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与脑膜炎PPT课件.ppt_第1页
败血症与脑膜炎PPT课件.ppt_第2页
败血症与脑膜炎PPT课件.ppt_第3页
败血症与脑膜炎PPT课件.ppt_第4页
败血症与脑膜炎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败血症与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败血症,概念败血症是致病体(广义的败血症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霉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出现全身症状)今天主要介绍由于细菌进入血液中,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性细菌感染,血培养可培养出致病菌,概念,目前仍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占活产婴儿的110。出生体重越轻,发病率越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可高达164,长期住院者更高,可达300,二病因,1新生儿免疫功能缺陷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足月儿刚出生时,可高于母体,但胎龄小于34周的未成熟儿IgG浓度较低IgM、IgA、SIgA均不能通过胎盘另外新生儿血中补体C3、C5浓度也低(只有成人的50),又加上新生儿皮肤粘膜薄、嫩,屏障功能不成熟易破损等都可导致新生儿感染,且不易局限。刚出生新生儿脐带残端尚未愈合,易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细菌入侵途径胎内感染因母有感染性疾病,羊膜早破,血行感染,也可经皮肤粘膜、胃肠道、呼吸道入侵产时感染因产程延长,羊膜早破,经皮肤粘膜、呼吸道入侵产后感染生活及护理环境密切有关,可经皮肤粘膜、脐部、呼吸道、消化道侵入,病原菌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在最近几十年无明显改变,但病原菌有很大改变30-40年代主要为A群B组溶血性链球菌50-60年代以大肠埃希氏菌取而代之1957-1962年世界有很多新生儿室爆发了耐青霉素的金葡菌败血症,表葡菌败血症目前在美国很多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已成为最常见的院内感染在国内,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与国外报道并不一致。多年来,一直是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等肠道细菌,机会菌感染有所增加,链球菌很少见,危险因素,1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险性随出生体重降低而增加2胎膜早破(超过18小时)3母亲围生期发热38oC或感染4羊水异常胎粪污染或羊水恶臭混浊,.,危险因素,5出生时复苏(气管扦管、心肺复苏)6多胎妊娠7有创伤性监护或治疗8免疫缺陷或无脾9其他男婴感染发生率4倍于女婴,推测可能与宿主易感性的性连锁遗传基础有关,三临床表现无特异症状,早期常表现精神食纳欠佳哭声较弱,体温不稳定,病情发展很快很快进入不吃、不哭、不动、面色不好、嗜睡精神萎体壮儿常有发热、体弱,早产儿常有体温不升临床上如出现以下表现,常提示败血症可能,1黄疸可为败血症的唯一表现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或一周后始出现黄疸黄疸迅速加重或退而复现与无法解释的黄疸均应怀疑本病,2肝脾肿大出现较晚3出血倾向可有皮肤瘀斑点,甚至DIC、贫血迅速加重提示有出血或溶血,4休克表现面色苍白、皮肤花纹、脉搏细速肌张力低下,尿少或尿闭,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血压下降3000g者6KPa(45mmHg)20106/L,多核60潘迪氏试验+,蛋白定量1.5g/L葡萄糖定量1.12.2mmol/l(20-40mg/dl)培养涂片镜检细菌数多者,CSF培养阳性率高,五诊断血培养阳性率45-85头颅B超或CT检查有协助作用,有下列情况提示并发症(硬脑膜下积液、脑室炎、脑脓肿等)存在治疗过程中脑脊液检查好转,而体温不退反而上升,临床症状不消失;病情好转后又出现高热、抽搐、呕吐;前囟饱满或隆起;硬膜下穿刺有黃色液体,细胞数增加,有时培养或涂片可以阳性。,六治疗,抗菌治疗:尽早、大剂量、杀菌剂、易透过血脑屏障、静脉给药疗程:一般23周,对治疗难度较大、疗效欠佳者可34周。按脑脊液、血培养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病原菌未明确时的严重病例首选头孢三代(头孢噻肟钠或罗氏芬)与青霉素类联合用药,抗生素停用指征抗生素疗程已达到,患儿一般情况好,体温正常稳定,体重增长好,脑脊液常规连续三次正常,脑脊液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开始或更改后2-3天应复查脑脊液,以观疗效,指导治疗。,其他治疗支持疗法不可忽视,对改善预后很有帮助。血浆、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争论婴幼儿化脑已普遍使用。在新生儿一般主张在中毒症状重、高热、脑水肿、中毒性休克等情况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减少炎症渗出、防止粘连与阻塞等诸多有利作用。但也有降低细胞免疫功能、导致其它病原体易感性增加、使抗生素进入脑脊液减少、导致感染加重等副作用。,对症:止痉:苯巴比妥1520mg/kg(负荷量),维持量5mg/kg/日,分q12h给予。脱水:20甘露醇0.25/kg/次有硬脑膜下积液者可反复穿刺放液治疗。,七疗效及预后,1脑脊液常规及其培养2次以上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及CT检查正常为痊愈;2本病预后与病原菌的种类、发病日龄、出生体重、机体抵抗力、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早晚及有无并发症而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感染、出生2周内发病、出生体重2500克者病情重,诊治晚者预后差。,3本病病死率高达4660,存活者后遗症发生率占3156。存活者中50有程度轻重不等的后遗症,包括生长发育障碍、脑积水、癫痫、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