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财务管理学计算公式汇总.doc_第1页
自考财务管理学计算公式汇总.doc_第2页
自考财务管理学计算公式汇总.doc_第3页
自考财务管理学计算公式汇总.doc_第4页
自考财务管理学计算公式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1.单利终值-P46 2.单利现值-P47 3.复利终值-P48 4.复利现值-P48 复利终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5.后付年金终值-P50 年金终值系数:6.年偿债基金(已知年金终值,求年金A)-P52偿债基金系数:7.后付年金现值-P53年金现值系数:8.年资本回收额(已知年金现值,求年金A)-P54资本回收系数:9.先付年金终值-P56公式公式10.先付年金现值-P57公式公式11.递延年金现值(m 期后的 n 期年金)-P58公式公式12.永续年金现值-P5913.预期收益-P7214.预期标准离差-P7515.预期标准离差率-P7616.应得风险收益率-P7617.应得风险收益额-P7618.预测风险收益率-P7819.在不考虑物价变动情况下,有等式-P77b风险价值系数V标准利差率第三章 筹资管理1.新股发行价格的计算-P121 我国股票只能等价或溢价发行,不能折价发行公式 分析法,以资产净值为基础计算,接近于账面价值(即净资产价值、所有者权益) 后面两个等式是推导得来,投入资本总额等于股本,资产减负债等于所有者权益公式 综合法,以公司收益能力为基础计算,接近于市场价值(即股票市价)公式 市盈率法,反映市价和盈利之间关系 参见课本P563,每股利润即为每股收益 参见课本P564,市盈率公式2.银行借款实际利率的计算-P131公式 实际利率总公式:下几个公式中i表示名义利率,k表示实际利率公式 复利率折算成实际(年)利率公式:公式 一年内分次计算利息的复利利率折算成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为i,分m期,每期利率为i /m,共mn期。即mn期,名义利率为i/m的计算公式 贴现利率折算为实际利率实际得到的本金为名义本金减去贴现息 此公式中i为贴现率公式 单利贷款,要求补偿性余额的实际利率此公式中r为补偿性余额比例3.银行借款周转信贷协议下应支付承诺费R的计算-P132此公式中p为周转信贷额度;q为年度内已使用借款额;r为承诺费率4.债券发行价格(售价)的计算-P1395.放弃现金折扣的商业信用的资本成本-P1526.贴现息和应付贴现票款的计算-P153 应付贴现票款为银行付给持票人的7.资本成本(率)计算公式-P156公式 资本成本总公式:此公式中F为筹资费用率公式 长期借款成本:此公式中It为长期借款年利息;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L为长期借款筹资额,即借款本金;Ft为筹资费用率;Rt为长期借款年利率不计筹资费用时:附加补偿性余额(CB)时:公式 债券成本:注意此公式筹资额B按发行价格计算公式 优先股成本:注意此公式筹资额Pp按发行价格计算公式 普通股成本:此公式中Dc为普通股年股利(计算时通常用第一年股利进行计算);Pc为普通股筹资额;Fc为普通股筹资费用率;G为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公式 留用利润成本: 是一种机会成本,股东希望留用利润得到与普通股等价的报酬,唯一区别是不考虑筹资费用公式右方各符号含义同普通股成本公式公式 综合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也按照加权平均计算8.财务杠杆系数计算公式-P167财务杠杆系数基础公式:公式公式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的两个公式:公式公式 -P169此公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I为债券或借款利息;L为租赁费;d为优先股股利;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9.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计算公式-P171此公式中为息税前利润平衡点,即每股利润无差别点;I1 ,I2两种筹资方式下的年利息;DP1,DP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的年优先股股利;N1,N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普通股股份数;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第四章 流动资金管理1.净货币资金流量-P1982.货币资金余缺公式-P1983.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公式-P201基本公式:此公式中TC为总成本;FC为每次取得货币资金的转换成本;HC为货币资金的持有成本;DM为预计期间的货币资金需用量;QM为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QM的公式:转换次数公式:4.应收账款余额公式-P2035.最佳采购批量公式-P243基本公式: 此公式中YC 为一年的存货总费用;YP为一年的采购总费用;YM为一年的储存保管总费用;N为某种材料年度采购总量;P为采购一次所需的采购费用;M为单位材料的储存保管费用;Q为最佳采购批量。最佳采购批量Q的公式:此公式中Q为最佳采购批量;N为某种材料年度采购总量;P为采购一次所需的采购费用;M为单位材料的储存保管费用。第五章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1.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公式-P264几个基本公式:公式 年限平均法-P265公式 工作量法-P266按照行驶里程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客、货运汽车适用按照工作小时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大型设备适用公式 双倍余额递减法-P267l 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情况下(第一年折旧额是原始价值乘以折旧率),折旧率是直线法2倍。l 最后几年要用年限平均法,使用寿命为偶数时,第 年开始采用年限平均法l 使用寿命为奇数时,开始采用年限平均法的年数为第 年公式 年数总和法-P268公式 年金法-P271 已知年金现值,求年金(每年折旧额)此公式中F为每年提取的折旧额;V为固定资产原始价值;Vn为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r为利率;n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2.固定资产折旧计划中增减平均值的计算-P274 月份内使用的,当月不计提,下月起计提 月份内减少或停用的,当月仍计提 提足折旧的不再计提 提前报废的,不得补提折旧公式 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P274公式 计划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P2753.关于现金流量的公式-P289公式 每年净现金流量-P289公式 投资回收期-P292回收初始投资所需时间,分两种情况: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NCF)相等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NCF)不相等公式 平均报酬率-P294公式 净现值-P295公式 获利指数-P297第六章 对外投资管理1.债券投资收益的计算-P325通用公式:公式 最终实际收益率-P325债券发行认购日至最终到期偿还日止公式 持有期间收益率-P325持有一定时期,在偿还期满以前将债券卖出公式 到期收益率-P326旧债券,从购入日起到最终偿还期限止2.股票投资(内在)价值的计算-P325公式 长期持有,股利每年不变的股票-P327 相当于永续年金现值公式 长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长的股票-P328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各年股利现值的和(Kg,n)此公式中D0为普通股基年股利;K为企业预期收益率;g为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公式 短期持有,未来准备出售的股票-P328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各年股利现值加上面值P 的现值的和3.股票投资收益的计算-P330公式 每股收益-P330只发行普通股,不发行优先股发行优先股情况下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P330 也称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或股东权益报酬率公式 每股股利-P331公式 股票买卖差价收益率-P331第七章 成本费用管理1.功能成本比值(也称价值)公式 -P375,针对产品公式 -P377,针对零部件2.测算各重点因素对产品成本的影响-P380公式 测算直接材料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材料价格不变、材料消耗定额降低对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影响-P380材料消耗定额不变,材料价格变动对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影响-P380材料消耗定额降低、材料价格变动,此时材料价格变动对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影响-P381材料消耗定额和材料价格同时变动,两者结合对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影响-P38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对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影响-P381公式 测算直接工资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超过平均工资增长-P381工时消耗定额降低超过平均工资增长-P382公式 测算制造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P382公式 测算废品损失变动对成本的影响-P3833. 成本费用考核常用的几个经济指标-P420公式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P420公式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P421参照P410公式公式 全部产品成本降低额-P421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差额实际成本产品的本期全部公式 百元产值成本-P422公式 行业平均先进成本-P423企业的和行业先进的对比第八章 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A.销售收入的定量预测方法1.趋势分析法公式 简单平均法-P442公式 移动平均法-P443公式 加权移动平均法-P444公式 指数平滑法-P4452.因果分析法公式 简单回归分析法-P446公式 多元回归分析法-P447B.产品出厂价格的计算1.成本加成定价法-P4562.反向定价法-P457C.税金的计算和缴纳1.增值税-P4622.消费税-P4633.营业税-P4634.资源税-P463D.利润的预测和计划1.企业利润的构成-P465公式 利润总额-P465公式 销售利润-P465公式 产品销售利润-P465公式 产品销售净收入-P465公式 其他销售利润-P466公式 净利润-P4672.本量利分析法-P467公式 损益方程式-P468由此公式求得下面五个公式:公式 边际贡献方程式-P469 公式 损益方程式转化成边际贡献方程式-P470公式 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P470保本点利润为0公式 目标销售量、目标销售额-P4723.相关比率法-P473第十章 财务分析1.偿债能力比率-P551公式 流动比率-P552公式 速动比率-P553公式 现金比率-P554公式 资产负债比率-P554公式 有形资产负债比率-P555公式 产权比率-P556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P5572.资产营运能力分析-P557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P558销售收入净额理论上应是赊销收入净额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P558公式 存货周转次数-P559销货成本相当于销售成本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