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柳家大院》阅读思考.doc_第1页
老舍 《柳家大院》阅读思考.doc_第2页
老舍 《柳家大院》阅读思考.doc_第3页
老舍 《柳家大院》阅读思考.doc_第4页
老舍 《柳家大院》阅读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家大院第一课时(周六讨论)阅读要求:1、 结合文章背景15分钟内完成初读(至第34段),了解文章大概的内容。2、 带着问题用20分钟完成第二遍精读(至第13段)。3、 10分钟时间尝试完成思考题。4、 15分钟时间重新阅读,并挑选可供发挥交流的片段及相关背景进行自主延伸。文章相关:老舍作品的影响老舍有文学语言大师的称号。其中包括三百多万字的小说,四十二部戏剧,约三百首旧体诗等。他的作品多为悲剧,作品的语言以北京方言为主,风格幽默。他的代表作是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这两部作品现已列入中国初高中语文必读书目,和大学中文专业必读书目。茶馆也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高中华文文学必修的作品。舒乙等人认为老舍的作品中反映了他对满族的隐含的、深沉的、难以言语的真挚的感情。四合院四合院,又称四合房, 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难怪古人有诗云:“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越深,越不得窥其堂奥。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密的庭院空间,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词语:酸枣 摆摊 卖命 平等 对付 混成旅 牲口 翻江倒海 彩礼思考题:1、 第三段中大家见面打招呼的话语侧面描写了什么?2、 柳家大院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结合文章内容作答。3、 王家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家?4、 如何理解“人嘛,当牲口?可是,好些个还活不到能拉车的年纪呢”?5、 回顾五九里面人物描写的特色,结合本篇文章的人物,想想有没有共同的地方。柳家大院第二课时(下周二讨论)阅读要求:1、结合文章背景15分钟内完成初读(至第53段),了解文章大概的内容。2、带着问题用20分钟完成第二遍精读(至第34段),同时读完下面的文章评论。3、10分钟时间尝试完成思考题。4、15分钟时间重新阅读,并挑选可供发挥交流的片段及相关背景进行自主延伸。文章相关:文章评论柳家大院讲述了北京贫穷的大杂院里,王家公公、小姑子以及丈夫虐待小媳妇导致她上吊自杀而死的悲剧故事。文中以王家小媳妇的遭遇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文。她被公公老王横挑鼻子竖挑眼,被小姑子二妞穿小鞋拧胳膊,被丈夫石匠无理殴打,被全院人熟视无睹的看好戏,最后实在是走投无路,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无法再承受这样的苦痛,最后选择上吊自杀解脱了自己。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深受统治阶级道德准则,儒家礼教与宗法制度毒害的妇女形象。另外,叙述者“我”是以一个平民的姿态算命先生出现在故事中。“我”首先勾画了一幅大杂院的生活图景,交代了社会环境,透露了经济环境;显示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展示了女人的悲苦、愚昧的可怕和人性的可悲;将深刻的理性思考隐藏在叙事的背后,作为一种浓重的底色,反衬出人们的生存悲哀。柳家大院以小小的篇幅,把当时的社会环境、思想文化与国民性的弱点全部活灵灵的展现给了读者,并且引起了人们的深刻思考与反思。文章对于王家小媳妇的死的原因也暗含在了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综合来分析,王家小媳妇的死具有了三重的悲剧内涵:其一,娘家以一百块彩礼为交换打发了她,将她嫁给了与她年龄相差略10岁的小王。而正是因为彩礼问题,老王不把她当人看,从不给她好脸色看。他把自己的儿媳妇当成了一件“货物”,因为那是他花了一百元的彩礼“买”来的,一年父子俩也还不清亏空。所以,老王就拿儿媳妇出气,更可恶的是他自己不亲自动手打儿媳妇,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是“文明人”,所以只对她做体罚和精神上的摧残。但更可耻的是,他时时唆使自己的儿子打儿媳妇,还卑鄙的让自己的女儿小二妞折磨小媳妇。王老头完全是为了发泄他花钱的愤怒,他的主要出发点便是钱,而所做的一切也是因为钱,这是生活在下层社会的穷人们被扭曲的物质观的直接反映。而二妞虽然在洋人学堂上学,思想却是非西方式的,尖酸刻薄等劣性在她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三,大院里,在小媳妇该挨揍的逻辑中,她没有过错却一次次在看客的围观中遭受虐待,这是一种精神虐杀。老舍对于小媳妇一等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通过“我”和老王的吵架彰显出来,“我”看不惯老王和二妞对她百般凌辱,替她抱不平“因为我在那,眼看着,还能一语不发?”,不料院里的人都将这一行为看作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一群男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全信“文明”。最后一次尽管能说会道的张二嫂动了善心,可又能劝她些什么呢?张二嫂不也在“反正打媳妇是理所当然的”信条中生活着吗? “王家小媳妇没有活路。作品的理性层面隐藏在故事背后,深层的审美意蕴体现在看似简单的故事里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叙述者讲述的故事是悲惨的,小媳妇生前是痛苦的,死后是悲哀的。小媳妇的确是自杀,可没有凶手的戕害是来自人类最暴戾的他杀。小说的最后以王家小媳妇的上吊自杀作为结局,老舍用嘲讽的口吻写着他对二妞往后命运的不屑一顾,“文明是孙子”。作品挖掘的正是这样的半文化、半有地位的人,实属同一阶层(受压迫者)的人,以更加残酷的手段和心态加害于同样可怜的人,并且浑然不觉,从而挖掘了人性的可悲,这可悲的人性是社会金钱铸造的结果,更是腐朽的封建文化和思想观念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柳家大院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它通过一个普通妇女的死亡,揭示出了劳动人民心灵上精神被奴役的巨大创伤。简单的理解,柳家大院是通过重点刻画王家,张家和“我”的生活,然后批判市民性格和造成这种性格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思想渊源和文化传统。词语:挨揍 唧咕 媳妇 难受 管教 心顺 钱票 情理 仿佛思考题:1、 王家媳妇的命运是哪些因素造成的?2、 二妞这个形象塑造地很成功,你是怎么看待这一人物形象的?3、 18段最后一句话写王家媳妇去捧掉落地上的米是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请简要赏析这句话。4、 学习论语学而篇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先查找文义,再背诵,然后参考钱穆的注解,听我讲解一遍,自己在复述,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柳家大院第三课时(下周四讨论)阅读要求:5、 结合文章背景15分钟内完成初读(至第53段),了解文章大概的内容。6、 带着问题用20分钟完成第二遍精读(至第53段)。7、 10分钟时间尝试完成思考题。8、 15分钟时间重新阅读,并挑选可供发挥交流的片段及相关背景进行自主延伸。文章相关:王家媳妇人物形象分析这个女人可以说是王家父子用钱买来的,花了百元大洋,为了娶她,负了债。小王跟她年龄相差略有10岁。因为金钱问题,王家对她一直带有歧视。给我的感觉,这个王老头完全是发泄他花钱的愤怒,对她也是百般凌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对她事事苛刻,他的主要思考点便是钱,这是生活在下层社会的穷人们被扭曲的物质观的直接反映。包括张家屋里的媳妇,也偶尔会遭到丈夫毒打,便是源于这种思想。 她的小姑更是找着方儿来折磨她,直至把她逼死。本来这个媳妇都做得够好的了,对她千依百顺,不敢叫板,低三下四的做人。但是还是难逃她的恶作剧。在丈夫回来的一天,王家媳妇做事谨慎,本来是可以安稳的度过一天的,但是小姑故意让她摔了跤,然后把米饭泼倒了。米饭在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是种罕见的弥足珍贵的食品。可以说是一场盛宴,结果被这样的小动作毁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