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中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v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 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自 1 9 8 1 年正式招生以来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 迅速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 研究生教育开展的时间较短经验较少又面临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趋势 在研究生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的高等教育学 专业研究生教育可以追溯到 1 9 世纪美国的克拉克大学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学专 业研究生教育起始于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等新型大学并广泛地影响到 欧洲和亚洲等众多国家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公认和效仿的成功范例本论文从不同 角度探讨了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通过比较研究的方 法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纵向分 析即对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形成发展和变革轨迹进行历史的比较分析 横向分析即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要素如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途径以及教学 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比较分析本论文着重分析两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异同点 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两国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和发展过程的基本特 征为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国美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 v abstract since more and more people started paying close attention and importance to acquiring higher-level education, specialize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has achieved tremendous progress. from 1981,when student registrations started, specialize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s had rapid development, and since then, formed our countrys unique postgraduate training pattern. but since this specialize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re is still insufficient experience, coupled with the society diverse high demand for intellectuals and yet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 of our postgraduate training still have some problems a waiting urgent solutions. specialize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usa date back since 19th century from clark university, while the modern specialize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raced back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harvard university respectively in usa, then widely spread to many europe and asian countries, it has become today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and imitated success model.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 the training pattern of specialize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both china and usa. by method of comparison study, a longitudinal and horizont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both china and usa is carried out, longitudinal analysis analyses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ecialize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by mean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ir historical back ground. horizontal analysis analyses the essential factors such as aim of training, plan and training guide as well as teaching management involve in the intellectual training process, and then carry out systematic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has put much emphasis on 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 in intellectual training patter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also made effort to reflect as a whol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ining system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pecialize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two countries. this is to serve as a functional model for reform of specialize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china; usa; higher educatio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tellectual training ii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近我所知除文中已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张蕾娜 日期2005 年 5 月 20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 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数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张蕾娜 指导教师签名别敦荣 日期2005 年 5 月 20 日 日期2005 年 5 月 20 日 1 1 绪 论 1 . 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1 . 1 . 1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的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的提升又与处于高 等教育顶层的研究生教育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教育 质量是世界各国的必然之举 我国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 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2 0 0 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 9 9 5 2 0 0 1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由 5 . 1万人扩大到 1 7万人增长 2 . 3倍年均增长 2 2 . 2 % 直至 2 0 0 3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7 2 0个其中高等学校 4 0 7个科 研机构 3 1 3 个全国共招收研究生 2 6 . 8 9 万人比上年增加 6 . 6 3 万人其中博士生 4 . 8 7 万人硕士生 2 2 . 0 2 万人 1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和重视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也有了较大发展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 科它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高等教育的规律论述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 理论与方法为其研究任务我国的高等教育学专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较快 一定程度的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都有显著的进展 厦门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最早成立的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机构华中 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也是较早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 授权点的单位两所大学在 2 0 几年中都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高等教育研究的专门人 才和高等学校管理人才所以这里以两所大学为例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学专业博 士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所传达的信息来掌握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 的趋势 2 表 1 - 1 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毕业生就业状况% 毕业年份 1 9 9 0 - 1 9 9 4 1 9 9 5 1 9 9 8 1 9 9 9 2 0 0 2 合计 高教教学研究岗位 5 0 8 6 5 6 6 9 高校或其他高教部门行政岗位 1 7 7 3 1 2 0 其他学科理论研究 7 1 3 8 . 6 其他工作领域 3 3 2 . 4 表 1 - 2 厦门大学高教所硕士毕业生就业状况% 毕业年份 1 9 8 5 - 1 9 8 9 1 9 9 9 1 9 9 4 1 9 9 5 1 9 9 8 1 9 9 9 2 0 0 2 合计 高教教学研究岗位 4 4 4 7 3 5 3 5 4 3 高校或其他高教 部门行政岗位 2 2 1 6 2 4 2 2 2 1 其他学科理论研究 1 7 1 3 6 1 7 1 4 其他工作领域 1 7 2 4 3 5 2 6 2 2 由表 1 - 1可知厦门大学早期的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基本上是从事高等教育理 论研究工作极少在高等学校或相关教育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但 1 9 9 9 年之后博士 毕业生从事高等教育专门研究工作的人员有所下降只占当时总毕业人数的 5 6 % 而 在高校或相关教育部门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事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比率则大幅上 升分别占总毕业人数的 3 1 % 和 1 3 % 由表 1 - 2 可以看出1 9 9 5 年之前高等教育硕士毕业生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从事 研究工作的人员大概占到了当时毕业生人数的 5 0 % 但自 1 9 9 5 年以来在高校高等 教育教学研究岗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明显低于 1 9 8 5 年以来的平均数而从事高校行 政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则超过 1 9 8 5 年以来的平均数到其他非教育单位就业的毕业生 也高于 1 9 8 5 年以来的平均数即使是在高校从事非教育学科教学研究的毕业生比例 自 1 9 9 9 年以来也趋于减少 3 表 1 - 3 2 0 0 1 2 0 0 4 届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状况% 毕业年份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合计 高教教学研究岗位 3 3 2 1 1 3 . 6 高校或其他高教部门行政岗位 6 7 8 0 6 4 4 2 5 6 . 8 攻读博士学位 2 0 2 8 3 2 2 5 其他单位 8 5 4 . 6 从表 1 - 3可以看出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仍以高等 学校为主但在就业岗位上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前的变化在 2 0 0 1 2 0 0 4 的四届毕业 生中在高校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岗位就业的占 1 3 . 6 % 在高校行政岗位就业的占 5 6 . 8 % 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占 2 5 % 到其他单位如银行保险公司等企业就业的占 4 . 6 % 这四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表明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在高校行政岗位 就业的人数占大多数同时攻读博士学位成为第二大出路在企业就业开始出现 但人数还不多 从上述三个表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渠道正逐渐拓宽社 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所以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正面临着新 的形势和特点1 培养目标的专业化倾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既需要理论研究型人 才同样也需要具有实践探索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所以在博士领域中急需分化出 哲学博士与教育博士来配合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实务领域2 培养方式的 多样化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规格层次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同一模式培养出 来的人才不可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现今的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在方 式上还比较单一不能满足高等教育机构多样化的需求3 弹性的个人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是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志向学识背景和学术水平来进行弹性评估并加以 设计的每个学生的培养过程不尽相同但都有很大的灵活性也保留了自己的特 色 所以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特点如何改进和加强高等教育 学研究生培养工作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面对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日趋多元化 面对培养过程的日趋灵活性面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趋多样化我们现有的高等 4 教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是否还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 新趋势和特点是否能在现有的培养计划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进 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美国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发展较早随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扩 张研究经费的增加和广泛的社会活动使得该专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专业发展方 向最齐全课程门类最多规模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其培养模式对我国及 世界其他各国都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所以本研究着重将中美两国高等教 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进行比较希望能借鉴美国的经验给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 养的转型以启示和学习同时本研究也为研究生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 解决现实问题进行了培养方式上的探索性研究 1 . 1 . 2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还没有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做过系统的比较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弥补这个空缺本研究将对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计 划包括硕士培养计划和博士培养计划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这是一个应用型课 题的研究通过了解美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现今的发展状况入学制度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以及培养方式上的一些特点和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在人才培养 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异 同点通过本方向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 上试图找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并为高等教育 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建议希望能够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并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有一定的创新同时也希望能对我国高等教育学今 后的发展为完善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提供一些启 示为更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提出新要求 提供借鉴作用 5 1 . 2 文献综述 1 . 2 . 1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中一门年轻的学科产生的时间不长但发展是非常迅 速的2 0 世纪 5 0 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高等教育的制度和形式的多样化传统的教育学已不能满足这种要求, 于是出现了高 等教育学这一新学科就世界范围来看从高等教育研究的兴起到对高等教育进行 有目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 ) 1 9世纪中期二次大战前这一阶段是高等教育研究的萌芽阶段在这一阶 段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国家的事业在许多国家的发展还相当薄弱仅有个别学者 以个人研究的形式对高等教育中个别问题进行一些零散的研究这一时期出版的 高等教育文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英国纽曼的大学的理想英国费希尔的大 学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美国莫里森的哈佛三百年以及英国拉什多尔的中世 纪大学等二战前各国都还没有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其重心仍然放在普 通教育上面 2 ) 二战结束2 0 世纪 7 0 年代中期 这一阶段是高等教育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领 域的重要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都把发展高等教育当作国家走向富强 的重要举措因此从战后到 7 0 年代中期各国的教育都有过一次高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高等教育同政治经济文化科 学的关系问题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问题大学生身心发展和就业问题等这些问 题不但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因此许多国家都把高等教育 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同时也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常具有共同性因此 使国际教育机构组织对此产生了兴趣也促使成立了不少新的国际性的以研究高等 教育为主的机构像总部设在巴黎的教科文组织的分支机构高等教育局设在布加 勒斯特的欧洲高等教育中心等都是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等教 育研究的专门机构此外各国的专业研究机构在此阶段也纷纷建立起来这些机 6 构有的设在大学有的由国家直接设立有的则是完全独立的这一时期既是高等 教育研究成为一个独立领域的初建时期同时也是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时期 3 ) 7 0年代中期后至今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是世界高等 教育研究向着科学化迈进的时代7 0年代中期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几乎遍及每一个 国家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研究已打破了学校地区国家及文化与地理上的界线 开始朝多学科跨国界跨文化研究的崭新阶段迈进首先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 独立学术地位已经确立其次高等教育研究经历了知识累积人才培养深入研 究和形成理论三个阶段第三包括研究组织机构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在内的世界 高等教育研究体系已初步形成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印度 和中国的情况最为突出 2 1 . 2 . 2国内外对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许多教育研究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发展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与研究生的 培养如何加强教育创新提高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研究生培养层次与 类型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 1 ) 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 我国分别在 1 9 9 2年和 1 9 9 6年召开了全国性的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研 讨会1 9 9 2年的会议是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倡议下召开的由潘懋元教 授亲自主持会议在大会上各大学就本校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情况和经验 做了交流同时也讨论了在培养工作中共同关心的重点问题如培养目标专业方 向学位课程等为了加强各学科专业点的交流与协作1 9 9 6年又召开了第二次高 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在这一次会议中各大学围绕着近几年来高等教 育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方面的工作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体会同时展开了不同意见 的讨论大家在关于硕士生的层次定位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上都达到了几点共识 这两次会议应该来说是应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召开的正 因为人才培养发展迅速才会有许多经验值得交流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所以 7 通过这两次全国性的会议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从中获得了某些改革的 启示各个大学也从中相互借鉴和学习积极开展本校的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 工作2 0 0 3 年 1 0 月国务院学位办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南京河海大学又举办全国 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会议一些全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单 位都应邀出席面对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一些大学也结合自己的研究 生培养工作向大会提出了初步改革设想和已经采取的改革措施共同探讨了改革与 发展的方向和战略 3 2 ) 对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探讨 美国教育学家 b u r t o n c l a r k 在 1 9 9 3 年出版的t h e r e s e a r c h f o u n d a t i o n s o f g r a d u a t e e d u c a t i o n 一书中对硕士和博士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跨国比较g a r y m a l a n e y 在 1 9 8 8 年出版的 g r a d u a t e e d u c a t i o n a s a n a r e a o f r e s e a r c h i n t h e f i e l d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中也对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概述在国内的专 著中有符娟明和迟恩莲在 1 9 9 2 年出版的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一书该书以具 有较大代表性的前苏联美日德四国作为研究对象阐明了这些国家的研究生 教育历史发展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方针以及历史经验等其中对美国 研究生培养模式教育改革以及博士教育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论述李盛兵在 1 9 9 7 年出版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中对国外和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嬗变进行了论 述在第三章中主要谈到了随着美国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出现从而形成了一 种正规化形式化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新模式陈学飞在 2 0 0 2 年 4 月出版的西 方怎样培养博士一书中着重对法英德美四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演变趋势进 行了探讨书中第五章主要探讨了美国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对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 的演变现状和主要的特点都有论述 对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硕博教育的比较研究国内外论文和报刊文献也有 一些相关研究c a t h a r i n e r s t i m p s o n 在r e c l a i m i n g t h e m i s s i o n o f g r a d u a t e e d u c a t i o n 一书中针对当今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议t h e c h r o n i c l e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w a s h i n g t o n : j u n 1 8 , 2 0 0 4 国内的相关文献中 有一些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型与变革的观点 8 郭之在2 1 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现代化转型在这篇文章中针对 2 1 世纪 的人才竞争提出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实现由相对独立走向融入世界科学为主 兼重人文培养道德教育引入科技伦理从倚重专业进于综合适应自主性约束转 向个性激励的思想万永光郭新伟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回应一 文中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挑战面对 这些挑战高等教育应该如何深化改革培养人才马自坤的论复合型人才的培 养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例论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措施此外还有 一些文献是对美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着重从机构设置课程设置 学生管理和教育评估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希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 养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如许迈进的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特征分析教育 发展研究2 0 0 3 年 1 月安德智张秀坤的美国研究生教育评介甘肃政法成 人教育学报2 0 0 3 年第 4 期纪勇平的中美研究生教育发展及其调节机制的比较 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 0 0 3 年第 2 期吕宏的中美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开 封教育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 2 期何兰英龙大为的中美研究型大学专业设置与 人才培养的差异及其启示t h i n k i n g 2 0 0 4 年第 4 期和郝云龙的中美高等教 育之比较及其启示北京教育高教版2 0 0 4 年 6 月 3 ) 对于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国内外还没有发现关于这个主题的专门研究著作只有少数几篇文章对其进行 了一定程度的阐述1 9 9 8 年k a t h e r i n e a r e y n o l d s 在南伊利诺斯州大学的博士论 文f a c t o r s r e l a t e d t o g r a d u a t i o n o f d o c t o r a l s d u d e n t s i n t h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p r o g r a m a t s o u t h e r n i l l i n o i s u n i v e r s i t y 中研究了与高等教育博士学位人才培 养密切相关的一些因素什么因素能够推动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什么因素是学生在 完成学业过程中最难以克服的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v e a s e y , j e s s f l a u t t 在 1 9 9 1 年发表的题为t h e e d . d . a n d p h . d . d e g r e e i n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a n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t w e n t y y e a r s o f w a s h i n g t o n s t a t e u n i v e r s i t y r e c i p i e n t s a n d e m p l o y m e n t p a t t e r n s 的文章中对从华盛顿大学毕业 2 0 年的学生进行职业形态的 评估通过对高等教育哲学博士和教育博士所从事的工作领域进行比较来分析他 9 们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的差异性 c a s s i e c h e w 在 2 0 0 4 年 8 月发表的文章 t r a i n i n g f o r t h e p h . d . 中也论述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区别并对希望攻读博士学位 的学生提出了如何制订出完善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国内的一些学者主要 是对美国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通过对培养过程相关课程和学位 的研究分析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其中还包括研究高等教育 专业博士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如胡振敏的美国高等教育专业博士人才培养模式 的探讨电力高等教育1 9 9 4 年第 2 期和美国高等教育学专业高层次人才 培养模式探讨高教探索1 9 9 7 年第 1 期另外还有赵炬明的学科课程学 位美国关于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 0 0 2 年第 4 期以及张应强的 关于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政策建议现代大学教育 2 0 0 3 年第 1 期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集中在对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和硕博教育上主要对以 美国为主的西方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特点和经验进行研究在相关的 文献中对硕士和博士教育的相互关系仍缺乏研究对于高等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 养来说国内外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大多是介绍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或 者只针对高等教育博士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理 念教学改革导师队伍建设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等方面都没有涉及对于高等教 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硕士教育也没有深入的探索而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 养的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实践人才但目前还缺乏成熟的 培养体系采用何种培养方式才能使研究生的培养更好地联系实际也是我们目前 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 历史背景对两国的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客观系统的比较分析希望我 国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在继续抓好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同时积极大胆地进 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干才能和专业技能使之成为高层 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10 1 . 3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 ) 本研究将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本研究主要对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进行比较了解两 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成长变化现实状况和各自存在的特点 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对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之后结 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找出目前我国高等教 育学专业硕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同时面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新的 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又面临什么样的新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如何进行改革 面对现在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本研究提出相应的改革 建议和对策高等学校要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有所区别要针对不用 专业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来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同时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要 对培养的内容方法和在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革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 合提升人才的竞争实力 2 )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的是比较研究法本文将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专业进行系统 的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纵向分析即从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发展的历史中 探寻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形成发展及变革轨迹横向分析即对中美 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从培养计划培养方式培养目 标等几个方面切入着重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并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 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与重点同时又结合了文献的研究相关调查资料的搜集和个 案研究 主要文献包括查阅了美国 2 5 所大学中有开设高等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计 划的材料并进行整理和翻译对中国大学中有开设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相关材料进 11 行搜集和整理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书籍和研究文献以及有关高等教育学专业 硕博教育人才培养的文献 调查资料主要针对中国设有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各所大学进行调查研究不 同大学在人才培养方式和过程中都有各自的规定特点以及特色通过调查访谈各 别大学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各个学校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 实际问题以及培养方案的新特点这样有助于本研究的深入 个案分析本研究将会就课程设置及学分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个案分析选 取中美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进行个案比较有利于清楚的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存 在的差异性因素以及在这种种差异性中又存在着共性特征 12 2 中美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历史 2 . 1 美国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历史 2 . 1 . 1萌芽阶段 追溯美国高等教育史1 6 3 6 年创立的坎布里奇学院1 6 3 9 年更名为哈佛学院 1 7 8 0年更名为哈佛大学率先开始提供学士级教育之后其他学院也纷纷效仿哈佛 的先例提供学士教育尽管当时这些学院也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但这种学 位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学位它是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形式上的学位被授予是一种 自动学位不同于今天的研究生学位1 6 4 3 年哈佛大学为硕士研究生设立了奖学金 但这笔基金却单纯用作大学基金资金来源无法得到保证但这毕竟是美国进行高 层次教育所迈出的第一步 1 9世纪以后美国北部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和西进运动大大推动了美国经济 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即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进行科学研 究工作1 8 5 0年布朗大学的弗郎西斯韦兰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没有能满足 科学的与实用的研究需要也没有能为志愿者提供进行高级研究的机会另一位留 德的教育家亨利p 塔潘为美国不进行高深的教育而感到痛心认为学术教育与 实用教育应不存在严格的分界因为所有真正的教育都是实用的 4 1 8 5 2年他出任密执安大学校长力图使之成为一所德国式的研究型大学主 张开展研究生课程被誉为美国最早开设硕士生课程计划的大学但是没有人入读 耶鲁学院是最早开设博士研究生课程的学校1 9 6 1年耶鲁学院设立的应用化学研 究所首次颁发了 3 个哲学博士学位成为美国大学颁发的最早的博士学位1 8 6 8 年 康乃尔大学成立并着手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于 1 8 7 2 年开始授予哲学 博士学位1 8 6 9 年查理斯w 伊莱沃特上任哈佛校长他立即主张大学部及专业 研究部两者都应该改造哈佛学院在 1 8 7 2 年成立了专门从事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机构 13 研究部由一群学有专精及专业的教师取代了只重操作性的教师强制性的课程 必须要修入学于研究生部的专业教育学生需要先获得学士学位哈佛学院在 1 8 7 3 年授予了哲学和理学博士学位 至此研究生教育开始在为数不多的大学如哈佛耶鲁密执安康乃尔等 大学尝试着开展起来到南北战争时期全国开设研究生课程的学校不足 1 0 所 全国研究生总数不到 6 0 0人获博士学位者不到 6人虽然规模不大但这预示着 美国研究生教育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5 2 . 1 . 2成长及标准化阶段1 8 9 0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8 7 6 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硕博教育的起点1 8 9 0 年 左右美国高等教育变迁剧烈大学朝着标准化进展工程商业教育以及其他 更尖端的专业加速了大学的成长美国大学的标准也有了较明确的轮廓已经比较 定型的有入学制度学分时数开课及主修等方面1 9 0 0年由哈佛大学芝加哥 大学斯坦福大学等 1 4 所主要培养博士生的著名大学组成的美国大学联合会应运而 生该联合会的建立对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化正规化也起了关键作用在这一 阶段基本统一了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标准规定了各校成立研究生院的最低标准 同时全美大学联合会认为研究生院应该有计划的拓宽博士培养计划提供更多的 教师培训找出一些适当的方法提供给学生一些社会经验的训练在这一时期美国 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已初露端倪但开始主要表现为课程的发展在 1 8 9 3 年美 国第一位心理学博士首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和克拉克大学第一任校长霍尔就在 本校开设了高等教育课程这可能是最早的以高等教育命名的课程同年他 创立了美国第一个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项目并明确提出高等教育专业研究 生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高等教育管理人才目的是通过广泛调查各国各地的成功失 败经验使未来的高等教育领导者能和其他国家一样对高等教育工作与成就具 有专门知识 6 从那时候开始美国的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一直以高等教育管 理尤其是高等学校管理人员培养为主要目标到了 2 0 世纪初又有一些学者在高 等学校中开设了关于高等教育的课程如詹姆斯 1 9 0 8 1 9 0 9 年在美国明尼苏达 14 大学讲授高等教育学组织课程芝加哥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师范学院等也相继在 2 0 年代开设了高等教育的专修课程 在 1 8 9 0 年以前美国既没有教育学院也没有专为教育设立的博士学位教育是 边缘化的尽管教育的实践性极强但学教育的学生得按文理学院的标准和要求来 培养发展研究能力而非实践能力学位由研究生院授予美国第一个教育方向的 博士学位是由哥伦比亚大学于 1 8 9 3 年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 2 . 1 . 3增长与多样化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从 2 0 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 美国避开了战争的灾难 大力发展经济 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刺激了社会各领域对更高层次人才 的需求使美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教育学专业也在研究生教育中 逐步崛起 如表 2 - 1 所示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 9 世纪末期 美国高校重新反思了德国大学单一发展学术的模式要求建立其他专门职业学院来 培养美国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这一发展史称为专业化运动美国大学的许多职 业学院如教育学院等都在这一时期诞生哈佛大学于 1 9 2 0 年建立教育学院同时 决定在 1 9 2 2年授予 e d . d . 学位但没有设立 p h . d . 学位哈佛大学这一举动获得了 全美的广泛影响许多大学的教育学院积极响应如加州大学布法罗大学等但 在芝加哥大学只有授予 p h . d . 学位在其他一些大学中如哥伦比亚大学等是两种 学位都授予的但两种学位有不一样的培养计划 表 2 - 1 1 9 0 0 1 9 5 0 年美国教育博士学位分布% 7 年度 总人数 教育类比重 1 9 0 0 3 8 2 1 . 6 1 9 0 5 3 6 9 2 . 1 1 9 1 0 4 4 3 2 . 7 1 9 2 0 6 1 5 3 . 6 1 9 3 0 2 2 9 9 6 . 6 1 9 4 0 3 2 9 0 8 . 7 1 9 5 0 5 6 3 3 1 3 . 0 资料来源陈庆华等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研究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 9 9 3 . 1 15 2 . 1 . 4学术革命和稳定发展时期1 9 4 5后今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 7 0年代特别是 6 0年代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 这一时期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繁荣时期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的硕博教育整体成 长和扩张中整个教育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育学硕士专业从 1 9 4 8 年的 3 0 % 增加到了 1 9 5 8 年的 4 8 % 教育学博士专业在 1 9 5 0 年至 1 9 8 0 年这 3 0 年间从原来的 1 3 % 增加到了 2 4 . 3 % 与其他领域专业相比教育学专业是增长幅度最大的见表 2 - 2 8 表 2 - 2 1 9 5 0 1 9 8 0 年美国博士学位的科类分布% 年度 人文学科 管理科学 教育 理科 工科 1 9 5 0 1 8 . 7 6 . 9 1 3 . 0 3 1 . 2 7 . 6 1 9 5 5 1 4 . 6 6 . 4 1 1 . 1 4 2 . 2 6 . 9 1 9 6 0 1 5 . 3 4 . 7 1 2 . 5 4 1 . 1 8 . 2 1 9 6 5 1 3 . 2 1 . 9 1 6 . 4 3 8 . 6 1 3 . 1 1 9 7 0 1 3 . 0 2 . 0 1 9 . 7 3 5 . 7 1 2 . 8 1 9 7 5 1 5 . 7 3 . 0 2 1 . 8 3 0 . 6 9 . 9 1 9 8 0 1 3 . 7 2 . 4 2 4 . 3 3 1 . 3 8 . 7 资料来源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 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高等教育是被人疏忽的学科直到战争结束后对于 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工作才真正开始高等教育领域也开始被一些学者重视和研究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也迈上了新的台阶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 会先后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表出版报告 3 0卷1 9 7 7年美国 j . s . 布鲁 巴克出版了高等教育的理论著作高等教育原理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美国 许多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高等教育专业1 9 6 5年在美国的硕博教育整体成长和扩张 中教育学专业由原来的 1 5 % 升到了 2 5 % 在 1 9 8 2 年至 1 9 8 3 年间教育所占的比例 仍然是最高的达到了 3 0 % 9 如在 1 9 6 4 年有 8 7 所院校总共开设了 5 6 0 门左右的 高等教育课程1 9 6 9 年有 5 3 所院校可授予高等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在册的研究生有 16 三千名当年至少 7 0 0人获得博士学位这一时期高等教育专业硕士和博士人才的 培养不仅为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及有关部门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 条件而且也为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部门研究机构增添了骨干力量 1 0 据 1 9 9 1 年的调查美国高等教育专业博士教育已经发展出了学术管理高等学 校管理社区学院管理学生人事管理课程与教学高校财务院校研究计划 政策研究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比较教育等 1 2 个专业方向 1 1 1 9 6 0 年哥伦比 亚大学师范学院已经在高等教育方面开出了 4 3 门不同课程 1 2 1 9 9 0 统计到不同的高 等教育课程达 1 2 4 门2 0 0 0 年增加到了 2 8 4 门 1 3 目前美国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已经进入到了稳定发展的阶段从事高等教育研 究和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大学机构和研究中心现今只有在少数国家设立 主要还是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在这些国家中有将近 2 0 0所的高等教育研究 机构仅在美国就有将近 1 0 0所这些研究机构设在大学中它们以研究所或教育 学院的形式制定培养计划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生学位的培养工作但很多美国大学关 于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比较狭窄没有涉及到研究工作一些有提供研究的大学包 括洛杉矶加州大学宾州大学密西根大学等还有一些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工 作是由政府提供财政资助的例如斯坦福大学等 1 4 直到 2 0 0 0 年有超过 1 0 0 所美国大学提供高等教育方面的专业研究生教育第 一个高等教育领域的专业是学生人事管理它是提供学生事务和咨询服务方面的训 练后来一般性的学院管理方向开始发展起来例如财政管理大学事务管理 等今天高等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一般是针对研究生教育一些刚入校的学生希 望今后能在更高的教育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或希望进入本专业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 管理水平传统上来说高等教育专业毕业生一般是在大学或学院从事初级和中级 管理工作也有的在政府部门处理与高等教育相关事务的工作研究学会的研究人 员也需要获得高等教育的研究生学位近年来高等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开始试着从 事更高一级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在社区学院和四年制大学里 如今的美国需要的是有能力的管理人才而不是没有经过培训或对管理没有兴 趣的外行来管理现代的大学美国大学开始认识到管理者需要进行核心的训练在 17 高等教育培养计划中要有意识的扩展他们的视野针对一些提供研究型学位的培养 计划则需要更加严格的课程学习其他则是相应缩短课程学期或者其他研究 过程 1 5 2 . 2 中国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历史 2 . 2 . 1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2 0 世纪 7 0 年代末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也开始走上了 健康的发展轨道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一批教育理论者和实际工作者开始大力倡 导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建立高等教育学学科并付诸于实践1 9 7 8年潘懋元教 授呼吁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 1 6 在厦门大学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以高等 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机构北京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等也相继成立了专门的高 等教育研究机构经过多年的努力1 9 8 3年高等教育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 列入其公布的学科 专业目录 1 9 8 4 年 由潘懋元教授主编并出版了 高等教育学 标志着高等教育学学科作为一门新学科被正式确立 1 9 7 8 1 9 8 4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阶段不论是研究机构团 体的建立还是著作的出版都为此后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从 7 0 年 代后期到 9 0年代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dfi技师上岗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透析患者发生溶血反应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案例报告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通关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美甲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酱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押题宝典执业药师资格证之《西药学专业二》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考点解析-湖北省松滋市7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专项练习试题(解析版)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同步测评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医药企业存货质押贷款合同模板
- 六年级家长会课件
- 2025年安徽省淮南市【辅警协警】笔试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废气处理活性炭吸附操作规范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创伤急救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农业农村科技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合同第三方见证人范本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 DB32∕T 4652-2024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系统开发指南
-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