱神( e r o s ) 。副标题“关于 情爱”直接点明了会饮的主题,会饮中人们将要直接谈论一位神。另一副标题是“论向 善”,我们知道情爱的起点是看见情人的美,情爱的通常理解就是向美、爱美,那么副 标题“论向善”该作何解呢? 莫非奥秘就在于将情爱爱美转向情爱爱善? 2 、会饮的人物和场景 柏拉图的会饮缘起于公元前4 1 6 年, 悲剧家阿伽通的第一部悲剧得奖,然后 在他家举行酬神祭祀,并大搞聚会饮宴。我们一路尾随阿里斯托得莫斯,来到了阿伽通 家。真是群英汇集。事后的谣传,光是人名就是噱头( 格劳孔打听道,“在阿伽通家里 的那次聚会,就是苏格拉底、阿尔喀比亚德还有其他几个人一起吃晚饭的那次”1 7 2 a - b ) 。 o 对照施特劳斯,论僭政,何地译,华夏版,2 0 0 6 ,页3 4 o 参r i c h a r dh u n t e r ,p l a t o ss y m p o s i u m ( 柏拉图的会饮) ,n e w y o r k ,2 0 0 4 ,页5 参色诺芬,会饮) ,沈默译,华夏版,2 0 0 5 ,页9 1 0 。 o 施特劳斯,柏拉图会饮讲琉 ,前揭,页1 2 布鲁姆评论说:“酒精是舌头的伟大松绑者,它往往受制于法律和习俗饮酒是男人之间最自由的友爱关系中 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他们跨越r o r i o $ ( 习俗) 和p h y s i s ( 自然) 之间的裂隙”布鲁姆,( 爱的阶梯) , 秦露译,见刘小枫译柏拉图会饮,华夏版,2 0 0 3 ,页1 3 9 1 4 0 。 这一年雅典人侵占弥罗斯岛,修昔底德记录了雅典人的粗野蛮横的政治对话。随后发生了血腥的大屠杀据普鲁 塔克的记载,大屠杀提议的强力支持者就有阿尔喀比亚德,他也参加了阿伽通家的会饮参看康福德修昔底德: 神话与历史之间) ,孙艳萍译,上海三联书店,2 0 0 6 ,页1 6 1 1 6 2 主人阿伽通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后最著名的悲剧家之一,风华正茂,初次在公共场合 崭露头角。阿里斯托芬是雅典伟大的喜剧作家,时常讽刺民主雅典的公众政治人物( 阿 伽通也不例外) 和讥评城邦对内对外的公共政策。这是他唯一一次出现在柏拉图对话中, 柏拉图也没亏待他,将一篇颇富魅力的讲辞寄于他的名下。公元前4 2 3 年,阿里斯托芬 的喜剧云上映,里面塑造了一个戏剧化的的苏格拉底形象。喜剧里的苏格拉底在空 气中行走,考察天地万物,诋毁城邦神,信仰云神,把弱的说法变强( 苏格拉底的申 辩1 8 b ,1 9 c ) ,遂促成了苏格拉底所谓的第一拨控告,阿里斯托芬与苏格拉底的纠葛 也成就了一场古老的论争。阿尔喀比亚德则是雅典政坛风云一时的传奇人物。就在i n 啦j n 通家的会饮过后的一年即公元前4 1 5 年,他鼓动“爱欲横流 的雅典进行野心勃勃、盲 目自大的西西里远征,最后结局惨败。这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战局走向产生了决定性的 影响。而在远征前夕,雅典发生了恶劣严重的渎神事件。在民主雅典看来,此事跟僭政 复辟阴谋隐隐相关。阿尔喀比亚德( 还有会饮中的斐德若、厄里克希马库斯) 卷涉其中, 民主雅典传召他回国接受审判,他则直接叛逃溜到了斯巴达。至于苏格拉底就不用我们 过多地说什么了。萦绕在他身上的公元前3 9 9 年的政治审判以及随之而来的苏格拉底之 死都成了千古悬案。随意只要将以上三人中的任何一人与苏格拉底联系起来,都有说不 完的话题。斐德若是位“天真烂漫的小文人”。对话斐德若就专以他的名字为题, 单独在斐德若与苏格拉底之间展开。斐德若是会饮的姊妹篇,会饮侧重于爱 人们对爱欲的体验描述,而斐德若则是爱人面对着情人,向情人叙说“求爱辞 。 厄里克希马库斯是一位医生,对医术信心满满,相信医术能以小窥大认识宇宙人事。泡 赛尼阿斯则显得对律法习俗事务很在行,在会饮中讨论磋商希腊城邦关于情爱的律 法。除了阿里斯托芬之外,以上这些人物,全都在对话普罗塔戈拉中现身。在卡利 阿斯家中,苏格拉底看到了厄里克希马库斯和斐德若围坐在智术师希琵阿斯周围,讨论 自然哲学问题( 3 1 5 c ) 。还看见泡赛尼阿斯和阿伽通与智术师普洛狄科正谈论着什么, 但他没有听清( 3 1 5 d e ) ,很有可能是词源词义修辞方面的。在苏格拉底入场之后,阿尔 喀比亚德也前来拜会这些著名的智术师们。从对话描写的事件推断,会饮的时间应 该在普罗塔戈拉之后,意味着会饮中的这些人物都或多或少接受了智者启蒙。 普罗塔戈拉中苏格拉底这样描述阿伽通,一个容貌不凡,天性高贵,姣好的少年, 端坐在泡赛尼阿斯旁边,貌似泡赛尼阿斯的小情人。圆由此看来泡赛尼阿斯与阿伽通是 情人关系无疑,会饮中其他人物之间也有爱欲关系,如厄里克希马库斯与斐德若, 阿里斯托得莫斯与苏格拉底,阿尔喀比亚德与苏格拉底( 阿里斯托芬也不例外,根据尼 采善恶的彼岸第2 8 节提示,柏拉图是他的有情人) 。根据对话中人物之间的情爱关 系来比照,有一篇对话与会饮相似,那就是情敌( 或为爱人们) 。在情敌 尼采论述过苏格拉底与悲剧;对阿罩斯托芬与苏格拉底的关系的审理,施特劳斯用力最多。苏格拉底与阿尔喀比 亚德的关系本身就涉及到苏格拉底审判中的一个罪名( 败坏青年) ,也是这篇对话所要讨论的问题,柏拉图另有以他 名字为题的对话阿尔喀比亚德两篇 t 柏拉圈,普罗塔戈拉,刘小枫译未刊页1 6 5 的开场,苏格拉底走进运动场,看见了一群天性美好的年轻人和他们的爱人们,其中两 位年轻人正在讨论比划宇宙论问题。苏格拉底于是随意坐在一个爱人旁边,这个爱人终 闷练习摔跤,表达了对哲学的鄙夷。f 当苏格拉底追问缘由时,这个爱人的情敌凑上来 接过话题,和苏格拉底谈论起什么是哲学。谈论过程中,那两个年轻人放弃了他们原先 的讨论,遂参与进苏格拉底的对话中来。 阿里斯托得莫斯告诉阿波罗多洛斯,那天他在路上偶遇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跟平常 有些不太一样,刚洗了澡,穿着鞋,打扮得很漂亮。原来是去阿伽通家参加晚宴,昨晚 因为顾忌人太多,没有去。在柏拉图对话中就谈话的发生,有自愿和被迫之分。苏格拉 底精心打扮,选择人少清明的良辰,主动赴宴,看来有自己的打算。苏格拉底便叫上他 一同前往阿伽通的府邸。苏格拉底在去的途中思考落下,阿里斯托得莫斯于是单独受到 了阿伽通的接待。晚饭吃到一半,苏格拉底j 进来,并与阿伽通耍了一阵嘴皮子,遂挑 起诗人与哲人的智慧之争。当大家履行完会饮之前的各种仪式后,泡赛尼阿斯首先发出 了有些自顾( s e l f - r e g a r d ) 的倡议,“今天这酒怎样个喝法对咱们才最轻松? ”,能喝得 舒服点( 1 7 6 a ) 。他不觉间筹划了今天会饮的某种新动向;饮酒将不是今晚的唯一主题。 昨晚,在座的人们放纵豪饮,都醉得不行,今晚都没回过神儿。阿里斯托芬马上赞同泡 赛尼阿斯的建议,他整日醉心于“狄奥尼索斯和阿佛洛狄忒 ( 酒和性1 7 7 e ) ,想必昨晚 喝得太猛,玩得太疯。这时,医生厄里克希马库斯插话进来,协调众意。首先,酒量好 的( 泡赛尼阿斯、阿里斯托芬、阿伽通) 致赞成今晚喝酒“悠着点”。其次,几位酒 量不大的( 厄里克希马库斯、阿里斯托得莫斯、斐德若等) 自然会应诺少喝。苏格拉底 落了单,原因是医生认为他节制,不喝亦可,多喝也不会醉。在这场合,医生也绝不忘 记施展自己的专长,劝诫大家少喝,醉酒对身体有害。大家取得一致之后,厄里克希马 库斯建议轰走吹箫女,好让男人们之间好好聊天,然后讲起了斐德若的忿忿不平。原来 斐德若抱怨爱神备受冷落,厄里克希马库斯提议今晚会饮借着酒兴,颂扬爱若斯。颂扬 顺序则是从左到右,依次是斐德若、泡赛尼阿斯、阿里斯托芬、厄里克希马库斯、阿里 斯托得莫斯、阿伽通、苏格拉底。途中阿里斯托芬打嗝,和厄里克希马库斯调换了呈献 颂辞的顺序。阿尔喀比亚德最后闯入屋内,落座在阿伽通与苏格拉底之间。 柏拉图会饮的人物和场景设置用意很深、内涵相当丰富。在历史的帷幕下,各 种大事件纷纷上演。公元前4 1 6 年,雅典与斯巴达之间已经鏖战了将近1 6 年。这场牵 涉整个希腊的战争意义深远,恐难三言两语道清。但此时对于雅典来说,确是到了生死 存亡的关键时刻,雅典贸然进行西西里远征,是盛极而衰的临界点。远征前,雅典发生 了破坏赫尔墨斯神像和亵渎厄洛西斯宗教秘仪事件。雅典民主政制认为这是远征的不详 预兆,同时是阴谋推翻民主政治的标志。遂通告悬赏知情者告密,告密者只是模糊地说 出了之前的会饮中,年轻人喝醉之后,破坏神像;还有就是在私人家宅中举行宗教祭仪 参看库珀( j o h nmc o o p e r ) 主编柏拉图全集,h a c k e t tp u b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 y ,1 9 9 7 - 页6 1 8 - 6 2 6 6 时嘲弄庆祝。民主雅典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处决了许多人。 柏拉图选择的特定历史人物( 都是雅典公民) 都裹挟着自己行事和成事,在柏拉图 构建的舞台上登场露相,上演着一幕幕意味深长的戏剧。戏剧描摹的是会饮这样一个敏 感的场景,人们还谈论着敏感的话题( 爱欲) 。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真实的历史事件与对 话中的事件有种隐隐的和秘而不宣的映射关系。阿尔喀比亚德蛮横地闯入会饮,扰乱了 先前的民主气氛;阿尔喀比亚德颂扬苏格拉底;第俄提玛延后雅典瘟疫( 刚好将瘟疫推 迟到战争的第二年,雅典元气大伤) ;苏格拉底渎神( 爱神是精灵) ;苏格拉底公开讲授 爱欲秘传。 3 、会饮的结构 那么我们是如何得知这一久远事件的呢? 会饮是一篇叙述性对话。我们对会饮 这一事件的知晓有赖于知情者的事后讲述。我们来到会饮的开头。开篇阿波罗多洛 斯不知在何地向一班有钱的生意人、一帮无名朋友( 1 7 3 c ) 讲述阿伽通家的会饮。四阿 波罗多洛斯我们应该比较熟悉,“粘乎乎的”,在苏格拉底赴死之前,一直哭个不停,有 些疯疯癫癫,不通人情世故( 1 7 3 e ) 。此时他是苏格拉底的有情人,正肆意地向旁人讲 述苏格拉底往昔的事迹。原来他之前已向人提起过。就在几天前,当阿波罗多洛斯从港 口法勒雍家里去到雅典的途中,一个名叫格劳孔的人逮住了他,向他询闯阿伽通家的会 饮有关情事的说法。格劳孔告诉阿波罗多洛斯,他是从另外一个人那里听来的,而那人 又是从斐利波斯的儿子弗依尼科斯那里听来的。但那人讲叙得不清不楚,以至于格劳孔 认为阿伽通家会饮的事是最近才发生的。阿波罗多洛斯告诉格劳孔,怎么可能是前不久 的事呢,阿伽通都已离开雅典多年,他跟随苏格拉底还不到三年。他并没有提及阿尔喀 比亚德怎样,会饮在事隔多年之后才被讲述,是因这时阿尔喀比亚德已经返回雅典,民 众对他的义愤也被随之而来的海战胜利所克服。阿波罗多洛斯最近的一次讲述似乎在伯 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前夕。尾随而来的三十僭政( 公元前4 0 4 年) 又将上演一轮血腥大屠 杀。讲述之时已经临近苏格拉底审判之日,罪名是渎神和败坏青年。国阿波罗多洛斯告 诉格劳孔,他和弗依尼科斯都是从苏格拉底的有情人阿里斯托得莫斯( 根据色诺芬回 忆苏格拉底中的描述,此人不虔敬,不信神) 那里听来的。而阿里斯托得莫斯则亲身 参加了那次神秘的会饮。显然阿伽通家的那次会饮在社会上已流传甚广,市面上的人们 看来对那次会饮很感兴趣,争相谣传打听。每一个讲述者根据自己的性情爱好,向各式 各样的人们层层转述过滤、变形,事件的真实也已依稀模糊,湮没不闻。氆) 口参看修营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2 0 0 7 。页4 9 7 4 9 8 t 想来应该是在喧闹的市井之地。 t 参看施特劳斯对阿波罗多洛斯讲述时间的精彩演绎。施特劳斯,柏拉图会饮讲疏,前揭,页1 5 。 t 参看会饮1 7 8 a ,阿波罗多洛斯说,“每个人当时讲的话,阿里斯托得莫斯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他对我讲的,我 也记得不大全好在我还记得值得记住的那些,且让我给你们细说” 7 三、苏格拉底的讲辞 1 、苏格拉底的方式 年轻漂亮的阿伽通话音刚落,立即就博得了满堂彩。在场的听众都如痴如醉地沉浸 在颂辞的美妙余音之中,都被阿伽通的漂亮言辞变成了僵硬的石头( 1 9 8 c ) ,个个“惊 魂荡魄”,目瞪口呆。就在前天,面对着剧场里成千上万热情高涨的观众,阿伽通镇定 自若地带领着演员们登上剧台,表演自己的悲剧( 1 9 4 b ) ,莫不令剧场的大众叫喊和疯 狂,最终荣膺桂冠,拔得头筹。今晚,在雅典的聪明人面前( 1 9 4 b c ) ,作为悲剧家的他 再一次成功地施展了他的高妙魔法。会饮现场的众人都热烈称赞他的言语优美,颂扬方 式得体,让自己的言辞和爱神的荣光相得益彰( 1 9 8 a ) 。 我们要细研阿伽通的爱若斯颂辞,试着探询它那戈尔戈般的巨大魅惑力的原因所 在。我们会按照阿伽通自己对于其讲辞的理解开始,在讲辞开头,他说到,“我打算说 说我该怎样一个讲法,然后再进入正题”( 1 9 4 e ) ,他区分了方法和内容。他批判前面 的颂扬者目光短浅,只在意从爱神那里捞到好处,而忽略了爱神本身。而真正的颂扬方 式应“先说他本身是什么样,然后才说他的恩惠 。苏格拉底很赞同阿伽通的方式( 1 9 9 c , 2 0 1 d e ) ,只是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苏格拉底在阿伽通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最首要或最重 要的问题,“爱若斯是谁”( 2 0 1 d ) 。“爱若斯是谁 ( w h o ) 可以认为是“爱若斯是什么” 的通俗表达,而询问“是什么 ( w h a t ) 的无疑是哲人。圆首先从外在形式上看,阿伽 通的讲辞结构匀称、条理清晰,言辞韵律华丽美妙,我们要知道阿伽通可是擅长诡辩术 的高尔吉亚的学生。除了外在的形式美对听众有强烈的吸引力之外,我们试着通过阿伽 通关于爱若斯的主张来理解他这讲辞的魅惑力。阿伽通真正像对待神那样对待爱若斯, 且相信爱神是所有神中最有福气的,最美、最好。阿伽通用四项美的特质来呈现爱神, 以此证明爱神的本质就是美。阿伽通说爱若斯是对美的热爱,这个观点到底有何意味 呢? 对美的热爱首先肯定是对外形美的热爱,进一步就是对美的和谐秩序的热爱;阿伽 通说,出于爱神的感发( 或触碰) 和引导,技艺之诸神( 列举了阿波罗、缪斯、赫淮斯 托斯、雅典娜、宙斯) 才威名远播,神爱名誉,对美的热爱这个意义上就指对荣誉的爱, 对名声的爱。这我们并不陌生,在理想国中护卫者的音乐教育的终点就是对美的热 爱( 理想国4 0 3 c 6 ) 。后面第俄提玛说对美的热爱就是诗人的最高爱欲,诗人诗篇诗 名流芳百世( 2 0 9 d ) 。在伯罗奔尼撤战争期间,这对在座的人来说,怎么不动人心魄。 还有一点可以稍微提及,这也涉及到接下来苏格拉底对爱神亵渎意义的理解。施特劳斯 提醒我们,对美的热爱产生了奥林匹斯众神,固也建立了对爱神的崇拜,而诗人在这里 参s t a n l e yr o s e n 。p l a t o ss y m p o s i u m ( 柏拉图的会饮 ) 。n e wh a v e na n dl o n d o n ,1 9 6 8 ,页1 6 9 o 参考布鲁姆,( 爱的阶梯 ,前揭,页1 8 4 参看旅特劳斯,柏拉图会饮讲疏 前揭,页2 0 9 8 也变成了祭司,怎能不让人顶礼膜拜。 就在这个当口,苏格拉底还瞟了厄里克希马库斯一眼,再次强调自己之前的预言正 确无疑( 1 9 4 a ) 。医生厄里克希马库斯并不完全接苏格拉底的话茬,声称阿伽通讲得漂 亮自在情理之中,但也并不相信苏格拉底会慌乱不知所措,失语无言。紧接着,苏格拉 底很自然地掉转话题,开始反讽自若地评述阿伽通的颂辞。苏格拉底比较委婉地道出, 阿伽通的讲辞并“不是处处精彩 ,至于出彩之处就在于结尾的音韵辞藻之美妙和开头 对颂辞方式的磋商与纠正( 1 9 ,2 0 1 d e ) 。苏格拉底将阿伽通美丽的高尔吉亚式的讲辞 收尾比作可怕丑陋的蛇发女妖的头颅,这个信手拈来的意象出自荷马奥德赛第十一 卷6 3 4 6 3 5 行。奥德修斯离开基尔克的宅邸,在女神的指引下,下到冥府向预言者特瑞 西阿斯的魂灵询问归途。在阴间,奥德修斯见到了许多逝去的亡灵,它们簇拥着奥德修 斯,争相前来享受他带来的牺牲。奥德修斯害怕冥后佩尔塞福涅放出怪物戈尔戈,于是 马上返回船舶,扬帆航行。而此时的苏格拉底确实遭遇到了真实的“戈尔戈”。苏格拉 底在这里暗暗地把自己比作神样的奥德修斯,自己也置身于某种幽暗的夜宴环境之中, 而周围全都端坐着智术师的弟子们( 阿里斯托芬除外) 。苏格拉底向他们承认,跟他们 的长篇大论相比,自己却大放厥词,声称对情事在行,着实滑稽可笑。随后,他娓娓叙 说了自己呈献颂辞的标准。第一,呈递颂辞必须要“讲真话”,而不是像之前的讲辞那 样仅仅做做颂扬样子,恬不知耻地讲假话,把一些漂亮的不相干的东西堆砌到爱若斯身 上。第二,必须要讲得“有根有据,挑出最美的来讲 。在讲真话的前提下,必须要选 择爱若斯身上最美的东西来颂扬。至于爱若斯丑陋和低贱的一面则要略去。我们细读苏 格拉底的“讲辞”应该试着回答苏格拉底到底忽略和省去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略去。 第三,必须“把所讲的组织得天衣无缝 。在前面两个标准的基础上,讲辞要安排得有 序,井井有条,而不给人生硬、“堆砌”之感。苏格拉底告诉众人虽然自己口头许下承 诺颂扬爱若斯,可若是按照他们的方式赞扬爱若斯,那么实际上他心里并没应诺这个誓 言。他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赞颂爱若斯。在征得“话题之父 斐德若同意后,苏格拉底以 盘诘阿伽通开始自己的“讲辞”。 2 、苏格拉底盘诘阿伽通 苏格拉底对阿伽通的盘诘可分为两组论证。首先,爱若斯是对某人【某种东西】的 爱,爱若斯就是欲求这某种东西,爱若斯欠缺这种它所欲求的东西。其次,爱若斯是对 眼下欠缺的东西的欲爱( 2 0 0 e ) 。我们来详细地考察苏格拉底与阿伽通之间的辩难对驳。 苏格拉底向阿伽通问道: 爱若斯是对某人【某种东西】的爱抑或不是? 我并非要问,爱若斯是否就是某 个父亲或母亲的爱,因为,爱若斯是否是母爱或父爱,这样的问题也许是可笑的 9 ( 刘小枫译柏拉图会饮1 9 9 d ) t e l lm et h i sa sw e l la b o u te r o s :i se r o st h es o r tt h a ti sl o v eo fs o m e t h i n go ro f n o t h i n g ? ia mn o ta s k i n gw h e t h e rh ei so fam o t h e ro raf a t h e r ( f o rt h eq u e s t i o n w h e t h e re r o si sl o v eo fm o t h e ro rf a t h e rw o u l db el a u g h a b l e ) ( 伯纳德特的英译文) 历来学者们对这段话的释读就着墨很多,分歧不断。究其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 西语中的英语一般以l o v e ( 爱) 对译希腊语e r o s ,但e r o s 本身的意义更丰富些,在希 腊原典中的用法通常包括各种欲望( d e s i r e ) 、渴求( 1 0 n g i n g ) 、生育等含义。圆第二, 在这里,英语翻译中的o f 所有格表达结构容易产生歧义。这里涉及到三组o f 结构表达 ( 英译文中的黑体加粗) 。其中第三组中的o f 结构,若理解为对母亲或父亲的爱若斯 ( e r o s ) ,则这里就涉及到乱伦的问题, 苏格拉底说这个问题是可笑的,这能理解得通。 若将它读解为母亲或父亲的爱若斯( e r o s ) ,似乎也能理解得过去。爱若斯总是对某人或 某种东西的爱,总牵涉( 指向) 这某人和某种东西。苏格拉底依次列举了父母兄弟姐妹 来说明爱若斯的这种结构,父亲总是儿子或女儿的父亲( 1 9 9 d e ) ,父母儿女相互所属相 关。我们若仔细考虑这个类比,两者似乎并不完全一样。苏格拉底说爱若斯是母爱或父 爱是可笑的,也即是说爱若斯并不进入某种关系,爱若斯是“自存的”,爱若斯不以某 某的爱若斯为其本质规定,说爱若斯是某某的爱若斯只是偶然的,所属关系并不成为爱 若斯的必然。爱若斯本身总牵涉到这某种东西,总是欲求这某种东西( 2 0 0 a ) ,本身就 有这样一种内在结构。苏格拉底问阿伽通,当爱若斯欲求和爱的时候,爱若斯是否拥 有它所欲求和爱的东西,阿伽通回答得很迟疑“看来好像还没有”( 2 0 0 a 8 ) 。苏格 拉底咄咄逼人,发出了一连串反问,阿伽通才就范( “我也觉得是这样”) 。到此为止得 到的结论是,爱若斯欲求某种东西,它欠缺这某种东西。 苏格拉底接着挑明了阿伽通为何迟疑,已经“是其所是、有其所有的人 也可能还 欲求已经有的东西。他们为何还要欲求呢? 无非是为了以后将来还继续拥有。这里苏格 拉底列举了两个方面财富和身体方面的善好,对比后面苏格拉底的讲辞2 0 5 d 处, 他略去了搞哲学。苏格拉底随之将话题挪移到爱若斯上,爱若斯也欲求未来仍然拥有自 己现在已经有的。可爱若斯在当下总是欲求某种东西,总是欠缺。真正永远伴随爱若斯 的只有匮乏和欲求。这里的反驳隐含着苏格拉底转述中的推论,将来仍旧拥有善好的东 西也即是永远拥有,这样演绎我们就能关联到第俄提玛的辩证对话中的论证( 2 0 6 a ) 。 苏格拉底呈现了爱若斯某种随着自身而来的规定性。我们期望一个美的爱若斯,而苏格 。参看p l a t o ,s y m p o s i u m ( 会饮 ) ,t r a n s l a t e db yc jr o w e ,w a r m i n s t e r ,1 9 9 8 ,页1 6 9 t 参阅r i c h a r dh u n t e r ,柏拉图的会饮) ,前揭,页1 5 2 0 参阅施特劳斯,1 1 0 拉图会饮讲疏 ,前揭页1 9 0 。这个问题的提出在施特劳斯对会饮 完整地建立文本论证中 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环 o 参阅s e t h b e n a r d e t = ,o n p l a t o s s y m p o s i u m ( ( 论柏拉图的会饮) ) ,见t h e a r g u r r l e l r l t o f t h e a c t i o n ,n c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c a g op r e s s 2 0 0 0 页1 7 8 1 0 拉底却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永远欠缺的爱若斯。 苏格拉底附和着众人一起颂扬爱若斯,并说到自己“除了懂情事,别的都不懂” ( 1 7 7 d ) 。这段对阿伽通的辩证对话中苏格拉底果然应证了他是情事行家,他对爱若斯 做出了某种规定,并说服阿伽通和自己达成了一致( 1 9 9 b 9 ) ,即爱若斯既不美也不好 ( 2 0 1 c ) 。我们也就来到了苏格拉底讲辞下阶段的起点。这里我们补充说明一下苏格拉 底的颂辞方式。这段对阿伽通的反驳以某种潜在的分歧开始,通过对话辩难,最终取得 一致( 1 9 9 c 2 0 1 c ) 。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第四卷,第六章1 3 1 5 详细地描述了苏 格拉底的两种谈话方式。 当某人在某个观点上和苏格拉底有争论,但不能把自己的意思说明白,只是断 言,却拿不出证明的时候,苏格拉底就会将整个讨论回溯到( 语词) 定义或释 义( d e f i n i t i o n ) 通过把讨论引回到前提( p r e m i s e ) ,他的谈话对手清楚地看到 了真理。 当他和某人讨论问题时,他总是从已取得一致同意的论点逐步前进,认为这是 讨论问题的一个可靠的方法。他说,荷马给了奥德修斯一个名号安全的谈 话人( as a f es p e a k e r ) ,是因为他有一种方法,能够从人们似乎都信以为真的观点出 发引导讨论。圆 如果我们仔细鉴别苏格拉底和阿伽通的对话以及苏格拉底的转述起始,就可以从中 瞥见真正的苏格拉底言辞方式。苏格拉底对阿伽通的盘诘对应于引述中的第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意在逐步导向接近真理。而第二种方式则运用于苏格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孪生技术-第1篇-洞察及研究
- 部队使用手机课件
- 湖北省孝感市教科研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分拣系统抗干扰能力与鲁棒性提升路径
- 可降解反光材料对传统荧光涂层的生态替代路径探索
- 古法錾刻凸面工艺在激光微雕设备中的可控性如何突破百年技艺传承困境
- 反向孔用弹性挡圈在非对称结构设计中的力学响应特性分析
- 双相钢基体表面纳米涂层与链轮接触疲劳寿命的协同增强机制
- 半导体封装材料多层复合结构剥离热力学模型构建
- (人教A版)必修一高一数学上册同步讲义+分层练习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解析版)
- 年产50万吨钙系列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提高中小学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2025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秋季校园招聘1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智能化公司员工管理制度
- 铜川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
- 冷库工程培训课件模板
- 医院防疫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腹部血管超声诊断
- 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培训
- 2025至2030中国管理咨询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课件】绝对值(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